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保羅·克利逝世80周年:《甘苦島》與畫家晚年的悲欣交集

保羅克利(Paul Klee, 1879-1940),西方現(xiàn)代主義藝術家、小提琴演奏家、詩人。2020年是他逝世80周年??死砥谧髌贰陡士鄭u》是他最大的一幅畫,畫家以此表達了剛剛戰(zhàn)勝病魔后對人生的

保羅·克利(Paul Klee, 1879-1940),西方現(xiàn)代主義藝術家、小提琴演奏家、詩人。2020年是他逝世80周年。

克利晚期作品《甘苦島》是他最大的一幅畫,畫家以此表達了剛剛戰(zhàn)勝病魔后對人生的感悟。人生有如甘苦之島,保持生之平衡,在人生的饋贈中拿取同等程度的甘苦。《澎湃新聞·藝術評論》選摘復旦大學出版社《使不可見者可見——保羅·克利藝術研究》中“真理的居所: 克利藝術中的疾病和死亡意象”相關部分,謹此紀念這位藝術家。

保羅·克利(Paul Klee, 1879-1940)

保羅·克利(Paul Klee, 1879-1940)

對疾病與死亡的描述是克利藝術中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經(jīng)歷了病痛的折磨之后,他的作品不僅在主題上呈現(xiàn)出關于人生悲喜劇的深度思考,在形式上也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 作品的象征性加強了,構圖也更加自由,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正像格羅曼所說,克利生命的最后三年半時間構成了一個單獨的時期。本書認為,克利作品形式的改變來源于疾病對藝術家身體的影響,對身體的感知和體驗影響了克利關于生成的態(tài)度,決定了克利從一個更高的哲學視角去看待生命同死亡之間的關系。自然的真理在克利的中間世界顯現(xiàn),這是一種在現(xiàn)世中找到自己的居所、細心培植自我的真理。

悲劇和喜劇之間

要理解克利晚年的藝術理論,首先要了解克利是如何部分恢復和繼續(xù)了更早的觀念。這些觀念通過克利對主題的探討而得以顯現(xiàn),延續(xù)了克利成熟期藝術語言的“詩性智慧”。從風格上來說,他最后階段的作品更具原始藝術的特征,是克利對古老文化、神話、原始人類、邊緣藝術的再一次重溫,其中也包含對詩歌、戲劇的回憶??偟膩碚f,我們可以把克利最后階段的主題按照內涵及所顯示出的總體風格總結為悲劇和喜劇中間的“悲喜劇”主題,這里的“悲劇”和“喜劇”不單指一種文學或戲劇形式,而是指作品背后所顯示出的悲劇和喜劇精神。悲喜劇也并不是一種折中或妥協(xié)的模式,而是再一次顯示克利最后是如何在藝術中達到“中間世界”的平衡的美學態(tài)度。

(一) 悲劇題材與風格

克利一生中對于戲劇的熱愛在前文多有提及,而在晚年,克利更傾向于閱讀與欣賞悲劇,這同他所經(jīng)歷的時代浪潮有關,也是他受到的病痛之苦的體現(xiàn)。格羅曼指出,克利最后時期的肖像畫與人物畫大多與悲劇形象有關,如《病中女孩》(1937)、《黑色面具》(1938)與《火的面具》(1939),甚至是在充滿憧憬色彩的《花女》(1940)中,克利刻畫的人物也與悲劇相關——這一形象乃是冥王的妻子。

保羅·克利《病中女孩》1937

保羅·克利《病中女孩》1937


保羅·克利《花女》1940

保羅·克利《花女》1940

在這些畫作中,克利不純粹是對悲劇人物進行描繪,而是從根本上去思考人生的有限性與命運問題。自被驅逐出德國以來,克利的作品多多少少展現(xiàn)了悲劇的色彩,如《悲傷》《毀壞的村落》《破碎的鑰匙》等。隨著其患上不治之癥,克利關于航行的畫作越來越多,如《船上的病人》《黑暗旅行》等,這些關于渡船、旅行的題材就像描繪生命的歷程中那種種的不安。

