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嶺南風(fēng)物記》一卷,國朝呉綺撰,宋俊増補(bǔ),江闿刪訂。綺本文士,故是書所敘述,率簡(jiǎn)雅不支,與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可相伯仲。首二條敘氣候,次十條敘石,次六十條敘草木花竹,次十七條敘鳥,次五條敘獸,次六條敘蟲,次十七條敘鱗介,次三條敘香,次二條敘酒,次四條敘蔬谷,次十五條以雜事附敘于末。其敘硯、敘香特詳核,惟碣石衛(wèi)品字石一條,宜入卷末雜事中,殆分段編次偶失序耳??∷鲅a(bǔ)凡七條,皆別識(shí)之。其論米芾所賞之石,本出浛洭縣地,秋深水涸之時(shí),于沙坑中取之,謂之脫沙。后浛洭并入英徳,遂以英徳石當(dāng)之,實(shí)皆贗物,亦前人所未發(fā),惟闿所刪者,今不復(fù)見其刋除當(dāng)否,遂不可考矣。綺有林惠集,別著録??∽珠L(zhǎng)白,山陰人。闿字辰六,貴陽人也。
嶺南風(fēng)物記
嶺南節(jié)氣大抵與江南較早。三月,江南春時(shí),其風(fēng)自下而上,故清明可放紙鳶,若嶺南,則十月十一月可放,春時(shí)反不能上,此一驗(yàn)也。
嶺南天氣常如三四月時(shí),夏多雨則不熱,秋無雨則甚熱,東坡云:四時(shí)皆似夏,一雨便成秋。許丁卯集云:江南帶日秋偏熱,海雨隨風(fēng)夏亦寒。皆實(shí)録也。
端溪,在肇慶羚羊峽,硯石產(chǎn)老坑,有三洞,曰西、曰東、曰中。西勝于中,中勝于東,大抵坑之上層為天花板,燥而不佳,最低者為沙板,雖細(xì)亦不佳,惟中層水巖細(xì)軟純滑,斯為佳品。羊肝色為上,次青花、鸜鵒眼、火烙紋、蕉葉白,再次水紋、古■〈土答〉,巖石色雖純而其眼如黃蠟,中無晴點(diǎn)。朝天巖雖有蕉葉白、火烙紋,然紅黑而不艶,石中帶微白星,此巖俱在峽山。左右亞婆坑在靈山寺后,雖有蕉白火烙,然石甚粗,其眼如黃泡,非佳品也。若屏風(fēng)背,石色純黑無光艶,市估所售者,俱系此石。又有梅花坑,粗燥不堪,眼如黃豆,惟可用以礪刃耳。大抵各洞皆有眼,惟黃龍則老坑始有之,辨者取以為硯,然皆石之病耳?;蛟欢耸?,視之如有沙,鋪其面而抹之,則甚細(xì)滑,且有青花者為上。其青花亦有辨,石中隱隱有青紋一片,以水拭而方見者,真青花也。若青點(diǎn)散亂者非。
英石,出韶州府英徳縣,峰紋聳秀,扣之有金玉聲為佳。而其要有三:曰縐、漏、瘦,縐謂紋理波折,漏謂洞壑玲瓏,瘦謂峰巒秀削,備此三者方見硯山全徳矣?!∷伍L(zhǎng)白曰:研山之玩創(chuàng)自南宮,按浛洭縣,自英徳遡流而上,西去百有余里,元章作尉于此,袖中把弄實(shí)浛洭所產(chǎn),后因其地并入英徳,世人遂誤傳為英石,而市估所售皆贗物也。余嘗三過浛洭,覧其遺址,元章墨池大字猶在焉,惟研山杳不可得。詢之土人,以溪流暴漲,必俟秋深水涸,于沙坑淘取,所謂脫沙者是也。瞻望憮然,留題石壁而去。
星巖石,出肇慶府七星巖,白質(zhì)青紋,亦有如山水狀者,可飾幾案屏榻,頗類大理,但稍脆耳。其白者,碎之,婦人可以涂面,粵東閨中多用之。
蠟石,色黃如蠟,亦有峰巒形勝,大似黃子久筆意,長(zhǎng)徑數(shù)尺,小不盈掬,溫潤可觀,嶺南特重之。
嫩石,出南雄府,琢之可為釜畫。
眉石,出恵州府,婦人可用畫眉。
石墨,出南雄府始興縣小溪中,長(zhǎng)短似墨,人或取以畫眉。
紫石英,出東莞縣爆山,舊以貢獻(xiàn),大如指頭,小如石榴子,明澈如水晶,光澤紫艶可愛。爆山之鄉(xiāng)名周家村,翟姓聚族而居,離城十五里許,土人得石英饋遺,或以飾帶、飾器,亦入藥用,療婦人絶孕,至十年無子者,修治服食,輕身延年。
碣石,衛(wèi)北五里,玄武山上有三臺(tái),石如品字,后忽裂,縫內(nèi)有字云:一拳打破三臺(tái)石,后有霸占二十秋。時(shí)衛(wèi)官張一權(quán)方到,即有蘇利之變,據(jù)此凡二十載,葢應(yīng)于此。衛(wèi)西北五里,道旁有石,形如犀牛,昂首仰望,其南山上,一石圓如月,俗謂犀牛望月。
丹灶泥,出羅浮葛洪煉丹處。泥如小彈丸,紅黃色,拾歸可療心痛,與不服水土之病。以一丸置杯水中,忽旁泡起累累,有煙滾滾,上沖水面,須臾泥方消散。
玲瓏巖,出南雄府始興縣。洞中有獅象二石,大如幾案,其白如雪,相去丈許,宛如獅象之形。土人取獅石一塊,象石一塊,放醋盤中,相去尺許,輙能相就,離之復(fù)合。
木棉花,出廣州,葉如單葉茶花,大如茶鍾口,花時(shí)無葉,其色赤,高可數(shù)丈,遠(yuǎn)望如百尺丹霞,亭亭可愛,實(shí)即攀枝花,每挺七葉,其棉輕軟,可作坐裀。
佛?;ǎ鰪V州,其枝葉如桑,花似芍藥稍小,色有數(shù)種,單葉,花似葵,惟大紅者極可愛?!∷伍L(zhǎng)白曰:佛桑即扶桑也,移根海外,閩中最佳,嘗于溫陵洪文襄宅,見有髙至丈余者,其花如斗,不減洛陽萬歲紅。
馬纓丹,出廣州府,花如江南繡球,花四出,但不圓耳。色大紅,鮮妍可愛,即將衰卸,垂垂亦如珊瑚。家制府異其名曰“珊瑚球”,殊為雅稱矣。
金鳳花,出廣州府,一名孔雀花,四瓣金黃色,首尾兩翼皆全,宛如鳳凰飛翥狀,其尾修長(zhǎng)尤似。鐵樹花,出瓊州府,樹止一二尺,葉宻而紅。
指甲花,出廣州,本大如佛?;?,黃白色,一花數(shù)出,清香甚,婦人采其葉,用礬石染指甲,鮮艶奪目,詩云“彈箏亂落桃花片”是也。俗呼九里香。
桃花,出瓊南,二八月兩放皆實(shí)。海漆,出瓊州海上,有花如芍藥,曰倒粘子,漬以為膠,可代柿漆。
