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洛陽風物好

據(jù)說日本京都當年就是按照古代洛陽的城市格局建造的,所以日本人也常把它稱作洛陽,或者叫京洛。這次洛陽訪古之行,點點滴滴,似乎也讓我們進一步理解了京都和洛陽的內在關系。突然讓人覺得,我們在洛陽找到了喜歡京

據(jù)說日本京都當年就是按照古代洛陽的城市格局建造的,所以日本人也常把它稱作洛陽,或者叫京洛。

這次洛陽訪古之行,點點滴滴,似乎也讓我們進一步理解了京都和洛陽的內在關系。突然讓人覺得,我們在洛陽找到了喜歡京都的深層原因??梢哉f,越喜歡京都,越讓人感覺到洛陽的偉大。

在濟源呆了四五天,大家意猶未盡,決定順道去古都洛陽轉轉。

好友陳征,古道熱腸,聽說我們有洛陽一游的打算。他二話沒說,從鄭州開車到孟津接我們。征哥是活地圖,也好收藏,對中原的文物典故了如指掌。他又在洛陽生活過好多年,由他帶路當“導游”,那真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有人說,遇見一座城,不如遇見一個人。大概說的就是征哥這樣的人。

所以這趟洛陽之行,真像老鼠跌進米缸里,一路訪“古”探“新”,收獲滿滿;舊雨新知,應接不暇;令人回味無窮,流連忘返。這里限于篇幅,僅擇要介紹如下。

龍門石窟和《龍門二十品》拓本真膺展覽

5月22日下午,洛陽好友李聚臣陪我們去參觀龍門石窟和正在那里舉辦的《龍門二十品古今真?zhèn)瓮乇緦Ρ日埂?。策展人張東輝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是書法家,為我們做現(xiàn)場講解,專業(yè)細致。

《龍門二十品》部分拓片 本文圖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提供。

《龍門二十品》部分拓片

《龍門二十品》是魏碑杰作,名聞天下。對書法和碑帖愛好者而言,這個展覽很有學術價值和普及意義。展覽別出心裁,將《龍門二十品》的各種流傳版本進行排比陳列,每一品均展出清代、民國和上世紀七十年代三種原石拓本,以及石制翻刻本、硅膠翻模本和宣紙印刷本,共計六種版本,120余幀拓本制品。展覽非常直觀地呈現(xiàn)出每塊造像題記,隨著時間推移,拓制加劇,碑石表面的損泐甚至人為破壞情形,以及其他翻刻模制或印刷手段。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這樣的對比展覽非常能說服觀眾。

我們在現(xiàn)場看到,很多拓片隨時間的推后,字數(shù)日漸殘損減少,甚至碑石被大片損毀。這里有很多原因據(jù)說是碑帖賈的慣用伎倆,每次拓取碑文,總要故意敲掉一兩個字,以使后拓者的字數(shù)減少,借此抬高自己所藏拓片的身價。典型的如《魏靈藏造像題記》,1935年被龍門鎮(zhèn)郜莊村村民韓和德深夜架梯子將下半截砸毀。同年,村民馬富德又將《解伯達造像》鑿毀大半。這兩位妄人真是缺德,不知道是出于誰的指使和背后怎樣不可告人的目的?,F(xiàn)場看到,這兩個碑此后的拓本均是殘本,實在可惜。

被打壞后的《魏靈藏造像題記》拓片

龍門二十品的傳拓非常不易。看完展覽,我們去龍門石窟的古陽洞實地踏看。古陽洞是龍門開鑿的第一個洞窟,洞深13米,高約11米,寬約7米。二十品中的十九品均刻在此洞南北兩壁最上層及洞頂,需要架設高臺才能拓取碑文,費時費力。嘉慶元年(1796),著名金石家黃易攜帶拓工來龍門石窟,搭設高臺拓碑,龍門石刻造像題記才名聲大振,為外界知曉,前來拓取者絡繹不絕。

龍門二十品所在的古陽洞

我曾于2012年來過洛陽,參觀過龍門石窟。此次也許由于疫情的關系,游客稀少,只是34攝氏度的高溫有點酷熱難當。拾級爬上盧舍那大佛前的平臺,只有一對夫婦在現(xiàn)場虔誠禮佛,口罩成為他們醒目的標志。抬頭再次仰望二十多米高的大佛,慈悲莊嚴,令人別有感觸。