保羅·克利《破碎的鑰匙》1938

保羅·克利《破碎的鑰匙》1938


保羅·克利《黑暗旅行》1940

保羅·克利《黑暗旅行》1940

在傳統(tǒng)意義上,悲劇割裂了世界。與變動不居的現(xiàn)實命運相比,人們總是被引導去相信還有一個充滿著和諧的永恒世界,例如柏拉圖的理念世界、基督教的天國等。悲劇中的一面是靜止、一面是運動,兩者此起彼伏的斗爭造就了悲劇。但是,克利并不贊同這種普遍意義上的悲劇,從他對浮士德的反對就可以看出: 浮士德的悲劇根源于其內在的沖動與外在的限制,他原本只在書齋里享受著世界的寧靜,這同他內心深處的沖動形成對比。魔鬼引誘浮士德時,許諾他可以經(jīng)歷世界上一切的感性體驗,這就是浮士德最終釀成悲劇的原因。與浮士德追求永恒的享樂而不得的悲劇相比,克利選擇同一切靜止的事物保持距離,這也是他同好友馬爾克相區(qū)別的原因。實際上對于克利來說,真正的悲劇不是追求靜止而不得,而是有限性阻止了對思想的運動。正如前文提到的,克利從“箭頭”中就已經(jīng)看到,人這種不時產(chǎn)生的希望與其自身局限性之間的對比是所有人類悲劇之所在。

瑪麗亞·洛佩斯(María López)指出,克利在不同時期對悲劇的理解改變了他對藝術作品的理解方式。她特別指出,對于克利來說,悲劇并非是那些令人悲痛和愁苦的事物,而是具有某種宿命性和某種超越性的事物,如前文提到的彼岸世界。悲劇帶來了對某種更為根源性的古老主題的回歸??死僖淮嗡伎忌裨?、古跡,他不再害怕召回它們,而是以批判和“形象”的工作方式對待它們被遺忘的、衰退的、重新浮現(xiàn)的符號。在《古代繪圖》(1937)中,壁畫以一種更原始的方式回歸了,克利在這幅畫作中大膽地將人物的眼睛同臉分離——,這要比畢加索更徹底。這幅畫猶如現(xiàn)代的圖畫文獻目錄,上面有著動物、植物、家具甚至梳子這樣的小物件;在《船首的英雄式劃槳》(1938)與《計劃》(1938)中,埃及的象形文字再次出現(xiàn),不過變得更加繁復和富有節(jié)奏感,尤其是在《計劃》一作中,人物的身體成為疆域,符號在上面盡情狂歡;在《埃及投來的一瞥》(1938)中,象形文字沒有出現(xiàn),但埃及藝術的造型方式卻得到體現(xiàn),人物側面而立,相互隱藏。

保羅·克利《船首的英雄式劃槳》1938

保羅·克利《船首的英雄式劃槳》1938


保羅·克利《計劃》1938

保羅·克利《計劃》1938

克利對悲劇的體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他的構圖和形式,格羅曼將其最后時期的作品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嵌在明亮的樹膠水彩上的象征符號,第二類是像條帶一樣大且厚重的黑色象征符號,第三類是色彩明亮、光環(huán)狀的象征符號。不同種類的象征符號所傳達的氣氛也同題材指向一致,如《恐怖的信號》(1938)的總體基調就十分憂郁,此時克利不知是否感受到了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德國土地上那殘酷的殺戮和扭曲的社會狀態(tài)。

保羅·克利《恐怖的信號》(1938)

保羅·克利《恐怖的信號》(1938)

