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
山
栟櫚山治北二十里,多產栟櫚木,故名。宋左正言鄧肅讀書其中,自號栟櫚居士。舊傳,神仙往來其間,峰巒巖岫不可勝數,神刓鬼劃,高下相屬,煙云出沒無時,草木蒙茸,四時一色。宋李綱嘗目為小武夷。天柱峰與獅子巖并聳,百余丈如削。射垛峰,昔仙人射于降仙臺,以此為垛,明道中,耕者嘗得數十石箭于臺側。觀音巖,在野云洞側,石壁萬丈。集仙巖、頭陀巖,昔唐裴頭陀創(chuàng)庵而居。野云洞,云霧吐吞。降仙臺,在山之上,一石高平如臺,舊傳仙人降此;臺下石室,棋局界畫分明,有黑白數子;左右有爛柯石,可坐。步云臺,走馬埒山絕頂,覽廣而砥平。相傳,仙人走馬其上,蹄跡尚存。銅盤澗,流十余里,潴而為潭,泓渟涵碧。接仙橋、天池,在山之上,廣里許,澄徹不涸。金剛石、寶蓋石、試劍石、天威石、樂音石,中空,扣之則響。俱栟櫚之奇勝也。李綱詩曰:“栟櫚百里遠沙溪,水石稱為小武夷。列岫籠煙紅削玉,澄潭浸月碧生漪。猿猱飲水連修臂,修木連云擁老枝。天下幽奇多僻壤,直疑造化惡人知?!庇?,陳偁詩曰:“昔年曾入武夷山,今日栟櫚仿佛間。仙子不知何處去,漫留蹤跡在塵寰?!?br />
東山城跨其上,縣脈之所入。宜栽樹,不可使童。
東華山城中日出即見,故名。有庵,今許倫重建。
文筆山縣東南,巽位。形如卓筆,因筑寨。近修起。
金星山縣西,兌位。形如圓金,關兩溪水口。
南山崎縣西南,坤位。形如大將之旗,卓然而立。
龍鳳山縣西北,乾位。綿亙高大,峙于縣背。
登云塔山縣南一里。一塔凌霄,與學宮對峙。舊塔被毀,知縣王廷繡重建,知州蕭時中為碑記。
天斗山山高峻,頂凹下,廣可五里,狀如斗。山陰一石穴,名風穴;一洞,名云洞。每云冒,山即雨。石竇有一石龍,界風穴、云洞之間。石磴險巇,人跡罕到,惟樵者攀緣而上,得觀頭角鱗介之異。上有白云庵。
莊山
大坪山縣南二十里。中有陳氏祠庵。
大龍會山山高峻,群峰簇聚,如龍會然。二山在二十四都。
吉山吉溪傍。
天臺山二山,縣西南,二十九都。
寶山四十都。產鐵礦最佳,因名。
雪山四十一都。通天巖側,與獅子峰對峙。
瓊山
黃甲山
白巖山
石羅山萬山中突起七大峰,次第排列。面西有洞口,可入人,深不能窮。中有灶,人傳為前時避亂于此。此四大山,俱四十一都。能化為人,助軍破賊,而不受賞。后求其處不可得,止四山名。今四時祈禱,皆請四山之神。
馬峰山二十八都。其山圓峰插黛,旁一山似馬,進士蘇信居其下,因號焉。
荊山二十六都。山如三臺賜帽之狀,四時青翠,有五色可愛。宋進士余授祖居,故稱余荊山云。
峰
大秀峰縣東北,艮位。巍然秀拔群山。一名真陽山。旁有雙峰,號雙飛蝴蝶。
卓筆雙峰去縣五里。雙峰并聳如卓筆然,中有小峰,知縣林孜讀書其處,因號三峰。
羊角峰二十四都。遙望如羊角然。
翠竹峰二十六都。宋秘書少監(jiān)陳世卿居其下,有師古堂焉。詩曰:“師古堂前酒一樽,共談時事出孤村。臨期上馬無他祝,多買詩書教子孫?!薄按渲穹迩笆俏壹遥瑲w來重整舊生涯。煙霞尚有留人意,可奈門前駟馬車。”
獅子峰四十一都。形似獅。與雪山對。
合掌巖在斗山上。
嶺
黃田嶺二十八都。抵龍巖、大田二縣界。
