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簡筆大寫意影響中國畫史三百多年的八大山人是中國文人畫史上的一座高峰,經(jīng)歷了明清巨變的他,筆下“墨點無多淚點多”,既有疏曠清遠的飄零之荷,厚重蒼渾的古勁之樹,也多“白眼向天”的倔強之作,他在畫作上署名時,常把“八大”和“山人”連寫,取“哭之笑之”之意。
八大山人何以在中國畫史上有著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八大山人的風格源頭何在?他的影響到底在哪里?如何看待八大山人在當下的意義?9月23日,由故宮博物院和南昌市人民政府在南昌八大山人紀念館共同主辦的“回望傳承——八大山人紀念館建館60周年故宮典藏特展”對于這些問題都有著一些清晰的回答。
在當天下午的八大山人研討會上,有學者建議,2026年是八大山人誕生400周年,作為收藏八大山人作品最多的主要文博機構(gòu),期冀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八大山人紀念館聯(lián)手策劃展覽,進行一次“八大山人特展的全球總動員”。與會研究者認為,八大山人作品的深層次內(nèi)蘊在于人格獨立與心性自在,也就是真正的寫意精神,重新梳理與看待八大山人,在當下中國,尤其有著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
八大山人的友人黃安平所作《個山小像》 (局部) 澎湃新聞 圖
八大山人為《個山小像》以董其昌書風書寫的題跋 (局部)
現(xiàn)存唯一的八大山人生前的真實畫像——《個山小像》靜靜地懸展于南昌青云譜八大山人紀念館展廳,瘦削,清雋,高逸,然而內(nèi)在又有著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與這些展品一起展出的則是八大山人紀念館收藏的八大山人作品,以及諸多關(guān)于八大山人的研究文獻。
二樓展廳,則是此次從故宮博物院借展的一批故宮館藏的對八大山人產(chǎn)生影響以及受八大山人影響的中國美術(shù)史珍品共58件,如倪瓚的《竹枝圖卷》、徐渭的《黃甲圖軸》等。
據(jù)悉,此次大展也是為慶祝建國七十周年與八大山人紀念館建館六十周年,展期至2019年12月13日,這是國內(nèi)第一次大規(guī)模梳理八大山人藝術(shù)來歷與影響的大展。
八大山人紀念館展出現(xiàn)場 澎湃新聞 圖
故宮典藏:從元代倪瓚到齊白石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1626年—約1705年),又號雪個、個山等,出家時釋名傳綮,江西南昌人,是明太祖第十七子寧王朱權(quán)的九世孫,明亡后削發(fā)為僧,后改信道教,曾住南昌青云譜道院。擅書畫,多以簡筆寫意風格為主,筆墨凝煉沉毅,其筆下之魚、鴨、鳥等,常常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態(tài),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倪云林,米襄陽、董其昌等,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八大山人作畫提倡“簡”與“省”,常常滿紙寥寥數(shù)筆,然而極其傳神。
