歸藏
《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歸藏》
清 馬國翰 輯
馬序:《歸藏》一卷,殘闕。《周禮 春官 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鄭玄注:“《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而藏于中”,杜子春曰:“《連山》,宓犧;《歸藏》,黃帝”,賈公彥疏引鄭志答趙商云:“非無明文,改之無據(jù),且從子春?!苯鼛熃砸詾橄囊笠病!抖Y記 禮運》:“孔子曰:‘吾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我得坤乾焉?!编嵶⒃疲骸耙箨庩栔畷?,存者有《歸藏》”,是亦以《歸藏》為殷《易》矣?!稘h書 藝文志》不著錄,晉《中經(jīng)簿》始有之,阮孝緒《七録》云:“《歸藏》雜卜筮之書雜事?!薄端鍟?經(jīng)籍志》有十三卷,晉太尉參軍薛貞注,《唐書 藝文志》卷同,宋《中興書目》載有《初經(jīng)》、《齊母》、《本蓍》三篇,諸家論說多以后出,疑其偽作,鄭樵《通志略》云:“言占筮事,其辭質(zhì),其義古,后學以其不文,則疑而棄之,獨不知后之人能為此文乎?”楊慎亦云:“《連山》藏于蘭臺,《歸藏》藏于太卜”,見桓譚《新論》,則后漢時《連山》、《歸藏》猶存,未可以《藝文志》不列其目而疑之,今玩其遺爻,如“瞿:有瞿有觚,宵粱為酒,尊于兩壺。兩羭飲之,三日然后穌。士有澤,我取其魚”、“良人得其玉,君子得其粟”、“有鳧鴛鴦,有雁鹔鷞”之類,皆用韻語,奇古可誦,與《左氏傳》所載諸繇辭相類,《焦氏易林》源出于此,雖“畢日”、“奔月”頗涉荒怪,然“龍戰(zhàn)于野”、“載鬼一車”大《易》以之取象,亦無所嫌也,但殷《易》而載“武王枚占”、“穆王筮卦”,蓋周太卜掌其法者推記占驗之事,附入篇中,其文非漢以后人所能作為也。今并宋時三篇亦佚,朱太史《經(jīng)義考》搜輯甚詳,據(jù)以為本,間有遺漏,為補綴之,并附諸家論說為一卷,以此與世傳《三墳書》所謂《氣墳歸藏》者互較參觀,其真贗可以立辨矣。歷城馬國翰竹吾甫。
《歸藏》
《歸藏 初經(jīng)》 朱震《漢上易》曰:“《歸藏》之易,其《初經(jīng)》者,庖犧氏之本旨也?!?
初乾干寶《周禮注》、朱震《易叢說》其爭言。李過《西溪易說》、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
初坤干寶《周禮注》,朱震曰坤。榮犖之華?!段飨渍f》、《周易啟蒙翼傳》,朱氏《經(jīng)義考》引作“榮榮”。
初狠干寶、朱震引并作艮,李過《西溪易說》、黃宗炎《周易象辭》皆引作狠,黃云:“艮為狠,艮有反見之象,無言笑,面目可徵,故取其剛狠之義與?”徼徼鳴狐?!段飨渍f》、《啟蒙翼傳》。
初兌干寶《周禮注》、朱震《易叢說》其言語敦?!段飨渍f》、《啟蒙翼傳》)
初犖干寶《周禮注》、朱震曰坎,李過曰:“謂坎為犖,犖者勞也,以為萬物勞乎坎也?!秉S宗炎曰:“坎為勞卦,故從勞諧聲而省。物莫勞于牛,故從牛。”為慶身不動。《西溪易說》、《啟蒙翼傳》。
初離干寶《周禮注》、朱震《易叢說》。離監(jiān)監(jiān)。《西溪易說》、《啟蒙翼傳》
初釐干寶《周禮注》,朱震曰震,李過曰:“為震為釐,釐者理也,以帝出乎震,萬物所始條理也?!秉S宗炎曰:“震為釐,離當為釐,于震則不近,豈以雷釐地而出以作聲與?”燂若雷之聲?!段飨渍f》、《啟蒙翼傳》
初巽干寶《周禮注》、朱震《易叢說》有鳥將至而垂翼。《西溪易說》、《啟蒙翼傳》
卦皆六畫《易叢說》。王應麟《漢藝文志考》卷一
朱元昇《三易備考》曰:“《歸藏易》以純坤為首,坤為地,萬物莫不藏于其中?!墩f卦》曰:‘坤以藏之’,蓋造化發(fā)育之真機,常于此藏焉。然而一元有一元之造化,癸亥甲子之交為之藏;一歲有一歲之造化,冬夏二至之交為之藏;一日有一日之造化,夜半日中之交為之藏。是又《歸藏易》無所往而不用其藏也。六十四卦藏者十有六,用者四十有八。乾為六十四卦之父,坤為六十四卦之母,坤統(tǒng)藏卦,乾統(tǒng)用卦,坤、乾所以首六十四卦也。有藏者斯有用者,純坤又所以首純乾。”
徐善《四易》曰:“《歸藏》卦序:坤、震、坎、艮、兌、離、巽、乾,蓋震下一陽生于純坤,之后進坎而中,進艮而上,乃交于中五而得兌之二陽,然一陰猶在上也。至離而中陽進上,至巽而初陽進中,于是純乾體成,此陽氣漸長之序也。反而推之,巽下一陰生于純乾,之后進離而中,進兌而上,乃交于中五而得艮之二陰,然一陽猶在上也。至坎而中陰進上,至震而初陰進中,于是純坤體成,此陰氣漸長而陽氣歸藏之序也?!畾w藏’之名義殆本諸此,其數(shù)則自下而上者,始八終二,由于陽氣之生自無而有,其理為‘知來之逆’也。自下而上者,始二終八,由于陽氣之歸,自有而無,其理為‘數(shù)往者順’也。圣人命《歸藏》之名,蓋告人以反本復始之道焉?!?