素馨花,出廣州府,自西國移植,不變水土,相傳素馨乃女子名,以相思而死,其墓上產(chǎn)此,故其香染人衣袂,不易散也。廣州城南有花田,偽漢劉鋹塟美人于此,此種尤多,土人取花結(jié)為彩燈,亦風(fēng)艷有致。
丫蘭,出羅浮,花大而白,枝上復(fù)生一枝,故曰丫蘭。次者為出架白,又次者青蘭,又次者為秋露白,其花短小,最下者名金枝玉葉,其花紅色。
樹蘭,出廣府,一名魚子蘭,六七月作花,累累如金粟,芳烈異常,土人多用作香,并入茶中。
紗葉,出廣州府光孝寺,即菩提葉,肇慶天寧寺皆有之,光孝者尤大而佳。六七月間取其葉,以少石灰水浸之,二十日則膚去觔存,竟如紗縠,土人以之作燈,并為婦人釵鉺之屬,如金絲然也。
符竹,出羅浮山。葛洪居山,偶書符竹葉上,以壓山精,今竹葉上,每葉皆有一符,作黃白色,筆書宛然,山中人常以贈(zèng)客,云藏之可以辟邪。
菊花,出瓊南,四時(shí)皆放。
棉花樹,出瓊南,可髙五六尺。
茄樹,出瓊南,可髙四五尺。
月月紅,出瓊州,有樹髙丈余者。
知風(fēng)草,出瓊州,土人視節(jié),知一歲■〈風(fēng)貝〉風(fēng)之候,每一節(jié)一風(fēng),無節(jié)無風(fēng)。
茉莉花,出廣州,花田中有千葉者,土人至夏秋之交,取之穿篾,作燈球,晩以燃燭,香色皆異常,若明珠光潔,而酷烈尤甚,肇慶亦有之。
卍字果,出廣州,亦名蓬松果,樹本髙數(shù)丈。桄榔果作卍字形,字畫方正,蒂在卍字之中,生食香甘可口。
萬年松,出羅浮水石澗中,拾歸同沙水栽,盛即干,置書籍中數(shù)十年,枯朽后,旦以水沃之,不過二三日,青緑生長(zhǎng)如故。
人面子,出廣州,核如人面。
肇慶府羚羊峽內(nèi)有春海棠,花様如秋海棠,惟葉上有刺,其花帶香。
芭蕉子,出肇慶,大小如雞卵,一名龍奶,味酸甜,可食,有香,其子尤美。
龍須草,出廣西懐集,徳慶州亦出,青子,連州亦出,做席
匠人,出在肇慶府城對(duì)過金渡村。
波羅蜜,出瓊州,大如斗,剖之味如蜜,其香異常,形如東瓜,皮上有刺,如佛頭旋螺文,內(nèi)瓤甚甜,每房有核,核如青果。
偏桃果,出廣州,大如鴨卵,色青黃,味酸甜,可食。
夢(mèng)想,出雷州,不知何木,大如鴨卵,以其實(shí)切片泡湯,只用一二片,即滿一碗甘美,殊異常品。
君遷樹,出廣州,俗呼牛奶子,張衡《西京賦》平仲君遷即此樹也。
優(yōu)曇缽,出肇慶,似枇杷,無花而實(shí)。
桬棠果,出羅定州,其味如李而無核。
千歲果,出肇慶府開平,如榧梢大。
柑,出四會(huì)縣,色赤如日,其味稍減。
椰子,出瓊州,文昌縣者為佳,中有漿如酒,可飲,宜
母子,出廣州,狀如柑。
鶴膝竹,出韶州府,如鶴膝然。
單竹,出南雄府,練竹為麻,可作布。
龍蔥竹,出羅浮山,第三十一嶺半是巨竹,皆七八圍,節(jié)長(zhǎng)丈余,葉如芭蕉大。
五子樹,出潮州府潮陽縣,實(shí)如梨,有五核,可治金創(chuàng)及霍亂。
秋風(fēng)子,出廣州府。
斷續(xù)藤,出肇慶府新興縣,山中行渴,則取汁飲之,號(hào)東風(fēng)菜。
羅望子,出廣州府。
庵摩勒,出廣州府。
羅漢竹,出廣州府。
鷹爪蘭,出廣州府,葉如瑞香,花似鷹爪,可以架植之。
仙人掌,出廣州府。
龍?zhí)m,出韶州府。
羊齒子,出羅定州。
頻婆果,出廣州,樹極大,果如蠶豆莢,子圓如豆藏其中,老則迸開如桐,瓢狀,色大紅,土人取其熟食之。
黃皮果,出廣州,狀如金菊,漿似葡萄,但微酸耳,核青色,形如瓠,種多寡不一,土人云:此果消食,更能順氣。
羊桃果,出廣州,狀如皂角,五片相簇,青白色,香味如橄欖而酸澀無核。其樹有髙四五丈者,大可數(shù)圍,果有秈糯二種,糯者色黃少甜,廣人去棱邉切片,用生姜榨油,用為小菜,云可寛胸,兼能治瘧。
蒲葵扇,出廣州新會(huì)縣。其制度精巧者,一柄可値三兩許,其大者五六尺,土人以之蔽日。
凡梅花皆五出,惟瓊州者六出,予詩云“倍得三分白,平添一段香”,葢謂此也。壽陽妝額益為斌媚矣。
荔枝至上品者,名掛緑,亦名緑羅袍;次上者名黑葉;其它有名紅孩兒十八娘子者、大路者、進(jìn)奉者,有名尚書懐者,相傳楊妃所嗜即此,至火山其味甚薄,斯為下矣。若肇慶新興之香荔,味甘而核甚小,斯為荔中之神品也?!∷伍L(zhǎng)白曰:荔枝斷以閩中為上,若興化漳浦所出,瓤極厚而核甚小,味正甜,嶺南猶在西川之下,蔡君謨、歐陽永叔《荔枝譜》辨之詳矣。
烏欖,出廣州,較青果獨(dú)大而色正黑,核中之仁形如蠶蛹,可以作果。
化州橘紅,在州治中廳事前,一株有百余顆,取以作藥,患痰傷食氣滯者,取少許泡湯,其効甚速,或云以治傷寒不汗者尤妙,或云州治外所產(chǎn)不堪入藥,土人饋遺皆贗物也。
肇慶有竹一種,大者如蘆而質(zhì)脆,葉亦如蘆,長(zhǎng)尺余,細(xì)者則實(shí)心,頭垂下,或亦作花。予于府庠中見之,蒼頭云天寧寺后園亦有此竹,而多芒刺如薔薇然,詢之土人,名曰大頭點(diǎn),不知出于何種。
廣州有百日紅,俗名丁冬花,?;t色,皆如珊瑚,瓣作兩層,一層上托,一層似和包形,開時(shí)累累倒垂,且甚耐久,殊可愛玩,若江南以紫薇花為百日紅,則大異矣。
髙州府有千葉茉莉,花大而香,形如白
蓮。蒲澗,相傳安期生得道處也,在白云山下,出石菖蒲多九節(jié)者,道經(jīng)云餌之可以長(zhǎng)生。
廣州糧道署中有樹,名管葉,如土牛膝,髙可一二十丈,大可數(shù)圍,托根署地而郡城之內(nèi)咸四望焉,蔣少叅作軒其下,為老樹軒。云此樹不知年歲,相傳雷擊之者三,而不能傷,葢他處所無也。
孔雀,出肇慶府髙要、四會(huì)二縣,其尾貯瓶中為玩,但蚊喜食之,夏月不可出供也。
