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濟一生歷經(jīng)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這個時期正是金石學(xué)空前興盛的時期。作為清代金石學(xué)代表人物,張廷濟生活在金石學(xué)極其活躍的嘉興,與同時代的學(xué)者及金石、書畫名流有密切的往來。
5月18日,由嘉興博物館主辦的“金石春秋——張廷濟與乾嘉道文人圈”在嘉興博物館二樓禾韻展廳開幕。
展覽現(xiàn)場
此次展覽共分為三個單元,通過作品展陳、文獻資料介紹等形式,集中展示了張廷濟與友人的書畫作品,以及張廷濟曾經(jīng)收藏過的金石拓本、紫砂、磚、硯等。其中、費丹旭《設(shè)色果園感舊圖卷》、張廷濟藏明末惠孟臣紫砂陶帶蓋一滴壺、清拓晉“孫登公和鐵琴”拓片軸、《清儀閣藏石鼓文拓本長卷》等比較直觀地呈現(xiàn)了張廷濟與其姻親家族、金石收藏圈和鄉(xiāng)鄰友朋圈的交往。據(jù)悉。展覽將持續(xù)至7月1日。
嘉興博物館表示,此次展覽旨在通過張廷濟與其姻親家族圈、金石收藏圈和鄉(xiāng)鄰友朋圈交往的展現(xiàn),勾勒出乾嘉道時期金石學(xué)的盛況,以及張廷濟在這一金石學(xué)輝煌時期所起的重要作用。
張廷濟(1768—1848),清代金石學(xué)家、書法家、收藏家。原名汝林,字說舟,更字叔未,號順安、作田、海岳庵門下弟子,晚號眉壽老人,浙江嘉興人,世居新篁里。嘉慶三年(1798)解元,以后幾次會試未中,遂家居以圖書金石自娛。一生勤奮治學(xué), 精于金石考據(jù)之學(xué), 尤擅長文物鑒賞,一碑一器都能辨其真?zhèn)?,別其源流。富藏各類古器,自商周至近代凡鼎彝、碑版及書畫、陶瓷等無不搜聚,并于家鄉(xiāng)嘉興新篁筑清儀閣收藏。
張廷濟一生歷經(jīng)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這個時期正是考據(jù)學(xué)的高峰,也是金石學(xué)空前興盛的時期?!扒我詠恚瑲W趙之學(xué)盛行于時,阮、畢、翁、王著述相望。吾鄉(xiāng)張叔未解元篤學(xué)好古,精于鑒別,金石器物,搜藏極富,筑清儀閣藏之?!逦唇庠簧鷲酃藕脤W(xué)之心,亦可共傳于世。洵可與儀征阮氏、北平翁氏諸書并為藝林珍重也?!弊鳛榍宕鹗瘜W(xué)代表人物的張廷濟,生活在金石學(xué)極其活躍的嘉興,與同時代的學(xué)者及金石、書畫名流有密切的往來。張廷濟在與他們的交往中,時常辯學(xué)論道,其學(xué)術(shù)思想亦相互影響。
展品
家族對張廷濟金石書畫的影響
新篁張氏家族世居新篁鎮(zhèn)東圩,在張廷濟生活的年代,張氏應(yīng)當(dāng)是江南比較典型的耕賈結(jié)合的家族。他們在當(dāng)?shù)夭粌H擁有一定田產(chǎn),還兼營著商業(yè),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使新篁張氏可以通過科舉的形式從普通地主轉(zhuǎn)向士紳階層。作為一鎮(zhèn)之楷模,張廷濟之父張鎮(zhèn)自16歲“即董里中平糶事”,并出資重建了太平橋、南星橋等。
乾隆二十九年,張廷濟之父張鎮(zhèn)重建太平橋
大中橋建于清乾隆、嘉慶年間,南北首有“大中橋”額,南石欄額題“孝友睦婣任恤”,北石欄額題“康樂和親安平”,為張廷濟手書。
