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飄》的文本細讀:一部宏大精致的種族主義南方穢史

前些天在微博上對“亂世佳人”事件討論正熱烈時,筆者寫過自己當初閱讀此書的體驗和受到的影響:“我所閱讀的就是亂世佳人英文原版,好像是大學四年級。那種感受很難形容,大致的說,是一種劇烈迸發(fā)的高潮體驗。

序言

前些天在微博上對“亂世佳人”事件討論正熱烈時,筆者寫過自己當初閱讀此書的體驗和受到的影響:

“我所閱讀的就是亂世佳人英文原版,好像是大學四年級。那種感受很難形容,大致的說,是一種劇烈迸發(fā)的高潮體驗。

那一天我正坐夜火車從青島回北京。本想在臥鋪熄燈前看上幾頁,結果熄燈了沒法放下,跑到車廂接頭處路燈下看了一整個通宵。下火車再上地鐵再倒公交,拿著書一路看到北大。到宿舍行李都沒打開就上床接著看,一直到全部看完。

這件事的后果是,之前我還只是個潛意識有種族偏見的普通人,這一晚上看完后就變成了一個全套美國南方白人至上主義武裝頭腦的狂熱種族主義分子。那個在梅蘭妮臨盆時吹??淇诘詈笊抖疾粫暮谂∨⒈凰辜嘻悞鄨A了抽耳光的情節(jié)極其深刻的印在大腦里,成為我對美國黑人“本性”以及他們該被如何對待的基本理解。后面斯嘉麗險些被解放黑人侮辱后,雷特一行人組成的3k黨武裝為了捍衛(wèi)白人女性的清白和榮譽星夜出擊擊斃犯事黑人再遠遁得克薩斯的情節(jié),則讓我認定3K黨代表著戰(zhàn)斗到彈盡糧絕仍螳臂當車一般守護家園的南方貴族的悲壯。

真的,那遠遠不止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故事,而是依附于這套故事的強烈種族情緒及完整白人至上主義意識形態(tài)。故事,情緒,意識形態(tài)的交融讓我完全沒法擺脫。以至于我去了亞特蘭大讀書后還要去作者舊居朝圣,以至于我在亞特蘭大郊區(qū)看到汽車上和房子上飄著的邦聯(lián)旗就想起立敬禮,以至于我和同學談起南北戰(zhàn)爭時就能一套套的說出書中教我的那些理論:南方其實不歧視黑人,北方人才歧視黑人!

我真的幸運我最終能從那個坑里爬出來,只是做到這點時已經(jīng)是閱讀的那個通宵的15年后了!人的一生有多少個15年?還是在我最年輕的時候?

所以,我真希望當年就能很容易的拿到此書的注釋版。就算我開始看到的版本沒有注釋,以我當時對此書的狂熱還是會找來看的,看了之后就算不完全相信也會知道此事需要三思而多少冷靜下來。

要說這書是本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也未必不行,但你很難把里面那些充斥的仇恨情節(jié)剝離開來“去其糟粕”,這些東西就是此書靈魂的一部分,沒有這些所制造的情緒,此書的閱讀根本不會給我?guī)砟菢拥谋ㄐ钥旄?。畢竟是以南北?zhàn)爭為骨架講述的大時代下的愛情故事,沒有這個骨架,以及其上附著的種族情緒加持,整個故事就會變成普通的網(wǎng)絡肥皂劇。這就好像你要是剝離了“日瓦格醫(yī)生”的俄國革命背景及其附加的情緒,那個故事也就剩不下什么。或者說,你在燉湯時放入罌粟,這湯異乎尋常的鮮美和別的輔料也有關系,只是主要是因為什么是毫無疑問的。

所以沒錯,四處插入注釋可能會破壞閱讀的快感,但,那正說明了這種快感來自哪里。我們不該僅僅看到此書的技法高超之處,更要明白她對人精神的破壞。”

發(fā)出之后,引起了很多網(wǎng)友的興趣,也收獲了若干批評——大意是筆者在對一部講述愛情和個人奮斗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進行政治正確的上綱上線。這讓筆者感到寫一篇對《飄》的文本解析,并厘清這本書在中國和美國政治中的位置及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就筆者所見,目前中文世界對《飄》的討論,仍限于簡單的情節(jié)介紹。

《飄》與中國

隨著黑命攸關運動(Black Lives Matter)的再次興起,美國HBO公司宣布對自家視頻平臺HBOMAX上的電影版《飄》(即《亂世佳人》)暫時下架,并在補充了芝加哥大學電影藝術系教授杰奎琳·斯圖亞特對該片所涉歷史背景與種族問題的解釋后,重新上架。此事在美國雖然也引起了一定的討論,但在萬里之外的中國,卻形成了一場大得多的輿論風暴。

很多人產(chǎn)生了誤解,以為影片《亂世佳人》在整個美國被禁——實際HBOMAX只是美國多家擁有此片的視頻平臺之一,更別說只是臨時下架加個背景介紹罷了。但哪怕對此事了解比較準確的人士,也有很多感覺不適。大伙不約而同的將此事聯(lián)想到中國的“文化大革命”,以為美國要重蹈中國覆轍,走向“文革”。

《亂世佳人》在大洋彼岸的風吹草動,能夠如此撥動中國人的神經(jīng),不是偶然事件??梢哉f,這部贊美美國南方奴隸制度的作品對中國人有特別意義:一方面,她應屬于中國正統(tǒng)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下標準的反動毒草;但另一方面,正是因為這一點,她又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征。

1949年以來,《飄》的意識形態(tài)問題導致此書長期不能出版。改革開放之后,1979年9月浙江人民出版社決定重印《飄》的傅東華譯本,立即引起全國轟動,一時間洛陽紙貴。但此事又引發(fā)了一場政治事端:1980年1月29日,《解放日報》刊登署名為“林放”的文章《飄到哪里去》對該書進行批判,后來在中國高層領導人會議上,又有人質疑:這本書一出版,社會主義真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

盡管有這些政治阻力,《飄》最終還是順利出版。這也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和思想解放的象征性事件。

1990年代初,影片《亂世佳人》作為電視譯制片進入中國,一時間萬人空巷。當年全國女孩最為熟悉和崇拜的外國女明星有兩位,主演《亂世佳人》的費雯麗和主演《羅馬假日》的赫本。

從“反動毒草”到新時代政治正確,《飄》成了中國政治光譜中的符號:喜愛《飄》等于思想開放,批評《飄》就成了搞文革。這固然是明擺著的無稽之談,畢竟真要達到“搞文革”,至少也要將這部作品重新禁止出版。但在對《飄》符號化和二元化的政治語境之下,這些重要的區(qū)別被滑坡論一筆勾銷:今天批評《飄》,明后天大概就要禁止了,再然后“文革”就要來了。所以連批評都不能批評,誰批評《飄》,誰就將我們推上了通往奴役之路。

《飄》之解析:文學與政治

事情這么嚴重,當然不會再有空間對這部作品進行誠心誠意的討論。在中文世界中,對《飄》的論述大多停留在簡單的情節(jié)介紹和中心思想歸納上:《飄》表現(xiàn)了幾位主人公的愛情和悲歡離合,以及斯佳麗的個人奮斗。又順帶著展現(xiàn)了南方的生活。

但這種歸納,甚至無法解釋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為何這本書的名字要叫“Gone With The Wind”或者“飄逝”?到底什么東西飄逝了?這個名字與斯佳麗/雷特/阿什利的三角戀愛又有何關系?如果這是本愛情小說,書名為何不是“斯佳麗與雷特”之類?