八大山人從小就受到良好的藝術(shù)熏陶。據(jù)記載,他8歲能詩,11歲能畫山水。20歲時“遭變,棄家后避賢山中”;23歲削發(fā)為僧,釋名傳綮,號刃庵;31歲時“豎拂稱宗師,從學者常百余人”;康熙十七年(1678)夏秋之交,病癲;康熙十九年(1680)還俗。之后,住江西南昌,以詩文書畫為樂,直至去世。齊白石談及對自己畫作的影響曾有詩云:“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zhuǎn)輪來。”清代以來的鄭板橋、吳昌碩、趙之謙、潘天壽等無不醉心于八大山人。正因為看到八大山人的巨大影響,60年前在建國10周年之際,南昌市人民政府在有著八大山人遺蹤的青云譜道院成立了新中國第一座中國古代畫家紀念館——八大山人書畫陳列室(八大山人紀念館前身)。
元代倪瓚作品
八大山人紀念館館長周曉健介紹說,這一展覽籌備了近一年時間,因為恰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八大山人紀念館建館60周年,他去年調(diào)入八大山人紀念館后即著手籌備,在多方聽取意見后,決定從“回望”與“傳承”的角度對八大山人的書畫文脈進行梳理,其后向故宮博物院提出借展希望后,很快得到了支持,他說:“‘回望傳承——八大山人紀念館建館60周年故宮典藏特展’展出的作品均為國家一、二級珍貴文物,所選取的19位畫家均為中國美術(shù)史上的代表性人物,所有作品均是第一次和江西觀眾見面,更難能可貴的是部分作品是第一次面向觀眾展出,而且大多數(shù)作品是已經(jīng)載入中國美術(shù)史的精典作品?!?/p>
明代呂紀作品中的鷹對八大山人有較大啟發(fā)
展覽共分三階段舉行,分別是傳承展、比較展和繼承展,每階段持續(xù)一個月,每階段展覽觀眾都可以參與不同的展覽主題,參觀到不同的藝術(shù)珍品,從而體會八大山人書畫藝術(shù)的繼承、創(chuàng)新和影響,探索中國書畫藝術(shù)從元朝到近代的發(fā)展沿革。展覽共選取了故宮博物院典藏的元、明、清、民國時期的19位畫界英賢的58件書畫珍品,有影響八大的,也有八大同時代的,更有受其深遠影響的。如明代林良、呂紀,禽鳥花卉,栩栩如生;徐渭,“以情入畫”,勃然之氣;陳淳,水墨素描,花枝扶疏。八大山人的花鳥創(chuàng)作,滿腔熱忱,技巧豐富,機鋒轉(zhuǎn)折,緣來如此。又如倪瓚筆鋒技巧,重巒疊峰;董其昌畫論語,山高水長;沈周、文嘉樂山樂水。八大山人依山傍水,獲益匪淺,畫法,書法,八面埋伏,自成一格,正是通過對先人的思考及技巧的推敲和演變,八大山人的花鳥,山水書法別具匠心。
其中第一回傳承展部分包括故宮58件文物(展期:2019年9月23日-10月22日),包括元代倪瓚的《竹枝圖卷》、明代林良 《蘆雁軸》、明代呂紀《鷹鵲圖軸》、明代陳淳《葵石軸》、明代董其昌《山水圖軸》等。
明代文嘉山水畫
明代陳白陽花卉局部
明代董其昌山水畫局部
現(xiàn)場展出的石濤冊頁局部 澎湃新聞 圖
第二回比較部分(10月23日-11月22日)共有故宮52件文物,6件八大山人紀念館館藏文物。包括明代文嘉 《碧樹晴波軸》、八大山人《仿文嘉山水》、石濤的《墨荷圖軸》、清代黃慎 《荷鷺軸》等。
第三回繼承部分(11月23日-12月13日)展出故宮52件文物,6件受八大山人影響的八大山人紀念館館藏文物。包括清代鄭燮 《竹蘭石圖軸》、趙之謙《菊石雁來紅軸》、吳昌碩《玉蘭軸》、齊白石 《老來紅》等。齊白石作品
“從展覽的作者和作品的選取,我們力求對八大山人藝術(shù)脈絡(luò)進行梳理,呈現(xiàn)藝術(shù)傳承關(guān)系,努力理清八大山人藝術(shù)從哪里來,又走向哪里,努力體現(xiàn)八大山人作為大寫意中國畫的開創(chuàng)者地位,展現(xiàn)其藝術(shù)對中國美術(shù)界300多年的影響,以及對世界文化藝術(shù)的貢獻。在推出展覽的同時,我們還編輯出版《回望傳承--故宮典藏特展暨八大山人紀念館建館60周年論文特輯》,文集收錄了歷年來研究八大山人的經(jīng)典論文及八大山人研究文稿索引,對八大山人研究提供了許多文獻依據(jù)?!卑舜笊饺思o念館館長周曉健說。
八大山人展覽:《個山小像》《孤松圖》漸次呈現(xiàn)
