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shù)

朵云軒120周年:“致敬前輩”的那些藝術(shù)往事

1900年(清光緒廿六年),上海河南路,朵云軒箋扇莊正式成立,這也標志著其后名聞文化藝術(shù)界的上海文化老字號——朵云軒的正式誕生。其間,許多文化界名人,如趙子云、章太炎,時常光顧朵云軒,張愛玲在名作《金

1900年(清光緒廿六年),上海河南路,朵云軒箋扇莊正式成立,這也標志著其后名聞文化藝術(shù)界的上海文化老字號——朵云軒的正式誕生。其間,許多文化界名人,如趙子云、章太炎,時常光顧朵云軒,張愛玲在名作《金鎖記》開篇更是把記憶中的月亮比作“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如今,朵云軒已成為上海最具知名度的百年文化老字號。

在朵云軒即將迎來120周年之際,一個打撈往事的“致敬前輩”朵云軒座談會近日匯聚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在朵云軒工作的老前輩們,在他們的講述中,無論是編輯出版,還是收藏拍賣,抑或木版水印,都是讓人難忘的。

早年的朵云軒是一家箋扇商號,兼營其他文房用品、書畫裝裱等,新中國成立后,經(jīng)過公私合營,朵云軒便開始在南京東路422號扎根。其間,朵云軒經(jīng)歷了與上海書畫出版社的合并與分離。(書畫出版社從朵云軒分離后成立于1978年。)

位于上海南京東路上的朵云軒門店

在座談會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朵云軒集團董事長彭衛(wèi)國回憶了自己的事業(yè)道路與朵云軒的關(guān)系。他表示,此次座談會意在向朵云軒的老前輩學習,思考朵云軒120周年如何再出發(fā),如何繼承老一輩的精神。

座談會現(xiàn)場

朵云軒集團黨委書記顧林凡在座談會上表示,曾經(jīng)是一家單位的朵云軒與上海書畫出版社即將舉辦有分有合的一系列活動。包括與上海書畫出版社聯(lián)合于下半年舉辦紀念研討大會,舉辦“大美朵云”展覽,呈現(xiàn)朵云軒的收藏精品,“為配合此次展覽,朵云軒將于5月18日起在線上推出精品展作品的故事鑒賞,以此挖掘這些作品的文獻、歷史價值。紀念展還包括文獻展、名家邀請展等,以及出版《朵云軒大事紀》。此外,朵云軒也將與媒體合作,并舉辦征文活動,位于南京東路店朵云軒門店已于4月底進入了改造階段等。”

原朵云軒總經(jīng)理祝君波在座談會講述了朵云軒當年第一次舉辦拍賣的往事,特別是20世紀朵云軒拍賣在起步階段的三場拍賣。“1992年,朵云軒的第一次拍賣是在香港,和永成拍賣行合作,拍賣了齊白石的《芙蓉鴛鴦圖》,當時賣了16萬元。次年,朵云軒成功拍賣了張大千畫給李秋君的作品《溪山雪霽圖》,拍出了近40萬元,而在1994年,成功拍賣了吳昌碩的精品。”

1992年,收藏家張宗憲(舉手者)、陳逸飛(二排右二)在朵云軒首屆拍賣會上

朵云軒自新中國成立后,便一直堅持開展書畫收購業(yè)務,搶救、收藏了大量民間流散珍貴文物。祝君波談及了朵云軒書畫收藏的3次高潮,包括十萬多張碑帖、三萬多張書畫,大量的印章等。“這3次高潮都是國家有難后,朵云軒有意識地保存歷史文物。第一次是1960-62年,三年自然災害時,江南地區(qū),包括安徽的一些書畫收藏者以畫換糧食的時候,朵云軒收集了一部分。之后,第二次是‘文革’時期,許多人將書畫拿到了朵云軒。第三次是1980年代(85-86年)?!?/p>

木版水印 齊白石《荷花蜻蜓》

1960年便進入朵云軒工作的繆德本則談及了他在朵云軒從事的木版水印銷售工作的經(jīng)歷??姷卤菊f,“1960年代,當時木版水印在國內(nèi)沒什么銷售,只和國際書店有些掛鉤。我們當初除了在門市處工作外,還需要騎著三輪車外出收購書畫,推銷木版水印。之后,我們還到過江西景德鎮(zhèn)、武漢稿展銷,上門以木版水印布置酒店,布置當時的客輪。由此可見,木版水印當時并不好賣,只有少數(shù)書畫愛好者、知識分子、有錢人才會購買。當然,當時書畫真跡原作的價格相對便宜也是原因之一?!?/p>

沈承志于1961年進入朵云軒,隨后從事著朵云軒的宣傳工作。在現(xiàn)場,沈承志以1985年的展銷會為例,談及了朵云軒的“大事紀”。“1985年正好是朵云軒的85周年,當時我們在中蘇友好大廈,即現(xiàn)在的上海展覽中心舉辦朵云軒展銷會,轟動一時,買票排隊,擠破展柜玻璃。由于很多外地來的人參觀了展銷會,朵云軒也以此契機將展銷會帶到了全國,先是大西北‘新西蘭’——新疆、西安、蘭州,隨后是大西南、東北、湖南湖北等地?!?/p>