只要讀過這本書,就知道這書名很明白的體現(xiàn)了作者意圖。作者遠不止于要描寫幾個人的愛情與奮斗而已,她要寫的,是一部浸泡著種族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南方英雄史詩。只有“南方史詩”這幾個字,才能對得起這本書的宏大精致。抽離了意識形態(tài)和輔助的時代背景,愛情和奮斗的故事將異常單?。蝗绻媸且詫憪矍楹蛫^斗為目的,這本書又顯得莫名其妙的冗長。比如,書中對內戰(zhàn)后“重建”時期南方政治的大篇幅描述又是為了什么?

《飄》首先是一部政治作品。意識形態(tài)在書中的地位如此重要,以至于它非但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般的單純愛情作品,甚至也不像同樣帶有意識形態(tài)色彩和歷史講述性質的另外幾部作品,如俄國愛情作品《日瓦戈醫(yī)生》、日本個人奮斗勵志作品《阿信的故事》、臺灣地區(qū)關于家庭離合的作品《悲情城市》等等。真正可以與《飄》比擬的,是格里菲斯的《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雷芬施塔爾的《意志的勝利》。《一個國家的誕生》里也有愛情,《意志的勝利》里也有體育,但它們真正要表達的并不在此。

作為一部政治作品,《飄》的最有力之處正好在于,她又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當年筆者因先讀過《飄》的英文原版,觀看《亂世佳人》時馬上發(fā)現(xiàn),這部曾令好萊塢傾盡全力,也是譽滿天下的電影單薄得有點像原著的過家家版本。讀者的確可以把《飄》當作文學閱讀——讀了之后就會自然接受其中的意識形態(tài)。

基于塔拉莊園和亞特蘭大兩個斯佳麗活動的場所,作者非常成功地再造了當年整體社會環(huán)境和時局,為讀者構架了通向平行宇宙的時間機器。如果讀者不具有對真實歷史的充分了解,就會產(chǎn)生親眼目睹歷史的幻覺并無法自拔地陷入作者的意識形態(tài)和共情陷阱。很多中國讀者和筆者一樣,閱讀此書時,對美國南方奴隸制度了解多來自教條、枯燥和意識形態(tài)化的中學歷史教科書,根本無法和《飄》中細致入微的描寫抗衡。

《飄》是一本很有說服力的書,她的說服力不是來自于理性的論證,而來自關閉讀者的理性。

幸運的是,通過文本分析的手法,我們能夠從書中人物、人物關系、社會和歷史再造、一步步走出這座華麗的思維和情感迷宮,最終拆解《飄》的魔力。

1、斯佳麗(Scarlet)

《飄》的主線人物。斯佳麗的核心故事正是個人奮斗。作為南方莊園小姐,愛爾蘭人的女兒,她具有原始和頑強的生命力以及愛爾蘭式的血性和土性。斯佳麗一方面頭腦精明,另一方面對以南方“退邦”事業(yè)為代表的各種形而上宏大敘事既不理解也無興趣。正因為如此,她永遠積極進取,在和平的順境中用自己的美貌和魅力輕松游走于南方上層貴族男權社會,毫不留情的獲取自己想得到的一切;在戰(zhàn)時和南方戰(zhàn)敗后社會毀滅的逆境下又能頑強求生,保衛(wèi)自己保衛(wèi)家人,一有機會,立即不惜代價不計毀譽地奮力爭先再起。斯佳麗代表了作者心目中從灰燼中重生的佐治亞。

作者用了不少篇幅構造戲劇化場面刻畫斯佳麗的“傻白甜”,一方面為了和她內在的精明與頑強構成對比,另一方面則是有意讓斯佳麗討讀者的喜愛。

比如在塔拉莊園,戰(zhàn)敗后精神受到巨大打擊的阿什利向斯佳麗詠嘆南方詩情畫意的殿堂之飄逝,自己精神上無家可歸只能對現(xiàn)實不斷逃離,斯佳麗完全不能理解滿頭問號,唯有聽見“逃離”一詞才睜大眼睛以為終于明白了阿什利要說什么——阿什利一定是想和她私奔!

可以說,斯佳麗和“阿甘”有很多類似特征。

正因為她的血性和土性(或奮斗精神)有超越時代的普適性,所以她永遠不會像阿什利那樣被時代所毀滅。無論天災人禍,斯佳麗在不斷地向前走,摔倒又爬起來,永遠不停留。這樣,作者就很方便地用她串起了一個時代巨變的故事:1861-1873這美國歷史上最動蕩和關鍵的12年,從戰(zhàn)前到內戰(zhàn)到重建。就像不斷奔跑的阿甘串起了美國戰(zhàn)后30年劇變的歷史。

《飄》像一臺時光機器,斯佳麗就是時光機的引擎。

2、阿什利(Ashley)

如果說斯佳麗具有超越時代的能量,那阿什利就是舊時代的墓碑和人俑。他正面代表了美國老南方上層貴族文化和田園牧歌生活方式。阿什利本人的話很好的概括了作者對這種文化的理解:生活是一場美好的戲劇,人只是旁觀者。

“Gone With The Wind”應該更準確的翻譯為《飄逝》。斯佳麗在時代的狂風中不斷挺進,阿什利則一點點精神死亡。他也并非沒有過再造自我的機會和努力,比如曾經(jīng)想過離開南方去紐約尋找工作機會,但這一點反叛被斯佳麗(還有梅蘭妮)輕而易舉的粉碎。

3、雷特(Rhett)

雷特表面上看是個特立獨行和非常叛逆的人物。他的叛逆程度似乎還超過斯佳麗。斯佳麗對“退邦”這類意識形態(tài)毫不在乎,但明哲保身不主動挑戰(zhàn)。雷特則永遠本能地出口傷人,靠譏諷“南方事業(yè)”在貴族上層不斷制造尷尬。

作者的設定是,斯佳麗內心所想與雷特并無不同,但為了維持貴族淑女的人設而裝模作樣故作矜持;雷特則抓住這點不斷調戲斯佳麗,偏要宣布斯佳麗要加以掩飾的想法。這種寫法的作用一是增加感情戲的趣味,二是借雷特揭示斯佳麗內心于讀者,完成對斯佳麗本人的塑造。

但如果我們結合真實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作者的這些饒有趣味的人物描寫存在不少深層次的問題。

4、“個人奮斗”?

就拿斯佳麗“個人奮斗”來說,很容易問出以下問題——她到底面對何種“逆境”,“奮斗”又有多難?

斯佳麗的困境來自南方為蓄奴挑起內戰(zhàn)又一敗涂地所帶來的困苦,以及黑人解放和為黑人謀求平等的短暫“重建”政策給前奴隸主造成的一時狼狽。她的最低點是亞特蘭大被聯(lián)邦攻陷后剛剛逃回塔拉的時刻:奇跡般的,塔拉莊園幸免于難未被焚毀,住房和土地都在。主要困難是:黑奴被解放后幾乎跑光,塔拉的小姐們不得不像黑奴一樣下地干活了!而且斯佳麗甚至不是手無寸鐵:她用亡夫查爾斯留下的手槍擊斃一名流竄而至的聯(lián)邦士兵并獲得若干急需供給。

斯佳麗還有強大的人際關系。在塔拉被課以重稅面臨被沒收之際,她去亞特蘭大尋求幫助。很快就找到家族老友,靠倒賣戰(zhàn)爭剩余物資發(fā)了小財?shù)母ヌm克,拿到急需的300美元。然后又和剛剛出獄的雷特恢復聯(lián)系。雷特大發(fā)戰(zhàn)爭財,在英國銀行存有50萬巨款,一躍而成亞特蘭大首富,出手極為闊綽,很快幫斯佳麗買下心儀的木材加工廠——作者米歇爾的祖輩正是靠戰(zhàn)后在亞特蘭大賣木材發(fā)家。

所以斯佳麗的個人奮斗更像是南方上層在短暫狼狽后,利用根深蒂固特權迅速實現(xiàn)的卷土重來。作者把斯佳麗的痛苦寫的栩栩如生,輕易造成了一個情感陷阱:在讀者滿含同情和斯佳麗悲歡與共的同時,自然而然達成了對廢奴觀點在情緒上的否定和仇視。

5、“叛逆”?

