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晚明文人書法扇面贈酬的社交隱喻

《燕閑清賞:晚明士人生活與書法生態(tài)》一書以晚明士人生活為考察基點,立足書法藝術(shù)的本體范疇,從社會學(xué)、思想史和藝術(shù)史諸角度,對書法在晚明士人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呈現(xiàn)以及由此所引發(fā)的觀念變革,進行延

【編者按】

《燕閑清賞:晚明士人生活與書法生態(tài)》一書以晚明士人生活為考察基點,立足書法藝術(shù)的本體范疇,從社會學(xué)、思想史和藝術(shù)史諸角度,對書法在晚明士人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呈現(xiàn)以及由此所引發(fā)的觀念變革,進行延伸性的解讀與闡釋。本文摘編自該書,著眼于當(dāng)時文人之間書法扇面贈酬及其文化隱喻。

文人用扇的激增,在推動折扇風(fēng)行的同時,也推動了制扇業(yè)的興盛。明代制扇工藝的精致,是中國扇面藝術(shù)發(fā)展的高峰。扇子在拓展藝術(shù)空間的同時,也延伸了社會交際的意涵。謝肇淛云:

昔人書字多用箋素,書于扇者蓋少,故右將軍書六角扇,老嫗為之不懌。即宋、元人書畫,見便面者,不一二也。今則以扇乞書者,多于紙矣。然元以前,多用團扇,絹素為之,未有折者。元初東南夷使者持聚頭扇,人共笑之。國朝始用折扇,出入懷袖殊便。

如謝氏所云“宋、元人書畫,見便面者,不一二也”,誠然,宋元折扇,至今已難覓其蹤。索書者用扇面多于絹紙,乃因扇子“出入懷袖殊便”,這從十七世紀的《利瑪竇與徐光啟像》中就可見得:這是一幅具有西式風(fēng)格的畫作,從人物服飾判斷,時令應(yīng)非暑天,然二人卻各執(zhí)一把折扇,當(dāng)非用以搧風(fēng)。

利瑪竇到南京后,除其至密徐光啟外,還與當(dāng)時中國的文化名流多所交往,李贄便是其中之一。萬歷二十六年(1598)的春天,李贄曾拜訪過利瑪竇,并書詩扇相贈。

春日贈扇,可知扇子非為引風(fēng)取涼,而是社交手惠,持扇者借此也為展示自己的優(yōu)雅風(fēng)度。扇子被文人賦予了雅意,成為讀書人身份的標(biāo)榜。因此,文人們喜歡將詩文書寫在扇子上,隨信札或其他物品(如詩文集、書畫、碑帖等)附贈同好,既作為自己書法或詩文的門面展示,又作為禮物以便請益于人。隨觀明人文集,有關(guān)于此者屢見不鮮。

如前文所論安徽汪氏一樣,徽商是書畫鑒藏最為熱心的群體,晚明江南藝術(shù)市場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乃因有徽商作了有力的經(jīng)濟支撐?;丈虒τ谒囆g(shù)市場的參與,不僅在于藉此附雅博譽,藏富射利,同時也鼓動自己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進而推動地域文化的興盛。如在高利貸商人方用彬的藝術(shù)交往中,扇面書畫的酬贈答謝便是其中的重要內(nèi)容。從陳智超先生所撰《美國哈佛大學(xué)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明代徽州方氏親友手札七百通考釋》一書所收信札來看,以方用彬為核心的藝術(shù)圈中,扇面贈酬的記錄隨處可見,經(jīng)筆者初檢,相關(guān)者竟有近百通,除了索畫題寫的扇面,其他的很多是作為禮物,隨信附送。這個數(shù)字還只是信札中體現(xiàn)的記錄,不難想象,未記入信中的扇面,恐不會少。就僅這近百通而言,比例如此之大,實已可見當(dāng)時扇面應(yīng)酬之盛狀。

