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趙松《隱》:用現(xiàn)代小說手法,寫春秋時期的浮光掠影

“那些墜落的石頭,都是星星。大風里,鳥倒退著飛去。此夢復現(xiàn)。冬季,我逃離衛(wèi)地。初春,我藏身魯國的棠地。這里有湖,有山。春季,雨水過后,近千只白鶴遷徙而來,留此月余,又北飛。在湖邊,我筑茅屋,圍院子,做

“那些墜落的石頭,都是星星。大風里,鳥倒退著飛去。此夢復現(xiàn)。冬季,我逃離衛(wèi)地。初春,我藏身魯國的棠地。這里有湖,有山。春季,雨水過后,近千只白鶴遷徙而來,留此月余,又北飛。在湖邊,我筑茅屋,圍院子,做馴鶴人。 ”

今年2月,趙松的最新短篇小說集《隱》由世紀文景出版。這是他繼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作品《積木書》之后,時隔3年推出的小說新作——以《左傳》的部分內(nèi)容作為素材,以現(xiàn)代小說的手法進行敘述。

他曾是先鋒文學群體“黑藍文學”最早的成員之一。從2007年出版的《空隙》、2015年出版的《撫順故事集》到2017年出版的《積木書》,其作品風格受到了法國“新小說派”很大的影響。在他看來,小說如果不能給讀者提供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那它還有什么存在的意義?

“和以前的幾本相比,《隱》相對特別的地方在于素材來源是明確的,就是《左傳》的世界,就是與春秋時代有關的那些資料。另外就是在結(jié)構方式上,這本小說集比其它幾本也有了比較大的變化,這跟素材的狀態(tài)以及它們給予我的不同刺激點有關?!?/p>

近日,趙松就新作《隱》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他希望讀者了解,這不是一部傳統(tǒng)的以故事見長的作品,“總的來說,我想盡可能寫得‘中性’一點。所謂的‘現(xiàn)代小說’這個概念范疇是有極大的開放性的、反對任何模式化傾向的,可是它們本身又確實已經(jīng)生成了很多經(jīng)典化的模式。那對于我來說,我想做的就是努力做點不一樣的東西,既不會是做給老外看的 ‘中國風’之類的東西,也不會是純西方現(xiàn)代小說的慣用狀態(tài),但也不是傳統(tǒng)的敘事。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微妙的東西,在特定的文本結(jié)構與氣氛中悄然彌漫、流動?!?br/>

趙松

【對話】

澎湃新聞:出于什么契機有了《隱》這么一部短篇小說集,前后寫了多久呢?

趙松: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左傳》一直是我的床頭書,沒事兒就會拿起它,讀上幾頁。它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兩個方面,一是春秋時期的各國人物,以及他們的故事;二是它的寫法。

它在體例上完全追隨《春秋》,但后者其實只是相當于大事記,幾無事實情節(jié)的鋪陳?!蹲髠鳌肪褪且a被后者微言需要省略的內(nèi)容,因此在敘事時它在結(jié)構上就考慮得非常的仔細周到,也就是說,要考慮不同的時空點上人物及其相關事件的不同階段要以什么方式呈現(xiàn)出來——是鋪墊性的,伏筆性的,或是一般性的敘述,還是詳細生動地敘述,或是旁觀角度的點評等等。盡管《左傳》里展現(xiàn)的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確實是觸目心驚,但實際上我更在意的是作者的寫法。也就是說,在受編年體限制的情況下,它是如何在行文中閃轉(zhuǎn)騰挪、詳略配合、呼應有致,把這個文本營造得如此精彩好看的。

然后還有它的敘事方式對后面的中國敘事傳統(tǒng)有哪些影響,比如對《史記》的,乃至對后來的志怪、筆記體小說的影響,一直到對蒲松齡、紀昀的小說寫作的影響。這樣琢磨了好些年,其間我曾想過干脆把《左傳》翻譯成白話文好了,但轉(zhuǎn)念一想,又覺得不是真的需要我來做的事。