再拿斯佳麗/雷特的特立獨行和叛逆來說,他們的叛逆具體針對什么,又到了何種程度?

前面說過,斯佳麗/雷特毫不在乎甚至大開嘲諷的,是書中反復提到的的“南方事業(yè)”,指不惜以戰(zhàn)爭為代價退出美利堅聯(lián)邦這一非常具體的政策。

這或許與作者本人生活經(jīng)歷有關。作者家庭為南方奴隸主貴族后裔,小時候在飯桌上,家中長輩無休止的講述李將軍統(tǒng)帥下南軍英勇無敵的故事,以至于直到10歲她才極度震驚的知道,南方和李將軍實際是戰(zhàn)敗方!作者回憶,這對她心靈造成了沉重打擊。雷特嘲諷的對象,那些夸夸其談南方士兵能夠以一當十痛擊北方揚基佬的顢軒奴隸主貴族,不就是作者小時候飯桌上打腫臉充胖子幾十年如一日的長輩們嗎?顯然,這樣的經(jīng)歷讓作者對于“退邦”這一南方事業(yè)不可能有完全正面的看法,或許多少摻雜了上當受騙的感覺——所以才通過雷特之口說出譏笑“南方事業(yè)”的各種金句。比如有人氣憤地質問雷特是不是認為無數(shù)南方兒女為之流血犧牲的事業(yè)不夠高貴,雷特膾炙人口的答道:您被火車撞死,就能讓鐵路公司變得高貴?

非常痛快。但稍微細想就會發(fā)現(xiàn),雷特對南方事業(yè)的否定僅僅來自技術層面——他知道,實力上看南方必敗、“退邦”事業(yè)自不量力、南方士紳不知天高地厚。但是雷特不曾想過的是:“退邦”又為了什么?為了“州權”?“州權”又要用來做什么事?

這一切都是為了保住奴隸制度罷了。雷特/斯佳麗對南方事業(yè)的否定不包含任何對奴隸制度本身正義性的懷疑。

但如果奴隸制是正義的,則“退邦”在道德層面也將為正當而不是相反,被嘲弄的南方士紳反而站在正義的一邊。所以,盡管南方事業(yè)必敗,也會是悲壯的失敗。而雷特/斯佳麗必將在道義上否定自我。

事實正是如此:亞特蘭大城陷之夜,雷特帶斯佳麗/梅蘭妮突圍出城,路遇南軍敗退的“悲壯場面”,兩人均受到“精神洗禮”,都作出了有違其“叛逆”,“超然”人設的驚人舉動。

先是雷特一開始還在不知趣的嘲笑敗退士兵,據(jù)說對政治無感的斯佳麗頭一次義憤填膺。

然后斯佳麗故態(tài)復萌,沒心沒肺地感嘆幸虧雷特沒參軍,又引起了雷特極大情緒反彈——居然當場參軍,三更半夜拋下了斯佳麗和奄奄一息的梅蘭妮孤兒寡母,追趕南軍殘兵敗將心甘情愿做炮灰證明自我去了。

所以繞了一圈,又回到了人形墓碑阿什利早就給出的“標準答案”:佐治亞要戰(zhàn)斗,我就跟著去戰(zhàn)斗,不過我的希望是,要是北方能讓我們和平退出就好了。

這真是何苦!

書中有一處斯佳麗真正有些接近了對奴隸制度本身的否定。戰(zhàn)后在亞特蘭大,斯佳麗開木材廠為了逐利,使用了監(jiān)獄犯人進行苦役勞動。這一做法引起了整個貴族社會的反感和疏遠。斯佳麗很不服氣,冒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想法:你們之前不也都在使用奴隸嗎?!

但馬上,斯佳麗就意識到了自己想法的“錯誤”:不不,我錯了,以前我們的黑奴過得很好,比現(xiàn)在他們被解放后要好得多!

與其說這是斯佳麗的想法,倒更像是作者自己意識到了漏洞在加以修補。

6、南方淑女梅蘭妮(Melanie)

書中另一個重要性與斯佳麗不相上下的人物是梅蘭妮。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角色:一方面弱不禁風,靦腆羞怯,各種困境中全靠斯佳麗的保護和照顧;但另一方面,梅蘭妮又具有異常強大的精神力量——她才是斯佳麗乃至雷特在南方社會生存的保護傘。

梅蘭妮的力量來自于她既頭腦聰明,又是一個標準的“南方淑女”——Southern Belle。

“南方淑女”是南方奴隸制度的特有產(chǎn)物。戰(zhàn)前南方是一個高度男性父權化的社會,但婦女也能通過蓄奴提升地位。斯佳麗/梅蘭妮這樣的大莊園主小姐,社會地位遠遠高于普通白人男性貧民,也高于監(jiān)工威爾克森代表的中間階層。作為交換,她們又必須遵守一套管到生活方方面面舉手投足的“南方淑女”行為規(guī)范:其象征,就是她們要穿的那身標準服飾——維多利亞式的Hoop Skirt。

《亂世佳人》劇照,斯佳麗身著Hoop Skirt

只是這一點,就說明了“南方淑女”和奴隸制度的關系——這套緊身衣裹住的婦女連日常生活都難以自理,必須被眾多奴隸照顧。實際上這套衣服連穿上都要費一番功夫。

斯佳麗在媽咪幫助下穿Hoop Skirt

反過來,“南方淑女”又成了為奴隸制度進行道德辯護的武器:據(jù)說正是因為蓄奴,才讓婦女有可能脫離低下的生產(chǎn)勞動,一心一意去做“淑女”。同時,作為莊園女主人的淑女,能仁慈地對待黑奴,并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帶領他們脫離野蠻狀態(tài),甚至認識上帝和耶穌基督云云?!?】

邦聯(lián)滅亡之后,“南方淑女”又成了一套文化狗哨。奴隸制度和種族隔離的辯護士們大言不慚的宣稱,他們懷念和想要保存的,只是一種南方“文化”罷了。在2015年,佐治亞大學系統(tǒng)和學校各“兄弟會”學生組織達成一致,禁止在各種體育和其他社團活動中展示“南方淑女”的Hoop Skirt“傳統(tǒng)服裝”,引起了一場爭議。【2,3】美國右翼組織Federalist Society發(fā)表文章曰:Hoop Skirt的含義是自由而非壓迫。讓人瞠目結舌?!?】

7、“淑女”鎮(zhèn)壓下的“叛逆”

再回到梅蘭妮和斯佳麗/雷特的關系。斯佳麗因母親艾倫自幼教導,非常熟悉“南方淑女”一套規(guī)則(其實艾倫和梅蘭妮實為同一人物的分拆),只不過她內心毫不在乎自己是否淑女,只是出于精明表面服從避免受到指摘,并在規(guī)則間游走最大化自己利益。

