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中不少人物都有歷史原型。如趙良棟,曾任天津總兵,后來成為了寧夏提督、云貴總督,在清軍平定三藩之亂中發(fā)揮了關(guān)鍵作用。在小說中,趙良棟是天津副將,性格耿直,因為不擅長諛媚上級而被韋小寶賞識,并被提拔為天津總兵。此后,趙良棟、張勇、王進寶、孫思克四人成為拜把兄弟。后來,康熙帝命追捕韋小寶,危急之時,趙良棟放走了韋小寶,也算是盡了兄弟情誼。
《鹿鼎記》劇照
綏定寧夏兵變、攻占四川首府
趙良棟出生于寧夏,祖籍為陜西榆林,順治朝時從軍,在陜西總督孟喬芳麾下。順治初,甘肅爆發(fā)了米喇印、丁國棟領導的士兵起義,甘肅一地頓時大亂,彼時趙良棟隨從清軍進攻起義軍,同張勇一道鎮(zhèn)壓了起義軍,抓住了起義軍首領丁國棟,也因此被提拔為綠營游擊一職。順治十三年,他和張勇跟從經(jīng)略洪承疇進攻南明永歷政權(quán),再立新功??滴踉辏w良棟被提拔為云南廣羅總兵,平定了當?shù)赝了镜姆纯埂?滴跛哪?,調(diào)任貴州平遠總兵,彼時趙良棟的父親去世,趙良棟欲回家守制,但吳三桂認為還沒有完全擊敗貴州土司,不允許他回家。后來,在他人的調(diào)停下,雖然趙良棟得以回家守制,但他同吳三桂關(guān)系惡化,因此結(jié)了怨。
康熙八年,趙良棟守制完畢,被調(diào)任山西大同總兵,康熙十一年調(diào)任天津總兵??滴醭畞y爆發(fā)后,在吳三桂的積極聯(lián)絡下,陜西提督王輔臣決定反清,陜西很多地方被叛軍占領,清朝在陜西的統(tǒng)治面臨崩潰。彼時甘肅提督張勇忠于清朝,積極領兵進攻王輔臣叛軍,并連續(xù)取得勝利。王輔臣為逆轉(zhuǎn)被動局面,挑唆寧夏鎮(zhèn)士兵殺害了寧夏總兵陳福,陜西、甘肅局面再次惡化。面對變局,甘肅提督張勇向康熙帝建議將趙良棟從天津總兵任上調(diào)回甘肅,康熙帝批準了這一建議,并特設寧夏提督一職,由趙良棟升任。趙良棟到任后,積極綏服叛變士兵,沒有激化矛盾,一方面安撫城內(nèi)士兵,暗中調(diào)查叛變情況,另一方面將城內(nèi)士兵遣至外地防御王輔臣軍,以分散寧夏叛軍的力量。此后,趙良棟領兵逮捕了帶頭叛亂的參將熊虎、把總劉德、士兵陳進忠等人,經(jīng)請示康熙帝后處死了他們。趙良棟并沒有進行“株連”,而是宣布免去其他脅從者的責任,軍心很快就安定下來了。寧夏士兵不僅沒有成為叛軍,反而成為平定王輔臣叛軍的主力之一。
三藩之亂形勢圖(前期)
此后,趙良棟帶領寧夏士兵積極參與平定王輔臣叛亂的戰(zhàn)爭。由于滿洲軍、蒙古軍、綠營兵大軍匯集,王輔臣陷于清軍包圍,不得不集重兵于甘肅平?jīng)?,同清朝進行長期對峙,并等待吳三桂援軍。吳三桂得知王輔臣被困,立刻命四川叛軍北上援助王輔臣。而康熙帝亦知吳三桂必然支援,故命寧夏提督趙良棟和平?jīng)鎏岫酵踹M寶南下抵抗吳三桂軍。此后,趙良棟和王進寶一道領兵進攻吳三桂軍。趙良棟屢敗敵軍,收復徽縣,而王進寶進攻漢中,最終與趙良棟會師于陜西寧羌,成功隔絕了吳三桂軍和王輔臣軍。因這一戰(zhàn)功,趙良棟被授予將軍勛爵,仍擔任寧夏提督。而成功隔絕四川和陜甘叛軍,對清朝平定三藩之亂而言,有著決定性的意義,三藩之亂最終被遏制在了南方,處于形勝之地的陜甘地區(qū),最終還是為清朝所有。