大望嶺二十八都。抵寧洋縣界。
新嶺二十六都。上有小庵,永、沙分界。
梨子嶺三十都。抵連城界。
眼隔嶺三十二都。抵清流界。
牛嶺
九龍嶺二嶺,二十四都。
鐵山嶺四十二都。產鐵礦。
寨
清明寨有庵。二十七都。
貓兒寨其形高圓,似貓。二十七都。
大陶寨即龍頭寨。三十都。
石
觀音石大溪中,高聳如觀音佛。百姓多往祈福。
壁石其石大如屏壁,自山插立溪中。
巖
黃楊巖二十五都。界永安、歸化二縣間。巖上多產水黃楊木,故名。又名萬壽,又名麟峰。四壁如削,周回可十里,角出群山之上。三洞連屬,一在淳化院寺傍。洞戶空闊,秉炬而入,縈紆二里許,路狹風駛,炬遂滅,不能進。舊傳有龍居其下,土人嘗得齒牙骨角之類。每云氣氤氳輒雨。有龍井,又有石龍,鱗爪皆具。一在巖半,名碧云。怪石仿佛如獅子。洞極幽邃,路險,人跡罕至。有穴名虛白,上通天光,有僧廬其外。一在絕頂。有石井下透兩洞,深不可測。又一穴名天窗?;蛲兑允?,震響久之,其深莫測。巖之南有梅齋,東有石門巖。頂數峰突起,奇怪萬狀。騷人墨客題詠甚多。
永鎮(zhèn)塔巖縣北一里。挺然特立,正當燕溪中流。上建層塔,下匯深潭,為縣玄武鎮(zhèn)山。嘉靖癸卯塔毀。
侍郎巖黃揚巖北二里許。舊名翠云巖。宋熙、豐間,侍郎張□、祭酒楊時、司課陳瓘讀書于此。不置臥榻,煮粥飲水,終歲不到巖下。其旁有觀音洞,深里許,石上多觀音、羅漢之像。又有石室,廣可六七丈,前數十峰如卓筆。下有石鼓、試劍石。絕頂慳石羅列,好事者多采以供清玩。
黃龍巖二十六都。
甘乳巖二十九都。有洞,廣袤約五十余丈。洞口怪石森列,有一石突出如蓮花,泉自石中迸出,滴巨石上,如甘乳。人或穢器承之,泉脈即斷。旁一石穴,風自穴出。昔有人秉燭入,越三日,乃及深處,聞澎湃聲,心怖,即出。又一石罅,深不可測。出洞過石橋,緣小徑至山頂,有小亭,名看經亭。看經亭后有小庵。前轉數十步,一小洞如覆鼎,石光璀燦。洞后又一洞,名透天,相傳神仙窟宅,游者必齋戒,否則輒遇怪物云。
百丈巖縣北二十里。過橋,陟石磴,巖開一洞,昔馬仙姑嫂、姐妹五人升仙之處。舊傳,巖巔架一扁擔,被童取去。靈跡顯著,四方取香火保禾者,每歲夏秋絡繹不絕。四時煙云掩藹,一開霽,香爐、獅子諸巖呈現(xiàn)萬狀,真一山中蓬壺。
蓮花巖去縣五里。狀如蓮花。
瑞龍巖二十四都。
通天巖崖壁峻絕。山半一巨石,橫跨如梁。由石梁行過,僅容二人闖首而入。其中夷曠,泉石幽潔。石梁后阻高山,因而為門。其山如竇,仰天而見。
蘇巖直起千余丈,土人郭氏依巖架層樓,遙望如神仙居。巖中有石龍頭,吐水注石穴中,各滴乳。并近巖一池,方廣可一畝,鱗類多夥,惟鯽差大。每三歲水遽紅,而魚輒死。上二巖,四十一都。
官寨巖二十七都。舊為寨,巖石峻絕。幽花異草,四時芬馥。
壽春巖二十七都。大湖主簿賴朝勝創(chuàng)立,男、主簿賴士孚重修。筑亭榭于其上,中有雙龍書舍、登云閣、環(huán)翠樓。峻巖怪石,奇花異卉,不可勝紀。游玩者輕千里而至,諸名賢題詠甚多。
天寶巖在四十一都庵坑。形如傘蓋,有小庵,有大庵。庵火廢而基存,甚寬敞。今移下,狹小不稱矣。前對高峰,即石峰。
洞
曹巖洞即龍水洞。二十七都。曠空可容千余人。
赫靈洞二十九都。一名真陽洞。
