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是擁有最多讀者的西方漢學家之一。在美國,他的著作曾登上《紐約時報》的暢銷榜,在中國,《王氏之死》也引起閱讀熱潮。
考慮到史景遷一直在寫嚴肅的歷史學術(shù)著作,這一成績就更為醒目?!笆肪斑w”這個名字是他年輕時由老師房兆楹所起,有“敬仰寫《史記》的司馬遷”的含義。與司馬遷相似,史景遷的吸引力來自于他講故事的能力。談及史景遷的作品,他曉暢優(yōu)美的文筆一直為人稱道,被同行譽為“通過爬梳過檔案與史籍,經(jīng)過巧手縫綴成一面面精美的緙絲掛毯”。如今這些著作已經(jīng)被譯介為中文一一出版,匯聚成十二冊的“史景遷作品集”。
8月15日,上海書展期間,史景遷中文作品的兩位主編鄭培凱、鄢秀,以及復(fù)旦大學教授姚大力來到光的空間,一起談他們認識的“史景遷”。
活動現(xiàn)場
講故事,但注重歷史的真實
很多讀者第一次被史景遷吸引,是源于他故事講得好。1974年《康熙》出版,引起轟動,成為暢銷書。這本書副標題叫“重構(gòu)一位中國皇帝的內(nèi)心世界”,在書中史景遷以第一人稱的獨白方式,透過康熙之口,展現(xiàn)這位帝王的喜怒哀樂。
隨后,1978年,他的第四部著作《王氏之死》,繼續(xù)在這條道路上極致發(fā)揮。史景遷把目光從清朝的皇帝轉(zhuǎn)向清初山東剡城、淄川農(nóng)村人民的貧苦生活,寫了一位婦人王氏不堪重負、與人私奔,最后慘死在丈夫手下的經(jīng)歷。這是史景遷本人非??粗氐囊徊孔髌?,在書中他所用的材料來自山東剡城的地方志、地方官吏黃六鴻的《?;萑珪?,并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相互鑒見,甚至剪裁蒲松齡的文學想象,用以虛構(gòu)王氏臨死之前的夢境。
因為這些大膽的寫法,史學界有人質(zhì)疑史景遷寫的是小說而非歷史。鄭培凱不同意這種說法,“史景遷寫很多東西,涉獵非常廣,可是他最基礎(chǔ)的東西卻是從檔案出發(fā)的,是很扎實的?!?/p>
作為史景遷收的第一位博士生,鄭培凱對史景遷的寫作十分了解。史景遷曾跟隨房兆楹讀書,國學功底扎實,由于房兆楹的影響,1960年代史景遷在寫博士論文的時候,還得以去臺灣故宮博物院看檔案,是最早進入故宮查檔案的西方學者。他利用這些檔案來寫《曹寅與康熙》,所寫內(nèi)容均有出處。
史景遷作品集
“他寫書的時候很有趣,寫作前經(jīng)常會寫一個計劃,但寫作中,有時候突然想寫另外一個人,就會專門為其開辟一個書房。” 鄭培凱印象中,史景遷是非常重視檔案的,體現(xiàn)在寫作中,就是他會為自己的每一本書開辟一個書房,在其中堆滿相關(guān)資料。最多的時候,史景遷會同時開辟3個書房,“要寫這本書時就到這個書房,寫那本書的時候到那個書房。”比如《康熙》之后寫《王氏之死》,所用到的材料完全不同,史景遷就把《王氏之死》的相關(guān)材料堆在另一個書房中,等到《康熙寫完》,換到《王氏之死》的書房中全力寫作。
姚大力也贊同這一點,在他看來,雖然史景遷的名字有“景仰司馬遷”的含義,但他與司馬遷最大的不同,就是史景遷更為注重真實。按照美國學者的看法,在寫作《史記》時司馬遷會不由自主地失去對筆的控制,而放任故事本身的打動力,去干擾甚至沖擊歷史學的標準。但史景遷從不會讓自己表達動搖歷史的真實性,“他很認可文史相通的原則,而且承認自己極其投入地關(guān)注歷史寫作的風格問題。為了營造更深入的感染力,他甚至力圖使自己的書面表達逼近藝術(shù)的手法,可是史景遷又認為‘文史相通’的‘文’不能包括小說。歷史寫作的文學性只能在不違背史料所提供全部信息的受控的范圍內(nèi),才能予以呈現(xiàn)。這可能會缺少很多細節(jié),對于想要把故事講得引人入勝的歷史學家來說,它就構(gòu)成一個高難度的挑戰(zhàn),但史景遷就喜歡這樣高難度的挑戰(zhàn)?!?/p>
