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部分

東都事略 作者: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四

  東都事略目録     別史類

  第一卷

  本紀一

  太祖皇帝一

  第二卷

  本紀二

  太祖皇帝二

  第三卷

  本紀三

  太宗皇帝

  第四卷

  本紀四

  眞宗皇帝

  第五卷

  本紀五

  仁宗皇帝一

  第六卷

  本紀六

  仁宗皇帝二

  第七卷

  本紀七

  英宗皇帝

  第八卷

  本紀八

  神宗皇帝

  第九卷

  本紀九

  哲宗皇帝

  第十卷

  本紀十

  徽宗皇帝一

  第十一卷

  本紀十一

  徽宗皇帝二

  第十二卷

  本紀十二

  欽宗皇帝

  第十三卷

  世家一

  宣祖昭憲皇后杜氏

  太祖孝惠皇后賀氏

  孝明皇后王氏

  孝章皇后宋氏

  太宗淑德皇后尹氏

  懿德皇后符氏

  明德皇后李氏

  元德皇后李氏

  眞宗章懷皇后潘氏

  章穆皇后郭氏

  章獻明肅皇后劉氏

  章懿皇后李氏

  章惠皇后楊氏

  仁宗廢后郭氏

  慈圣光獻皇后曹氏

  溫成皇后張氏

  第十四卷

  世家二

  英宗宣仁圣烈皇后髙氏

  神宗欽圣憲肅皇后向氏

  欽成皇后朱氏

  欽慈皇后陳氏

  哲宗昭慈圣憲皇后孟氏

  昭懷皇后劉氏

  徽宗顯恭皇后王氏

  顯肅皇后鄭氏

  顯仁皇后韋氏

  明達皇后劉氏

  明節(jié)皇后劉氏

  欽宗皇后朱氏

  第十五卷

  世家三

  宣祖五子

  曹王光濟

  魏王廷美

  歧王光賛

  太祖四子

  滕王德秀

  吳王德昭

  舒王德林

  秦王德芳

  太宗九子

  漢王元佐

  昭成太子元僖

  商王元份

  越王元杰

  鎭王元偓

  楚王元偁

  周王元儼

  崇王元德

  第十六卷

  世家四

  眞宗六子

  溫王禔

  周王祐

  昌王只

  信王祉

  欽王祁

  仁宗三子

  ?王昉

  雍王昕

  荊王曦

  濮安懿王

  英宗四子

  吳王顥

  潤王顔

  益王頵

  第十七卷

  世家五

  神宗十四子

  成王佾

  惠王僅

  唐王俊

  褒王伸

  兾王僴

  豫王價

  徐王倜

  吳王佖

  儀王偉

  燕王俁

  楚王似

  越王偲

  哲宗一子

  獻?太子茂

  徽宗三十一子

  兗王檉

  鄆王楷

  荊王楫

  肅王樞

  景王杞

  濟王栩

  益王棫

  邠王材

  祁王模

  莘王植

  儀王樸

  徐王棣

  沂王樗

  鄆王栱

  和王栻

  信王榛

  漢王椿

  安康郡王楃

  廣平郡王

  相國公梴

  陳國公機

  瀛國公樾

  建安郡王楧

  嘉國公椅

  溫國公棟

  英國公橞

  儀國公桐

  昌國公柄

  潤國公樅

  欽宗一子

  皇太子諶

  第十八卷

  列傳一

  范質(zhì)【旻果】     王溥【貽孫 貽永】魏仁浦【咸信】

  第十九卷

  列傳二

  韓令坤      石守信【保興 保吉元孫】

  王審琦【丞衍】    符彥卿

  王景       王晏

  王彥超      武行德

  楊廷璋      郭從義

  第二十卷

  列傳三

  慕容延釗     李處耘【繼隆 繼和昭亮】

  王全斌【凱】     王仁贍

  崔彥進      劉廷讓

  第二十一卷

  列傳四

  昝居潤      張美

  向拱       髙懷德

  韓重赟【崇訓】    張永德

  郭崇       宋偓

  郭守文

  第二十二卷

  列傳五

  李筠       李重進

  第二十三卷

  列傳六

  孟昶       劉鋹

  李煜       劉繼元

  第二十四卷

  列傳七

  錢俶【惟濬 惟演】  髙繼沖

  周行逢      陳洪進

  第二十五卷

  列傳八

  吳廷祚【元扆】    李崇矩【繼昌 遵勗】楚昭輔

  第二十六卷

  列傳九

  趙普【丞宗 丞煦】

  第二十七卷

  列傳十

  曹彬【璨瑋琮】    潘美

  第二十八卷

  列傳十一

  馮繼業(yè)      折德扆

  黨進       曹翰

  崔翰       李懷忠

  田重進      米信

  第二十九卷

  列傳十二

  何繼筠【丞矩】    李謙溥【允則】

  馬仁瑀      李漢超

  郭進       姚內(nèi)斌

  董遵誨      賀惟忠

  王彥升

  第三十卷

  列傳十三

  張昭       陶谷

  竇儀【儼偁】     劉溫叟【煜幾】

  扈蒙       王祜

  第三十一卷

  列傳十四

  薛居正      呂余慶【端】

  劉熈古      沈倫

  盧多遜      宋琪

  石熈載【中立】

  第三十二卷

  列傳十五

  李昉【宗諤】     呂蒙正【居簡】

  張齊賢

  第三十三卷

  列傳十六

  張遜       柴禹錫【宗慶】

  趙镕       楊守一

  弭德超

  第三十四卷

  列傳十七

  荊罕儒【嗣】     曹光實【克明】

  楊業(yè) 【延昭】    康保裔【繼英】

  第三十五卷

  列傳十八

  李穆       賈黃中

  蘇易簡      錢若水

  第三十六卷

  列傳十九

  郭贄       李至

  王沔       辛仲甫

  張宏       趙昌言

  陳恕       溫仲舒

  劉昌言

  第三十七卷

  列傳二十

  張洎       李昌齡

  王化基【舉正】    李惟清

  夏侯嶠      楊礪

  宋湜

  第三十八卷

  列傳二十一

  宋白       楊徽之

  徐?       宋準

  梁周翰      朱昂

  胡旦       栁開

  第三十九卷

  列傳二十二

  田錫       王禹偁

  第四十卷

  列傳二十三

  李沆【維】      王旦【素質(zhì)】

  第四十一卷

  列傳二十四

  向敏中      畢士安

  防準

  第四十二卷

  列傳二十五

  髙瓊【繼勲 遵?!俊  「禐K

  王超       王繼忠

  葛霸【懷敏】     馮守信

  石普

  第四十三卷

  列傳二十六

  王顯       王繼英

  周瑩       馬知節(jié)