金鳳,出儋州,大如指,身五色,冠首修尾,儼如美人釵上金鳳也。
秋風(fēng)鳥,出雷州,至八月中秋前五日,水中魚化為鳥,從風(fēng)而起,土人網(wǎng)得,肥美可食,中秋后則無之,故曰秋風(fēng)鳥。
潮雞,出廣州,似雞而小,潮至則鳴。
灰鶴,出廣州府。
五色雀,出恵州羅浮山,貴人至則先翔舞。
云白鳥,出肇慶府,能辟蛇。
鵕■〈義鳥〉鳥,出肇慶府,似山雞,其羽有光,漢以飾侍中冠,杜詩云“何須不著鵕■〈義鳥〉冠”,此也。
越王鳥,出肇慶府,似鳶,喙勾,可受二升,似越王烏喙,故以為名也。
五色鳥,出羅浮,形類鸜鵒,五色各異,黃白緑黑紅,稟五方正色,一毛不雜,別名五姊妹,每年飛遶博羅城隍廟樹,翔集一春,不窠不雛,去,他時(shí)亦不再至。
丁髻娘,出肇慶府,一名鳳頭雀、登竿鳥,大小毛片皆如燕子,惟頭作鳳冠而尾紅,小兒養(yǎng)之,甚馴,不用籠畜,每放之,一二日復(fù)來,以飯粒飼之,飽則復(fù)去,去則復(fù)來,率以為常。
西洋雞,短足昂首,其尾拂地,與恒種殊異;其狗毛長(zhǎng)如獅子狀,養(yǎng)之馴熟,坐立惟人所命。
烏鴉,出儋州,以口銜火,置人屋上,用翅扇焚,則羣鳴飛舞。
至昌化則無喜鵲,到感恩鴉亦無矣。
山呼鳥,出廣州府,一名珊瑚,形似喜鵲能為百鳥之音,甚可聽。
金錢雞,出羅定府,較家雞甚馴,毛羽皆灰色,遍身圓圏如太極圖,間紅黑色爛然可觀。瓊南文昌縣亦有之,一名五福鳥,凡人家有吉慶事,則鼓翅翔舞。
碧雞,出髙州,朱冠、黃喙、紅足,毛黑色而有翠光。
鷓鴣,在在有之,飛必南向,遇霜露時(shí)則以木葉自覆其背,舟行峽內(nèi),鉤辀格磔,四山爭(zhēng)響。 宋長(zhǎng)白曰:草木花鳥皆為地氣所鍾,百粵位應(yīng)南離耀靈炎火,故花多紅色,鳥喜南翔,不特鷓鴣然也,余嘗有句云“越鳥多南翥,蠻花少北枝”,似亦實(shí)録云。
潛牛,出肇慶府江中,形似魚,能上岸與牛鬬,角軟,入水則堅(jiān)。
果下馬,出羅定州,髙不踰三尺,駿者有兩脊骨,又呼雙脊馬,徤而能行。
白猿,出羅定州,長(zhǎng)六七寸,其身如雪。若黑者即墨矣。
石猴,出海南,其小如拳,可夜宿筆筒中。
海南山中,猴多而難捕,捕者用一人懷利刃獨(dú)往山中,猴欺其寡而羣就之,出不意斫得其一,羣猴悉不敢動(dòng),任所拘執(zhí)矣。
他處蒼蠅皆無血,惟廣州肇慶有之,或有滿肚墨水者。
瓊州府出壁虎能鳴者。
恵州府有青螺可為杯。
鸚鵡螺,出海南,其形如鸚鵡,故名。制以為杯,可容醇醪四兩。
禾蟲,出廣州,禾熟時(shí)有之,長(zhǎng)數(shù)尺,土人斷之亦復(fù)成形,形如馬蝗,以治饌甚鮮,然畏而遠(yuǎn)之,正恐不能下咽也。
羅浮神蝶,產(chǎn)于羅浮蝴蝶洞中,不知何時(shí),作繭于樹葉,山中人出以贈(zèng)客,懸之窓戶林木之上,至三四月時(shí)輒蠕動(dòng),動(dòng)(疑衍)久之則出,出則伏繭上,數(shù)日而后翔舞飛集,翅如巨掌,金碧朱翠,爛然奪目,約十?dāng)?shù)日則有他蝶引之而去。其出繭時(shí),雖極力注視,方轉(zhuǎn)睫間,不知其何以出也,及其欲去,雖籠置宻室中,倐而不見,亦不知其何以去,葢神物也。相傳為葛洪妻鮑氏遺衣所化,其信然歟?!∷伍L(zhǎng)白曰:舟行自湞江而上,漸入三連,其地有蟲,厥名含毒,與北方柏靈相似而更小,噆人肌膚,痛癢特甚,以手搔之輒復(fù)壅腫,疑是蛇蟲毒氣所化。
恵州濵海別有二湖,一咸一淡,各產(chǎn)小蟹,其大如錢,以螺殻為房,寄居其內(nèi)名,曰寄生。好事者捕得,就其房之廣狹,別以金銀模之,蟲見光彩即棄舊巢而居焉,貯于香奩紙裹中,頗堪把玩,間日飼以微物,其飲水也,必從其咸淡之宜,反是則死。
嘉魚,出肇慶府楊栁沙,與夔州丙穴者相似,身白而長(zhǎng),肌細(xì)少骨。但丙穴者以春社出,至秋而止,肇慶者以秋社出,至春而止,不可多得也。
沙魚,出雷州府,有虎鹿鋸三種。海南沙魚,暑天上沙灘滾跌,踰時(shí)即變虎鹿二種,其變虎者頂無王字,行不能速;其變鹿者角無鋒棱,至冬月復(fù)入水為魚,凡魚俱卵生,惟沙魚胎生,一生必兩。
毛龜,出韶州府,大如錢,以水浴之,其毛披放皆碧緑色,置之案頭可辟蠅。
異龜,出廣州,曾見一龜大如宮碗口,頂有白色如白果形,腹下作紅黃色,四足,有鱗,不知何產(chǎn)也。
黃雀魚,出惠州府,八月化為雀,十月后入水化為魚。
鱞魚,出恵州府,大如指長(zhǎng)八寸,脊骨美滑宜羹。
巨龜,出恵州府,背生樹木,望之儼如洲渚。
■〈魚昔〉魚,出恵州府海中,大盈丈,腹有洞貯水,養(yǎng)子,朝出口,暮入臍。
■〈魚居〉魚,出恵州府,亦名狼籍。
龜魚土肉,出恵州府,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如笄簪。
笄魚,出惠州府,如笄,長(zhǎng)尺
章魚,出潮州府,有八足。
鬼頭魚,出韶州。
鱘龍魚,出肇慶府諸地,其形魚頭、龍腰、鰲尾。
蟹,出廣州府,二螯八跪,后有二扁足,其肉少,味淡,其膠沾殻。
龍頭鰕,出海南恵州等處,頭似龍,身有金色,大者約有十余斤。
蕉布,出肇慶府屬,不結(jié)子,皮績(jī)?yōu)椴?,夏月衣之不作汗氣,比葛色微黃。
纻霜布,出韶州翁源縣。
竹布,出韶州仁化縣,以竹搥取絲,績(jī)?yōu)椴?,即單竹也?br />
