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部分

嘉定赤城志 作者:宋·陳耆卿


 至和元年      

   二年  陳宗元【以太常博士至至和盡二年壁記作三年】

 嘉佑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楊洙【以都官員外郎至】    

   五年      

   六年  王克仁【以都官員外郎至】    

   七年      

   八年  劉【神廟御諱 以比部員外郎至】    

 治平元年      

   二年  高子良【以庫部員外郎至】    

   三年      

   四年  馬良器【以屯田郎中至】    

 熙寧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安保衡【以屯田郎中至】    

   五年      

   六年      

   七年  汪泌【以都官郎中至】    

   八年      

   九年      

   十年  姚原古【以職方員外郎至】    

 元豐元年      

   二年      

   三年  姚舜諧【以承議郎至】    

   四年      

   五年  李恂【以朝奉郎】    

   六年      

   七年      

   八年  黃(王卜)【以朝散郎至】    

 元佑元年      

   二年      

   三年  吳深【四月以承議郎至】    

   四年      

   五年  晁端弼【十一月以左朝散郎至】    

   六年      

   七年      

   八年  龐元中【十月以朝奉大夫至】

 紹圣元年      

   二年      

   三年 【四月替】章憑【十月以承議郎至】    

   四年      

 元符元年      

   二年 【八月替】黃辟【八月以朝請郎至】    

   三年      

建中靖國元年      

 崇寧元年 【六月替】黃長彥【六月以承議郎至】    

   二年      

   三年 【七月替】陳敏【九月以朝奉郎至】    

 大觀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政和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胡謹(jǐn)修【以朝奉大夫至】    

   七年      

 重和元年  趙仚【以朝奉郎至工詩】蘇詒【以朝散郎至】朱興宗【以奉議郎至】皇甫升【以朝請郎至】    

 宣和元年      

   二年  李景淵

   三年      

   四年      

   五年  張毣【以朝散郎至】    

   六年      

   七年  陳紹夫【以中散大夫至】    

 靖康元年      

   二年      

 建炎元年

   二年  潘因【十月以朝奉郎至】

   三年 【十一月召】

   四年 潘特竦【四月以朝奉郎至】

 紹興元年

   二年 【四月替】陳袞【閏四月以左朝奉大夫至】

   三年

   四年 【七月替】陳浩然【七月以左承議郎至】黃邦光【十二月以左奉議郎至】

   五年      

   六年 【十二月替】葉宏中【十二月以右奉議郎至】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一月替】柳□【□□□□□□郎至】 

   十年      

  十一年 任幾先【四月以右朝散大夫至】  

  十二年 【四月罷】盧楚【七月以左朝請郎至】

  十三年    

  十四年 【九月替】熊遹【九月以左朝散郎至】

  十五年 【九月以憂去】卓庠【十二月以右承議郎至】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四月替】翁楶【四月以左承議郎至五月卒】姜邦光【八月以左朝奉郎至】

  十九年 【九月罷】蔡楠【十二月以右朝奉郎至】

  二十年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 【二月替】王聿【二月以右朝請大夫至】

 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 【四月替】黃績【四月以右朝請大夫至】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 【六月替】張珫【六月以右朝請大夫至】    

 二十七年      

 二十八年

 二十九年 【二月替】尤升【二月以右奉議郎至】

 三十年 【二月替】汪逌【六月以左朝散郎至】    

 三十一年  

 三十二年 【六月替】唐開【六月以右奉議郎至】

 隆興元年  張津【十月以右朝散郎至】    

   二年 【七月知嚴(yán)州】周閟【十二月以右承議郎至】

 干道元年

   二年 【十一月替】李杓【十二月以右朝請大夫至】

   三年

   四年

   五年 【正月替】范之基【正月以右朝散郎至】

   六年

   七年 【三月替】秦?zé)@【六月以右朝請大夫至】

   八年

   九年 【七月替】章骍【十月以敘宣議郎至】

 淳熙元年

   二年 【十二月替】黃義實(shí)【十二月以承議郎至】

   三年      

   四年 【十二月替】管銳【十二月以朝請郎至】

   五年

   六年

   七年 【二月替】趙思炳【二月以承議郎至】

   八年      

   九年 【五月替】趙善伋【五月以朝奉郎至】

   十年  高子津【三月以朝散郎至】

  十一年      

  十二年 【四月替】趙伯(上山中一下心)【四月以朝奉郎至】

  十三年

  十四年 【三月罷】薛裴【八月以朝請郎至】

  十五年

  十六年 【十月替】張公盛【十月以朝請大夫至】

 紹熙元年

   二年 【十月替】高子莫【十月以朝散郎至】

   三年 【三月得祠】何武仲【六月以朝請郎至】

   四年

   五年 【六月替】趙善諤【六月以朝請郎至】

 慶元元年

   二年 【正月以憂去】趙彥衛(wèi)【四月以朝奉大夫至】

   三年

   四年 【六月替】趙絳【七月以朝散大夫至】

   五年      

   六年 【七月替】林謙【七月以朝奉大夫至】

 嘉泰元年      

   二年 【九月替】孫觀與【九月以朝奉郎至】

   三年 【五月得祠】王百揆【十月以朝散郎至】

   四年      

 開禧元年 【七月得祠】祝鑰【十一月以奉議郎至】

   二年

   三年 【十一月替】向公擇【十一月以承議郎至】

 嘉定元年

   二年 【四月得祠】葉松【六月以朝奉郎至七月卒】

   三年  趙崇規(guī)【正月以朝奉郎至】    

   四年  

   五年 【正月替】莫檃【二月以朝請大夫至】

   六年      

   七年 【二月替】樊泰之【二月以奉議郎至】    

   八年  周三杰【三月以承議郎至】

   九年      

   十年 【四月替】湯顯祖【四月以朝散大夫至】    

  十一年  

  十二年 【五月替】何洙【五月以朝散大夫至】

  十三年      

  十四年 【六月替】時(shí)瀾【六月以朝奉郎至】

  十五年 【五月卒】石不矜【七月以宣教郎至】

  十六年

   添差通判

 紹興三年  張瑜【六月以右承事郎至】

   四年 【 十月替】錢端禮【十二月以右朝奉大夫至詳見僑寓門】

   七年 【 正月替】

   九年  李匯【三月以左朝請大夫至】

  十一年 【三月替】

  十二年  鄭靄【四月以左宣教郎至】  

  十三年 【四月替】任紳【四月以左宣教郎至】

  十四年 【四月替】

  十五年  洪適【四月以左宣教郎至鄱陽人兄弟皆有文名號三洪干道初拜右仆射兼樞密使謚文惠】  

  十七年 【五月替】石延慶【六月以左朝散郎至?xí)嗽泻暝~及教官科】  

  十九年  朱習(xí)【六月以右奉議郎至九月罷】蘇(上竹下榴)【十一月以左朝奉大夫至】

 二十一年  【十二月替】賈庭佐【十二月以左宣教郎至】

 二十三年  【閏十二月替】 二十四年  管鎬【閏十二月以右朝請大夫至】

 二十五年  【五月罷】衛(wèi)蒙亨【五月以左朝奉大夫至十二月卒】

 隆興三年   趙師夔【十一月以右承奉郎直秘閣至】

   五年  【 十一月再任】

   六年  【二月改通判秀州】

   七年  王從【正月以右承議郎至】

   八年  趙彥聳【八月以奉議郎至】

   九年 【八月罷】趙公渙【十月以朝請郎至】

 淳熙二年 【 十二月替】趙不刊【十二月以朝請郎至】

   四年 【 十一月替】趙伯洙【十二月以奉議郎至】

   六年  【 十二月替】高子滿【十二月以通直郎至】

   七年  樓鑰【四明人厚德美政人便安之官至參知政事壁記無月日今以樓所作社壇記定為七年】

   九年  高文虎【會稽人官至翰林學(xué)士壁記無月日今附此】

   十年  趙不溯【七月以承議郎至】

  十三年   趙希曾【閏十月以承議郎至】

  十五年   【七月替】

  十六年  李直柔【五月以通直郎至在任轉(zhuǎn)奉議郎】

 紹熙元年   【五月替】

   四年   呂祖儉【六月以宣議郎至成公祖謙之弟政崇教化獄訟多請平焉十一月除太府丞后以言事貶死贈直秘閣】

 慶元元年   錢慶祖【三月以朝奉郎至】

   三年   【三月替】

   四年  趙師回【十一月以】

   六年  【 十一月再任】

 嘉泰二年  【 十一月替】

   三年  趙彥倓【二月以朝散郎至】

 開禧元年  【 正月通理替】吳鎮(zhèn)【三月以奉議郎直秘閣至在任轉(zhuǎn)承議】

   三年  【 三月替】吳銳【三月以承事郎直秘閣至】

 嘉定元年  【正月賜紫】

   教授

 元佑八年  余伸【見舊制呂全政績記壁記不載】

 大觀元年  梅執(zhí)禮【以將仕郎至婺州人欽宗朝累遷戶部尚書會女真犯闕責(zé)金帛無藝執(zhí)禮與陳知質(zhì)等抗辭以白遂死之壁記載大觀間今附此】

   二年  陳由【以通仕郎至見】

   三年  【 稽古閣扁榜】

   四年      

 政和元年  黃大名【以將仕郎至】

   二年      

   三年  章毅【以將仕郎至壁記政和間今附此】

 宣和二年  江少虞【見守臺錄壁記不載】陳橐【工曹兼壁記宣和間按縣令題名橐二年權(quán)黃巖令七年權(quán)臨海令想工曹權(quán)教授亦在數(shù)年間今附此事見郡守門】

 建炎元年  吳中美【從政郎司理參軍】

   二年  李摭

   三年  虞(汀去丁改受)【以迪功郎至】

   四年 【右三政壁記建炎間今附此】

 紹興元年  陳棠

   二年  陳遠(yuǎn) 潘文饒【以左迪功郎至】

   三年  季南壽【以左迪功郎至括蒼人】

   四年  林聿【以左從政郎至】【右五政壁記紹興間今附此】

  二十年  周芹【四月以左迪功郎至】

 二十三年 【 五月替】魯訕【五月以左從政郎至嘉興人】方溥【在任關(guān)升壁記紹興間舊附魯訕后】

 二十九年  諸葛行言【九月以左從政郎至】

 三十一年  【 十月替】季翔【十二月以左修職郎至】

 干道元年 【二月替】胡晦【三月以左迪功郎至】

   四年  【 六月替】鄒嶰【六月以左從政郎至】葉秀實(shí)【十月添差以左修職郎大理司直至】

 隆興七年 【 八月嶰替】莫堂【八月以左迪功郎至】【十月秀實(shí)替】

 淳熙元年 【 □月堂替】

   二年  俞瀹  應(yīng)椿年【十二月以在任關(guān)升從政郎】

   六年 【 十二月替】高子滿【十二月以通直郎至】

   九年 【 四月替】李好古【四月以從政郎至】

  十二年 【 四月替】陸峻【四月以從事郎至嘉興人官至禮部尚書】

  十五年 【 五月替】

  十六年  方將【五月以文林郎至】

 紹熙三年 【 二月替】王謙之【二月以從政郎至】

   四年 【 十月以憂去】

   五年  何叔忱【二月以文林郎至】

   三年  【 四月替】方(田柔)【四月以修職郎至】

   六年  【 四月替】俞建【六月以從事郎至事見郡守門】

 嘉泰三年  沈(沈去水改言)【七月以儒林郎至】

 開禧二年  【 十二月替】姚宜中【十二月以文林郎至】

 嘉定二年 【 十一月替】高松【十一月以迪功郎至】

   四年  【 十二月沿檄卒】

   五年  王有聲【四月以迪功郎至在任關(guān)升從政郎】

   八年  【 四月替】姚自【四月以從事郎至】

  十一年 【七月替】施振【七月以從政郎至】

  十二年  陳京【十月以從事郎至】

  十五年  【 十月替】姜容【十月以文林郎至】

赤城志卷第十一

 秩官門四

余于縣廨已略述令之義今考五縣姓氏自雍熙迄今二百四十年間總?cè)侔耸芯湃似渥坑兄涡腥槊袼寂c夫貪殘罷軟留為民患者不知其多寡何如也河陽鄴岸何地?zé)o之顧一伸眉彈指間休戚立變余讀唐古之奇八如之語輒三嘆焉繼是者何寥寥耶茲故匯為一編且略附其行事將使后之為政者知警知慕相率為卓魯之歸至若前代姓氏其散在史牒者今得十有七人余弗著

  縣令

    臨海

漢  華表【見后漢徐登傳】

吳  周叔道【太元中見幽明錄】        

晉  孫綽【嘗作天臺山賦見本傳】成公綏【見臨海記】  

陳  吳備【因家于此灌項(xiàng)之父也】【右五政皆為章安令壁記皆不載】    

唐  薛長官【武德中見惠政侯廟記】唐嵩【見唐宰相世系表】【右二政壁記皆不載】

國朝          

 雍熙元年  王子輿【有修縣城隍記】

   二年          

   三年          

   四年          

 端拱元年          

   二年  張?!就踝虞浛h城隍記云浚廉干正直良能也】

 淳化元年  張誼【見舊】

   二年  

   三年

   四年

 至道元年

   二年  

   三年

 咸平元年  錢仙芝【見續(xù)通鑒】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景德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祥符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李經(jīng)【見云巖記】【 右三政壁記皆不載】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天禧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干興元年  苗舜卿

 天圣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明道元年          

   二年          

 景佑元年  沈衡 馬仲簡

   二年

   三年

   四年  范師道

 寶元元年          

   二年

 康定元年  范廣之【清謹(jǐn)有文見李公防建學(xué)記】

   二年  王舉善【見澄靈院記】

 慶歷元年  方安石【見般若臺題名】【 右三政壁記皆不載】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季丐【掌西北隅城筑有功見般若臺題名】

   六年          

   七年

   八年  崔黃臣【惠和而敏見章望之大聽記】

 皇佑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至和元年

   二年

 嘉佑元年

   二年

   三年  孔【失其名】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治平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熙寧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元豐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楊曾

   六年  

   七年

   八年

 元佑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黃遠(yuǎn)

   五年

   六年  

   七年  呂全【以政績聞時(shí)民役至七年始更令隨產(chǎn)高下為久近云見余伸記】

   八年

 紹圣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元符元年  沈彥升【見慧因寺開田記壁記不載】

   二年

   三年

 建中靖國元年

 崇寧元年

   二年

   三年  趙岯

   四年

   五年  樓居明

 大觀元年  賀組【壁記無年月附此】

   二年

   三年

   四年

 政和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重和元年

 宣和元年

   二年  李充

   三年  俞述之【收枰頭錢助學(xué)】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苗鈇

 靖康元年  袁復(fù)一

 建炎元年  【 滿替以邑人遺愛家于此】楊彪

   二年

   三年

   四年

 紹興元年  唐聞

   二年

   三年

   四年  胡國士

   五年

   六年  晏(光廟御諱)詩

   七年  于廷式

   八年

   九年  陳祖獻(xiàn)  

   十年  趙邈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趙不疑 王律

  十四年

  十五年  唐開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曾悌

  十九年  

  二十年

 二十一年  孫祖德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  章津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  徐森

 二十七年  馬階

 二十八年

 二十九年

  三十年  彭公永

 三十一年

 三十二年  徐讜

 隆興元年

   二年

 干道元年  顏度【有異政至今言賢令者首推度云】

   二年

   三年

   四年  宋師祖

   五年  陳居安

   六年

   七年  莊玠

   八年

   九年

 淳熙元年  【 替】盧勝非

   四年  彭仲剛【冶聲甚著人謂可以繼顏度著須知三卷廣諭俗五篇】

   五年

   六年

   七年  【 替】陳處俊

   八年

   九年

   十年  宋晉之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 替】章復(fù)

  十五年

  十六年

 紹熙元年  【替】錢直溫

   二年

   三年

   四年  【 替】錢巽

   五年

 慶元元年  【替】姚侅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 替】趙希醇

   六年  【 替】孫若無【催科不擾以靡費(fèi)錢輸下戶租】

 嘉泰元年  【以憂去】吳振

   二年

   三年

   四年

 開禧元年  【替】萬孝先

   二年  【替】郭叔孫

   三年  【 罷】

 嘉定元年  李昌宗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劉一夔【卒】黃武子

   六年

   七年

   八年  【 罷】李浹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 替】朱中直

  十二年

  十三年  【 替】趙彥槢

  十四年

  十五年

  十六年  【 替】趙崇暉【自大理評事知舊注選人注京官自此始從濟(jì)守碩之請也】

   黃巖

齊   蕭景【治為百城最見梁書】

梁   陸襄【天監(jiān)三年自著作佐郎至見梁書】【右二政壁記皆不載】

國朝

 天禧元年  董【失其名】

 天圣七年  真【失其名】

 景佑三年   胡昉

   四年  林操 元積中【景佑盡四年壁記作六年】

 慶歷二年   潘約禮

   四年   范仲溫【文正公仲淹之兄也大水修城有力】

   八年  閭邱孝直

 皇佑四年   林琪

   五年   元昺 馬仲簡【見永壽寺記壁記不載】

 嘉佑三年  綦亢

   四年   趙庾

 治平二年   許懋【遷縣學(xué)】   四年   陳丕

 熙寧元年   陳湜

   五年   張杲之

   九年   范世文【仲溫之子鑿井辟坊巷】

 元豐三年   陸佖【佃之弟見內(nèi)照庵詩序壁記不載】

   六年   翁仲通【首興學(xué)】

 元佑元年   徐明

   四年  錢景祥

   六年   張?jiān)佟緞k西橋】

 紹圣元年   張景修【以文學(xué)稱召為太學(xué)博士】

   三年   石景雯

 元符元年  丁源

   三年   葛雄

 崇寧元年   鄭經(jīng)

   五年  吳洪

 大觀四年   李康

 政和五年   方開之

   七年   黃畋【政和盡七年壁記作八年】

 宣和四年   王然

   七年  黃持【宣和盡七年壁記作八年罷】

 建炎元年  葛佑之

   四年   李孝恭【九月至十月差福建路宣司干辦公事】

 紹興二年   陳履

   四年  【 替】

   五年   張廷

   七年  吳(故去古改白)

   十年  【 替】

  十一年   李端民

  十三年  【替】□□

  十六年  【替】王祈

  十九年  【替】揚(yáng)煒【開官私河用工一百七十余萬立斗門九所民賴之嘗移書李參政光詆丞相秦檜為豪民所訴付大理獄】

 二十二年   孫挺之

 二十五年   丁綽

 二十七年   趙伯樟

 二十八年   龔滂【有善政】

 三十二年  徐讜 胡璉

 隆興二年   陳秀實(shí)

 干道元年  【 以憂去】王焯

   二年  【得祠】周蒙【時(shí)郡督賦甚急蒙于公牒書一絕以歸】

   五年  王光祖

   七年  【 替】

   八年   應(yīng)奭

   九年  【避親去】

 淳熙元年  【 歲饑極力賑恤修水利建閘堰五所工役四百萬】

   二年   【以憂去】林思永

   四年  【 替】

   六年  【替】

   七年  范直與【自曾祖仲溫叔祖世文至直與蓋三世為是邑云】

   十年  【 替】

  十一年   趙師峴

  十二年   【罷】李秫

  十三年   【卒】鄭克己

  十四年  【以憂去】方倬

  十六年   【替】盧子才

 紹熙二年   【罷】潘克和

   三年   【罷】

   四年   時(shí)鞏

   五年   【罷】

 慶元六年   【 替】翟畇

 嘉泰二年   【替】劉鼎孫

   三年   【罷】

   四年   王大昌【以憂去】趙湜

 開禧三年   【替】趙汝伯

 嘉定元年   【罷】

   二年   楊圭

   四年   【替】陳汶

   七年   【除官告院】胡衍

   八年   【 乞祠】陳夢建

  十一年  【 替】袁洽

  十四年   【替】林士遜

  十五年   【以憂去】蔡范

   天臺

唐  白余豐【長慶中見白郎巖記】

國朝

 咸平元年  鄭華【見桐柏觀金箓齋文】

   三年  王道隆

 景德元年  陳佐賢

 祥符三年   張正倫【見桐柏觀經(jīng)藏記】

 天圣元年  李彥沖

 康定元年  元居中【見移文宣王廟記】

 慶歷三年   彭仲謨

   五年  王唐叟【見桐柏題名】

 皇佑五年  石牧之【見縣學(xué)大成殿記】

 熙寧元年  王無咎【與王荊公共學(xué)荊公志其墓云熙寧初所謂質(zhì)直好義不為利疚勢回而學(xué)不厭者獨(dú)知君而已以無年月附此】

   四年   趙君章【見天臺觀碑】

 元豐元年   陳璞【見法輪院記一作壬戌年】

   三年  李庭芝 崇大年【 右一十六政壁記皆不載】

 元佑二年   鄭志道【政尚教化有諭俗七篇】

   三年   許梁

   八年   吳師正【按元明宮記在元佑間今附此】

 紹圣四年   石端卿【見章憑碑】【右三政壁記皆不載】

 元符二年   太史章

 崇寧二年   方揚(yáng)遠(yuǎn)

 大觀元年  呂元雍

 政和元年   陳相如

   五年  黃琚

 宣和二年  盧崇【是年呂師囊攻城與滕戶曹膺議守御】

   四年  徐徹

   六年   周蘊(yùn)

 建炎元年  吳多開

   二年   江初

   三年   晁佑之

   四年  劉默

 紹興元年  王升

   三年   吳朝詢

   五年  謝茂迪

   八年   杜繰

   九年  【罷】侯柏

  十一年   江洵武

  十三年  王揆

  十六年   李亦

  十九年  趙旟

 二十二年   陸淞

 二十五年   韓元龍【元吉之兄官至大理卿】

 二十九年  【召】耿宗醇

 三十二年  王琰【陳知院骙作政成記】

 干道元年  李異

   三年   任德言

   六年   劉儼

 淳熙元年  游長孺

   三年   薛洪

   五年   劉孝(上常下心)

   七年  趙杰之

   八年   趙公植

  十一年   潘遲

  十二年  王湜

  十五年   劉潮

 紹熙三年   王燾 張升卿

   五年   常建【后為守】 慶元三年   劉佺

   六年  丁大榮

 嘉泰三年  曾棠

 開禧元年  蔣緯

   三年  詹阜民

 嘉定三年   何洋

   四年 【卒】盧忠【后為守】

   七年  【 替】鄭定

   九年  【替】沈俊心【卒】

   十年  蘇熙

  十二年  【替】邵繼元

  十五年  【 罷】陳仲埴【避親去】薛?從

   僊居

晉  羊忻【見云笈七簽】陳長官【失其名今為嶀浦神見廟碑】徐履之【見徐羨之傳】【右三政壁記皆不載】

唐  鍾離介【天寶中見慈感廟記壁記不載】  

國朝

 端拱二年  朱去奢

 淳化三年  【 替】

   四年   張禹錫

 至道二年  【替】

 咸平元年  耿平

   四年  【 替】

   五年  楊(仁廟嫌諱)固

 景德元年  【 替】

   二年  趙服膺

   四年  【替】郭易直

 祥符二年  【 替】李中孚

   四年  【替】

   五年  王阜成

   六年  【罷】

   七年   聶復(fù)

 天禧元年  【 替】

   二年   李忠德

   四年  【替】

   五年   蔡辯

 天圣元年  陳戭【建先圣廟】

   四年   李仲卿【見脞說】

   六年   趙譙

   八年  【替】

   九年   劉化成【天圣止九年壁記作十年替】

 景佑三年  孟有祥 秦康

   四年  【 景佑盡四年壁記作五年對移義烏縣】

 寶元二年   朱貽孫【 替】

 康定二年  王璉

 慶歷四年  【 罷】徐赳

   七年  【罷】

   八年  陳襄【政尚教化首辟縣庠養(yǎng)士士始知有學(xué)官至傴密直學(xué)士】

 皇佑三年  【替】韓(日垂)

 嘉佑元年   李訓(xùn)

   三年  【 替】

   四年  薛之彥

   五年  【 罷】

   六年  陳齊

 治平二年  廬訪

 熙寧元年  汪詢

   四年  【 替】

   五年  朱敏忠

   七年  【替】

   八年   張輝

   十年  【替】石景

 元豐三年  梅昌符

   六年  【 替】鍾離淵

 元佑元年  【 替】石景術(shù)

   五年  【替】保稟中

   七年  孔延祖

 紹圣二年   劉光

 元符元年  郭三益

 崇寧二年  蘇敖【按徐真人申請文正系是年】

   四年   朱獻(xiàn)

 大觀元年  楊窯

   四年  鄭南

 政和三年   虞詢

   六年   晁昌之

 宣和元年   王照

   二年  【 替】

   三年  樓府

   五年  【替】魏賁

 建炎元年  【 替】陸行可

   三年   呂安中

   四年  【 右自何稟中以下一十四政壁記有姓名而無到罷年月今酌其歲數(shù)分附之】

 紹興元年  祝旦

   三年  【 替】張閮

   四年  【 替】林師龢

   七年  【 替】

   八年   徐昌令

  十一年  【替】

  十三年   楊筠

  十六年  【替】袁之才

  十九年  【 替】杜師旦

 二十二年  【 替】

 二十三年   蘇諤

 二十四年  【避親去】梅克明

 二十七年  【 替】

 二十九年  陸浚 黃敏功

  三十年  徐楷【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對移臨海主簿葉翥權(quán)】

三十二年  徐涓

 干道元年  【 替】趙伯昌

   三年  留立禮

   六年  【 替】趙良臣

   八年  諸葛余慶

 淳熙元年  【 替】陳大順

   四年  張宗穎

   五年  【 替】何松【以憂去】

   六年  唐仲溫

   七年  【 易慈溪縣】

   八年  莫洸【替】

   九年   蔡興世【以憂去】徐(木丹)

  十二年  【 替】蘇光庭

  十五年  【替】朱藻

 紹熙元年  【罷】

   二年   彭松【以憂去】陳永叔

 慶元元年  【 替】趙幼聞

   四年  【替】尤棐

 嘉泰元年  【 替】林岳

   四年  【 替】趙汝逵

 開禧三年  【 替】姚偓

   二年   楊榕

 嘉定五年  【 替】董履道

   七年  【 差監(jiān)登聞鼓院】

   八年  吳千能

   十年  【以憂去】

  十一年  潘剛中

  十四年  【 替】趙善(上弗下心)

  十五年  【 卒】沈(上禾下心)

   寧海

梁  劉玨【射策高第見梁書】

唐  陳仲通【咸通中死于裘甫之難見舊經(jīng)】

五代 陳長官【時(shí)錢王镠據(jù)二浙欲增州縣賦長官上書諫王怒逮獄陳以死爭之得免今縣苗米獨(dú)輕皆其力也】【右三政壁記皆不載】

國朝

 淳化四年  盧化成【淳化盡五年壁記作六年替】 

 咸平六年  梁春

 景德二年  【 替】

   三年   李文易

 祥符二年  【 替】江日宣【罷】

   四年   蘇季成

   六年  【罷】于成象

   九年  【替】王式

 天禧三年   皇甫世隆

   四年  【 罷】劉可久

 天圣元年  【 替】

   二年   龔拯

   四年  【 罷】□□

   五年  【替】

   六年  李亞顏

   九年  【 替】黃余慶

 景佑元年  【 替】章大蒙

   四年  【 替】袁熙載

 康定元年  【 替】邱陟

 慶歷二年  【 替】劉逵

   五年  【 替】吳庶幾【替】

   八年  李純師

 皇佑三年  【 替】康世長

   五年  【 替】丁婉

 至和元年  【替】錢大雅

   二年  【替】

 嘉佑元年  □□

   二年  【替】魏昂

   五年  【 替】沈振

   八年  【替】張琦

 治平二年  【 替】竇濱

 熙寧元年  劉孜

   五年  【 替】李亨伯

   八年  【 替】沈(逛去狂改敕)

 元豐元年  【 替】呂康卿

   三年  【 替】

   四年   劉彥卿

   七年  【替】錢溫舒

 元佑元年  【 替】

   二年  史逸【罷】

   三年  孫大廉

   五年  【 替】林介

   七年  【 替】敖知言

 紹圣三年  高述

 元符二年  姚醇孟

 崇寧元年  【 替】陳毅

   五年  【 替】楊光祖

 大觀元年  【 替】

 政和二年   李預(yù)

   六年  【替】黃無慝

 重和元年  【替】

 宣和元年   沈賢佐

 建炎四年  【 替】楊援

 紹興二年  【替】孫孝基

   四年  張紱

   七年  【 替】錢浚

  十一年  【 替】張公秀

  十三年  【 替】

  十四年   張端

  十五年  【替】

  十六年  趙平西

  十九年  【 替】康(光廟御諱)

 二十一年  【替】

 二十二年  陸靜之

 二十四年  【 替】

 二十五年  于敏求

 二十六年  【替】許玨

  三十年  【 替】蔣顯卿【 罷】

 三十一年   嵇忻

 三十二年  【 替】

 隆興元年   薛抗【清介有政譽(yù)】

   二年  【 是歲其子簽樞極生于此】

 干道二年  【 替】王穡

   五年  【 替】張遜

   六年  【 替】周淳中

   七年  【 得祠】章濯

   八年  【 改知德清縣】葉沅

 淳熙元年  【 替】趙昌裔

   三年  【替】湯烈

   五年  【 替】方果

   八年  【 以憂去】王辟綱

   九年  【 罷】

   十年  趙彥繪

  十三年  【 替】周仕可

  十五年  【 罷】

  十六年  韓涇

 紹熙元年  【 罷】方懋烈

   四年  【 替】李知微

 慶元二年  【替】趙笈夫

   三年  【 罷】繆次襲

   五年  【 替】趙善并

 嘉泰二年  【 替】錢應(yīng)求

   四年  應(yīng)燮

 開禧二年  徐習(xí)