六十四卦依李過《西溪易說》所載,自乾至馬徒凡六十卦,其四卦闕者補之。
坤《西溪易說》引闕四卦,賈公彥《禮記疏》:“此《歸藏易》以坤為首”,據(jù)《初經(jīng)》補
乾《西溪易說》,下并同
屯
蒙
溽
訟
師
比
小毒畜《西溪》曰:“小畜為小毒畜?!秉S宗炎曰:“大畜、小畜為大毒畜、小毒畜,毒取亭毒之義?!?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狠
釐
大過
頤
困
井
革
鼎
旅
豐
小過
林禍《西溪》曰:“臨為林禍?!?
觀
萃
稱黃宗炎曰:“升為稱,地之生木,土厚者茂,瘠者瘁,言木與土相稱也。”
仆黃宗炎曰:“剝?yōu)槠??!?
復
母亡黃宗炎曰:“無妄為母亡,母即無,亡即妄,非有他也?!?
大毒畜《西溪》曰:“大畜為大毒畜?!?
瞿黃宗炎曰:“瞿當屬觀。”案:《西溪》引已有觀,朱太史彝尊《經(jīng)義考》以反對為義,謂瞿在散家人之前,則睽也。
散家人黃宗炎曰:“家人為散家人,則義不可考?!?
節(jié)
奐黃宗炎曰:“渙為奐,古字或加偏旁或不加偏旁,因而互易也?!?
蹇
荔黃宗炎曰:“解為荔,荔亦有聚散之義?!?
員黃宗炎曰:“損為員?!?
諴黃宗炎曰:“咸為諴?!敝焯吩唬骸耙該p為員,而諴次之,則諴為益也?!?
欽黃宗炎曰:“欽當屬旅?!敝焯吩唬骸皻J在恒之前,則咸也。”
恒
規(guī)
夜黃宗炎曰:“規(guī)當屬節(jié),夜當屬明夷?!卑福骸段飨芬延泄?jié)、明夷,朱太史曰:“規(guī)、夜二名不審當何卦,非夬、姤則噬嗑、賁也?!卑福汗耪邥跞≈T夬,于規(guī)義近;夜有姤遇取女義,疑規(guī)當屬夬,夜當屬姤也。
巽
兌
離
犖
兼黃宗炎曰:“謙為兼?!?
分黃宗炎曰:“分當屬睽?!敝焯吩唬骸耙灾t作兼,而分次之,則分為豫也?!?
歸妹
漸
晉
明夷
岑霽黃宗炎曰:“岑霽當屬賁?!敝焯吩唬骸搬V在未濟前,則既濟也?!?
未濟
◎ (上彖下辶)黃宗炎曰:“遯為◎,形義本通,無有異義?!?
蜀黃宗炎曰:“蠱為蜀,蜀亦蟲也?!?
馬徒朱太史曰:“以蠱為蜀,而馬徒次之,則馬徒為隨也?!?
已上六十卦并《西溪易說》引,奭一卦據(jù)《初經(jīng)》補。
熒惑
耆老
大明(羅蘋《路史注》云:“《歸藏 初經(jīng)》卦皆六位,其卦有明夷、熒惑、耆老、大明之類,昔啟筮明夷、鯀治水枚占大明、桀筮熒惑、武王伐商枚占耆老是也?!卑福骸段飨芬饕募疵饕?,乾下應有奭卦,已據(jù)干寶、朱震所引《初經(jīng)》補之,合熒惑、耆老、大明,恰符六十四卦之數(shù),依黃、朱二家所釋,惟闕噬嗑、賁、中孚,未知所屬,補附于此。)
朱元昇《三易備考》曰:“《歸藏易》以六甲配六十四卦,所藏者五行之氣也,所用者五行之家也。”
又曰:“《歸藏易》首坤尾剝。”
又曰:“《歸藏》二篇,自甲子至癸巳為先甲,自甲午至癸亥為后甲,其策萬有八百?!?
十二辟卦
子復,丑臨,寅泰,卯大壯,辰夬,巳乾,午姤,未遯朱太史曰:“《歸藏》本文作◎(上彖下辶)”申否,酉觀,戌剝朱太史曰:“《歸藏》本文作仆。”亥坤徐善《四易》。
徐善曰:“此《歸藏》十二辟卦,所謂商易也。辟者,君也。其法:先置一六畫坤卦,以六陽爻次第變之,即成復、臨、泰、大壯、夬五辟卦;次置一六畫乾卦,以六陰爻次第變之,即成姤、遯、否、觀、剝五辟卦,十辟見而綱領定矣。又置一六畫坤卦,以復辟變之,成六卦之一陽;以臨辟變之,成十五卦之二陽;以泰辟變之,成二十卦之三陽;以大壯辟變之,成十五卦之四陽,以夬辟變之,成六卦之五陽。更進為純乾,而六十四卦之序已定矣。徐而察之,乾之六位已為遞變之新爻,而坤之六位猶為未變之舊畫,即卦中陽爻已變而陰爻猶故也。于是復置新成之乾卦,以姤辟變之,成六卦之一陰;以遯辟變之,成十五卦之二陰;以否辟變之,成二十卦之三陰;以觀辟變之,成十五卦之四陰;以剝辟變之,成六卦之五陰,更進為純坤之六位已更新矣。卒之非有兩營也,止此六十四虛位,順而求之,由坤七變,得陽爻一百九十二,而純坤之體見。逆而遡之,由乾七變得陰爻一百九十一,而純坤之體見。一反一覆,而三百八十四爻之易全矣。”
歸藏 齊母經(jīng)“齊母”不知何義。按《歸藏》以坤為首,坤者,物之母也。郭璞《山海經(jīng)注》又引有《鄭母經(jīng)》,疑十二辟卦以十二分野配之,未審是否。
瞿:有瞿有觚,宵粱為酒,尊于兩壺,兩羭飲之,三日然后蘇。士有澤,我取其魚。《爾雅 釋獸 羊?qū)佟饭弊⒁稓w藏》“兩壺兩羭”,邢昺疏:“此《歸藏 齊母經(jīng)》‘瞿有’之文也。案彼文”云云,考《西溪易說》引《歸藏》卦名有“瞿”,此即瞿卦爻辭也,邢昺謂“瞿有”之文恐非。
歸藏 鄭母經(jīng)
明夷曰:昔夏后啟筮:乘飛龍而登于天,而枚占于皋陶,陶曰:“吉?!惫薄渡胶=?jīng)注》引《歸藏 鄭母經(jīng)》曰:“夏后啟筮御飛龍登于天,吉。”案:張華《博物志》卷九《雜說上》引多“明夷曰昔”及“而枚占于皋陶陶曰”十二字,“御”作“乘”,“龍”下有“而”字?!短接[》卷九百二十九引《歸藏》曰:“昔夏后啟上成龍飛以登于天,睪陶占之曰吉”,文雖小異,要為此節(jié)遺文也,茲據(jù)補。
昔夏啟筮徙九鼎,啟果徙之。《博物志》卷九《雜說上》引此與前為一節(jié),下更有四節(jié),蓋一篇之文,故次于此。
昔舜筮登天為神,枚占有黃、龍神曰:“不吉?!蓖?
