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一個“真實的三國志”,百多文物東京展示魏蜀吳紛爭

距今約1800年的東漢末年,漢王朝衰微,天下分為魏、蜀、吳三國,眾多文臣武將輪番登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群雄并起、英雄輩出的時代,其政治、軍事、文化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為紀念中日文

距今約1800年的東漢末年,漢王朝衰微,天下分為魏、蜀、吳三國,眾多文臣武將輪番登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群雄并起、英雄輩出的時代,其政治、軍事、文化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為紀念中日文化交流協(xié)定簽署40周年,中日雙方舉辦的展覽“三國志”于7月8日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主辦方表示,“真實”是展覽的關鍵詞。展覽試圖從考古學角度,呈現(xiàn)一個“真實的三國志”。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前言中寫道,“實物所具有的說服力,遠遠超越于各種史書和演繹”。

澎湃新聞了解到,展覽在國家文物局、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的支持下,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日本放送協(xié)會(NHK)、日本放送協(xié)會文化促進會社(NHK PROMOTIONS)、朝日新聞社合作主辦。

據(jù)朝日新聞消息,在開幕式上,展方公開了162件(組)展出文物,其中一級品逾40件(組),占到四分之一。

展覽現(xiàn)場,圖片來源:新華社

據(jù)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消息,此次展覽是繼2008年“大三國志展”在日本全國巡展之后的又一次“三國”主題大型展覽。展覽經(jīng)過中日雙方專家三年的策劃研究,從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展示東漢——三國分立——西晉時期的歷史風貌,并結合后世的三國演義故事,呈現(xiàn)出歷經(jīng)時光沉淀而內(nèi)涵更為深厚、魅力更加彰顯的龐大三國文化體系,對日本觀眾加深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促進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在開展儀式上,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錢谷真美館長表示,本次“三國志展”是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的最大規(guī)模的中國主題展之一,其中85%的展品是首度在日本公開展出。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郭燕表示,日本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對三國的諸多人物和典故也耳熟能詳,相信此次展覽將吸引眾多民眾觀展,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綿延不絕,為兩國友好交往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周明表示,相信此展能夠引起日本民眾對三國文化新的熱情,並對三國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真實”是展覽的關鍵詞。展覽以“真實三國志”為題,通過漢朝到三國時代的文物及最新研究成果,以曹操、劉備、孫權等三國時代人物相關的文物為線索,從考古學角度,呈現(xiàn)一個“真實的三國志”。東京國立博物館在官網(wǎng)上寫道,“實物所具有的說服力,遠遠超越于各種史書和演繹”。


佚名《孔明出山圖》軸,明代,上海博物館藏

二世紀末,東漢王朝漸露衰態(tài),有勢力的地方武將爭先登上歷史舞臺。魏、蜀、吳三分天下,開創(chuàng)波瀾起伏的新時代。近年來,以曹操高陵的考古發(fā)掘為代表,關于三國時代的研究呈現(xiàn)空前盛況。

2009年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了曹操墓考古發(fā)現(xiàn),隨后引起了全國范圍內(nèi)的爭論。在多個版本的“2010十大文化事件”中,曹操墓爭議都占有一席之地,可見其引起的社會關注。據(jù)悉,這也是曹操墓的部分文物的首次在海外展出,其中包括當時認定“曹操高陵”的關鍵證據(jù)之一的石牌“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刻銘石牌。


《“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石牌》,東漢-三國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據(jù)朝日新聞消息,展示會場在僅限個人使用的情況下可自由攝影。而展廳內(nèi)部以實物尺寸再現(xiàn)于“曹操高陵”墓室,同時,展廳也以“赤壁之戰(zhàn)”等水上戰(zhàn)役為理念、展示出箭飛舞于空中這一姿態(tài)。在開幕式當天,“這些場景引得觀賞之人熱情攝影”。

而在展廳中的重點文物中,除了“曹操墓”的石碑外,還有2009年在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壽春鎮(zhèn)古墓出土的《金制獸文帶金具(鮮卑頭)》;上海博物館館藏西晉時代《白玉獸文鮮卑頭》等。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序章:傳說中的三國志

約1800年前,由于東漢末年動蕩不安的局勢,三國志的時代正式拉開序幕。它與英雄豪杰的興衰成敗共留青史,并逐漸演變?yōu)橐允穼崬楸尘?、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傳說故事。根據(jù)三國時期的傳說,誕生了詩詞、繪畫等,還有像關羽這樣被人們奉為神明的武將。多姿多彩的“三國志文化”由此誕生,其影響直至今日。


《關帝廟壁畫(部分)》,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水門塔伏龍寺傳來,清代?18世紀,內(nèi)蒙古博物院藏。

關帝廟壁畫以鮮艷的色彩描繪了著名的《三國演義》場景,憤怒的張飛鞭打督郵。


《趙子龍像》,安徽省亳州市花戲樓傳來,清代?17–18世紀,亳州博物館藏。

為了應對曹操的襲擊,趙云懷抱劉備之子阿斗馳騁長坂坡。這是《三國演義》中關于趙云的最著名場面。

第一章:曹操、劉備、孫權―英雄豪杰的來歷

曹操繼承了其父親及先祖的勢力地盤,在掌握東漢王朝實權的同時為日后的魏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成功稱霸。蜀國劉備自認擁有漢朝皇室血統(tǒng),并借此高舉復興漢王朝的大旗。吳國孫權則采取了獨具一格的手段措施,通過巧妙利用海洋資源擴張勢力范圍等。讓我們通過精選的文物,詳細解讀這些被后人譽為英雄豪杰的人物們的來歷吧。