而同時,尼采所說的那種悲劇精神此時也以一種張狂和激烈的力量顯示在克利的作品中,無論是線條還是色彩都不再保持過去的細致和敏銳,而是展示出一種粗放的氣質。在象征悲劇的狄奧尼索斯那里,“酒神的激情就蘇醒了,隨著這激情的高漲,主觀逐漸化人渾然忘我之境”,再加上克利最后時期傾向于創(chuàng)造大尺寸的畫作,這也使得他的繪畫同利奧塔筆下的紐曼、埃爾金斯筆下的羅斯科的作品一樣成為欲望的原初表現(xiàn),畫作的基調和用色更容易從情感上感染觀者。例如《B近郊的公園》(1938)中對色彩的使用并不講究章法,只是在界限處給予提示,這種描繪甚至讓人想起馬蒂斯成熟期的作品。

就像意識到限制就會把超越這一限制當作目標去完成一樣,悲劇的出現(xiàn)注定了它會成為克利著力要超越的對象。如何超越悲劇,或者說在克利那里,悲劇是如何最終像箭頭回歸自然一樣得到克服的呢?雅斯貝爾斯以萊辛的最后一部喜劇《智者納坦》為例,指出自然的內在精神——純樸與天真的人性——是如何幫助哲學最終超越了悲劇。萊辛是在他生命最絕望的階段寫下的這部劇作,那時他妻子俱亡,又受到主教的打壓,在納坦身上,“萊辛描繪出一個謙遜、真實的自然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悲劇可以被基本的人性觀念所克服。這就是超越悲劇的方式,返回人自身,返回人之所以為人的普遍真實之中。

如何回到人性的自然中,如何將人生的有限性和無能為力感化為一種不是需要克服而是需要接受的生成?一方面克利重思了過去的原始形象的成果,那些作品——兒童藝術、古老的東方藝術與埃及藝術、原始藝術、精神病人藝術——再次給予他生成的動力;另一方面他延續(xù)了自己從喜劇形式中得來的抽象力量和幽默技巧,從而在悲劇同喜劇之間建立起一個中間的區(qū)域,這也就是真實人性的來源。

(二) 喜劇的力量與人生的平衡

克利對喜劇的熱愛在其晚期的藝術和生活中慢慢變淡了,但是他一生中對喜劇精神的深入體會卻是形成其各個階段藝術形式的主要條件。他的喜劇觀念同人類的身體所展示出的形式變化相聯(lián),展現(xiàn)了面貌及肢體語言帶來的變形效果。這在繪畫中顯示出一種漫畫式的幽默感。正如貢布里希在《藝術與錯覺》中所舉的將國王的頭像簡化并變形為梨的步驟,從國王的肖像到水果的形象只需要形式的等效性,“它給一個相貌提出了一種視覺解釋,使我們永遠也不能忘懷,而漫畫的受害者也像一個人中了魔法一樣,看起來永遠帶著那種模樣”。

保羅·克利《一個無足輕重卻自命不凡的家伙》(1927)

保羅·克利《一個無足輕重卻自命不凡的家伙》(1927)

這種變形帶來的幽默感與諷刺力量總是從克利的作品中不經(jīng)意地流露出來,如《一個無足輕重卻自命不凡的家伙》(1927)中,人物的性格從線條結構(緊閉的雙眼、零落的頭發(fā)、狹長的面部)中展示出來;《最后一個唯利是圖者》(1931)中撲克牌似的形象展現(xiàn)了一個狡詐的人物,他翹起的胡子、微笑的嘴唇與不自覺伸出的手都展現(xiàn)了其品格。施馬倫巴赫感嘆道,克利將所有藝術的嚴肅轉成自由的表演,為了對抗這種嚴肅,他不惜受他的無休止的幽默所主宰。