結(jié)合八大山人紀念館建館六十周年,“回望傳承——八大山人紀念館建館60周年故宮典藏特展”的除了展示故宮典藏外,也重點呈現(xiàn)了八大山人生平史料及收藏的八大山人精品之作,以及八大山人紀念館60年來的變遷與成就。
據(jù)介紹,八大山人紀念館收藏的八大山人作品一部分來自南昌地區(qū)的傳承,也一部分早年來自故宮的調(diào)撥,收藏的八大山人代表作均在此次展出之列,包括現(xiàn)存唯一的八大山人生前的真實畫像——《個山小像》以及八大山人的作品《墨荷圖》、《孤松圖》、《柘木立鷹圖》、《壽鹿圖》等。
清代黃安平所繪八大山人像
據(jù)相關(guān)記載,清代黃安平所繪的《個山小像》于1954年在奉新縣奉先寺內(nèi)發(fā)現(xiàn),是研究八大山人生平的重要文獻,上有八大山人的題跋,題跋為:“個山小像。甲寅蒲節(jié)后二天,遇老友黃安平,為余寫此。時年四十有九?!?/p>
八大山人紀念館收藏的《孤松圖》用筆渾而厚,畫中孤松棉里裹鐵、挺拔蒼勁,輔以沉著昂揚的松針,作品惜墨如金,一氣呵成,畫面左下角有吳昌碩題跋:“八大山人畫,世多贗本,不堪入目。此幀髙古超逸,無溢筆,無剩筆,方是廬山真面。嘗從遲鴻軒借讀,因題其后?!?/p>
八大山人《孤松圖》
《墨荷圖軸》縱達178厘米,以仰視畫法,純以水墨畫成,在其立意、構(gòu)圖、風格上突破前人畫法。運用墨色干濕濃淡的變化,抑揚頓挫的筆觸,表現(xiàn)圓潤修長的荷莖,大面積荷葉,輕柔婉約的荷花,具有極強的視覺效果。
八大山人《墨荷圖軸》
《幽溪載酒圖》則畫兩峰夾道,鮮有人蹤,數(shù)間草堂,多有書香,出溪泛舟,陋船載酒。畫面墨色無過多濃淡層次,卻整體空靈,處處以虛帶實,筆筆意氣相接,用大空極大和小空極多的方式表達空間。此作為八大意境升華期的作品,注重“神韻”,漸入化境?!缎袝逖月稍娚软摗窌衅湓娮鳎骸俺瘉硎顨馇澹栌赀^檐楹。徑竹欹斜處,山禽一兩聲。閑情聊自適,幽事與誰評。幾上玲瓏石,春蒲細細生?!睂⒆瓡€條融于行草書,用藏鋒、直筆寫出粗細相對勻稱的筆畫,尺幅雖小,但字勢磅礴,氣息高古?!峨p鷹圖軸》為八大山人晚年畫鷹之代表作,山人善畫鷹,雖取法于明代畫家林良,然在用筆之簡潔,用墨之灑脫上,無不顯出其青出于藍勝于藍的造詣。畫面上兩只蒼鷹相互顧盼、枯木頑石間于其中,造型洗練,筆墨圓渾,在高低俯仰之中,英武之姿,躍然紙上。
學術(shù)研討:寫意精神對當下有著現(xiàn)實意義
在當天下午的八大山人研討會上,來自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中山大學、江西畫院等相關(guān)機構(gòu)的研究者就八大山人的研究現(xiàn)狀、展覽策劃、當下意義等進行了發(fā)言。
有學者建議,2026年是八大山人誕生400周年,作為收藏八大山人作品最多的主要文博機構(gòu),期冀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八大山人紀念館聯(lián)手策劃展覽。
八大山人紀念館館長周曉健表示,這次展覽之后,他們就著手開始籌備紀念八大山人誕生400周年大展,“我非常期待與故宮、上海博物館的合作。”
八大山人研討會現(xiàn)場
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凌利中表示,除了國內(nèi)的三家文博機構(gòu),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也是收藏八大山人作品的重要機構(gòu),“如果上海博物館參與策劃這樣的展覽,或許會進行一次‘八大山人特展的全球總動員’?!彼f,“上海博物館是八大山人作品的主要收藏機構(gòu),我的兩位老師鐘銀蘭與了廬,一位研究八大山人用力很深,一位在創(chuàng)作中受八大山人影響極大,這對我影響很大,包括從八大山人到董其昌的研究,以及后來之所以策劃董其昌大展,也是受到他們的影響?!?/p>