 嘉定元年  吳珵

   三年  【罷】

   四年  趙善镠

   五年  鄭如松

   七年  陳宗仁

   十年  【 替】林岡

  十一年  【 罷】

  十二年   王輿

  十四年  【 以憂去】曾用虎

  十六年  【 以憂去】施琮

赤城志卷第十二

 秩官門五

州縣官助州縣之治非專州縣之治也然諉曰不專而恣自豢逸則以一守令之身而下兼眾曹之事非材閎力巨誰與共此凜凜哉語云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凡物猶爾況于官政今自軍事判官而下總不知幾何人備載則繁不載則略以故考閱今古述其建置之原而達(dá)官名流有假道于此者間出其姓名與行事使知負(fù)材抱器雖偶落下位其光氣常熒熒也以勸為善是編蓋有助焉

  州屬官

軍事判官一員國朝沿唐置大觀初改司錄參軍政和初以參軍名未正改司錄事建炎初復(fù)曹掾始仍舊【唐孫發(fā)自華亭尉為州從事發(fā)嘗應(yīng)百篇登第至是諸公以詩送之方千詩云梅真入仕提雄筆阮瑀從軍著彩衣皮日休云百篇宮體喧金屋一日官銜下玉除皆此言也 王絲會稽人天禧五年以秘書省校書郎至州城據(jù)山少井一舍外有泉絲白州長淘土為筒導(dǎo)入于城五里一穴以濟(jì)行者之渴州人賴之見范文正公集及光相院記 虞肅上饒人以治行為當(dāng)路所稱王荊公志其墓 趙彥齡紹興中至有詩名】

軍事推官一員國朝沿唐置大觀改戶曹參軍政和改司士曹事建炎仍舊【孔文仲臨江人熙寧中至繼舉賢良方正攻新法為王荊公所黜官至中書舍人 何執(zhí)中栝蒼人熙寧中至崇寧中拜左仆射贈太師清源郡王 王(木丹)相永嘉人淳熙初至有政譽(yù)決處州張彭之獄一郡稱明官至秘書少監(jiān)】

錄事參軍一員國朝沿唐置大觀改工曹兼儀曹參軍政和改司錄以參軍為掾建炎仍舊【本曹印文乃政和四年二月少府監(jiān)頒下以臺州司錄朱記為文中更兵火與臺州管句鹽事之記互掌慶元初何少連始請歸之 唐沈佺期□□中至其詩有昔嘗游此郡三霜弄云島之句事見本傳 陳橐宣和中至事見郡守門】

司理參軍一員國朝沿唐置初為司寇參軍后改今稱大觀改左治獄參軍政和改司士曹事建炎仍舊【唐劉銳以開元中攝司士見真容應(yīng)見碑】

司戶參軍一員國朝沿唐置為戶曹參軍大觀改右治獄參軍政和改司戶曹事建炎改司戶參軍【唐鄭虔至德中以謫至今州城東偏猶以戶曹名巷有廟在焉 滕膺南京人宣和初至捍城有功詳見祠廟門 石崇昭會稽人淳熙初至有賢譽(yù)官至樞密院檢詳文字】

司法參軍一員國朝沿唐置大觀改議刑參軍政和改司刑曹事建炎仍舊【唐李侃□□中至見唐世系表】

監(jiān)支鹽倉一員【文臣】政和四年置舊有二今省其一焉

監(jiān)在城商稅務(wù)二員【文武各一】國初置

監(jiān)比較務(wù)二員【武臣】紹興元年置【是年七月兩浙運(yùn)使徐康國奏溫臺明州近以應(yīng)辦軍興添置比較務(wù)乞別立課額分撥上供從之】

監(jiān)贍軍務(wù)二員【文臣】紹興七年置

監(jiān)酒房廊務(wù)一員【武臣】嘉定二年省罷【李守兼奏本州在城有都酒贍軍比較務(wù)又有酒房廊務(wù)今贍軍比較并歸都務(wù)而贍軍監(jiān)當(dāng)文臣又有兩員酒房廊所掌佃賃推受即無行移乞行省罷有旨依】

   州兵官

路分一員

都監(jiān)二員國初置內(nèi)一員添差?牙?厘?務(wù)

監(jiān)押一員國初置大使臣則曰都監(jiān)小使臣則曰監(jiān)押

押隊(duì)一員

遞鋪官一員

正任指使官三員

駐泊一員國初置

   州祠祿官

州祠祿官臺州崇道觀

州祠祿官監(jiān)岳廟

右無定員

   州添差不厘務(wù)官

戚里一員

東南第四副將本州島駐札一員【宗室】

宗室監(jiān)當(dāng)三員

宗室岳廟五員

隨龍一員闕

奉使二員闕

借使監(jiān)支鹽倉文臣二員闕

三衙揀汰窠闕三十員見任一員余闕

戰(zhàn)功六員大小使臣各三員皆闕

軍功指使三員見任一員余闕

軍功聽候使喚三員闕

軍功岳廟四員

離軍準(zhǔn)備差使二員

歸正官八員闕

舊歸正戰(zhàn)功借使二員闕

歸朝蠻猺人二員闕

番官二員闕

忠順官四員闕

養(yǎng)老使臣三員見任一員余闕

樞密院效士一員余闕

敢勇揀汰使臣二員

添差聽候使喚三員

  諸縣屬官

臨??h丞一員【熙寧四年中書札子諸縣主戶二萬以上難治乞置丞一員于是諸縣始有丞崇寧中或改主簿充丞大觀四年令兩浙路相度不系繁難縣丞并罷政和二年復(fù)置建炎元年詔如系嘉佑以前員闕及萬戶縣方許置丞余并罷紹興初縣及萬戶并注丞 唐駱賓王義烏人武后時(shí)以言事下遷于此后耿耿不得志棄官去見唐史本傳有久客臨海有懷詩見天臺集】

主簿一員【開寶元年詔諸縣千戶以上依舊置令簿尉三員紹興十六年臣僚奏刱業(yè)初人物稀少乞?qū)|南縣小而事簡者簿常闕員而尉兼之其后縣滿萬戶置丞而簿猶闕朱異札子萬戶以下縣分已不差丞卻多有主簿兼尉者乞應(yīng)如此去處并特專置主簿一員從之 葉翥栝蒼人紹興中至慶元中同知樞密院事】

尉一員【建隆三年詔每縣置尉一員因以戶口數(shù)定弓手額建炎元年詔兩淛路依河北例招致弓手樞密院乞各添差武人縣尉一員指使一員招致弓手以五百人為額知縣兼領(lǐng)仍置將領(lǐng)部將紹興四年罷今尉銜內(nèi)帶巡捉私茶鹽礬兼催綱 舒亶四明人民有使酒逐其從母者亶命執(zhí)之不服即斬之投劾去官至御史中丞有詩見一鋒亭 王淮東陽人紹興中至淳熙中拜左丞相謚文定】

監(jiān)杜瀆鹽場一員【文臣 王之望襄陽人紹興初至終參知政事有文集 姚寬 會稽人紹興中至終尚書兵部郎中有西溪叢稿注五代史葉侍郎適作集序】

催煎一員【武臣】

監(jiān)章安稅場一員今廢

管界巡檢一員【武臣 熙寧三年準(zhǔn)鈐轄牒備準(zhǔn)樞密院札子兩淛路鈐轄發(fā)運(yùn)提刑司奏請相度巡檢地分除合改置減罷外余系控扼要害各難裁省有旨依數(shù)內(nèi)臺州三員管界臨門松門】

亭場巡檢一員【武臣 熙寧七年準(zhǔn)轉(zhuǎn)運(yùn)司牒備準(zhǔn)樞密院札子兩淛路提舉鹽事司奏宜于石窟頭添置巡檢一員差兵級一百人有旨依□□□九年兩淛路轉(zhuǎn)運(yùn)司東西路鈐轄司奏備準(zhǔn)樞密院札子巡尉職皆捕盜而所獲多少不侔蓋以尉所用弓兵皆諳熟土人巡檢則用雜攢客軍不許差出緝捉所以常劣于尉欲乞行下應(yīng)巡檢下兵級依舊額于本處招置就廨宇左右住營諸處不得抽差尋差著作佐郎熊皋等相度咸以為便有旨依內(nèi)臺州系在溫州七處巡檢數(shù)內(nèi)每處置都頭副都頭各一人十將將虞候承局各一人押官二人長行九十三人料錢照熙寧三年指揮依教閱雄節(jié)條全支見錢今其寨改名亭場】

吳都巡檢一員【武臣 靖康元年準(zhǔn)提刑司牒備準(zhǔn)樞密院札子兩淛路提刑司奏相度到臺州黃巖縣地名盤山繡嶺仙居縣白塔皆取巡尉相度處遙望欲添置一員招置土軍八十人有旨依遂于其地立寨紹興十二年三月改就地名法安院駐札今名吳都】

黃巖縣丞一員【趙子英開封人紹興五年至以厚德稱秩滿因家焉今子孫甚盛】

主簿一員【曾肇南豐人中書舍人鞏之弟累遷翰林學(xué)士按東都事略本傳云調(diào)黃巖簿而行述乃云調(diào)后居鄭州守聞其賢薦為州教授以是考之肇未必至黃巖也】

尉一員【唐柳芳蒲州人開元間登第為永寧尉入直史館見唐書 許景衡紹圣三年至永嘉人從伊川先生學(xué)建炎初歷尚書右丞資政殿學(xué)士謚忠簡有橫塘集刊于郡齋 鄭伯熊永嘉人文行為學(xué)者師建炎二十年至人呼為石蓮縣尉以其年尚少而堅(jiān)不可磷也終宗正少卿直龍圖閣 孫應(yīng)時(shí)會稽人淳熙六年至】

監(jiān)務(wù)一員【武臣】

監(jiān)于浦監(jiān)鹽場一員【文臣】

押袋一員【文臣】

監(jiān)路橋鎮(zhèn)一員【武臣】后省罷

松門巡檢一員【武臣 指揮見管界】

天臺縣丞一員

主簿一員舊以尉兼后特置【見凈慈寺法輪院碑】

尉一員

監(jiān)務(wù)一員【武臣】

僊居縣丞一員

主簿一員【舊無此官嘉定李守兼奏言簿本縣始以狹小版籍不滿萬戶故以尉兼主簿今生齒多簿書叢委尉遇竊發(fā)躬親追逐一時(shí)交并或致無官可差設(shè)若尉受差簿鈔堆壓無從鉤考而況西鄉(xiāng)獷悍盜販公行以一共二實(shí)恐不給乞?qū)⒕品坷葎?wù)省罷郄于本縣添置主簿一員有旨依差王友元填札置闕按唐宰相世系表竇崇嘗任樂安主簿樂安古仙居也意舊有主簿而其后省之耶】

尉一員【唐辛少府失其名張籍有送辛少府任樂安詩有選得天臺山下住一家全似學(xué)仙人之句 徐默成宣和二年至?xí)螏熌曳雌瓢姿乐?br />
監(jiān)務(wù)一員【武臣】

白塔巡檢一員【武臣 指揮見吳都 鄒進(jìn)宣和二年至與尉徐默成同死呂師囊之難】

寧海縣丞一員崇寧三年置后罷大觀二年再置后復(fù)罷政和二年復(fù)再置

主簿一員【張君房真廟時(shí)至按君房云笈七簽序云祀汾陰之歲隸職霜臺明年以鞠獄無狀謫掾?qū)幒:蟪髯衾伞『轲┷蛾柸苏土曛凉僦粱臻嚅w直學(xué)士謚忠宣其子丞相適生于此后與伯仲皆中詞科通顯云】

尉一員

監(jiān)縣渚鎮(zhèn)一員

監(jiān)務(wù)一員【武臣 舊監(jiān)茶鹽酒稅后罷茶鹽嘉定八年以放萬戶又罷酒今監(jiān)商稅而已】

監(jiān)港頭鎮(zhèn)一員【武臣】

監(jiān)長亭鹽場一員【文臣 紹圣二年刱酒稅務(wù)以本場監(jiān)官兼管大觀三年于港頭專立酒稅務(wù)故于長亭置買納鹽場】

押袋一員【文臣】

臨門巡檢一員【武臣 指揮見管界】

赤城志卷第十三

 版籍門一

州負(fù)山濱海沃土少而瘠地多民生其間轉(zhuǎn)側(cè)以謀衣食寸壤以上未有萊而不耕者也按紹興十八年李侍郎椿年建行經(jīng)界俾編戶實(shí)書其產(chǎn)依土風(fēng)水色認(rèn)兩稅履畝授砧其貳藏之官于是州縣無隱田余聞長老言李健而明吏不得弄毛發(fā)以故得事集集后無敢議者今七十有五載猾胥豪民相倚仗為蠹賦役厖亂遂有舉行前說者焉往歲寧海黃巖嘗行之矣臨海仙居則方行而未備也如得清勁不擾之令佐均秩布置取平而不求贏焉其豈非朝廷郡國之本指而齊民之幸會歟今且以五縣近數(shù)列于編學(xué)田寺觀田次之

  田

五縣總數(shù)      

田 二百六十二萬八千二百八十三畝有奇

地 九十四萬八千二百二十二畝有奇

基 一十七萬二千四百四十丈有奇 山 一百七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畝有奇

臨??h      

祖田六十三萬七千九百五十五畝一角二十四步【內(nèi)坍落一萬二千七百二十三畝一十八步】

新圍田五千六百一十二畝一角五十一步

海涂田二萬四千七百七十一畝三角五十二步

生熟地二十三萬四千一十七畝一角一十五步【內(nèi)坍落四千二百七十四畝一角五十八步】

坊郭舍基一等止九等九萬四千八丈三尺

第十等地九千八百九十九丈八尺二寸 生熟山三十六萬一千九百二十三畝三角四十八步

坊郭二百七十九畝三角三十六步

黃巖縣      

經(jīng)界田九十三萬九千一百六十三畝一角三十步

涂田一萬一千八百一十一畝一角一十一步

三等地一十五萬三千九百三十一畝二十步

三等山六萬八百一畝三角

天臺縣      

三等田三十一萬三千一百二十二畝一角三十二步

六等地一十一萬七千六百四十六畝二角三步

坊郭一萬九千五百九丈四尺五寸 四等山三十三萬五百六十五畝四十八步

僊居縣      

祖田三十萬九千二百二十六畝一角四十三步

新開田九百畝二十七步

四等地一十二萬六百八畝二角四十五步

坊郭四萬九千二十二丈五尺

三等山二十二萬一千三百三十六畝二角二步

寧海縣      

經(jīng)界田三十八萬五千三十二畝三角七步

涂田六百八十六畝三角二十四步 三等地三十二萬二千一十九畝一角一十四步

上中等山七十七萬八千六百三十一畝二角三十一步

  學(xué)田

學(xué)舊有田自宣和三年罷三舍歸之有司其在學(xué)者不過嘉佑中陳貽范所輸數(shù)十畝李守勛命功曹陳橐攝教事且經(jīng)理之既而臨海丞姚漺請于郡于商舶枰頭之余輟十之七以助學(xué)十年間得三百畝其后教授魯訕請籍負(fù)郭公田補(bǔ)其乏干道元年有司將鬻以予民黃守然易而歸之為九十三畝有奇三年有司又將鬻其余李守浩又易歸之為九十六畝有奇淳熙四年李守宗質(zhì)議增給而諸邑有樂義者三人獻(xiàn)其私八十五畝嘉定四年黃守(筦去元改田)撥四十三畝且儲錢千緡為增買費(fèi)俞守建助之得二百七畝又撥沒入田二十五畝康守仲穎撥三十畝喻守珪撥二十五畝齊守碩撥一十畝合先后瑣悉歲得谷僅一千九百石視遐邦所入未為凋陋然吾州多士地也試于有司者幾萬而入于學(xué)者不滿百博士欲出意羅絡(luò)力窘輒止蓋今江淛學(xué)廩亦未有如此邦之凋陋者必有聞而附益之者也

州縣總數(shù)      

田 二千八百一十四畝二角二十一步

地 一千八百八十八畝三角四十三步

山 三千五百一十四畝二角一十步

州      

田 一千八百三十七畝三角二十步 地 五十一畝三角

山 六十二畝二角

臨??h【附州學(xué)】      

黃巖縣      

田 五百四十畝四十二步

地 四十一畝五十三步

山 一十三畝一角

天臺縣      

田 八十畝一角三十七步

地 六百二十三畝二角一十步

山 一千五百四十三畝

僊居縣      

田 一百五十五畝一角

地 八百八十一畝

山 四十一畝二角

寧海縣      

田 二百一十畝三角四十二步

地 二百九十一畝一角四十步

山 一千八百五十四畝一十步

赤城志卷第十四

 版籍門二

  寺觀

州縣總數(shù)      