女兒香,出東莞縣馬蹄岡、金桔嶺、默林、百花洞諸鄉(xiāng),離城四十里,土人采香歸家,女兒揀選,拾其精者而藏之,故有女兒之名。栽種于清明未雨之前,收成于二三十年之后,必祖孫父子相繼為業(yè),畧無近功。又擇地土所宜,故他鄉(xiāng)罕樹焉。香樹葉似樹蘭而叢宻覆蔭,行人折枝代傘,謂之香陰。實(shí)可榨油,燃燈最明,黽蟻百蟲不敢近,悞觸之?dāng)嘁砻撟愣?。性大熱,悞入飲食,亦令人吐。皮堪作紙,?jiān)厚過于桑料,名曰純皮紙。香之身出地上者,名曰白木香,能辟穢、去潮濕。香必種十余年之久,然后伐其正身之白木,就其正身之近地鑿孔開香門,香經(jīng)伐之后,則枝葉旁抽,而婆娑益茂,經(jīng)開香門之后,則香氣隨雨露所漬,趨結(jié)于根頭之下矣。初年,于香門穴中鑿采一片,覆以純黃潔土,次年則可得二三片,年愈久則根頭寛洞成窩,出香愈多,而味愈永,名曰牙香,以其形狀如馬之牙也,俗人亦呼為香頭牙。香中去其連頭,葢底枯槁白木而存留其純粹者,曰選香,謂經(jīng)揀選過也,選中又選,其生結(jié)、穿胸、黑格、黃熟、馬尾浸者,為最上,即女兒香矣。其次水熟、白紋、藕衣紋者,燒時(shí)雖香,微帶酸氣如沉速,不足貴也。何謂生結(jié)香,香頭根下遇有隙穴,受日月霜露漸漬,日久結(jié)成胎塊,而香身不枯,受土生氣與之相接,名曰“生結(jié)”。生結(jié)之香,曝之烈日,其香滿室,既有生結(jié),必有穿胸之形跡,必有黑格之發(fā)露,葢穿胸、黑格乃生結(jié)之征驗(yàn)也。何謂黃熟?香樹不知其幾經(jīng)數(shù)百年,本末皆枯朽,揉之如泥,中存一塊,土氣養(yǎng)之,黃如金色,其氣味靜穆異常,亦名“熟結(jié)”。至于馬尾浸,則香之植朱砂黃土中,厯年久而自成者一線,光黑如漆浸于香上,體質(zhì)堅(jiān)凝,肌理宻實(shí),乃香之津液積結(jié)而成,其氣味與生結(jié)等,而更悠揚(yáng),此所以為貴也。
沉香,有活生死結(jié),以瓊州為最,如外國者,不但不可入藥,焚之亦無佳味?!吧罱Y(jié)”者,乃系取之于生樹者,“死結(jié)”乃已伐之樹,過數(shù)十年再取者,為“死結(jié)”其功味欠“生活結(jié)”者十之三四矣。而名有牛角沉、將軍帽、雨淋頭、菱角殻、沙糖結(jié)等名,總之以生活為上。如藥香花鏟之?dāng)?shù),其精脈微細(xì),入藥不大佳玅,只可借爐火耳。宋長(zhǎng)白曰:沉香入藥,最難辨識(shí),海南別有一本,其質(zhì)堅(jiān)紉,略帶酸香,土人截成方片,用鐡條熾熱,沃以香水,名為夾板,入水即沉,以鐡氣浸入木理故也,若以入藥,貽害非淺。
九里香,木本,葉如黃楊,花似野繡球,色白其香甚烈,葢珍木也。
桂酒,出恵州博羅縣,蘇軾有頌。
猴酒,出瓊州,土人每在山中得猴酒,或在巖石窩內(nèi),或于半破椰殼內(nèi)得之,問之土人,云猴以稻米采草藥共嚼之,如人之造酒同,一二日即成酒,味如淡水燒,然亦不多得。
藤菜,出恵州之豐湖,可敵莼菜。
米豆,出雷州海中思靈島,一種后數(shù)年收實(shí),《淮南子》云豆之至美者。
界稻,出雷州府,十月種,次年四月熟。
廣東有米名秋分粘者,精美絶倫。又有黃芋、紅芋,香味異于一切。
鄭儋州尚智為予言,海冦楊二冦瓊州時(shí),一庠生方娶婦,入門交拜,賊突至,遂掠入舟,婦見賊,怒曰:“我雖猶女子,然已為士人妻矣,狂賊何敢污我!”遂躍入海而死。一家埋金于室,一婢守之,賊入詰其資,婢始猶乞哀,備受榜掠,知不得免,乃大聲極罵賊,剔其齒,斷其舌,終不告以金之所在,遂至于死。二事皆節(jié)義之尤者,惜其姓氏不傳也。
進(jìn)士坊,在瓊州臨高縣。有進(jìn)士與知縣不睦,竟為知縣滅其家,將石坊移于文廟前,磨去“進(jìn)士”二字,鐫“黌宮”二字在上,逺觀之,“進(jìn)士”二字仍顯明在上,人以為寃。
沉香浦有二,一在廣州府西,即吳隱之投香處;一在瓊州府臨高縣城南,時(shí)沒時(shí)見。
藍(lán)關(guān),在恵州新寧縣,道旁有昌黎祠,祠下有碑,大書“歩雪仙蹤”四字,然其事荒謬,殊不可考。
畫不如樓,在連州,乃劉禹錫所建也,山水佳絶,為一境之勝,信非名人不能有名地耳。
朝云墓,在恵州府北門外三里許,至今郡人春日游賞者,多至其處。
前漢伏波將軍祠,在連州祀路博徳也。
金花夫人者,故女巫也,死而靈異,有目疾者,禱之輙效,羊城特尊奉之,春時(shí)賽會(huì)與天妃相埓。
粵俗產(chǎn)男日,先以姜酒奉其祖先,隨用甘蔗糖兼醋煑姜片請(qǐng)客,及饋送親戚鄰里,故俗人問人云“生男”曰“何時(shí)飲姜酒”,探人“生男”曰“姜酒曾香未”,葢生男則必具姜酒可知矣。
粵俗婚娶,新郎行親迎之禮。大家親迎,必覓數(shù)友敏慧才捷者為伴郎,至女家,則攔門索詩賦,名曰“攔詩”,新郎捉筆,伴郎或代之,詩賦成,然后遣女于歸。
瓊州五指山中有黎人,與土人交易不用銀錢,惟用牛布。
肇髙雷羅山中有猺獞,耕于山,獵于山,不入版籍,惟設(shè)猺頭以治之耳。宋長(zhǎng)白曰:廣屬三連,即古桂陽地也。內(nèi)有八排,皆猺所居。有生熟之別,熟猺供賦不供役;生猺則獷悍特甚,自稱盤瓠之遺,不事耕種,惟以揲刼為生。昌黎曾令陽山所云“好則人,怒則獸”,此類是也。獞與猺略同,而穴居野處,兩類鴟張,殆無虗日,葢隱若敵國。
海口所有神曰班師,乃淫女所祀之神,若男子欲慕彼女子不得,許神愿則得。
海南有黎人,其黎女多端妍,未許聘時(shí)則白面,若許聘即以夫家來聘花樣刺之于面,終身不易。其山有黎老峰,頗稱靈怪。
廣東,初行親禮,規(guī)矩用檳榔。富者用檳榔一百斤,或三二十斤亦可;貧者用四兩、半斤,以為定親之禮。鄉(xiāng)里村間,貧者娶親時(shí),只用青布一塊包頭,再用雨傘一把,將新人接回拜堂,即此以為完娶之禮。