  王嗣宗      雷有終【父德驤有鄰 孫簡夫】

  第四十四卷

  列傳二十七

  陳堯叟【堯佐 堯咨】 趙安仁【良規(guī) 君錫】

  陳彭年      任中正【中師】

  周起

  第四十五卷

  列傳二十八

  張詠       馬亮

  薛映       凌策

  李及

  第四十六卷

  列傳二十九

  邢昺       杜鎬【杞】

  晁迥【宗慤】     孫奭

  馮元

  第四十七卷

  列傳三十

  楊億       劉筠

  戚綸【父同文】    梁顥

  孫何【僅】

  第四十八卷

  列傳三十一

  曾致堯【鞏肈】    梅詢

  錢昆【易 彥逺 明逺勰 藻】

  第四十九卷

  列傳三十二

  王欽若      丁謂

  馮拯

  第五十卷

  列傳三十三

  曹利用      張耆

  楊崇勲

  第五十一卷

  列傳三十四

  李迪【柬之】     王曾【弟子融】

  張知白

  第五十二卷

  列傳三十五

  張士遜      呂夷簡【公綽 公弼公孺】

  第五十三卷

  列傳三十六

  魯宗道      薛奎

  王曙【益柔】     蔡齊【延慶】

  第五十四卷

  列傳三十七

  夏竦       范雍【計用章附】

  程琳       姜遵

  趙稹

  第五十五卷

  列傳三十八

  李諮       盛度

  王鬷       王博文

  張觀       鄭戩

  任布

  第五十六卷

  列傳三十九

  王隨       章得象

  晏殊       杜衍

  第五十七卷

  列傳四十

  宋綬【敏求】     李若谷【俶】

  第五十八卷

  列傳四十一

  韓億【綜 絳 維 縝】

  第五十九卷上下

  列傳四十二上下

  范仲淹【純?nèi)省〖兌Y 純粹】

  第六十卷

  列傳四十三

  陳從易      楊大雅

  李垂       燕肅

  胥偃       司馬池

  孔道輔【宗翰】    段少連

  蔣堂       彭乗

  趙師民【彥若】

  第六十一卷

  列傳四十四

  張亢       種世衡【詁 諤 誼】劉滬【兄渙】

  第六十二卷

  列傳四十五

  王德用      夏守赟【隨】

  郭丞祐      許懷德

  狄青       張孜

  郭逵

  第六十三卷

  列傳四十六

  丁度       吳育【充】

  明鎬       髙若訥

  第六十四卷

  列傳四十七

  謝絳       蘇紳

  葉清臣      楊察

  尹洙【兄源】     孫甫

  石楊休

  第六十五卷

  列傳四十八

  賈昌朝      宋庠【祁】

  呂夏卿      劉羲叟

  第六十六卷

  列傳四十九

  陳執(zhí)中      龐籍

  梁適【孫子美】    劉沆

  第六十七卷

  列傳五十

  文彥博【及甫】

  第六十八卷

  列傳五十一

  富弼【紹庭】

  第六十九卷

  列傳五十二

  韓琦【忠彥】     曾公亮【孝寛】

  第七十卷

  列傳五十三

  王堯臣【叔洙】    孫沔

  田況       程戡

  第七十一卷

  列傳五十四

  張昪       孫抃

  趙槩       胡宿【宗愈】

  第七十二卷

  列傳五十五

  歐陽脩【棐】

  第七十三卷

  列傳五十六

  包拯       吳奎

  趙抃       唐介

  第七十四卷

  列傳五十七

  張方平      王拱辰

  第七十五卷

  列傳五十八

  余靖       蔡襄

  何郯       梅摯

  許元       陳希亮

  吳中復

  第七十六卷

  列傳五十九

  劉敞 【攽 奉世】  呂溱

  賈黯       沈遘

  鄭獬       祖無擇

  第七十七卷

  列傳六十

  范鎭 【百祿 祖禹】

  第七十八卷

  列傳六十

  呂誨       劉述

  劉琦       錢顗

  第七十九卷

  列傳六十二

  王安石 【安國 安禮 雱】

  第八十卷

  列傳六十三

  陳升之      王珪

  蔡確

  第八十一卷

  列傳六十四

  邵亢       馮京

  元絳       孫固

  第八十二卷

  列傳六十五

  蔡挺       王韶【厚】

  薛向

  第八十三卷

  列傳六十六

  呂惠卿      張璪

  蒲宗孟

  第八十四卷

  列傳六十七

  郝質(zhì)       賈逵

  楊遂       盧政

  燕達       苗授

  劉昌祚      劉舜卿

  第八十五卷

  列傳六十八

  王廣淵      王陶

  陳薦       孫永

  陳襄       孫洙

  第八十六卷

  列傳六十九

  熊本       沈起

  劉彞       沈括

  徐禧【李稷 李舜舉附】

  第八十七卷上下

  列傳七十上下

  司馬光【康】     劉恕

  第八十八卷

  列傳七十一

  呂公著【希哲 希績 希純】

  第八十九卷

  列傳七十二

  呂大防【大臨】    劉摰

  蘇頌

  第九十卷

  列傳七十三

  王存       趙瞻

  傅堯俞      王巖叟

  梁燾       鄭雍

  第九十一卷

  列傳七十四

  滕元發(fā)      李師中

  劉庠       趙卨

  呂大忠      游師雄

  第九十二卷

  列傳七十五

  楊繪       李常

  孫覺【覽】      鮮于侁

  馬黙

  第九十三卷上下

  列傳七十六上下

  蘇軾       蘇轍

  第九十四卷

  列傳七十七

  孔文仲【武仲 平仲】 朱光庭

  劉安世      彭汝礪

  呂陶       張舜民

  豐稷       王覿

  第九十五卷

  列傳七十八

  章惇       曾布

  第九十六卷

  列傳七十九

  安燾       李清臣

  許將       鄧潤甫

  黃履

  第九十七卷

  列傳八十

  林?!      ∈Y之奇

  章楶       陸佃

  溫益       吳居厚

  安惇

  第九十八卷

  列傳八十一