我在意的,其實是如何用現(xiàn)代小說的手法,融合一些從《左傳》里化出來的技巧,寫出我想象中的春秋時期的浮光掠影。為了實現(xiàn)這個想法,我又看了些研究《周易》《詩經(jīng)》的書,還有些春秋時期考古的書。最后從動筆寫,到完成,整個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到2018年秋天,這本小說集基本上就完成了。

今年2月,趙松的最新短篇小說集《隱》由世紀文景出版

澎湃新聞:它還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歷史小說。當你從個人化視角重述歷史事件,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嗎?創(chuàng)作時是一種怎樣的狀態(tài)?

趙松:我甚至沒覺得它能算得上是“歷史小說”這個范疇。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我關注的不是“歷史”能否以更真實的狀態(tài)通過我的小說來展現(xiàn),而是想著通過采摘自“歷史”濁流中的浮沫碎物,能構建出什么樣不同的小說體驗。尤其是也希望能盡可能地避免魯迅在談及《故事新編》時提到的失之于“油滑”的問題。

另外,我從沒覺得自己在寫作中是無所不能的,甚至對于很多與那些人物相關的東西,我多是有所不知的,《左傳》中提供的信息,我覺得是非常有限的,但它留出了很多想象的余地。而且,至少它可以讓我知道,春秋時的人,跟后面的那些朝代里的人,是不大一樣的,甚至跟戰(zhàn)國時的人都是不大一樣的,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能用現(xiàn)在人的思維方式能想象出來的。我之所以會去讀《周易》、《詩經(jīng)》,是因為這些都是當時各國的貴族們從小到大讀的最多,平時引用最為頻繁的典籍。

而在寫的過程中,其實我真正在意的,是氣氛的營造,我試圖虛擬出某種那個時代可能會有的氣氛,不只是社會的氣氛,更主要的還是人的內(nèi)心氣氛。為此我有時甚至會有意淡化一些敘事性。當然遇到需要突顯敘事性的小說時,我則會把某些我從《左傳》里學來化用的方式來把握它。然后不管我是寫哪種類型的,對于我來說,其實都近乎神游一樣,當那些人物及其相關場景浮現(xiàn)在我腦海里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風一樣,在無形中輕輕地掠過了現(xiàn)場。

澎湃新聞:小說《隱》里有三個交錯的時空。和其他作品比,《隱》還寫到了現(xiàn)代社會的人物故事。你如何看待自己在小說中構建出的世界?

趙松:在小說《隱》里,現(xiàn)實時空中的那個年輕人,其實是有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的,這導致他的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是隔離的,充滿障礙的,難以交流理解的,而且他也無法運用理性的思維去應對現(xiàn)實,那個充滿了利益紛爭與虛情假義的現(xiàn)實,他只能活在自己的那個扭曲的想象的世界里。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會覺得他跟魯隱公有某種相似的氣息,一個有條件去掌控權力和利益,卻又沒有在任何意義上去利用這個條件,最后從現(xiàn)實中滑落了,像個露珠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都是被置于一個原本不應該屬于他們的位置及角色上,當然,他們的各自命運也由此而生成并顯現(xiàn)。

澎湃新聞:小說叫《隱》,小說集也叫《隱》,“隱”這個字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嗎?

趙松:《春秋》《左傳》都是從魯隱公開始寫起的,至少目前看到的文本是這樣的起點。至于為什么非要用“隱”作為書的名字,一個在搜索中很缺乏識別度的字,主要原因,就是我認為這個字充分概括了我們這個社會從春秋時代到當代始終如一的狀態(tài),無論是在歷史中,還是在日常中,也包括在文學里,真實的人與事總是會輕易就被隱沒的。

修訂《春秋》的孔子,寫《左傳》的左丘明,他們都接受或者說選擇了這個開端,并不是無緣無故的。從道德上說,魯隱公的政治抉擇無疑是對的,但最終的結(jié)果,卻仿佛他是完全的錯了,與他相反,那些人心里有別的游戲規(guī)則,而不是在意的道德。他的讓位而后被刺殺,揭開的是春秋時代道德系統(tǒng)乃至由它維系的周王朝權威體系逐漸走向瓦解的帷幕。

《積木書》曾獲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作品

澎湃新聞:你如何看待歷史與文學的關系?會認為文學比歷史更有溫度嗎?