田 一十三萬五千四百四十九畝

地 三萬六千七十六畝

基 六千三百五十丈

山 一十三萬一千二百七十四畝又二千八百五十七丈

       田            地                山  

  寺院    

州      

  報(bào)恩寺  六千五百六十五畝     四百七畝             無

  兜率寺  四百三十八畝       五百二十三畝           七百三十三畝

  嘉佑院  無            三百九十丈            三百丈

  普寧院  無            五百一十四丈           無

  寧國院  八百五十二畝       一百六十四畝又基九百一十丈    三十三畝

  延壽院  七十九畝         五百五十丈            一十六畝

  普濟(jì)院  二畝           基二百五十丈           無

  順感院  四畝           一畝又基四百四十丈        無

  崇壽院  一百七十四畝       二百八十畝基九百五十丈      一千八百二丈

  福安院  無            一十一畝又基三百二十丈      三畝

  永慶院  二百三十畝        七十畝              七十五畝

  明慶院  六十二畝         無                一百二十二丈

  惠口院  三百二畝         九十九畝又基六百四十丈      二十八畝

  兜率院  三百畝          無                無

  寶城院  一百一十三畝       二十二畝又基二百二十丈      無

  妙勝院  四十四畝         五十丈              無

  凈慧院  三百三十七畝       一百六十六丈           無

  演教院  六十三畝         基一十三丈            無

臨??h      

  惠因寺  二千六百八畝       三百九畝             四百九十三畝

  衍慶院  一千五百六十八畝     一千一百五十四畝         二千七百六十畝

  隆恩院  六百九十三畝       二百五十畝            一百三十二畝

  褒忠院  八十二畝         一十五畝             三百一十畝

  廣福院  五百五十畝        八十三畝             二千四百三十七畝

  保福院  七十七畝         七畝               一百八十二畝

  青蓮院  一百三十四畝       一百三十六畝           三十五畝

  具足院  一百四十八畝       六畝               七百九十七畝

  昌國院  二百三十五畝       三十七畝             一百八十六畝

  慶恩院  一百四十九畝       一十三畝             六十三畝

  法海院  一百三十四畝       六十六畝             一百一十五畝

  惠明院  三百四十畝        九十二畝             八百一十畝

  顯恩院  六百八十五畝       三百二十六畝           二百四十二畝

  普安院  五百六十三畝       一百五十三畝           八十一畝

  凈安院  一百五十三畝       二十畝              一百九十畝

  惠峰院  二百五畝         九十一畝             一百三畝

  延恩院  六百六十七畝       一百七十二畝           六百二十一畝

  法安院  四十畝          六畝               一十一畝

  真如院  一千一百一十四畝     一百四十三畝           五十三畝

  金僊院  一百三十一畝       七畝               五百七十畝

  常樂院  二百三十九畝       三十二畝             七畝

  崇梵院  一百七十一畝       八十三畝             二十一畝

  法興院  二百二十八畝       一十一畝             六十五畝

  鴻佑院  七百二畝         一百六十二畝           三百八十四畝

  安圣院  三百七十八畝       二百五十九畝           三十七畝

  威神院  二十四畝         三畝               六畝

  能仁寺  二千六百七十三畝     五百七畝             八百四十畝

  白蓮寺  二千四百三□□□畝    二百四十二畝           三百四十三畝

  凈信院  一百畝          六畝               五十八畝

  香積院  六十七畝         三十二畝             二百六十五畝

  凈慧院  一百五十七畝       三十二畝             七十畝

  寶嚴(yán)院  四百二十九畝       一百六十二畝           三百七十三畝

  靈鷲院  一百一十九畝       二十二畝             七十四畝

  能仁院  □□□□二十四畝     一十九畝             三百七畝

  祥符寺  四百三十六畝       一百一十三畝           無        

  保寧寺  三百五十七畝       一十三畝             一百一十五畝

  云巖寺  二百五十畝        一百二十三畝           二百七十三畝

  保壽院  二百三十畝        一十五畝             一十九畝

  普濟(jì)院  八十六畝         一十五畝             九十三畝

  善濟(jì)院  三十七畝         八十三畝             一十九畝

  真如院  一百四十八畝       一百七十九畝           八十畝

  無量院  三百二十六畝       四十二畝             一百二十三畝

  廣化院  七十二畝         六十一畝             二十九畝

  大安院  二百五十畝        六十畝              五十七畝

  延福院  二百八十四畝       三百四十九畝           三百七十五畝

  凈戒院  一百五十七畝       一百三十四畝           四百三十畝

  正真院  一百五十畝        一百二十畝            五百三畝

  妙緣院  一百一十七畝       三十三畝             一百五十九畝

  慈相院  一百七畝         一十二畝             三百四畝

  上妙院  一百一十八畝       一十四畝             八十畝

  吉祥院  一百五十七畝       一十四畝             七十九畝

  福海院  一百五十七畝       一十四畝             八畝

  薦福院  三百五十四畝       五十五畝             三十六畝

  妙智院  一百六十五畝       一十三畝             一百五十畝

  寶惠院  二百七畝         五十三畝             七畝

  安住院  七十三畝         一百七十二畝           無

  福壽院  四十一畝         八畝               三百一畝

  顯孝院  三百五十五畝       三十畝              九十三畝

  妙果院  二百四十畝        三十六畝             一百七畝

  延慶院  六百二十八畝       六百三十五畝           二百七十五畝

  法安院  二百八十三畝       六十五畝             三百六十畝

  無礙院  一百七十畝        五十七畝             六十八畝

  壽安院  三百二十九畝       二十三畝             四百四十五畝

  惠濟(jì)院  二百七十二畝       七十六畝             無

  開福院  一百四十四畝       三百二十三畝           一百一十畝

  凈明院  一百八畝         一十一畝             六十六畝

  靈鷲院  一千三百一畝       二百八十三畝           二千六百六十四畝

  永福院  一畝           七十一畝             無

  梵嚴(yán)院  三十畝          一十六畝             三十六畝

  廣修院  一百六十畝        七畝               三十畝

  資圣院  二百七十二畝       一十三畝             一百七畝

  真空院  二百一十一畝       一十一畝             一百三十一畝

  延福院  九十四畝         五畝               八十一畝

  報(bào)慈院  四十八畝         二十二畝             七百一十一畝

  凈樂院  一百五十五畝       五十二畝             四十畝

  正道院  一十畝          一十畝              三百二十八畝

  萬安院  二百二十畝        四十六畝             一百五十二畝

  瑞相院  一百五十二畝       八十七畝             九十八畝

  楞伽院  一百一十九畝       四十五畝             九十六畝

  延豐院  一百五十七畝       三十四畝             三百六十一畝

  定光院  一百九十六畝       一百八十三畝           七十四畝

  禪宗院  六十七畝         三十六畝             三十六畝

  崇福院  一百七十七畝       四十一畝             無

  定業(yè)院  三百四十六畝       一百三十六畝           三百九十五畝

  慧門院  一百九十八畝       三百一十三畝           五十畝

  慈云院  三百一十畝        一百二十一畝           一千四百七十四畝

  凈土院  一百五十八畝       四十二畝             三百九十五畝

  法輪寺  四百六十一畝       一百一十七畝           九十五畝

  普明院  三百八十畝        二十五畝             一百二十五畝

  安福院  一百四十畝        七十畝              二百一十九畝

  法慧院  九十畝          四十三畝             八十畝

  定明院  一百一十一畝       三十三畝             七百八十畝

  安禪院  二百二十二畝       六十六畝             一百一十畝

  廣福院  一百二十九畝       二十七畝             三十九畝

  大仁院  六十一畝         五十五畝             九十畝

  智顯院  一百三十七畝       三十二畝             一百五十一畝

  治平院  三百二十八畝       四十六畝             一畝

  澄靈院  三百一十畝        三十一畝             一百三十畝

  惠安院  一十六畝         七十二畝             二十二畝

  凈覺院  一百一十三畝       八十一畝             四十九畝

  多福院  六百九十六畝       一百六十五畝           二十一畝

  清修院  五十六畝         五畝               五十畝

  崇相院  無            一十五畝             無

  精進(jìn)院  五百六十畝        一百九十畝            三十三畝

  法云院  四百三十畝        二百七畝             一百四十八畝

  清心院  一十三畝         五畝               六十一畝

  寶積寺  一千四百八十畝      一百二十一畝           一十二畝

  妙相院  四百七十畝        九十七畝             五十五畝

黃巖縣      

  慶善寺  一千二百四十六畝     一百一十六畝           二十二畝

  凈土院  三千二百七十畝      九百五十畝            一千七百四十九畝

  崇報(bào)院  一千八百畝        一百五十七畝           一百一十畝

  鴻福院  二千一百畝        五百五十畝            三百七十四畝

  香積寺  二百五十五畝       七十五畝             三百九十五畝

  護(hù)國院  六百六十三畝       一百二十□畝           八十五畝

  瑞相院  九十三畝         三十六畝             七畝

  正等院  一百九十五畝       無                七十七畝

  廣化院  五百七十四畝       無                八畝

  善法院  六十七畝         七十六畝             七畝

  證法院  一百六十六畝       六十五畝             二十一畝

  慈德院  六百二十三畝       一百一十九畝           八十一畝

  善住院  七十二畝         二十畝              九畝

  崇福院  七十六畝         一畝               四十畝

  凈應(yīng)院  一百五十五畝       三十二畝             二十一畝

  金仙院  七百六十九畝       二百二十三畝           一百三十六畝

  演教院  一百七十七畝       四十二畝             四十八畝

  廣孝院  六百七畝         八十七畝             無

  般若院  一百八十四畝       四十五畝             三畝

  禪定院  二百四十畝        四十八畝             一十二畝

  祗園院  六百三十八畝       二百四十一畝           五十三畝

  惠眾院  二百八十三畝       七十一畝             二十一畝

  法會院  一百七十二畝       八十五畝             一十畝

  崇國院  八百九十二畝       二十畝              一百三十畝

  安國院  二百二十四畝       八畝               二百八畝

  明覺院  二百六十九畝       一百一十七畝           一十七畝

  崇善院  一百八十九畝       二十七畝             一十一畝

  威神院  九十三畝         五十畝              一十九畝

  國寧院  四十畝          一畝               一十七畝

  妙智院  一百三十畝        無                無

  天長院  一百十九畝        一十三畝             無

  寶相院  七十三畝         一畝               六畝

  常樂院  一十八畝         九畝               六畝

  報(bào)恩院  一百一十畝        一十二畝             五畝

  壽安院  六十五畝         一十九畝             三十五畝

  吉祥院  四十七畝         二十三畝             二十一畝

  覺慈院  一百六十畝        無                七十五畝

  慶恩院  三百二十畝        無                二十七畝

  明因院  二百七十二畝       二百一十四畝           七十畝

  治平院  一百五十二畝       五十畝              三百畝

  天真院  八十七畝         無                七畝

  悟空院  八十四畝         六畝               一十八畝

  興善院  九十九畝         無                一百三十畝

  普信院  五十畝          一畝               無

  多福院  一百畝          無                三十九畝

  安國院  五百二十七畝       一百一十一畝           二十二畝

  慈云院  四十八畝         一十七畝             一十四畝

  慧力院  九十三畝         九畝               七十八畝

  流慶院  二百五十九畝       六十畝              二十七畝

  澄照院  二百六畝         一十八畝             二十八畝

  資圣院  三百二十七畝       一百一畝             四十畝

  顯慈院  三百一十四畝       一百四十七畝           四十九畝

  資圣院  三百七十七畝       一十九畝             一十二畝

  普澤院  三百六十二畝       四十三畝             無

  勝果院  三百四十九畝       五十三畝             二十二畝

  妙智院  八百二十五畝       無                八畝

  廣慈院  一百六十七畝       一十二畝             五十六畝

  鷲峰院  一百八十畝        一十二畝             九十畝

  大仁院  二百四十八畝       一十畝              一十九畝

  化城院  七十八畝         一十九畝             無

  定光院  一百七十畝        四畝               三十九畝

  永壽院  三百八十畝        一十六畝             一百九十畝

  法蔭院  六十八畝         三畝               一十七畝

  延壽院  一十四畝         一十三畝             八十畝

  明寂院  一百畝          一十二畝             六十三畝

  壽昌院  五十二畝         一十七畝             無

  廣教院  一百三十畝        一畝               無

  凈安院  一百七十二畝       無                八十一畝

  廣嚴(yán)院  九十一畝         一十一畝             六十畝

  香嚴(yán)院  二百二畝         五十二畝             九十畝

  護(hù)法院  二百八十四畝       無                無

  普濟(jì)院  九十八畝         一十二畝             二十五畝

  凈慧院  六十一畝         無                一十一畝

  廣濟(jì)院  三百一十一畝       一畝               九畝

  梵安院  一百三十畝        一十七畝             四畝

  資善院  八十四畝         無                無

  演法院  三百三十畝        七畝               無

  燈明院  三畝           一畝               二十五畝

  興教院  一百六十三畝       無                二畝

  資福院  八十七畝         九畝               三十二畝

  明因院  一百九十五畝       五畝               三十七畝

  妙嚴(yán)院  三百十八畝        一十四畝             無

  普照院  二百五十畝        三十五畝             六畝

  梵興院  一百九十畝        一十畝              一百二十畝

  永寧院  三十畝          一畝               一百三十畝

  明因寺  二千三百五十三畝     一百六十四畝           一十四畝

  傳法寺  三百五十一畝       二十畝              四十五畝

天臺縣      

  報(bào)恩寺  三千九百九十八畝     一百九十六畝           六千八百三十畝

  國清寺  三千四百六十一畝     四百二十畝            三千九百二畝

  護(hù)國寺  一千二百一十五畝     一百二十畝            四百畝

  興國寺  一千四百五十七畝     一百一十三畝           七百一十八畝

  天封寺  一千五百六十二畝     二百三十六畝           四千八百五十四畝

  凈惠寺  八百五十七畝       八百一畝             九千一百四十三畝

  慈云院  一千四百七十七畝     六百七十二畝           一千五百二畝

  寶相院  三百九十八畝       九十三畝             一千三百三十六畝

  凈明院  三百六十七畝       七十四畝             三百二十一畝

  西竺院  一百二十畝        三十七畝             三百畝

  禪智院  一百二畝         一十三畝             三百七十畝

  凈名院  三百五十七畝       七十四畝             三百二十一畝

  福善院  八百三十八畝       一百三十三畝           二千七百九十九畝

  明圣院  一百五十一畝       一百三十一畝           五百一十七畝

  大明院  五百一十六畝       四十三畝             一千九百一畝

  崇善寺  五百一十三畝       二百一十七畝           一千五百一十四畝

  大慈寺  八百三十三畝       一百四十二畝           一千一百八十七畝

  崇報(bào)院  二十五畝         一百六十畝            三百五十七畝

  定慧院  三百六十六畝       一十一畝             二百八十七畝

  天宮院  一百八十五畝       六十五畝             二百二十一畝

  真覺寺  五十八畝         九畝               一十九畝

  普慶院  一百七十六畝       三十一畝             二百六十八畝

  慧覺院  一百一十二畝       一十六畝             一千四百八畝

  無相院  一千一百九十一畝     三百二十三畝           三千五百五十六畝

  鎮(zhèn)國院  四百一十一畝       一百七十畝            四百二十四畝

  金繩院  一百二十六畝       四十一畝             五百畝

  大智院  三百一十五畝       一百二十六畝           一千五百七十三畝

  慈圣院  三百一十畝        四十畝              三百七十六畝

  闡法寺  八百三畝         二百四十三畝           一百八十三畝

  妙智院  四百八十畝        二百三十八畝           一千五百五十五畝

  寧國寺  一千七十畝        五十六畝             二十五畝

  大梵寺  七百四十三畝       二百一十六畝           一千二百二十七畝

  福應(yīng)寺  九百八十六畝       一百四十三畝           一千三畝

  普慈院  一十四畝         一十五畝             四百二十六畝

  清心院  一百六十四畝       一十八畝             一百八十畝

  禪林院  九百一十九畝       三百二十七畝           五百五十五畝

  廣福院  一畝           五畝               七畝

  大覺院  三十六畝         一百四十畝            三十五畝

  永寧院  七十畝          五十八畝             三百畝

  景福院  五十四畝         四十五畝             二十畝

  興教院  五百三十畝        一百二十畝            一千五十畝

  仁壽院  四百四十六畝       一百七畝             一千二百六十畝

  廣福院  一百七十七畝       五十一畝             一百六十六畝

  秀巖院  七畝           一十畝              四十畝

  凈安院  七百六畝         一百八十二畝           一千二十四畝

  定慧院  二十六畝         二十三畝             七百二十八畝

  資福院  五百一十二畝       五十畝              一千三百五十畝

  普光院  三百九十九畝       四十畝              八十畝

  鷲峰院  二百四十畝        八十七畝             一千三百九十九畝

  廣嚴(yán)院  三百五十六畝       一百三十六畝           九百七十二畝

  寶興院  二百畝          二百四畝             一百二十六畝

  永福院  一百一十五畝       七十三畝             五百四十九畝

  善興院  七十六畝         一十六畝             一千二百五畝

  寶華院  三百九十畝        九十八畝             一千五百四畝

  寶相院  九十九畝         二百一十五畝           一百六十七畝

  安穩(wěn)院  六百五十七畝       二百七十三畝           一千五百一十九畝

  安穩(wěn)院  六百六十畝        五十二畝             三千二百三十三畝

  凈居院  無            四畝               三十畝

  證教院  一百一十四畝       一百二十六畝           一千五百七十三畝

  澄心院  二百八十七畝       二十畝              六百五十一畝

  法嚴(yán)院  四十一畝         一十六畝             二百一十畝

僊居縣      

  顯慶寺  一千三百三十畝      二百五十八畝           三千六百畝

  興道院  八十四畝         一十一畝             一百四十畝

  廣度院  一千四百四十七畝     五十七畝             一萬九百□十四畝

  奉圣院  六十三畝         四畝               七十八畝

  廣嚴(yán)院  三百六十九畝       四十六畝             七十七畝

  寶相院  一百五十九畝       六十二畝             一百四十五畝

  三學(xué)院  五百七十二畝       一百二十五畝           一百九十四畝

  多福院  一百三畝         四十九畝             五十一畝

  慈安院  二百七十三畝       九十八畝             二百畝

  宣妙院  一百二十八畝       一十七畝             四十二畝

  興化院  四百二十六畝       三百八十三畝           二千三百六十八畝

  法明院  一百六十八畝       五十畝              四十八畝

  殊勝院  二百九十七畝       九十六畝             一百三十四畝

  寶相院  一百二十五畝       三十六畝             五畝

  護(hù)圣院  六百三十五畝       三百四畝             一千四百九十畝

  治平院  五十八畝         七十九畝             一十八畝

  集福院  一百七十六畝       二十三畝             二百五十五畝

  崇教院  一百五十三畝       三十三畝             二百五十二畝

  普信院  一千三百五十六畝     三百八十一畝           五百九畝

  金像寺  六十一畝         二十五畝             三畝

  凈梵院  一百畝          八十二畝             二十畝

  萬安院  一百六十六畝       六百五十三畝           無

  福延院  一百二十二畝       一十八畝             一百三十三畝

  大興院  四十四畝         三十九畝             三十畝

  明圣院  一百三十六畝       四十畝              九十畝

  正覺院  八十三畝         二十四畝             四十一畝

  崇相院  六十畝          七畝               二畝

  精嚴(yán)院  一百四十畝        一百四十畝            五十七畝

  普勝院  一千一百四十九畝     無                一千八百四畝

  鷲峰院  二百一十畝        三十六畝             一百七十一畝

  寶積院  五十三畝         三十九畝             三十畝

  清修院  五十九畝         一十七畝             一百二十畝

  惠明院  一百八十六畝       五十畝              三十九畝

  凈居院  三畝           無                七十七畝

  梵嚴(yán)院  六十七畝         六畝               二十九畝

  善因院  三百九畝         四十畝              五十二畝

  正真院  二百畝          一十畝              三十畝

  凈樂院  三百一十一畝       三十八畝             八十畝

  普光院  二十二畝         無                四畝

  廣福院  五百二十畝        二十八畝             二百六十五畝

  大仁院  八畝           無                九畝

  凈勝院  六十畝          三畝               五畝

  明覺院  一十三畝         二畝               八畝

寧海縣      

  崇教寺  八百五十三畝       五百七十五畝           六千三百二十六畝

  壽寧寺  二百七十四畝       九十三畝             一百九十畝

  凈土院  四百九十八畝       二百八畝             二千八百一十一畝

  寶嚴(yán)院  一百五十四畝       一百二十畝            八千九百七十三畝

  清居院  四十七畝         一十四畝             一百五十七畝

  廣潤院  七百二十八畝       七百七十畝            八百五十七畝

  大覺院  一百四十畝        四十畝              三百五十畝

  演法院  四百四十二畝       一千三百一十一畝         八千九百三十七畝

  慈源院  一百九十三畝       一百三十九畝           一百二十五畝

  法安院  二百八十一畝       六十六畝             二百五十一畝

  妙勝院  四十七畝         一十四畝             一百五十七畝

  廣福院  一百三十三畝       三十七畝             二十五畝

  永樂院  九十二畝         一十五畝             四百七十五畝

  法海院  一百一十一畝       二十五畝             一百九十一畝

  慈尊院  四十五畝         七畝               七十二畝

  法昌院  一十九畝         八十一畝             七畝

  延壽院  一百二十七畝       一十一畝             無

  普照院  一百一十二畝       二十畝              三百四十畝

  興梵院  五十九畝         九畝               三百畝

  慈勝院  二百二十七畝       三畝               一百一十五畝

  靈峰院  三百二十四畝       一百八十三畝           一千一百九十畝

  玉溪院  三百六十二畝       四十六畝             一千七百畝

  丹邱院  一百五十畝        四十畝              二百七十六畝

  多寶院  一百七十六畝       四十八畝             一百三十六畝

  集福院  一百一十二畝       二百畝              三千畝

  興教院  二百四十一畝       四百三十七畝           九百三十七畝

  崇福院  二百八十九畝       無                一千二百畝

  吉祥院  八十四畝         五十一畝             五百一十三畝

  慈云院  一百九畝         無                一千二百五畝

  妙相寺  一百二十畝        五十畝              無

  福興院  五畝           無                五十二畝

  廣修院  無            四十五畝             無

  明智院  一百四十畝        七十畝              九十畝

  大智院  三十畝          五十一畝             無

  瑞相院  一百二十畝        一十畝              六十五畝

  求福院  一百六十三畝       無                一千二百畝

  普福院  七十五畝         九畝               一千畝

  明恩院  十六畝          二十畝              無

  保寧院  一百三十二畝       二十五畝             九十五畝

  大寧院  三畝           八畝               二十畝

  福圣院  一百一十二畝       三十三畝             二十一畝

  明因院  二百一畝         二百二十五畝           一百九十畝

  安住院  二百四十二畝       一百九十畝            無

  護(hù)法院  三十三畝         一畝               無

  天真院  六十一畝         八畝               五畝

  宮觀    

州      

  天慶觀  八百三十七畝       五百九十丈            三十四畝

  棲霞宮  四百六十九畝       一百一十五畝又基二百四十七丈   四百五十畝

臨??h      

  棲真觀  一百九畝         九畝               一千畝

  丹山觀  一十三畝         二畝               四十七畝

黃巖縣      

  定光觀  二百四十四畝       二十二畝             四十三畝

天臺縣      

  崇道觀  一千六百一十八畝     無                一千三百四十五畝

  福圣觀  九百七十四畝       四百九十一畝           一千六百九十五畝

  昌壽觀 【附崇道觀】

  洞天宮  九百三畝         四十四畝             一千一百六十畝

  元明宮  三百四十七畝       七十四畝             四百一十畝

  昭慶院  八百三十二畝       一百七十八畝           六百六十九畝

  法輪院  一十五畝         二畝               二十畝

  妙樂院  一百二十四畝       一十三畝             六十八畝

  法蓮院  七十畝          三十畝              四百二十一畝

  圣壽院  二十五畝         五畝               六十畝

僊居縣      

  純熙觀  六百四十一畝       二百七十五畝           一百一十一畝

  隱真宮  五十二畝         二十畝              無

  凝真宮  一千一百六十九畝     一千二百七十六畝         一千八百五十八畝

寧海縣      

  天慶觀  二百八十畝        一百七畝             八十畝

赤城志卷第十五

 版籍門三

  戶口

古者獻(xiàn)民數(shù)于王王拜受之重邦本也譬如草木風(fēng)霆雨露之滋長豈不日蕃月盛也哉按地志諸書晉不滿二萬戶至唐武德始及八萬三千八百六十自是至干寧末又蹙耗矣蓋遭世亂離且刳于兵其變故可勝道哉宋興天下平積而至熙豐間戶口浸衍咸可考見而余不復(fù)著獨(dú)斷自大觀之己丑迄于嘉定之壬午昔之為戶者二十四萬三千而今則二十六萬六千矣昔之為口者四十八萬九千而今則五十四萬八千矣僧道離于民者也略附見之亦以驗(yàn)其消長云

         大觀三年以來             嘉定十五年

五縣總數(shù)    

主客戶      二十四萬三千五百六戶           二十六萬六千一十四戶

人丁       主客戶二十四萬三千二百四丁        主客戶三十一萬八千二百一十九丁

幼丁【廢疾】 主客戶二十四萬六千六百四十人      主客戶二十二萬九千九百九十人

臨??h    

主戶       五萬一千八百四十戶           五萬四千一百六十七戶

客戶       一萬八千七百八十六戶          一萬九千八百三十戶

人丁       主戶五萬八千七百六十七丁 主戶六萬九千四百八十六丁

客戶一萬一千七百六十三丁 客戶二萬一百六十四丁

幼丁【廢疾】 主戶五萬七千五十一人 主戶五萬一千九百一十七人

客戶一萬四千二百二十二人 客戶一萬四千一百七十七人

黃巖縣    

主戶 四萬六千四百七十六戶 四萬九千二百一十三戶

客戶 一萬六千八百四十二戶 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五戶

人丁 主戶五萬二千六百八十五丁 主戶六萬八千三百一十五丁

客戶一萬五百四十六丁 客戶九千九百八十五丁

幼丁【廢疾】 主戶五萬一千一百四十九人 主戶四萬八千八百六十一人

客戶一萬二千七百五十人 客戶一萬三千五百八十二人

天臺縣    

主戶 三萬三百五十八戶 三萬一千五百九十戶

客戶 一萬一千一十三戶 一萬二千二百五十一戶

人丁 主戶三萬四千四百四十九丁 主戶四萬四千二百四十丁

客戶六千八百九十五丁 客戶六千三百五十七七丁

幼丁【廢疾】 主戶三萬三千四百四十四人 主戶三萬四百三十六人

客戶八千三百三十六人 客戶八千三百一十四人

僊居縣    

主戶 二萬六千八百一十四戶 二萬七千九百一十戶

客戶 九千七百一十七戶 一萬八百五十戶

人丁 主戶三萬三百九十六丁 主戶三萬五百一十丁

客戶六千八十四丁 客戶五千七百一十一丁

幼丁【廢疾】 主戶二萬九千五百九人 主戶二萬七千二百五十四人

客戶七千三百五十五人 客戶七千四百二十人

寧??h    

主戶 二萬三千二百三十九戶 二萬一千八百四十戶

客戶 八千四百二十一戶 一萬三千六百七十八戶

人丁 主戶二萬六千三百四十六丁 主戶四萬二千八百六十七丁

客戶五千二百七十三丁 客戶二萬五百八十四丁

幼丁【廢疾】 主戶二萬五千五百七十三人 主戶一萬九千二人

客戶六千三百七十四人 客戶九千一百二十七人

  僧道  

五縣總數(shù)    

  僧一千九百三十二人  尼三百二十人   道一百二十四人

臨??h    

  僧六百二十人     尼一百四十九人  道三十人

黃巖縣    

  僧五百七十九人    尼一百四十三人  道九人

天臺縣    

  僧三百五十八人    尼無       道五十七人

僊居縣    

  僧一百四十五人    尼二十八人    道二十五人

寧??h    

  僧二百三十人     尼無  

赤城志卷第十六

 財(cái)賦門

賦自一孔以上皆民力也力不可窮而又義不可廢嘉其義而寬其力則上之責(zé)焉國初制賦最平與天下更始自錢氏納土疏煩滌苛畢公士元遂乞用舊籍以輯新民民賴之安矣自熙寧變法至建炎用兵洪焰所焮供億無藝民則不競而上亦莫之支焉蓋自近世和戎始時(shí)有蠲弛而宿窠痼額固未易以驟輕之也民輸州縣州縣輸朝廷今輸朝廷者既不輕則輸州縣者亦安得而省耶而況輸朝廷之外群用百出又不可不講也以故昔號羨余今稱寡匱余遂稽其所出之?dāng)?shù)且備載之使來者有考焉

  上供

紬二千五百三十五匹【以諸縣第一等戶資錢家活錢起納夏稅和買內(nèi)科折起發(fā)納左藏庫】

絹一萬一千一百一十二匹【以諸縣第二等第三等戶資錢家活錢起納夏稅和買內(nèi)起發(fā)上件納左藏庫余絹樁支本州島官兵衣賜等用】

折絹錢一萬一千四百三十四匹為錢四萬五千七百三十六貫文【以諸縣第四止末等戶資錢起納夏稅等錢內(nèi)起發(fā)舊例全發(fā)本色嘉定十三年正月準(zhǔn)轉(zhuǎn)運(yùn)司備準(zhǔn)都省札子據(jù)戶部申竊見左藏庫歲幣之絹停積已久恐致陳腐欲權(quán)將一年折納一半價(jià)錢每匹折官會四貫文是年本州島起發(fā)一半絹錢計(jì)上件自后每年準(zhǔn)戶部牒照嘉定十三年例起發(fā)納左藏庫】

綿二萬八千九百一十四兩一錢【以諸縣第一等戶資錢科折納左藏庫】

折帛錢二十二萬六千九百九十八貫二十八文【以諸縣第一止第四等戶資錢起納夏稅和買內(nèi)科折一半起發(fā)祖額二十四萬二千二百三十九貫四百文除積年減豁及開禧元年奉御筆永除人戶身丁計(jì)減錢一萬五千二百四十一貫三百七十二文外今計(jì)上件納左藏庫】

經(jīng)總制錢一十五萬六千五十四貫三百四十四文【以本州島與諸縣酒稅及二稅分撥頭合并牙契等錢起發(fā)下項(xiàng)窠名祖額二十萬六千二百三十六貫一百七十六文干道四年沈運(yùn)使□行部住催諸縣二稅畸零計(jì)無收經(jīng)總制錢九千七百八十二貫四百五十二文淳熙六年轉(zhuǎn)運(yùn)司奉旨住罷臨海章安稅場計(jì)無收經(jīng)總制錢二百貫六百五十八文九年朱提舉熹行部將人戶身丁稅絹照建炎三年指揮減半計(jì)無收經(jīng)總制錢五千二百六十七貫八百七十三文十六年顏尚書度奏言經(jīng)總制錢立額太重乞減錢二萬貫文并開禧元年御筆永除人戶身丁計(jì)無收經(jīng)總制錢一萬四千九百三十貫八百四十九文通減放錢五萬一百八十一貫八百三十二文外實(shí)發(fā)上件內(nèi)一萬九千五百貫文全會撥充降本錢納豐儲倉和糴場其余一十三萬六千五十四貫三百四十四文銀會中半納左藏庫】

經(jīng)制錢七萬二千九百五十三貫三百七十二文

總制錢六萬八千三百九貫四十文

無額錢一千七百五十八貫四百七十文

添收頭子錢六千一百六十貫五十七文

增收勘合錢九百二十五貫八百六十文

州用一半牙契錢二千八百九十七貫六百文

買銀收回頭子錢三千四十九貫九百四十五文

上供錢七千六十七貫文【以諸縣二稅等錢起發(fā)半錢收買銀子半會納左藏庫】

糴本錢九萬貫文【以諸縣二稅等錢起發(fā)祖額一十萬貫文淳熙十六年顏尚書度奏陳諸州軍糴本錢立額太重乞行減豁內(nèi)本州島減一萬貫實(shí)發(fā)上件每月七千五百貫文遇閏月年分增發(fā)六百貫文納左藏庫】

坊場正名錢一萬五千貫文【祖額三萬貫文紹興間曹侍郎□奏陳于內(nèi)撥一萬五千貫發(fā)納內(nèi)庫外余錢以十分為率七分作寬剩起解三分充州用后因坊場稅鋪廢闕收趁不及雖曰管催近二千貫不無拖欠而每歲所發(fā)內(nèi)庫上件官錢未之有減慶元間葉守籈措置于酒稅務(wù)大田場每日收到錢內(nèi)各撥五貫文并于中津橋每日開橋錢內(nèi)椿撥三之一添(□奏)起解亦秖及七千余貫不能及額也】

七分寬剩錢一萬三千三百四十二貫二百七十二文【以正名錢撥充舊發(fā)上件后因坊場稅鋪廢闕無所從出干道六年四月準(zhǔn)戶部符令本州島據(jù)見干當(dāng)實(shí)數(shù)起解至今四十余年實(shí)無可催累蒙都督委官核實(shí)除豁別無起發(fā)】

坊場五分凈利錢一千五百八十七貫一百二十四文【祖額管一萬四千六百二十五貫四百二十文先因坊場稅鋪廢闕紹興間有旨不問著價(jià)多少并行給賣仍與免納增收五分凈利錢及干道六年四月準(zhǔn)戶部符令本州島據(jù)見干酒坊實(shí)催錢數(shù)起解嘉泰二年九月臨海縣準(zhǔn)提舉司備御史臺牒據(jù)進(jìn)士民庶鄔開等狀訴州縣折納行下本州島縣住催即無窠名本州島懼違朝廷比較遂自嘉泰三年以后那撥州庫官會一千貫徑赴左藏庫抵納后有復(fù)興坊場實(shí)管催錢五百八十七貫一百二十四文通發(fā)上件余錢一萬三千三十八貫二百九十六文即系虛額每年申省部除豁】

減下人吏顧錢九百四十二貫六百文【以諸縣免役錢分四季起發(fā)或遇閏月增發(fā)七十八貫五百五十文納左藏庫】

在京官員顧錢一百貫文【以諸縣免役錢起發(fā)納左藏庫】

官戶不減半役錢一千三百七十六貫二百六十六文【以諸縣免役錢內(nèi)分撥主管司拘納左藏庫】

實(shí)花紗錢一百七十七貫五百六文【以州用錢那發(fā)納左藏庫】

降本錢一萬四千貫文【以諸縣糯米科催折錢起發(fā)納轉(zhuǎn)運(yùn)司內(nèi)六千五百貫文充重華宮錢二千五百貫文充御酒庫錢五千貫文充殿步司馬草料錢】

七分酒息錢八千五百九十六貫二百一十八文【以酒務(wù)收到錢主管司拘發(fā)納左藏庫】

外任官供給錢三百二十貫文【以州用錢那發(fā)納左藏庫】

僧道免丁錢六千六百二十三貫五百文【祖額一萬二千七百七十四貫文以干道三年降賣度牒收到最多數(shù)為額淳熙十四年葉尚書□奏泉臺婺三州申到免丁錢虧額皆為干道初降賣度牒最多故所收錢額隨之近年披剃稀少且有老死游行難執(zhí)元額又知泉州林□奏言免丁錢為擾頗甚亦有癃老無所從出之僧不堪催督至縊死者乞收本州島虧額錢權(quán)與住催有旨依以嘉定十五年括責(zé)坐夏僧道拘發(fā)上件納左藏庫】

代發(fā)平海軍銀子一千兩【每年合認(rèn)發(fā)絹二百五十疋綿子一千五百兩嘉定十三年準(zhǔn)戶部符行下?lián)菡嫔崛说滦闵瓯局輱u銀坑生發(fā)之時(shí)朝廷撥臺信州建昌邵武軍合解上供銀數(shù)令本州島代納卻以四州所產(chǎn)紬絹比折搪還今緣四州軍拖欠本州島物帛乞?qū)⒈局輱u代納四州之銀撥還各州自行認(rèn)解準(zhǔn)轉(zhuǎn)運(yùn)司行下自嘉定十三年為始數(shù)內(nèi)令本州島認(rèn)解銀子五千二百三十六兩續(xù)累申朝廷認(rèn)納上件分上下半年起解今為定額納左藏庫】

  起發(fā)轉(zhuǎn)運(yùn)司

系省窠名錢一萬八百五十五貫七百二十文【以本州島及屬縣庫務(wù)諸色錢物每貫分撥頭子錢五文五分并三分竹木稅錢四分酒本錢六分稅錢鹽場亭戶折鹽二稅錢等窠名主管司拘催分作十二月每月起發(fā)九百四貫六百四十三文或遇閏月增發(fā)八百三十八貫三百三十三文】

六文贍軍錢六百貫文【祖額蒙封椿庫拋催六千貫文以場務(wù)煮酒錢起發(fā)后因場務(wù)敗闕收趁不及每年實(shí)發(fā)上件系主管司拘催樁發(fā)余系虛額】

歷日錢五十貫文【每年承轉(zhuǎn)運(yùn)司降下一千五百冊每冊拘錢七十文計(jì)一百五貫按例分下諸縣及院觀每以四散艱于拘督嘉定十五年本州島那發(fā)上件】

耗剩米錢一萬貫文【以每年秋米收至剩耗撥充本州島支遣外卻以本州島官錢那撥起發(fā)】

校士酒錢四百貫文【以本州島賣酒錢起發(fā)】

鹽鈔紙?jiān)f張【系本州島行下臨海天臺仙居三縣收買起發(fā)】

  起發(fā)提刑司

歲賜錢三百貫文【以州用錢那撥起發(fā)】

五分頭子錢五百貫文【以本州島及諸縣酒稅等頭錢內(nèi)分撥主管司拘催起發(fā)】

贓罰錢二百貫文【主管司拘解于內(nèi)截?fù)芪迨炠I黃蠟并發(fā)】

行遣紙?jiān)蝗f五千張【行下臨海天臺仙居三縣分作兩次買發(fā)內(nèi)平表放樣檢紙各五千】

  起發(fā)提舉司

鹽司頭子錢無額【每鹽一紙收四十五文主管司拘發(fā)】

貼收水腳錢無額【每鹽一紙收一百三十八文主管司拘發(fā)】

額外三分錢無額【每鹽一紙收二百五十文主管司拘發(fā)】

鹽五千二十九袋【祖額上件拋下諸縣招趁發(fā)賣續(xù)以額趁不及支鹽官王栻措置招誘處州縉云婺州金華東陽永康縣客人入納鈔引支請袋鹽批發(fā)前去歲無定數(shù)】

茶二百斤【祖額八千八百斤拋下諸縣招趁每年不及元額開禧四年通判向公擇申提舉司行下遍榜住催每年自行措置官錢人納上件】

  起發(fā)坑冶司

鈆鐵坑錢一千五百九十貫三百一十二文【本州島管下鈆鐵坑七處每年系人戶買干內(nèi)一處停閉三處準(zhǔn)都大司牒委各縣縣丞拘解外實(shí)催發(fā)三處年計(jì)上件分作一十二月起發(fā)】

  起發(fā)建寧府

絹一百六十五匹綿子一千兩【系元降指揮撥發(fā)應(yīng)副支遣官兵每年本府差人至州交領(lǐng)】

赤城志卷第十七

 吏役門

自罷鄉(xiāng)戶用市戶而州縣之吏罕良民矣余記故老言鄉(xiāng)戶不足于才而有余于行其真樸遜厚里黨多化焉則仗以行文書奉期會宜有易無難也及其后變法浮屯詭聚簸弄福禍無益于上而有損于下則至于民畏吏吏困民民吏相仇而不足以相德上之人疾吏則吏怨疾民則民散其滔滔滋患詎一日之積哉前輩論差顧二端舌本爛熳由今而論得失概可睹已于其中而變通之豈無長策而余不敢僭也

  州役人

   衙前

國初置自都知兵馬使至第六名教練使凡十三階以鄉(xiāng)戶中押錄里正之年滿者為之押錄三年替里正二年替限內(nèi)各管重難一次其不歷衙前者雖得替不許歸農(nóng)若主持官物必以家業(yè)及二百緡者聽更重難日久至都知兵馬使者試驗(yàn)其材遣赴闕補(bǔ)官熙寧四年行募役罷鄉(xiāng)戶衙前元佑元年復(fù)差役衙前招稅戶鄉(xiāng)戶衙前別立法優(yōu)假之紹圣元年復(fù)熙寧法立衙規(guī)本州島舊以七十五人為額今四十六人

   人吏

國初置自都孔目官至糧料押司官凡十階謂之職級其次曰前行曰后行又其次曰貼司募有產(chǎn)而練于事者為之或無人應(yīng)募則俾職級年滿出職其子侄繼替天圣初令無子侄可繼者與募百姓慶歷初詔并許投名取三人以上職級保明充熙寧四年行募役法依舊許投名始支料錢元佑元年復(fù)差役法亦許人投名不限產(chǎn)稅紹圣元年復(fù)熙寧法定使院規(guī)約仍因元豐額定法司州院勘事司司理院常平兩案職級前后行書表司之?dāng)?shù)紹興二十六年減吏額定本州島為五十人內(nèi)刑法司八人常平兩案三人職級一十人前后行二十五人書表司四人今如之

   貼司

國初惟在京及監(jiān)司許置諸州止有私名書手景佑元年量私名書手人數(shù)立額許正行人吏保明充元豐中始有攢司試書算又吏人不足則差貼司權(quán)行紹興二十六年詔以吏額之半置貼司本州島以二十五人為額今如之

   造帳司

國初置以諸縣曹司補(bǔ)充掌造轉(zhuǎn)運(yùn)提舉司錢帛帳治平元年改用使院后行為之熙寧四年詔優(yōu)與請給以免役錢文元佑三年罷顧錢聽于吏人內(nèi)抽差滿三年循一資紹圣復(fù)募法本州島以五人為額今如之

   祇候典

熙寧十年置主受諸縣文書先是縣遣后行人吏詣州承領(lǐng)及是始募知后典代之【即祇候典】元豐七年定額紹圣因之諸縣各二人今各一人

   散從官

國初置承符散從步奏官追催公事差稅戶或坊郭有行止者為之給顧錢元豐三年改為散從官宣和省減紹興后定節(jié)級聽子長長額軍事推官轄之本州島總六十五人

   院虞候

國初置主分直州司理兩院依承符散從官法差鄉(xiāng)戶其節(jié)級遞充三年替熙寧二年更募法以第四等戶充一年替元豐七年許投名不給顧錢紹圣因之政和二年詔左右獄當(dāng)直司獄子給重祿將當(dāng)直司并入左右獄卻輪撥當(dāng)直司左右獄子半年替當(dāng)直司獄子一季替宣和罷重祿紹興后定為七十三人今七十人

   雜職

國初置依院虞候法差三年替未愿歸農(nóng)者聽熙寧行募法給顧錢元豐定額內(nèi)以一人充指教并聽投名無顧錢紹圣因之本州島以六人為額今七人

   斗子搯子枰子揀子庫子

國初選第三第四等戶有行止人充元豐定額許投名不給顧錢紹圣因之紹興三十一年令州縣專副庫掐各通抵產(chǎn)召三等以上戶保充本州島斗子額三十八人今一十八人掐子額二十人今九人枰子無額今三人揀子庫子以掐子為之

   攔頭

至道二年委運(yùn)司選充咸平三年招客戶祥符六年于第五等稅戶差熙寧行募法元豐聽投名不支顧錢舊以一十四人為額今一十二人

  縣役人

   人吏

國初以前后押錄前行后行貼司書手為名次其押司錄事選等第戶諳吏道者充曹司隨戶口多少立額康定二年以稅戶不省文書召有產(chǎn)業(yè)人投名試書等不足則抽差稅戶既而諸縣后行各□充州吏以二年替仍輪上州充知后典慶歷三年令押司錄事三年替熙寧募知后典替曹司自是縣吏不貼差紹興令募成丁有稅產(chǎn)無過犯者充不足則取犯杖罪情輕者充又不足則取非稅戶而有稅產(chǎn)之人為保者充三十六年裁吏額臨海黃巖二十人天臺仙居寧海一十五人今如之