  鄧綰【洵武】     蹇周輔【序辰】

  李定       舒亶

  第九十九卷

  列傳八十二

  邢恕【倞】      楊畏

  來之邵      上官均

  董敦逸

  第一百卷

  列傳八十三

  鄒浩【田晝附】    常安民

  陳瓘       陳祜

  龔夬       任伯雨

  張庭堅      江公望

  第一百一卷

  列傳八十四

  蔡京【卞攸翛】

  第一百二卷

  列傳八十五

  趙挺之      張商英

  何執(zhí)中      鄭居中

  劉正夫

  第一百三卷

  列傳八十六

  張康國      劉逵

  朱諤       林攄

  管師仁      侯蒙

  馮熈載

  第一百四卷

  列傳八十七

  姚兕【麟】      折可適

  郭成       劉仲武

  趙隆       和詵

  第一百五卷

  列傳八十八

  徐勣       陳師錫

  石公弼      張克公

  黃葆光      崔鶠

  第一百六卷

  列傳八十九

  王黼       朱勔

  第一百七卷

  列傳九十

  種師道【師中】    劉延慶

  何灌

  第一百八卷

  列傳九十一

  唐恪        何防

  陳過庭       聶昌

  孫傅        張叔夜

  第一百九卷

  列傳九十二

  王云        陳遘

  梅執(zhí)禮       程振

  司馬樸       李熈靖

  譚世勣

  第一百十卷

  忠義傳九十三

  劉平【季孫】      任福【王珪 珪子光 祖武英?!ⅰ?br />
  馬遂        孔宗旦

  曹覲        趙師旦

  蘇緘        彭汝方

  詹良臣

  第一百十一卷

  忠義傳九十四

  傅察       蔣興祖

  張確       朱昭

  張克戩      郭滸

  朱友恭      霍安國

  李防       劉韐

  李若冰      吳革

  第一百十二卷

  循吏傳九十五

  程羽       王明

  陳靖       薛顔

  邵曄       張綸

  崔立       趙尚寛

  髙賦       許遵

  魯有開

  第一百十三卷

  儒學傳九十六

  聶崇義      郭忠恕

  王昭素      孔維

  李覺       崔頥正【弟偓佺】

  孔宜       穆脩

  李之才      周堯卿

  代淵       胡瑗

  孫復       石介

  第一百十四卷

  儒學傳九十七

  李覯       蘇洵

  王囘       周敦熈

  張載【戩】      程顥【附頤】

  顔復       龔原

  游酢       王當

  陳旸【兄祥道】

  第一百十五卷

  文蓺傳九十八

  趙隣幾      韓溥

  鄭文寶      吳俶【遵路】

  樂史【子黃月】    夏侯嘉正

  羅處約      李建中

  路振       崔遵度

  石延年【劉濳附】   蘇舜欽

  梅堯臣      江休復

  章望之      王令

  文同       楊杰

  郭祥正      楊蟠

  第一百十六卷

  文蓺傳九十九

  黃庭堅      秦觀【覿 李廌】

  張耒【李昭玘附】   晁補之【詠之】

  陳師道      廖正一

  李之儀      李格非

  李公麟      米芾

  賀鑄       劉涇【鄭少微附】

  蔡肈       周邦彥

  唐庚       鮑由

  倪濤       蘇元老

  第一百十七卷

  卓行傳一百

  陳烈       朱壽昌

  劉庭式      鄭俠

  巢谷       徐積

  第一百十八卷

  隱逸傳一百一

  蘇澄隱      陳搏

  種放       郭震

  李瀆【魏野】     邢惇

  林逋       徐復

  髙懌       張俞

  邵雍       常秩

  第一百十九卷

  外戚傳一百二

  杜審琦【審瓊 審肈審進】 王繼勲

  賀令圖      劉美

  李用和【璋瑋】    張堯佐

  曹佾       髙士林

  向宗囘【宗良】

  第一百二十卷

  宦者傳一百三

  王繼恩      劉承規(guī)

  秦翰       張崇貴

  周懷政      雷允恭

  閻文應【士良】    任守忠

  李憲       王中正

  宋用臣

  第一百二十一卷

  宦者傳一百四

  童貫       梁師成

  第一百二十二卷

  僭僞傳一百五

  張邦昌

  第一百二十三卷

  附録一

  遼國上

  第一百二十四卷

  附録二

  遼國下

  第一百二十五卷

  附録三

  金國一

  第一百二十六卷

  附録四

  金國二

  第一百二十七卷

  附録五

  西夏一

  第一百二十八卷

  附録六

  西夏二

  第一百二十九卷

  附録七

  西蕃

  第一百三十卷

  附録八

  交趾

  【臣】等謹案東都事畧一百三十卷宋王稱撰稱字季平眉州人父賞紹興中為實録修撰稱承其家學旁捜九朝事跡采輯成編洪邁修四朝國史奏進其書以承議郎知龍州授直秘閣其書為本紀十二世家五列傳一百五附録八敘事約而該議論亦皆持平如康保裔不列于忠義張方平王拱辰不諱其瑕疵皆具史識熙寧之啓釁元符之紹述尤三致意焉朱勔傳后附載僧祖秀艮岳記雖非史法亦足資考證而南宋諸人乃多不滿其書殆亦一時愛憎之見明人議修宋史始力為表章近時汪琬復謂元修宋史實據(jù)此書為稿本以今考之惟文藝傳為宋史所資取故所載北宋為多南宋文人寥寥無幾其余事跡異同如符彥卿二女為周室后而宋史闕其一劉美本姓龔冒附于外戚事畧直書其事宋史采其家傳轉(zhuǎn)為之諱趙普先閱章奏田錫極論其非而宋史誤以為羣臣章奏必先白錫楊守一以涓人補右班殿直遷翰林副使而宋史誤作翰林學士新法初行坐倉糴米吳申等言其不便宋史誤以為司馬光之言至地名謚法宋史尤多舛謬是元人修史時絶未嘗考證此書琬之言未得其實也其中如張齊賢以雍熙三年忤防出外而誤作自請行邊以副使王履絶命辭誤屬之李若水又不載王履于忠義傳雖不免間有抵牾然宋人私史卓然可傳者唯稱與李燾李心傳之書鼎足而三固宜為考宋史者所寳貴矣乾隆四十年十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臣】陸 費 墀