扇面不僅作為文人之間的社交禮贈,就連煙花之地,也頗受寵(如在孔尚任的《桃花扇》中,一個重要情節(jié)便是侯方域題詩扇贈名妓李香君)。文人們留連風(fēng)月,與青樓女子之間常以扇作為酬答。由明入清的余懷就是此中???,他曾結(jié)識一位叫李宛君的妓女,此女命運多舛,晚年潦倒,余懷深為同情,想如唐代杜牧之于張好好,便將杜牧《張好好詩》末段“書于素扇以貽之,大娘捧扇而泣,或據(jù)床以哦,哀動鄰壁”。清初朱彝尊藏有晚明名妓趙麗華的書畫扇,其“楷法極佳”。其他如馬湘蘭與王穉登、柳如是與錢謙益等之類故事,亦不乏類似的贈答。

書法扇面不僅可以薦納客僚、留情紅顏,甚至可以博得宮廷的青睞,借以顯名。如李維楨記載邢侗書扇之事云:

(邢侗)深得右軍神體,極為海內(nèi)所珍。內(nèi)豎以字扇進覽,上欣賞,命女史學(xué)其書。

折扇形制本不方正,書寫時必須根據(jù)所書內(nèi)容調(diào)整形式,因此對書寫者的要求相對較高,書家多有為難,如趙宧光就苦于小字和扇面,自言:

人各有能、有不能?;蛞孕∽忠娢繛榭嘀?。至于書扇,尤非所長也。

莫廷韓(是龍)在書扇時也有類似體會,在一封給友人曹芝亭的信中說道:

扇惡不能作佳書,如美人行瓦礫中,雖有邯鄲之步,無由見其妍也。

然而,對于多數(shù)好納客、喜交游的文人雅士來說,并沒有太多如趙宧光、莫是龍們那樣面對應(yīng)酬時的畏懼感,由于“日用尤切”,扇面書法成了他們基本的場面工夫———即使這工夫并非如那些以書法立名者精到。

生活在晚明的孫鑛(1542—1613),對于時人的逐扇風(fēng)尚,興論之余,別有所感:

兩漢以前尚篆隸,多用之章疏檄牒;晉以后尚行草,多用之簡札。邇來此兩則率胥人代書,其自書者,軸、卷、冊、扇四種及赫蹄小簡而已。而扇于日用尤切,尤堪賞玩。其敝者,或用為軸、為卷、為冊、為屏。余感司寇扇卷,因效為一冊,殊橫闊,不便置幾案。又書扇時,自有行款法,今改為橫幅,則傾斜失度。又扇自別有一種風(fēng)度,改作冊亦失本真。且翰墨在扇間,即如花木在庭除、亭館在巖谷,天趣悅?cè)恕糁^不宜以供揮暑,則但可置之笥篋中,日取展玩,與卷冊同用,而不失扇書本趣,似更簡便耳。

孫鑛在此不僅強調(diào)了扇面書法的書寫規(guī)范,還批評了當(dāng)時人們扇面裝幀方式的失真,他也點明了扇面書法的核心用意:風(fēng)度的標(biāo)榜、優(yōu)閑的展玩。

在此意義的觀照下,晚明書扇的內(nèi)容就有了別樣的社交隱喻。如王穉登曾書金箋詩扇,末署“送申駕部還朝。王穉登春宇先生”?!吧犟{部”指申用懋(1560—1638),萬歷十一年(1583)進士,因曾任兵部職方郎中,故稱“駕部”。其父申時行(1535—1614)為嘉靖四十一年(1562)蘇州狀元,官至內(nèi)閣首輔。申、王二家同里,“交相推重,軒車賓從,兩家巷陌不相下”。晚明山人風(fēng)尚盛行,而“聲華烜赫,穉登為最。申時行以元老里居,特相推重”,可見二家關(guān)系之親密。受贈者“春宇先生”,疑為張廷榜(1545—1609)。有趣的是,扇面所書內(nèi)容乃是送申用懋還朝的詩,用意頗可玩味。

