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性,似乎孩子永遠充滿好奇心,而家長總是不知從何談起,似乎也無法進入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如何與孩子談性?面對孩子過早的越界應該怎樣應對?青少年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欲望?性是美好的,也是危險的。美好的感情,只有用美好的教育,才能引向健康發(fā)展,反之,青春期的熱烈情感或?qū)⒆兂烧◤棥?/p>
張引墨和孫云曉?資料圖
青少年教育專家孫云曉和青少年心理研究者張引墨用15年時間,跟蹤采訪20位少男少女的真實經(jīng)歷,寫成《藏在書包里的玫瑰》,揭開青少年性問題隱秘的一角。該書從初次出版至今十七年,引發(fā)一代代讀者強烈共鳴。近期,《藏在書包里的玫瑰》補充修訂版再次面世,澎湃新聞記者就此專訪作者張引墨,愿所有小心翼翼成長的孩子都能找到青春的答案。
《藏在書包里的玫瑰》
《藏在書包里的玫瑰》中呈現(xiàn)的真實青少年情感世界是令許多家長瞠目的:青少年在初中和高中階段發(fā)生性關系并不在少數(shù),而在發(fā)生性關系時,其安全知識十分匱乏,不管是對于性關系可能帶來的傳染病,還是在發(fā)生性關系時的自我保護措施;與此同時,青少年性知識的獲取更多地來自于朋友和網(wǎng)絡,家長和學校的性教育十分匱乏。
張引墨曾長時間在一本青少年雜志工作,曾主持類似“知心姐姐”這樣的欄目。她發(fā)現(xiàn)青少年在面對自己產(chǎn)生的需求和自我的變化時,常常無法做到成熟和積極地應對,而且有些人在事情過去很長時間后依然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
《藏在書包里的玫瑰》中有一位被訪者蔓菱(化名),她的父親在發(fā)現(xiàn)蔓菱戀愛時,首先選擇的是用暴力的方式解決,這一方式引發(fā)了蔓菱的進一步逆反;受訪者李憬(化名)因初中與女網(wǎng)友的一次性關系而生活秩序混亂,輟學和不穩(wěn)定的交往關系開始充斥他的生活;而對于另一位受訪者海礫(化名)而言,性關系的發(fā)生是對于處女身份毀滅的糾結(jié),是“將自己放在祭臺上”,由此帶來的是過于沉重和充滿愧疚感的交往關系。
“最令人擔憂的是,成年人對孩子的態(tài)度、一言一行一舉,尤其在性的部分,制造了一個不能讓孩子說真話的現(xiàn)實。而孩子們的真實世界,和他/她告訴你的世界,是兩回事,”張引墨說,“在面臨青春期戀愛的困惑時,被訪者無一選擇與父母分享,而更多地選擇了獨自面對。家長和老師對于青少年性教育的有意回避和少年兒童在面對性困惑時的失語,常常引發(fā)了青少年草率了結(jié)的性沖動,以及在此后長久不散的擔憂與自我否定,部分被訪者甚至因性羞恥留下了長久不散的心理陰影,甚至人生選擇的偏誤。”
訪談 澎湃新聞:
張引墨:確實有不少孩子發(fā)生性行為時間是比較早的,但書中案例是具體到個人的,不能概括說大群體是怎么樣的,每個個體情況不一樣,每個人的想法也不一樣。
詫異的部分也有,因為“性”在一定的程度上非常的私密,當我們直接觸及到這個問題時,會發(fā)現(xiàn)它被很多的東西包裹,所以要談性問題的時候,可能我們要涉及到教育、社會學、心理學、兩性關系認知、自我認知、成長環(huán)境以及父母本身關系的示范性等等因素。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掙扎,還有一個詫異是,沒有想到這個事情會對他們帶來這么大的沖擊。沖擊的原因在于“性”本身是處在一個非常復雜的一個狀況里面,所以孩子們會從各個方面受到?jīng)_擊。比方說首先是自我認知,女孩一般會貶低自己,就像書中我采訪過的一個女孩就說出“已經(jīng)失去了第一次,那么其實做雞也是無所謂”這樣的話。這樣的認知就是出現(xiàn)了偏差。
澎湃新聞:是什么契機促使你開始關注青少年性教育問題?