武王伐紂,枚占耆老,耆老曰:“吉?!蓖?
昔鯀筮注洪水而枚占大明曰:“不吉。有初無后?!蓖?
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熒惑曰:“不吉。不利出征,惟利安處,彼為貍,我為鼠,勿用作事,恐傷其父?!薄短接[》卷八十二引《歸藏》云:“昔桀筮伐唐而枚占熒惑曰:‘不吉。不利出征,惟利安處,彼為貍為鼠”,脫“為我”二字。又卷九百一十二引云:“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熒惑曰:‘不吉。彼為貍,我為鼠,勿用作事,恐傷其父?!蓖跏稀稘h藝文志考》順為一節(jié),今依錄之?!恫┪镏尽芬疲骸拌铙叻ヌ贫墩紵苫笤唬骸患?,不及爻辭,彼蓋約文言之爾。
昔者羿善射,畢十日,果畢之。郭璞《山海經(jīng)注》引《歸藏 鄭母經(jīng)》?!渡袝?五子之歌》正義、《春秋左傳 襄四年》義并引《歸藏》“羿蹕”。
遺爻附案:徐善《四易》謂《歸藏》三百八十四爻,是每卦六爻,與《周易》同爻,當屬經(jīng),傳注所引只有《齊母》、《鄭母》,其可考者已分屬于二篇,其但引卦名與卦名并不詳者,未敢強屬,故附經(jīng)后,題“遺爻”以別之。
坤開筮 帝堯降二女為舜妃。《周禮 春官 太卜》賈公彥疏
屯 屯膏?!段飨渍f》云:“今以《周易》質(zhì)之《歸藏》,不特卦名用商,卦辭亦用商,如屯之‘屯膏’,師之‘帥師’,漸之‘取女’,歸妹之‘承筐’,皆用商《易》舊文。”
師 帥師。《西溪易說》
小毒畜 其丈夫。朱震《漢上易傳 叢說》引《歸藏 小畜》。
鼎 鼎有黃耳,利取鳣鯉。歐陽詢《藝文類聚》卷九十九
仆 良人得其玉,小人得其粟?!短接[》卷八百四十引作“剝”。馬骕《繹史》卷十四引作“君子得其粟”。
節(jié) 殷王其國,常毋若谷。《周禮 春官 太卜》賈公彥疏引《歸藏》云“見節(jié)卦。”羅蘋《路史注》引作“常毋谷月。”
歸妹 承筐?!段飨渍f》
漸 取女。同上
明夷 垂其翼。同上
已上爻辭有卦名可考者依《西溪易說》所次卦序次之,至所引《初乾》“其爭言”、《初坤》“榮犖之華”、《初艮》“徼徼鳴狐”、《初兌》“其言語敦”、《初犖》“為慶身不動”、《初離》“離監(jiān)監(jiān)”、《初釐》“燂若雷之聲”、《初巽》“有鳥將至而垂翼”,雖皆有卦名而皆系“初”字,故入《初經(jīng)》,不復錄此,其無卦名可考者列后。
有白云出自蒼梧,入于大梁。虞世南《北堂書鈔》卷一百五十,徐堅《初學記》卷一,《文選》卷二十謝元暉《新亭渚別范零陵詩》李善注。
雖有豐隆莖:得云氣而結(jié)核?!侗碧脮n》卷一百五十
乾者,積石風穴之琴。《北堂書鈔》
有鳧鴛鴦,有雁鹔鷞?!端囄念惥邸肪砭攀?,《太平御覽》卷九百二十五,《漢志考》卷一
有人將來,遺我貨貝。以至則徹,以求則得。有喜將至。《藝文類聚》卷八十四,《太平御覽》卷八十七
君子戒車,小人戒徒?!段倪x》卷二十研延年《秋胡妻詩》注,王應麟《玉?!肪砣?