《嶺南風(fēng)物記》一卷,國朝呉綺撰,宋俊増補(bǔ),江闿刪訂。綺本文士,故是書所敘述,率簡(jiǎn)雅不支,與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可相伯仲。首二條敘氣候,次十條敘石,次六十條敘草木花竹,次十七條敘鳥,次五條敘獸,次六條敘蟲,次十七條敘鱗介,次三條敘香,次二條敘酒,次四條敘蔬谷,次十五條以雜事附敘于末。其敘硯、敘香特詳核,惟碣石衛(wèi)品字石一條,宜入卷末雜事中,殆分段編次偶失序耳??∷鲅a(bǔ)凡七條,皆別識(shí)之。其論米芾所賞之石,本出浛洭縣地,秋深水涸之時(shí),于沙坑中取之,謂之脫沙。后浛洭并入英徳,遂以英徳石當(dāng)之,實(shí)皆贗物,亦前人所未發(fā),惟闿所刪者,今不復(fù)見其刋除當(dāng)否,遂不可考矣。綺有林惠集,別著録??∽珠L(zhǎng)白,山陰人。闿字辰六,貴陽人也。
嶺南風(fēng)物記
嶺南節(jié)氣大抵與江南較早。三月,江南春時(shí),其風(fēng)自下而上,故清明可放紙鳶,若嶺南,則十月十一月可放,春時(shí)反不能上,此一驗(yàn)也。
嶺南天氣常如三四月時(shí),夏多雨則不熱,秋無雨則甚熱,東坡云:四時(shí)皆似夏,一雨便成秋。許丁卯集云:江南帶日秋偏熱,海雨隨風(fēng)夏亦寒。皆實(shí)録也。
端溪,在肇慶羚羊峽,硯石產(chǎn)老坑,有三洞,曰西、曰東、曰中。西勝于中,中勝于東,大抵坑之上層為天花板,燥而不佳,最低者為沙板,雖細(xì)亦不佳,惟中層水巖細(xì)軟純滑,斯為佳品。羊肝色為上,次青花、鸜鵒眼、火烙紋、蕉葉白,再次水紋、古■〈土答〉,巖石色雖純而其眼如黃蠟,中無晴點(diǎn)。朝天巖雖有蕉葉白、火烙紋,然紅黑而不艶,石中帶微白星,此巖俱在峽山。左右亞婆坑在靈山寺后,雖有蕉白火烙,然石甚粗,其眼如黃泡,非佳品也。若屏風(fēng)背,石色純黑無光艶,市估所售者,俱系此石。又有梅花坑,粗燥不堪,眼如黃豆,惟可用以礪刃耳。大抵各洞皆有眼,惟黃龍則老坑始有之,辨者取以為硯,然皆石之病耳?;蛟欢耸?,視之如有沙,鋪其面而抹之,則甚細(xì)滑,且有青花者為上。其青花亦有辨,石中隱隱有青紋一片,以水拭而方見者,真青花也。若青點(diǎn)散亂者非。
英石,出韶州府英徳縣,峰紋聳秀,扣之有金玉聲為佳。而其要有三:曰縐、漏、瘦,縐謂紋理波折,漏謂洞壑玲瓏,瘦謂峰巒秀削,備此三者方見硯山全徳矣?!∷伍L(zhǎng)白曰:研山之玩創(chuàng)自南宮,按浛洭縣,自英徳遡流而上,西去百有余里,元章作尉于此,袖中把弄實(shí)浛洭所產(chǎn),后因其地并入英徳,世人遂誤傳為英石,而市估所售皆贗物也。余嘗三過浛洭,覧其遺址,元章墨池大字猶在焉,惟研山杳不可得。詢之土人,以溪流暴漲,必俟秋深水涸,于沙坑淘取,所謂脫沙者是也。瞻望憮然,留題石壁而去。
星巖石,出肇慶府七星巖,白質(zhì)青紋,亦有如山水狀者,可飾幾案屏榻,頗類大理,但稍脆耳。其白者,碎之,婦人可以涂面,粵東閨中多用之。
蠟石,色黃如蠟,亦有峰巒形勝,大似黃子久筆意,長(zhǎng)徑數(shù)尺,小不盈掬,溫潤可觀,嶺南特重之。
嫩石,出南雄府,琢之可為釜畫。
眉石,出恵州府,婦人可用畫眉。
石墨,出南雄府始興縣小溪中,長(zhǎng)短似墨,人或取以畫眉。
紫石英,出東莞縣爆山,舊以貢獻(xiàn),大如指頭,小如石榴子,明澈如水晶,光澤紫艶可愛。爆山之鄉(xiāng)名周家村,翟姓聚族而居,離城十五里許,土人得石英饋遺,或以飾帶、飾器,亦入藥用,療婦人絶孕,至十年無子者,修治服食,輕身延年。
碣石,衛(wèi)北五里,玄武山上有三臺(tái),石如品字,后忽裂,縫內(nèi)有字云:一拳打破三臺(tái)石,后有霸占二十秋。時(shí)衛(wèi)官張一權(quán)方到,即有蘇利之變,據(jù)此凡二十載,葢應(yīng)于此。衛(wèi)西北五里,道旁有石,形如犀牛,昂首仰望,其南山上,一石圓如月,俗謂犀牛望月。
丹灶泥,出羅浮葛洪煉丹處。泥如小彈丸,紅黃色,拾歸可療心痛,與不服水土之病。以一丸置杯水中,忽旁泡起累累,有煙滾滾,上沖水面,須臾泥方消散。
玲瓏巖,出南雄府始興縣。洞中有獅象二石,大如幾案,其白如雪,相去丈許,宛如獅象之形。土人取獅石一塊,象石一塊,放醋盤中,相去尺許,輙能相就,離之復(fù)合。
木棉花,出廣州,葉如單葉茶花,大如茶鍾口,花時(shí)無葉,其色赤,高可數(shù)丈,遠(yuǎn)望如百尺丹霞,亭亭可愛,實(shí)即攀枝花,每挺七葉,其棉輕軟,可作坐裀。
佛?;ǎ鰪V州,其枝葉如桑,花似芍藥稍小,色有數(shù)種,單葉,花似葵,惟大紅者極可愛?!∷伍L(zhǎng)白曰:佛桑即扶桑也,移根海外,閩中最佳,嘗于溫陵洪文襄宅,見有髙至丈余者,其花如斗,不減洛陽萬歲紅。
馬纓丹,出廣州府,花如江南繡球,花四出,但不圓耳。色大紅,鮮妍可愛,即將衰卸,垂垂亦如珊瑚。家制府異其名曰“珊瑚球”,殊為雅稱矣。
金鳳花,出廣州府,一名孔雀花,四瓣金黃色,首尾兩翼皆全,宛如鳳凰飛翥狀,其尾修長(zhǎng)尤似。鐵樹花,出瓊州府,樹止一二尺,葉宻而紅。
指甲花,出廣州,本大如佛?;?,黃白色,一花數(shù)出,清香甚,婦人采其葉,用礬石染指甲,鮮艶奪目,詩云“彈箏亂落桃花片”是也。俗呼九里香。
桃花,出瓊南,二八月兩放皆實(shí)。海漆,出瓊州海上,有花如芍藥,曰倒粘子,漬以為膠,可代柿漆。