<史部,別史類,東都事略>

  欽定四庫全書

  東都事略卷一     宋 王 稱 撰本紀一

  太祖啓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其先出于帝髙陽氏之后造父爲周穆王御破徐偃封趙城因氏焉自漢京兆尹廣漢居涿郡遂爲涿郡人至唐而髙祖僖祖皇帝生焉僖祖仕至文安令曾祖順祖皇帝仕歴藩府從事兼御史中丞皇祖翼祖皇帝少有大志仕至涿州刺史贈左驍衞上將軍皇考宣祖皇帝少驍勇善騎射而雅好儒素起家事趙王王镕時梁晉爭天下晉求援于镕镕命宣祖以五百騎赴之莊宗嘉其勇敢因留之命掌禁軍爲飛捷指揮使自同光至開運逾二十年不遷而宣祖亦未甞以介意漢干祐中王景崇以鳳翔叛宣祖與征討御之于寶雞敗之殺獲萬計是役也宣祖身先士卒面中流矢勇氣彌厲以功遷護圣都指揮使仕周累遷龍捷左廂都指揮使岳州團練使世宗征淮東宣祖爲前軍副都指揮使領(lǐng)兵先入維揚禁止侵暴民情大恱世宗嘉之未幾以疾歸與太祖防于壽春歸及中途而崩贈武清軍節(jié)度使太祖即第二子也以后唐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生于洛陽夾馬營母昭憲皇后甞夢日入懷而娠生之夕光照室中胞衣如菡萏體被金色三日不變幼受學于鄉(xiāng)先生辛文恱毎歸必令羣兒前導路人往往避之及長天姿雄偉性沉厚有大度甞游復州干王彥超不爲所禮去依隨州董宗本郁郁不得志又舍去乃從周太祖于鄴廣順初補東西班行首出爲滑州興順副指揮使未行會世宗自澶州入爲開封尹以太祖爲馬直軍使顯德元年世宗命太祖掌衞兵太原劉崇防澤潞世宗親征陳于髙平大將樊愛能何徽未戰(zhàn)而遁世宗躬自督戰(zhàn)太祖謂麾下曰主危如此是吾致命之秋也即大呼躍馬徑犯其鋒萬眾披靡崇大潰世宗以太祖爲殿前都虞候領(lǐng)嚴州刺史加永州防御使世宗懲樊愛能何徽之敗欲以兵力威天下命太祖訓練武藝超絶者分隷殿前諸軍自是禁衞盛矣二年世宗命王景向訓攻秦鳳師久無功然以餽運不繼欲罷兵意未能決遣太祖視其形勢使囘具言秦鳳可攻之狀未幾悉平三年世宗征淮以太祖領(lǐng)親騎翼從敗淮人于渦口唐將皇甫暉姚鳳率眾十五萬塞清流關(guān)太祖擊走之暉退保滁州斷橋自守太祖追至城下暉曰人各爲其主愿成列以決勝負太祖笑而許之暉整陣以出太祖擁馬項直入左右馳突大呼曰吾止取皇甫暉他人非吾敵也手劒擊暉生獲之并擒姚鳳遂下滁州后數(shù)日宣祖率兵夜半至城下傳呼開門太祖曰父子雖至親城門王事也須明乃敢奉命至明乃入又破江南兵于六合斬首五干級時韓令坤爲招討使平揚州唐主遣陸孟俊據(jù)蜀岡以逼其城令坤潛議退師太祖下令曰揚州兵敢有過六合者吾當折其足令坤懼始有固守之志太祖率兵擊之孟俊遁爲追兵所殺又破其齊王景達兵于六合斬首萬級是役也軍士有不用命者太祖奮劒斫其皮笠陽爲督戰(zhàn)以識之明日索得數(shù)十人斬以徇于是皆死戰(zhàn)宣祖崩起復拜定國軍節(jié)度使殿前都指揮使四年世宗復征淮至壽州命太祖率殿前諸兵擊紫金山連珠砦拔之遂下壽州世宗還京師以太祖領(lǐng)義成軍節(jié)度使是歳世宗征濠泗以太祖爲前鋒周師以敵人壁于十八里灘不能過淮世宗患之太祖躍馬以濟遂破其砦乗勝攻泗州焚郭門奪月城世宗親率精騎與太祖夾淮東下師及山陽東太祖擒其保大軍節(jié)度使陳承昭以獻遂拔楚州又破淮人于鑾江口太祖抵南岸焚其營柵破之于?步淮南平唐主畏太祖威名用間于世宗遣使遺太祖書以白金三千兩爲?zhàn)r太祖悉輸之內(nèi)府由是間乃不行五年改忠武軍節(jié)度使六年世宗北征以太祖將水陸之師至瓦橋關(guān)降其守將姚內(nèi)斌契丹將髙模翰率數(shù)萬騎來援陳于關(guān)城之北太祖將百余騎御之虜不敢動遂引去關(guān)南平世宗不豫還京師以太祖爲殿前都防檢世宗崩恭帝嗣位改鎭歸德七年春正月辛丑朔鎭定馳驛上言太原劉承鈞結(jié)契丹入防乃命太祖統(tǒng)大軍北伐癸卯出師遣宣徽使昝居潤餞于郊時京師多飛語云策防檢爲天子次陳橋驛軍中共議推戴戊夜軍士聚于驛門俄而列校畢集曰我輩出萬死冒白刃爲國家破敵天子幼不如先策防檢爲天子然后北伐于時太祖以飲餞宣勸至醉臥閣中不之省遲明軍士控?露刃直扣寢門相與扶太祖出聽事被以黃袍諸校列拜曰諸軍無主愿策防檢爲天子傳呼萬歳聲聞數(shù)十里太祖叱之不退即共擁太祖就馬南歸太祖乃勒騎謂將校曰吾受命北征爲汝輩推戴吾有號令汝能稟乎皆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北面事之朝廷大臣吾之比肩也汝等不得驚犯宮闈侵陵朝貴近世帝王初舉兵入京城皆縱兵夯市汝等不得夯市及犯府庫從吾令當厚賚汝違吾令則連營孥戮諸校再拜稟令乃肅部伍自仁和門入諸校翼從太祖登明德門軍士釋甲歸營無敢動太祖亦歸公府宰相范質(zhì)王溥魏仁浦謁見議遜位之禮于是太祖詣崇元殿受防召文武百官就列至晡班定恭帝制曰天生蒸民樹之司牧二帝推公而防位三王乗時以革命其極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國命有歸咨爾歸德軍節(jié)度使殿前都防檢趙某稟上圣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烈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納?東征西怨厥績茂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謳歌獄訟歸于至仁應天順民法堯禪舜如釋重負予其作賓嗚呼欽哉只畏天命宣徽使引太祖就龍墀北面拜受宰相扶太祖升殿易服東序還即皇帝位羣臣拜賀詔曰周封杞宋唐命介酅所以重三恪之賓奉二王之后也其奉周帝爲鄭王以承周祀正朔服色一依舊制稱朕意焉又尊帝太后爲周太后遷于西宮