   貼司

國初人吏正名不許更置司貼抄狀司景德初量私名書手人數(shù)立額俾正名保充元豐始令籍定姓名舊額不足數(shù)者各不得私補(bǔ)人吏有闕則與鄉(xiāng)書手以次補(bǔ)充紹興二十六年裁吏額五縣各二十人今如之

   鄉(xiāng)書手

國初里正戶長掌課輸鄉(xiāng)書手隸焉以稅戶有行止者充勒典押里正委保天圣后以第四等戶差熙寧行募法以第三等以下戶充免戶下役錢無人就即給顧錢其后不限有無產(chǎn)業(yè)招募吏有闕與貼司依名次補(bǔ)充元豐七年聽投名不支顧錢臨海額一十八人黃巖額一十二人天臺額四人仙居額六人寧海額六人今如之

   手力

國初差二三等戶掌追催公事及在城賦稅二年替建隆四年以縣戶口多寡定額熙寧中募稅戶及坊郭有行止充元豐役法臨海額五十二人黃巖額四十九人天臺額三十五人仙居額四十人寧海額四十人今如之

   斗子【法見州】

元豐役法臨海額二人今闕黃巖額二人今如之天臺額六人今八人仙居額六人今一人寧海額一十五人今四人

   庫子搯子

元豐役法臨海額七人今一人黃巖額三人今如之天臺額八人今七人仙居額一十人今六人寧海額七人今如之

   枰子

元豐役法臨海闕黃巖額一人今如之天臺額一人今二人仙居額一人今用庫子并充寧海額一人今如之

   攔頭

元豐役法臨海闕黃巖額六人今七人天臺額一十四人今一人仙居額四人今如之寧海額八人今二人

   所山

元豐役法投名無顧錢臨海額九人今二人【于本州島院虞候內(nèi)差充】黃巖額一人今如之天臺額一十四人今二人仙居額一十人今三人寧海額三人今一人

   雜職

元豐役法臨海額八人黃巖額六人今如之天臺額四人今三人仙居額三人今五人寧海額二人今四人

  鄉(xiāng)役人

   保正長

建隆初里正戶長掌課輸里正于第一等差戶長于第二等差鄉(xiāng)書手隸里正于第四等差又有耆長掌盜賊煙火于第一等第二等差其屬有壯丁于第四第五等差至和初罷里正增差戶長熙寧五年罷戶長六年行保甲法始置保正副大小保長譏察盜賊七年令耆長壯丁鄉(xiāng)書手并給顧錢既而輪保丁充甲頭催科八年罷募耆長壯丁令保正大保長掌盜賊煙火立庸直別召承帖人隸焉元豐八年復(fù)募役耆長壯丁元佑元年復(fù)差役法復(fù)令戶長催科罷保甲紹圣元年復(fù)顧耆戶長壯丁尋復(fù)保正長法令諸縣顧募保正副大保正催稅甲頭承帖人二年以催科甲頭皆下戶不集事改付大保正一稅一替建炎元年罷戶長復(fù)甲頭紹興七年復(fù)大保長催科九年令保正長專掌盜賊煙火不許承文帖及課輸事三十一年令甲頭仍舊催科二十八年指揮以三十戶為一甲選欠多者一人為甲首催甲內(nèi)稅干道間罷自后變戶長為催頭吏旁緣為奸其弊有不可言者大率隨情竄易曲意枝蔓甲當(dāng)役詭以授乙又授丙授丁必盡得賂乃始反于甲故一人受役數(shù)家先被害其受役者例先代輸否則械系鞭棰不輸不止輕者傾家貲重則鬻產(chǎn)產(chǎn)非豪右無所售乘其罅賤入之產(chǎn)空訟未已甚至族與姻自為敵妻遁子散過者輒淚下焉淳熙十六年袁提舉說友奏請遵紹興甲首法以三十家為一結(jié)流水排次遇開場則以各戶合輸之目列為榜揭之通衢令已輸者自疏其時(shí)以待考察限滿上其榜以縣鈔點(diǎn)磨其輸足者先出甲未輸或輸未足者擇其尤一人罰為甲首給甲帖催甲內(nèi)稅違者痛繩之自是民畏充甲首競先輸官不費(fèi)寸紙而賦集齊民破蕩之禍殆少紓矣獨(dú)胥曹意不滿日撼歲搖或怖以稅長或雖用甲首而已非袁公之舊名實(shí)交戾利害相反雖未如至催頭之酷而中產(chǎn)下戶遍患苦之矣長民者可不動心乎

赤城志卷第十八

 軍防門

國初惟三司卒稱禁兵其次惟三邊或有故升禁兵諸州軍未之有也嘉佑后九大郡始置威果其后以廂兵團(tuán)并為額則置崇節(jié)以教閱別為額則置雄節(jié)元豐初以雄節(jié)之類升同禁兵由是禁兵滿天下養(yǎng)之以天下之力而猶憂其乏焉開刱之遠(yuǎn)謀既不可不思而承襲之近規(guī)又不能不守倘使嚴(yán)搜閱謹(jǐn)招刺收一兵而得一兵之用則雖養(yǎng)之以天下之力而又何憂乎自牢城至鋪兵建置各有指今以新舊額附見

  雄節(jié)第六指揮

營在州東北天慶觀前祖額五百人舊系教閱廂軍崇節(jié)指揮熙寧六年改今指揮今管四百八十九人內(nèi)揀中三百二十七人不揀中一百六十二人闕額二十一人【將校于額外置一十人排定升轉(zhuǎn)階級將校一十人指揮使副指揮使各一人都頭三人副都頭五人節(jié)級四十人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各一十人其請給準(zhǔn)熙寧三年宣下戍邊則例揀中月白米一石五斗料錢四百八十文春衣絹二疋折布錢一貫七百文冬衣絹二疋紬半疋綿一十二兩折布錢八百五十文不揀中料錢二百四十文余依揀中法】

  威果第六十指揮

營在州東米倉前祖額四百人舊系威勝指揮宣和六年改今指揮今管三百六十七人內(nèi)揀中一百六十六人不揀中九十九人闕額四十四人【將校于額外置一十人排定升轉(zhuǎn)階級將校一十人指揮使副指揮使各一人節(jié)級四十人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各十人其請給準(zhǔn)紹興舊則例揀中月白米一石二斗料錢六百文春衣絹二疋紬半疋折布錢一貫八百四十四文冬衣絹二疋紬半疋綿一十二兩折布錢一貫八百四十四文不揀中料錢三百文余依揀中法】

  崇節(jié)第三十一指揮

營在州東南靖越門內(nèi)祖額五百人舊系第四十五四十六指揮元豐六年以前兩指揮并作今指揮今管三百八十三人【額外置節(jié)級四十一人軍頭一人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各一十人排定升轉(zhuǎn)階級本州島帖補(bǔ)其請給準(zhǔn)熙寧四年宣到兩浙路則例月糙米一石五斗春衣絹四疋折布錢一貫五十文冬衣絹二疋紬半疋綿一十二兩折布錢八百五十文】

  牢城第十三指揮

營在州東都米倉前祖額二百人元豐初所定今管二百一十八人【額外置節(jié)級三十人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各一十人排定升轉(zhuǎn)階級本州島帖補(bǔ)其請給準(zhǔn)元豐二年置指揮月糙米一石五斗春冬衣各絹一疋折布錢一貫一百五十文】

  壯城指揮

營在州東崇和門內(nèi)祖額一百人熙寧初所定紹興元年增五十人今管一百五十人【排定升轉(zhuǎn)階級并本州島帖補(bǔ)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各五人其請給照紹興府則例月白米一石五斗春衣絹二疋折布錢一貫九十文冬衣絹二疋紬半疋綿一十二兩折布錢一貫七百文】

  剩員

營無定處亦無額今管五十一人紹熙四年敕諸路提刑司每遇巡歷就同守臣將揀中不揀中禁兵并廂兵通選一次其少壯及等者并充揀中禁兵反是者充廂兵其年老禁兵愿充剩員者聽【其請給月白米一石二斗春冬衣各絹二疋折布錢八百五十文】

  諸縣弓兵

臨海

營在縣東北四里尉聽東【其請給月顧錢四貫四百一十八文】

祖額八十人今九十五人

黃巖

營在縣西四十九步尉聽西

祖額九十五人今九十五人

天臺

營在縣東一十步

祖額五十人今五十七人

仙居

營在縣東八十步尉聽東

祖額五十人今五十七人

寧海

營無

祖額五十人今七十人

  諸縣寨兵

臨海

管界寨在縣東南七十里【嘉定十五年齊守碩及臣僚奏言管界亭場兩寨皆防托海道亭場既處海門之北而管界乃入里港之中甚亡謂也乞以管界徙海門南與亭場對峙有旨依令本州島下縣體量于上馬巖改建焉其請給月白米一石五斗春衣絹二疋折布錢一貫七百文冬衣絹二疋有半紬半疋綿一十五兩折布錢八百五十文料錢三百文】舊額一百八十四人今一百二十八人

亭場寨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其請給月米春冬衣同管界料錢二百四十文】

舊額一百七十七人今一百一十二人

吳都寨在縣東一百五十里【其請給月米春冬衣同管界料錢同亭場】

舊額一百六十九人今一百四人

黃巖

松門寨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其請給月米春冬衣料錢并同管界】

舊額二百三十七人今一百二十四人

仙居

白塔寨在縣西三十五里【嘉定十五年齊守碩及臣僚奏言曩以宣和呂寇嘯聚于此因而置寨今承平日久已為聚落而縣有蒼嶺當(dāng)衢處婺三州岡阜深阻行者窮日而后度人煙迥絕寇攘所憑徙彼而就此為便有旨依令本州島下縣體量于蒼嶺下戴村改建焉其請給月米春冬衣同管界料錢同亭場】

舊額八十人今四十人

寧海

臨門寨在縣東海頭二百里【其請給月米春冬衣料錢并同管界】

舊額二百三十三人今一百四十人

  諸縣鋪兵【其請給月糙米一石五斗春衣絹二疋折布錢一貫五十文冬衣絹二疋紬半疋綿一十二兩折布錢八百五十文】

臨海

崇和鋪在縣東二里

舊額一十人今一十人

白石鋪在縣東北二十里

舊額五人今如之

橫溪鋪在縣東五十里

舊額五人今四人

城西鋪在縣西二里

舊額一十人今八人

八迭鋪在縣西二十五里

舊額七人今五人

小石鋪在縣西北四十里

舊額七人今五人

百步鋪在縣西北六十里

舊額七人今四人

新城鋪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舊額五人今如之

小嶺鋪在縣西二十五里

舊額六人今如之

黃巖

戌浦鋪在縣北一十里

舊額六人今如之

店頭鋪在縣南一十五里

舊額五人今如之

魚沉鋪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舊額四人今如之

白峰鋪在縣東南五十里

舊額四人今如之

天臺

花桃鋪在縣東二十五里

舊額七人今四人

二里鋪在縣西二里

舊額七人今五人

小田鋪在縣西二十五里

舊額七人今五人

關(guān)嶺鋪在縣西五十里

舊額七人今五人

仙居

縣東鋪在縣東二里

舊額五人今如之

界嶺鋪在縣東二十五里

舊額六人今如之

白塔鋪在縣西二十五里

舊額四人今如之

昌前鋪在縣西五十里

舊額三人今如之

鎮(zhèn)頭鋪在縣西七十五里

舊額三人今如之

蒼嶺鋪在縣西一百里

舊額四人今如之

寧海

縣東鋪在縣東二里

舊額五人今三人

水遞鋪在縣東二十五里

舊額三人今二人

嶺上鋪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舊額四人今二人

嶺下鋪在縣西南五十里

舊額四人今二人

縣渚鋪在縣西南七十五里

舊額四人今一人

寧和鋪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

舊額四人今三人

默林鋪在縣北二十五里

舊額四人今如之

??阡佋诳h北五十里

舊額四人今如之

赤城志卷第十九

 山水門〔一〕

  山〔一〕

臺以山名州自孫綽一賦光價(jià)殆十倍今以其所登載質(zhì)之見聞秀概神標(biāo)炳炳如星日非若野史浪記譚河說海誣誕而不經(jīng)也按道書洞天福地于是邦為盛夫神仙之事雖圣賢所不齒然必有靈區(qū)異境而后宅焉故州于東南無慮百數(shù)而臺山之詭異巉絕獨(dú)稱雄于世間闉阇之家面帢幘亦他邦所無也夫豈以其巉然之阜卷然之石能使人鋪說而誦詠哉隱幾澄思必有得諸其山之外者矣

   州

大固山一名龍顧山在州西北三百步高八十丈周回五里按舊經(jīng)晉隆安末孫恩為寇刺史辛景于此鑿塹守之恩不能犯遂以大固小固名山壁記序云隋平陳并臨海鎮(zhèn)于大固山以千人護(hù)其城則得名舊矣而道史屬詞乃云茅盈得道于臨海鎮(zhèn)東龍顧山駕鶴上升又紹興十年道士費(fèi)德泓卓庵北山斸地得晉永和九年斷碑亦有龍顧山字蓋本名大固后又名龍顧焉山勢逶迤抱州治如屏障自州冶后而北則曰北山自北山稍東接白云寺則曰白云山其實(shí)一山也

小固山在東南二里與大固山相望高七十丈周回四里【詳見大固山】

巾子山在州東南一里一百步連小固山兩峰如帢幘一號帢幘峰其頂雙塔差肩屹立有明慶塔院院之南有翠微閣北有廣軒軒下瞰闉阇閣南眺郊藪廛市山川之盛一目俱盡故其勝概名天下登臨者必之焉又有曲肱齋齋側(cè)有礙云軒又其巔有息庵元佑中僧愿鴻所建今廢【任翻宿帢幘精舍詩云絕頂新秋生夜涼鶴飛松露滴衣裳前村月照半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 錢守昱題云數(shù)級崔嵬萬木中最堪影勢是難同闌干夜壓江心月鈴鐸秋搖岳頂風(fēng)重迭畫欄遮世界稀疏清磬徹虛空有時(shí)問著禪僧路笑指丹霄去不窮 章守得象題云步步云梯徹上層回頭自覺欲飛騰頻來不是塵中客久住偏宜物外僧下寺鐘聲沉地底前峰塔影落階棱憑欄未盡吟詩興卻擬乘閑更一登 孔淘題云古寺尋清賞梯云出薜蘿舉頭知日近極目得天多別嶂千屏列長江一帶過常聞凈居境況此復(fù)如何 舒亶登山懷道人詩云不見風(fēng)流李謫仙彩箋誰繼碧云篇黃花零落芙蓉老惟有青山似去年 何執(zhí)中廣莫軒詩云曲檻小欄桿登臨咫尺間望隨流水遠(yuǎn)高共白云閑亭柏僧歸路江風(fēng)客度灣覺來生羽翼疑是夢中還 陸長倩詩云凌虛云磴陟崔嵬軒檻仍從絕頂開邑屋萬家迷向背江流三面自瀠洄金山每限波濤阻星石曾登培塿來為是會稽東部郡不教更號小蓬萊 葛守閎詩云勝地藏東越嚴(yán)城聳二岑萬燈迎日早孤磬出云深雪霽茗初試雨涵山半陰茲焉即方廣有路到天心 胡宗哲詩云昔人亭榭久荒殘今復(fù)高軒峙翠巒眺望可周千里景晏游非止一時(shí)歡樓臺遠(yuǎn)近看如畫日月高低轉(zhuǎn)似九最好使君登覽罷夕陽群騎促雕鞍 劉握詩云天邊登覽處雕檻俯層岑山到三吳盡江連百越深柳煙含晚色花雨伴春陰騷雅知多助清虛在賞心 陳知柔題云司馬胸中著云夢杜陵眼底蓋乾坤吾衰不復(fù)論茲事飽看孤帆落遠(yuǎn)村】

   臨海

蓋竹山在縣南三十里按輿地志一名竹葉山中有洞名長耀寶光之天周回八十里洞淵集所謂第十九洞天也云笈七簽云仙人商邱子治之道藏洞天記及名山記皆云蓋竹山福地觀壇各一所有竹如蓋故以為名抱樸子云此山可合神丹有仙翁茶園舊傳葛元植茗于此又有禮斗壇石窗石幾石床石臼石硯塵外記云中有石井橋北小道直入有杉六叢左右有石室晉許邁嘗居之舊傳漢末有陳仲林等四人入此山得道真靈區(qū)也【或云紹興間有二女郎出入洞中一老嫗家其側(cè)疑以為魅穢其處遂不復(fù)見】又有丹鳳樓香壚天門二峰詭異竦特為游覽之勝【唐守仲友詩云籃輿東出初雨收眾山卷霧奔蒼虬麥田幪幪連千疇去年見種今有秋農(nóng)家碗大即快活使君不去能無羞春光欲盡誰挽留千林薿薿新綠柔桐華遠(yuǎn)近澹無思自開自落那關(guān)愁洞天為我暫晴色使我蠟屐窮冥搜天門發(fā)秀萬馬下水口離立群峰稠瀑泉對面瀉絕壁寶劍卻倚丹鳳樓溪聲噴薄雷震動石色古怪神剜鎪洞門唅呀風(fēng)颼颼香壚峰下蛟龍湫中岑特色小為貴左右旌節(jié)森戈矛幾年秘奧一日睹譚笑指示君知不精廬但欲占勝處事事棟宇非良謀飛廊跨水納佳氣突兀殿堂居上頭軒窗高下有奇致洗滌肺腑明雙眸我將于此棲羽流鳳笙鶴駕應(yīng)來游丹成一舉凌九州島下觀濁世如浮漚靈祠款謁路阻修層巖傾澗邃且幽經(jīng)營輪奐亦未就揮金爾助何須求晚云漠漠鳴雨鳩仆痡泥滑我欲休虹橋列炬趣歸騎城鼓已報(bào)更初籌追攀別乘聊復(fù)爾乘興何如王子猷習(xí)池不為倒載去兒童不用拍手?jǐn)r街謳】

白鶴山在縣東南二十里上有展旗峰洗腸潭又有劍崖舊傳趙炳留劍痕于此按寰宇記山上有湖中多盤石前有石槌石鼓鼓鳴則兵亂昔有白鶴飛入會稽雷門鼓中擊之聲震洛陽故以為名又臨海記云山上有池泉垂溜遠(yuǎn)望如倒掛白鶴之狀故有泉名掛鶴又郡國志云漢末有徐公于此山成道控鶴騰空而去故有鶴掛嶺焉三說不同未詳孰是

真隱山在縣西南四十里按寰宇記高一萬六千丈周回三百里與仙居韋羌山相接本名栝蒼又名天鼻唐天寶中改今名又按道書云栝蒼山在會稽山東南五岳圖序云栝蒼山東岳之佐神仙傳云王方平居昆侖往來羅浮栝蒼山石壁上有科斗字高不可識宋元嘉中遣名畫圖于團(tuán)扇焉

龍符山在縣東一百七十一里海中本名覆釜按輿地志云章安縣東五十里海際有覆釜山臨海記及寰宇記云東海有山形似覆釜吳越春秋云吾得覆釜書除天下之災(zāi)而劉世軌記云夏帝登此山得龍符之瑞唐天寶六年遂改今名山有巨跡相傳夸父逐日所踐云

臨海山在縣東北二百四十里接海本牛頭山以有石似之故名唐天寶六年改今名山下有二溪一始豐一樂安至州北合流云【協(xié)寅案樂安原本偽作東女非】

秀麗山在縣東二百里海中舊名芙蓉臨海記云州東北七十里海中有芙蓉山僧智顗傳云出海望芙蓉山竦若紅蓮之始開蓋指此也山上有石龕方圓一丈巉巖如斲唐天寶六年改今名

東掖山在縣東北四十五里以其處天臺左掖故名上有隔塵亭【石象之題云山椒亭榭適徘徊病膜煩襟斗頓開若有塵埃何處隔此中自是少塵?!?br />
樓石山在縣南六十二里西北帶江仰望如樓狀【按謝靈運(yùn)游山志云樓石山多支子又僧懷玉記有大小樓石山土人云內(nèi)者為小外者為大】

石新婦山在縣東南七十里東瀕江按臨海記云山土石紺色如人狀寰宇記云在縣東一百一里旁有奇石如婦人悉紺色宋文帝亦嘗遣畫工圖于白團(tuán)扇焉【左緯詩云煙蘿為髻霧為巾獨(dú)立江邊經(jīng)幾春無故被人呼作婦不知誰是畫眉人】

岐山在縣東南六十里黃巖方山戴氏贅杜氏居于此故俗呼杜岐山【按臨海記舊有謝詩杜岐一穴占三鈞聳筆金門玉戶新】

石鼓山在縣東一百五里按臨海記云黃石村有石鼓山山上有石似鼓兵革興則鳴舊有柵城唐正觀初刺史李元奏置起州兵二千人護(hù)之僧灌頂嘗避地于此【陳侍郎公輔詩云有山名石鼓千古鎮(zhèn)南溟大手不勞力動時(shí)天下驚】

兵山在縣東一百里唐末有兵遁于此故名

玉峴山在縣東一百七里本黃石山今縣東南地名黃礁一名黃石奧相傳黃石公居此有石碁盤尚存唐天寶六年更今名中有石澗可容數(shù)百人四面多林木臨海記云黃石山泄水九層沿崖如白練舊經(jīng)云昔有僧入其穴三日而回言其中多水有伏翼大如鵝

上足山在縣西南一十一里一名戲龍西接真隱山南連永嘉西南連栝蒼有石井龍湫巖上有瀑布高十余丈歲旱必禱焉

湖山在縣北四十里臨海記云其上夷坦可坐數(shù)百人俯視江海邑屋爛然在目俗以重九日多登焉

白鵠山在縣西北六十里以其水傾注遙望如倒掛白鵠故名按臨海記云中有深湖魚大如二百斛舟修可二丈疑其誕也

金鰲【一作鵝】山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東有一小洞昔有人夜艤舟于此一物起波間光彩注射迫視乃一巨鰲金色故以為名【詳見善濟(jì)院】

赤山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絕頂有古塔塔之下有石函盛小銅塔銅塔之內(nèi)有銀壺盛舍利俗傳梁王(上?下言)所施

白山在縣東南二百五十里按臨海記郡東南有白山望之如雪其上有湖舊傳金鵝于此集焉下有溪其水金色

合旗山在縣東一百三十里舊傳僧灌頂居攝靜寺會有??苤另斨v經(jīng)自若寇見旌旗耀日有神皆丈余懼而遁故以名山

東刊山在縣東九十一里一名天柱東南接黃石山按臨海記山極高遠(yuǎn)蓋禹隨山刊木因以為名晉任【神廟嫌諱】葬焉

望海尖山在縣東北四里后嶺上其峰高聳宜遠(yuǎn)眺今土人多以為田麥時(shí)翠浪翻浮最為可愛

日山在縣西五里以其面東朝日視諸峰獨(dú)高故名

牛極山在縣西北一十里以牧牛路至此極故名上有平坡數(shù)畝可遠(yuǎn)眺

白巖山在縣西一十二里舊名白馬唐天寶六年改今名

古塘門山在縣南二十里兩峰對峙中空十余丈舊傳海門在焉

新羅山在縣西三十里與八迭嶺相望鳥道巑岏多野果土人利之

許孝山在縣北四十五里舊傳有許其姓者居喪至孝每一慟則群鳥悲鳴故以名山

遮呀山在縣西北五十里以兩山嵯岈如齒并列故名

燈壇山在縣西南六十里北連栝蒼舊經(jīng)云上為石壇每陰雨則有光如燈故名

宜古在縣西六十里其巔平衍良疇可十頃上有潭瀑沾溉水旱不能災(zāi)

童峙山在縣東七十里按僧遵式安仁院記作峒峙字

鴻鶴山有二一在縣西七十里一在縣西北六十五里

?潭山在縣東七十里舊傳下有石?戴之故名

九盤山在縣東南七十五里以其縈回九轉(zhuǎn)故名絕頂可眺大海有小寺亦以山名

閭邱山在縣東北八十里昔人逸民閭邱氏居此故名

亭山在縣南一百里其地有寨由郡泛舟入黃巖者多候潮于此

翠環(huán)山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峰巒回合有若環(huán)翠故名

高相山在縣東北一百三十五里一穴無際按會稽圖云與海通

宴□山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按臨海記有越王望海館下有湖多金鵝飛魚

高麗頭山在縣東南二百八十里自此山下分路入高麗國其峰突立宛如人首故名

常風(fēng)山在縣西五十里以其穴常有風(fēng)故名

碧云山在縣西五十里面常風(fēng)山

帽尖山在縣西七十里以其形如帽而銳故名

牛頭山在縣東二百八十里東北連寧海

碧潭山在縣西北一十三里俗呼壽安山

鳴鶴山在縣西二十里

西岑山在縣東南六十里

寒石山在縣西北七十里

十方山在縣西八十里

三石山在縣東一百二十里

白楓山在縣東南一百二十五里

海門山在縣東南一百二十六里瀕海

堀門山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海中按郡國志作崛門輿地志云山腹穹窿一穴透頂其中有聲則風(fēng)起水涌且主兵吳時(shí)已如此

大雄山在縣東二百一十一里海中【舊傳晉僧懷玉常伐木于此值風(fēng)與浪合有光如練導(dǎo)至涌泉寺】

熨頭扣山在縣東二百一十一里海中西有嶼民多居焉

石灶山在縣東南七十里海中以有石若灶然故名

鵝鼻山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海中以其狀如鵝鼻吸水故名下有海涂捺為田

輕盈山在縣東南一百六十里海中上有滬業(yè)者居焉

石佛山在縣東南一百七十里海中以其狀如佛故名

(山交)巉山在縣東南一百八十里海中上多支子且有田及民廬

蒼郭山在縣東北二百一十一里海中以其西有蒼郭村故名

小門山大門山在縣東南一百里海中

壽昌山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海中

莆門山在縣東南一百五十七里海中

東麂山在縣東一百五十七里海中

西麂山在縣東一百六十二里海中

主山在縣東南一百七十里海中上多民居

鹿頭山在縣東南一百八十里海中

虎頭山在縣東北二百六里海中

澤青山在縣東南二百一十九里海中

檉澳山在縣東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伯達(dá)山在縣東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嶼山在縣東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澤山在縣東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云峰有二上峰在縣西南五里下峰在縣西南一十九里

三峰在縣東一十五里或云三峰旁有嶺亦以是名

中峰在縣東六十九里按安仁院記有東接中岳之語

惠峰在縣南二十里

靈峰在縣東南五十里

雙巖在縣南一十五里峭峻并峙為江南諸山之冠州治對焉

石船巖在縣西一里城山嶺以其若船狀故名中有小穴舊傳白鷹常棲其上

百丈巖在縣東北三里法安院側(cè)上有龍湫雨驟則雙瀑交垂如玉簾之狀章守得象詩所謂千尋練掛雙流瀑是也

伎石巖在縣南一十里巖尖有巨石橫其上著巖僅尺許眾舉之莫能動

圣巖在縣南二十里錢柱山險(xiǎn)絕舊傳有神躍馬于此故名至今有馬蹄痕又名馬蹄巖

白巖在縣南二十四里孤絕秀異林木鱗次以其皆白石故名上有龍湫水如白練云

象鼻巖在縣西三十五里以其狀似之故名下枕深潭

云巖在縣東四十五里以白云常蔽其上故名

獅子巖在縣東五十里下里墺口呀然欲躩兩足垂前狀如獅子踞地故名

豬頭巖在縣西十里

松巖在縣西南一十五里

羅漢巖在縣西二十五里

石?巖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白馬隱身巖在縣東三十五里

寶藏巖在縣西四十五里

桐巖在縣東五十里接寧海

禪師巖在縣西五十五里

烏巖在縣東七十里

仙巖在縣東一百二十里

彭公嶼在縣東一十里【古謠云彭公嶼沙漲出宰相破石湖水穿出狀元破石湖在縣西日山北年沙漲謝錢二公果相繼入相今湖水亦漸穿矣】

樊續(xù)嶼在縣東南七里【見臨海記詳見冢墓門】

新羅嶼在縣東南三十里昔有新羅賈人艤舟于此故名

騰嶼在縣東北六十里南有溪清泚出巨蟹焉

?嶼在縣東一十五里

嚴(yán)嶼在縣東一百二十里

獨(dú)嶼在縣東南一百三十五里

行嶼在縣東一百四十六里海中

馬嶼在縣東一百七十里

城山嶺在縣西三里以筑城其上故名【世犖按原本作西南】

馬嶺在縣南五里舊傳有馬氏者鑿山為之故名

石姥嶺在縣西北三十里石有神靈人祭之以祈田蠶凡經(jīng)從者亦拜焉

新嶺在縣南三十五里入自大左墺至嶺脊分臨海黃巖界凡三上三下云

后嶺在縣北四里

蔡嶺在縣東八里

平嶺在縣南一十里

護(hù)郭嶺在縣西南一十里

開浦嶺在縣西一十七里

八迭嶺在縣西二十三里

長石嶺在縣南二十五里

小嶺在縣西二十五里

大嶺在縣西三十里

朱沙嶺在縣東三十里

拗嶺在縣南三十里

孝慕嶺在縣南三十里

磨石嶺在縣西三十五里

大左嶺在縣南四十里

七孺嶺在縣西四十里【詳見鄉(xiāng)里門】

小石嶺在縣西四十七里

五謹(jǐn)嶺在縣西北五十里下乃大石墺云

常風(fēng)嶺在縣西五十里

長田嶺在縣南五十里

象坎嶺在縣西五十五里

天門嶺在縣西六十里

狼坑嶺在縣東六十里

寧和嶺在縣東六十里

童峙嶺在縣東九十里

龍墺嶺在縣東南九十里

金溪嶺在縣東北九十里

二嶺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

城門嶺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

芙蓉洞一名石鼓洞在縣東一百四十里隆恩寺后洞有二形如石鼓大小相連大可方三丈小僅三之二俗傳多怪物其西相距三四里有巨石高十?dāng)?shù)丈屹立山巔號石柱下亦有石室方二丈(王靈)瓏上通俗呼為穿巖云