張引墨:十多年前,我在《中外少年》雜志工作,主持了一個名叫“溫柔地球夢”的欄目,那時候就有很多孩子給雜志社寫信,來信內(nèi)容五花八門什么都有,大多數(shù)是傾訴他們的情感,有的孩子還會找到雜志社,我就陪他們在附近的河堤邊走一走。從那時候我就知道青少年的情感在他們生命中是一個特別重要,卻又無法和他人訴說的部分。
后來我自己結(jié)婚生子,做產(chǎn)檢時就看到還是學生模樣的年輕女孩出入產(chǎn)科。生完孩子后,我和教育專家孫云曉談到這個問題,引起他的重視,認為我們應該研究這個問題。之后我開始計劃采訪。當時《中外少年》在北京建了一個小記者站,一個女孩告訴了我她最好的朋友前段時間剛做完流產(chǎn)手術,并且由于正好遇到體育800米達標測試,恢復愈合很差。很多年后我也采訪了這個女孩,這個女孩告訴我,由于當時恢復不好,身體從那之后就變得很不好?,F(xiàn)在想起當年,無論怎樣的情感,都不值得付出身體變差的代價。后來和許多年輕孩子交流更深入,他們告訴了我他們真實的初/高中生活。
澎湃新聞:父母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了解孩子的生活對不對?
張引墨:是這樣的,孩子們的真實世界,和他告訴你的世界,是兩回事。你們知道的,只是他們想讓你們知道的部分。很多時候,孩子是沒有勇氣把真實的那一面展示給父母看的。這點上我們成年人要反省,成年人對孩子的態(tài)度、一言一行一舉,尤其在性的部分,制造了一個不能讓孩子說真話的現(xiàn)實。我的讀者中,還有父母和孩子分別買了我的書,卻不讓對方知道的情況,有點黑色幽默,父母讀者和我說,他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等孩子懂事一點了又有些羞于開口。
澎湃新聞:父母應該在什么時期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張引墨:小孩對性其實是很坦蕩的,應該在孩子對身體器官還沒有那種所謂的羞恥心之前,父母就應該有所指導,等孩子大一些了再交流反而會尷尬。每個年齡段都有這個年齡段該掌握的知識,比如在幼兒園的時候,起碼孩子應該知道身體器官的名稱。很多父母擔心孩子知道后會怎么樣,其實孩子根本不會怎么樣,反而有諸多好處,比如他/她某個部位不舒服時,可以向醫(yī)生、向父母講清楚;孩子明確知道自己哪些部位是不能被別人觸碰的,如果遭到了性侵犯或性騷擾,孩子都能明確表述出來,孩子對身體的懵懂恰恰給了壞人可乘之機。越是沒有這方面的教育,孩子受到侵害的危險度越高。
每一個年齡階段都要有這個年齡階段該完成的知識點,沒有完成就進入到下一個年齡繼續(xù)補,然后在這些基礎上疊加,包括青春期的經(jīng)歷,包括探討愛情、男女兩性的認知、親密關系等等,這些都要放進去了。所以你看哪一個時候都不能閑著,哪一個空隙都不能放過,這是一個嚴密銜接在一起成長的過程。
澎湃新聞:父母如何面對在性教育時自己的羞恥感?
張引墨:我們的性教育是很糟糕的,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父母都無法自然地說出性器官的各個稱呼,有羞恥感。澳大利亞的一位性教育專家教了一個方法,就是媽媽們在拖地板時,每拖一次,就念一聲“陰莖”,每天30次,一個月下來就脫敏了。其實對于一個二三歲小孩,這個詞和“眼睛”有什么差別呢?
澎湃新聞:性教育缺失會造成哪些影響?