在張廷濟的姻親家族中,有金石、書畫同好的包括其妻沈慎儀、岳父沈?qū)挿?;長子邦梁、次子慶榮;弟張季勤、外甥徐同柏、侄張辛、從子張又超、張質(zhì)夫、張讓木;女張常熹、婿查世璜、親家查奕照;姊婿沈銘彝及其父沈可培、沈可培兄沈可均;親家汪儼齋等等。在家族經(jīng)濟實力的支撐和家族學(xué)習(xí)氛圍的影響下,張廷濟通過頻繁地交游,獲取了他所需要的各類資源,同時亦得以聲名鶴起,大大提升了自身及家族的學(xué)術(shù)與社會地位。
清道光十一年闕鳴珂繪張廷濟題《篁里十景圖詠合冊》六幀 嘉興博物館藏
《果園感舊圖》是費丹旭晚年的作品,為其人物畫中最出色的杰作。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費丹旭在蔣光煦別下齋小住時正好遇到自己的書法老師張廷濟與張辛叔侄,并巧遇放學(xué)歸來的蔣光煦第五子蔣學(xué)洌。幾人同游果園,當(dāng)時蔣學(xué)洌才九歲,垂髫可愛,他們還“從游問字”。
清道光 費丹旭 《設(shè)色果園感舊圖卷》 浙江省博物館藏
三年后(1849)的春天,當(dāng)費丹旭再次來到別下齋果園時,當(dāng)年的情景已不再:他的老師兼摯友張廷濟于去年(1848)去世,而正值壯年的張辛也于同年去世,一年之中痛失兩位摯友。而蔣學(xué)洌也剛早殤,年僅十二歲。這一年也是費丹旭的最后一次出游,他回憶起三年前陪同張廷濟等人漫游果園的情景,故地重游,斯人不在,十分感傷,于是畫了此幅圖卷。這既是幅肖像畫卷,也是幅遺像式畫卷。
這次的重游是回憶之游、感傷之游,冥冥中費丹旭似乎自感時日無多。一年后(1850),費丹旭卒于湖州故居。
張廷濟侄張辛、外甥徐同柏可以說是張廷濟金石學(xué)研究的的助手和傳承人。張辛(1811—1848),字受之,精摹勒刻貼,亦擅傳拓,清儀閣摹刻法書碑刻多出其手,惜英年早逝。徐同柏(1775-1854)原名大椿,字籀莊,海鹽人。徐同柏十九歲補博士弟子員,后屢試不第,遂從其舅張廷濟專治金石文字。徐氏精研六書篆籀,于古文奇字皆能通釋。因侄與舅這種特殊關(guān)系,所以也是與張廷濟來往最勤的一位,同樣也是張廷濟在金石學(xué)上最重要的傳人。張廷濟在世時,徐同柏幾乎形影不離,并時常居住于清儀閣。張廷濟所用印,多出其手,得古器,必與之考證。
張廷濟藏明末惠孟臣紫砂陶帶蓋一滴壺 嘉興博物館藏
展覽中,曾由張廷濟收藏的惠孟臣紫砂陶帶蓋一滴壺就可看出張廷濟侄張辛、外甥徐同柏的關(guān)系。這把明代末惠孟臣制作的一滴壺原由海鹽錢柞溪收藏。道光十七年(1837),對惠孟臣慕名已久的張廷濟由張辛作緣收得此壺后,特配制了圓形紅木壺座, 四方梨木蓋匣,并親筆撰書底款與題跋, 偕同外甥徐同柏、從子張辛考證、刻銘。
清儀閣中的嘉賓與金石收藏
乾嘉道時期,張廷濟以富藏、精鑒而著稱于時,與前輩項元汴包羅萬象的收藏相比,張廷濟的收藏集中在金石相關(guān)領(lǐng)域,其收藏品種之全、之多,超乎想象。張廷濟繼承嘉興金石學(xué)大宗朱彝尊,在金石收藏中與海鹽張燕昌、仁和趙魏、海寧僧六舟等交往頻繁;與阮元在其督學(xué)浙江時訂為金石交,并以歷次北上科考為契機,結(jié)識了學(xué)者官員翁方綱以及金石同好宋葆淳等。張廷濟的金石鑒賞影響力輻射范圍極廣,北至京城南到廣州,而且他與同好者的交流不僅僅停留在藏品的交易,更多的是相互之間對藏品進行探討考釋。在藏品增加的過程中,張廷濟自身的鑒賞能力也與日精進,并在金石圈中聲名鵲起,有意無意間形成了以其為核心的金石鑒賞圈。