  東都事略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東都事略卷二     宋 王 稱 撰本紀二

  建隆元年春正月乙巳詔改元大赦天下國號大宋己酉命官分告天地社稷遣中使乗傳赍詔諭天下丁巳祀周廟因詔有司以時朝拜祭享令有司議立宗廟己巳議立四廟鎭州言太原契丹軍皆遁二月乙亥尊帝母南陽郡太夫人杜氏曰皇太后以周宰相范質(zhì)兼侍中王溥魏仁浦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吳廷祚同中書門下二品己卯以吳越國王錢俶爲天下兵馬大元帥三月壬戍有司上皇髙祖文安府君諡曰文獻皇帝廟號僖祖皇髙祖妣崔氏諡曰文懿皇后陵曰欽陵皇曾祖中丞府君諡曰惠元皇帝廟號順祖皇曾祖妣桑氏諡曰惠明皇后陵曰康陵皇祖驍衞府君諡曰簡恭皇帝廟號翼祖皇祖妣京兆郡夫人劉氏諡曰簡穆皇后陵曰定陵皇考武清府君諡曰昭武皇帝廟號宣祖陵曰安陵有司言國家受周禪周木德木生火當以火德王色尚赤臘用戌夏四月昭義軍節(jié)度使李筠叛命石守信髙懷德率師討之五月己亥朔日有食之癸卯石守信敗李筠于長平丙午周六廟成丁巳詔親征削奪李筠官爵吳廷祚爲東京留守皇弟爲大內(nèi)都防檢己未發(fā)京師甲子石守信髙懷德破李筠三萬眾于澤州南六月辛巳皇帝命衞士攻拔澤州李筠伏誅乙酉北伐潞州丁亥筠子守節(jié)降澤潞平辛卯赦天下丁酉班師秋七月戊申皇帝至自澤潞八月戊辰朔入閤甲申立瑯邪郡夫人王氏爲皇后趙普樞密副使九月丙午冊四親廟戊申荊南髙保融卒淮南節(jié)度使李重進叛命王審琦李處耘宋廷渥率師討之削奪李重進官爵冬十月丁亥詔親征皇弟爲大內(nèi)都防檢吳廷祚爲東京留守庚寅發(fā)京師丁未次?州即日拔其城李重進伏誅揚州平十二月己巳班師丁亥皇帝至自揚州泉州留從效稱藩

  二年春浚五丈河上曰河渠之役蓋非獲已煩民奉已之事朕不爲也夏四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庚申寛鹽麴法五月癸亥朔赦天下六月甲午皇太后杜氏崩秋七月壬申以皇弟爲開封尹同平章事八月庚子江南國主李景卒冬十月丙午明憲皇后祔葬安陵

  三年春正月甲戌詔曰民生在勤所寶惟谷先王之明訓也朕奄宅中夏爲之司牧睠乃億兆期臻富庶矧農(nóng)桑之業(yè)爲衣食之原今陽和在辰土膏脈起當播種之云始慮游墮之尚多茍力作之不勤則秋斂之何望諸州長吏等任居牧守職司勸課所宜敦率黎庶勉厲農(nóng)功俾比屋之人服勞于南畝三時之務無失于西成極其藨蓘之勤用致茨粱之詠懋功信賞國典在焉二月甲午詔常參官毎五日以次轉(zhuǎn)對三月丁亥詔曰王者設(shè)棺槨之品建封樹之制所以厚人倫而一風化也近代以來遵用夷法率多火葬甚愆典禮自今宜禁之乙巳追冊故會稽郡夫人賀氏爲皇后夏五月大修宮闕六月癸巳吳廷祚罷冬十月辛丑趙普樞密使李處耘樞密副使朗州周行逢卒十一月癸亥詔曰古稱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自今使諸道敢有求托者寘其罪荊南髙保勗卒十二月衡州張文表叛攻潭州周保權(quán)使來乞師是歳周鄭王出居于房州

  干德元年春正月庚申慕容延釗李處耘率師討張文表二月獲張文表癸巳克潭州荊南髙繼沖歸朝得州三縣十七三月克岳州戊寅克朗州慕容延釗盡平湖南之地得州十四監(jiān)一縣六十六夏四月甲申曲赦荊湖復增修宮闕凡規(guī)爲制度并上指授旣成坐寢殿中令洞開諸門皆端直通豁謂左右曰此如我心小有斜曲人皆見之秋九月羣臣上尊號曰應天廣運仁圣文武皇帝丁卯李處耘貶冬十一月癸亥親享太廟甲子合祭天地于圜丘以宣祖配大赦天下改元十二月甲申皇后王氏崩閏月辛未改卜安陵

  二年春正月辛巳詔曰箕子之陳八政食爲之首夷吾之述四民農(nóng)居其一今土膏將起勾萌畢達平秩東作乃其時也諸州長吏等所宜敦率勸課俾民力耕謹視游墯勿令廢業(yè)厚生務本副予意焉大雨雪震雹戊子范質(zhì)王溥魏仁浦罷趙普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崇矩樞密使壬辰詔曰先代置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諌經(jīng)學優(yōu)深可爲師法詳閑吏理達于敎化三科自今不限內(nèi)外職官前資見任黃衣布衣并許詣闕進狀朕當親試焉己亥王仁贍樞密副使二月浚閔河夏四月乙卯葬宣祖皇帝昭憲皇后于安陵孝明孝惠二后祔乙丑薛居正呂余慶并參知政事秋七月辛卯令翰林學士承防陶谷等四十三人各舉任藩鎭通判者各一人冬十月甲戌詔以王全斌崔彥進王仁贍劉光毅曹彬分路伐蜀十二月王全斌克興州與蜀軍戰(zhàn)于三泉敗之三年春正月劉光毅克夔州王全斌克利州己丑克劒州劉光毅克萬施開忠四州乗勝至遂州甲午王全斌之師至魏城蜀主孟昶降丙午赦蜀得州四十六縣二百四十二月癸卯命呂余慶知成都府王全斌殺蜀降兵二萬人于是兩川盜賊羣起詔所在討之夏五月孟昶至京師戊子赦天下六月甲辰以孟昶爲中書令封秦國公庚戍昶卒冬十一月契丹侵易州

  四年秋七月甲寅詔曰豐年之詠播于頌聲廣蓄之訓垂于載籍今三時不害百姓小康田里無愁嘆之聲垅畝有遺滯之穗州縣長吏等職司牧養(yǎng)義當勸率俾及歳穰各務儲積或值兇歉不至匱乏古者倉廩實禮節(jié)興所宜禁民蒱博勿致游墯戒其崇儉免于靡谷申嚴條教稱朕意焉王全斌克雅州詔曰五代以來兵亂相繼國用不足庸調(diào)繁興朕厯試艱難周知疾苦省嗇用度未甞加賦優(yōu)防災沴率從蠲復所在長吏明加告諭自今百姓有能廣植桑棗墾辟荒田者只輸舊租禁將帥取軍中精卒爲牙兵冬十一月癸丑寛鹽禁