太平巖洞在縣西三十五里因鄉(xiāng)得名異峰谽岈上常有云氣其旁林木蔽映泉瀑飛垂有石室石枕石床石杵之類

常風(fēng)洞在縣西四十里中極幽邃舊有石欄護(hù)之宣和中亦嘗駐兵于此

招賢洞在縣西六十里因寺得名宣和寇難朝廷遣將鋤擊以其地?fù)?jù)險(xiǎn)而守焉

平巖洞在縣東八十里舊傳仙人所棲有石門石窗石井石床鼎灶之屬

金仙洞在縣東一百五十里以其下有寺曰金仙故名一又名雉溪洞僻絕縈遠(yuǎn)蓋瞿曇之所家云

石蓮洞在縣東一百七十里口徑六尺深不可入每亭戶煎煮土人采捕皆聚其旁焉其下則海涂

金雞石在皇華亭下瀕江根有兩足巨潮沖突不動即皇華真人上升處石間有泓水極清與報(bào)恩寺前龍井通昔有人浮梗井中自石而出

飛霞石在蓋竹山舊傳仙人上升于此石迭三層牧孺戲其上以手轉(zhuǎn)之不墜

迭石在縣南九里高下羅生如甃迭然

蝦(蟲麻)石在縣東南五十里江側(cè)

石塘在縣西三十五里蓋以巖穴狀如塘故名其上山泉飛注于此

石柱在縣東三十里上沙

石倉在縣東三十六渡之第四渡

石牛在縣東四十里下管洋

赤城志卷第二十

 山水門〔二〕

  山〔二〕

   黃巖

委羽山在縣南五里俗號俱依山東北有洞世傳仙人劉奉林于此控鶴輕舉嘗墜翮焉故以為名按登真隱訣真誥皆云委羽山天下第二洞號大有空明之天又十大洞記委羽山大有空明洞在黃巖縣南數(shù)里即大有真人之所治焉【一云青童君主之】又云笈七簽載司馬季主攜其子女隱茲山鮑叔陽段季正亦于此得解化之道則其為仙窟舊矣地所產(chǎn)石無大小百碎皆方正有棱以煮湯可愈疾其前有道院【上蔡謝伋記云臺州黃巖縣西五里有山岡阜連屬草木茂密其洞曰委羽父老相傳數(shù)十年前常有青衣童子戲洞口居人以滓穢溷之童因忽不見紹興中有石城使君李侯端民令斯邑暇日勸課農(nóng)桑至其處始擇道士董大方主之稍給香火瓜華之用大方以符水治疾病輒即愈邑人重之以是二十年間堂殿門廡高明靚凈庫廚湢浴具體而有始變荊榛為勝地按大洞記甌粵之間大海之涯地產(chǎn)方石真人劉奉林所居也奉林嵩高逸士避周季世棲焉控鶴輕舉墜一大翮人名其山曰委羽伋寓居三童山鐘鼓相聞嘗一再至及守縉云大方遣書求文記其事復(fù)曰我本山林人主郡非其好也盍俟歸及使浙右又以書來曰公又渡浙而西矣歸其寧可以日月冀哉且洪農(nóng)寓公重道相悅欲成茲事許列銜石上矣敢固以請乃序而為之銘銘曰昔有仙人卯金刃雞犬同升記阡陌九皋聲聞至今存上天下天曾委翮仙人一去幾千載閱世真同駒過隙長官好事經(jīng)李侯大洞主人親推擇穹窿堂殿復(fù)一新照映林巒非夙昔寓公耆德上清都豈有他揚(yáng)畢茲石碧落侍郎寧復(fù)來葉令飛鳧塵幾隔太乙青藜倘可尋去共研朱點(diǎn)周易 杜光庭詩云窅然靈岫五云深落翮標(biāo)名振古今芝朮迎風(fēng)香馥馥松檉蔽日影森森從師只擬尋司馬訪道終期謁奉林欲問空明奇勝處地藏方石恰如金 左緯詩云委羽不知何處是倩人扶上木蘭橈欲尋去路花梢密爭認(rèn)行云酒浪搖流水忽隨山腳轉(zhuǎn)洞天疑把杖頭挑逡巡不覺東風(fēng)晚殆有仙人弄玉簫 王十朋詩云?山軟翠日開屏羽客逍遙此閉扃早起留云閑放鶴夜來伴月靜看經(jīng)巖前方石有多好灶里丹砂且是靈應(yīng)有赤城鸞鳳過一聲長嘯入青冥】

王城山在縣南七十五里石累迭如城本名方城山王羲之游四郡記云臨海南界有方城山絕巘壁立越王失國嘗保此山天寶六年改今名俗又呼方巖中有漁翁巖石柱峰仙人濯足灘雞母石石棋盤平霞嶂露臺石仙棺巖牛脊隴水簾谷至平曠處可百余畝有力者墾之號仙人田

五龍山在縣東南一百里東連大閭山臨海記云五龍山脊有石聳立大可百圍上有叢木如婦人危坐俗號消夫人父老云昔人漁于海濱不返其妻攜七子登此山望焉感而成石下有石人七軀蓋其子也今人或曰石夫人山或曰消山蓋石夫人在其巔消山在其足其實(shí)一山爾又按輿地志消山南下有消夫人寰宇記臨海縣消山北湖陰蕭御史廟有石孤聳如婦人狀則御史廟與石夫人不遠(yuǎn)矣然則二書謂消山消湖而今或謂蕭山蕭湖不亦誤歟

黃巖山在縣西一百二十里一名仙石山有路可通郡今廢按臨海記山上有石驛三面壁立俗傳仙人王方平居焉號王公客堂南有石步廊又云山頂有黃石故名

東鎮(zhèn)山在縣東二百四十里臨海記云洋山東百里有東鎮(zhèn)大山去岸二百七十里生昆布海藻甲香礬等物又有金漆木用涂器物與黃金不殊永昌元年州司馬孟詵以聞中有四墺極險(xiǎn)峻山上望海中突出一石舟之往高麗者必視以為準(zhǔn)焉

永寧山在縣東五里舊志云因古縣而名巖壁峻峙四望皆方正故俗號方山舊傳僧懷玉于此飛錫落臨海任氏家山下有亭夾岸梅花相續(xù)十?dāng)?shù)里不絕

三童山在縣西南一十七里舊志云山有三峰各高十余丈遠(yuǎn)望似童子香積寺記云昔有三童子出沒其側(cè)跡之皆化為石故以名山按寰宇記云山在臨海今實(shí)黃巖也

靈石山在縣西五十里與烏巖接以甘露降名甘露山按臨海記云山上有寺當(dāng)孫恩叛毀木為船石從空自墜賊以傷去故號靈石或云此石自西北飛至故名

三嶒山在縣西六十里初至下嶒則兩山夾一水而入其勝處號云莊風(fēng)磴俗傳仙人奕棋其上至今苔蘚不侵次至中嶒二里許兩石蹲踞號石門其前巨溪洶激中石柱屹立人謂有龍?bào)囱山B興間一夕大風(fēng)雨龍見石忽摧折今所余猶數(shù)十丈又四里即上嶒有洞空闊尤勝大率三嶒之勢高下皆可觀而田疇實(shí)少居人以造楮為業(yè)云

岱石山在縣西南一十七里西北角有巨石挺立類人形俗呼為石大人又有一石橫前如柜號石柜山今其村號石柜村又號岱石村

雞籠山在縣南二十五里俗傳星月晦冥則光彩燭天一日天陰忽晶彩晝見視之則金寶滿山競往取之輒皆滅沒故老呼為許公藏

丹崖山在縣南四十五里巖石俱赤有金銀星焉世傳仙人煉丹于此故名有池深可尺余群烏浴其上俗名老鴉井或又曰煉丹井

屏山在縣南八十里其東西二石聳立如屏故云東屏挺立無倚有古藤纏絡(luò)之冬寒不凋西屏因風(fēng)雨仆為二矣

盤山在縣西南四十里【王詹事十朋詩云一嶺迢迢十里賒行人半日踏煙霞青山遮莫盤千匝歸夢何曾不到家】

烏巖山在縣西四十里以中多烏石故名相傳其巔有廟云

鳴山在縣西二十里旁有龍湫每遇旱致禱必聞飄風(fēng)驟雨之聲

白塔山在縣南四十五里舊傳上有石塔遇晦則光采旁燭土人怪而撤之

利墟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其水出利墟浦南入永寧江

阻浪山在縣東南五十里其陰距海浪入時(shí)藉以為阻故名

夏烏山在縣西六十里按舊經(jīng)山之神名烏人至此稱烏字輒為蛇虺所嚙舊有龍湫在山腰

于浦鎮(zhèn)巖山在縣東南六十里中多奇怪有二石壁高廣四丈顏真卿姓名刻焉

浮山在縣西六十里特起田間四無聯(lián)屬俗傳一夕風(fēng)雨浮至故名

樓山在縣南六十里以其巔巖石突起狀如樓閣故名

樓崎山在縣南七十里極雄峙海舶視為向背下有石米通明如雪相傳有異人嘗飲啄焉

?巖山在縣東南七十里以其巔有石如?故名下有井泉常白色

獅子山在縣東南八十里上有石庵方廣五丈高三丈五尺修煉者嘗居之旁有道士巖

葉茶寮山在縣南八十里昔有隱者于履居之號藥林嘗開山得楛矢焉

紫高山在縣南八十里土膏泉冽中產(chǎn)茶甚奇

嶠嶺山在縣南九十里俗稱溫嶺有東西兩峰東大西小故有大小嶺之名與樂清分界

西山在縣南九十里舊名西原與嶠山相望世傳仙人煉丹之地絕頂有池尚存【訪趙公戴詩云西原仙境即西山流水桃花隔世間自笑重來湖??图t塵惹到白云關(guān)】

松門山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按王羲之游四郡記云永寧縣界海中有松門鳥?山嶼上皆生松故名

龍鳴山在縣南一百二十里上龍湫舊傳有龍鳴其上故名

積谷山在縣東南二百五十里上銳下闊如積谷場圃狀故名或云則谷者誤

塵山在縣西南三百里以山多塵(土盍)故名永寧江源出于此

馬鞍山在縣東北五里以其勢奔迸脊如馬鞍故名

雞鳴山在縣南六十里舊傳有天雞鳴其上故名

金山在縣南七十里上銳下闊宛若金字【王侍郎居安筑堂面之號金山堂】

跘踝山在縣東南七十里形如趺坐又名披云山

柔極山在縣西南七十里一云牛極

唐門山在縣北五里中有將軍巖甚巨

凈土山在縣東北一十五里東接臨海杜岐山

望魚山在縣西北一十五里

樟槿山在縣西北二十里

三女山在縣東南三百里海中有二石如松狀號石松潮平則沒舟行必避之世傳為如來出世山距東鎮(zhèn)一港云

盤馬山在縣東南九十里海中以其形四斷盤旋如馬故云

賞頭山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海中下有石闊尋文竇而得泉居人皆汲之

悟空山在縣東南三百里海中以悟空寺在焉故名

巖頭山在縣東七十里海中

壽門山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海中

赤礁山在縣東南二百里海中

飯閟山在縣東南三百里海中

九峰山在縣東南三里中有庵焉庵前九峰環(huán)立下至溪則無所見人指之為勝地今庵不存【左緯詩云入山須判宿不宿漫區(qū)區(qū)泉脈尋還有蘭香嗅卻無杉高方見直石怪不成粗若到三潭頂歸時(shí)路更迂】

白峰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靈巖在縣北一十里又名鷲峰后有飛瀑垂崖而下石根插水潴為一潭樵人續(xù)藤系石測之無極慶元四年令??O亭其上曰擘翠又一石洞在嵚崎間號天風(fēng)門又名小空明【左緯詩有怪巖摩足力空谷荅人聲之句】

松巖在縣西一十五里沿崖而上凡七里始登石梯梯數(shù)百級勁直如削名曰古仙百步街其上平廣蔭以古松下有碧龍?zhí)冻鰶]能為云雨東南一土庵特異有石棋盤仙人跡焉巖上又有翦刀痕或云王仙姑輕舉之地

蛇首巖在縣西六十里舊有石刻蛇首巖三字故名【求仲弓詩云石如蛇首隱林端未得風(fēng)雷且蟄蟠俗眼莫嫌無變化待生頭角始堪觀】

子晉巖在縣西北六十里平夷可宴坐俗傳王喬嘗吹簫于此故名

戴公巖在縣東南七十五里上有絫石池水極甘冽舊以戴氏居之故名

鼓巖在縣東南七十五里兩石相絫高廣可三尺伐之如鼓聲故名

百丈巖在縣南八十里明覺院側(cè)險(xiǎn)不可躋惟傍院而登則其平如掌上有石峰聳立望之凜人毛骨焉

應(yīng)聲巖在縣南八十里葉茶寮山側(cè)下有石屋可容數(shù)十人或笑語則谷聲響荅一名響巖

獅子巖在縣南九十里與王城山對以其狀類獅子故名

觀音巖在縣極東下瞰海有穴可坐數(shù)十人以其中嘗有光明故名

鶩嶼在縣南五十里以山形如鶩故名上有金雞坑

夾嶼在縣南六十里兩山夾峙僅容河流旁有二小山相對如眉名夾嶼門

小嶼在縣東南七十里而南其東當(dāng)十之二絕無林木遇夜有赤光焉俗傳寶所藏也

撮嶼在縣南七十五里以山形如拳手可撮取故名

盧嶼在縣西一十五里

桐嶼在縣東南二十里

九嶼在縣西三十五里

錢嶼在縣南三十五里

龔嶼在縣南四十五里

茶嶼在縣南四十五里

褊嶼在縣南四十五里

杉嶼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洋嶼在縣東南四十五里

關(guān)嶼在縣西南五十里

橫嶼在縣南六十里

蝦蟆嶼在縣南六十里

張家?guī)Z在縣南六十五里

腰嶼在縣南七十里

建平嶼在縣南七十里

筭嶼在縣南七十里

長嶼在縣東南七十里

羅嶼在縣南七十三里

謝嶼在縣南七十三里

瓦嶼在縣南七十三里

葉家?guī)Z在縣南七十三里

林家?guī)Z在縣南七十五里

金華嶼在縣東南八十里

半嶺在縣南一百里舊志云地甚廣初欲以建州云

五部嶺在縣西一百一十里東連五部村西連樂清孤田村西北連永嘉鋪嶺東北連蒼山東南連桐嶺故名五部

戍浦嶺在縣北一十里為入州通道俗名黃土嶺

義誠嶺在縣西八十里接臨海其南二十五里即茅畬鋪

亭嶺在縣東南一百里接樂清

項(xiàng)嶼嶺在縣東一十五里

白石嶺在縣東一十七里

柵嶺在縣東二十里

小塘嶺在縣西南二十七里

大塘嶺在縣南三十里

繡嶺在縣南三十里

林和嶺在縣西四十里

胡墓嶺在縣西南八十里

車嶺在縣西一百里

惺惺石在縣北四十里瑞巖山舊傳僧空照披荊棘而入得一盤石踞之宴坐自喚曰主人翁惺惺著后因以名且立堂曰喚堂

赤城志卷第二十一

 山水門三

  山

   天臺

天臺山在縣北三里【自神跡石起】按陶宏景真誥高一萬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十道志謂之頂對三辰或曰當(dāng)牛女之分上應(yīng)臺宿故曰天臺一曰大小臺以石橋大小得名亦號桐柏樓山登真隱訣云大小臺處五縣中央【五縣謂余姚句章臨海天臺剡縣】顧野王輿地志云天臺山一名桐柏眾岳之最秀者也徐靈府記云天臺山與桐柏接而少異神邕山圖又采浮圖氏說以為閻浮震旦國極東處或又號靈越孫綽賦所謂托靈越以正基是也按諸書名稱不同惟天臺乃其正號余亦各有據(jù)獨(dú)上應(yīng)臺宿之語雖本道書渺不可考爾魏夫人傳云天臺山下有祠堂方三里乃司命君府其東南二門有日月三辰之精光燭洞天抱樸子內(nèi)篇云諸山不可煉金丹以其皆有木石之精惟太華少室縉云羅浮大小臺正神主之可以修煉審此則其靈敞詭異出仙入佛為天下偉觀宜哉【孫綽賦云天臺者蓋山岳之神秀也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臺皆元圣之所游化靈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矣所以不列于五岳闕載于常典者豈不以所立冥奧其路幽迥或倒景于重溟或匿峰于千嶺始經(jīng)魑魅之域卒踐無人之境舉世莫能登陟王者莫由禋祀故事絕于常編名標(biāo)于奇紀(jì)然圖象之興豈虛也哉非夫遺世翫道絕粒茹芝者焉能輕舉而宅之非夫遠(yuǎn)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遙想而存之余所以馳神運(yùn)思晝詠宵興俛仰之間若已再升者也方解纓絡(luò)永托茲嶺不任吟想之至聊奮藻以散懷 太虛寥廓而無閡運(yùn)自然之妙有融而為川瀆結(jié)而為山阜嗟臺岳之奇挺實(shí)神明之所扶持蔭牛宿以曜峰托靈越以正基結(jié)根彌于華岱直指高于九疑應(yīng)配天于唐典齊峻極于周詩邈彼絕域幽邃窈窕近者以守見而不之之者以路絕而莫曉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翩而思矯理無隱而不彰啟二奇以示兆赤城霞起以建標(biāo)瀑布飛流以界道睹靈驗(yàn)而遂徂忽乎吾之將行仍羽人于丹邱尋不死之福庭茍臺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釋域中之常戀暢超然之高情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鈴鈴披荒榛之蒙蘢陟峭崿之崢嶸濟(jì)楢溪而直進(jìn)落五界而迅征跨穹窿之垂磴臨萬丈之絕冥踐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攬樛木之長蘿援葛藟之飛莖雖一冒乎垂堂乃永存乎長生必契誠于幽昧履重險(xiǎn)而逾平既克隮乎九折路威夷而修通恣心目之寥爽任緩步之從容藉萋萋之芳艸映落落之長松覿翔鸞之裔裔聽鳴鳳之嗈嗈過靈溪而一濯疏凡想于心胸蕩余塵于旋流發(fā)五蓋之游蒙追羲農(nóng)之絕軌踐二老之元蹤陟降信宿迄于仙都雙闕云竦以夾路瓊臺中天以懸居珠閣玲瓏于林間玉堂蔭映于高隅彤云斐亹以翼欞皦日耀晃于綺疏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惠風(fēng)佇芳于陽林醴泉涌溜于陰渠建木滅景于千尋琪樹璀璨而垂珠王喬控鶴以沖天應(yīng)真飛錫以躡虛騁神轡之揮霍忽出有而入無于是游覽既周體靜心閑害馬以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虛目牛無全凝思幽巖浩詠長川爾乃羲和亭午游氣高褰法鼓瑯以振響眾香馥以揚(yáng)煙肆覲天宗爰集通仙挹以元玉之膏漱以華池之泉散以象外之說暢以無生之篇悟遣有之不盡覺涉無之有間泯色空以合跡忽即有而得元釋二名之同出消一無于三幡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于不言渾萬象以冥觀兀同體于自然 李白送楊山人詩云客有思天臺東行路超忽濤落浙江秋沙明浦陽月今游方猒楚昨夢先歸越且盡秉燭歡無辭凌晨發(fā)我家小阮賢剖竹赤城邊詩人多見重官燭未曾然興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石橋如可度攜手弄云煙又同友人舟行詩云楚臣傷江楓謝客拾海月懷沙去瀟湘掛席泛溟渤蹇予訪前跡獨(dú)往造窮發(fā)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沒愿言弄倒景從此煉真骨華頂窺絕冥蓬壺望超忽不知青春度但怪綠芳歇空持釣鰲心從此謝魏闕又有天姥吟留別等詩□張祜詩云崔嵬海西鎮(zhèn)靈跡傳萬古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名從干取象位與坤作輔鸞鶴自相群前人空若瞽巉巉割秋碧女媧徒巧補(bǔ)視聽出塵埃處高心漸苦纔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仰看華蓋尖赤日云上午奔雷撼深谷下見山腳雨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昏晨邈千態(tài)恐動非自主控鶴大夢中坐覺身栩栩東溟子時(shí)月卻孕元化毋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縷石梁屹橫架萬紐青壁(上?下立)卻瞰赤城巔勢來如刀弩盤松國清道九里天莫睹穹崇上攢三突兀傍聳五空崖絕凡路癡立麋與麈邈峻極天門覷深窮地戶金庭路非遠(yuǎn)步徙將欲舉身樂道家流崇儒若一矩行尋白云叟禮像登峻宇佛窟繚杉楓仙壇半蓁莽縣巖與飛瀑險(xiǎn)噴難足俯海眼三井通洞門雙闕拄瓊臺下昏側(cè)手足前采乳但造不死鄉(xiāng)前勞何足數(shù) 僧貫休詩云重迭太古色蒙蒙花雨時(shí)好峰行恐盡流水語相隨黑壤生紅朮黃猿領(lǐng)白兒因思石橋月曾與道人期 陳恬望山詩云嵩陽不得到華頂可徘徊當(dāng)知吾性分自有一天臺 協(xié)寅案我家小阮賢上宜補(bǔ)題云送從侄之臺州】

赤城山在縣北六里一名燒山又名消山石皆霞色望之如雉堞因以為名孫綽賦所謂赤城霞起以建標(biāo)是也山之麓有巖極深廣晉義熙初僧曇猷造寺號中巖齊僧慧明復(fù)就塑一佛故又名臥佛上又有巖二曰結(jié)集曰釋簽蓋灌頂湛然遺跡也西有玉京洞北有金錢池絕頂有浮屠七級梁岳陽王妃所建下有曇猷洗腸井大抵皆峭壁不可登上有仙人井飛流噴沫冬夏不竭支遁天臺山銘序云往天臺山當(dāng)由赤城為道而神邕山圖亦以此為臺山南門石城山為西門徐靈府小錄又以剡縣金庭觀為北門云

瓊臺雙闕兩山自崇道觀西北行二里至元應(yīng)真人祠由真人祠取道仙人跡經(jīng)龍?zhí)秱?cè)凡五里至瓊臺轉(zhuǎn)南三里至雙闕皆翠壁萬仞森倚相向?qū)O綽賦所謂雙闕云竦以夾道瓊臺中天而危居是也【夏英公竦銘云瓊臺峨(薛去艸改山)左右如闕直上相等蘿交蔓結(jié)啟閉云氣出入日月千里若線群峰如屑凌霄壓海吞吳跨越 柳泌題云崖壁盤空大路回白云行盡到瓊臺洞門黯黯陰宮閉金闕曈曈日殿開 方干詩云積翠千層一徑開遙盤山腹到瓊臺萬花飄落巖前去桂子流從別洞來石上叢林礙星斗窗邊瀑布走風(fēng)雷縱云孤鶴無留滯定恐煙蘿不放回】

寒石山在縣西北七十里寒山子嘗居之今呼為寒巖前有盤石曰宴坐峰上有拊石洞世傳赤城山神避曇猷徙居此由宴坐西有石如植筍蘿蔓縈綴其西有石梁可數(shù)尺架兩崖間險(xiǎn)峻不可陟南有泉如屋溜寺僧縻竹綆引之前距山腹一里有道人洞轉(zhuǎn)西二里亂泉釃流巖竇間散若虬髯因號龍須洞蓋臺山絕勝處也臨海記云石室前有立石參差五色遠(yuǎn)望如綬帶舊傳為綬帶山產(chǎn)石髓石脂絕杪有仙人石棺蛻骨尚存嘗有僧就視脛骨幾數(shù)尺云【寒山詩云重巖我卜居鳥道絕人跡庭除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茲凡幾年屢見春冬易寄語鐘鼎家虛名定無益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窮溪長石磊磊澗闊草蒙蒙苔滑非關(guān)雨松鳴不假風(fēng)誰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瀑布山在縣西四十里山有瀑布垂流千丈遙望如布蓋與福圣觀國清寺二瀑為三其山出奇茗【神異記云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引三青羊至此山曰吾丹邱子也聞子善具飲今以茗奉給祈子他日有甌犧之余相遺也后常與家人入山獲大茗焉】

覆船山在縣東一十里以狀如覆船故名按神邕山圖此臺山腳也其上夷坦可三十頃中有三泉冬溫夏冽以其橫據(jù)縣東舊呼為東橫側(cè)有古凈池云【許渾有宿東橫山瀨詩云孤舟路漸賒時(shí)見碧桃花溪雨灘聲急巖風(fēng)樹勢斜獼猴垂弱蔓鸂鶒睡橫槎漫向山林宿無人識阮家】

方瀛山在縣西北二十八里按徐靈府小錄云由桐柏北上一峰可五里許上有平疇余十畝間以陂池前眺蒼峰后即云蓋峰也長慶中靈府居此寶歷元年賜今名

蒼山在縣東四十里按神邕山圖云其山凌映桐柏【神邕以桐柏在天臺極東接寧海界即非司馬子微今置觀處】絕頂睇滄海以其蒼蒼接漢故名古經(jīng)云其山鳴吼必有大風(fēng)雨

系船山在縣東四十里地名南洋舊傳古煎鹽處有石盤柱尚存有巨石橫亙云海波沃曰舟人常系纜于此然不可考

鳳凰山在縣東一十里孫綽所謂覿翔鸞之濟(jì)濟(jì)聽鳴凰之嗈嗈意即此地也

司馬悔山在縣北一十三里天臺山后蓋第十六福地仙人李明治之

始豐山在縣東南一十五里舊以狀類盤龍名龍山唐天寶中更今名

折山在縣東一十六里以崖堮險(xiǎn)折故名中有峰拔立孤秀舊傳王喬控鶴于此

天柱山在縣西九十里南有黃水峰【羅提刑適詩云孤峰插太清天柱此垂名造化功成后乾坤賴不傾夜星千拱小秋漢一梁橫欲問登臨處重梯四面生】

大盆山在縣西一百八十里西接?xùn)|陽南界仙居以遙望形如覆盆故名

鼻山在縣西北一十五里以山形如鼻故名

髻山在縣東四十里以其形如髻故名

土墻山在縣西四十里以形如繚墻故名

峇山在縣西南一十五里

甑山在縣西三十里

檐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松山在縣東南四十里

招賢山在縣東四十五里

焦山在縣西南六十里

雷馬山在縣西九十里

華頂峰在縣東北六十里蓋天臺第八重最高處舊傳高一萬丈少晴多晦夏有積雪可觀日之出入中有黃金洞絕頂東望滄海彌漫無際俗號望海尖下瞰眾山如龍虎蟠踞旗鼓布列之狀草木熏郁殆非人世僧智顗與司馬承(仁廟御諱)嘗宴坐修真焉孫綽賦所謂陟降信宿迄乎仙都是也有葛元丹井王羲之墨池【李紳題云欲向仙峰煉九丹獨(dú)瞻華頂禮真壇石標(biāo)琪木凌天碧水掛銀河映日寒天外鶴聲隨絳節(jié)洞中云氣隱瑯玕浮生未有從師路空誦仙經(jīng)想羽翰】

玉霄峰在縣西三十五里洞天宮上重崖迭嶂松竹蔥蒨且產(chǎn)香茅世號小桐柏焉【茅惟宮后者佳地不踰丈山中道士多秘惜之 皮日休寄題云青冥向上玉霄峰元始先生戴紫蓉曉案瓊文光洞壑夜壇香氣惹杉松閑迎仙客來為鶴靜噀靈符去是龍子細(xì)捫心無偃骨欲隨師去肯相容 陸?蒙詩云天臺四萬八千丈師在浮云端掩扉永夜祇知星斗大深秋猶見海山微風(fēng)前幾降青毛節(jié)雪后應(yīng)披白羽衣南望煙霞空再拜欲將飛魄問靈威】

五峰在縣北一十里國清寺側(cè)其峰有五正北曰八桂東北曰靈禽東南曰祥云西南曰靈芝西北曰映霞前有雙澗合流南注大溪舊志云號天下四絕之一【按九域志以齊州靈巖潤州棲霞荊州玉泉并國清為四絕而神邕山圖又有益州定慧寺初無四絕之名姑存之】

九峰在縣西北一十五里其峰有九按徐靈府小錄瀑布寺有峰山蓋白山支干名九壟唐天寶六年改今名王羲之與支道林嘗登焉

水硙西峰在縣北二十里僧普岸棲止處

紫凝峰在縣西南二十五里無相院側(cè)舊傳僧智顗誦經(jīng)感紫云之異故名蓋與瑞龍?zhí)熘銐缿?yīng)澤四峰相望均為勝概

大雷峰在縣北二十九里大慈寺主山有蜜蜂洞在其東焉

九折峰在縣東北三十里僧智顗宴坐立道場處孫綽賦所謂既克躋于九折路威夷而修通是也

蓮華峰在縣西北三十五里以狀如蓮華故名

元通峰在縣北五十里僧德韶嘗卓庵焉

柏香峰在縣北六十里以多柏木故名四望陰崖垂磴萬仞

列秀峰在縣西北六十里萬年寺西

蘆峰在縣西七十里舊傳葛元嘗植蘆于此下有蘆洋蘆坑

明巖在縣西北七十里舊名暗巖周顯德中更今名巖前峭壁屹立亦號幽石其下竅穴逶邃日光穿漏中有僧全宰棲真洞轉(zhuǎn)北數(shù)步怪石森然上有兩峰倒側(cè)號合掌巖西有泉蔽崖而下渙若垂箔寺僧用竹綆引之從高下墜號曰水索由其北捫蘿而下至重巖盤石品列即三隱嘯詠之地常有光如月號石月寒山子詩所謂重巖我卜居鳥道絕人跡是也寺東有響巖或云扣之聲鏗然

白郎巖在縣西北三十里齊僧普道自遼東憩此有神號江白郎告曰此吾所居以師有德業(yè)推以相奉故建寺號白巖唐長慶四年令白余豐首禱雨焉時(shí)有異物似龍自穴而出至寶歷初有令再禱亦然【前進(jìn)士王展為之記】

百丈巖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崇道觀西北與瓊臺相望峭險(xiǎn)朿隘四山墻立下為龍湫翠蔓蒙絡(luò)水流聲淙然盤澗繞麓入于靈溪