但梅蘭妮則是不折不扣的“南方淑女”的化身。最終,“南方淑女”梅蘭妮鎮(zhèn)壓了“叛逆者”斯佳麗/雷特:斯佳麗/雷特所知道的她都知道,她頭腦聰慧、開放和見識程度不在斯佳麗/雷特之下。但同時,她又能做一個真正的淑女,為南方社會奉為道德楷模。全仗她的袒護,斯佳麗/雷特才沒有被南方社會驅逐。而梅蘭妮做到這一切又貌似十分輕松,總能四兩撥千斤的化解矛盾,為斯佳麗/雷特辟出生存空間。

在梅蘭妮的羽翼下,斯佳麗/雷特得意地放飛自我,南方社會則敢怒不敢言。

書中多次描寫斯佳麗和雷特對梅蘭妮的看法。斯佳麗心中對作為情敵的梅蘭妮十分不忿,但總是不得不為梅蘭妮的勇氣所折服,捶胸頓足地后悔為何在回懟執(zhí)行南方禮法的三姑六姨方面,居然一次次被弱不禁風的小姑子搶了先。至于雷特,平時對其他南方貴族挖空心思諷刺挖苦,但對梅蘭妮永遠畢恭畢敬。

顯然,作者一方面想要描寫個性的斯佳麗/雷特,但又不容許他們反叛過度以至于真的否定了南方禮法,所以梅蘭妮就恰到好處的出現(xiàn)了。

梅蘭妮非但是斯佳麗/雷特的保護傘,她干脆成了整個南方邦聯(lián)的主心骨,內戰(zhàn)后亞特蘭大上層社會全靠她一人維持才免于分崩離析。只要淑女梅蘭妮還在,南方精神就不滅——南方邦聯(lián)男性從趾高氣昂到一敗涂地,再把女性推到前面,自己偽裝成被壓迫者和受害者。

8、杰拉爾德(Gerald):塔拉的土地神,奴隸制的偽證者。

斯佳麗的父親杰拉爾德在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關鍵地位。

首先,斯佳麗的愛爾蘭血性和土性均遺傳自父親。更重要的是,杰拉爾德繼承了愛爾蘭先輩的土地精神和反抗傳統(tǒng):其家族在愛爾蘭代代反抗英國,他本人就是因為要逃脫英國當局的抓捕才獨自來到佐治亞開拓,并最終獲得塔拉莊園成為大奴隸主。經(jīng)過這種描寫,大奴隸主從壓迫者猛然變成了反抗者。而且,他還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所有的愛爾蘭先祖的血淚史都成了塔拉莊園的道義砝碼。

這種情感還不斷被有意無意地從塔拉莊園推廣到整個美國南方——盡管愛爾蘭人在南方奴隸主階層中十分罕見。連書中都描述,杰拉爾德的愛爾蘭土性是周圍莊園主的笑料,只是因為妻子艾倫是個模范淑女他才獲得接納。

在書中,愛爾蘭與英國之間的關系被非常露骨的用來比擬南方邦聯(lián)與美國聯(lián)邦的關系。17世紀英國對愛爾蘭的一系列實力對比眾寡懸殊的戰(zhàn)爭被不斷嫁接到南北戰(zhàn)爭。

例如1690年的博因河之戰(zhàn)【5】——杰拉爾德的先祖多人在這場戰(zhàn)役中喪生。而杰拉爾德之所以逃到美國,就是因為他在家鄉(xiāng)與屬于親英奧蘭治會的收租人發(fā)生爭吵引起。杰拉爾德罵收租人為“奧蘭治雜種”后,對方立即哼起贊頌英國勝利的“博因河之歌”反擊。這種往家族和民族傷口撒鹽的做法突破了杰拉爾德的忍耐極限,他動手打死收租人,被英國當局以100英鎊懸賞人頭??梢哉f,這一描寫集中了杰拉爾德、其家族、愛爾蘭民族、天主教會同英國幾百年的國恨家仇。作者讓濃縮了宗教、土地、種族多種因素的杰拉爾德來到佐治亞,并幾次通過他和斯佳麗的口提到“博因河”,就是為了在情感上把愛爾蘭的反壓迫史連接到美國南北關系問題。

另外,在亞特蘭大陷入謝爾曼部隊包圍圈之際,作者又借斯佳麗說出了1649年卓蓋達之圍的歷史【6】。當年在卓蓋達鎮(zhèn)陷入包圍的愛爾蘭天主教邦聯(lián)軍民(對,也叫邦聯(lián)“Confederation”)面對五倍兵力的克倫威爾部隊,彈盡糧絕卻寧死不降,戰(zhàn)斗到最后一滴血,共有2800人戰(zhàn)死,僅200人被俘。

這種煽情終于在亞特蘭大陷落后斯佳麗帶著梅蘭妮九死一生逃回塔拉時達到了高點。此時整個佐治亞一片狼藉,斯佳麗母親病死,杰拉爾德精神失常,塔拉的奴隸幾乎跑光。但奇跡般的,塔拉莊園幸免于難未被焚毀。半瘋的杰拉爾德告訴女兒,當聯(lián)軍要放火燒園時,他站在門前拒絕離開,也拒絕搬走因傳染病臥床不起的妻女,發(fā)誓全家要和塔拉同歸于盡。聯(lián)軍被這種愛爾蘭式的氣魄震懾,終于悻悻離開。

此情此景,書中描寫,斯佳麗看著半瘋的父親,似乎看到了神奇的意象:

“杰拉爾德說話聲音越來越小,渙散的目光灑向塔拉的院墻。斯佳麗仿佛看到,無數(shù)愛爾蘭先祖的鬼魂擠在杰拉爾德肩頭嘶吼,他們?yōu)槭匦l(wèi)幾畝貧瘠的土地戰(zhàn)斗到最后一滴血,他們絕不離開!絕不放棄他們曾生活過、耕種過、愛過、繁衍過的家園?!?/p>

一寸山河一寸血。讀者不哭不是人——然后只好五體投地的承認斯佳麗一家對塔拉的產(chǎn)權合法性,以及南方生活方式的正義性。只是,如果讀者把被精神原子彈打得粉碎的理智撿回來拼一拼,就會明白愛爾蘭的抗英斗爭和南方為奴役黑人而發(fā)動的叛亂風馬牛不相及。在道義層面上豈止不可比,干脆剛好相反。

這實質是在盜用愛爾蘭人的苦難為南方奴隸制作偽證,是拿杰拉爾德家族在用愛爾蘭被剝奪和壓迫的歷史為他們在美國奴役他人并參與叛亂最終被鎮(zhèn)壓的事實增添悲情,是明確無誤的歷史碰瓷。

更何況,作者之前不久剛讓雷特嘲笑過這類觀點:您被火車撞死,就能讓鐵路公司變得高貴?