素馨花,出廣州府,自西國移植,不變水土,相傳素馨乃女子名,以相思而死,其墓上產(chǎn)此,故其香染人衣袂,不易散也。廣州城南有花田,偽漢劉鋹塟美人于此,此種尤多,土人取花結(jié)為彩燈,亦風(fēng)艷有致。
丫蘭,出羅浮,花大而白,枝上復(fù)生一枝,故曰丫蘭。次者為出架白,又次者青蘭,又次者為秋露白,其花短小,最下者名金枝玉葉,其花紅色。
樹蘭,出廣府,一名魚子蘭,六七月作花,累累如金粟,芳烈異常,土人多用作香,并入茶中。
紗葉,出廣州府光孝寺,即菩提葉,肇慶天寧寺皆有之,光孝者尤大而佳。六七月間取其葉,以少石灰水浸之,二十日則膚去觔存,竟如紗縠,土人以之作燈,并為婦人釵鉺之屬,如金絲然也。
符竹,出羅浮山。葛洪居山,偶書符竹葉上,以壓山精,今竹葉上,每葉皆有一符,作黃白色,筆書宛然,山中人常以贈(zèng)客,云藏之可以辟邪。
菊花,出瓊南,四時(shí)皆放。
棉花樹,出瓊南,可髙五六尺。
茄樹,出瓊南,可髙四五尺。
月月紅,出瓊州,有樹髙丈余者。
知風(fēng)草,出瓊州,土人視節(jié),知一歲■〈風(fēng)貝〉風(fēng)之候,每一節(jié)一風(fēng),無節(jié)無風(fēng)。
茉莉花,出廣州,花田中有千葉者,土人至夏秋之交,取之穿篾,作燈球,晩以燃燭,香色皆異常,若明珠光潔,而酷烈尤甚,肇慶亦有之。
卍字果,出廣州,亦名蓬松果,樹本髙數(shù)丈。桄榔果作卍字形,字畫方正,蒂在卍字之中,生食香甘可口。
萬年松,出羅浮水石澗中,拾歸同沙水栽,盛即干,置書籍中數(shù)十年,枯朽后,旦以水沃之,不過二三日,青緑生長(zhǎng)如故。
人面子,出廣州,核如人面。
肇慶府羚羊峽內(nèi)有春海棠,花様如秋海棠,惟葉上有刺,其花帶香。
芭蕉子,出肇慶,大小如雞卵,一名龍奶,味酸甜,可食,有香,其子尤美。
龍須草,出廣西懐集,徳慶州亦出,青子,連州亦出,做席
匠人,出在肇慶府城對(duì)過金渡村。
波羅蜜,出瓊州,大如斗,剖之味如蜜,其香異常,形如東瓜,皮上有刺,如佛頭旋螺文,內(nèi)瓤甚甜,每房有核,核如青果。
偏桃果,出廣州,大如鴨卵,色青黃,味酸甜,可食。
夢(mèng)想,出雷州,不知何木,大如鴨卵,以其實(shí)切片泡湯,只用一二片,即滿一碗甘美,殊異常品。
君遷樹,出廣州,俗呼牛奶子,張衡《西京賦》平仲君遷即此樹也。
優(yōu)曇缽,出肇慶,似枇杷,無花而實(shí)。
桬棠果,出羅定州,其味如李而無核。
千歲果,出肇慶府開平,如榧梢大。
柑,出四會(huì)縣,色赤如日,其味稍減。
椰子,出瓊州,文昌縣者為佳,中有漿如酒,可飲,宜
母子,出廣州,狀如柑。
鶴膝竹,出韶州府,如鶴膝然。
單竹,出南雄府,練竹為麻,可作布。
龍蔥竹,出羅浮山,第三十一嶺半是巨竹,皆七八圍,節(jié)長(zhǎng)丈余,葉如芭蕉大。
五子樹,出潮州府潮陽縣,實(shí)如梨,有五核,可治金創(chuàng)及霍亂。
秋風(fēng)子,出廣州府。
斷續(xù)藤,出肇慶府新興縣,山中行渴,則取汁飲之,號(hào)東風(fēng)菜。
羅望子,出廣州府。
庵摩勒,出廣州府。
羅漢竹,出廣州府。
鷹爪蘭,出廣州府,葉如瑞香,花似鷹爪,可以架植之。
仙人掌,出廣州府。
龍?zhí)m,出韶州府。
羊齒子,出羅定州。
頻婆果,出廣州,樹極大,果如蠶豆莢,子圓如豆藏其中,老則迸開如桐,瓢狀,色大紅,土人取其熟食之。
黃皮果,出廣州,狀如金菊,漿似葡萄,但微酸耳,核青色,形如瓠,種多寡不一,土人云:此果消食,更能順氣。
羊桃果,出廣州,狀如皂角,五片相簇,青白色,香味如橄欖而酸澀無核。其樹有髙四五丈者,大可數(shù)圍,果有秈糯二種,糯者色黃少甜,廣人去棱邉切片,用生姜榨油,用為小菜,云可寛胸,兼能治瘧。
蒲葵扇,出廣州新會(huì)縣。其制度精巧者,一柄可値三兩許,其大者五六尺,土人以之蔽日。
凡梅花皆五出,惟瓊州者六出,予詩云“倍得三分白,平添一段香”,葢謂此也。壽陽妝額益為斌媚矣。
荔枝至上品者,名掛緑,亦名緑羅袍;次上者名黑葉;其它有名紅孩兒十八娘子者、大路者、進(jìn)奉者,有名尚書懐者,相傳楊妃所嗜即此,至火山其味甚薄,斯為下矣。若肇慶新興之香荔,味甘而核甚小,斯為荔中之神品也?!∷伍L(zhǎng)白曰:荔枝斷以閩中為上,若興化漳浦所出,瓤極厚而核甚小,味正甜,嶺南猶在西川之下,蔡君謨、歐陽永叔《荔枝譜》辨之詳矣。
烏欖,出廣州,較青果獨(dú)大而色正黑,核中之仁形如蠶蛹,可以作果。
化州橘紅,在州治中廳事前,一株有百余顆,取以作藥,患痰傷食氣滯者,取少許泡湯,其効甚速,或云以治傷寒不汗者尤妙,或云州治外所產(chǎn)不堪入藥,土人饋遺皆贗物也。
肇慶有竹一種,大者如蘆而質(zhì)脆,葉亦如蘆,長(zhǎng)尺余,細(xì)者則實(shí)心,頭垂下,或亦作花。予于府庠中見之,蒼頭云天寧寺后園亦有此竹,而多芒刺如薔薇然,詢之土人,名曰大頭點(diǎn),不知出于何種。
廣州有百日紅,俗名丁冬花,?;t色,皆如珊瑚,瓣作兩層,一層上托,一層似和包形,開時(shí)累累倒垂,且甚耐久,殊可愛玩,若江南以紫薇花為百日紅,則大異矣。
髙州府有千葉茉莉,花大而香,形如白
蓮。蒲澗,相傳安期生得道處也,在白云山下,出石菖蒲多九節(jié)者,道經(jīng)云餌之可以長(zhǎng)生。
廣州糧道署中有樹,名管葉,如土牛膝,髙可一二十丈,大可數(shù)圍,托根署地而郡城之內(nèi)咸四望焉,蔣少叅作軒其下,為老樹軒。云此樹不知年歲,相傳雷擊之者三,而不能傷,葢他處所無也。
孔雀,出肇慶府髙要、四會(huì)二縣,其尾貯瓶中為玩,但蚊喜食之,夏月不可出供也。
金鳳,出儋州,大如指,身五色,冠首修尾,儼如美人釵上金鳳也。