趙松: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來說,歷史跟日常生活、跟個人的體驗、想象與夢境一樣,都是素材的場域。歷史是要努力尋求事實真相的,并給出清晰的經(jīng)驗與價值的判斷的,也是為了構建某種人類社會的延續(xù)性價值的而存在的。但文學的目的并不在于此,不是要探討什么是什么、為什么是什么的,而是某種試圖呈現(xiàn)可能性、偶然性和不確定性的人如何存在的藝術。

在“歷史”的源頭處,像《左傳》、司馬遷的《史記》、希羅多德的《歷史》、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這樣的歷史杰作,在后人看來完全也可以視為文學意義上的杰作。只是到了后來,當“歷史”逐漸演化為象征著權力合法性的工具的時候,它才漸漸喪失了其原初的那種“文學性”。然后我們回頭再去看前面提到的那些源頭史家杰作的時候,就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的價值之所以是后來者無法比擬的,是因為在很大程度上它們是個人化寫作的結(jié)果,而這個特質(zhì)恰恰是后世那些受皇命去修史的作者們所不具備或者說無力做到的,因為他們的歷史寫作已完全服務于權力本身,而不是歷史本身。

當然,這樣說是基于中國歷朝歷史寫作的事實得出的判斷。在西方的歷史寫作中,尤其是近現(xiàn)代的歷史寫作中,情況則是另外的狀態(tài),更趨向于學術化的歷史寫作,也就是說,更關注還原歷史真相的寫作。現(xiàn)在來說,歷史跟文學已完全分屬不同的領域了,所以也不好比誰有溫度或誰沒有溫度。在我的理解里,所謂的“溫度”,應該是指文字能夠通過其所營造的世界撞擊人的心靈的強烈度,是文字的力量決定了文本的溫度。

澎湃新聞:你一直以來對小說形式非常在意,最近在看《比利時的哀愁》,還提到了“在追求文體創(chuàng)新性的現(xiàn)代主義小說與四平八穩(wěn)的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小說之間,小說形式還存在著廣闊的想象空間”。在個人寫作史中,你對小說形式的追求是如何開始,如何確立的?將來還會一以貫之地追求下去嗎?

趙松:我是認同形式即是內(nèi)容的,而不是存在著某種形式,然后去裝上內(nèi)容。我說的形式,即是言辭的事實,言辭生成的世界,而不是用言辭反映什么已有的事物。

我在我的第一本小說集《空隙》里基本上就已確立了我對小說形式的追求方向,當然跟我當時,也就是九十年代末和二千年代初對西方現(xiàn)代小說的諸多現(xiàn)象文本、尤其是法國新小說那些風格截然不同的作家及文本的研究有很大的關系,我覺得他們做出的示范,就是盡一切可能去突破傳統(tǒng)的固化了的寫作方式,而不是提供什么一成不變的范本方式。他們讓我明白,所謂的“新”,就是破壁而出,去哪里都可以。

這里的墻壁,就是所有人們習慣了的思維想象的模式和寫作的范式。世界是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小說的寫作也是應該如此,我是無法容忍自己去不斷重復那些熟悉習慣的方式的。對于我來說,一個作者不再能尋求變化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其寫作終結(jié)的時候。慣性的寫作毫無意義。對我,對別人,都是如此。