9、南奸(Scallawag)與白皮垃圾(White Trash)

書中塑造的白人群體中的反面人物,除了來自北方的聯(lián)軍將士與執(zhí)行接管的工作人員(Carpetbagger)外,在南方本土有兩種人,一是在重建時期積極和聯(lián)邦合作的南奸;二是南方?jīng)]有奴隸需自己耕種的白人貧民,即所謂白皮垃圾。

二者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斯佳麗家被開除的監(jiān)工威爾克森(Jonas Wilkerson)和塔拉的窮人鄰居斯萊特瑞(Slattery)一家。書中為丑化他們做了很長的情節(jié)鋪墊。

書中描述,斯萊特瑞家沒有奴隸,要自己耕種,人丁眾多卻只有三畝薄田。因為棉花收成很差,要靠塔拉和十二橡樹兩大莊園的施舍方能勉強度日。斯佳麗母親艾倫對斯萊特瑞一家非常仁慈,幫他們治病接生,照顧無微不至。戰(zhàn)時斯雷特瑞家人感染痢疾,艾倫為救助他們自己也染病并傳染給了斯佳麗留在塔拉的幾位妹妹。最終艾倫不幸病死。

而威爾克森為北方出身,戰(zhàn)前為塔拉莊園監(jiān)工,工作本身還算盡職盡責,但因只是監(jiān)工并未蓄奴沒法進入南方上流社會娶到貴族小姐,于是和斯雷特瑞家女兒艾米私通,造成艾米懷孕難產(chǎn)嬰兒夭折,艾米因艾倫盡力救治才保住一命。因為這種傷風敗俗的行為,艾倫要求杰拉爾德解雇了威爾克森。

威爾克森由此對斯佳麗一家懷恨在心。南方戰(zhàn)敗后,他和艾米結婚,并加入來接管的聯(lián)邦政權,擔任“自由黑人事務局”(Freedmen's Bureau)官員。之后公報私仇,對塔拉莊園課以重稅,指望借此沒收塔拉并廉價賣給斯雷特瑞家。斯佳麗被迫到亞特蘭大尋求幫助,嫁給了靠倒賣戰(zhàn)爭剩余物資發(fā)了小財?shù)母ヌm克·肯尼迪才拿到三百美元保住塔拉。

這種描述給讀者留下的印象是,斯雷特瑞是一戶忘恩負義的賤民。但如果仔細想想,這戶賤民豈不就是斯佳麗那些愛爾蘭藍血先祖的現(xiàn)實版?他們字面意義上踐行著作者對戰(zhàn)斗的愛爾蘭祖先的描述——“為守衛(wèi)幾畝貧瘠的土地戰(zhàn)斗到最后一滴血,絕不放棄生活過、耕種過、愛過、繁衍過的家園”。

斯雷特瑞一家的三畝薄田地夾在塔拉和十二橡樹兩大種植園之間,但他們堅決不接受杰拉爾德開出的高價,窮兮兮地在那里硬挺。這時就不叫“守衛(wèi)貧瘠土地絕不離開”了,這是白垃圾臟了貴族們的眼。

守著三畝田的斯雷特瑞一家一堆孩子,女兒艾米和塔拉監(jiān)工有私情。這也不叫“愛過、繁衍過的家園”,這是亂搞破鞋傷風敗俗。塔拉監(jiān)工因此還要被開除。

同樣的事情,既可以描寫成英雄先祖為整個南方作證,又可以描述得十足下賤供讀者輕蔑。到底如何,全看作者選擇。

而個人奮斗,顯然斯雷特瑞一家才叫真正的個人奮斗——一無所有、百折不撓、屢敗屢戰(zhàn)。

但是,這樣的賤民討生活,也配叫“個人奮斗”?

10、讓一切人貧窮的奴隸制度

更深層次的,是南方地權和經(jīng)濟結構問題。作為情節(jié)重要部分的塔拉莊園爭奪戰(zhàn),影射了內戰(zhàn)后重建時期的土地改革。聯(lián)軍統(tǒng)帥謝爾曼將軍一度許諾,會沒收奴隸主土地分給解放的黑奴,實現(xiàn)耕者有其田。每家能夠分到四十英畝,再由國家配給一頭騾子。這就是所謂“四十畝地一頭騾”政策。可惜在林肯遇刺之后,這些經(jīng)濟平等政策完全被擱置。不難理解,這一政策在《飄》中被拎出來反復詛咒,塔拉之爭正是要控訴聯(lián)邦政府(根本未能實施)的土地政策。

在情節(jié)進行到斯佳麗面臨塔拉被沒收風險時,作者寫到:斯佳麗還沒有意識到,游戲規(guī)則已經(jīng)完全變了。人們不再能夠通過誠實勞動獲得應得的報償。

用這樣一句話去描寫一出生就在奴隸血汗上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大莊園小姐,而針對的則是“白垃圾”自耕農(nóng)和解放黑奴,是字面意義上的顛倒黑白。

而實際上,盡管作者大書特書塔拉莊園對斯雷特瑞一家的大恩大德,斯雷特瑞的貧窮和塔拉卻有直接聯(lián)系。除了土地的過度占有,奴隸制使得除奴隸主之外的一切人貧窮——不僅是黑奴,還包括不蓄奴的自耕農(nóng)。沒有人能和奴隸的無償勞動競爭。其實,美國內戰(zhàn)的最大原因,恐怕還不是北方的廢奴理念本身,而是美國在西進過程中前線州是否可以蓄奴的問題。南方奴隸主堅持將奴隸制向西推進,這會導致前去開墾的北方貧民像斯雷特瑞家一般陷入赤貧,這才是北方所真正不可接受的。如果南方愿意妥協(xié)將奴隸制控制在已有范圍,北方恐怕會睜一眼閉一眼。

而南奸威爾克森,最后也落得了他的“應有下場”。在奪取塔拉莊園失敗后,他又進一步作出更多大逆不道的行徑:竟敢用種族平等理念煽動黑人!他竟然告訴解放黑奴,他們有權和白人通婚!這導致了斯佳麗朋友托尼(Tony)家的前黑奴勞工對托尼姐姐,莊園主小姐薩莉(Sally)說出了大不敬的言論。最終,已經(jīng)加入了3K黨的托尼和阿什利合作私刑殺死了那名黑人以及挑唆他的威爾克森,并在斯佳麗和弗蘭克的幫助下逃往得克薩斯。

11、斯佳麗隨身小女奴普莉西(Prissy)

再說《飄》中的黑人群體。這方面著墨最多的就是斯佳麗的貼身小女奴普莉西。書中對普莉西描寫非常惡意,甚至專門拿出最高潮的情節(jié)對之加以丑化。

亞特蘭大城陷之日,偏偏趕上梅蘭妮難產(chǎn)。此時普莉西各種搞砸,先聲稱自己一切都會(其母迪爾西是十二橡樹和塔拉的接生婆),在梅蘭妮奄奄一息醫(yī)生又無法到來時終于承認自己撒謊,讓斯佳麗和讀者都大吃一驚,被斯佳麗一把捉住大扇耳光。這一出其不意的描寫完全控制了讀者,讓讀者先咬牙切齒的感到這小女奴真是下賤奸滑,接著又大叫斯佳麗的耳光真是解氣,這些黑奴不打行嗎?!

斯佳麗好不容易為梅蘭妮接生后,險些闖下大禍的普莉西又自吹自擂起來。斯佳麗開始了詠嘆:揚基佬居然想解放黑人!就讓他們嘗嘗對付這幫人的滋味吧!