云峰洞二十四都。上坪馬仙行宮,高與云齊??h之龍山。
新庵洞百丈巖之背。洞口兩壁峭立,中路如削成,而巖千狀,舉目應接不暇,誠一洞天也。中有黃天玄坐化處,又有大使林達祖祠。
溪
燕水溪縣北。水尾二水分流,中隔一崗,有似燕尾,因名燕溪。其源凡四派:一派西出汀之寧化縣境,過清流縣,下九龍,歷張坊,謂之龍溪,至賴口。一派西南出汀之連城縣姑田里。由湖口、洪田、吉山,謂之吉溪,至賴口合流至燕溪。一派南出漳之寧洋縣分界馬家山,下林田,合桂口,由黃歷出車坡,至燕溪。一派東自大梅溪漈頭,由梅溪、后溪直至塔下,與燕溪會流;過貢川、經沙縣直入劍溪,同歸于海。
吉溪縣西南一里許。
九龍溪即清流九龍之水。惟二溪通舟楫,故紀焉。
湖
大湖即二十七都清水塘,土人謂之湖。其水由龍溪入巖穴,伏流至此,四時不竭。
砂
安砂三十二都?;蛟痪凵俺砂叮核疀_激其岸不崩,故曰安?;蛟灰钥h名安,故名。
潭
石壁潭縣西。潭水沉澄碧,漁者每獲巨魚。
大陶口潭三十都。石巖之下,深不可測。
下塔潭燕溪水至此,縈回深蓄。
杉嶺潭縣南一里三十落嶺下。
百丈巖潭石間似龍頭,禱雨有應。
天臺山潭二十九都。常有云霧,祈雨響應。
南溪龍?zhí)对醋耘蠲喇尦?,由小澗至南溪馬后。兩邊石壁立,中石塍橫過石隙,直下三四丈。潭口狹小,中實闊大。龍居其間,人恒見之。旱甚,投鈇其間,則雨大至。
湯池
熱水口
苦竹村
上村湯尤熱三池俱二十九都。
陂
障水陂挽水上流,抱城而會燕水。漂壞已久,知縣蘇民望重造,知州蕭時中為記。
灘
九龍灘長龍、安龍、傷龍、馬龍、三悟龍、五白龍、興龍、暮龍、下長龍是也。最險處,過者必遵山徑,空舟而行。內六龍屬清流縣。下此又歷三十九灘,至沙縣。牛皮、狗瀨、茅鐮、郁平、銅盤、雷霹霧、縋峰、大坡墻、五港、紫陽、牛欄角,凡十有一灘在縣境,余屬沙縣。湍石可畏。
井
澄清井縣口內。
新街井縣前。
城隍井
唐王井
高飛井
寺內
新街井
舊街井
西門井
水門井
河溝井
童家巷井
永興亭井
衙后井
所后井
賴家巷井
龍興坊井
東山庵井
日升庵井
頭百街井
七百街井
八百街井
十字街井已上六井俱在軍營。
形勝
東南負山以為固,西北帶水以為池,險阻誠足尚矣。若其聳大觀而入奇矚,則卓筆、文峰起秀于東南,大秀、高巒壁立于東北,西南則南山崎開展而獻翠,西北則龍凰堂列嶂而插屏,天斗山則負巉巖、敞寶蓋于東,為來龍之祖。且蓮花、荊棘巖呈奇于右,拜像三峰巖呈異于左,疊岫聯(lián)屏,四時蒼翠。不歇若水,則九龍會合湖口,由西南抵縣西,會南一溪,向東北又與東溪一水交合,盤旋回繞于縣治之后,由霹靂諸灘,建瓴下瀉沙縣而抵郡。縣治形勝若茲,亦足稱雄哉。
風俗
地本四賢過化之鄉(xiāng),重以寇亂之后而置,正值亂極思治之日。民則敦本而尚樸,士則篤行而重恥,婦女則勤紡而為事。自百馀年承平以來,漸變其初,遂由儉而入奢,奢不已則至于貧。貧則末流不可紀悉,或囂訟,或賭搏,或白取,或恣強。亦間有毀廉隅而怠學者,有棄學而相尚就掾者,紛不可紀。坊市婦女尚寺觀嬉游者,師巫合伙而云禮金橋水懺者,坊市演戲則沿街塞巷搭小臺以觀望者,此皆俗之蠹也。起敝維風,去其邪而返之正,實有望于長民者加之意。近奉撫臺頒示《正俗編》,著實舉行,其庶幾乎!