與王穉登所為異曲同工的,是其友人張鳳翼(1527—1613)贈給一位叫敬虞的人詩扇。扇上共書五律二首,詩本俗套,意境難稱佳制,然題款卻頗有意思:

右二詩,其一寄王元美,其二王答也。

敬虞兄命書便面。張鳳翼。

原來此扇所書二詩,是張鳳翼與王世貞(元美)的唱答詩。世貞為“后七子”之首,乃當(dāng)代文壇泰斗,亦是朝廷重臣,作為一介布衣的張鳳翼能與之結(jié)交,當(dāng)有幸焉。

折扇小巧,收放自如,藏諸懷袖,便于隨時展玩和示意。文人們在席間常分題步韻,作詩填詞,畢后書之于扇,互贈同誼。又或為所攜扇面有限,或為集藏之利,或為單人書寫不能滿紙,便多人合書一扇,表達互相之間的交誼和志趣。這種合書扇,明人多有此例。如周鼎(1404—1487)、陳寬二人曾合書有一金箋行書扇面,從題款內(nèi)容上看,似乎為合書扇增添了新的隱意。周鼎題款云:

右雪屋一律為徐山人作。維時誦而忘之,更以佳扇托陳梅雪錄之,以長在口手,梅雪又讓之,老丑使自錄也。疑舫居士。

陳寬題款云:

余賦楚江秋曉詩一律,維時求書,遂書于扇。醒庵。

明代中后期的文徵明、祝允明、唐寅等人也不乏有合書之扇,實隱有某種世俗之意味,同時也多了一些值得關(guān)注的文化意義。

再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王穉登、張鳳翼和周天球三人合書扇,扇面上所書三人之詩,王氏款署“元日送顧益卿之薊州,王穉登書呈聞庵先生求正”,張氏款署“右送戚少保作,呈聞庵兄丈”,周氏款署“右贈戚大帥一首,周天球書似聞庵兄世誼求正”(聞庵,未詳待考)。王穉登詩贈的顧益卿,名養(yǎng)謙(1537—1604),時議顧氏必能辦倭,起為兵部侍郎;張、周二人詩贈的“戚大帥”“戚少?!保词强官撩麑⑵堇^光(1528—1588)。戚、顧二人皆為當(dāng)朝名臣,一般文人能與之詩酒酬唱,既顯自己交游之不凡,更可標(biāo)榜自己非等閑之輩。

更為典型的是張鳳翼、張獻翼、周天球和王穉登四人的合書扇,每人各錄其詩,共書一扇,同贈“笠湖”(未詳待考)。有趣的是,四人所書之詩,都不是為笠湖所寫。四人皆籍蘇州,向有山人習(xí)氣,又常相交游,同學(xué)吳門。名雖不重,而人脈甚廣,標(biāo)舉文才,皆為雅好。故清初張潮(1650—?)云:

觀手中便面,足以知其人之雅俗,足以識其人之交游。

文人之間,大率如此。而一扇之握,已足見品位與身份。張潮生活的時代去晚明不遠,由此可以想象扇面在文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可以窺知晚明扇面應(yīng)酬烈甚于前的原因:商品的流通自然帶動整個社會的流動,進而推動了人際交往的頻繁,應(yīng)酬日漸增多,同時也愈加考究。明代中前期以來就已開始為眾人所使用的折扇,也容易成為這種社交文化的中介角色。折扇易攜,便于取涼。染翰其上,不僅可資欣賞,尤可用于社會交際。在這扇面上,贈、受雙方都能通過這一握之物,在贈與與受謝、書寫與閱觀之間,互相品察著對方的心態(tài)。其中的委婉和含蓄,實為難以直言的文化隱喻。


《燕閑清賞:晚明士人生活與書法生態(tài)》,吳鵬著,中華書局2020年3月。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