顯然是擔心對這一經(jīng)典場面表現(xiàn)不足,對普莉西黑得不夠到位,電影編劇還要格外加料。電影中描述普莉西挨打之后,被斯佳麗打發(fā)去找雷特幫忙,一見到雷特就搖頭晃腦地聲稱接生是自己的功勞,斯佳麗只是打打下手——這樣的段子在書中并不存在。

還有一點,普莉西被表現(xiàn)得毫無勇氣,只要聽說聯(lián)軍要來就嚇得又哭又鬧,大叫“揚基佬要來抓我們啦”——這又是段被發(fā)明的歷史。實際上南方黑奴在聽說聯(lián)軍即將到來時非常興奮,都在暗地偷偷商量憧憬自由之后的時光,有不少人直接逃走主動加入聯(lián)軍。哪怕《飄》中也明白地寫道,塔拉被解放后,奴隸全部跑光,僅剩下3人。作者似乎沒有意識到,這和她要表現(xiàn)普莉西膽小如鼠時描寫黑奴一聽見聯(lián)軍就立馬嚇癱之間本身就構成矛盾。

12、媽咪(Mammy)/“撲克”(Poke)/迪爾西(Dilcey)

三人均為斯佳麗家忠仆??傮w描寫相對正面。在書中,黑奴為人好壞完全可以通過對奴隸主的忠誠程度判定。比如,《飄》中不存在這樣的黑奴:對主人并不忠誠,但同時勤勞善良。但反過來,就算對主人忠誠的黑奴,作者也照樣要進行矮化。

比如媽咪和“撲克”,對主人忠則忠矣,卻仍然鼠目寸光。哪怕莊園里已經(jīng)食不果腹,他們仍不愿意自貶"house nigger"身價,下地干活變成“field hands”。反倒是大小姐斯佳麗身先士卒像“白垃圾”一樣摘棉花。所以對這些忠仆,斯佳麗仍然詠嘆:黑人真蠢吶!無論什么事情,只要你沒告訴他們,他們就想不到!揚基佬竟然想解放這幫人!

迪爾西是“撲克”的妻子,普莉西母親,原為12橡樹莊園女奴頭人和接生婆。被斯佳麗父親杰拉爾德買到塔拉莊園,家庭團聚,因此對斯佳麗一家感恩戴德。

在媽咪/“撲克”/迪爾西三人中,迪爾西地位不如另外兩人,但書中對她評價最高。首先她知恩圖報,在塔拉被解放后拒絕離開;然后她不像其他黑奴一般溜奸?;?,而是任勞任怨,摘棉花也不在乎;甚至她還有自己的頭腦——她一來塔拉就把女兒普莉西推薦為斯佳麗的貼身女奴來排擠媽咪提高自己地位。在書中,根本沒有第二個黑奴能夠聰明到主動設法掌控和改進自己社會地位的。

為何作者允許迪爾西如此“出類拔萃”,原因也非常簡單——她是黑人和印第安人混血。作者認為,印第安人可以不像黑人那樣天性下賤。然后,通過將迪爾西和其他黑人進行血統(tǒng)對比,作者又把黑人作踐一遍——書中寫道:因為迪爾西有印第安血統(tǒng),所以她天生具有某種自尊。言下之意,黑人奴隸天生毫無尊嚴。作者還專門點出,連媽咪這種形同斯佳麗母親的高層女奴,她的自尊都不過是長期教化的結果罷了。

13、迪爾西與“撲克”的夫妻團聚

《飄》中,迪爾西,“撲克”,普莉西在杰拉爾德幫助下家庭團聚的故事,微妙地反映了更多南方“田園牧歌”的真相。

奴隸制度下,黑奴的家庭和婚姻不受任何法律保護,奴隸主可隨意將家庭拆分賣給不同下家。而像老杰拉爾德一樣能夠僅僅為了讓奴隸家庭團聚就去購買其家人,則聞所未聞。實際上,哪怕是這么一個虛構的案例,書中也描寫,這是因為杰拉爾德實在抵擋不住自己隨身侍從奴隸“撲克”的糾纏才做的?!皳淇恕笔撬f園地位最高的奴隸,多年跟隨照顧杰拉爾德并出謀劃策,為他打江山立下汗馬功勞。按照《飄》的觀點,他簡直可以被視作杰拉爾德的家人。更何況,十二橡樹莊園的阿什利一家和塔拉的斯佳麗一家是莫逆之交,完全愿意將迪爾西和普莉西白送。但杰拉爾德在商言商,花了3000美元巨款買下了這對母女,能買下普莉西是迪爾西反復懇求的結果。

杰拉爾德在做了這樣一件好事之后,居然感覺非常害羞——多花一筆把小普莉西專門買下,純屬虧本買賣,簡直難以對包括妻子艾倫在內的家人啟齒。很顯然,他并不覺得他的善心會讓身為南方淑女模范代表、據(jù)說對莊園黑奴無限體貼照顧的艾倫所理解和樂意,以致于不得不對女兒表態(tài),再也不能允許本莊園黑奴與外莊園黑奴結婚,省得麻煩——奴隸制度下,奴隸要結婚也得奴隸主批準。

無論《飄》把南方奴隸制寫得如何溫情脈脈,把莊園主對奴隸的照顧寫得如何無微不至,仍然沒能成功掩蓋這個不是秘密的秘密:要是奴隸主不考慮“經(jīng)濟規(guī)律”僅僅出于善心就幫助哪怕地位最高的黑奴家庭團聚,則盡管不是違法,也至少有違社會規(guī)范。

那么社會規(guī)范能夠接受的獎勵忠誠奴隸的最高標準是什么?在缺衣少食的最困難時期,“撲克”四處為塔拉覓食,連買帶偷,差點被別人開槍打死。帶傷逃回塔拉之后,斯佳麗感激于他的忠誠,許諾將在杰拉爾德百年之后,把他的懷表獎給“撲克”。僅此而已。

14、大山姆(Big Sam)

大山姆是書中另一個被正面描寫的黑奴。他在塔拉是統(tǒng)領下地勞動黑奴的頭人。被解放后,他一度在聯(lián)軍忽悠下前往北方。因個性忠厚老實,最終識破北方揚基佬的虛偽,回到亞特蘭大。之后殺死了意圖對斯佳麗不軌的解放黑奴,在斯佳麗一家?guī)椭虑巴f園躲藏。

書中描寫的大山姆反映了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的種族主義化的對黑人的刻板印象:四肢發(fā)達、大腦簡單。現(xiàn)在仍有人相信,黑人十幾歲時,身體和肌肉就像二三十歲的“正常人”一樣發(fā)達,但他們哪怕到了二三十歲,大腦發(fā)育程度仍然只相當于“正常人”十幾歲時水平。在這種偏見下,美國警察時常打死未成年黑人,因為據(jù)說他們的進攻性和危險程度不亞于成年人。很多普通白人也因這種偏見對被無辜殺死的非裔未成年人沒有同情(但同時,他們當然不會因為據(jù)說“二三十歲黑人頭腦發(fā)育相當于未成年正常人”就哪怕一星半點地考慮過黑人成年人犯罪是否該按未成年人處理)。

《飄》有一個顯著特點:喜歡通過被解放黑奴之口,為南方的“田園牧歌,主慈奴孝”辯護,反駁北方的廢奴觀點。這種“反駁”的中心思想是:南方奴隸主真正愛護黑人。北方揚基佬才歧視黑人。

比如,在斯佳麗詢問大山姆北方之旅時,大山姆控訴了揚基佬幾大罪過,包括:

i)否定南方莊園的田園牧歌,主慈奴孝。竟敢把《湯姆叔叔的小屋》當真,信謠傳謠。

ii)對黑人表面上平等相待——但是不理解黑人就是要被管起來。不告訴黑人日常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結果黑人無所適從,日子過不下去。

iii)只會給黑人發(fā)工資,但不照顧他們。黑人沒白人奴隸主照顧就不行,得了病都不知道怎么辦——大山姆深情回憶在塔拉得肺炎后被女主人艾倫照顧的往事,說自己很恐懼如果滯留北方得了肺炎又沒人照顧該如何是好,因此迅速返回南方試圖重回塔拉。