山
栟櫚山治北二十里,多產栟櫚木,故名。宋左正言鄧肅讀書其中,自號栟櫚居士。舊傳,神仙往來其間,峰巒巖岫不可勝數,神刓鬼劃,高下相屬,煙云出沒無時,草木蒙茸,四時一色。宋李綱嘗目為小武夷。天柱峰與獅子巖并聳,百余丈如削。射垛峰,昔仙人射于降仙臺,以此為垛,明道中,耕者嘗得數十石箭于臺側。觀音巖,在野云洞側,石壁萬丈。集仙巖、頭陀巖,昔唐裴頭陀創(chuàng)庵而居。野云洞,云霧吐吞。降仙臺,在山之上,一石高平如臺,舊傳仙人降此;臺下石室,棋局界畫分明,有黑白數子;左右有爛柯石,可坐。步云臺,走馬埒山絕頂,覽廣而砥平。相傳,仙人走馬其上,蹄跡尚存。銅盤澗,流十余里,潴而為潭,泓渟涵碧。接仙橋、天池,在山之上,廣里許,澄徹不涸。金剛石、寶蓋石、試劍石、天威石、樂音石,中空,扣之則響。俱栟櫚之奇勝也。李綱詩曰:“栟櫚百里遠沙溪,水石稱為小武夷。列岫籠煙紅削玉,澄潭浸月碧生漪。猿猱飲水連修臂,修木連云擁老枝。天下幽奇多僻壤,直疑造化惡人知?!庇?,陳偁詩曰:“昔年曾入武夷山,今日栟櫚仿佛間。仙子不知何處去,漫留蹤跡在塵寰?!?br />
東山城跨其上,縣脈之所入。宜栽樹,不可使童。
東華山城中日出即見,故名。有庵,今許倫重建。
文筆山縣東南,巽位。形如卓筆,因筑寨。近修起。
金星山縣西,兌位。形如圓金,關兩溪水口。
南山崎縣西南,坤位。形如大將之旗,卓然而立。
龍鳳山縣西北,乾位。綿亙高大,峙于縣背。
登云塔山縣南一里。一塔凌霄,與學宮對峙。舊塔被毀,知縣王廷繡重建,知州蕭時中為碑記。
天斗山山高峻,頂凹下,廣可五里,狀如斗。山陰一石穴,名風穴;一洞,名云洞。每云冒,山即雨。石竇有一石龍,界風穴、云洞之間。石磴險巇,人跡罕到,惟樵者攀緣而上,得觀頭角鱗介之異。上有白云庵。
莊山
大坪山縣南二十里。中有陳氏祠庵。
大龍會山山高峻,群峰簇聚,如龍會然。二山在二十四都。
吉山吉溪傍。
天臺山二山,縣西南,二十九都。
寶山四十都。產鐵礦最佳,因名。
雪山四十一都。通天巖側,與獅子峰對峙。
瓊山
黃甲山
白巖山
石羅山萬山中突起七大峰,次第排列。面西有洞口,可入人,深不能窮。中有灶,人傳為前時避亂于此。此四大山,俱四十一都。能化為人,助軍破賊,而不受賞。后求其處不可得,止四山名。今四時祈禱,皆請四山之神。
馬峰山二十八都。其山圓峰插黛,旁一山似馬,進士蘇信居其下,因號焉。
荊山二十六都。山如三臺賜帽之狀,四時青翠,有五色可愛。宋進士余授祖居,故稱余荊山云。
峰
大秀峰縣東北,艮位。巍然秀拔群山。一名真陽山。旁有雙峰,號雙飛蝴蝶。
卓筆雙峰去縣五里。雙峰并聳如卓筆然,中有小峰,知縣林孜讀書其處,因號三峰。
羊角峰二十四都。遙望如羊角然。
翠竹峰二十六都。宋秘書少監(jiān)陳世卿居其下,有師古堂焉。詩曰:“師古堂前酒一樽,共談時事出孤村。臨期上馬無他祝,多買詩書教子孫?!薄按渲穹迩笆俏壹遥瑲w來重整舊生涯。煙霞尚有留人意,可奈門前駟馬車。”
獅子峰四十一都。形似獅。與雪山對。
合掌巖在斗山上。
嶺
黃田嶺二十八都。抵龍巖、大田二縣界。
大望嶺二十八都。抵寧洋縣界。
新嶺二十六都。上有小庵,永、沙分界。
梨子嶺三十都。抵連城界。