秋風(fēng)鳥,出雷州,至八月中秋前五日,水中魚化為鳥,從風(fēng)而起,土人網(wǎng)得,肥美可食,中秋后則無之,故曰秋風(fēng)鳥。
潮雞,出廣州,似雞而小,潮至則鳴。
灰鶴,出廣州府。
五色雀,出恵州羅浮山,貴人至則先翔舞。
云白鳥,出肇慶府,能辟蛇。
鵕■〈義鳥〉鳥,出肇慶府,似山雞,其羽有光,漢以飾侍中冠,杜詩云“何須不著鵕■〈義鳥〉冠”,此也。
越王鳥,出肇慶府,似鳶,喙勾,可受二升,似越王烏喙,故以為名也。
五色鳥,出羅浮,形類鸜鵒,五色各異,黃白緑黑紅,稟五方正色,一毛不雜,別名五姊妹,每年飛遶博羅城隍廟樹,翔集一春,不窠不雛,去,他時(shí)亦不再至。
丁髻娘,出肇慶府,一名鳳頭雀、登竿鳥,大小毛片皆如燕子,惟頭作鳳冠而尾紅,小兒養(yǎng)之,甚馴,不用籠畜,每放之,一二日復(fù)來,以飯粒飼之,飽則復(fù)去,去則復(fù)來,率以為常。
西洋雞,短足昂首,其尾拂地,與恒種殊異;其狗毛長(zhǎng)如獅子狀,養(yǎng)之馴熟,坐立惟人所命。
烏鴉,出儋州,以口銜火,置人屋上,用翅扇焚,則羣鳴飛舞。
至昌化則無喜鵲,到感恩鴉亦無矣。
山呼鳥,出廣州府,一名珊瑚,形似喜鵲能為百鳥之音,甚可聽。
金錢雞,出羅定府,較家雞甚馴,毛羽皆灰色,遍身圓圏如太極圖,間紅黑色爛然可觀。瓊南文昌縣亦有之,一名五福鳥,凡人家有吉慶事,則鼓翅翔舞。
碧雞,出髙州,朱冠、黃喙、紅足,毛黑色而有翠光。
鷓鴣,在在有之,飛必南向,遇霜露時(shí)則以木葉自覆其背,舟行峽內(nèi),鉤辀格磔,四山爭(zhēng)響。 宋長(zhǎng)白曰:草木花鳥皆為地氣所鍾,百粵位應(yīng)南離耀靈炎火,故花多紅色,鳥喜南翔,不特鷓鴣然也,余嘗有句云“越鳥多南翥,蠻花少北枝”,似亦實(shí)録云。
潛牛,出肇慶府江中,形似魚,能上岸與牛鬬,角軟,入水則堅(jiān)。
果下馬,出羅定州,髙不踰三尺,駿者有兩脊骨,又呼雙脊馬,徤而能行。
白猿,出羅定州,長(zhǎng)六七寸,其身如雪。若黑者即墨矣。
石猴,出海南,其小如拳,可夜宿筆筒中。
海南山中,猴多而難捕,捕者用一人懷利刃獨(dú)往山中,猴欺其寡而羣就之,出不意斫得其一,羣猴悉不敢動(dòng),任所拘執(zhí)矣。
他處蒼蠅皆無血,惟廣州肇慶有之,或有滿肚墨水者。
瓊州府出壁虎能鳴者。
恵州府有青螺可為杯。
鸚鵡螺,出海南,其形如鸚鵡,故名。制以為杯,可容醇醪四兩。
禾蟲,出廣州,禾熟時(shí)有之,長(zhǎng)數(shù)尺,土人斷之亦復(fù)成形,形如馬蝗,以治饌甚鮮,然畏而遠(yuǎn)之,正恐不能下咽也。
羅浮神蝶,產(chǎn)于羅浮蝴蝶洞中,不知何時(shí),作繭于樹葉,山中人出以贈(zèng)客,懸之窓戶林木之上,至三四月時(shí)輒蠕動(dòng),動(dòng)(疑衍)久之則出,出則伏繭上,數(shù)日而后翔舞飛集,翅如巨掌,金碧朱翠,爛然奪目,約十?dāng)?shù)日則有他蝶引之而去。其出繭時(shí),雖極力注視,方轉(zhuǎn)睫間,不知其何以出也,及其欲去,雖籠置宻室中,倐而不見,亦不知其何以去,葢神物也。相傳為葛洪妻鮑氏遺衣所化,其信然歟?!∷伍L(zhǎng)白曰:舟行自湞江而上,漸入三連,其地有蟲,厥名含毒,與北方柏靈相似而更小,噆人肌膚,痛癢特甚,以手搔之輒復(fù)壅腫,疑是蛇蟲毒氣所化。
恵州濵海別有二湖,一咸一淡,各產(chǎn)小蟹,其大如錢,以螺殻為房,寄居其內(nèi)名,曰寄生。好事者捕得,就其房之廣狹,別以金銀模之,蟲見光彩即棄舊巢而居焉,貯于香奩紙裹中,頗堪把玩,間日飼以微物,其飲水也,必從其咸淡之宜,反是則死。
嘉魚,出肇慶府楊栁沙,與夔州丙穴者相似,身白而長(zhǎng),肌細(xì)少骨。但丙穴者以春社出,至秋而止,肇慶者以秋社出,至春而止,不可多得也。
沙魚,出雷州府,有虎鹿鋸三種。海南沙魚,暑天上沙灘滾跌,踰時(shí)即變虎鹿二種,其變虎者頂無王字,行不能速;其變鹿者角無鋒棱,至冬月復(fù)入水為魚,凡魚俱卵生,惟沙魚胎生,一生必兩。
毛龜,出韶州府,大如錢,以水浴之,其毛披放皆碧緑色,置之案頭可辟蠅。
異龜,出廣州,曾見一龜大如宮碗口,頂有白色如白果形,腹下作紅黃色,四足,有鱗,不知何產(chǎn)也。
黃雀魚,出惠州府,八月化為雀,十月后入水化為魚。
鱞魚,出恵州府,大如指長(zhǎng)八寸,脊骨美滑宜羹。
巨龜,出恵州府,背生樹木,望之儼如洲渚。
■〈魚昔〉魚,出恵州府海中,大盈丈,腹有洞貯水,養(yǎng)子,朝出口,暮入臍。
■〈魚居〉魚,出恵州府,亦名狼籍。
龜魚土肉,出恵州府,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如笄簪。
笄魚,出惠州府,如笄,長(zhǎng)尺
章魚,出潮州府,有八足。
鬼頭魚,出韶州。
鱘龍魚,出肇慶府諸地,其形魚頭、龍腰、鰲尾。
蟹,出廣州府,二螯八跪,后有二扁足,其肉少,味淡,其膠沾殻。
龍頭鰕,出海南恵州等處,頭似龍,身有金色,大者約有十余斤。
蕉布,出肇慶府屬,不結(jié)子,皮績(jī)?yōu)椴?,夏月衣之不作汗氣,比葛色微黃。
纻霜布,出韶州翁源縣。
竹布,出韶州仁化縣,以竹搥取絲,績(jī)?yōu)椴?,即單竹也?br />