有人將來,遺我錢財,自夜望之?!短接[》卷八百三十五。
歸藏 本蓍篇
蓍二千歲而三百莖,其本以老,故知吉兇。張華《博物志》。
蓍末大于本為上吉,蒿末大于本,次吉,荊末大于本次吉,箭末大于本次吉,竹末大于本次吉。蓍一五神,蒿二四神,荊二三神,箭四二神,竹五一神。筮五犯皆藏,五筮之,神皆聚焉?!短接[》卷七百二十七引《歸藏》,按《博物志》云:“蓍末大于本上吉,次蒿,次荊,皆如是”,蓋約文言之。朱太史《經(jīng)義考》云:“當屬《本蓍篇》中語”,茲并據(jù)以采補。
筮必沐浴齋戒食香,每日望浴蓍,必五浴之。浴龜亦然。《博物志》卷九。
歸藏 啟筮篇
瞻彼上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子,出于陽谷。郭璞《山海經(jīng)注》引《歸藏 啟筮》。
共工人面蛇身朱發(fā)。郭璞《山海經(jīng)注》、羅蘋《路史注》并引《歸藏 啟筮》。
麗山之子,青羽人面馬身。郭璞《山海經(jīng)注》引《歸藏 啟筮》,羅蘋《路史注》引首句云:“麗山之子鼓”。
羽民之狀,鳥喙赤目而白首。郭璞《山海經(jīng)注》引《歸藏 啟筮》。
金水之子,其名曰羽蒙,乃占之曰:“羽民是生百鳥?!薄段倪x》卷十三禰正平《鸚鵡賦》注引作《歸藏 殷筮》,《太平御覽》卷九百十四作《啟筮》,引多“乃之羽民”四字。
滔滔洪水,無所止極,伯鯀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郭璞《山海經(jīng)注》引《歸藏 啟筮》。
鯀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熊。同上。
大副之吳刀,是用生禹?!冻鯇W記》卷二十二。
昔彼《九冥》,是與帝《辨》同宮之序,是為《九歌》。郭璞《山海經(jīng)注》引《歸藏 啟筮》。
不得竊《辨》與《九歌》以國于下。同上。
昔者夏后啟享神于晉之虛,作為璿臺,于水之陽?!段倪x》卷四十六王元長《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注,《太平御覽》卷八十二引《歸藏 啟筮》,又卷一百七十七引作“晉之靈臺”,無“昔者”及“于水之陽”。
昔夏后啟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鈞臺,枚占皋陶曰:“不吉?!薄短接[》卷八十二,《初學記》卷二十二引至“鈞臺”。
逸文凡傳紀所引無篇名可考者,皆附于下。
乾為天、為君、為父、為大赤、為辟、為卿、為馬、為禾、為血卦。朱震《易叢說》、羅蘋《路史注》。
蒼帝起,青云扶日,赤帝起,黃云扶月。
東君、云中。司馬貞《史記索隱》云:“東君、云中,見《歸藏易》?!?
昔女媧筮張云幕,枚占之曰:“吉。昭昭九州,日月代極。平均土地,和合四國?!薄短接[》卷七十八,《漢藝文志考》卷一。
昔黃帝與炎神爭斗涿鹿之野,將戰(zhàn),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太平御覽》卷七十九,《漢藝文志考》引云:“黃帝將戰(zhàn),筮于巫咸”,羅蘋《路史注》引云:“昔黃神與炎帝戰(zhàn)于涿鹿”。
蚩尤伐空桑,帝所居也。羅蘋《路史注》。
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于青邱,作《棡鼓之曲》十章:一曰《雷震驚》,二曰《猛虎駭》,三曰《鷙鳥擊》,四曰《龍媒蹀》,五曰《靈夔吼》,六曰《雕鶚爭》,七曰《壯士奮》,八曰《熊羆哮》,九曰《石盪崖》,十曰《波盪壑》?!冻鯇W記》卷九引“蚩尤”至“青邱”,馮惟納《詩記》引有《棡鼓之曲》以下。
昔常娥以不死之藥犇月?!段倪x》卷十三謝希逸《月賦》注,《太平御覽》卷九百八十四,《漢藝文志考》引作“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
昔者河伯筮與洛戰(zhàn)而枚占,昆吾占之不吉?!冻鯇W記》卷二十。
穆王獵于戈之野?!短接[》卷八百三十一引《尚書歸藏》,“尚書”二字誤。
昔穆王子筮卦于禺強?!肚f子釋文》,《漢藝文志考》卷一。
昔穆天子筮西出于正,不吉,曰:“龍降于天,而道里修遠。飛而沖天,蒼蒼其羽。”《太平御覽》卷八十五。
附諸家論說
《禮記》:孔子曰:“吾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
《山海經(jīng)》曰:黃帝氏得《河圖》,商人因之曰《歸藏》。
《周禮 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jīng)卦皆八,其別皆六十四。
杜子春曰:《歸藏》,黃帝。
桓譚曰:《歸藏》四千三百言。又曰:《歸藏》藏于太卜。
鄭康成曰:殷陰陽之書,存者有《歸藏》。
淳于俊曰:《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藏于中也。
阮孝緒曰:《歸藏》載卜筮之書雜事。
劉勰曰:《歸藏》之經(jīng),大明迂怪,乃稱羿斃十日,常娥奔月。
《隋書》:《歸藏》已亡,按晉《中經(jīng)》有之,惟載卜筮,不似圣人之旨。
孔穎達曰:《歸藏》起于黃帝。又曰:圣人因時隨宜,不必皆相因,故《歸藏》名卦之次亦多異。 又曰:孔子曰:“吾得坤乾焉”,殷《易》以坤為首,故先坤后乾。
賈公彥曰:此《歸藏易》以純坤為首,坤為地,萬物莫不歸而藏于其中。 又曰:殷以十二月為正,地統(tǒng),故以坤為首。
元稹曰:穆姜遇艮,足徵史之文,尼父得坤,亦用《歸藏》之首。
李石曰:按《乾鑿度》曰垂皇策者蓋伏羲,用蓍卦已重矣。然而世質(zhì)民淳,法惟用七八,六十四卦皆不動,若乾止于乾,坤止于坤,不能變也。夏商因之,皆以七八為占,《連山》、《歸藏》是已。后世澆薄,始用九六為占,不如是不足以應天下之變。
劉敞曰:坤者,萬物所歸,商以坤為首,《禮運》“吾得坤乾焉”,此《歸藏》之易。
邢昺曰:《歸藏》者,成湯之所作,是三《易》之一也。
歐陽修曰:周之末世,夏商之《易》已亡,漢初雖有《歸藏》已非古經(jīng),今書三篇莫可究矣。
邵子曰:商以建丑之月為正月,謂之地統(tǒng),《易》曰《歸藏》,以坤為首,坤者,地也。
方愨曰:《歸藏》首乎坤,各歸其根,密藏其用,皆殷之所為,則合乎地之時焉,殷用地正,故其書名之。
