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的誕生:從太陽王到拿破侖——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11月4日在上海博物館對外展出后一直備受關注。此次展覽展出85件來自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收藏的藝術珍品,澎湃新聞特選發(fā)其中的部分精品進行介紹,其中,《墨丘利, 赫爾斯和亞格勞洛斯》展現(xiàn)了普桑對古代藝術的理解;而作為“歐洲第一位畫如其人的畫家”,里戈以《夏爾·勒·布倫肖像》見證了他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繪畫體裁——禮服肖像畫;摘得1721年羅馬獎桂冠的夏爾·約瑟夫·納托爾的《為神獻祭》則反映出畫家對拉斐爾藝術的熟知。
此次展覽分為九個主題單元:“文藝復興運動:法國藝術的起源”、“現(xiàn)代藝術家的誕生”、“太陽王的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貴族階層的藝術繁榮”、“人體美學:藝術與科學的對峙”、“啟蒙運動時期英雄主義繪畫的革新”、“藝術與革命:從大衛(wèi)到安格爾”、“考古學與廢墟的詩意美學”、“從皇家學院到學院派”。展品包括繪畫、雕塑、書籍、模型等,來自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凡盧、普桑、弗拉貢納爾、大衛(wèi)、安格爾、烏東、呂德等藝術大師。
上海博物館展覽現(xiàn)場
《墨丘利, 赫爾斯和亞格勞洛斯》
《墨丘利, 赫爾斯和亞格勞洛斯》,尼古拉·普桑(1594—1665),1624-1626年 / 布面油畫 / 53.5 x 77.5 厘米,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藏
普桑被視為法國皇家繪畫和雕塑學院的創(chuàng)始人。這件作品創(chuàng)作時間可追溯到他首次到羅馬的時期。其主題取自奧維德《變形記》。墨丘利愛上了赫爾斯,希望能與她重逢,然而此時雅典娜使赫爾斯的妹妹亞格勞洛斯心生嫉妒并從中干預,墨丘利便將亞格勞洛斯變成了石頭。
作品的簡單構圖展現(xiàn)了普桑對古代藝術的理解,通過精確展示每個人物的情感狀態(tài),昭示出畫家后來所創(chuàng)造的一個非常有說服力和文學性的繪畫概念,即選擇展現(xiàn)人物情緒達到頂峰的最戲劇性時刻。
《夏爾·勒·布倫肖像》
《夏爾·勒·布倫肖像》,尼古拉·德·拉吉利埃(1656—1746),1683年 / 布面油畫 /75 x 59 厘米,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藏
拉吉利埃是路易十四統(tǒng)治末期至路易十五初期法國肖像畫主要代表人物。他曾求學于彼得·萊利爵士的畫室,習得了凡·戴克的藝術手法。
勒布倫的事業(yè)與成就可謂是太陽王宮廷榮耀最完滿的藝術表現(xiàn)。然而1683年由于權力更迭,他失去了國王首席畫家和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院長之職。在這幅肖像畫中,拉吉利埃只呈現(xiàn)了勒布倫的上半身,以賦予它更多私密性,使人們在厚厚的脂粉、筆挺的服飾和莊嚴的姿態(tài)下,看到勒布倫那凝滯的面容和失意的神情,見證一位權傾一時之人令人動容的沒落。
《藝術家在他母親的畫稿前》
《藝術家在他母親的畫稿前》,亞森特·里戈(1659—1743) ,1730年 /布面油畫 /83 x 66 厘米,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藏
作為“歐洲第一位畫如其人的畫家”,里戈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繪畫體裁——禮服肖像畫,并名噪一時,后來被尼古拉·德·拉吉利埃繼承。其畫風細膩寫實,借鑒了凡·戴克處理面料質感的技法,來凸顯模特的高貴身份。
里戈這幅自畫像,集中展現(xiàn)了畫家的高超技巧,揭示了肖像畫在路易十四時代的重要性,同時反映了畫家所取得的地位。此外,背景中的母親形象體現(xiàn)了畫家的孺慕之情。畫像中嵌入畫像,亦為里戈常用的手法。
《于貝爾·羅伯特半身像》
《于貝爾·羅伯特半身像》,奧古斯丁·帕茹(1730—1809),1787年 /陶土 /56 x 52 x 33 厘米,1789年于沙龍展出,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藏
奧古斯丁·帕茹師從路易十五的專屬肖像畫家兼雕塑家讓-巴蒂斯特·勒穆瓦納。作為路易十五寵妃杜巴里夫人專屬的雕塑家,他和烏東一樣熱衷于為啟蒙思想家塑像。在里戈開創(chuàng)禮服肖像畫一個世紀后,帕茹為肖像藝術貢獻了一套用于表現(xiàn)偉人形象的新規(guī)范。