獅子巖在縣東四十里系船山北口呀然如獅子故名下臨小溪險(xiǎn)峻不可陟特可仰視有石棺石柜石壚之屬東望有小亭翼然即龍祠

翠屏巖在縣南二十五里孫綽賦所謂搏壁立之翠屏者是也

曹家?guī)r在縣西三里

?巖在縣南五里闡法寺側(cè)

寶陀巖在縣北二十里

舍身巖在縣北五十里石橋庵側(cè)

赤巖在縣西七十里

顧儒嶺在縣東南一十五里按輿地志舊名東(山卬)【魚浪反】有齊顧歡讀書堂后人因以為名今嶺旁有歡溪?dú)g墺且有顧姓居之或其苗裔也

大小石鎖嶺在縣西北一十五里福圣觀西盤折峭峻

八桂嶺在縣北五十里按地理記云天臺山有八桂巖孫綽賦所謂八桂森挺以凌霜是也

察嶺在縣西二十里與金地嶺接蓋漢高察所隱之處舊有讀書堂今不存

金地嶺在縣西二十里金錢池側(cè)一名佛隴峰【見傳燈錄】

銀地嶺在縣北三十里即定光所示智顗處【見傳燈錄】

杜潭嶺在縣南二十五里與臨海分界

黃振嶺在縣東南四十里與臨海分界

關(guān)嶺在縣西北四十里與新昌分界

觔竹嶺在縣東四十五里與寧海分界

伏虎嶺在縣西一十五里

白水嶺在縣西北二十里

黃壇嶺在縣南三十里

斜嶺在縣西四十里

石壁嶺在縣西四十五里

羅公嶺在縣北五十五里

盤來嶺在縣南六十里

鎗旗嶺在縣西七十里

梅支嶺在縣東八十里

摘星嶺在縣北一百里

玉京洞在縣北七里赤城山右蓋第六洞天茅司命所治或號太上玉清天或號玉真清平天或號上清玉平天按道書云天尊在元都玉京山說法令眾仙居此又會稽記云赤城山有玉室璇臺許邁嘗居之因與王羲之書云自天臺山至臨海多有金臺玉室仙人芝草赤城事實(shí)又載晉柏碩因馳獵深入見其中有名花異草香氣不凡又徐靈府小錄云其下別有洞臺方二百里魏夫人所治南馳縉云北接四明東距溟渤西通剡川中有日月三辰瑤花芝草自晉宋梁隋暨唐天寶嘗望秩焉國朝咸平天圣中投金龍玉簡頃歲為人竊去今堙塞不全矣側(cè)有道人洞其中三石穴險(xiǎn)不可躋【余爽詩云羽駕歸來洞已扃洞門深鎖讀殘經(jīng)瓊臺一覺仙都夢不覺松根長茯苓半山松柏散天聲芝蓋當(dāng)年憩赤城我是上皇蕓閣吏玉京應(yīng)有舊題名東臨滄海宴群仙誤入桃源小洞天一局殘棋消幾刻老龍須甲已蒼然】

劉阮洞在縣西北二十里先是漢永平中有劉晨阮肇入山采藥失道見桃實(shí)食之覺身輕行數(shù)里至溪滸有二女方笄笑迎以歸留半載謝去至家子孫已七世矣【見續(xù)齊諧記】國朝景佑中僧明照亦因采藥見金橋跨水有二女戲水上恍然如故事焉乃疏鑿為亭植桃紛擁令鄭至道為即景物之勝隨處命名時(shí)人爭為賦詩今舊觀湮沒惟亭存【鄭記云劉阮洞其傳久矣予竊邑于此訪于故老往往不知其所在比按途得之以詢護(hù)國寺僧介豐乃曰洞居寺之東北二里斜行山谷隱于榛莽間人跡罕及景佑中先師明照大師嘗采藥見金橋跨水光彩眩目二女未笄戲于水上如劉阮所見此水仙之洞府也元佑二年春乃鑿山開道立亭于其上環(huán)亭夾道植桃數(shù)百本所以追遺跡續(xù)故事也越明年三月十日丁丑寺僧報(bào)桃花盛開并以其景物之盛求名焉余率縣尉縉云郭儀彥文監(jiān)征開封曹求得之來游而黃巖縣主簿西安王沔之彥楚與其弟宣德郎知金華縣事漢之彥昭繼之乃相與幅巾杖藜倘佯行歌沿澗而上觀綠波之漣漪聽寒音之潺湲微風(fēng)過之余韻清遠(yuǎn)飄飄然如鏘環(huán)佩而朝玉闕也遂名之曰鳴玉澗澗之東有塢植桃數(shù)畦花光映日落英繽紛點(diǎn)綴芳草流紅縹緲隨水而下此昔人食桃輕舉之地也遂名之曰桃花塢自塢以北行數(shù)百步攢峰迭翠左右回?fù)碇杏袧玖麟S山曲折而游人之道從之及水窮而道盡則有潭清澈淵澄可鑒毛發(fā)群山倒影浮碧搖蕩中有洞門潛通山底其深不測雖淫霖暴注而不盈大旱焦山而不涸此寺僧見金橋之地也遂名之曰金橋潭潭之南滸水淺見沙中有盤石三不沒者數(shù)寸可坐以飲自上流杯盤隨流蕩漾必經(jīng)三石之間俯而掇之如在幾案此群仙會飲之地也遂名之曰會仙石據(jù)石之端仰而視之三峰鼎峙峻極云漢寒光襲人虛碧相映危崖蕩花紅雨散亂其東峰則孤危峭拔儀狀奇?zhèn)ド嫌须p石如綰鬟髻遂名之曰雙女峰其西峰則壁立千尋上連巨岳朝陽方升先得清照遂名之曰迎陽峰其中峰則居中處焉以雙女迎陽為之輔翼群山之翠合而有之遂名之曰合翠峰三峰之間林麓疏廣草石瑰異左連瓊臺雙闕之山右接石橋合澗之水采芝茹朮擷翠佩芳杖履輕而白云隨笑語高而山谷應(yīng)翛然而往直欲跨雙鳧御清風(fēng)逍遙乎不死之鄉(xiāng)而不知塵境之卑促涉世之有累也遂名之曰迷仙塢自塢以出至于迎陽峰之下有石偃于山腹廣袤數(shù)丈寺僧因石址結(jié)亭于其上畫桷雕楹翚飛鳥革前臨清泚瓦影浮動魚跳圓波光弄樽俎浮杯之跡顧指在目遂名之曰浮杯亭是日也天氣清明東風(fēng)和暢巖端過雨疏云漏日余與諸君攜茵席挈壺觴上登崔嵬下弄清淺流觴藉草惟興所適山肴野蔌具于臨時(shí)膾靈溪之鱗茹金庭之蕨無備具之勞也掛衣長松落帽幽石帶慵則披衣履倦則跣足解巾漉酒玉山自頹無衣冠之束也意所欲飲命尊注之一飲而盡量窮則止無鐘鼓之節(jié)也酒酣浩歌聲振林木音無宮商1弧N所發(fā)樵夫牧廝為之捫高崖履危石荷柯倚策而視之彼烏知其非劉氏之子阮氏之孫厭洞府之未廣而復(fù)為山間之游乎既而夕陽西傾暮煙四塞洞天之境恍若失之于是尋云路騁歸驂松月照人金影破碎遙聞雞犬乃悟人間諸君皆懅然而驚相顧而語疑夫陵谷之更變而子孫之遷易也時(shí)郭彥文立馬謂余言曰數(shù)千百年湮沒之跡自公發(fā)之今日勝游之樂可無文以紀(jì)之乎余病夫山水清而文詞俗景物富而才思窮不能盡洞中之幽趣固辭而不獲免乃書其所見之實(shí)以塞來命若夫?qū)戨y名之象發(fā)不盡之意則諸君之新詞雅詠在焉非余所能道也 元稹題劉阮妻二首云仙洞千年一度開等閑偷入又偷回桃花飛盡秋風(fēng)起何處銷沉去不來芙蓉脂肉綠云鬟罨畫樓臺青黛山千樹桃花萬年藥不知何事憶人間 曹唐題云樹入天臺石路新云和草凈迥無塵煙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夢后身往往雞鳴巖下月時(shí)時(shí)犬吠洞中春不知此地歸何處須就桃源問主人晁公為題云桃花開已繁溪水濺濺去不見持杯人自嘆來何暮】

丹霞小洞在縣西北一十五里福圣觀東北舊傳葛元煉丹于此有仙人拍手巖唐刺史柳泌于此收藥今天臺觀其所止也

石橋在縣北五十里即五百應(yīng)真之境相傳為方廣寺有石梁架兩崖間龍形?背廣不盈咫其上雙澗合流泄為瀑布西流出剡中梁既峭危且多莓苔甚滑下臨絕澗過者目眩心悸昔僧曇猷欲渡梁訪方廣忽有石如屏梗之舊號蒸餅峰孫綽賦所謂踐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是也凡往來人供茗乳花效應(yīng)或?qū)毦娼鹑胳`蹤梵響接于見聞石罅有木瓜尤異花時(shí)青蛇盤糾枝干至實(shí)落供大士乃去人目為護(hù)圣瓜【夏英公竦銘云山壤厭靈融結(jié)推功穹窿石梁飛云架空垂流下激絕岸旁通煙華溟蒙矯矯翔龍朝日曈曚蜿蜿騰虹愿接天孫以助登封 趙清獻(xiàn)抃詩云曉登山閣一壚香瞻企神僧到上方人度石橋何所畏如來原是世津梁楊蟠詩云金毫五百幾龍尊隱隱香山圣跡存方廣寺開無俗路優(yōu)曇花現(xiàn)有靈根一峰突岸臨天壁雙澗淙橋透石門今日不將心洗盡更從何處覓真源 孫何詩云六月巖崖似九秋興公詞賦好淹留杉松迤邐連華頂鐘磬依稀近沃洲枕水古碑卿相撰拂云新剎帝王修高僧盡解飛金錫誰是當(dāng)年帛道猷 姚孳詩云萬派鏗鍧走電車跨巖蚴蟉玉虹斜靈禽飛下傳消息五百甌中結(jié)茗花 趙湘詩云白石峰猶在橫橋一徑微多年無客過落日有云歸水凈苔生發(fā)山寒樹著衣如何方廣寺千古去人稀】

斷橋在縣北七十里自石橋沿澗行可十五里至此一石中斷因以為名即所謂小橋是也舊傳羅漢所居之境下臨危澗亂石棋布行者十步九跌雖邑人亦罕至云

坐禪石在慈云寺東舊傳有壽禪師者宴坐于此

雞籠石在縣東南八里

拋陀石在縣西一十五里

赤城志卷第二十二

 山水門〔四〕

  山〔四〕

   僊居

栝蒼山在縣東南五十里高一千五百丈周回三百里群山中最號巉絕有八向焉一向凝真宮其七則臨海黃巖仙居永嘉樂清縉云東陽七縣界皆山脊綿接今縣西蒼嶺亦其所通也按寰宇記云栝蒼山在州西四十里今臨海真隱山本號栝蒼而天臺之東亦有蒼山蓋一山而綿亙?nèi)卦?br />
韋羌山在縣西四十里絕險(xiǎn)不可升按臨海記云此眾山之最高者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晉義熙中周廷尉為郡造飛梯以蠟?zāi)≈荒R其義俗傳夏帝踐歷故刻此石其后守阮錄攜吏民往觀云雨晦冥累日不見而旋舊有綠筠庵【按舊志載韋(羌□)山亦名天姥或又曰緯鄉(xiāng)俗語訛也然高僧傳載曇蘭憩赤城事則曰韋鄉(xiāng)山在樂安縣陶宏景玉匱則曰栝蒼西南一百余里有偉美山登真隱訣則又曰偉(羌□)山多神異之事然則韋鄉(xiāng)一山而六者之名不同未詳孰是 陳襄題云去年曾覽偉(羌□)圖云有仙人古篆書千尺石巖無路到不知科斗字何如盤盤映氣四紆余定有神仙此地居天子正求伊與呂如何不見起耕漁天鞠精靈久貯儲中間豪杰出無虛鄉(xiāng)民世世家居此爭使兒孫不讀書峭壁回環(huán)幾百區(qū)其間巖石可耕鋤如何得片山如此白首相將老毋居古意岏巑與世疏一官羈絆可歸歟此山未及西山好下有仙人結(jié)草廬四友之賢世莫如白頭終作一鄉(xiāng)居此山不惜將錢買嘆息無因共結(jié)廬 郭三益題綠筠庵詩云道人棲碧山云居在空曲千年海潮音利物緣已熟更尋妙高頂超然具幽筑古木插空青寒筠抱巖綠時(shí)攜貝葉書步入深林讀云衣冷蕭條靜對含煙玉客來境非喧客去境自足宵眠護(hù)禪虎晝引銜花鹿庵中三昧語藥我貪嗔毒何當(dāng)脫雙鳧藜杖追高躅】

福應(yīng)山在縣東二里陰陽家謂其居邑龍首得地之勝居人建浮圖其上自是取青紫不乏焉上有盡美亭其下枕溪巖壑俱秀【張景修記云仙居邑之美者也而一山盡焉福應(yīng)山之美者也而一亭盡焉盡美亭者非盡一山之謂盡一邑之謂也朝奉大夫龐公倅臺之二年季按屬邑轍環(huán)七百余里可謂勞矣然至于仙居福應(yīng)則徘徊四覽嘯詠終日欣然忘其歸信乎美哉一日謂景修曰昔朱超石云登北邙遠(yuǎn)眺則眾美都盡予于此山見之矣山距城二里崢嶸獨(dú)秀浮圖居其上而亭居浮圖之南予名之曰盡美矣子為予記之景修曰唯唯雖然公之意豈有窮耶不遺一景一物兼收而并采猶東西之不可相無也邑之栝蒼章甫紫萚韋羌皆峰巒險(xiǎn)絕巖洞瑰怪而溪流淼然煙云晦冥鷗鷺出沒平波漁唱斷隴樵歸有騷人畫史不能工者夫豈易名哉邑令劉君襲明雅為公知圖序以告于是又知福應(yīng)山者皇佑間令樞密直學(xué)士陳公述古名之也陳公賢先正勸學(xué)文垂于世踰四十年公實(shí)作是亭公賢宰相子人門冠代不驕富貴而意乃在乎山水之間愚將見其美不專于竹石花木風(fēng)晴雨雪之際而在乎學(xué)者之材也噫美于是盡矣 又題云南亭不減北邙高美景因公見一朝已看溪山如在畫更傳風(fēng)雅似聞韶栽桃定有仙家住種竹寧無隱者招秀氣當(dāng)為多士福未應(yīng)都放與漁樵 楊崇題云清風(fēng)送月上闌干云雨溪流破玉寒我有三峰高興在漫堂聊作畫屏看醉后愁生任數(shù)奇僧窗借夢入新詩覺來著意尋桃李除了春風(fēng)總不知】

安洲山在縣東南五里舊名管山又名九旬上有潭按舊志唐武德中僧灌頂講經(jīng)于此時(shí)漁者甚眾頂勸止之忽一夕風(fēng)雨旦視之則為洲矣故更今名【又按羅提刑適灌頂行業(yè)記云師卜居安洲以波瀾四絕人跡不通乃誓曰若使此地坦夷來此講經(jīng)未浹旬白沙涌出地平如砥乃講金光法華二經(jīng)以荅嘉貺此與舊志語微異今兩存之】

放光塔山【一名彩仞山】在縣北二里峰巒綺錯(cuò)秀迤可愛上有浮圖蓋周顯德六年僧德韶所刱與福應(yīng)山興道院塔列為三二溪駛其下陰陽家曰浮牌形云【孟大武詩云彩仞氣浮三塔聳浮牌聲振兩溪寒人以為能狀一邑之佳致】

紫萚山在縣北三十里舊名竹山與天臺接唐天寶中明皇夢一人紫服而朝自稱竹山神來呈瑞鳳翌日果有鳳翔焉遂改今名今其側(cè)有瑞峰又上有棲鳳亭【王戩詩云竹山絕頂古招提景異相將竺國齊靈鷲雄吞臺岳小瑞峰高壓斗牛低云深石怪宜僧隱水靜山幽樂鳥啼記得當(dāng)年封紫萚只因丹鳳此中棲 錢竽詩云云鎖藤蘿石路深旃檀林里有叢林萬山重迭雨添翠一水灣環(huán)風(fēng)漾金午飯欲陪龍象住夜眠要聽鳳凰吟更求竹罅安禪處老卻平生名利心】

峽山在縣東南一十五里下即純熙觀按呂寶琛記云眾峰拱揖列岫迂回遼展畫屏高褰翠幄溪澗隱映致侔川峽故名峽山觀此秀概可想也【余見純熙觀】

張阜山【舊經(jīng)作張父】在縣西二十五里自州而西至常風(fēng)望之山巋然東瞰縣治樵樓南環(huán)以溪北則有(山奧)及柘溪源等處其泉谷深秀舊傳逸民張阜居焉

水簾山在縣西南四十里與永嘉接其中崖壁橫峙有瀑自巔瀉宛若簾垂四時(shí)不竭【昔人留題有今古長垂地晨昏不上鉤之句】巖下有石室殊廣可容三十人

萬竹山在縣西南四十五里絕頂曰新羅九峰回環(huán)道極險(xiǎn)隘嶺上見叢薄敷秀平曠幽窈自成一村薛左丞昂詩所謂萬竹源中數(shù)百家重重流水繞桑麻是也【薛又有記】

浮石山在縣南三里南峰山南下有巨石屹溪中視之若浮動故名

漁潭山在縣東南七里下瞰溪潭居人嘗漁于此故名

盂溪山在縣北一十里與彭溪等山接?xùn)|北界天臺西北連婺女其中邱谷深窈且多茂林樵采者日往焉

青尖山在縣北一十里雄踞邑后若擁障然其中一峰極峻而尖又以遠(yuǎn)而長青故名

石龕山在縣東一十五里上有石室深三丈廣踰一丈俗傳神靈棲焉

石瓏崆山在縣西南一十五里上多巨石玲瓏可愛似仙都諸山

靈山在縣西二十里凈梵院上按舊志以禽鳥不棲故名

項(xiàng)羽山在玉幾山東三十五里相傳項(xiàng)羽少時(shí)駐馬于此有石馬跡尚存

彭溪山在縣西北四十里與盂溪及天臺界接其間林木可十頃五谷雜貨略具民樂居之

馮師山在縣西二百一十里與栝蒼嶺接舊傳馮氏女學(xué)道于此故名

枕溪山在縣東南九里以其瀕大溪故名

白巖山在縣西南一十五里以其有白巖故名

三井山在縣北三十里以有三龍湫故名

桐林山在縣南五十里居人以造楮為業(yè)焉

枕海山在縣西六十五里以其趾插海故名

赤城山在縣西七十里以其山土石皆赤色故名

曹官山在縣西八十里一名曹潭

石迭山在縣南三十里

玉幾山在縣西五十里

南峰在縣南三里俗以一峰南立故名其巔四面軒舒山水環(huán)擁為邑人游覽之最有題詠甚盛【令劉光詩云百尺擎空窣堵波群峰奈此獨(dú)高何鼓鐘鳴處是非外天地望中蒼翠多閑看野云披玉柱醉眠秋浪卷銀河問師乞取窗前月一榻清風(fēng)許我么】

云峰在縣西二十五里以云出小洞故名

瑞峰在縣北三十里

麻姑巖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一名仙姑巨石谽岈矯如人立昔麻姑訪王方平蔡經(jīng)嘗隱于此故以名巖其上有洞旁兩石相峙高深各踰丈俗呼風(fēng)門有麻姑像存焉【葉發(fā)詩云怪石任空碧傳有神仙跡元放古來游孝先應(yīng)曾歷山前無斷碑往事杳難覓麻姑去不來青鳥無消息】

太翁巖在縣東四十里玉幾山東太翁者不知何許人相傳國初居此山高無水卓錫得甘泉遇旱不枯宣和中多避寇于此

景星巖在縣西五十里萬仞壁立高處見井邑如錯(cuò)綺繡僧行機(jī)嘗縛茅以居今為尼庵上有鹿頭巖以其形似之而名長數(shù)丈坦曠可步左右崖壁更峻絕云

(汀去丁改崇)水巖在縣西南十五里水自層崖飛瀉薄如水簾狀

陽公巖在縣西北三里北有洞高廣如屋三楹

珠頭巖在縣南七里

赤城巖在縣西六十里

護(hù)民巖在縣南六十里

蒼嶺在縣西北九十里高五千丈周回八十里與縉云界接重岡復(fù)徑隨勢高下其險(xiǎn)峭峻絕為東淛之最行者病焉【唐劉昭禹詩云盡日行方半諸山直下看白云隨步起危徑極天盤瀑頂橋形小溪邊店影寒往來空太息元發(fā)改非難】

東嶺在縣東一里與臨海界接上有旋憩亭令趙幼聞以山坳多晚風(fēng)故為此以障之

馬蹤嶺在縣北一十里與永康東陽界接多草徑崎嶇云

界嶺在縣東三十里以與臨海界接故名

十丈嶺一名小峽嶺在縣南五里

后嶺在縣東北五里

江家?guī)X在縣南七里

界嶺在縣南一十里

北墺嶺在縣西北一十里

關(guān)嶺在縣南二十里

石姥嶺在縣東二十五里

栝蒼洞在縣東南三十里栝蒼山之間按塵外記栝蒼成德隱元之天蓋第十洞天列仙所居在臺之樂安即仙居舊邑也又寶藏名山記云栝蒼洞周回三百里徐真人所治真人名來勒嘗得道上升至東漢為太極法師蒞職洞天總司水旱罪福之籍唐天寶七年有慶云覆洞太史奏有真氣見于臺宿詔建洞宮榜曰成德隱元舊傳此洞與處之玉虛宮通自栝蒼嶺而言東則屬臺西則屬處是謂天門地戶故不特處名栝蒼而臺之栝蒼門與此邑之栝蒼驛亦皆以是得名焉寶歷中道士葉藏質(zhì)重修之國朝天禧二年投金龍白壁賜額凝真宮崇寧二年令蘇敖奏聞封靈應(yīng)真人光宗在儲宮書瓊章寶藏四字鎮(zhèn)之今上龍潛亦賜奎畫及金鑄星官像由是洞宮增重矣洞口有石云其山曰福星山道士馬自善所手培云【云笈七簽云羊愔以夾江尉罷居隱栝蒼山一日與道士飲忽仆而寤云有一人自稱靈英邀入洞中須臾石間迸出一物指曰此青靈芝也食之仙愔所食甚美自是惟飲水覺身輕骨鳴時(shí)兄忻任樂安令每往省之朝去暮還后入委羽山人莫之見 今劉光詩云古洞藏真不記年翠崖蒼壁考依然怪來一夜清無夢身在仙家第十天】

   寧海

蓋蒼山在縣東北九十里一名茶山瀕大海絕頂睇諸島嶼紛若碁布以其地產(chǎn)茶故名上有水簾側(cè)有觀音巖舊傳大士自海上至隱于此其中一罅透頂每日光注射見玉缾青砵焉東又有巖刻真逸二字按真逸乃陶宏景道號昔往來寧海從張少霞游今焦山風(fēng)濤間有瘞鶴銘自題華陽真逸又顧況嘗寓臨海亦以此自號未詳孰是山上有火焰巖赤色閃爍欲動有仙人碁局及石船在其上焉

桐柏山在縣西四十里連天臺山按神邕山圖云桐柏在天臺極東寧海界上父老又傳梁王山即古桐柏昔未建寺時(shí)葛元嘗居之初元煉丹寧和山中為鬼物竊去遂徙此后隱天臺故寧海天臺皆有桐柏焉今梁王山下尚有桐柏里旁復(fù)有仙人里且多葛姓蓋元之苗裔云

天門山在縣北六十里按漢地理志會稽鄞縣東南有天門水入于海陶宏景真誥亦云天門山在鄞縣之南寧海之北山半亞海今柵墟鐵場正其處蓋從嵊剡金庭發(fā)足繚繞三百里至此謂之天門者言其高也

王愛山在縣西六十里與天臺分界唐咸通中剡寇裘甫據(jù)寧海殺其令陳仲翁懿宗遣王式發(fā)兵攻之戰(zhàn)于??凇究h北五十里】上(田翏)【縣西北七十里】海游三處甫遂從此山遁去今父老猶能言之【通鑒作黃罕嶺誤矣】

硤石門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兩峰夾起矗立千仞俗傳神人欲以剡為海夜驅(qū)陰兵舁巨石絫于山趾如堰堞之狀功未竟比曉而止今有巨人跡丈余崖上石刻怪奇不可讀

梁王山在縣西二十五里舊傳梁太清末侯景作亂陳霸先兵起有一王子避地于此史失其名后人但稱梁王因以名山或以為梁宣帝(上?下言)也【詳見梁宣帝廟】

大中山在縣北一十里其岡四斷昔有僧卓庵其上掘古冢得磚焉上刻大中二字遂以名山大中唐宣宗年號也或以為山當(dāng)縣之正中云

三十六雷山在縣西三十里自松壇至西溪新田沿棧道而上峰巒累累如貫珠凡三十有六折葛元煉丹處也而北通馬墺三坑

龍須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其岡四斷怪石屹立產(chǎn)銅鐵及苓(木巳)等靈藥有龍湫三四世傳鬼神出沒其間云

靈鳳山在縣南七十里宋元嘉中有梅長者休官隱于此誦蓮華經(jīng)忽有鳳裴回庭下如諦聽之狀歲余方去長者死遂以名山

白巖山在縣東一百里其左一峰筆立山圍繞如屏旁有赤白巖輔其下形肖石鼓又默林及永樂山鄉(xiāng)亦有白巖山與此為三

臥龍山在縣東南一里一名應(yīng)家山以其岡勢蜿蜒如龍偃臥更今名舊有鶴林庵

白嶠山在縣東五里下有嶺焉晉武帝初置縣于此今或于沙磧中得斷甓云

石臺山在縣東六里數(shù)石屹立遙望如臺故名有昔人登高題名經(jīng)野燒漫不可讀

塔山在縣西南三十里狀類馬鞍以其上兩塔對峙故名舊有一庵今并塔亡之矣

雁蒼山在縣北三十里西南連桐柏上有石如雁齒且色蒼故名上有石窗

鳳凰臺山在縣西四十里一名石臺盤其上有石方闊僅十丈有巨人跡焉

柯仙山在縣西四十里舊傳僧曇猷棄槎入天臺駐錫于此故名其地產(chǎn)牡丹特盛

赤搯山在縣北五十里東跨鄞江西連雁蒼山北抵奉化

獅子山在縣南九十里絕頂有巨人跡長一尺五寸入石一寸世傳為仙跡云

屈母山在縣南九十里即龍母山舊傳屈氏母子徙居此其母死且葬焉

仙巖山在縣南一百里以絕頂二石如仙人偶坐故名有石洞地多奇草靈藥云

龍姥山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視眾山最高世傳有龍姥隱跡于此故名

三門山在縣東二百五十里海中以三峰如門鼎立故名

蛇盤山在縣東海中四圍皆水相顧盤屈如兩蛇故名蓋臺明二州分歧于此

石鼻山在縣東南一十里以其中有石如鼻故名

南田山在縣東海中上有平疇可三十頃

石佛山在縣東海中以其狀若佛故名

杜鵑山在縣東一十里

赤柱山在縣北三十里

橫塘山在縣南五十里

黃珠山在縣東二百里海中

蒲田山在縣東二百里海中

青珠山在縣東海中

帽尖峰在縣北二十里以山形如帽故名旱歲或有微云覆之翌日必雨上有龍湫

天女峰在縣北四十里望之凝然如新髽女狀故俗名丫髻上有小庵凡無子者禱焉往往多得女海中人云每歷臺境望余山皆伏惟天臺華頂與此峰卓然屹立云

鹿頭峰在縣西一百里與天臺接舊傳人有登其巔者西望林壑中一所隱隱七八家冬有花如桃李訪其處則無之

石筍峰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聯(lián)臨海仙巖洞

瀛巖在縣東二十五里崖崿險(xiǎn)絕下蘸海中上有小亭石壁刻瀛巖二字令高襲明所書【梁間有一詩云溫臺萬邱壑走遍成重胝佳山落床頭咫尺反不知我聞野老說山乃神所移蓬萊本三峰一峰今失之上干云霓秀下壓鰲背欹夜半見??谧蠒為_咸池魑魅著老木狂鼯向人啼危亭無遺棟絕壁無舊題夫子勇過我竦身敢獨(dú)躋我病不能從夢寐常追隨秋風(fēng)海上來霜清鱸正肥行尋越溪鞅肅此塵外鞿】

東郭巖在縣南一百里秀石岝嶺匯為一壑陰風(fēng)襲體夏無暑氣石間生卷柏菖蒲水梔東西瀕海多姜朮

嶼湖巖在縣南一百里巑岏玲瓏參空秀起外環(huán)以水如盆中所貯菖蒲石然

壽昌巖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一名老人以山如老人狀故名山旁皆盧姓俗傳冢墓對此巖者其子孫必壽故更今名

斗雞巖在縣北三十里以兩巒對峙如斗雞狀故名

囥佛巖在縣北四十里高崖中有石窟深丈余無徑俗傳日西照時(shí)望其中若佛然故名

帳設(shè)巖在縣北四十里以其綿延數(shù)里如幕帟故名

千丈巖在縣東南二里

香巖在縣西北五十里

摘星嶺在縣南二十五里舊名新嶺宣和中廉訪使劉長卿自北至以其山高峻更今名【盧駿元詩云自知牛斗耳不奈晚猿何客鬢愁中老秋山別后多扁舟桃葉渡夜雨竹枝歌賴有皋盧碗時(shí)堪戰(zhàn)睡魔 左緯詩云已知星可摘須信路皆通日影穿云薄天形入水空遙看梁苑雪獨(dú)挹楚臺風(fēng)指點(diǎn)中華地山河萬國雄】

楓槎嶺在縣南一十五里舊傳僧曇猷自海至棄槎于此故名

桐巖嶺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舊路由狼坑縣渚海游靖康后軍書警急遂取道于此民至今便之