黃裳曰:微顯者,易之知也。故商曰《歸藏》,《歸藏》者,以其藏諸用而言之也。
王觀國曰:《禮記》孔子曰:“吾得坤乾焉”,鄭氏注:“得商陰陽之書,其書存者有《歸藏》。”《爾雅 釋羊?qū)佟酚小澳盗|”,郭璞注引《歸藏》曰:“兩壺兩羭”;《初學記 云部》引《歸藏》曰:“有白云出蒼梧,入于大梁”,此可以見矣。
《中興書目》:《歸藏》,隋世有十三篇,今但存《初經(jīng)》、《齊母》、《本蓍》三篇,文多闕亂,不可訓釋。
吳沆曰:《周禮》:“太卜掌三《易》,《連山》、《歸藏》、《周易》,其經(jīng)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此則《連山》、《歸藏》之卦,自重于三皇之時,而《周易》乃重于文王之世。
吳仁杰曰:《連山》、《歸藏》以不變者占,其占不出于本卦;《周易》以不變者占,其占必通于兩卦,《春秋傳》之文可考也。
魏了翁曰:《周易》三易之義,闔戶謂之坤,即《歸藏》終萬物、始萬物莫盛乎艮,即《連山》。
李綱曰:《歸藏》,商易也,以坤為首,故曰《歸藏》??鬃佑^商道于宋,得《坤乾》焉,蓋《歸藏》之書。
朱震曰:《歸藏》之書,其《初經(jīng)》者,庖犧氏之本旨也。 又曰:《周禮》三《易》經(jīng)卦皆八,所謂經(jīng)卦,則《初經(jīng)》八卦也。
張行成曰:商曰《歸藏》,地《易》也。《元包》義取之。
鄭鍔曰:《歸藏》以坤為首,商人之《易》。其卦坤上坤下,故曰《歸藏》,言如地道之包含,萬物所歸而藏也。
鄭樵曰:《連山》亡矣,《歸藏》唐有司馬膺注十三卷,今亦亡,隋有薛貞注十三卷,今所存者,《初經(jīng)》、《齊母》、《本蓍》三篇,而已言占筮事,其辭質(zhì),其義古,后學以其不文則疑而棄之,往往《連山》所以亡者,且過于此矣,獨不知后之人,能為此乎?
楊簡曰:孔子之時,《歸藏》猶存,故曰“之宋得《坤乾》焉”。
羅泌曰:黃帝正坤乾,分離坎,倚象衍數(shù),以成一代之宜,謂土為祥,乃重坤以為首,所謂《歸藏易》也。 又曰:《歸藏》者,歸藏氏之書也,商人因之。 又曰:《歸藏》用八。
羅蘋曰:《歸藏》,黃帝《易》,而《坤 啟筮》乃有“堯降二女以為舜妃”之語,《節(jié)》卦云:“殷王其國常毋谷月”之類,其卦是也,其文非也,蓋《歸藏》之文,湯代之作。
林學蒙曰:《易疏》論《連山》、《歸藏》一以為伏羲、黃帝之書,一以為夏商之《易》,未知孰是。
蔣君實曰:商之序《易》,以坤為首,其尚質(zhì),尚白之制,皆自此出也。
李過曰:《易鈔》云:“天尊地卑,乾坤之定位也,商《易》首坤,是地尊乎天也?!鄙獭兑住匪圆粋?,不知商人建丑,以十二月為歲首,取丑未之沖為地統(tǒng),坤為地,商用地統(tǒng),只得首坤。
王應麟曰:《越絕外傳》范子曰:“道生氣,氣生陰,陰生陽”,愚謂先陰后陽,即《歸藏》先坤之意,闔而闢,靜而動。
馬端臨曰:《連山》、《歸藏》乃夏商之《易》,本在《周易》之前,然《歸藏》《漢志》無之,《連山》《隋志》無之,蓋二書至晉、隋間始出,而《連山》出于劉炫偽作,此史明言之,度《歸藏》之為書,亦此類爾。
葛寅炎曰:《歸藏》,黃帝中天易也。
家鉉翁曰:《歸藏》之書,作于黃帝,而六十甲與先天六十四卦并行者,乃中天《歸藏易》也。
朱元昇曰:《歸藏》雖自黃帝作,實循伏羲之序卦,《漢 律歷志》曰:“伏羲畫八卦,由數(shù)而起,至黃帝而大備”,是知伏羲《易》與黃帝《易》一以貫之者也。 又曰:《周禮 太卜》:“掌三《易》之法”、“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初未嘗以《周易》廢《歸藏》也。魯襄公九年,穆姜為筮而遇艮之八,杜預釋之曰:“是雜用《連山》、《歸藏》、《周易》也”,以此見春秋之時《歸藏》尚無恙也。 又曰:《歸藏》取則《河圖》者也?!逗訄D》藏十不具,是以《歸藏》去十不用。
吳瀓曰:《歸藏》,商之《易》。 又曰:夏商二《易》,蓋因羲皇所畫之卦而用之,以占筮,卦序與先天自然之序不同,故《連山》首艮,《歸藏》首坤。
吳萊曰:《歸藏》三卷,晉薛貞注,今或雜見他書,頗類焦贛《易林》,非古《易》也。
趙道一曰:軒轅黃帝取伏羲卦象,法而用之,據(jù)神農(nóng)所重六十四卦之義,帝乃作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重卦之義也。帝一號“歸藏氏”,乃名所制曰《歸藏》書,此《易》之始也。
朱隱老曰:《歸藏》,黃帝之《易》也,以坤為首,而凡建丑者宗之,不特殷人為然也。
朱升曰:《歸藏》首坤,靜動之首也。
丁易東曰:夏曰《連山》,商曰《歸藏》,雖首艮、首坤之不同,然皆止以下卦為貞,上卦為悔,故箕子《洪笵》但云占用二耳。
何喬新曰:隋《經(jīng)籍志》有《歸藏》十三卷,出于劉光伯所上,意甚淺陋,書雖不傳,《易》所謂坤以藏之,即《歸藏》之遺意也。
何孟春曰:殷《易》先坤后乾,有靜斯動,陰陽之定理也。
楊慎曰:《連山》藏于蘭臺,《歸藏》藏于太卜,見桓譚《新論》,則后漢時《連山》、《歸藏》猶存,不可以《藝文志》不列其目而疑之。
胡應麟曰:《七略》無《歸藏》,《中經(jīng)簿》始有此書,《隋志》因之稱此書“惟載卜筮,不類圣人之旨”,蓋唐世固疑其偽矣。
鄭元錫曰:《歸藏》首坤,藏而后發(fā),孔子曰:“吾欲觀商道,得坤乾焉”,蓋善之也,然于《易》褊矣。
沈懋孝曰:商《易》首坤以藏斂,而發(fā)動直之機。
郝敬曰:《歸藏》坤卦,坤為地,百昌歸土曰《歸藏》。
焦竑曰:《歸藏》坤也,商時講學者首重在靜。
董斯張曰:《歸藏易》今亡,惟存六十四卦名而又闕其四,與《周易》不同。
孫奇逢曰:《歸藏》首坤,坤以藏之,天下事不竭于發(fā)而竭于藏,退藏不密生趣,所以日枯也,故藏者養(yǎng)也,坤元所以資生也。
徐善曰:《歸藏》之亡久矣,有求之《古三墳》及司馬膺、薛貞之書者,失之訛;有即指歸魂、納甲之書為《歸藏》者,失之陋;有謬解乾君坤藏之語而謂方圖即《歸藏》者,失之附會;若衛(wèi)氏之操筆妄擬則失之肆矣。
朱彝尊曰:按《歸藏》隋時尚存,至宋猶有《初經(jīng)》、《齊母》、《本蓍》三篇,其見于傳注所引者,辭皆古奧。而孔氏《正義》謂《歸藏》偽妄之書,亦未盡然。若《三墳書》以《歸藏易》為《氣墳》,其爻卦大象曰:“天氣歸,地氣藏,木氣生,風氣動,火氣長,水氣育,山氣止,金氣殺,各為之傳,則較傳注所引大不倫矣?!?