通過細節(jié)去把握并呈現(xiàn)他所理解的世界
在姚大力看來,能把歷史轉(zhuǎn)變?yōu)樯鷦拥墓适聛碇v述絕非易事,稍微偏離就會落入庸俗,但史景遷不會。這首先源于他對歷史的高度敏感,“高度重視通過細節(jié)去把握并且呈現(xiàn)他所理解的世界。”
在《王氏之死》中,這一點呈現(xiàn)尤其明顯?!锻跏现馈氛故玖饲宄踣俺强h鄉(xiāng)村日常生活各種各樣的場景,幾乎所有人都有共同的境遇,展示了“年年難過,年年過”的圖畫,史景遷通過細節(jié)描述,寫出了一個破敗得不像樣子的、人人有很深刻的危機感的底層社會。
“當我們寫窮人,會想到衣不蔽體、窮困潦倒等一大堆詞語,但細節(jié)呢?沒有。而史景遷能夠用很生動的細節(jié)去表現(xiàn),所以他說自己一向把發(fā)現(xiàn)令人入迷的細節(jié)放在對理論的關(guān)注之前?!币Υ罅φJ為這是史景遷嘗試的可貴之處。
作為史景遷的學生,鄭培凱認為史景遷寫的書一般人也喜歡讀,有一個原因是他心目中的一部分讀者,是他的學生。在耶魯教書時,史景遷也為大學本科學生開通識課,《王氏之死》一開始就來源于他的這門課程,他準備了許多史料,從演講中看學生的反應(yīng),從而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隨著課一堂堂進行,他本人也越講越有條理,知道的越來越多,最后就做成一本書,“他很多書都是這樣一步步做出來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教學相長其實是很有意義的。”
讓鄭培凱印象深刻的是,他上史景遷的課時,一堂課大概有60多個學生,到10年后他回去,光是選課的學生就有700多個,史景遷告訴他,“最煩惱的是找不到助教,要20個助教改卷子。”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在美國大學教歷史,史景遷最低期望是有人會讀他的《王氏之死》,他說,也許學生讀后會想讀讀這個作者的其他著作。
“但是這其實不是他自己最期望聽見的讀者反映,他最希望聽見的是讀者真的很想了解中國的鄉(xiāng)村社會。他從不試圖用自己的故事推動讀者同情或者厭惡中國,只想激發(fā)他們繼續(xù)了解中國的進一步的興趣?!币Υ罅φJ為,就這個意義而言,史景遷似乎是要把自己的作品定位為一種“藥引子”,本身沒有療效,但是它的作用是用來引導其他有直接療效的藥物成分能夠順利地到達病變的部位?!斑@當然是一種很低調(diào)的自我定位,但這同時也是史景遷非常真誠的、真切的想法?!?/p>
從1966年發(fā)表第一部作品至今,史景遷寫作超過半個世紀,他始終在堅持講故事。回望這半個多世紀,歐美的中國史研究領(lǐng)域經(jīng)歷了一系列迅速的轉(zhuǎn)變,老式漢學傳統(tǒng)被中國研究的社會科學化潮流所取代,1980年代到1990年代,社會思想史潮流興起,馬爾庫塞、???、薩特、伽達默爾,德里達、葛蘭西、年鑒學派、解構(gòu)主義、文本批評、底層研究、婦女以及性別研究等視角紛紛進入中國西方研究的領(lǐng)域。但到了新世紀,又有人提出走出理論的迷宮,讓歷史學回到故事講述。
“就在這個時候,學者們轉(zhuǎn)過身來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其實一直在這樣做,就是史景遷?!币Υ罅φf,早在那之前,史景遷已經(jīng)認識到,無論選擇什么樣的理論,都會被迅速淘汰掉。盡管偶爾也會遇到馬克思或馬克斯·韋伯那樣影響深遠的歷史學家,但大多數(shù)盛行理論,都在與我們邂逅之后就黯然離去了,“所以他不主張用理論為先導去研究歷史。他就是這么一個堅定不移的講故事的歷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