  五年春正月辛丑王全斌崔彥進王仁贍并以在蜀貪殘殺戮貶二月壬戌沈倫樞密副使夏六月戊午朔日有食之秋七月己巳詔曰自夏以來水旱爲沴深慮民庶至于流離宜令諸州長吏告民無轉(zhuǎn)徙被災民蠲其賦

  開寶元年春二月立皇后宋氏夏六月癸亥詔曰人倫以孝慈爲先家道以敦睦爲美矧犬馬而有養(yǎng)豈父子之異居傷敗風化莫此爲甚應百姓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孫無得別籍異財長吏其申戒之秋七月太原劉承鈞死八月戊辰羣臣上尊號曰應天廣運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九月太原劉繼恩爲其臣侯霸榮所弒冬十月以諸鎭節(jié)度爲環(huán)衞十一月癸卯合祭天地于圜丘大赦天下改元

  二年春正月戊午詔親征太原己未皇弟留守京師甲子發(fā)京師乙亥駐蹕潞州三月戊戌皇帝至太原決晉祠水灌城夏四月壬子何繼筠敗契丹于陽曲五月甲申壅汾水灌太原城閏月戊申太原南城陷水注城中劉繼元殺其宰相郭無爲壬戌皇帝以暑雨班師六月癸巳皇帝至自太原秋九月大霖雨冬十月丁亥詔曰昔西漢求吏民之明經(jīng)術(shù)者令與計偕縣次續(xù)食蓋優(yōu)賢之道也國家歳開貢部敷求俊乂四方之士無逺弗屆而經(jīng)途遐阻資用或闕朕甚愍焉自今西川山南荊湖等道舉人往來給劵

  三年春正月辛酉詔諸道州府察民有孝悌彰聞德行純茂擅鄉(xiāng)曲之譽爲士庶推服者以聞夏四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庚子除河北鹽禁秋七月壬子詔曰吏贠穴多而求其治者斯難也奉祿鮮薄而責以廉者無謂也與其宂贠而重費不若省官而益奉諸道州縣官宜以戶口爲率差減其贠舊奉外月增給五千九月己亥命潘美尹崇珂伐嶺南壬子潘美克富州冬十月潘美克賀州十一月克昭桂二州十二月庚午克連州戊子克韶州

  四年春正月潘美克英雄二州二月丁亥克廣州擒劉鋹廣南平得州六十縣二百十四辛卯赦廣南三月乙巳詔曰百越之人久淪虐政其令嶺南諸州長吏察僞政有害于民者以聞當悉除之夏五月乙未皇帝御明德門受俘釋鋹罪以爲右千牛衞大將軍封恩赦侯冬十月癸亥朔日有食之丙戌詔嶺南諸州劉鋹日煩苛賦斂并除之平民爲兵者招誘復業(yè)十一月癸未合祭天地于圜丘始用綉衣鹵簿大赦天下

  五年春正月壬辰大雨雪禁民以鐵鑄佛像及浮圖二月庚寅劉熈古參知政事夏五月壬戌廢嶺南媚川都禁民采珠是月霖雨放后宮五十余人秋九月丁巳朔日有食之癸酉李崇矩罷

  六年春二月周鄭王殂夏六月庚申劉熙古致仕秋八月甲辰趙普罷九月丁卯呂余慶罷己巳皇弟封晉王薛居正沈倫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盧多遜參知政事楚昭輔樞密副使壬申詔晉王位宰相上冬十月甲申葬周恭帝于順陵

  七年春二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丙子日中有二黒子秋九月遣李穆使于江南召李煜入朝煜辭以疾命曹彬潘美征之冬十月克池州曹彬頓兵于采石磯十一月曹彬等用浮梁以濟師契丹來求通好

  八年夏四月庚午吳越國王錢俶克常州五月壬申錢俶加太師詔曰嶺表之俗疾不呼毉自皇化攸及始知方藥商人赍生藥度嶺者勿筭秋七月辛未朔日有食之甲申詔錢俶歸國九月克潤州冬十月己亥李煜遣其臣徐鉉周惟簡來乞緩師壬寅遣歸其國命修西京宮闕十二月己亥曹彬克升州擒李煜江南平得州十九軍三縣一百八江南旣平捷奏至上因泣下謂左右曰宇縣分割民受其弊思布聲敎以撫養(yǎng)之攻城之際必有橫遭鋒刃此實何罪因讀尚書嘆曰堯舜之世四兇之罪止從投竄何近代法網(wǎng)之密邪辛丑赦江南九年春正月戊辰朔皇帝御明德門受俘以李煜爲右千牛衞上將軍封違命侯庚辰詔以后月幸西京有事于南郊二月癸卯羣臣上尊號曰應天廣運一統(tǒng)太平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上以燕晉未平不許羣臣復以立極居尊爲號乃許庚戌曹彬樞密使己未吳越國王錢俶來朝三月詔俶歸國壬申享太廟丙子發(fā)京師庚辰謁安陵賜河南府民今年田租之半復奉陵戶一年辛巳皇帝至西京夏四月庚子合祭天地于南郊大赦天下都民垂白者相謂曰我輩少經(jīng)亂離不圖今日復覩太平天子有泣下者辛亥皇帝至自西京曹翰克江州秋八月丙辰分兵五路以討太原有神降于岐冬十月癸丑皇帝崩于萬歳殿圣壽五十殯于殿之西階羣臣上尊諡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明年四月乙卯葬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加上尊諡曰啓運立極英武圣文神德?功大孝皇帝五年再加上尊諡曰啓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臣稱曰烏虖自三代以上莫不得天下以正也堯舜傳之賢而禹傳之子湯武雖以仁易暴而湯有慙德孔子謂武未盡善則是湯武尚處圣人之不幸也太祖皇帝聦明齊圣由揖遜而有天下如堯與舜至于天祿之傳不歸之子而歸之弟則賢于禹逺矣況湯武乎烏虖得天下以仁棄天下如脫屣數(shù)千百載之間繼堯舜之正者唯太祖爲不可及也已