疫情期間的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時代,一千五百多年來,造像十萬余尊,碑刻題記近三千余品。晚清民國年間,造像盜鑿,走私國外,不計其數(shù)。記得1995年,紐約佳士得曾拍賣兩尊龍門石雕菩薩像和一對天王立像,都是唐代作品,那種美,攝人心魄,令人難忘。

傍晚,我們離開龍門,聚臣特意驅車帶我們上附近的萬安山,從山頂俯瞰洛陽城。夕陽西下,黃昏中洛陽城燈火璀璨,盡收眼底,別有一番壯美景象。

鞏義石窟和宋陵

第二天一早,我們驅車去參觀著名的鞏義石窟寺。鞏縣石窟背山面水,貼近黃河。石窟寺創(chuàng)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后來歷代相繼均有開鑿。作為北魏皇帝、皇后的禮佛活動場所,石窟寺留下大量珍貴造像。其中尤以帝后禮佛圖場面宏大,高浮雕刻畫精細,生動再現(xiàn)了1500多年前皇家禮佛的重大場面,可謂海內獨有,堪稱國寶。我們在現(xiàn)場感受,那種藝術震撼,是任何圖像手段都無法復制的。大家看了又看,舍不得離去。

整個石窟群不大,現(xiàn)存五個洞窟,有走廊相連,這樣可以避免陽光暴曬,游覽起來也令人心曠神怡,比較從容悠閑。

鞏義石窟寺內景

鞏義石窟寺內景

鞏義石窟寺內景

看完鞏縣石窟,我們在縣城品嘗了鞏縣特有的燴面,再去宋陵參觀。結果導航把我們領到宋仁宗的永昭陵,也就是現(xiàn)在熱播的《清平樂》里的主角。這是鞏義唯一一個被規(guī)劃成公園的宋陵,用圍墻把皇帝的墳冢圍了起來。我們走下臺階,穿過寬闊的廣場,幾有五六百米長,兩邊神道上矗立著64個文官武士和動物石像,高大威武。好不容易來到大門前,但見大門緊閉,門口也無任何通知和告示,或聯(lián)絡方式。于是,抱著僥幸心理,沿著圍墻走了一圈,希望可以找到進入的邊門或其他進口。大熱天驕陽似火,走到北門,老宋老柴已經吃不消了,折返車內吹空調去了。

宋仁宗永昭陵一角神道石刻武士像

我和老余整整繞圍墻走了一圈,仍然摸不到方向。后來經好心人指點說,要看里面必須電話聯(lián)系管理人員才給開門。我打高德地圖上的電話一試,竟然接通了。電話那頭倒很客氣,說現(xiàn)在是他們中午休息時間,要兩點半才上班。要看墳冢需要請講解員才給開門。沒有辦法,等了近半個小時,過了兩點半,一位女士撐著陽傘才施施然而來,開門為我們做講解。我們問為何沒有說明指示,讓游客不知所措。女士說有,在進門口,后來我們在很不明顯的墻上才發(fā)現(xiàn)一個聯(lián)絡電話。有關部門這種管理方式,真令人無語。

原來在鞏義,所謂宋陵,統(tǒng)共有“七帝八陵”之多。除了這個有圍墻修成公園的以外,其他幾個還都在野外麥田里面。毒日當空,實在熱得吃不消,回到車里,我問其他幾位還愿不愿意去看看,大家都搖頭打退堂鼓了。

嵩山永生畫室和犁面溝民居

鞏義離登封嵩山很近,只有幾十里車程。畫家陳永生的畫室和他們夫婦倆創(chuàng)辦的寫生基地就在那里。我們沿著嵩山的老路盤旋而上,很快就到了永泰寺,結果永泰寺關門。永生來帶大家一起看了后面的唐塔,又去看了著名的少室闕,然后到他的畫室基地參觀休息。

我四五年前來過永生的畫室,這次再見似乎大變樣了。一來他畫室所在的雷家溝村是新農村建設的樣板,外墻修飾一新,干凈整潔。二來這六七年間,永生創(chuàng)辦的寫生基地吸引全國各地美院的師生來這里采風寫生,如今已發(fā)展成具備二百多人的接待能力,吃住行設施一應俱全。這里地處嵩山里面,對面就是太室山,可以日日憑欄遠眺,風景幽美。離有名的太子溝開車也僅五六分鐘,離少林寺等景點古跡也不遠,實在是一個畫畫養(yǎng)人的好地方。