女兒香,出東莞縣馬蹄岡、金桔嶺、默林、百花洞諸鄉(xiāng),離城四十里,土人采香歸家,女兒揀選,拾其精者而藏之,故有女兒之名。栽種于清明未雨之前,收成于二三十年之后,必祖孫父子相繼為業(yè),畧無近功。又擇地土所宜,故他鄉(xiāng)罕樹焉。香樹葉似樹蘭而叢宻覆蔭,行人折枝代傘,謂之香陰。實(shí)可榨油,燃燈最明,黽蟻百蟲不敢近,悞觸之?dāng)嘁砻撟愣?。性大熱,悞入飲食,亦令人吐。皮堪作紙,?jiān)厚過于桑料,名曰純皮紙。香之身出地上者,名曰白木香,能辟穢、去潮濕。香必種十余年之久,然后伐其正身之白木,就其正身之近地鑿孔開香門,香經(jīng)伐之后,則枝葉旁抽,而婆娑益茂,經(jīng)開香門之后,則香氣隨雨露所漬,趨結(jié)于根頭之下矣。初年,于香門穴中鑿采一片,覆以純黃潔土,次年則可得二三片,年愈久則根頭寛洞成窩,出香愈多,而味愈永,名曰牙香,以其形狀如馬之牙也,俗人亦呼為香頭牙。香中去其連頭,葢底枯槁白木而存留其純粹者,曰選香,謂經(jīng)揀選過也,選中又選,其生結(jié)、穿胸、黑格、黃熟、馬尾浸者,為最上,即女兒香矣。其次水熟、白紋、藕衣紋者,燒時(shí)雖香,微帶酸氣如沉速,不足貴也。何謂生結(jié)香,香頭根下遇有隙穴,受日月霜露漸漬,日久結(jié)成胎塊,而香身不枯,受土生氣與之相接,名曰“生結(jié)”。生結(jié)之香,曝之烈日,其香滿室,既有生結(jié),必有穿胸之形跡,必有黑格之發(fā)露,葢穿胸、黑格乃生結(jié)之征驗(yàn)也。何謂黃熟?香樹不知其幾經(jīng)數(shù)百年,本末皆枯朽,揉之如泥,中存一塊,土氣養(yǎng)之,黃如金色,其氣味靜穆異常,亦名“熟結(jié)”。至于馬尾浸,則香之植朱砂黃土中,厯年久而自成者一線,光黑如漆浸于香上,體質(zhì)堅(jiān)凝,肌理宻實(shí),乃香之津液積結(jié)而成,其氣味與生結(jié)等,而更悠揚(yáng),此所以為貴也。
沉香,有活生死結(jié),以瓊州為最,如外國者,不但不可入藥,焚之亦無佳味?!吧罱Y(jié)”者,乃系取之于生樹者,“死結(jié)”乃已伐之樹,過數(shù)十年再取者,為“死結(jié)”其功味欠“生活結(jié)”者十之三四矣。而名有牛角沉、將軍帽、雨淋頭、菱角殻、沙糖結(jié)等名,總之以生活為上。如藥香花鏟之?dāng)?shù),其精脈微細(xì),入藥不大佳玅,只可借爐火耳。宋長(zhǎng)白曰:沉香入藥,最難辨識(shí),海南別有一本,其質(zhì)堅(jiān)紉,略帶酸香,土人截成方片,用鐡條熾熱,沃以香水,名為夾板,入水即沉,以鐡氣浸入木理故也,若以入藥,貽害非淺。
九里香,木本,葉如黃楊,花似野繡球,色白其香甚烈,葢珍木也。
桂酒,出恵州博羅縣,蘇軾有頌。
猴酒,出瓊州,土人每在山中得猴酒,或在巖石窩內(nèi),或于半破椰殼內(nèi)得之,問之土人,云猴以稻米采草藥共嚼之,如人之造酒同,一二日即成酒,味如淡水燒,然亦不多得。
藤菜,出恵州之豐湖,可敵莼菜。
米豆,出雷州海中思靈島,一種后數(shù)年收實(shí),《淮南子》云豆之至美者。
界稻,出雷州府,十月種,次年四月熟。
廣東有米名秋分粘者,精美絶倫。又有黃芋、紅芋,香味異于一切。
鄭儋州尚智為予言,海冦楊二冦瓊州時(shí),一庠生方娶婦,入門交拜,賊突至,遂掠入舟,婦見賊,怒曰:“我雖猶女子,然已為士人妻矣,狂賊何敢污我!”遂躍入海而死。一家埋金于室,一婢守之,賊入詰其資,婢始猶乞哀,備受榜掠,知不得免,乃大聲極罵賊,剔其齒,斷其舌,終不告以金之所在,遂至于死。二事皆節(jié)義之尤者,惜其姓氏不傳也。
進(jìn)士坊,在瓊州臨高縣。有進(jìn)士與知縣不睦,竟為知縣滅其家,將石坊移于文廟前,磨去“進(jìn)士”二字,鐫“黌宮”二字在上,逺觀之,“進(jìn)士”二字仍顯明在上,人以為寃。
沉香浦有二,一在廣州府西,即吳隱之投香處;一在瓊州府臨高縣城南,時(shí)沒時(shí)見。
藍(lán)關(guān),在恵州新寧縣,道旁有昌黎祠,祠下有碑,大書“歩雪仙蹤”四字,然其事荒謬,殊不可考。
畫不如樓,在連州,乃劉禹錫所建也,山水佳絶,為一境之勝,信非名人不能有名地耳。
朝云墓,在恵州府北門外三里許,至今郡人春日游賞者,多至其處。
前漢伏波將軍祠,在連州祀路博徳也。
金花夫人者,故女巫也,死而靈異,有目疾者,禱之輙效,羊城特尊奉之,春時(shí)賽會(huì)與天妃相埓。
粵俗產(chǎn)男日,先以姜酒奉其祖先,隨用甘蔗糖兼醋煑姜片請(qǐng)客,及饋送親戚鄰里,故俗人問人云“生男”曰“何時(shí)飲姜酒”,探人“生男”曰“姜酒曾香未”,葢生男則必具姜酒可知矣。
粵俗婚娶,新郎行親迎之禮。大家親迎,必覓數(shù)友敏慧才捷者為伴郎,至女家,則攔門索詩賦,名曰“攔詩”,新郎捉筆,伴郎或代之,詩賦成,然后遣女于歸。
瓊州五指山中有黎人,與土人交易不用銀錢,惟用牛布。
肇髙雷羅山中有猺獞,耕于山,獵于山,不入版籍,惟設(shè)猺頭以治之耳。宋長(zhǎng)白曰:廣屬三連,即古桂陽地也。內(nèi)有八排,皆猺所居。有生熟之別,熟猺供賦不供役;生猺則獷悍特甚,自稱盤瓠之遺,不事耕種,惟以揲刼為生。昌黎曾令陽山所云“好則人,怒則獸”,此類是也。獞與猺略同,而穴居野處,兩類鴟張,殆無虗日,葢隱若敵國。
海口所有神曰班師,乃淫女所祀之神,若男子欲慕彼女子不得,許神愿則得。
海南有黎人,其黎女多端妍,未許聘時(shí)則白面,若許聘即以夫家來聘花樣刺之于面,終身不易。其山有黎老峰,頗稱靈怪。
廣東,初行親禮,規(guī)矩用檳榔。富者用檳榔一百斤,或三二十斤亦可;貧者用四兩、半斤,以為定親之禮。鄉(xiāng)里村間,貧者娶親時(shí),只用青布一塊包頭,再用雨傘一把,將新人接回拜堂,即此以為完娶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