  東都事略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東都事略卷三     宋 王 稱 撰本紀三

  太宗至仁應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宣祖第三子也母曰昭憲皇后后夢神人捧日寘于懷遂有娠以晉天福四年十月甲辰生于開封府浚儀縣崇德北坊官舍赤光滿室幼頴悟好讀書宣祖爲將征淮上克州縣諸將皆爭子女玉帛宣祖爲訪其書籍歸以遺太宗謂之曰文武立身之本汝其勉之及長隆準龍顔望之儼然周顯德初補右班殿直遷供奉官五年改殿前只候供奉官都知太原劉承鈞結(jié)契丹侵邊命太祖北伐太宗從行至陳橋爲六軍推戴太祖受周防以太宗爲殿前都虞候領(lǐng)睦州防御使太祖征澤潞留爲大內(nèi)都防檢領(lǐng)泰寧軍節(jié)度使太祖征李重進又爲大內(nèi)都防檢二年爲開封尹同平章事干德二年拜中書令開寶初太祖征太原以爲京師留守六年封晉王有詔班宰相上九年十月癸丑太祖崩奉遺詔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庚申以皇弟廷美爲開封尹封齊王太祖子德昭始封武功郡王盧多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楚昭輔樞密使十一月甲子追冊故尹氏及越國夫人苻氏爲皇后丁卯詔曰帝堯之化實先于敦族成周之制爰后于異姓自今朝防齊王廷美武功郡王德昭位宜在宰相上

  太平興國元年冬十二月甲寅大赦天下改元

  二年春二月庚子皇帝更名夏四月乙卯葬英武圣文神德皇帝于永昌陵秋八月作崇圣殿冬十一月丁亥朔日有食之旣

  三年春三月己酉吳越國王錢俶來朝夏四月己卯陳洪進以漳泉兩州歸于有司得縣十四五月乙酉赦漳泉吳越國王錢俶以國歸于有司得州十三軍一縣八十六丁亥徙封錢俶爲淮海國王戊子赦兩浙秋七月乙酉大雨震電八月黃河清甲戌羣臣上尊號曰應運統(tǒng)天圣神文武皇帝冬十一月丙申合祭天地于圜丘大赦天下

  四年春正月庚寅以潘美伐太原石熙載僉書樞密院事二月辛亥詔幸鎭州丙辰沈倫爲東京留守甲子發(fā)京師三月乙未郭進大破契丹于石嶺關(guān)夏四月庚戌石熙載樞密副使壬戌皇帝幸太原折御卿克岢嵐軍乙丑克隆州己巳克嵐州辛未皇帝幸太原城以手詔諭劉繼元五月壬午幸城南癸未劉繼元降釋其罪太原平得州十軍一縣四十一乙酉赦太原己丑以劉繼元爲右衞上將軍封彭城郡公丁酉隳隆州六月庚申北征庚午次幽州秋七月甲申班師乙巳皇帝至自范陽八月甲戌武功郡王德昭薨冬十月乙亥皇弟廷美進封秦王

  五年秋七月丁未討交州冬十一月丙午以秦王廷美爲東京留守己酉詔幸北邊壬子發(fā)京師戊午駐蹕于大名十二月乙酉皇帝至自大名

  六年春三月己酉太祖子德芳薨交州行營大破賊軍于白藤江口夏六月甲戌薛居正薨秋九月乙未朔日有食之辛亥趙普爲司徒兼侍中石熙載樞密使秦王廷美乞班趙普下從之壬子詔曰古者振木鐸于路所以來四方之風謡設(shè)獸樽于庭所以延羣臣之諫諍在朝內(nèi)外官自今或知民間利病及時政得失并得直言無隱冬十月癸酉羣臣上尊號曰應運統(tǒng)天睿文英武大圣至德廣孝皇帝十一月癸亥合祭天地于圜丘大赦天下癸丑楚昭輔罷

  七年春三月癸巳朔日有食之乙巳以皇弟廷美爲西京留守交州遣使來謝罪唐州蝗夏四月甲子竇偁郭贄并參知政事柴禹錫樞密副使盧多遜罷乙丑皇弟廷美勒歸第盧多遜流崖州庚辰沈倫貶五月己酉夏州李繼捧來朝以其地來獻得州四縣八繼捧之弟繼遷叛丙辰皇弟廷美降封涪陵公房州安置秋七月甲午皇子德崇封衞王德明廣平郡王冬十月己卯竇偁薨十二月戊午朔日有食之丙午赦銀夏等州令諸州置農(nóng)師

  八年春正月戊寅曹彬罷己卯王顯弭德超并樞密副使癸未詔曰養(yǎng)老乞言哲王之丕訓觀民設(shè)敎載籍之大猷故遒人振鐸以采詩刺史褰帷而按部所以參考風俗周知其淑慝延訪耆艾詳求于利病斯爲茂典可舉而行宜令州縣長吏或部內(nèi)有耆德髙年爲鄉(xiāng)里所信者并須延問民間疾苦吏治得失退而行之以稱吾意甲申詔曰傳云能以禮讓爲國乎何有宜令開封府及諸州于沖要處設(shè)榜刻儀制令論如律二月戊子朔日有食之三月庚申宋琪參知政事甲申除福建諸州鹽禁夏四月壬子弭德超流瓊州六月己亥王顯樞密使秋七月辛未郭贄罷庚辰李昉參知政事八月庚戌石熙載罷冬十月己酉趙普罷皇子元佐封楚王元佑陳王皇第三子封韓王元俊冀王元杰益王十一月壬子宋琪李昉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甲寅令宰相班諸王上壬申李穆呂蒙正李至并參知政事張齊賢王沔并同僉書樞密院事

  雍熙元年春正月壬戌求遺書于天下乙丑涪陵公廷美卒癸酉李穆薨夏四月甲午詔以今年十一月有事于泰山五月廢諸州農(nóng)師丁丑乾元文明殿災六月丁亥詔求直言上謂近臣曰朕訪求讜議以規(guī)已失昔禹拜昌言世稱其明今之諫者茍能中時病朕豈惜夏禹之拜乎壬寅詔罷封泰山以冬至有事于南郊秋八月丁酉親祠太一宮冬十一月丁卯合祭天地于圜丘大赦天下改元十二月庚辰錢俶改封漢南國王壬辰德妃李氏立爲皇后

  二年秋九月庚戌楚王宮火辛亥楚王元佐廢閏月乙未詔曰嶺南之俗民嫁娶喪葬衣服制度委所在長吏漸加戒厲俾遵條式其殺人祭鬼病不求醫(yī)僧置妻孥深宜化導使之悛革冬十二月庚子朔日有食之丙辰宋琪柴禹錫罷