清道光二十七年張廷濟行書賀沈維鐈壽字中堂 嘉興博物館藏
對張廷濟影響最為深遠者,當(dāng)推阮元。阮元任浙江學(xué)政時,編撰了在金石學(xué)上有重要意義的《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張廷濟是其重要參與者,書中大量采用了清儀閣所藏的金石器物。在師承關(guān)系上,張廷濟尊阮元為師,而在日常生活中,阮元則呼張廷濟為“金石友”,可見二人是亦師亦友的關(guān)系。1843年,七十六歲的張廷濟還赴揚州會晤八十歲的阮元,并作《眉壽圖》以記事,一時傳為藝林佳話。
張廷濟所收藏的金石拓本
《眉壽圖》拓本是張廷濟題贈陳介祺(壽卿)的。陳介琪(1813—1884)比張廷濟小四十五歲,兩人屬忘年交。拓本第一部分是阮元題的“眉壽圖”三字;第二部分是揚州畫家嵇樞畫的《眉壽圖》及阮元的跋;第三部分是張廷濟長子張邦梁手拓“齊侯罍拓片”,張廷濟摹寫齊侯罍金文銘,并有釋文;第四部分是阮元的長詩《齊侯罍歌》和跋;第五部分是“千石公侯壽貴”六字漢磚拓片,阮元有考據(jù)。
《清拓晉“孫登公和鐵琴”拓片軸》 嘉興博物館藏
另外,嘉興博物館所收藏的《清拓晉“孫登公和鐵琴”拓片軸》亦能看出張廷濟與阮元的交往。晉孫登公和鐵琴,因琴底刻有“孫登”“公和”及“天籟”,遂定名為“晉孫登公和鐵琴”,或“天籟”琴。此琴明代為項元汴(子京)舊藏,項氏得此琴改其齋為“天籟閣”。在陳其榮所編的《清儀閣金石題識》記載有晉孫登公和鐵琴,描述此鐵琴與項元汴的關(guān)系,以及清朝孫垌庵、吳璥(菘圃)曾得之。
阮元、張廷濟等人在此琴上留有題跋。張廷濟跋中記錄了鐵琴尺寸、重量和流傳經(jīng)歷,并作七言詩一首。拓片兩側(cè)有朱起(廉卿)、姚慶恩(春劬)所寫跋文。
張廷濟收藏重器——賈似道刻本原石《宣示表》首都博物館藏
張廷濟收藏重器——賈似道刻本原石《宣示表》首都博物館藏
值得一提的是,璽印也是張廷濟重要的收藏類別之一。張廷濟“積四十年心力,得周秦漢魏官私銅印四百馀鈕,筑室貯之”,并于清道光八年(1828)六月十五自題“金篆齋”匾額。
1916年,同樣喜好收藏古印的吳隱(1867—1922)花重金購買了“金篆齋”的書法原稿,并請七十三歲的吳昌碩書后耑。吳昌碩在后耑中評價張廷濟的璽印收藏:“檇李張清儀,古癖由書淫。藏印四百方,鑄鑿窺璆琳。金篆顏其齋,翠墨傳至今?!?/p>
清道光二十七年 張廷濟 隸書軸 嘉興博物館藏
張廷濟的書法
作為收藏家和金石學(xué)家的張廷濟,其書法也受金石收藏影響而帶有金石古意,篆、隸、行、楷皆擅長,而以楷書和隸書最具特色。由于張廷濟在書法和功名上的成就,向他求字者絡(luò)繹不絕,鄉(xiāng)間友朋乃至地方書畫名家以能得到張廷濟的字為榮。張廷濟與鄉(xiāng)鄰友朋的交往,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張廷濟為友人所作的書法,或友人請張廷濟寫的匾額。其次,由于張廷濟在書法上的名氣,嘉興及周邊地區(qū)的許多畫家,紛紛經(jīng)人介紹或慕名前來請張廷濟為自己的畫作題字。另外,一些收藏家在得到心儀的書畫作品時,請張廷濟為書畫做考釋、寫跋文,因此許多流傳至今的書畫后面都有張廷濟的跋文。
(圖文均有嘉興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