上世紀60年代的朵云軒勾描師

此外,沈承志還分享了木版水印作品《明 十竹齋書畫譜》獲德國萊比錫國際圖書藝術(shù)博覽會“國家大獎”的故事。“我記得是1989年,我們得到了大獎。正值東德、西德合并,德國駐上海的領(lǐng)事館忙做一團,一下子找不到獎杯和獎狀了。好在德國撤館之前,我們在領(lǐng)事館找到了?!?/p>

《明 十竹齋書畫譜》

《十竹齋書畫譜:翎毛譜〉選一

在朵云軒提供的平臺下,1977年,周志高當年參與創(chuàng)辦了《書法》雜志,并由郭沫若題字,是新中國第一份面對大眾的專業(yè)書法期刊,這也是中國第一本和書法相關(guān)的雜志?!稌ā冯s志正式創(chuàng)刊于1978年(試刊于1977年)]隨后,朵云軒又創(chuàng)立了《書與畫》、《書法理論》和《朵云》雜志,皆由資歷豐富的藝術(shù)家編撰。在中國書協(xié)沒有成立前,可謂是中國的半個書協(xié)。

《書法》雜志的封面書法系郭沫若1977年題書


四十年來的部分《書法》雜志

在座談會上,周志高從《書法》雜志開始談起,“當時毛主席說的,學一點歷史,學一點哲學,學一點書法,后來我就開始動書法的腦筋了,并去找了沈尹默老師。在72年,73年,我就有這一想法,開始逐步發(fā)展成員,最后發(fā)展到100多人成為上海書法家協(xié)會第一批會員。所以,我覺得朵云軒(及出版社)是中國書法復興的強大推力。當然,也和沈尹默、書法在國際上的推動有關(guān)?!?/p>

沈毓琪于1971年進入朵云軒,從事編輯工作。在座談會上,她談及了早期辦雜志的故事。她認為,早期的作者,如韓天衡、周慧珺、劉小晴、劉一聞、童晏方等為朵云軒的雜志做了很大的貢獻。他們也在日后成為大家。此外,沈毓琪還表示,“文革”之后,第二批從事雜志編輯撰寫工作的人也是功不可沒,他們將雜志的創(chuàng)辦推向了另一個高峰。

新中國成立伊始,朵云軒刻制了一批“紅色雕版”作品,除了反映大量現(xiàn)實題材的如《延安頌》類的作品外,還有《共產(chǎn)黨宣言》、《毛主席詩詞39首》、《楚辭集注》等經(jīng)典作品。

茅子良于1962年進入朵云軒,從事雕版工作。他談及了朵云軒紅色雕版的往事。“《毛主席詩詞39首》是于毛主席紀念堂一周年的時候?qū)iT送去的,《文匯報》頭版報道過,印象深刻?!冻o集注》完成于1979年?!母铩瘯r要加強木刻雕版水印的《共產(chǎn)黨宣言》,由于我學過雕版、人頭又熟,便自告奮勇地提出參與了,從農(nóng)村拿著木材去加工。那時的《共產(chǎn)黨宣言》是豎排版,其中還有外文,在制版完成拿去校對后,發(fā)現(xiàn)了2個別字,便單獨為兩字制版,附加了說明?!?/p>

朵云軒木版水印 《共產(chǎn)黨宣言》

劉榮虎于1960年進入朵云軒。在座談會上,他談及了自身的經(jīng)歷和感受,“我剛進朵云軒的時候16歲,初中畢業(yè)后在朵云軒當3年學徒,63年滿師后開始評級別。當時,領(lǐng)導還交給我們一個任務,需要去讀夜高中。”他表示,朵云軒的歷任領(lǐng)導為了將朵云軒的木版水印繼承下來,動了不少腦筋,“如今,朵云軒木版水印技藝已被評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了,那就更需要繼承、發(fā)揚下去。我也很高興,朵云軒現(xiàn)在仍保持著對過去資料的重視,以及繼承的精神?!?/p>

此外,張龍珠回憶了1960年進入朵云軒的時光?!爱敃r半工半讀,請的老師也都是大家,包括唐云、應野平、張大壯等,原稿則借自博物館,大大方方地放桌子上。印上博藏的明代《蘿軒變古箋譜》時,我們是打好一批樣稿后,便拿去再換一批。當時條件艱苦,冬天需要買煤,生爐子?!?/p>

《蘿軒變古箋譜》

朵云軒集團總經(jīng)理朱旗說,“朵云軒的前輩在艱苦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了那么多的成就,創(chuàng)造了大平臺。我們今天講我們的前輩,講得津津有味,但再過20年,我們也會變成前輩。今年是朵云軒120周年,也是朵云軒的改革之年,我們需要新的東西。目前,線上拍賣已經(jīng)上線,而教育板塊、門店的裝修布置都是接下去要完成的。我們不會忘記朵云軒的整個傳統(tǒng)文化精神,會秉承其文化調(diào)性。同時,朵云軒是一個企業(yè),其‘文商并舉、以商養(yǎng)文’的策略也是不會變的?!?/p>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