馬骕曰:《周禮》大史掌三《易》,近師以《歸藏》為殷《易》之名也,其繇辭諸書所引用多古質(zhì)。
秦簡本《歸藏》
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出土竹簡本《歸藏》
王家臺秦簡《歸藏》編號者一百六十四支,未編號的殘簡二百三十支,共計三百九十四支,總字數(shù)約四千余字。由于殘缺過甚,至今尚未拼出一支整簡,順序也難以排定。在這批竹簡重,共有七十組卦畫,其中十六組相同,除去相同數(shù),不同的卦畫有五十四種。卦畫皆以一表示陽爻,以∧表示陰爻。卦名有七十六個,其中重復者二十三個,實際卦名五十三個。此外,卦辭也有一部分重復。竹簡有兩種,一種寬而薄,而另一種窄而厚。因此,我們推測,這批《歸藏》有兩種抄本。秦簡《歸藏》的卦畫皆可與今本《周易》對應起來,卦名也與傳本《歸藏》、不帛書《周易》及今本《周易》大部分相同?,F(xiàn)摘錄部分釋文如下(本釋文以錄簡頭為主,重復者只錄其一,但卦畫和卦名可互相補充者則皆錄下來。釋文大致按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之《六十四卦》的順序排列,下面的編號為清理時的原始編號,上面的編號為臨時序列號。竹簡殘斷者以◇標出,字跡模糊、無法辨識者以□標出,通假字、異體字不另注明,但據(jù)文意明顯有脫字者以【】補足。本釋文是剛清洗出來時所作的原始釋文,未經(jīng)仔細校對,錯誤之處在所難免,若有抵觸,以將來正式出版為準):
1、寡曰:不仁者夏后啟是以登天啻弗良而投之淵寅共工隊□江□◇ 501
2、天目朝=不利為草木贊=偁下□◇ 181(知北逰按:此簡頭有乾卦卦畫)
3、肫曰昔者效龍卜為上天而攴◇ 323
4、【蒙】曰昔者□□卜□◇
5、訟曰:昔者□□卜訟啟□□□◇
6、師曰:昔者穆天子卜出師而攴占□□□◇439 ◇龍降于天而□◇ ◇遠飛而中天蒼◇
7、比曰:比之芣=比之蒼=生子二人或司陰司陽不□姓□◇216
8、少督曰:昔者□小子卜亓邦尚毋有吝而攴◇206
9、履曰:昔者羿射陼比莊石上羿果射之曰履□◇461
10、柰曰:昔者攷龍卜□□而攴占囷=京=占之曰不吉不柰之□◇11
11、否曰:昔者□□□◇
12、同人曰黃啻與炎啻戰(zhàn)◇182 ◇=咸=占之曰果哉而有吝□◇189
13、右曰昔者平公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神=老=占曰古有子亓□間漻四旁敬□風雷不◇302
14、大過曰昔者日月卜望□◇
15、亦曰:昔者◇
16、囷曰:昔者夏后啟卜亓邦尚毋有吝而攴占◇208
17、井曰:昔者夏后啟貞卜◇319
18、鼒曰:昔者宋君卜封□而攴占巫蒼=占之曰吉鼒之芲=鼒之焠=初有吝后果述214
19、豐曰:昔者上啻卜處□□而攴占大=明=占之曰不吉□臣體=牝□雉=◇304
20、大過曰:昔者□小臣卜逃唐而攴占中=虺=占之曰不吉過亓門言者□◇523
21、臨曰:◇
22、灌曰:昔【者】夏后啟卜◎(知北逰按:原字左酉右昜)◇
23、【卒】曰昔者□卜出云而攴占◇
◇卒曰:昔者屳卜出云而攴占囷=京=占之曰不吉卒◇305
24、復曰:昔者陼王卜復白雉□◇
25、毋亡曰:出入湯=室安處而墅(原字上予下土)安藏毋亡◇471
26、瞿(知北逰按:原字左目右瞿)曰:昔者殷王貞卜亓【邦】尚毋有咎◇
27、散曰:昔者◇◇□卜□散實而攴占大◇
28、節(jié)曰:昔者武王卜伐殷而攴占老=考=占曰吉◇194
29、渙曰昔者高◇328
30、【蹇】□◇
31、損曰◇
32、【咸】曰◇
◇咸曰□◇
33、恒我曰:昔者女過卜作為緘而◇476
34、◎(知北逰按:原字上罒下左炎右匕,即夬卦)曰:昔者赤舄止木之遽初鳴曰鵲后鳴曰舄有夫取妻存歸亓家◇212
35、□(知北逰按:此簡頭有姤卦卦畫,此當即姤卦)曰:昔者◇5
36、兌曰:兌=黃衣以生金日月并出獸□◇
37、麗曰:昔者上◇
38勞曰:昔者蚩尤卜鑄五兵而攴占赤□◇536
39、陵(知北逰按:此簡頭有謙卦卦畫,此即謙卦)曰:昔者赤烏卜裕水通而見神為木出焉是啻◇503
40、介(知北逰按:此簡頭有豫卦卦畫)曰北=黃鳥雜彼秀虛有樷者□□有□□人民◇207
41、歸妹曰:昔者恒我竊毋死之□◇307◇□□奔月而攴占□□□◇201
42、漸曰:昔者殷王貞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巫咸=占之曰不吉不漸于◇335
43、晉(知北逰按:原字上艸下晉。下同)曰:昔者◇◇卜◎(知北逰按:原字左酉右昜)帝晉之虛作為□◇
晉曰:昔者夏后啟卜◎(知北逰按:原字左酉右昜)帝晉◇336
44、明夷曰:昔者夏后啟卜成乘飛龍以登于天而攴占□□◇