永生為人質樸憨厚,平時話不多。原來一直以為他是土生土長的河南人,這次聊天才知道他其實算半個上海人。爺爺、奶奶和父親等原來都在上海紡織業(yè)工作,他母親則是一位保育員。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全家響應國家號召,支援內地建設,先回老家巢湖,稍后他父親到鄭州印染廠,當技術工人。永生十多歲來到鄭州生活,自小喜歡畫畫,一路辛苦,漸漸成為一名職業(yè)畫家。他愛嵩山,畫嵩山,扎根在這里,遠近聞名。

晚上,永生他們盛情邀請我們去附近犁面溝吃飯,聚臣也特意從洛陽趕來作陪。犁面溝在蒼翠的少室山腳下,還保留有一個老舊的村落,土墻老瓦,有些房子破敗不堪,成為殘垣斷壁。村民們如今都不愿意住,紛紛搬了出來。但一幫年輕的藝術家,包括羅永進、李聚臣等人都把它看作寶貝,不忍它荒廢,于是租下來,在里面安營扎寨。這些老屋原汁原味,幾乎沒有被新主人動過手腳,只在一角的屋頂上搭了一個簡易的涼棚,別有新意,也毫不違和。沒有人帶,還真不知道有這樣一個世外桃源。這一切,無不顯示了藝術家們的生活態(tài)度,有點遺世獨立的味道。

古都洛陽,新意潛藏

記得上次來洛陽,還覺得街道零亂,有點落后。哪知這次來,猛然發(fā)現(xiàn)洛陽城市面貌煥然一新,高樓林立,高架縱橫。令人印象最深的是,這里的地下交通道路不但寬敞明亮,還有各種分支叉路,即使上海這樣的大都市,也沒有如此氣派。

洛陽城市景觀 網絡圖

洛陽城市景觀 網絡圖

這次來洛陽,參觀游覽之余,更認識好多熱情有趣的朋友,深感洛陽不是只有古老的東西,它的新生力量同樣不可忽視。幾乎每天陪著我們的任偉東,他早在五六年前就在洛陽當?shù)氐睦蠌S房負責過一個畫廊——想象藝術空間,舉辦過許多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展覽,在當?shù)赜绊懮踹h,頗有名氣。

老柴好友李聚臣喜好攝影作品,也收藏老照片,他也在好多年前創(chuàng)辦畫廊北岸空間,定期舉辦攝影、繪畫等當代作品展覽。那天晚上,我們去他空間坐了一會兒,畫廊里正在辦一個攝影和繪畫展,布置得緊湊精致當代。馬克·呂布的照片和王亞彬等青年畫家的作品放在一起,倒也非常協(xié)調,洋氣。空間在毗鄰洛河的高層里,推窗即能俯瞰波光粼粼的洛水,讓你聯(lián)想到《洛神賦》和《洛神賦圖》,兩件千古名作,仿佛就在眼前發(fā)生,想想就有意思。

小關是洛陽年輕的90后,剛剛在英國倫敦大學讀完藝術與文化管理碩士。他對當代藝術充滿熱情,去年曾在上海西岸實習,平時還開了個公眾號“雙谷岸”,專門介紹國外當代藝術。他正籌劃在洛陽做一個更加年輕純粹的當代藝術空間,為當?shù)剌斎敫嗟男迈r空氣。

鴿子女士是資深媒體人,前幾年開始積極投身新媒體,她的“在洛陽”公號辦得有聲有色,內容包括了洛陽的衣食住行和藝術文化等方方面面,新穎獨特,成為了解洛陽的一個“云門戶”。鴿子人脈廣闊,為人熱情。我隨口一說,想要一本北宋富弼家族新出墓志研究的論文集,她第二天就幫我找到了。

尾聲:京都和洛陽遐想

按原計劃,本來我們在洛陽只呆三天,結果大家都不想走,拖拖拉拉,總共待了七天才回滬,兀自戀戀不舍。因為疫情,好多景點,像白馬寺和千唐志齋等都不開放,也為我們留下許多再來的理由。

前兩年我們去了日本很多次,特別是京都和奈良,在那里體會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和力量。據(jù)說京都當年就是按照古代洛陽的城市格局建造的,所以日本人也常把它稱作洛陽,或者叫京洛。每每站在京都街頭,或者在京都的寺院廟宇里,遙想洛陽當年的仿佛,自是心馳神往。

這次洛陽之行,點點滴滴,似乎也讓我們進一步理解了京都和洛陽的內在關系。突然讓人覺得,我們在洛陽找到了喜歡京都的深層原因??梢哉f,越喜歡京都,越讓人感覺到洛陽的偉大。

2020年6月16日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