康熙十七年,吳三桂病逝,其子吳世璠在大臣的輔佐下繼續(xù)同清朝對抗??滴跏拍?,趙良棟同王進寶發(fā)兵進攻四川“吳軍”,“吳軍”以江為障,列兵江上,聲勢浩大,而彼時江水大漲,趙良棟軍隊無法過江,而“吳軍”以大炮轟擊清軍陣地,戰(zhàn)事陷入膠著。面對此情,趙良棟對士兵說:“凡是我指向的地方,你們都必須跟上,敢撤退的一律斬首。”趙良棟身披重甲、一馬當先,帶領士兵強攻“吳軍”?!皡擒姟币娗遘妬硪u,發(fā)炮迎戰(zhàn),很多清軍士兵中炮倒下,但在趙良棟的帶領下,清軍毫不畏懼、繼續(xù)進攻,“吳軍”見清軍如此勇猛,連忙撤退。此后,趙良棟領兵先后在石峽溝、青箐山、龍安府、綿竹等地打敗了“吳軍”,并乘勢占領了四川省會成都,而此時距離趙良棟領兵出擊才十天時間,可謂進軍神速、戰(zhàn)功卓異。
趙良棟是清軍攻克昆明城的第一功臣
清軍占領廣西、四川等地后,包圍了昆明城,但沒能控制昆明湖(如今的滇池),因而“吳軍”能夠持續(xù)得到補給,并憑借昆明堅固的城池,同清軍對峙數(shù)月??滴醯鄣弥獢?shù)十萬滿漢大軍徘徊于昆明城前而無進展,大為不滿。趙良棟到達前線后,很快發(fā)現(xiàn)了“吳軍”補給線這一漏洞,并向八旗將領彰泰提出了三點看法:一是清軍過于分散,調(diào)遣不靈,前后不能呼應;二是“吳軍”在城外的據(jù)點尚在,“吳軍”通過據(jù)點能夠運輸糧食,必須占領這些據(jù)點,才能逼迫“吳軍”投降;三是政策應該從寬,收復昆明后,不能把城里的人都罰為奴隸,否則守城士兵聽聞后肯定不會投降。但滿人統(tǒng)帥彰泰并不主張立刻進攻,打算打持久戰(zhàn),對趙良棟說:“皇上豢養(yǎng)之滿洲,豈可輕進,委之于敵。爾兵遠來,亦宜休養(yǎng),何可令其傷損。”說白了,彰泰就是膽怯和沒自信,怕八旗兵死傷。
趙良棟從陜甘經(jīng)四川一直打到云南,正是英雄氣概、士氣高漲之時。他認為彰泰膽怯,便自己帶著綠營士兵同吳軍血戰(zhàn),最終占領了昆明得勝橋。眼見趙良棟搶了戰(zhàn)功,彰泰便對他說:“爾兵已瘁,應暫徹回,令總督蔡毓榮率兵看守。”趙良棟得知,拒絕服從,并說:“我死戰(zhàn)所得之地,肯交與他人看守乎?”由于趙良棟拔下昆明外圍,切斷了昆明城守軍的水路,清軍開始全線壓上,抵達昆明城下。
昆明糧道已斷,“吳軍”士氣低落,成為甕中之鱉,不得不領兵出城突圍,但被清軍擊敗于桂花寺。吳世璠見此情,知道已是窮途末路,便懸梁自盡了,昆明城內(nèi)的其他將士隨后投降了清軍。自此,云南基本被收復。清軍進入昆明城后,見到吳三桂囤積了大量金銀財寶,露出了貪婪的面目,爭相搶奪財寶和女子,“獨良棟無所取,戢所部兵絲毫毋敢犯”,可見趙良棟治軍嚴明、有良將之風。
三藩之亂形勢圖(后期)
性格偏執(zhí)、缺乏氣量,沉浮于宦海
早在“三藩之亂”清軍進攻四川時,趙良棟便同將軍吳丹相處不恰,而吳丹是大學士明珠的侄子。納蘭明珠得知趙良棟同吳丹不和,便授意兵部,對他的戰(zhàn)功視而不見。與此同時,清將吳丹和硃衣客因為支援建昌失利,被趙良棟上疏彈劾,康熙帝命將硃衣客逮至刑部。硃衣客赴京后,認為失利的原因是趙良棟派給自己的士兵太少,且不支援自己。同趙良棟關(guān)系不佳的王進寶也替硃衣客向康熙帝說情,認為硃衣客士兵太少,支援建昌心有余而力不足,趙良棟要負主要責任,趙良棟得知后也攻訐王進寶。三藩尚未完全平定,諸將已開始爭功和相互推卸責任,于是康熙帝便命相關(guān)人等以后來京面質(zhì)。
