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石窟文化遺產(chǎn)是古絲綢之路文明交流的結(jié)晶,源起絲路,始興于漢,繁盛于唐,印刻著海納百川、兼收并蓄、一體多元的特點,見證了公元3至公元13世紀期間新疆古代佛教文化的輝煌歷史。
龜茲石窟壁畫所表現(xiàn)的題材和內(nèi)容極為豐富,其在滿足佛教傳播與教化信眾需求的同時,更多表現(xiàn)的是古代民眾生活習俗和崇尚的美德。龜茲石窟研究院陸續(xù)推出龜茲石窟壁畫系列故事,本期關(guān)注的是“馬璧龍王救商客 " 、“商主勇斗曠野鬼” 、“五百商客入海采寶” 等反映絲路商旅故事的石窟壁畫,以供大家賞析。
絲綢之路,作為古代由中國長安出發(fā),經(jīng)由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mào)易通道, 極大地促進了東西方在物質(zhì)和精神各個方面的溝通和交流。龜茲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得益于絲路的繁榮,它的商業(yè)貿(mào)易也很發(fā)達,從而在龜茲壁畫中留下了不少反映商貿(mào)活動的內(nèi)容。如“馬璧龍王救商客”、“商主勇斗曠野鬼”和“獅象殺蟒救商客”等。這些故事畫表現(xiàn)商客戰(zhàn)勝各種自然和人為的阻礙,長途跋涉,往返各地經(jīng)商貿(mào)易的情景。
“馬璧龍王救商客 " 故事畫繪制在克孜爾石窟第13、14、17、114和193窟中,故事大意參見《經(jīng)律異相》卷二十四 。
馬璧龍王救商客 克孜爾石窟第14窟 主室券頂
過去,有五百商人入海采寶,獲得了許多珍寶。在歸途中,他們遇見了羅剎鬼。這些羅剎鬼緊追商人,企圖搶走珍寶。它們放出一股狂風,頓時天昏地暗,使商人們迷失了前進的方向。眾商人驚恐萬狀,失聲痛哭。這時,海中有個名叫馬璧的大龍王,心懷慈悲,見到商人們這種悲慘遭遇,決心解救他們。于是,馬璧龍王迅速趕到商人面前,安撫他們說:“你們不要害怕,我會給你們指引航向,幫助你們安全渡過大海,返回家園?!苯又?,馬璧龍王用白布纏住胳膊,并且澆上油脂,然后點燃,仿佛一個大火炬,照得大海一片通明。在他的指引下,商人們經(jīng)過七天七夜的晝夜兼行,終于平安地回到了家鄉(xiāng)。
馬璧龍王救商客 克孜爾石窟第13窟 主室券頂
馬璧龍王救商客 克孜爾石窟第114窟 主室券頂
“商主勇斗曠野鬼” 故事畫繪制在克孜爾石窟第175、178窟,庫木吐喇石窟第2窟和森木塞姆石窟第11窟中,故事大意參見《雜寶藏經(jīng)》卷七 。
商主勇斗曠野鬼 克孜爾石窟第175窟 主室券頂
曾經(jīng),在一片大曠野中有個惡鬼,它斷絕行人道路,殘害無辜,任何人都難以通過。當時,有個商主帶領(lǐng)五百商人來到大曠野處。眾商人無不驚慌失措。商主鼓勵大家說:“請大家不要害怕,都跟我來?!彼麄儾⒓鐏淼綈汗硖幩?。商主拿出弓箭向惡鬼射去,接連射出五百只箭,都被惡鬼吸進肚子。商主又拿出其它武器對付惡鬼,但同樣被惡鬼吸進肚子。商主只好赤膊上陣,結(jié)果手腳都被粘在了惡鬼的肚皮上。最后,商主用頭去撞,頭也拔不出來。盡管這樣,商主也沒有放棄,不停地努力和惡鬼搏斗。曠野鬼被商主的精神所震撼,最終放走了所有的商人。
商主勇斗曠野鬼 克孜爾石窟第178窟 主室券頂
“獅象殺蟒救商客” 故事畫繪制在克孜爾石窟第17、38、114、157窟中,故事大意參見《雜寶藏經(jīng)》卷五。