  三年春正月庚寅命曹彬崔彥進米信田重進潘美北伐契丹戊戌李至罷三月曹彬克契丹固安城田重進破契丹于飛狐北潘美自西陘與契丹遇追至寰州克之辛巳曹彬克涿州潘美取朔州又取應州田重進圍靈丘夏四月潘美克云州五月曹彬等與契丹戰(zhàn)于歧溝關(guān)我?guī)煍】兣嗣肋€代州徙云應寰朔四州之民分置河東及京西計口給田免其租役六月戊戌朔日有食之辛仲甫參知政事秋八月丁酉王沔張宏并樞密副使云州觀察使楊業(yè)與敵戰(zhàn)死之冬十二月王師敗績于君子館

  四年春二月丙申錢俶封南陽國王甲寅錢俶改封許王夏四月癸巳張宏罷趙昌言樞密副使冬十一月庚辰詔曰王者設(shè)班爵以馭貴差祿秩以養(yǎng)賢所以責之廉隅懋其官業(yè)也奉給之數(shù)宜從優(yōu)厚應百官奉錢給佗物以八分爲十者自今給其實數(shù)

  端拱元年春正月戊辰黃河清乙亥親耕籍田始三推上曰朕志在勤農(nóng)恨不得終于千畝豈止以三推爲限哉遂耕數(shù)十歩大赦天下改元二月丙申李昉罷趙普爲太保兼侍中呂防正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皇子元僖封許王皇第三子封襄王元份越王錢俶徙封鄧王王沔參知政事張宏樞密副使楊守一僉書樞密院事庚戌皇子元偓封徐國公元偁涇國公三月乙丑趙昌言貶乙亥誅侯莫陳利用于商州秋八月甲子鄧王錢俶薨九月乙酉楊守一卒

  二年秋七月己卯張齊賢樞密副使張遜僉書樞密院事戊子彗出東井八月丙辰大赦天下冬十二月庚申詔曰古先哲王托居人上蓋務求于至治豈有尚于虛名矧乃皇帝之稱已極崇大爰自唐室始加美號徇臣子之愛戴著方策之典常踵事增華積習無改朕博考載籍追法古道旣異三五之舊制深懼賓實之有逾憮然自思不遑寧處自今四方所上表宜只稱皇帝上又謂宰相曰皇帝二字亦不可兼蓋起于秦始皇后代因之不改朕比欲止稱王但以諸子封王爲不便耳羣臣上表請復尊號上不許又上法天崇道文武皇帝詔去文武二字乃許

  淳化元年春正月戊寅朔改元戊子趙普罷秋八月己巳禁川峽嶺南采材

  二年春閠二月辛未日有食之三月乙丑辛仲甫罷夏四月辛巳張齊賢陳恕并參知政事張遜溫仲舒冦準并樞密副使張宏罷秋七月李繼遷歸順九月丁酉王沔陳恕罷己亥呂蒙正罷李昉張齊賢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賈黃中李沆并參知政事癸卯王顯罷甲辰張遜知樞密院事溫仲舒冦準同知院事

  三年春正月乙巳詔曰昔舜之有天下也選于眾而舉善人則不仁不善者斯逺矣矧今提封至廣設(shè)官尤眾銓選旣限于常調(diào)英俊或沉于下僚俾振滯淹屬在倫類傳不云乎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朕當親覽而進之其令常參官舉升朝官者各二人二月乙丑朔日有食之夏五月旱秋七月己酉太師趙普薨冬十一月己亥開封尹許王元僖薨

  四年春正月辛卯合祭天地于圜丘以宣祖太祖并配大赦天下二月己未朔日有食之盜起于蜀夏六月丙寅張齊賢罷壬申張遜冦準罷柴禹錫知樞密院事呂端參知政事劉昌言同知樞密院事秋八月丙辰朔日有食之冬十一月辛未李昉賈黃中李沆溫仲舒并罷呂防正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趙镕向敏中同知樞密院事蘇易簡參知政事丁丑趙昌言參知政事十二月賊推李順爲首陷蜀州又陷卭州又陷永康軍

  五年春正月李順陷漢州又陷彭州癸酉命李繼隆討李繼遷甲戌命內(nèi)侍王繼恩率兵討李順二月李順陷成都府夏四月李繼隆克夏州擒趙保忠以獻詔釋之授右千牛衞上將軍封宥罪侯壬寅王師克劒州五月克閬州又克巴州師進破賊十萬遂克成都李順之黨并伏誅秋八月蜀冦平九月壬申皇第三子爲開封尹封壽王大赦天下上謂壽王曰政敎在得人心而不擾之得人心莫若示之以誠信不擾之無如鎭之以清凈推是而行雖虎兕亦當馴狎況于人乎書曰撫我則后虐我則讎信哉斯言也爾宜戒之乙亥冦準參知政事丁丑詔曰朕惟蜀川文翁之化在焉乃者盜興畎畝連陷州城靜言思之非民之咎蓋由朕委任非當燭理不明親民之官失于綏養(yǎng)筦之吏恣其誅求致然也念茲失德是務責躬永鑒前非庶無貳過咨爾民庶當體朕懷是歳大有年

  至道元年春正月戊申朔改元丙辰上清宮成上曰朕在藩邸以先帝所賜營是宮欲以祈福而庇民也癸亥趙昌言罷戊辰錢若水同知樞密院事劉昌言罷三月庚申詔曰國家郡縣至廣吏贠眾多自公卿以至卑品逮千萬數(shù)皆懷材抱器明習利病非開言路曷導下情宜令幕職州縣等官并許言公私利害附傳置以聞夏四月癸未呂蒙正罷呂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蘇易簡柴禹錫罷張洎參知政事甲申趙镕知樞密院事甲辰開寶皇后宋氏崩秋八月壬辰詔以皇第三子開封尹壽王爲皇太子大赦天下改元

  二年春正月辛亥合祭天地于圜丘大赦天下二月庚辰李昌齡參知政事秋七月丙寅冦準罷

  三年春正月丙子溫仲舒王化基并參知政事李惟清同知樞密院事張洎罷乙酉葬孝章皇后于昌陵之北二月靈州行營大破李繼遷繼遷遁辛丑皇帝不豫三月癸巳皇帝崩于萬歳殿圣壽五十九殯于殿之西階羣臣上尊諡曰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廟號太宗十月己酉葬永熈陵大中祥符元年加上尊諡曰至仁應運神功圣德文武大明廣孝皇帝五年再加上尊諡曰至仁應運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

  臣稱曰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開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故太祖勤勤于傳襲非特以昭憲顧命而已太宗以明繼圣而能廣文之聲卒其成功乃大一統(tǒng)于時北自常碣南極嶺表東際海岱西接洮隴宋之威德斯爲盛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