《撫順故事集》

澎湃新聞:近期人們對于“作家應該做什么,應該寫什么”有很大的討論。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趙松:每個作家都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節(jié)奏,是不大可能受外界形勢變化的直接影響的,因為歸根到底現(xiàn)實世界里所發(fā)生的一切變化,作為信息資源也好,作為素材資源也罷,都不是能即插即用的,是需要有一個消化沉淀的過程的,這個時間也許很長,也許不是很長,但總歸是需要足夠的時間的醞釀,才有可能轉(zhuǎn)化為寫作的材料或?qū)Щ鹚?。關于這個我們只看看漫長的文學史就可以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文學有自身的規(guī)律。

當然不是說作家因此就不能去評論時事,不可以對時事發(fā)表態(tài)度和見解,這是兩碼事,就像保持沉默也并不代表作家對于這個現(xiàn)實世界發(fā)生的一切無動于衷和冷漠,一個真正的作家對現(xiàn)實世界的思考是隨時隨地都在發(fā)生的。一個正常的健康的社會,就是既允許作家自由發(fā)表言論,也允許作家在沉默中思考。

作為一個社會中人,作家應該對一切始終都保持敏銳的嗅覺和洞察力,并且要清醒地保持其思想與行為的獨立性。但在具體的創(chuàng)作中則要警惕應時性的沖動,就像要警惕沒有經(jīng)過深入研究就輕率下判斷的沖動。在今天這個一個時代和社會里,搶占某個道德高地是容易的,對任何人提出某些道德要求也是容易的,最難的是能做出某些建設性的思考和行動。

任何社會的系統(tǒng)性危機,其實都是從個體存在的危機開始滋長的,作為一個低信任度的社會,或許當下最為緊迫的,是對社會道德體系何以如此迅速地走向瓦解進行深入的反思,更進一步說,是在這樣的瓦解進程中,不可能置身其外的個體,如何能從自我處境中通過持續(xù)的反思去重新認識現(xiàn)實世界里的諸多復雜的現(xiàn)象和問題,比如對人性的珍惜,對人的善意和基本的尊重等等。

更何況,種種跡象表明,當下的危機,從本質(zhì)上說是世界性的,是整個人類都要面臨的前所未有的危機。這種危機至少提醒我們,現(xiàn)存的各種社會模式,都不大可能提供理想的解決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地球正像泰坦尼克號一樣駛向冰山,而人們還在爭論艙位優(yōu)劣的問題。

澎湃新聞:這段時間的生活和寫作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

趙松:因為隔離狀態(tài)的存在,因為信息的爆炸式傳送,我感覺時間有點像停住了,有時候感覺自己像生活在荒島上。在這種狀態(tài)下,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變得非常的緩慢。每天一睜開眼睛,似乎都在被各種信息反復轟炸之余,要問很多的為什么?會從疫情想到人類文明模式的危機,想到當代社會的脆弱性,想到平日里貌似充滿斗志且時刻奮斗不息的人們在生存處境上的脆弱性,在如此嚴重的疫情中,就像在各種自然災害事件中一樣,人顯得渺小,甚至微不足道,隨時有可能墜入瞬間斷裂開的深淵里,而人每天努力營造的生存空間就像累卵一樣不堪一擊。會想到知識的無效性,以及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人們在思想上的無力。有種從未有過的沉重感和窒息感。

在悲觀的心態(tài)下,我甚至有些不負責任地對已經(jīng)十九歲的兒子說,弄不好,你們這代人真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這個世界遭受無法承受的后果。這話把他惹火了,他說你不應該把你的悲觀傳達給我,你的這種預判有什么意義呢?我們這代人難道就完全沒有可能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么?我不得不向他表示了歉意,確實,表達對未來的悲觀是沒什么現(xiàn)實意義的,至少,我還應該以更為理性些的方式,去重新思考一下自我如何身處現(xiàn)實世界的問題,哪怕只是今天的,明天的,也多少會有些意義。為此,我也要感謝他。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