《豹》,1968年,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出土,西漢?公元前2世紀 河北博物院藏。

劉勝是漢景帝劉啟之子,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立為中山王,在位42年,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是中山國第一代王。1968年,這對夫婦的墓在河北省被挖掘出來, 奢華的文物象征著王室的壓倒性財富和力量。該墓隨葬品豐富,年代明確,對研究漢代的歷史和考古具有重要意義。

在漢代和三國時期,這種船模型在堡壘沿岸的墓葬中被大量挖掘。對外海洋貿(mào)易的蓬勃發(fā)展,是吳國的特征。

第二章:漢王朝的光與影

漢王朝發(fā)展成為天下獨一無二的巨大帝國,全國各地均在其強大的勢力控制之下。然而,自二世紀末起朝廷的政治內(nèi)亂逐漸表面化,皇帝的權威性一落千丈。正值此時,地方的原始道教嶄露頭角,并點燃了新時代的導火索――黃巾之亂,身處漢都的董卓也開始大施暴政。自此整個社會更加動蕩不安。


《倉天磚》,1976–1977年,安徽省亳州市元寶坑1號墓出土,東漢?2世紀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該磚上刻有三行銘文,包括“蒼天已死”。它讓人聯(lián)想起184年的東漢末期,黃巾軍起義的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第三章:魏、蜀、吳―三國鼎立

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勢在東漢末期得以確立,并在各自的國境展開了激烈的混戰(zhàn)。220年,曹操死后,其子曹丕(魏文帝)篡奪東漢皇位,而蜀國劉備與吳國孫權對此提出抗議,各自強調自身繼承皇位的正當性,并陸續(xù)宣布建國。讓我們一覽東漢與三國時期的兵器,通過實際觀賞與著名戰(zhàn)役有關的史料及相關文物,感受向新時代進發(fā)的洶涌澎湃的浪潮吧。


《“曹休”印》,2009年,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曹休墓出土,三國時期(魏)?3世紀 洛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曹休,字文烈,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曹魏將領,曹操族子。他于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前往投奔,被稱為“千里駒”。曹操對他如同親子,并使他領虎豹騎宿衛(wèi)。在曹休墓后室出土銅印1枚,為邊長約2.0cm、篆書白文“曹休”二字的私印,成為墓主人身份的確切證據(jù)。

第四章:巡游三國

魏國的主要勢力范圍覆蓋了漢王朝的中心地區(qū)――黃河流域,而蜀國坐落于山水豐饒、物產(chǎn)豐富的長江上流平原地帶,吳國則位于長江中、下游的平原及沿岸地帶。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也孕育了不同的思想與習俗。從各地出土的文物中,三國各自的特色也可見一斑。


《方格規(guī)矩鳥紋鏡》

1955年,遼寧省遼陽市三道壕1號壁畫墓出土,東漢–三國時期(魏)?2–3世紀,遼寧省博物館藏。

第五章:曹操高陵與三國大墓

從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針對墳墓的建造,一國之君們選擇了與以往不同的全新路線。不求攀比華貴奢侈,而以簡單樸素為貴。2008至2009年間發(fā)掘的包含曹操高陵(曹操墓)在內(nèi)的各地著名古墓正可謂是當時權貴的思想與社會價值觀的完美體現(xiàn)。


《罐》,2008-2009年,河南省安陽市曹操高陵出土,東漢–三國時期(魏)?3世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四耳藤罐是三國時代的典型容器之一。這款文物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是“白瓷”,運用了白釉,并在高溫下烘烤。 白瓷,應該說是中國瓷器文化的基礎,傳統(tǒng)上被認為是在六世紀末出現(xiàn),但這種物件可以更往前追溯300多年。


一級文物,《嵌綠松石龍紋金帶扣》,2009年,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壽春鎮(zhèn)古墓出土,東漢?2世紀 壽縣博物館藏。

后記:三國時期的終結―鹿死誰手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戰(zhàn)火連綿,而最終奪得天下的既不是魏國也不是蜀國,更不是吳國,而是在魏國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漸得以強大的武將―司馬氏一族,即由司馬炎建立的西晉王朝。西晉的司馬政權在維護各地強大氏族的同時,開辟了一條新的秩序之路。


《“晉平吳天下太平”磚》,1985年,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索墅磚瓦廠1號墓出土,西晉?280年 南京市博物總館藏。

用在西晉時代的墓上的磚有著“晉國平定吳國,天下太平”的刻印。最直截了當?shù)貍鬟_了三國時代的結束。


《蟬紋金珰》2003年,山東省臨沂市王羲之故居洗硯池1號墓出土,西晉?3世紀 臨沂市博物館藏。

展覽將展至9月16日。隨后將移至九州國立博物館展出。

附錄:

展品清單

序章 傳說中的三國志

第一章 曹操、劉備、孫權―英雄豪杰的來歷


第二章 漢王朝的光與影


第三章 魏、蜀、吳―三國鼎立


第四章 巡游三國


第五章 曹操高陵與三國大墓


后記 三國時期的終結—鹿死誰手 


(圖片來源:東京國立博物館官網(wǎng))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