張引墨:有的父母在孩子對自己的性器官感到好奇時,還會責罵孩子,這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他們也不知道孩子們?yōu)榱颂颖苓@種惡劣影響將來要付出多少努力。尤其是女孩,當遇到性侵犯或騷擾時,還會有一種羞恥感,罪惡感。這就是雙重壓迫,一方面自己受到了傷害,另一方面自身沒有力量去對抗負面能量,所以許多受到傷害的女性,常常會自責,是不是自己不夠檢點才招惹到了壞人,這種自責和自我否定有密切關系。
在書出版后,我還收到了無數(shù)的電子郵件和信件,一些讀者回憶,小時候會有被鄰居、親近的長輩叫去房間單獨相處,被動手動腳之類的場景。這個比例不小。
澎湃新聞:在《藏在書包里的玫瑰》中,有一些女孩第一次發(fā)生性關系時,是因為不愿意男友失望,在半推半就的情況下發(fā)生的。健康的性關系應該是什么樣的標準?
張引墨:美國的性教育專家黛布拉·哈夫納在美國性信息和性教育委員會任職時,曾經(jīng)參與制定過一個有道德的性關系標準。注意,哈夫納用了“道德”這個詞,他們認為一個有道德的性關系應該具備五個特征:1、在雙方愿意的基礎上;2、非剝削性質(zhì)的;3、誠實的;4、雙方都能獲得快感的;5、采取了預防性疾病和避孕措施的。
回到你上面說的這個半推半就的情況,男女朋友關系中,是有自愿的部分,但是“自愿”不代表“心甘情愿”。在性教育缺失的情況下,很多孩子沒有想清楚,自己是否討好對方而進行性行為?能不能承擔后果?雙方準備好了避孕措施沒有?
澎湃新聞:男孩和女孩所遭受以及面對的壓力是否有所不同?
張引墨: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現(xiàn)在也有很多男孩遭到性侵犯,并不是說家里是男孩就不怕。其次是男孩一樣有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層面的沖擊。我有一個采訪對象,他女朋友懷孕了要做流產(chǎn)手術,他沒有錢,只能向全班男生借,才把這筆費用湊齊了,他的壓力也大得不得了。
我還采訪過一個男孩,他在有了性行為后,一直在懷疑自己的動作不夠優(yōu)美、是不是會對身體有損害,在和我溝通時還強調(diào)當時都沒有換一個好看的床單等等。我們聊完后,他才舒了一口氣,仿佛放下了千斤巨石。還有男孩說,他發(fā)生了關系后,常常覺得非常疲倦,老擔心自己身體是不是不好了。所以男孩如果沒有得到正常的性教育,同樣會有很多心理障礙。
澎湃新聞:最后想與讀者們說些什么?
張引墨:“性”的威力在于,你想它有多光明,它就可以多光明,你想它有多黑暗就可以多黑暗。你可以享受到極限的樂趣,也可以被打入無盡的黑暗當中。但并不是性本身有這么可怕,而是人賦予“性”的那個東西,才使它變得這么可怕。
“性”本身是一個美好、健康的事情,但我們的性教育趕不上孩子的成長。教育的目的不是控制,而是讓大家科學地了解相關的知識。如果你的目的是扼殺與禁止,那么這個初心就錯了。很多人覺得我讓“性”不發(fā)生不就萬事大吉了嗎?但問題是,“什么都不發(fā)生”是一個幻覺。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就要去面對真實的事情、真實的挑戰(zhàn),去幫助孩子真實地成長。
如果你是家長或老師,希望你能了解青春期孩子對性與愛的真實想法。沒有受過性教育的孩子反而是不安全的,面對孩子的過早越界,不應只是指責,尊重幫助與信任是給孩子們的最好禮物。
如果你是青少年,希望你能了解準確而全面的性知識。在性的問題上,不必遷就任何人,不能被任何人催促和強迫。生活應該更廣闊一些,不只是愛情和性,愛情固然很美,但也需要能力去承擔,否則玫瑰也會露出鋒利的刺,扎向你自己。我的郵箱是zhangyingmo@vip.sina.com,如果你有困惑和問題,歡迎與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