15、湯姆叔叔的小屋與尋血獵犬

《飄》非常糾結于反駁對廢奴運動起到很大作用的《湯姆叔叔的小屋》(出版于1852年)一書。非常有趣的一個細節(jié)是,《飄》中兩次講述,每個見到斯佳麗的北方婦女,因為《湯姆叔叔的小屋》的影響,都要詢問塔拉莊園有幾只追擊逃奴專用的尋血大獵犬——即善于嗅出人類氣味的bloodhound。而斯佳麗其實一輩子只見過一次該種獵犬,此狗不但不大且性格溫和等等。

問題在于,《湯姆叔叔的小屋》一書根本沒有提到過尋血大獵犬——書里提到的狗是美國常見的斗牛犬。所謂尋血大獵犬追擊逃奴的場面,來自于劇場為吸引觀眾對該書進行的改編【7】。沒有歷史證據(jù)表明,在《飄》描寫的美國內戰(zhàn)時期這種改編已經(jīng)出現(xiàn)。而《飄》中當然也沒有對這一點的任何提示。這說明很可能作者本人沒有真正看過《湯姆叔叔的小屋》,她對此書的了解恐怕來自于20世紀10-20年代對該書的若干次電影改編而已。

更有趣的一點,《飄》中共5處提到尋血獵犬,其中3處指北方婦女的偏見和斯佳麗的澄清(一生只見過一次尋血獵犬),但至少有一處,很明顯和北方婦女的誤解完全無關——當時全書尚未提到《湯姆叔叔的小屋》。

全書開頭的第二章寫道:“媽咪感覺她擁有奧哈拉家族的身體和靈魂,任何家族的秘密都是她的秘密;任何事情,哪怕嗅到一點點蛛絲馬跡,她都會像條尋血獵犬般上道追擊,毫不罷休。”

還有一處至少附近上下文沒有指向《湯姆叔叔的小屋》。第三十二章,斯佳麗從塔拉赴亞特蘭大找雷特求助,媽咪一定要隨行,斯佳麗哀嘆:“這真是一團糟,我身后跟上了一條尋血獵犬”。

所以,沒準塔拉真的有追擊用的尋血獵犬?否則這樣的比喻又從何談起呢?

16、黑奴與寵物

在書中用狗來比喻黑人多次出現(xiàn)。除了上面兩處將媽咪比喻成尋血獵犬,在第四十四章,書中如此描寫大山姆在亞特蘭大重逢斯佳麗時喜極而泣的場面:“山姆飛奔到斯佳麗的小馬車前,眼珠興奮的轉來轉去,一口白牙閃著光。斯佳麗一伸出手,就被山姆兩只大蒲扇般的黑色手掌牢牢握住。他吐出西瓜囊般粉色的舌頭,整個身體好笑的扭來扭去,就像一只蹦蹦跳跳的大獒犬?!?/p>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明明作者幾次把黑奴寫成寵物,但偏偏要義正詞嚴的通過黑奴之口批判北方揚基佬看不起黑人將他們稱為“寵物”的做法。第三十八章,在亞特蘭大,佩蒂姑媽家的老黑奴彼得大叔架馬車帶斯佳麗出門,路遇一位占領當局官員女眷,她很不禮貌的稱彼得大叔為斯佳麗家的“老寵物”。彼得大叔氣得泣不成聲,從此不再帶斯佳麗出門,造成斯佳麗不得不自駕馬車最后遇險。

17、 英雄兒女3K黨?

如果只看《飄》的后半部分斯佳麗在內戰(zhàn)后“重建”時期來到亞特蘭大后的故事,這本書完全可以命名為《邦聯(lián)兒女英雄傳》,這批在書中被塑造成了英雄群體的邦聯(lián)兒女,就是史上著名的KKK或3K黨。

在3K黨的大旗下,無論是雷特,還是之前被他百般嘲弄的南方貴族都團結了起來(雖然雷特本人沒有直接加入3K黨)。他們做的事情看上去都和在被占領條件下保衛(wèi)白人貴族婦女榮譽有關:雷特不顧上絞架的風險,謀殺了一名膽敢對白人婦女“不敬”的黑人。托尼因同樣原因殺死了自家解放黑奴Eustis以及“教唆”他的南奸威爾克森。最高潮的橋段,斯佳麗在亞特蘭大黑人貧民窟附近遇險后,亞特蘭大南方貴族遺老們集體出擊,要殺死意圖侵犯斯佳麗的黑人和“白皮垃圾”并掃平貧民窟,結果中了聯(lián)軍埋伏,只是在雷特的幫助下才幸運脫險,但阿什利受傷,斯佳麗的丈夫弗蘭克在交火中喪生。

書中對這一系列“英雄行動”的描寫細致入微。但跳出作者思路進行審視,會發(fā)現(xiàn)許多(作者)沒法解釋的問題。

首先,這些私刑針對的大多是解放黑奴對白人婦女的“不敬”,哪怕是斯佳麗的遇險,據(jù)作者描寫也只是出于經(jīng)濟目的的攔路搶劫,并沒有證明對方就是要強暴斯佳麗。這樣的罪過,3K黨就要將其處死,道理何在呢?尤其是斯佳麗遇險后,3K黨不但要將肇事者處死,還要掃平整個黑人貧民窟,這就讓人想起了圖爾薩大屠殺的歷史,僅僅是一位黑人青年和白人女性發(fā)生了情況不明的沖突,白人至上主義者就將整個黑人居住區(qū)夷為平地,甚至出動了飛機轟炸!

作者并沒有哪怕一星半點的感覺到,有為這類行為正義性辯護的必要。

然后,光看斯佳麗遇險的情節(jié),就會覺得這一切愈加荒誕。

按書中所說,斯佳麗遇險是因為她需要獨自一人架馬車去自己的木工廠照顧生意,不得不經(jīng)過黑人貧民窟附近的危險路段。既然真的這么危險,南方紳士們又如此在乎白人女性,為何沒有一個人陪同保護斯佳麗?總的來說這是個“面子”的問題。弗蘭克和阿什利作為貴族不能為女士當馬車夫和保鏢,能夠擔任這一職務的是解放黑奴和白人貧民。但先是佩蒂姑媽家的彼得大叔因為被北方白人婦女蔑稱為“老寵物”傷了自尊拒絕再為斯佳麗駕車,然后找到的白人貧民阿切又因為斯佳麗的木材廠使用犯人進行奴隸勞動也拒絕參與,終于導致了斯佳麗只能獨自外出。

斯佳麗遇險后,她的白人男性3K黨親友們,不惜冒著撇下妻兒老小逃亡得克薩斯,甚至是搭上性命的風險,也要集體出動找回場子,但事先就沒有一人愿意保護斯佳麗以避免發(fā)生這樣的后果。這看起來非常得不償失,但哪怕是最精明的斯佳麗和雷特,作者也沒有讓他們算一下這筆帳。

按照書中所言,除了利欲熏心的斯佳麗,其他所有人都早就看到了會有這種事情發(fā)生。斯佳麗圈子里的女性,例如英迪亞(India),對斯佳麗的不滿就是來自她們知道斯佳麗只顧掙錢不顧自己安危遲早會出事,出事之后自家男人就必須去找場子去挑釁聯(lián)軍保護下的黑人,后果不堪設想。

但作者通過英迪亞之口,也部分講出了為何平時沒人去保護斯佳麗:

“要是我們不抱成一團,把我們每個人微不足道的仇恨聚在一起,我們又怎么能占揚基佬的上風?!但是你——你干了所有你能干的給體面人丟臉的事,你跑出去工作,讓你的好丈夫丟臉,你給了揚基佬和其他混賬嘲笑我們不體面的機會!”