眼隔嶺三十二都。抵清流界。
牛嶺
九龍嶺二嶺,二十四都。
鐵山嶺四十二都。產鐵礦。
寨
清明寨有庵。二十七都。
貓兒寨其形高圓,似貓。二十七都。
大陶寨即龍頭寨。三十都。
石
觀音石大溪中,高聳如觀音佛。百姓多往祈福。
壁石其石大如屏壁,自山插立溪中。
巖
黃楊巖二十五都。界永安、歸化二縣間。巖上多產水黃楊木,故名。又名萬壽,又名麟峰。四壁如削,周回可十里,角出群山之上。三洞連屬,一在淳化院寺傍。洞戶空闊,秉炬而入,縈紆二里許,路狹風駛,炬遂滅,不能進。舊傳有龍居其下,土人嘗得齒牙骨角之類。每云氣氤氳輒雨。有龍井,又有石龍,鱗爪皆具。一在巖半,名碧云。怪石仿佛如獅子。洞極幽邃,路險,人跡罕至。有穴名虛白,上通天光,有僧廬其外。一在絕頂。有石井下透兩洞,深不可測。又一穴名天窗?;蛲兑允?,震響久之,其深莫測。巖之南有梅齋,東有石門巖。頂數峰突起,奇怪萬狀。騷人墨客題詠甚多。
永鎮(zhèn)塔巖縣北一里。挺然特立,正當燕溪中流。上建層塔,下匯深潭,為縣玄武鎮(zhèn)山。嘉靖癸卯塔毀。
侍郎巖黃揚巖北二里許。舊名翠云巖。宋熙、豐間,侍郎張□、祭酒楊時、司課陳瓘讀書于此。不置臥榻,煮粥飲水,終歲不到巖下。其旁有觀音洞,深里許,石上多觀音、羅漢之像。又有石室,廣可六七丈,前數十峰如卓筆。下有石鼓、試劍石。絕頂慳石羅列,好事者多采以供清玩。
黃龍巖二十六都。
甘乳巖二十九都。有洞,廣袤約五十余丈。洞口怪石森列,有一石突出如蓮花,泉自石中迸出,滴巨石上,如甘乳。人或穢器承之,泉脈即斷。旁一石穴,風自穴出。昔有人秉燭入,越三日,乃及深處,聞澎湃聲,心怖,即出。又一石罅,深不可測。出洞過石橋,緣小徑至山頂,有小亭,名看經亭。看經亭后有小庵。前轉數十步,一小洞如覆鼎,石光璀燦。洞后又一洞,名透天,相傳神仙窟宅,游者必齋戒,否則輒遇怪物云。
百丈巖縣北二十里。過橋,陟石磴,巖開一洞,昔馬仙姑嫂、姐妹五人升仙之處。舊傳,巖巔架一扁擔,被童取去。靈跡顯著,四方取香火保禾者,每歲夏秋絡繹不絕。四時煙云掩藹,一開霽,香爐、獅子諸巖呈現(xiàn)萬狀,真一山中蓬壺。
蓮花巖去縣五里。狀如蓮花。
瑞龍巖二十四都。
通天巖崖壁峻絕。山半一巨石,橫跨如梁。由石梁行過,僅容二人闖首而入。其中夷曠,泉石幽潔。石梁后阻高山,因而為門。其山如竇,仰天而見。
蘇巖直起千余丈,土人郭氏依巖架層樓,遙望如神仙居。巖中有石龍頭,吐水注石穴中,各滴乳。并近巖一池,方廣可一畝,鱗類多夥,惟鯽差大。每三歲水遽紅,而魚輒死。上二巖,四十一都。
官寨巖二十七都。舊為寨,巖石峻絕。幽花異草,四時芬馥。
壽春巖二十七都。大湖主簿賴朝勝創(chuàng)立,男、主簿賴士孚重修。筑亭榭于其上,中有雙龍書舍、登云閣、環(huán)翠樓。峻巖怪石,奇花異卉,不可勝紀。游玩者輕千里而至,諸名賢題詠甚多。
天寶巖在四十一都庵坑。形如傘蓋,有小庵,有大庵。庵火廢而基存,甚寬敞。今移下,狹小不稱矣。前對高峰,即石峰。
洞
曹巖洞即龍水洞。二十七都。曠空可容千余人。
赫靈洞二十九都。一名真陽洞。
云峰洞二十四都。上坪馬仙行宮,高與云齊??h之龍山。