中國美協(xié)策展委員會副主任、中山大學教授羅一平認為,相比“四王”,八大山人其實是最得董其昌真?zhèn)鞯漠嫾?,這次展覽不僅僅是陳列展覽,也是文化學者的眼光與呈現(xiàn)。
江西畫院院長雷子人認為,作為藝術(shù)史中的一個坐標,“八大山人”也是關(guān)鍵詞——可以詩可以興,可以涉事古今、可以箴言歷史、可以關(guān)聯(lián)傳統(tǒng)與當代、可以表征中國傳統(tǒng)和中國人文精神、可以標識文人畫的書寫形態(tài)、可以指涉?zhèn)鹘y(tǒng)中國畫的內(nèi)核與外延。
中國藝術(shù)報社副社長、美術(shù)評論家朱虹子就八大山人的道家思想進行了分析。中央美術(shù)學院教授、山水畫系主任丘挺介紹了他在學習中國畫的過程中對八大山人的體會,以及對當下中國畫教育的意義。江西省知名畫家馬志明、林峰、王迎春則就八大山人寫意藝術(shù)在當下創(chuàng)作界的影響與意義談了各自的體會。
文化學者劉墨就八大山人書畫背后的“人學”角度闡述八大山人的研究,他說:“站在《個山小像》前,我與他四目相對,感慨無限。八大山人是照耀古今和東西方的藝術(shù)家,但我們面對藝術(shù)的研究是否有推進?我們是否回答了人類如何以藝術(shù)的方式來回答人的問題:人的存在狀態(tài)、困境、生命的未來、藝術(shù)與自我、與他人、與人類,這些在中國寫意、中國筆墨里如何表達?即八大山人是怎樣表達了普遍的人性的深度和高度的?”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琥表示,故宮從策劃“清代四僧”展覽之后,也希望有一個突破,“故宮的同仁從看到八大山人紀念館的策劃就非常認可,并認為其中有著較大學術(shù)意義?!?/p>
展出的八大山人研究文獻
澎湃新聞藝術(shù)主編顧村言認為,八大山人作品的深層次內(nèi)蘊在于人格獨立與心性自在,這與明清易代的苦痛相關(guān),也是他藝術(shù)的升華,“說到寫意,其實漢代至魏晉的墨跡與壁畫中都可以見出寫意與自由的精神,八大山人晚期的中鋒圓筆更加直通心性,他之所以崇尚寫意更有一種內(nèi)在的精神性與重建民族性的追求,這樣的精神無論在當下的繪畫中,還是在其他方面仍然是缺失的,重新梳理與看待八大山人,在當下中國,有著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
八大山人研究學者蕭鴻鳴表示,“八大山人研究”有著一個顯而易見,且對社會、人生至為重要的深刻背景,那就是“實事求是”的精神。八大山人的作品,以其攝人心魄、詭譎、飄逸的風格被世人所頂禮膜拜,后世的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注意到他的生平、身世,以及其思想變化的背景,那這種學習,當然只能是“隔山打?!钡哪7拢握劸駥嵸|(zhì)與內(nèi)涵?“研究”的目的,則可能為那些尚在黑暗中尋找出路、不辨方向、不知道何處是盡頭的人們提供引途的北斗、困惑的明燈。
參與此次展覽策劃的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張淑嫻說,江西自古人杰地靈,文脈興盛,出現(xiàn)過陶淵明,歐陽修,黃庭堅,朱熹等大文學家、理學家,八大山人紀念館在建成60年之際聯(lián)合故宮博物院舉辦的“回望傳承”展,希望以此為契機讓廣大的江西市民走進博物館,促進江西的博物館事業(yè)的興起和江西文脈的延續(xù)和發(fā)展。
展出現(xiàn)場
展覽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