說白了,3K黨的根本不在乎具體女性的安危和“榮譽”,也不像書中多處暗示的那樣,是南方州被北方占領者壓迫時一種民間自保的組織。3K黨就是一個意識形態(tài)推動的恐怖組織。這種意識形態(tài)不在乎具體人,在乎的是種族秩序的恢復和維持。

在書中,任何能夠被正面表現(xiàn)的人物,無論黑白男女,都要服從于這種意識形態(tài)。斯佳麗被英迪亞斥責后會痛悔自己的過失,內心承認“都是我的錯!英迪亞和阿切說的是真話!梅蘭妮說的是真話!”

《飄》和作者米切爾的精神譜系

最后,我們可以借著3K黨的歷史,討論一下作者米切爾的精神譜系和她的文學師承。

3K黨是南軍戰(zhàn)敗后,南方邦聯(lián)余孽所成立的維持種族秩序的恐怖組織。包括筆者在內的“80前”一代中國人很多第一次聽說3K黨倒不是來自《飄》,而是來自福爾摩斯探案集中的短篇故事《三個桔核》。一直有一種關于南方邦聯(lián)的神話傳說:李將軍深明大義,擔心南方遭到毀滅性破壞,所以才選擇了投降,并勸告邦聯(lián)兒女不要進行游擊戰(zhàn)爭。但邦聯(lián)余孽的游擊當然在持續(xù),3K黨的活動就是典型例子。李將軍本人就曾被要求公開表態(tài)譴責3K黨的暴力行動,但他一直保持沉默?!?】

只是3K黨也并非像《三個桔核》故事中描寫的那樣神秘和令人聞風喪膽。該組織并不敢直接針對聯(lián)邦政府,而是以針對解放黑奴為主,具體做法是對在被解放后膽敢挺直腰桿做人的黑人進行恐怖主義私刑處罰,讓其他黑人不敢沖擊種族秩序?!讹h》中描寫的是第一波3K黨,他們的生存期其實非常短暫。1870/1871年,以格蘭特總統(tǒng)為首的聯(lián)邦政府通過了保護黑人權益的“執(zhí)行法案”(Enforcement Act)并派聯(lián)邦軍隊進入南方清剿3K黨,該恐怖組織迅速灰飛煙滅。

3K黨的真正壯大是在近半個世紀后的第二波。1880年后,隨著南方和聯(lián)邦政府一系列交易的完成,聯(lián)邦軍隊退出南方,前邦聯(lián)各州實現(xiàn)了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復辟,并通過一系列剝奪黑人權力和種族隔離的“吉姆克勞法案”。在此大背景下,好萊塢于1915年推出了第一部情節(jié)電影:表現(xiàn)白人至上主義,美化3K黨的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一時間在美國的流行程度堪比20年后的《亂世佳人》。

電影上映后不久,第二3K黨就在《飄》作者米切爾的故鄉(xiāng)亞特蘭大石頭山(Stone Mountain)宣誓成立。只不過,這與其說是對第一3K黨的繼承,倒不如說是對《一個國家的誕生》一片的cosplay。我們所熟知的白色罩袍服裝、焚燒十字架儀式,以及群體上街方隊游行,在第一3K黨時期都不存在,全都來自對《一個國家的誕生》的模仿。這部影片又成為第二波3K黨的天然廣告,而且這一次,再也沒有聯(lián)邦力量加以干涉。于是一瞬間3K黨不但在邦聯(lián)“故土”瘋狂滋長,還迅速擴散至全美國甚至加拿大?!?】

米切爾自幼酷愛讀書,對美國南方的故事尤其3K黨有強烈興趣。她最感興趣的作品,是南方作家托馬斯·迪克森的南方偽史,一組包含了3K黨英雄形象描寫的小說三部曲:《豹紋》,《3K黨員》以及《叛徒》。其實,迪克森就是米切爾的精神導師,《飄》中諸多情節(jié)和論述,包括對黑人性格的丑化,對《湯姆叔叔的小屋》的糾結,斯佳麗對老南方和新南方的態(tài)度,甚至“飄逝”這個主題本身,均能非常明顯地看到迪克森作品尤其是《豹紋》的影響?!?0,11】

《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年末在亞特蘭大的放映激起了米切爾對種族主義戲劇的強烈興趣。1916年,她將迪克森小說《叛徒》改編為劇本,并親自出演主人公、3K黨復興者史蒂文·霍爾。為了這個角色,米切爾甚至親手將家里的一件綢衫改制成了3K黨罩袍!【12】

很自然的,3K黨的描寫成了《飄》一書中后半部分(“重建”時期)的核心內容。顯然,米切爾對3K黨的癡迷非同一般?!讹h》中的這部分情節(jié)并非一位思想存在“時代局限”的作者不經(jīng)意間寫下的一些與全書情節(jié)主旨關系不大的枝節(jié)內容。正相反,作者是要在她的南方史詩中復現(xiàn)自己從小癡迷的邦聯(lián)兒女,歌頌他們?yōu)榛謴秃途S持南方白人至上的種族秩序所做的可歌可泣的努力。

《飄》的確是一部南方史詩,但卻是一部與真實歷史無甚關系,甚至目的就是再造歷史的種族主義穢史。在這部穢史中,作者對老南方的田園牧歌并不在乎,但她非常在乎南方的種族秩序。最終,在州權的幌子下,南方白人至上的國中之國誕生了,南方意志取得了勝利。幾十年后,一位南方的女兒寫下了關于她先祖的名著。膾炙人口,洛陽紙貴。有些人說,這是個有關愛情和奮斗的故事。

我們可以承認,《飄》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所以我們才需要通過更多的勞動,埋葬《飄》的思想,還給被精致文字和電影畫面鑄造的文化鐵蹄所踐踏的人們一個公正。

畢竟這一點公正,來得也已經(jīng)太晚太晚。

【1】http://projects.leadr.msu.edu/uniontodisunion/exhibits/show/the-history-of-the-southern-be

【2】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removing-the-southern-belle-from-her-inglorious-perch/2015/08/14/ea929b2a-3f96-11e5-9561-4b3dc93e3b9a_story.html

【3】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the-banning-of-hoop-skirts-is-troubling/2015/08/19/7f0c47c6-444f-11e5-9f53-d1e3ddfd0cda_story.html

【4】https://thefederalist.com/2015/09/10/hoop-skirts-mean-freedom-not-oppression/

【5】The Battle of the Boyn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the_Boyne

【6】The siege at Drogheda: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ege_of_Drogheda#:~:text=The%20Siege%20of%20Drogheda%20took,Parliamentarian%20forces%20under%20Oliver%20Cromwell.

【7】http://lassiegethelp.blogspot.com/2008/12/genuine-man-eating-siberian-bloodhounds.html

【8】https://www.nytimes.com/2017/08/28/books/review/eric-foner-robert-e-lee.html

【9】https://en.wikipedia.org/wiki/Ku_Klux_Klan

【10】https://www.jstor.org/stable/2710931

【11】https://docsouth.unc.edu/southlit/dixonleopard/leopard.html

【12】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garet_Mitchell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