這尊半身像表現(xiàn)的是他的好友畫家于貝爾·羅貝爾。羅貝爾當時正值職業(yè)生涯的巔峰,穿著隨意的藝術家裝束,這樣的形式凸顯了其身份的社會價值。帕茹盡量簡省地運用修飾技法,使作品呈現(xiàn)出令人戰(zhàn)栗的強烈生命力。
《金羊毛的征服》
《金羊毛的征服》,皮埃爾·莫尼耶(1641—1703),1664年 /布面油畫 /133.7 x 218.5 厘米,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藏
莫尼耶出生在法國布盧瓦一個藝術世家。他的父親與普桑相交甚篤,普桑亦為莫尼耶的啟蒙老師。
作品主題取自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正統(tǒng)皇室始祖伊阿宋,為了向篡奪王位的叔叔討回王位,必須要從希臘拿回科爾喀斯國王埃厄忒斯看守的金羊毛。他帶領著五十多個人,在女神赫拉和雅典娜的幫助下,乘著神奇的“阿爾戈”號船沿海行駛了四個月,最終聯(lián)合國王埃厄忒斯的女兒美狄亞共同完成了任務。將各種動態(tài)人物平鋪描繪在同一處時間和空間的這種全景式布局,反映出了作品明顯的故事性傾向,以及藝術家令人驚詫的雄心壯志。
《赫拉克勒斯在伊奧拉斯的幫助下殺死海德拉 》
《赫拉克勒斯在伊奧拉斯的幫助下殺死海德拉》,勒內·安托萬·胡安斯(約1645—1710),1673年 /布面油畫 /149 x 195 厘米,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藏
勒內·安托萬·胡安斯師從夏爾·勒布倫,同時是其家族姻親和重要合作者。
胡安斯這件作品,用赫拉克勒斯擊敗九頭蛇(海德拉)的故事,寓意國王在法荷戰(zhàn)爭初期的勝利。在此被歌頌的赫拉克勒斯形象,暗示著國王不僅擁有力量,也極具智慧,因為赫拉克勒斯請求他的侄子伊俄拉俄斯,在他每砍掉一個蛇頭的時候,就用火烙住斷痕處,防止蛇頭重新長出來,從而成功擊敗九頭蛇。
《阿比蓋爾給大衛(wèi)帶來禮物》
《阿比蓋爾給大衛(wèi)帶來禮物》,路易·利施?!さ隆げ┬?629—1687),1679年 /布面油畫 /140 x 215 厘米,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藏
利施海先后師從路易·德·布洛涅與夏爾·勒布倫。這件作品在被審核的當日,即讓他被預錄取并直接加入皇家學院。此畫面源自《舊約圣經(jīng)》的一個篇章:阿比蓋爾給大衛(wèi)王以及他的部隊獻上了糧食。這一場景當時鮮有藝術家會去選擇,而且歌頌國王豐功偉績的方式太過隱晦。這件作品很明顯構圖上尊崇普桑的風格,也采用了和勒布倫名作《大流士三世的營帳》幾乎相同的元素。
《赫拉克勒斯殺死卡西烏斯》
《赫拉克勒斯殺死卡西烏斯》,弗朗索瓦·勒穆瓦納(1688-1737),1718年 /布面油畫 /160 x 199 厘米,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藏
弗朗索瓦·勒穆瓦納是法國藝術十八世紀初向更加細致、輕盈、多色繪畫風格轉變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憑借這件作品,即由時任院長安托萬·夸佩爾指定的關于赫拉克勒斯功勛主題的創(chuàng)作,而順利加入皇家學院。畫家選擇表現(xiàn)的章節(jié)是赫拉克勒斯手持狼牙棒,正要擊打吞食了幾頭他從革呂翁處奪來的牛的巨怪卡庫斯,這便是第十樁功勛。
《為神獻祭》
《為神獻祭》,夏爾·約瑟夫·納托爾(1700—1777),1721年 /布面油畫 /97 x 121 厘米,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藏
納托爾先后師從路易·伽萊克和弗朗索瓦·勒穆瓦納,并與弗朗索瓦·布歇的風格十分相近。這件作品的主題取材于圣經(jīng)的故事:瑪挪亞向上帝獻祭,以此祈求生育子嗣,后得一子參孫。
此作摘得1721年羅馬獎桂冠,反映出畫家對拉斐爾藝術的熟知,更是因為反映出他的老師勒穆瓦納所創(chuàng)立的活潑構圖、動態(tài)人物以及明快色彩的新表達方式。納托爾自己的風格,則體現(xiàn)在男性人物的柔和表達、人物的秀長化和高山風景的清楚描繪上。
《在阿波羅的命令下馬西亞斯被剝皮》
《在阿波羅的命令下馬西亞斯被剝皮》,卡爾·凡·路(1705—1765),1735年 /布面油畫 /130 x 163 厘米,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藏
卡爾·凡·路來自于最為聲名顯赫的一個佛拉芒藝術世家,他先后師從巴洛克畫家貝內德托·路提以及雕塑家皮埃爾·雷格羅斯。這件入院作品,主題取材于奧維德《變形記》,即阿波羅下令對馬西亞斯剝皮的故事。這件作品的完美詮釋離不開畫家對于古典藝術范例的深層了解:阿波羅的形象完全參考了觀景樓的阿波羅像,而馬西亞斯扭曲身體的靈感來源,則是著名的群體雕塑拉奧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