45、蜷(知北逰按:原字上?下蟲,或釋螣。此簡頭有既濟卦畫)曰:昔者殷王貞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巫咸=占之曰不吉蜷亓席投之◎(知北逰按:原字左亦右谷)蜷在北為牝□◇213
46、□□(知北逰按:此簡頭有未濟卦畫)□□□攴卜□□□◇
47、◎(知北逰按:原字從辶彖聲,即遯卦)曰:◎旦(知北逰按:原字從艸)以入為羽不高不下即利初事有利□◇463
48、亦(知北逰按:此簡頭有蠱卦卦畫)曰:昔者北□◇343
夜曰昔者北□夫=卜逆女◇
49、□曰昔者北敢夫=逆女過而攴占□◇404
50、筮曰□之□筮蓋之□□◇537
51、□(知北逰按:此簡頭有賁卦卦畫)曰昔【者】◇
52、中絕(知北逰按:絕字當是從糹包聲,即中孚)曰:啻□卜◇317
53、大【壯】曰:昔者◇408隆卜將云雨而攴占囷京=占之曰吉大山之云降◇196
壯曰:昔者豐隆◇320
知北逰按:以上根據(jù)王明欽《王家臺秦墓竹簡概述》(2000年北京大學新出簡帛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手寫本)抄錄,開篇一段介紹即王先生之文;原簡頭具有卦畫,茲從略,唯卦名用字與《周易》不同者用按語說明;打不出來的古體字亦用按語描述。如有疑問請核對王先生原稿。
本資料蒙清華大學思想所廖名春教授熱忱提供,茲謹致謝意。
歸 藏
?。ā度瞎湃貪h三國六朝文》輯本)
清 嚴可均 輯
歸藏 謹案:杜子春注《周禮》云:“歸藏,黃帝也。”《御覽》六百九引《帝王世紀》云:“殷人因黃帝曰《歸藏》。”《禮運》:“我得坤乾焉”,鄭元云:“其書存者有《歸藏》”,《疏》引熊安生云:“殷《易》,以坤為首,故先坤后乾?!薄端逯尽?、舊、新《唐志》:“《歸藏》十三卷”,《隋志》又云:“《歸藏》漢初已亡,晉《中經(jīng)》有之,唯載卜筮,不似圣人之旨,以本卦尚存,故取貫于《周易》之首,以備殷《易》之缺?!卑浮队[》六百八引桓譚《新論》云:“《歸藏》四千三百言”,是西漢末已有此書,《漢志》本《七略》,偶失載耳?!段墨I通考》引《崇文總目》云:“今但存《初經(jīng)》、《齊母》、《本蓍》三篇”,《玉?!芬吨信d書目》同?!段臏Y閣書目》不著錄,蓋三篇又亡于元明之際。今蒐輯群書所載,得八百四十六字,視桓譚所見本略存十二焉。
昔黃神與炎神爭斗涿鹿之野,將戰(zhàn),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御覽》七十九,《路史 前紀三》、《后紀四》。
昔者豐隆筮將云氣而吉核之也。 《北堂書鈔》一百五十。 案:舊寫本每條刪下半段,以“之也”字代之,通部如此?!赌绿熳觽鳌范⒃疲骸柏S隆筮御云,得《大壯》卦,遂為云師”,疑《歸藏》之文。陳禹謨本作“雖有豐隆莖,得云氣而結(jié)核”,蓋臆改也,不足據(jù)。
昔者河伯筮與洛戰(zhàn),而枚占,昆吾占之,不吉。 《初學記》二十
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 《北堂書鈔》一百五十,《文選 月賦》注、《宣貴妃誄》注、《祭顏光祿文》注,《御覽》九百八十四。
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將往,枚筮之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后且大昌。” 《續(xù)漢天文志上》注引張衡《靈憲》,當是《歸藏》之文。
鯀筮之于《歸藏》,得其大明,曰:“不吉。有初亡后?!?《路史 后紀》十三
昔者夏后啟享神于晉之墟,作為璿臺,于水之陽。 《藝文類聚》六十二,《文選》王元長《曲水詩序》注,《初學記》二十四,《御覽》一百七十七。
昔夏后啟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鈞臺,枚占皋陶曰:“不吉?!?《北堂書鈔》八十二,《初學記》卷二十四,《御覽》卷八十二。
啟筮徙九鼎,啟果徙之?!堵肥?后紀》十四
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于熒惑曰:“不吉。不利出征,惟利安處,彼為貍,我為鼠,勿用作事,恐傷其父。” 《御覽》卷八十二,又九百十二,《路史 后紀》十四。
武王伐商,枚占耆老曰:“不吉。” 《路史 后紀》五
昔穆王天子筮出于西正,不吉,曰:“龍降于天,而道里修遠。飛而沖天,蒼蒼其羽。” 《御覽》卷八十五。
穆王獵于戈之野。 《御覽》八百三十一
昔穆王子筮卦于禺強。 《莊子 大宗師》釋文,《路史 后紀》五
節(jié)卦:殷王其國,常毋谷目。 《周禮 太卜》疏,《路史 發(fā)揮》