新庵洞百丈巖之背。洞口兩壁峭立,中路如削成,而巖千狀,舉目應接不暇,誠一洞天也。中有黃天玄坐化處,又有大使林達祖祠。
溪
燕水溪縣北。水尾二水分流,中隔一崗,有似燕尾,因名燕溪。其源凡四派:一派西出汀之寧化縣境,過清流縣,下九龍,歷張坊,謂之龍溪,至賴口。一派西南出汀之連城縣姑田里。由湖口、洪田、吉山,謂之吉溪,至賴口合流至燕溪。一派南出漳之寧洋縣分界馬家山,下林田,合桂口,由黃歷出車坡,至燕溪。一派東自大梅溪漈頭,由梅溪、后溪直至塔下,與燕溪會流;過貢川、經沙縣直入劍溪,同歸于海。
吉溪縣西南一里許。
九龍溪即清流九龍之水。惟二溪通舟楫,故紀焉。
湖
大湖即二十七都清水塘,土人謂之湖。其水由龍溪入巖穴,伏流至此,四時不竭。
砂
安砂三十二都?;蛟痪凵俺砂叮核疀_激其岸不崩,故曰安?;蛟灰钥h名安,故名。
潭
石壁潭縣西。潭水沉澄碧,漁者每獲巨魚。
大陶口潭三十都。石巖之下,深不可測。
下塔潭燕溪水至此,縈回深蓄。
杉嶺潭縣南一里三十落嶺下。
百丈巖潭石間似龍頭,禱雨有應。
天臺山潭二十九都。常有云霧,祈雨響應。
南溪龍?zhí)对醋耘蠲喇尦?,由小澗至南溪馬后。兩邊石壁立,中石塍橫過石隙,直下三四丈。潭口狹小,中實闊大。龍居其間,人恒見之。旱甚,投鈇其間,則雨大至。
湯池
熱水口
苦竹村
上村湯尤熱三池俱二十九都。
陂
障水陂挽水上流,抱城而會燕水。漂壞已久,知縣蘇民望重造,知州蕭時中為記。
灘
九龍灘長龍、安龍、傷龍、馬龍、三悟龍、五白龍、興龍、暮龍、下長龍是也。最險處,過者必遵山徑,空舟而行。內六龍屬清流縣。下此又歷三十九灘,至沙縣。牛皮、狗瀨、茅鐮、郁平、銅盤、雷霹霧、縋峰、大坡墻、五港、紫陽、牛欄角,凡十有一灘在縣境,余屬沙縣。湍石可畏。
井
澄清井縣口內。
新街井縣前。
城隍井
唐王井
高飛井
寺內
新街井
舊街井
西門井
水門井
河溝井
童家巷井
永興亭井
衙后井
所后井
賴家巷井
龍興坊井
東山庵井
日升庵井
頭百街井
七百街井
八百街井
十字街井已上六井俱在軍營。
形勝
東南負山以為固,西北帶水以為池,險阻誠足尚矣。若其聳大觀而入奇矚,則卓筆、文峰起秀于東南,大秀、高巒壁立于東北,西南則南山崎開展而獻翠,西北則龍凰堂列嶂而插屏,天斗山則負巉巖、敞寶蓋于東,為來龍之祖。且蓮花、荊棘巖呈奇于右,拜像三峰巖呈異于左,疊岫聯(lián)屏,四時蒼翠。不歇若水,則九龍會合湖口,由西南抵縣西,會南一溪,向東北又與東溪一水交合,盤旋回繞于縣治之后,由霹靂諸灘,建瓴下瀉沙縣而抵郡。縣治形勝若茲,亦足稱雄哉。
風俗
地本四賢過化之鄉(xiāng),重以寇亂之后而置,正值亂極思治之日。民則敦本而尚樸,士則篤行而重恥,婦女則勤紡而為事。自百馀年承平以來,漸變其初,遂由儉而入奢,奢不已則至于貧。貧則末流不可紀悉,或囂訟,或賭搏,或白取,或恣強。亦間有毀廉隅而怠學者,有棄學而相尚就掾者,紛不可紀。坊市婦女尚寺觀嬉游者,師巫合伙而云禮金橋水懺者,坊市演戲則沿街塞巷搭小臺以觀望者,此皆俗之蠹也。起敝維風,去其邪而返之正,實有望于長民者加之意。近奉撫臺頒示《正俗編》,著實舉行,其庶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