石姥巖嶺在縣南九十里一名寧和以上有石姥神故名

大龍嶺在縣西南一百里回旋折曲凡三十五盤

武嶺在縣西北三里

寺嶺在縣西五里

白沙嶺在縣西一十里

牌嶺在縣東北二十里

古鷲嶺在縣西二十里

梅枝嶺在縣東南二十里

相見嶺在縣西南二十里

盧西嶺在縣西北二十里

觔竹嶺在縣南二十五里

許家?guī)X在縣北三十里

西溪嶺在縣北三十里

紫溪嶺在縣西南四十里

柴溪嶺在縣西北四十里

西倉嶺在縣東北五十里

桑洲嶺在縣西五十里

瀝洋嶺在縣東北五十里

吳洋嶺在縣北六十里

黃公嶺在縣西六十里

柵墟嶺在縣北六十里

海游嶺在縣西六十里

東倉嶺在縣東北六十里

眺頭嶺在縣南六十里

石廣嶺在縣北七十里

杉嶺在縣北八十里

紫溪洞在縣西北四十里地幽阻僅線路唐寶元元年袁晁據(jù)浙東河南副元帥李光弼擊斬之晁弟瑛從五百騎遯入洞中光弼駐兵洞口絕其糧道其徒竟餓死今巖石中多得刀劍鼎鐺云

佹橋在縣南一百里兩石峙立所謂石門門間六尺不通車馬以小木橋跨道從石門入自木橋下行轉(zhuǎn)上木橋始接石橋所謂佹橋長幾三尋背如劍脊下有湍泉橋旁有石門門間八尺自此下嶺西一石峰撐空特立名石柱峰石上點(diǎn)白如梅花片又名梅花巖東石洞深二丈橫廣倍之兩旁壁立仰若承塵中有泉穿洞而出前后兩石門皆蝙蝠棲宿南冷泉竇洼僅置杯味甚甘隨酌隨滿循東石門旁行一峰削成數(shù)仞頂上一棋局方廣丈余夜分或有云氣輒聞棋聲西石門即圣潭潭石明凈如拭盡日續(xù)蔓深不可窮潭有蛇能乘風(fēng)飛行近歲有樵者入山聞霹靂聲就視則潭旁巨石直裂如劈中有青泥流出掬之成石好事者取之掌痕猶在石崖高絕蠣房層生今去海十里不知何時(shí)物也

浮門在縣南一百九十里土多陳姓蓋六朝時(shí)霸先之后隋滅陳盡室避亂于此歷唐五代以貲雄其家磚甓皆湖州物人取以為砥瀕海產(chǎn)乳柑【紹興十五年漁人于海上獲一琴視其腹題云臣雷某造縣以獻(xiàn)于朝高宗見之淚下乃建炎時(shí)渡海所失物也】

丹邱在縣南九十里葛元煉丹處孫綽賦所謂仍羽人于丹邱尋不死之福庭是也

閬風(fēng)臺在縣北五十里天門山西麓拔起數(shù)千仞旁有香巖石井釣臺柏竹岡

馬跡石在縣西七十里靈公山中以其如馬足紛蹂之狀故名

石屏風(fēng)在縣西四十里蒼崖壁立足浸潭瀨中巖腹有棧道陟降者謂若入蜀云

石棺在縣北四十里兩山夾峙如門中有一石如棺狀故名

石鏡在縣北八十里西張山上

風(fēng)穴在縣西四十里海游嶺下舊傳僧曇猷暑行至此以鐵錫拄杖卓石取風(fēng)故名今其跡尚存

赤城志卷第二十三

 山水門〔五〕

  水〔一〕

自昔稱山明水秀二者不可得兼也而兼之者勝焉山猶精神水猶血脈無精神則鑠無血脈則枯三江五湖未易道也然隨其境之所遇距海止百里群川眾流演迤環(huán)會或奔焉如駛或汨焉如注或坎焉如竇或停焉如潴以之分溢釃枯鍾美流惡無所不可故吾州號山水窟非虛語也惟天臺仙居二溪并合于州西二十里之外秋潦至或有嚙堤蕩郭之憂然自慶元中有之今則晏如也

   州

州河在城中按舊經(jīng)源始平橋平橋始石佛寺后山流于栝蒼門后頗湮塞自栝蒼門衍于州南橋東北流至東橋并棲霞宮又東北流越悟真橋觀橋疏而為二一南流至都酒務(wù)后凡白塔橋尼巷之水皆入焉又東則入楊柳巷出寶城巷水門一東流直出都米倉前稍南復(fù)東出崇和門水門余水南流亦會于寶城巷自余兜率六通一帶之水又出小固山水門大抵地勢西仰東卑故河流亦如之昔傳河之名有三曰清漣曰新澤曰清水今皆污壤通涓流而已先是城中水多壅塞自栝蒼門疏而之東南由東北豐衍倉東南上崇和門水竇又東越酒務(wù)又東匯于崇和門以池積水號廣惠渠自錢氏歸版圖堙為平陸每霖雨則內(nèi)水淹沮值潮溢迸城飄蕩相望元守絳始開鑿?fù)ㄖ劢ㄊ阂远溶囻R焉又天禧中通判辛若濟(jì)以州泉污涸郡釀尤不給乃自東北山流瀑斲石為槽注入天慶觀西南為一圓井又三百六十步為一方池自池一百四十三步以達(dá)于務(wù)人賴其用號辛渠且歌之【歌曰辛渠之水來源十里其易若何如臂使指澇亦不污旱亦不止職方有圖千齡萬祀】歲久梁廢池亦堙獨(dú)石槽略有存者若廣惠渠故跡既泯而元守鑿以通舟之處亦以居人櫛比閼而小之今不惟舟不得通而車馬之路亦轉(zhuǎn)側(cè)無所容矣【又按唐許渾有陪鄭使君泛舟晚歸詩云南郭望歸處郡樓高卷簾平橋低皁蓋曲岸轉(zhuǎn)丹襜如此則郡通舟楫唐時(shí)已然元公增鑿之爾】

狀元塘在州東一里舊為普濟(jì)院陳侍郎公輔居其西焉時(shí)陳尚布衣忽有客以謁入語其父曰此寺為池當(dāng)有擢上第者人未之信寺僧后以地污下徙于州東北未幾竟為池政和二年陳果魁辟雍遂以名其塘云

三臺泉井一在宣詔亭左為上臺一在司法聽右為中臺一在知錄聽左為下臺歲久惟中下二泉僅存上泉無知者嘉定四年黃守(筦去元改田)物色得之乃亭其上且親題扁額云

龍井在巾子山西麓舊傳龍伏于此常有云氣騰空后建浮圖鎮(zhèn)之而止

玉泉在白云山下【楊杰題云白云山下泉幾年石中韞但見玉色明孰能究源本 黃璞題云水性能方員泉色常珪璧云山靜有輝瓊液來無跡泉上修禪人曹溪分一滴鑒止更澄源紛紛萬緣息 張景修題云長疑數(shù)尺玉乃是一方泉粉色和云汲茶香帶石煎鑒來誠美矣聞處合鏗然白首惠山客也須吟此篇】

丹井泉在天慶觀昊天殿后舊傳茅盈煉丹于此尤守袤昊天殿記有云厥初茅君上飛仙靈蹤淠沸丹井泉蓋指此也

佛泉在義靈廟山巔泓水澄潔源出石罅雖大旱不竭以巖上刻佛字故名

蒙泉在崇壽寺后取山下出泉蒙之義郡嘗汲此水釀酒且以為名

   臨海

靈江在州城外其水自三江合流環(huán)繞郛郭舊傳有赤城地靈江水丹邱井之謠又延慶院記云濟(jì)靈江而西蓋指此也中有一所名陳婆坳泓水極清巨潮澎湃不為動州舊以此水釀酒焉【嘉定中嘗以靈江風(fēng)月名郡醞】自朝天門外而渡則曰西江自興善門外而渡則曰南江自靖越門外而渡則曰東江其實(shí)一水也【俗號上中下三渡】

三江在縣西一十里源自天臺關(guān)嶺仙居永安二溪至此與江合蓋三水所聚故曰三江然其流中分溪清而江濁

百步溪在縣西北六十里前后二灘石險(xiǎn)湍激俗號大小惡舟者病之唐孟浩然尋天臺山詩所謂欲尋華頂去不憚惡溪名是也淳熙中令陳居安命工淬鑿始無患

虎溪在縣東六十五里東掖山舊傳獻(xiàn)穆公主有目眚僧法腴洗以咒水而愈奏置十八賢座仿廬山遠(yuǎn)公故以為名且名其泉曰大悲云

寨溪一名板沸溪在縣東七十里舊傳唐末有寇難遣方將軍者駐兵于此側(cè)有地曰大郭營蓋其舊號有鐵杵臼尚存

灘溪在縣東四十里接三十六渡東連南奧西入潮漈或名紅溪以宣和間剿寇流血而名

潮漈溪在縣東四十三里自縣界四十里下流至大田港入江

赤頰溪在縣西南四十九里源出赤頰潭至曷浦口入江

仙人溪在縣西北六十里入江以其側(cè)有仙人奧故名

玉溪在縣西一十里浮岡俗稱朱師溪

小溪在縣西二十里源自清潭溪東注于江

磨頭溪在縣西北二十六里下流入太平鄉(xiāng)

油溪在縣南三十里受新嶺瑞巖嶺二水

塘上溪在縣西北三十里接仙居溪

中沙溪在縣東三十五里接桐巖山

沙潭溪在縣西北三十九里經(jīng)縣界入江

周家溪在縣東四十里接延壽鄉(xiāng)龍湫

東溪在縣東四十五里受東掖兩山之水

云溪在縣東四十五里出大田港

銅溪在縣西北五十里以其水如銅色故名

長潭溪在縣西北五十五里接沙潭

黃肚溪在縣東七十里桐巖山下

小芝溪在縣東七十六里自大田港入江

金溪在縣東一百三十里以其流有金沙故名

柘溪在縣東二十二里

西溪在縣東四十五里

杜瀆在縣東一百八十里

御海潭在縣西南二十四里上有瀑飛灑近十余丈望之如曳練下注為潭流入永安江

娑竭潭在縣東南三十里紹圣中禱雨現(xiàn)金蛇

赤頰潭在縣西南五十里元佑二年禱雨有金?之應(yīng)

白龍?zhí)对诳h東北五里

戲龍?zhí)对诳h西一十五里流至烏雞浦入江

新現(xiàn)潭在縣西南一十五里

烏石潭在縣北一十五里

白須潭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碧云潭在縣西五十里

百丈潭在縣東南六十九里

白巖潭在縣東七十里

碧臝潭在縣東一百二十里

澹水潭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海中

桃枝潭在縣東南一百四十里海中

小鑒湖在東湖北干道中賀參政允中建時(shí)公罷政寓此以唐賀知章嘗請鑒湖一曲故以為名有占春堂枕流漱石二亭今廢

破石湖在縣西三里故老云破石為湖故名側(cè)有巨石及古塔僧禪鑒嘗卓庵焉

高湖在縣南九里近江吳太常卿高察置

溪口湖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源出碧臝溪

(艼去丁改瓜)湖在縣東一十五里

仁湖在縣東七十里

章安湖在縣東南一百二十五里

姥(女屈)塘在縣南一十五里

咸塘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

交塘在縣東一百九十里

咒水井在縣東七里驛路旁元符中僧法腴誦觀音咒水涌井以療疾輒愈【羅提刑適為之記】井上為屋奉觀音像云

黃古井在縣東南一里舊傳有黃其姓者浚之故名

義井在縣西北五里威神院側(cè)干德四年僧守聚浚之

鶴井在縣東一百二十里杜瀆監(jiān)側(cè)舊傳鶴舞其上故名

九井在縣東南七十里石新婦廟前

忠孝泉在縣東四里父老云錢忠懿王以城闉罕水命僧德韶行視鑿焉泉清冽且甘久旱不涸城內(nèi)外飽其潤故以忠孝名之舊傳巾子山二塔常欹側(cè)自鑿此泉即正隆興初令徐讜刱亭立碑

康濟(jì)泉在靈康廟后之西干道三年令顏度禱晴于廟見寢殿前階水津津溢地穴之得泉故名【度有詩云三年官事渾無補(bǔ)一片丹心徹底真更有靈康是知已新泉為我現(xiàn)津津 楊待制萬里寄詩云東泉千年流不休西泉千年秘不流臨海令君一念作猿鳥未知泉已覺殿腳西頭蒼石根向來元無泉眼痕一朝劈崖迸膏乳卻與東泉作賓主令君已升金掌中白鶴古祠煙雨蒙父老思君難再得登亭飲水三嘆息祝君令臺壽千百】

瀑布泉在縣北五里白龍?zhí)渡洗沽髑д赏鹑绨拙氄率氐孟笤娝^千尋練掛雙流瀑是也

湖苔泉在縣南二十五里穴三十有六源出古塘門溉田甚眾

碧泉在縣西北一十三里壽安院

靈濟(jì)泉在縣東南二十五里靈康廟后之東

甘泉在縣東南四十里澄靈院側(cè)

木馬泉在縣東四十五里與吳承有堰通

赤城志卷第二十四

 山水門〔六〕

  水〔二〕

   黃巖

永寧江源出縣西北三百四十里按舊志有大小二源大源出塵山東南流廣一十五步二百一十里至左溪村小源出黃巖山東北流廣五步一百里至大溪與大源合然平淺不通舟又東流三十里至官奧村無灘磧直下永寧江廣踰百步又東流一百里從縣北過三十五里會臨??h??谌胗诤脑粗梁K趟陌侔耸镥居钣浄Q東山北臨永寧江謝靈運(yùn)嘗登焉【靈運(yùn)有望海詩云開春獻(xiàn)初歲白口出悠悠蕩志將愉樂瞰海庶忘憂策馬步蘭皋紲鞚息椒邱采蕙遵大浦搴苕履長洲白華縞陽林紫虈曄春流非徒不弭忘覽物情彌遒萱蘇始無慰寂寞終可求 陳與義詩云宴坐峰前沖雨急黃巖縣里借舟遲百年癡黠不相補(bǔ)萬事悲歡豈可期莽莽滄波兼宿霧紛紛白鷺落山陂只應(yīng)江海凄涼地欠我臨風(fēng)一賦詩】

縣河在縣郭由官河?xùn)|出支而為流者五深廣視官河出慶善坊者【舊大寺巷】至寺門而斷出叢桂坊者半民居而斷出孝行坊者踰華嚴(yán)閣西而斷出奎文坊者則入前洋而西達(dá)于浦惟出景賢坊者處五河之中過錢家橋而北直郟家橋永寧橋分為別流西匯于城隍祠下則經(jīng)于縣治之前又北抵于壽寧坊則經(jīng)于縣治之后復(fù)南流與縣前河接環(huán)抱縣圃西會于洪家巷以達(dá)于江

官河在縣東南一里自南浮橋南流至嶠嶺一百三十里陸程九十里廣一百五十步又別為九河各二十里支為九百三十六涇以丈計(jì)者七十五萬分為二百余埭其名不可殫紀(jì)綿亙靈山馴雉飛鳧繁昌太平仁風(fēng)三童永寧八鄉(xiāng)溉田七十一萬有奇舊建閘一十有一以時(shí)啟閉其隸仁風(fēng)者曰常豐清混斗門隸飛鳧者曰交龍隸靈山者曰鮑家步長浦隸繁昌者曰周洋回浦永豐黃望金青其區(qū)畫之詳昉于元佑中羅提刑適廣于淳熙中句提舉昌泰既而李謙李大性踵將使指又重修焉役大費(fèi)巨至煩朝廷撥封樁降度牒以附益之規(guī)模閎遠(yuǎn)矣【彭殿撰樁年為之記】

黃巖溪在縣西一百里源出黃巖山前所謂小源者也其濱有黃石五區(qū)如相拱揖云【孫應(yīng)時(shí)詩云得雨溪聲壯無風(fēng)云氣多山花依翠竹灘石亂寒沙樵父谷中出牧兒牛背歌逢人間塵世擾擾意如何】

三童溪在縣西南三十里源出三童山東流一十八里入永寧江

日溪在縣西六十里古號新城西北有小谷曰金玉灣

橫溪在縣南九十里

白龍?zhí)对诳h東一十里方巖其穴有三大僅如甕常有云氣罩之居人見龍出入因其色白故以名潭嘉佑初禱雨未驗(yàn)夜分有大呼于野者曰龍已居西矣旦以疏投西潭一蛇躍出烈日飛雪繼之以雨歲大稔

白塔潭在縣南四十五里土人常見龍出入舊傳潭在山頂廣不盈尺牧童續(xù)蔓墜石累十?dāng)?shù)莫能測俄大雷雨群兒驚走翌日過之已失潭所矣嘉定十一年里人禱之巖罅水流如線忽有小鱉從旁竅出因盛之以歸既而大雨

方山潭在縣南一十七里一名金鵝俗傳舊在吉墺山有金鵝自潭飛出踰五里止于方山隅竟夕風(fēng)雨雷震旦視則為湫矣

霧露潭在縣東南二十里下有泓水深僅尺許每欲雨則云氣直升或如靄霧紛凝則數(shù)日方雨

雙魚潭在縣西南三十里砂步佛嶺俗傳有雙魚各尺余金色從溪逆上漁人網(wǎng)之不得竟入石巖下有一小坑涌水成潭每禱輒應(yīng)

湖師潭在縣南三十里舊傳有巫家女嘗浣紗溪上為龍卷去其尸久不出后有漁人云見一女乘龍自南海升天遂以名潭每欲雨則有云霧

畫潭在縣西五十里山如餅壚潭居底旁無通蹊將詣潭必從上而下嘉定八年不雨權(quán)令陳逵將投鐵簡而雷發(fā)潭中有五色云出焉俄大風(fēng)雨

赤頰潭在縣西五十里亂山中龍出入必大風(fēng)雨故近山無居人旁有大木皆無膚葉父老言有龍黑身而赤頰遂以名潭

晉源潭在縣南八十里百丈巖側(cè)相距一澗水常洶涌中有巨石如牛欲詣潭則俯循牛背以度歲旱致禱或雷聲發(fā)于潭底則大雨隨之

柵眉潭在縣西九十里柏都洞南怪石壁立過者悚栗年豐則有云氣覆其上雖炎日中不散歉則否

三井潭在縣南九十里穴怪石上龍出入則云氣蓊然又縣西北一十五里地名錢本坑下有井如品字亦號三井潭

藏雪潭在縣西北一十里即鳴山之鳴川潭舊傳五六月間積雪不消遂更今名

米篩浪潭在縣西五十里四面多怪巖雖無風(fēng)而水常有浪如米篩紋云

圣巖潭在縣西六十里日溪側(cè)有瀑布自北山注潭中上有石可宴坐

靈?潭在縣西六十五里【求仲弓詩云江湖雖闊多罾網(wǎng)幽澗清虛且勉旃待我功成買雙鶴歸來伴汝一千年】

樓崎潭在縣南七十里每欲雨則云繞半山土人謂樓崎尖裹帽云

寒坑潭在縣西一百三十里兩崖夾山為澗時(shí)有黑風(fēng)自潭出每禱乘木筏以入微不謹(jǐn)則有驚怪

靈巖潭在縣北一十里靈巖下

戚五娘潭在縣西北一十里

橫山潭在縣西北一十五里

岱石潭在縣西南一十七里石大人山側(cè)

望海尖潭在縣西三十里靈石山北巔

夏烏潭在縣西南六十里夏烏山側(cè)

圓巖潭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松門山

天賜湖在縣東南五十里阻浪山下水極清泚歲旱溉田千頃故老相傳以為不假浚鑿天實(shí)賜之

橫湖在縣東南八十里百丈巖下凡東南溪流三十有六皆會焉

消湖在縣東南九十里五龍山北

溪口湖在縣南一百一十里源出王城山東北流入浦

茭池在縣南三里中有石塔泉與鐵米篩井通僧凈真溝之入市今塞矣

大澤塘在縣西北四十里瑞巖山上僧慈保即一大壑為之下絫石上筑以土旁為十門分?jǐn)?shù)道以達(dá)于田【錢參政端禮題云塵纓久欲濯滄浪今日來游大澤塘水似我心心似水更無一事可商量】

石井在縣西九十里柏都洞下上有石穴如臼圓而深雖刊鑿之巧不如也水自山流注旱澇如一一日牧童續(xù)蔓墜石探之莫測其深有木葉墜其中旋自其南龍湫流出意其下相通云

常樂寺井在佛殿前大旱不枯慶元三年大雨溪溢水及寺半壁忽于井處作大盤渦撮水入焉須臾見平地

鐵米篩井在縣東三里九峰寺南源自山出其行如溝入井處僧以鐵窗限之故名米篩邑人皆汲焉令??O榜曰不竭泉且亭其上

魯神井有三在縣東五里魯神廟側(cè)一在神像下不可汲二在廟后回環(huán)皆巨木葉墜獨(dú)不入井中人以為異

委羽井在縣南五里洞南百步深不五尺旱澇不損益其味甘尤宜釀酒

甘露井在縣西八十里浮山寺舊傳有胡僧講仁王經(jīng)而甘露降故名泉宜造茶

古漩井在縣南三十五里平陸中

鎮(zhèn)頭山井在縣東南五十五里清可見底味尤甘

水簾在縣東八里箕巖側(cè)派流甚廣以其飛瀉如簾故名

滴水灣在縣北一十里自馬鞍山滴水成灣甘潔可愛

東監(jiān)水在縣東南五十里自監(jiān)山東流一十里僅勝十石舟又一十五里入官河

水眼在縣東南五十里泥奧山下高僅如盆深不滿三尺大旱時(shí)隨汲隨滿人頗異之

滴滴泉在縣西北四十里瑞巖舊傳有如意道人者居之嘗絕糧神氣不減庵前有泉泓潔可愛令王然作頌有庵前滴滴泓泉水流出心源嗣祖風(fēng)之句遂取以名

智者泉在明覺院非溪非井但于叢頂根有小竅插以筠筒引至石槽晝夜點(diǎn)滴不絕上槽既溢流及下槽其水僅供緇流一日之用無余無欠

   天臺

大溪在縣西南五十步源出婺州東陽縣以其受始豐天臺桐柏之水故名順流而下凡一百一十七里至州

始豐溪在縣西南百步源出大盆山東流一百八十里與天臺桐柏二水合始入大溪

青溪在縣西五里源出天臺山南流至桐柏又南流三里經(jīng)三井下流為瀑布方南入大溪按謝靈運(yùn)登臨海嶠詩云旦發(fā)青溪陰唐元宗送司馬承(仁廟御諱)詩云青溪祖逸人皆作青字俗呼為清者誤

楢溪在縣東二十里孫綽賦所謂濟(jì)楢溪而直進(jìn)是也杜甫詩亦云饑拾楢溪橡徐靈府記注云楢溪源出華頂從鳳凰山東南流入溪則得名舊矣或又名歡溪齊顧歡嘗居焉

靈溪在縣西北一十五里福圣觀前孫綽賦所謂瀑布飛流以界道過靈溪而一濯是也今縣東二十里亦有靈溪蓋其名適類云

干溪在縣南一十五里舊傳僧曇猷訪赤城有一媼與之語神怒投媼于淵猷飛錫救之其溪立涸故以為名

神跡溪在縣東北五里與國清溪共流至神跡廟分支一入臨川橋一入孝義橋

左溪在縣西三十里壽昌路上與關(guān)嶺接委蛇曲折凡七十里至大溪

福溪在縣北四十里按晉朿皙啟蒙記注天臺山去人不遠(yuǎn)路經(jīng)福溪水險(xiǎn)而清蓋是時(shí)已有此名矣

折溪在縣東北五里舊經(jīng)作浙溪

國清溪在縣西北一十里流九里入大溪

玉女溪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桐柏觀前

界溪在縣東四十里一名介溪

羅木溪在縣北六十里羅公嶺東南

水毋溪在縣北一百里摘星嶺南

赤城溪在縣西北五里入大溪

南(山奧)溪在縣西北七里

響山溪在縣東一十五里

幽溪在縣東北二十里凈明院前

關(guān)嶺溪在縣西四十里

惠濟(jì)潭在石梁下嘉泰初禱雨現(xiàn)異黿四年夏雷雨涌出金銀藏錢圓徑六寸余文曰太平通寶實(shí)太宗朝賜以鎮(zhèn)潭者側(cè)有佇真亭

百丈潭在瓊臺雙闕間翠蔓蒙絡(luò)水聲潀然盤澗繞麓入為云溪云

靈澤潭在縣東四十里舊名蒼山三潭列其下深廣瑩澈其龍最靈嘉泰元年禱雨現(xiàn)異蛇

石蟬潭在縣東五十里小溪亂石中水深無底其靈視靈澤

金橋潭在縣西北一十五里水清澈可鑒旱澇不損益

深坑潭在縣南二十五里觔竹嶺側(cè)

瀑布潭在縣西南三十五里無相院側(cè)一名戲龍河【太祖廟諱下一字】潭在縣西七十里下上云雨土人敬事之

雷馬潭在縣西九十里雷馬山上

鼻山潭在縣西一十五里

莫婆潭在縣北一十五里

丹霞潭在縣西北二十里

翠屏潭在縣南三十里

泉湖在縣西五十里【茅君傳云霍林司命治赤城玉洞之府齊永明中忽有群鵠從西北來下集霍門溪谷填塞彌漫數(shù)里多所踏藉狀如為物所驚一夕退飛向西北去殆是赤城上都泉湖中物也】

始豐湖在縣南四十步今為大溪水沖壞并為一矣

降真塘在縣北二十里徐靈府記云桐柏觀前一里石壇前有塘名降真中植荷荇今自塘一里出洞門西峰即王真君壇也

三井在縣北二十里昭慶院東唐時(shí)嘗遣使投金龍白璧舊傳為尼所觸一井自塞其二深不可測每春夏時(shí)雨則眾流灌注激涌雷吼或云通海又云海眼李郢詩所謂三井應(yīng)潮通海眼是也咸平中醮祭投龍【夏英公竦銘云石罅出半三井如鑿員不可規(guī)深不可度亂澗四入飛流外落墜石不盈驕陽不涸冷激松檜碧泥崖崿山靈所衛(wèi)神物攸托簫鼓一鳴雷雨偕作】

涌泉在縣西一十五里

巖泉在縣北六十里

龍須泉在縣西七十里龍須洞口以其噴薄如龍須之布故名

赤城志卷第二十五

 山水門〔七〕

  水〔三〕

   仙居

永安溪在縣西二百一十里大小二源小源出馮師山東流一百六里至曹村淺不可舟自曹村而下廣二十步勝小艇又東至妃姑與大源會廣三十步又東流六十七里而南勝二十石舟

曹溪在縣西九十里源出栝蒼嶺南流四十里入大溪嶺上有潭曰曹潭淳熙十四年令蘇光庭禱雨忽有物蜿蜒而出一黑一黃以磬承之躍而入遂迎止于潭下翌日大雨先是光庭夢有曹其姓者手二小龍而至及是符其夢問潭何名則曰曹遂筑室以祠

櫸溪在縣西二十里源出處婺溫三州流至同蓼溪入大溪【孟大武詩云樵斧斫云春谷暗漁榔敲月夜溪寒人甚稱之】

杜蜀溪在縣南二十里蜀王廟前頗窈險(xiǎn)俗號杜濁按廟記當(dāng)為蜀也

彭溪在縣東二十里源出天臺南流一百一十里入大溪

蓼溪在縣西二十里源出永嘉杉岡北流一百十里入大溪

南溪在縣西南二十九里源出永嘉杉岡北流五十里入大溪

白水溪在縣東北四十里源出天臺竹山溪南流一百十五里入大溪

班溪在縣東五十八里源出天臺縣竹山溪東流五十里入大溪

馬嶺溪在縣西六十里源出東陽南流三十里入大溪

柘溪在縣西六十里源出馬嶺東流三十里入大溪

瞿溪在縣西七十里源出東陽南流三十里入大溪

土瀆溪在縣西八十里源出紫巖山北流五十里入大溪

石井溪在縣西一百四里源出東陽南流一百二十里入大溪

朱溪在縣西一百六里一名木溪源出栝蒼嶺南流四十里入瞿溪十里入大溪

(山含)里溪在縣西一百六里源出栝蒼嶺南流三十里入大溪

左溪在縣西一百七十里源出永嘉杉岡北流四十里入大溪

真溪在縣西一百七十四里源出馮師山東流四十三里入大溪

方溪在縣東一百七十八里源出永嘉北流一百二十里入大溪

慈溪在縣西一百八十里源出栝蒼嶺南流四十里入大溪

盂溪山潭五曰老公潭在縣北二十里曰山王潭在縣北二十五里曰盂碗潭在縣北三十五里曰馬筱潭在縣北三十里曰桂坑潭在縣北三十里按舊經(jīng)馬筱即石藤石棱二夫人溺死處皇佑中令陳襄禱雨立應(yīng)【陳有報(bào)雨詩二十韻有靈泉汲坎窞仙仗下嶙峋雷斧潛嗔樹天波忽灑塵之句】

柘溪潭在縣西北三十里近張阜山中有古湫名廣潭泓深特甚前橫石檻廣三丈許修四丈有奇有石室可容百人巖貯圣僧像且有石虎石馬之類又有大古藤一根故老云常有青蛇繞護(hù)或斧之則流血焉下又有三湫湫外有泓水亦隨潮盈縮每翕干則有雨居人常以為候云

張阜潭在縣西北三十里山上其深峻處有石潭垂崖飛瀑林木森然至者神竦后以崖石摧墮龍不潛伏欻于山巔洞側(cè)涌一沙潭每水清則見長鮪焉會乞水必自石潭以次而升夜憩潭側(cè)旦則迎水而去每潮長則沙潭之波浸沒沙石潮退復(fù)平皆云龍之潛升以時(shí)變化蓋如此

彭溪潭在縣北四十里支流疏為四堰所溉田甚眾其旁修竹十頃民采擷以供衣食焉其后豪民奄據(jù)翦耨幾盡淳熙十四年因作新廟遂嚴(yán)樵采之禁云

三井潭在縣東北三十里

罨源潭三在縣西南四十里

天井潭在縣東六十里

馬鞍山潭在縣東六十里

左溪右溪潭在縣西南九十里韋羌深處

蒼山潭在縣東南一百里

深澄湖在縣東一十五里相傳開禧初有漁于此者見巨魚長可二三丈因以物摐之獲一鱗如杯自后出沒不?;蛞詾辇堈?br />
相湖在縣東一十五里水四時(shí)不涸常于網(wǎng)中得石刻有相湖二字今尚存