剝:良人得其玉,君子得其粟。 《御覽》八百四十
鼎有黃耳,利得鳣鯉。 《藝文類聚》九十九
有鳧鴛鴦,有雁鹔鷞。 《藝文類聚》九十二,《御覽》九百二十五
乾者,積石風穴之琴。亭之者弗亭,終身不瘳。 《北堂書鈔》一百五十八
君子戒車,小人戒徒。 《文選》嚴延年《秋胡詩》注
上有高臺,下有雝池。以此事君,其貴若化;若以賈市,其富如河。 《御覽》四百七十二。
有人將來,遺我貨貝。以正則徹,以求則得。有喜則至。 《藝文類聚》卷八十四,《太平御覽》卷八十七
有人將來,遺我錢財,自夜望之。 《太平御覽》卷八百三十五。
東君、云中。 《史記 封禪書》《索隱》云:“見《歸藏易》”
乾為天、為君、為父、為大赤、為辟、為卿、為馬、為禾、為血卦。 《路史 發(fā)揮》。 案:此蓋《說卦》文,殷《易》先有,非始《十翼》。
已上二十五事,引見不著篇名,其云“黃神”至“夏后啟”占驗,當在《啟筮篇》,而并及武王、穆王者,蓋太卜增加?!侗碧脮n》一百一引桓譚《新論》:“《歸藏》藏于太卜”,故殷《易》有周事。凡繇辭外,皆傳說耳。
歸藏 啟筮
太昊之盛,有白云出自蒼梧,入于大梁。 《藝文類聚》一,《文選》謝脁《新亭渚別范零陵詩》注,《初學記》一,《白貼》二,《御覽》八,又八百七十二
昔女媧筮張云幕而枚占,神明占之曰:“吉。昭昭九州,日月代極。平均土地,和合萬國?!?《北堂書鈔》一百三十二,《初學記》二十五,《御覽》七十八
共工人面蛇身朱發(fā)。郭璞《山海經(jīng) 大荒西經(jīng)》注,《藝文類聚》十七,《御覽》七十八
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于青丘。《初學記》九,《路史 后紀》四。 案:《路史》又云:“蚩尤疏首虎腃,八肱八趾,見《歸藏 啟筮》?!?
瞻彼上天,一明一晦。乃有夫羲和之子,出于陽谷。 《山海經(jīng) 大荒南經(jīng)》注
帝堯降二女為舜妃。 《周禮 太卜》疏引《坤 開筮》,坤是其卦名。
滔滔洪水,無所止極,伯鯀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 《山海經(jīng) 海內(nèi)經(jīng)》注,又見《史記 甘茂傳》索隱。
鯀死,三歲不腐,副之以吳刀,化為黃龍。 《山海經(jīng) 海內(nèi)經(jīng)》注
鯀殛死,三歲不腐,副之以吳刀,是用出禹。 《初學記》二十二,《路史 后紀》十二
麗山之子鼓,青羽人面馬身。 《山海經(jīng) 西山經(jīng)》注,《路史 后紀》四 案:《西山經(jīng)》又云:“鐘山其子曰鼓,其狀如人面而龍身”,注云:“其類皆見《歸藏 啟筮》?!?
金水之子,其名曰羽蒙,乃之羽民,是生百鳥。 《文選 鸚鵡賦》注,《御覽》九百十四
羽民之狀,鳥喙赤目而白首。 《山海經(jīng) 海外南經(jīng)》注
昔彼《九冥》,是與帝《辨》同宮之序,是為《九歌》。 《山海經(jīng) 大荒西經(jīng)》注
不得竊《辨》與《九歌》以國于下。 《山海經(jīng) 大荒西經(jīng)》注
歸藏 鄭母經(jīng)
昔者羿善射,彃十日,果畢之。《尚書 五子之歌》疏,《左傳 襄四年》疏,《論語 憲問》疏,《孟子 梁惠王》疏。 案:洪興祖《補注天問》引《歸藏易》云:“羿畢十日”,即此約文。
夏后啟筮御飛龍登于天,吉。明啟亦仙也。 《山海經(jīng) 海外西經(jīng)》注。 案:《穆天子傳》五注云:“嵩高山,啟母在此山化為石,而子啟亦登仙,皆見《歸藏》?!?
明夷曰:昔夏后啟上乘飛龍以登于天,皋陶占之曰:“吉?!?《御覽》九百二十九。 案:《路史 后紀》十四引《歸藏 鄭母經(jīng)》“明夷曰夏后啟筮,御飛龍升于天”,與上文連為一條。
歸藏 初經(jīng)
初坤、初乾、初離、初坎、初兌、初艮、初釐、初巽。 《路史 后紀》五,又《發(fā)揮》。 案:《玉?!啡逡鳌俺跚?、初奭、初艮、初兌、初犖、初離、初釐、初巽,卦皆六畫,奭即坤,犖即坎,釐即震,世有《歸藏鏡》,亦作奭、作犖、作釐?!?
歸藏 齊母經(jīng)
瞿有瞿有,觚宵粱為酒,尊于兩壺,兩羭飲之,三日然后蘇。士有澤,我取其魚?!稜栄?釋畜》注,《釋畜》疏云:“《歸藏 齊母經(jīng)》之文也。瞿有,卦名。”
歸藏 本蓍篇
蓍末大于本為上吉,蒿末大于本,次吉,荊末大于本次吉,箭末大于本次吉,竹末大于本次吉。蓍一五神,蒿二四神,荊二三神,箭四二神,竹五一神。筮五犯皆藏,五筮之,神皆聚焉?!队[》卷七百二十七引《歸藏》,不著篇名,《崇文總目》云:“今唯存《初經(jīng)》、《齊母》、《本蓍》三篇”,知此為《本蓍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