平定云南之后,趙良棟、王進寶、硃衣客前往北京覲見康熙帝,康熙帝認為趙良棟和王進寶功過都有,責備“二將不諳大體,私忿攻計”。此后,康熙帝權(quán)衡再三,決定罰硃衣客為奴,吳丹免職,剝奪趙良棟將軍之爵,改為鑾儀使。此后,趙良棟十分郁悶??滴醵辏w良棟再次“疏陳戰(zhàn)功”,但廷議認為趙良棟在平定三藩上是功過相抵、不應晉封,他因此賭氣“乞病歸”??滴醵迥?,康熙帝覺得趙良棟是平定三藩的重要功臣,功過相抵似乎對他不太公平,便恢復了他的將軍銜和總督職。但趙良棟覺得還是不夠,康熙二十七年,趙良棟在入覲時“復自陳戰(zhàn)功”,康熙帝覺得他太偏執(zhí),便讓他解職回甘肅寧夏老家養(yǎng)老去了。
康熙三十二年,彼時清朝西北地區(qū)面臨漠西蒙古準噶爾部的威脅,而趙良棟是寧夏人,曾長期在寧夏任職,故康熙帝又讓他回寧夏暫任總兵??滴跞?,趙良棟隨清軍出邊防御噶爾丹。此后,康熙帝召趙良棟赴京。彼時,趙良棟再次向康熙帝反映自己當年的軍功被大將軍圖海、彰泰以及大學士納蘭明珠所忽略,感到不滿??滴醯垡豢此痔徇@事兒,便“責其褊隘,還其疏”。趙良棟在北京期間,還向康熙帝“乞田宅”,御史龔翔麟?yún)③浪溈v,康熙帝雖沒給趙良棟治罪,但賞給了他兩千兩白銀,讓他回寧夏。
四、康熙、雍正、乾隆諸帝未忘趙良棟之功
康熙三十六年,趙良棟在寧夏病死,享年七十七。彼時,康熙帝親征噶爾丹路過榆林,得知趙良棟于寧夏病死,十分感嘆,康熙帝下諭說:“棟偉男子,著有功績,性躁心窄,每與人不合,奏事朕前,言語粗率。朕保全功臣,始終優(yōu)容之,所請無不允?!笨滴醯垡环矫嬲J可趙良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另一方面,對趙良棟到處與人作對樹敵的狹窄心胸作了批判。不久之后,康熙帝抵達寧夏,特命“皇長子允禔臨其喪”,并賜祭葬,賜謚號為“襄忠”。顯示出康熙帝對趙良棟其人的肯定和在意。
雍正帝繼位后,亦未忘趙良棟,雍正帝評價趙良棟:“如勇略將軍趙良棟,乃心王室,忠勇素著,始終宣力?;士即月《鳟悢?shù),超越等倫?!壁w良棟之子趙弘燮,曾擔任河南巡撫和直隸總督,后涉及錢糧虧空案。趙弘燮逝后,雍正帝雖然公布此事,對趙弘燮加以批評,但提到“趙氏子孫,忍負國恩,皇考與朕寧忍負功臣后裔耶”,最終還是選擇加以寬宥,“以示朕優(yōu)眷功臣之至意”。
乾隆帝在讀圣祖實錄時也對趙良棟等人印象深刻,提到“從前征討三藩時,效用疆場,功績最著者如陳福、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等”,也因此,乾隆四十七年,乾隆帝追賜趙良棟為“一等伯,世襲罔替”。
此外,趙良棟另一子趙弘燦,在康熙朝曾先后擔任浙江提督、兩廣總督、兵部尚書,趙氏子孫可謂官宦世家。
趙良棟雕像
參考資料
昭梿:《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
勒德洪:《平定三逆方略》,臺灣:大通書局
官修:《清圣祖實錄》,北京: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