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主體性的思考和行動
1999年12月,我組織召開了東京大學學術(shù)研討會“東亞的魯迅接受”,研討會邀請了來自中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的25名學者以及10位旅日中國學者,另外還有100多位日本學者參加,研討會歷時三天。在研討會上,筆者深刻感受到了東亞對魯迅的多元閱讀,以及魯迅已成為東亞的現(xiàn)代經(jīng)典這一現(xiàn)實。本書第八章“東亞與魯迅”便反映了當時的諸多研究成果。
以此次研討會為發(fā)端,亞洲現(xiàn)代中國文學國際學會得以成立,2002年4月,由新加坡大學中文系主辦了第一屆大會。大會第一天,會議在大禮堂舉行,新加坡各高中有很多學生前來參加;當日我做了以展望21世紀魯迅研究為主題的報告,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有人提問“對今天的我們來說,魯迅意味著什么”。
我的回答是這樣的:為了抵抗源于歐美諸國的殖民化,19世紀的東亞人民從歐美那里學來了產(chǎn)業(yè)化社會和民族國家這些觀念,并各自進行了建立獨立國家的努力。20世紀初葉,各國紛紛模仿歐美,而魯迅則汲取了歐洲浪漫派詩人的個性主義和反抗精神,闡述對歐美近代要堅持既接受又抵抗這種主體性立場的重要性,并積極付諸實踐。在蘇聯(lián)解體和東亞經(jīng)濟危機之后,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主義正在席卷東亞。面對這股全球主義思潮,東亞人民只能像昔日的先輩們那樣去勇敢面對。但我們怎樣才能在保持主體性的基礎(chǔ)上思考和行動呢?我想,魯迅文學恰好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答案。
魯迅曾用日文為內(nèi)山完造的文集《活中國的姿態(tài)》(1935年)作序,他說:
像日本人那樣的喜歡“結(jié)論”的民族,就是無論是聽議論,是讀書,如果得不到結(jié)論,心里總不舒服的民族,在現(xiàn)在的世上,好像是頗為少有的……
今天,我們在面對“魯迅在當代有何意義”這一問題時,同樣不必急于去尋求結(jié)論,而是應(yīng)該扎扎實實地重讀魯迅這一東亞的現(xiàn)代經(jīng)典。而現(xiàn)在,又出現(xiàn)了另一位作家村上春樹(1949- )。他繼承了魯迅的課題,并獲得了東亞讀者的極大歡迎。他將當代日本定位于東亞的時間和空間中,而他本人也成為東亞共同的現(xiàn)代文化、后現(xiàn)代文化的原點。
后現(xiàn)代文化的原點
事實上,村上文學的主人公們一直都在重復著大大小小的追溯東亞歷史記憶的冒險。在1979年發(fā)表的處女作《且聽風吟》里,主人公“我”在杰氏酒吧(Jay’s Bar)向店長講述叔父在“上海郊外”“于戰(zhàn)爭結(jié)束兩天后踩上自己埋設(shè)的地雷”殞命?!笆菃帷懈魇礁鳂拥娜硕妓赖袅?。不過大家原本都是兄弟的”——那個溫情地回應(yīng)“我”的中年男人“杰”便是個中國人。在朝鮮戰(zhàn)爭(1950-1953)和越南戰(zhàn)爭(1960-1975)這個中美兩國激烈沖突的時代,杰在日本的美軍基地工作謀生。作者通過《尋羊冒險記》(1982年)中“我”及好友“鼠”與“滿洲國”的亡靈對決的場面交代了杰的灰暗過去。在前一篇的冒險故事《1973年的彈子球》(1980年)中,“鼠”是那樣痛苦而戀戀不舍地告別了“杰”所生活的這個港口城市——“鼠也搞不清楚,為何他的存在會如此擾亂自己的心緒?!?/p>
這樣,村上春樹的“青春三部曲”便成為“我”及其分身“鼠”以及年長二十歲的中國人“杰”三人敘述的歷史記憶。之后的《奇鳥行狀錄》三部(第一部1992年出版,1997年出版文庫本)追溯諾門罕事件和“滿洲國”記憶,《去中國的小船》《托尼瀑谷》等系列短篇小說則表現(xiàn)了對中國的贖罪意識以及對忘卻歷史的省察。至于《海邊的卡夫卡》(2002年)、《天黑以后》(2004年)等作品,譬如在香港便被理解為“呼吁日本人反省內(nèi)心潛藏的暴力的種子”。
來自魯迅的影響
說起來,村上春樹在高中時代便愛讀魯迅作品,《且聽風吟》開頭一段有“所謂完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正如完美的絕望并不存在一樣”,而魯迅在散文詩集《野草》中寫過“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或許村上是受到了魯迅的觸發(fā)。村上與魯迅有深刻的相通之處,尤其是阿Q形象更是村上從魯迅那里所繼承的重要主題。村上在《青年讀者短篇小說指南》中指出,自己在嘗試進行嚴肅的文藝批評時,接觸到了《阿Q正傳》(1922年),“作者出色地描寫了那個與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人物完全不同的阿Q形象,浮現(xiàn)出魯迅自身的痛苦和哀愁。這種二重性深深浸潤到作品的內(nèi)部”。村上自己也寫過以“Q氏”為主人公的短篇小說《沒落的王國》(1982年),之后仍繼續(xù)描寫了Q氏的兄弟們。
在最新出版的作品《1Q84》Book3奇數(shù)章出場的女主人公、一個受人雇傭的殺手“青豆”有著奇異的姓氏,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用來指代和尚——這個名字大概是那個無名無姓的“阿Q”的反轉(zhuǎn)吧。青豆讀“有關(guān)1930年代滿洲鐵路的書”,談?wù)撆宰o身術(shù)時會引用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最重要的是,青豆在殺死那個家暴妻子的男人后,為了緩解殺人后的興奮,在高級酒店的酒吧誘惑一個中年白領(lǐng),在與他性交時居然囁囁私語:“我呀,只是喜歡你的禿頭!”