獅象殺蟒救商客 克孜爾石窟第17窟 主室券頂
很久以前,一個入海尋寶的商隊在歸途中,遇見了一個大蟒蛇。這個大蟒蛇體型巨大,約有十公里長。它用身體將眾商人緊緊圍住,使他們無法逃離。商人們恐慌不安,一起向天神、地神、日神、月神等諸神祈禱,祈求諸神前來相救。這時,有一頭白象與獅子結(jié)伴游玩到了這里。它們看見蟒蛇纏住商人不放,急忙趕來,獅子站在大象身上,用力咬住了大蟒蛇的頭,使眾商人得以逃脫。蟒蛇非常氣惱,用毒氣攻擊獅子和白象。獅子和白象奮力反擊,最終趕走了蟒蛇。眾商人感恩獅子和白象,就問它們:“你們舍身解救我們,有何要求與愿望?”獅子回答:“別無它求,唯愿成佛,超度天下眾生。”說完,獅子與白象就死去了。眾商人將它們火化后,把骨灰埋好,并在骨灰上面建造了高塔,用來作為對它們永久的紀念。
獅象殺蟒救商客 克孜爾石窟第114窟 主室券頂
奔走在絲綢之路上的商客們,面臨著巨大的風險,一方面是自然條件惡劣,另一方面則是盜匪的襲擾,天災(zāi)人禍隨時可能發(fā)生。走一趟很有可能血本無歸。為了尋求超自然力的庇護和心理的慰籍,他們便將希望寄托在佛身上,開窟建寺,布施財物,妝像抄經(jīng)。因而,龜茲壁畫中,也有許多表現(xiàn)商人信仰佛教的故事畫,如五百商客入海采寶和商主婦施佛瓔珞。
“五百商客入海采寶” 故事畫在克孜爾石窟第104窟和森木塞姆石窟第44窟中有繪制,故事大意參見《撰集百緣經(jīng)》卷一。
五百商客入海采寶 克孜爾石窟第104窟 主室券頂
過去,有一個商隊首領(lǐng)率領(lǐng)五百商人入海采寶。出發(fā)前他發(fā)愿,如果能尋寶平安回來,將用得到的一半珠寶供養(yǎng)佛。他得償所愿,但因為貪婪卻不想再履行對佛的承諾。一天,他請佛到家中供養(yǎng),佛為他說法,使他心中愧疚。隨后,拿出珠寶供養(yǎng)佛。珠寶在佛的頭頂上化作了寶蓋。佛為這個商隊首領(lǐng)授記,三大阿僧祇劫后,他會成佛,名為“寶盛”,廣度眾生,不可稱量。
五百商客入海采寶 森木塞姆石窟第44窟 主室券頂
“商主婦施佛瓔珞” 故事畫在克孜爾石窟第163窟和森木塞姆石窟第1窟中有繪制,故事大意參見《撰集百緣經(jīng)》卷三。
商主婦施佛瓔珞 克孜爾石窟第163窟 主室券頂
曾經(jīng),商人首領(lǐng)的妻子帶著金銀瓔珞環(huán)釧,前往婆羅門的天祠去作奉獻。路上碰見了佛,被佛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所吸引,心懷歡喜,就把瓔珞獻給佛。這些瓔珞浮在佛頭上方,后來又變成寶蓋。因為這件供養(yǎng)的功德,這個商人首領(lǐng)的妻子在以后的輪回中,再也沒有投生到畜生、餓鬼和地獄中。
商主婦施佛瓔珞 森木塞姆石窟第1窟 主室券頂
此外,龜茲壁畫中還有許多表現(xiàn)商人給佛奉獻食物的內(nèi)容。
商人奉食 克孜爾石窟第38窟 主室券頂
二商主奉食 克孜爾石窟第110窟 主室正壁
二商主奉食 森木塞姆石窟第42窟 主室正壁
這些壁畫故事中雖然摻雜了神話的成份,但在一定程度上展現(xiàn)了當年絲綢之路的景況,反映了龜茲人民在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中所作的貢獻。
(本文原標題為《龜茲石窟壁畫中的絲路商旅故事》,原刊于龜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