虬湖在縣東一十五里以其水灣曲如虬故名今廢

黃赤湖在縣東南二十里修廣皆數(shù)丈水四時(shí)如沸夏飲毛骨凜凜冬飲則如湯故老云皇佑中嘗有龍出沒云

小西湖在縣西二十里吳給事芾所刱延袤數(shù)里傍有亭館凡十?dāng)?shù)

磬湖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父老云常有磬浮水上光采奪目故名

赤湖在縣西七十里其初煙水極目有赤眼巨魚長丈余游泳其中今不復(fù)存湖亦半為田矣

莼湖在縣東二十七里

蔡經(jīng)井有九在縣東一十七里舊傳每汲其一八皆波動兵火后存其五爾

瑤崱瀑在縣西五十里玉幾山北源出項(xiàng)羽山流為二潭潭之下巖三面壁立端截深峭可環(huán)以坐瀑緣壁而下或雨初霽則飛流濺沬廣至十丈余蓋奇觀也

民天泉在縣南三里

   寧海

淮河源在縣東一百步桃源橋北經(jīng)桐山羅坑湊黃墈三十里入海周顯德三年令祖孝杰用水工黃允德言謂縣北地坦夷宜鑿渠通海引舟入渠以通百貨遂棄田七頃發(fā)民丁六萬浚之既而渠成視其勢反卑于縣雖距海一舍而為堰者九重以兩山水暴漲嚙蕩堰閘遂止不浚時(shí)歲饑且寒役人多死或云今縣北千人坑蓋其時(shí)叢冢也元佑六年羅提刑適重浚之亦無成今故道存焉

廣度河在縣治外繞城如帶俗名玉帶水云

大溪在縣西四十里源出桃花坑牛頭潭等處舊自草湖并山東行距邑頗遠(yuǎn)元佑中羅提刑適檄縣窒之頗疏鑿使近邑今去溪無半里民以為便

夷吳溪在縣西一十里源出靈公馬岙風(fēng)廉等處東入海

白渚溪在縣北一十五里源出白嶠山流三十五里入鄞縣

馬紫溪在縣北二十里源出白嶠山東北流入港

湖瀆溪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源出天臺石橋等處流至雙港渡入海

上白溪在縣南四十五里俗呼狐嘯溪源出天臺華頂東北流八十里入余魚溪又東流三十里入海

小鱉溪在縣南四十五里源出桐柏山東流二十里入海

東溪在縣南七十五里源出屈母山西北三十里入寧和溪

寧和溪在縣南九十里源出天臺及屈母山北流四十里又東流一十里入海

車溪在縣南九十里彌望皆細(xì)沙沙出鐵屑冶者陶煉成之

西溪在縣西北三十里

海游溪在縣南四十里東流五十里入海

峽溪在縣北六十里

柴溪在縣東北八十里

湫水潭三在縣東南一百里一名玉溪舊傳吳尚書屈晃生子坦坦偕其母隱于此尋化為龍母亦尸解葬其處世所謂龍母山也隋開皇九年僧智顗自建業(yè)至薄暮睹一大廈莫知何所扣戶有老嫗出迎顗已悟?yàn)辇埶焱兴扪衫言茙熯h(yuǎn)來何以幸教遂為鋪說且戒曰旱宜施雨姥受命惟謹(jǐn)翌日顗去回視其處已成湫矣按州城隍廟記既指為屈坦今又以坦為湫水龍則是一人而主二祠豈神之變化固無方耶【干道四年加封城隍誥詞云至今臺嶺之人想見玉溪之跡與母俱隱既著一時(shí)之令名于民有功宜膺千秋之命祀云】

白龍?zhí)对诳h西二十五里其上崇巖插空云氣澒洞世傳龍與茶山會見鱗甲澡瑩如玉雪然有一嫗廬其前能以草木向背瞰龍出入其靈跡甚異

梁源潭在縣西三十里梁王山西磴棧險(xiǎn)絕人跡罕到嘉定四年旱令趙善镠因謁梁祠讀古碑遂訪求得之方致禱雷發(fā)兩崖雨如注【石上有題名不書姓年但云述同縡謁蓋紹圣丙子令高述禱雨而書也縡不知為誰父老傳述禱此時(shí)亦曾有龍見】

驢潭在縣西北四十里龍須山上有蛟時(shí)出其首如驢故以為名山中崖石奇怪且多竅穴相傳鬼神出沒其間

松巖潭三在縣西北七十里上潭險(xiǎn)絕無徑中潭名煎茶每禱則瀹茗焉有瀑布瀉其下水清淺?魚可數(shù)下潭圓徑三丈許上隘內(nèi)寬水紺色莫知淺深干道中禱雨僧墜鈸其中善水者沒而取之見其下若大堂第晃潔可愛有龍枕石臥忽驤其首沒者驚亟出俄而兩崖間水涌丈余甘澍大洽焉

茶山黑龍?zhí)度诳h北一百二十里其水三色中潭圓如井上有飛瀑瀉其下崖谷詰屈如三葉屏風(fēng)上潭幾不可登

蘇思潭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上有大木如屈蓋然每禱祈文書不如式即浮出或許雨則現(xiàn)燭光隱隱若蓮花山多虎豹蛇虺之屬

筧城坑潭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凡旱禱必飯粟羹鳣以祭得?魚即雨又有雙峰潭同在其處皆號險(xiǎn)怪云

主簿潭在縣西二里崇教寺嶺下舊傳有一主簿出游以馬躍溺死不知其所在后能顯異出云雨今半堙塞矣

石合潭在縣西一十里形如大石合故名凡禱雨送水必會于此

石泄潭在縣東南三十里圓崖上有一穴徑尺許水清且深

青雷潭在縣西北五十里其上一峰圓聳古木森翠樵者至必有蛇逐之每乞雨則得金鰻云

徐家潭在縣東北九十里接蓋蒼山每亢旱禱之則有云氣蜿蜒如帶已而大雨

大澤潭在縣西南一百里大龍山上紹圣二年令高述禱雨嘗刻贊焉

石婆奧潭在縣東北六里

石門潭在縣北二十里源出剡中深不可測

帽尖山潭在縣東北三十里

筧潭在縣西三十里梁王山東

白龍山潭在縣東四十里

大雪潭在縣西北八十里

方石潭在縣西北八十里

石龍竇在縣西北七十里龍公(山奧)竇在石壁下世傳龍于此出入其展轉(zhuǎn)挨擦處猶有痕焉下為大湫不知源所從來但見竇水瀉下噴激如飛練崖上有石龍竇三字

孝女湖在縣西三十里平野中有山特立名塔山山之麓有湖舊傳唐時(shí)有汪氏女苦節(jié)不嫁紡織以奉其親親好湖水其家距湖五里女日汲以供之親沒建塔報(bào)焉人遂以此名湖與山凡大旱取之不竭

青鏡湖在縣東南二里

草湖在縣西南一十里

九頃塘在縣西四十里包山吞麓其浸九頃歲產(chǎn)菡萏則旱生菱芡則豐土人候之甚驗(yàn)有金銀鯽魚味絕美然有漁艇則覆焉其神異多此類

薛公井在縣東北九十步廣度坊側(cè)隆興二年令薛抗重建且亭其上按此至東驛凡八井位按北辰之次特廣且深自薛闿端余次第甃治邑人蒙賴故以其姓名之其后井堙亭廢嘉定十六年齊守碩浚井復(fù)亭且為之記云

市西井在縣西六十步名透瓶泉暑月以銀鐵等器汲之皆沁出寒冽特甚

后郭井在縣西九十七步淳熙十一年邑人蕭氏女重修

妙相寺前井在縣東一百一十六步

晟家街井在縣北一百七十步

桃源橋井在縣東一百八十步

方家井在縣東一百步

東驛井在縣東一百一十五步初鑿時(shí)于地中得石刻云下有石骨接天姥水旱如一隆興二年主簿黃(木云)甃治之

新泉井在縣學(xué)講堂前紹熙五年因有泉溢出令李知微浚之

石井在縣西北五十里閬風(fēng)臺上

石井在縣西北八十里崖上近石龍竇圓廣丈余深不可測下有石鑊圍一丈深四尺許其凹洼處正如鑊然蓋溪水所經(jīng)也或有石墜井歲月摩蕩盡為圓石以出今邑人多有之

麻源水簾在縣西七十里有洞深廣可坐十?dāng)?shù)人瀑水緣崖而下日照如水晶簾盛夏有寒氣

冷水泓在縣西五里旱不枯涸夏冽而冬溫

尾閭在縣東海中與海門馬筋相直惟高山可望其水湍急陷為大渦者十余舟楫不敢近舊傳為東海泄水處【詳見夷堅(jiān)志】

雁蒼瀑在縣西北四十里大壑中雙崖壁立瀑從空飛注石上聲如雷霆余沫噴灑暑時(shí)若秋旁多亂石可坐上有龍井土人以綆測之深百六十尋沿磴數(shù)丈有小石洞洞中石紋如龍鱗燁燁有光上有石窗唐末有道士居之自言江州人常取松葉茯苓以自給年百余歲不知所終

赤城志卷之第二十六

 山水門〔八〕

遷書河渠固志溝洫得不以水利吾民之命不容不備錄之歟每念古鄭白之儔出意疏鑿有以一渠而溉田千頃者接于近世非惟不能圖新而并與其舊失之矣臺雖號山郡所在陂塘良眾顧以豪吞富噬日堙月磨每歲邑丞匯申按敗紙占名惟謹(jǐn)何識興壞以故甫晴虞旱方雨憂潦蓋人力不至而動責(zé)之天宜其少樂歲也余故搜按舊畎特揭一門庶使后之有志者可按圖而得之焉乃若溪派河流浸灌浩博蓋水利之大者前已詳故不重載

  水利

   臨海

大固鄉(xiāng)

周家堰     古涇湖梁埭

義誠鄉(xiāng)

高湖堰

保樂鄉(xiāng)

東山頭浦    謝奧浦

松浦涇    ?。ㄍ∪ザ「膮])泄浦     

廣濟(jì)埭浦涇   林子浦涇

吳志屋后浦涇  涂下浦涇

章安浦涇

遂仁鄉(xiāng)

長石廟前浦   洋奧堰

明化鄉(xiāng)

蛟龍涇     新刱家子浦涇

安樂鄉(xiāng)

道場砩     石牛砩

涌泉砩     胡超堰

下堰      吳丞有堰

重暉鄉(xiāng)

長潭堰     黃肚堰

中沙堰     馬銀泉

楊木堰     潘婆泉

長樂鄉(xiāng)

古涇埭     涌泉涇

   黃巖

仁風(fēng)鄉(xiāng)

步頭埭     石秋埭

西仙浦埭

三童鄉(xiāng)

興家埭     方家埭

孝順埭     鄭戍埭

林家埭

永寧鄉(xiāng)

楊公埭

善化鄉(xiāng)

凈土埭     新埭

飛鳧鄉(xiāng)

仙浦埭     水磡埭

斗門仙埭    章師埭

蛟龍埭

備禮鄉(xiāng)

塘浦

靖化鄉(xiāng)

壇頭等砩【自黃巖溪五十二水合為一溪東北為二十砩又東北始為壇頭砩白巖砩又東北為鳥巖砩】

板砩

靈山鄉(xiāng)

洋嶼埭     于浦【瀕于海為河涇宣泄之處】 

長浦埭     鮑家埭

凌家埭     陳伏埭

繁昌鄉(xiāng)

顏家埭     黃望埭

金青埭     葡萄棚二埭

監(jiān)側(cè)小埭    細(xì)嶼埭

來遠(yuǎn)鄉(xiāng)

陳家砩     下嶼砩

吳佛洋砩    李家埭

太平鄉(xiāng)

高浦大埭    鋪堆埭

高浦小埭    車駱大埭

臨清涇埭    西保埭

婁子埭     蔣家埭

月河埭     伍婆埭

牸牛埭     王三浦埭

流沙闕埭

   天臺

太平鄉(xiāng)

長塘      戴應(yīng)塘

新塘      鮑家塘

山頭大塘    公塘

鮑磚塘     泉井塘

西安隱院莊前塘 明公砩

資福前寺砩   滑溪砩

奚亭砩     王家砩

杜砩      筧砩

新官坊砩    黃壇砩

窠山砩     苓塘砩

新坊水甽    西洋水甽

永保鄉(xiāng)

桐柏天照塘   桐柏莊邊塘

萬年塔邊塘   桐柏伎石塘

官塘      護(hù)國塘二

導(dǎo)元塘     葛家塘

柿砩      筋竹砩

道士砩     巖頭砩

清口砩     又清口砩

白馬砩     楊樹砩

黃甚砩     周家砩

九女砩【乃居人周頤九女共成之發(fā)源甚遠(yuǎn)】

祥鸞鄉(xiāng)

牛頭塘     寧國寺前東塘

過路塘     徐家塘

王家上下塘   汪家塘

眾塘      石竹砩

岳砩【為一邑陂塘之最舊因居人岳其姓者開之故名今苗裔在焉】

松山砩     峇溪砩

積石鄉(xiāng)

槎潭砩     岳砩

東求砩     下砩

大柘里王砩   坑砩

單家砩     小坑砩

小溪畈砩    黃固畈砩

   仙居

升平鄉(xiāng)

張阜堰     溪上堰

盂溪石藤堰   上砩堰

了溪堰

慶云鄉(xiāng)

彭溪坑堰    厚奢堰

開元鄉(xiāng)

圳口感德堰   王潘道堰

祝奧堰     赭光堰

北山秋成堰   高遷雷垣堰

潘湖堰     赤城巖湖堰

蓼溪新堰    橫溪堰

張支湖堰

清風(fēng)鄉(xiāng)

深裊堰     才塘堰

洋前堰     柵岸沙溪堰

板橋吳橫堰   湖村陳道堰

歸仁鄉(xiāng)

陽歸堰

遂寧鄉(xiāng)

童渠堰     上畈堰

木舟后洋堰

   寧海

連理鄉(xiāng)

大溪砩     又大溪砩

黃壇砩     新村砩

蔣家砩     吳家砩

大尉堂前砩   金家澤坑砩

崇教寺嶺砩   吳阮大砩

古大砩     上畈古甽

朱開鄉(xiāng)

鍾家砩     莫家砩

東山頭坑砩   和尚塘砩

葉家奧砩

永康鄉(xiāng)

嶼子太塘    上白溪潛家步砩

中砩      下砩

下山砩     前王上砩

下村砩     坑口下田砩

竺家洪水砩   山王奧坑

仙巖鄉(xiāng)

黎家砩     上砩

下砩      涌溪四砩

毛二娘潭砩   烏隱砩

剡畈砩     石馬胡村砩

外洋砩     和尚砩

新寧鄉(xiāng)

倉頭砩     細(xì)零坑砩

五里河     白鶴殿甽

寧和鄉(xiāng)

圣前塘坑砩   東洋杏桃砩

東壁砩     管溪砩

前金砩     下任砩

嶺下砩     蔣家砩

塘泉水孔

赤城志卷第二十七

 寺觀門〔一〕

自佛老氏出摩蕩掀舞環(huán)一世而趨之斯道殆薄蝕矣粗之為禍福使愚者懼精之為清靜寂滅使智者惑蓋其竊吾說之似以為彼術(shù)之真如據(jù)影搏物而熟視之則非也以故臺之為州廣不五百里而為僧廬道宇者四百有奇吁盛哉今吾孔子孟子之像設(shè)不增或居仆漫不治而穹堂偉殿獨(dú)于彼甘心焉豈其無禍福以懼人而無思無為之旨反出清凈寂滅之下耶今備錄之非以滋惑亦使觀者知彼之盛而防吾之衰庶少補(bǔ)世教云爾

  寺院

   州

    禪院

     報(bào)恩光孝寺

在州東南一里一百步巾子山下唐開元中建舊傳有小剎七曰楞嚴(yán)水陸證道積善天光景德藏院至是合為一賜額開元國朝景德中更名景德崇寧二年因臣僚奏詔天下建崇寧寺州以此寺應(yīng)詔加萬壽二字遇天寧節(jié)度僧一人殿后有戒壇元佑五年僧元照建也【楊杰為之記】政和元年改崇寧為天寧紹興七年改天寧為廣孝十五年以追崇徽宗改今額干道九年火僧德光有權(quán)踵新之淳熙三年錢參政端禮建僧堂十年其孫丞相象祖建佛殿寺始復(fù)舊觀惟羅漢閣無重刱者寺東有古塔一或傳梁岳陽王得釋迦舍利建塔七今所存止此又傳有齊眉大師趺化如生塔于寺之東隅今貢院后有小浮圖在焉銅鐘一蓋唐干元癸亥所鑄又有佛牙二株沉香觀音像及累朝所賜宸翰甚眾【尤守袤僧堂記云淳熙三年秋七月故參政觀文錢公施其私財(cái)于臺州報(bào)恩光孝禪寺復(fù)建僧堂明年九月二十日經(jīng)始后十五日而公薨又明年六月二日堂成中為大屋七間高七尋其廣四十有二尺其深十尋前列修廊后布廣廡其楹高與廣皆如其堂之?dāng)?shù)而崇深殺之貫三夾廊為二井匽凡為屋之楹大小二十有四規(guī)撫雄壯悉倍于舊公之孫承議郎前知處州軍州事象祖題其牓曰選佛合道俗以落之又明年長老惟禋命其徒了性持書求文于錫山尤袤而記之曰天臺為邦仙圣所游佛法之盛冠于東州有大叢林舊名景德眾妙莊嚴(yán)近在城域政和之初賜額天寧紹興之間始易今名是為佑陵追福之地列屋千楹有眾萬指干道癸巳郁攸煽災(zāi)紺壁穹堂化為飛灰時(shí)大比邱德光長老立志堅(jiān)忍誓必再造乃泛扁舟浮海而南持砵于泉半歲乃還憔悴辛勤寸絫銖積乃建眾寮乃營丈室規(guī)創(chuàng)后壁架虛鑿空商工度材施者景從惟光之名進(jìn)于帝聽有詔自天命主靈隱袤時(shí)假守睹是勝因求繼光后實(shí)難其人萬口一詞曰有權(quán)可乃屈致之權(quán)不在我于煨燼中啟大法筵遠(yuǎn)近歸依輻輳駢闐寶殿迄成材從空墮權(quán)未嘗為不起于坐有大檀施觀文公錢與是比邱有大因緣私自念言安聚衲子以有伽藍(lán)為一大事導(dǎo)師所在龍象駿奔四方學(xué)徒其來如云而此僧堂獨(dú)未建立起寺之廢莫此為急我當(dāng)布施為眾生先捐三百萬于指顧間公之視財(cái)如視壤土我無所施隨取而子權(quán)之受施如谷受風(fēng)我無所受有來則容權(quán)謂其徒監(jiān)寺了性汝敏而勤命總其政性亦受令奔走后先陶瓦成山伐木蔽川權(quán)來權(quán)藏四眾嗟惜予選惟禋嗣其法席禋之始來眾曰艱哉禋來一年眾志允諧巧者獻(xiàn)伎壯者出力涓日庀徒并舉百役乃立斯堂其大七楹高廣深邃寒溫暑清前榮后廡兩倍其數(shù)寢食有位宴息有所偉哉斯堂肇自錢公不逮其成而公已終惟公有孫銜訓(xùn)嗣事爰飾幾榻至于涂塈齋鼓粥魚隱隱隆隆攝齊升堂肅肅雍雍舊觀復(fù)還百廢具舉如聵得聽若瞽而睹數(shù)有成壞時(shí)有廢興法力愿力為無不成惟三比邱與二居士往昔靈山并受佛記作此勝事剎那頃中化瓦礫場為梵帝ec咨汝大眾享此安逸云何修行報(bào)此恩德當(dāng)念作者法力宏深男猛精進(jìn)無起退心當(dāng)念施者愿力堅(jiān)重量彼來處無妄受用惟上祖師穴處巖居今汝不然夏屋渠渠惟上祖師行乞取足今汝不然飽飯果腹廣席連床窗戶明虛心境洞然萬法一如臥具巾單隨用無乏困歇饑餐莫非妙法汝若一念證常寂光華嚴(yán)境界即是此堂汝若不斷五欲三毒當(dāng)知此堂即是地獄巾山崇崇與堂無窮我為斯文相其鼓鐘】

     兜率寺

在州東南二里周廣順三年吳越王建舊有勝光和尚居之名勝光安國國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上有觀音殿即舊景德寺水月像也【翟參政汝文謫居時(shí)形之夢欲改塑凡三四弗類工泣禱是夜夢白衣高髻如生塑而成 趙守仚詩云一到巾山眼界寬招提直在翠微間黃鸝過處金穿柳白鷺飛時(shí)雪點(diǎn)山漁艇兩三隨月上海帆八九趁潮還歸時(shí)聽得梅花角落日西城未掩關(guān)】

     嘉佑院

在州北一里舊名凈名庵后改今額僧長吉嘗游京師得宋參政庠以下一百四十五人所書般若經(jīng)建臺以實(shí)之復(fù)自刺血書維摩經(jīng)附焉【宋諫議庠記云建塔廟散香華奉經(jīng)典攝受妄迷而為功德有為者為之雖然佛滅度二千年世與法交相喪濁劫下根訹為愚冥非廣示像法無以震動而傾駭之使趨善良神道化時(shí)詎得而已沙門長吉當(dāng)茲世為功德者也初師以釋子之秀來上都會譯場高選義學(xué)僧敷演祖教名在籍右始與龍象為徒而覺華余輝注射物境頗作歌詩雜擬輒自翼其宗由是益為人聞俄詔賜紫方袍號梵才大師勝流欽風(fēng)多所延供久之厭著謝去復(fù)山林之游歲在降婁始還臺州州守悅其風(fēng)虛凈名庵以舍之惟師行嚴(yán)而身修寓曠而氣安能示方便悅可大眾居三年道益光明臺人異焉捐金抵璧踵往贍事四方來者與麻葦俱乃辟精廬而肆之刊林衡鏤巖椒棘如而堂煟如而庭者且數(shù)百筵朝熏夜祓供擬尤具九年復(fù)作一成臺置大般若經(jīng)六百篇及刻千劫佛像彼貨與力不募自至弗可貲紀(jì)師復(fù)砭膚取血書維摩經(jīng)質(zhì)神為要又欲推慧命而廣之乃謀于公卿大夫于是龍圖閣直學(xué)士南陽葉君倡始吁謀分繕寶與凡臺閣方面知名士數(shù)十族叢喜迭舍參訖寫庸閱三年臺成納經(jīng)奉像庋而安之黑白相趨距躍圍繞以為去圣滋遠(yuǎn)有能駕其說植德于人令夫成神嵬嵬現(xiàn)前知親炙面命不在是經(jīng)乎因是經(jīng)讀誦悟入棓五蘊(yùn)泯空色攪萬異為一真其為福又可稱量耶仆頃與師游樂其誓愿之就且枉錫顧我丐辭以永傳因宣是義而偈之曰臺屹而崇摧我慢而恭兮經(jīng)華而精竦我怠而誠兮像嚴(yán)而顯破吾魔而善兮報(bào)我四恩常不滅而存兮師聞之謂余言為信若其營綜之烈投施之眾日月之謹(jǐn)大概記之至夫筆不可文言不能宣者仆與師均寄一嘆而已宋祁詩云故人書未報(bào)恨恨復(fù)經(jīng)年夢去長江路心知寶所天身依巖桂老詩與暮云傳無奈纓緌累猶乖方外緣又詩云名高身愈隱孤錫倚巖扃園布黃金地臺藏白馬經(jīng)庵云吞瞑燭澗月瀉虛瓶坐想溪橋路莓苔又幾青 周延雋詩云幽致極東南清陰潤客衫林深纔辨徑云滿欲藏巖琴想山猿伴袍憎谷鳥銜孤標(biāo)如可挹墜稿悵開緘 錢惟演詩云漢苑辭千柰仙邱訪五芝汲瓶春溜滿卷(袪去去改戒)曉云滋望剎青龍起觀濤白馬馳紅樓曾應(yīng)制佳句詠朝緌 蔣堂詩云老被詩名系此身思山深去避人群寶臺千尺隔江見清磬一聲歸路聞巖上開扉燈照月庵前埽地雪和云終焉此是清涼處凈住無慚相國文】

     普寧院

在州東北二里舊名上方資國建隆中錢忠懿王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

     崇法院

在州東二里舊名紫凝周顯德元年建國朝天禧元年改今額今廢

    教院五

     寧國院

在州東二里舊名六通晉天福二年建國朝大中祥符中改今額有銅鐘一梁干化中所鑄

     延壽院

在州東一里三百步皇佑五年重建或云即古倉基大中祥符元年賜額舊有凌云軒后廢【開禧中雨后壁壞有黑米之異】

     普濟(jì)院

在州東北一里三百步舊在州東一里名普賢【今狀元塘是也】大中祥符元年建治平三年改今額崇寧元年以其址卑濕徙今地

     順感院

在州東二百步舊名報(bào)國晉天福二年郡人臨延熙舍宅建國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舊有觀閣今廢【趙守仚詩云一上危梯一解顏重岡復(fù)嶺四周環(huán)山川盡出登臨外天地都?xì)w俯仰間飛鳥直隨雙目斷游云長與片心閑文書了卻無余事日午須來日落還】

     福安院

在州東一里二百步舊名興福保安治平三年改今額今廢惟殿堂兩廡僅存【詳見貢院門】

    律院

     崇壽院

在州東北二里舊名彌陀建隆元年錢忠懿王建大中祥符元年賜今額淳熙三年其孫參政端禮重新之【錢自為記】嘉定十六年齊守碩請以禪為律

    甲乙院十

     永慶院

在州北一里即古郡治舊名白云延壽庵太平興國二年錢守昱建咸平二年賜今額寺后有泉庵以其旁泓水故名【唐守仲友題云萬斛出時(shí)非擇地一泓澄處本無心】西有翠屏亭一覽亭今皆廢【丁注題一覽亭詩云插迥飛檐聳凌虛迭砌危四天欄下揖萬象掌中窺目力不到處云容無盡時(shí)塵塵皆勝事憑檻幾人知 張景修題云衙城直上有煙巒亭在重崖絕壁間幾個(gè)白頭忘歲月一生青眼看江山秋風(fēng)落木樓臺出暮雨籠沙鷗鷺閑珍重京西繡衣使作書題牓許追攀】

     明慶塔院

在州巾子山上舊名凈光塔院干德五年錢守昱建大中祥符四年賜今額【按曾子文結(jié)界院記有芟洗蘿蔦披作榛荊鱗布層基翼建寶塔森沉月殿瀟灑星廊之語其詳及題詠附見巾子山】

     寶城院

在州東一里舊名護(hù)國唐光啟三年僧道元建國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章郇公得象為之記】舊有清熙堂【陳右司瓘為作夏講疏按瓘政和六年以詆誣羈管居此時(shí)蔡氏黨方盛每密諷守石悈脅而殺之呵守嚴(yán)甚又嘗召至庭怖以后命瓘竟不屈嘗為寺作修造等疏見集中】

     惠日院

在州東一里舊名羅漢晉天福五年建國朝大中祥符三年改今額有大塔幢鐫唐大中十一年

     妙勝院

在州西一百步一名石佛舊傳辟基時(shí)得石佛三軀塑之殿故名按題梁紹興十五年重建鐘乃顯德二年錢王女所鑄

     小兜率院

在州東一里天圣七年建

     祚圣院

在州東北一里一百三十步白云山下舊名白云按傳燈錄唐欣禪師嘗受業(yè)焉沈佺期餞臺州刺史序云懷白云之蘭若蓋指此也國朝干興元年重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今廢

     資圣院

在州東南二里建隆四年建有定光巖昔有僧于此誦法華經(jīng)俄而光現(xiàn)故以為名治平三年賜今額今廢

     福圣院

在州北一里大觀三年重建今廢舊有松軒【趙守仚題北山松軒詩云萬木有榮謝此松無盛衰夢闌秋韻起棋罷午陰移般匠顧不顧秦君知未知亭亭高節(jié)在看取雪霜時(shí) 張景修題云雪天蒼翠暑天風(fēng)珍重僧軒十八公不是詩人少吟詠世間草草易為工】

     勝因院

在州東二里治平二年建今廢

    尼院二

     凈慧寺

在州南三百步唐武德元年建乃妙善公主道場二年賜額國朝淳熙二年重建

     演教院

在州東南三百五十步凈慧子院唐武德元年建二年賜額

   臨海

    禪院二十有六

     惠因寺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九里舊名禪房宋元嘉四年僧應(yīng)俊建國朝大中祥符元年賜名惠因熙寧中僧了塵重新之紹興三十二年錢太師忱家乞?yàn)橄銦粼杭映缬H其后孫丞相象祖還諸朝復(fù)今額

     報(bào)恩衍慶院

在縣東四十五里舊名興福俗又名龍華晉天福六年建國朝紹興六年范丞相宗尹家乞?yàn)橄銦粼核旄慕耦~【初范公游此寺愛其幽勝有茲游恐不再聊寄小詩中之句人謂非佳讖月余薨竟葬其中】

     隆恩院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五里舊名明恩大中祥符九年縣人周圜舍基建先是唐武德初有蓊萼禪師卓庵于此治平三年改今額干道元年稍徙高爽一新之

     褒忠顯績院

在縣西三十里舊名景福唐武德二年建應(yīng)順元年改慈圣國朝紹興九年呂丞相頤浩家乞?yàn)橄銦粼核旄慕耦~

     保福院

在縣南一十五里周廣順?biāo)哪杲〞x開運(yùn)四年賜額

     青蓮院

在縣西北二十里舊名興善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紹興十年重建

     具足院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舊名百丈晉天福六年建國朝治平三年改今額

     慶恩院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舊名報(bào)恩石晉會同元年建國朝干德三年改今額

     昌國院

在縣南二十五里舊名佛窟周廣順二年建國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

     法海院

在縣南三十五里太平興國七年建治平三年賜額

     惠明院

在縣西北三十里舊名重元建隆四年建祥符七年改今額

     顯恩褒親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