《1Q84》Book3,日本新潮社
懷有禿頭自卑情結(jié)的阿Q調(diào)戲小尼姑,摸人家的頭捏人家的臉,將自己所受的屈辱轉(zhuǎn)嫁到弱者尼姑身上,對此小尼姑只能照例罵一聲:“斷子絕孫的阿Q!”而《1Q84》的主人公青豆接二連三地向那些DV男子們復仇,兩相比較,令人忍不住猜想青豆簡直就是《阿Q正傳》中小尼姑的亡靈。
此外,在Book3中,除青豆、天吾之外,還有另一位主人公,那就是原為律師的牛河。這位牛河,無論在容貌性格境遇還是姓名上,怎么看都像是阿Q的直系子孫?!芭:印倍址催^來就是“河?!保萌照Z羅馬字拼寫的話便是“Kagyu”,與阿Q的“Akyu”發(fā)音很像。這種在發(fā)音拼寫上的小游戲,也算是村上式的幽默吧。
《阿Q正傳》是一篇短篇小說,主人公是清朝“末代皇帝時期”“未莊”的一個以打短工為生的農(nóng)民,名叫阿Q。阿Q經(jīng)常被村子里的人嘲笑和欺辱,但他總會用自己的邏輯來對付,“他覺得他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于是便產(chǎn)生了一種自我滿足。后來風傳旨在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1911年)要來了,看到地主老財們驚惶萬狀的阿Q,不禁向往起革命來。不料未莊留日回國的地主少爺們立即組織起革命黨,沒給阿Q一點參加革命的機會。不久趙家被強盜搶劫,阿Q成了犯人,被抓到衙門受審,他自己糊里糊涂一無所知地被槍斃處死,而未莊的人們則興致勃勃地觀看了這一幕。
魯迅以充滿幽默的筆法描寫了將自己的屈辱和失敗轉(zhuǎn)嫁給弱者以獲得自我滿足的“阿Q精神”,對中國人的國民性進行了批判,同時也展示了自己的國家論——沒有基層民眾的改變便沒有革命。魯迅以嚴厲批判和感同身受的心緒刻畫了阿Q這一形象所代表的中國人的國民性,但對魯迅來說,所謂阿Q不僅僅是占中國人之多數(shù)的下層農(nóng)民,還有正處于歐化途中的都市民眾,乃至包括魯迅自身在內(nèi)正在致力于民族國家建設(shè)的那些中國人。
對中產(chǎn)社會的根本批判
據(jù)說羅曼·羅蘭在閱讀《阿Q正傳》法文譯本時曾流下眼淚,而村上大概也是通過阿Q這一形象深刻感受到時代轉(zhuǎn)換時期的小市民之生存方式,并產(chǎn)生強烈共鳴的。1994年6月,為了創(chuàng)作《奇鳥行狀錄》第三部,村上奔赴諾門罕事件的現(xiàn)場進行采訪。在回國后發(fā)表的游記中,他對日本戰(zhàn)后所形成的“市民社會”,即中產(chǎn)社會進行了徹底批判。
我們將效率低下視為前近代的弊端,并認為它終將導致日本這一國家走向破產(chǎn),我們一直努力去嘗試打破它。但我們并不是將這種非效率性的責任作為自己內(nèi)在的弊端進行追究,而是把它當作外部強加給我們的弊端,用類似外科手術(shù)那種單純的物理手法進行排除。其結(jié)果是,我們的確建成了一個基于市民社會理念、具有良好效率的社會,高效率為社會帶來極大的繁榮……盡管如此,時至今日,在許多社會局面中,我們作為一種無名消耗品依舊在被安靜平和地抹殺著……(《邊境!邊境!》,新潮社,2000年)
從作為傳統(tǒng)帝國的清中國到近代民族國家的中華民國,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每當中國迎來蛻變之際,總有很多人不愿主動參加變革,還有很多人欲參加而不能。魯迅滿懷激憤和同情,將這些人凝練并塑造成阿Q這一形象,并對新時代的國民性進行了探索。而在日本,村上春樹認為,盡管日本人飽嘗了侵略所帶來的戰(zhàn)敗苦果,但他們并沒有去深入拷問“自己內(nèi)在的非效率性”,而是一頭闖入后現(xiàn)代社會,“作為一種無名消耗品依舊在被安靜平和地抹殺著”。村上筆下的Q氏形象便是上述日本人的一種表征,村上顯然在以此探求一種內(nèi)省的市民形象結(jié)構(gòu)。
魯迅的原名是周樹人,用羅馬字母標注日語發(fā)音的話,是“Shujujin”,而春樹的羅馬字母標音則是“Shunju”。仔細比較,便會發(fā)現(xiàn)兩者十分相似。村上春樹的名字大約是來自生日,即1月12日。“Shujujin”和“Shunju”的相似也許只是偶然巧合,但換個角度或許也可以說,這種相似暗示了魯迅和村上春樹這兩位在東亞最受讀者青睞的作家之間的某種因緣。
本文摘自日本漢學界知名學者、中國文學史研究專家藤井省三教授的《魯迅的都市漫游:東亞視域的魯迅言說》(潘世圣/譯,新星出版社2020年5月版),略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