可以說,為了抵抗一切對形式的限制,克利用喜劇的戲謔和無理來突出身體的不和諧和脆弱,以真實的不完美去反抗虛假的完美。可以說,克利的悲喜劇人物植根于身體的殘缺和理想的矛盾,悲劇感來源于規(guī)定身體的某種宿命性的法則,而喜劇感主要來源于一種對人類身體形式的自嘲。這尤其表現(xiàn)在克利對人類面容的描繪上。本書多次提到克利對喜劇中“丑角”的描繪。在一部人人都相互欺騙、到頭來愚弄了自己的喜劇中,丑角就是輔助的因素,是欺騙之欺騙。當所有人都茫然無知的時候,常常從丑角口中說出真理,例如《哈姆雷特》中的小丑與《李爾王》中陪在國王身邊的傻子。丑角演員的面具常常既丑又怪,但是不會讓人感覺痛苦,他們的行事風格也讓人捉摸不透。這種隨著性情變化而使自己任意置身于某一種內心氣質,而又順著內心的理性發(fā)展的才能,在康德看來就是詼諧幽默的藝術。

丑角賦予了克利一種變化的“穴怪”形式,這種形式因其混雜了各種對立事物而變得難以辨認。它頌揚不協(xié)調的事物、挑戰(zhàn)我們的感知能力,例如戈雅、霍夫曼的作品都有著這樣的風格。從對丑角的刻畫開始,克利開啟了他的悲喜劇??死麑γ娌勘砬楹蜕眢w姿態(tài)的描繪介于幽默與恐怖之間,在他的作品里,兩者達到了奇妙的共存。這是克利向先輩學習的結果。貢布里希指出,從杜米埃(Honoré Daumier)開始,相貌實驗開始擺脫了幽默傳統(tǒng)的束縛,他的肖像是固有生命的創(chuàng)作物,往往強烈得令人恐怖,是體現(xiàn)人類激情的面具,深入地探索了表情的秘密。自此以后,如蒙克與恩索爾這樣致力于描繪表情的畫家的作品中出現(xiàn)了令人震撼的嚴肅性和悲劇感。當幽默變得更深刻,而且確實不同于諷刺時,它就轉入悲愴的意境,而完全超出了滑稽的領域。

保羅·克利《獨翅英雄》1905

保羅·克利《獨翅英雄》1905

克利在早年的繪畫作品中多次刻畫了他所謂的悲喜劇人物,例如前文提到的《獨翅英雄》。這一追求自由精神的形象因為自身能力的限制而導致了悲劇,但其形象的細微之處可見幽默因素(僵硬的姿勢與表情,腳上長出的植物)。克利在日記中寫道,一個悲喜劇的英雄,也許是一位古代的堂吉訶德。還有《老鳳凰》(1905)中那個拿著權杖的年邁鳳凰,克利認為其不是什么理想人物?;盍宋灏倌曛髿v盡滄桑的模樣和寓言造成了喜劇效果,但“鳳凰不久即將退化成單性生殖動物”,這一觀點中也透出小小的幽默。而觀者見到這一失去了榮光和羽毛的形象之后,這個人物還昂著頭、保存著僅有的尊嚴,心中所向往的理想與現(xiàn)實形成對比的悲劇感油然而生。

保羅·克利《老鳳凰》1905

保羅·克利《老鳳凰》1905

為了避免悲劇帶來的對世界的虛無主義,同喜劇帶來的過度娛樂化,我們應當住在中間世界,并且取得人生的平衡??死倪@種觀點在晚期作品《甘苦島》中顯現(xiàn)出來。

保羅·克利《甘苦島》1938

保羅·克利《甘苦島》1938

《甘苦島》是克利最大的一幅畫(88×176cm),它是將報紙平鋪在麻布上作為底子畫上油彩而成,報紙被吸收進織物中,從畫作表面可見其紋理,作品主題是克利拼貼而成的短語“Insula Dulcamara”: 甘(dulcis)與苦(amarus)被合并成為一個中間詞匯——甘苦。同時,這個詞還讓人聯(lián)想到當時歐洲的一種致命植物“Solanum dulcamara”,即小顛茄,這是含有神經(jīng)性毒素的一種常見植物,看上去甜美,但過度食取便會致命。這幅畫的色調充滿了歡樂的氣氛,代表生機的黃綠色和玫瑰粉鋪滿了整個畫面,鮮紅點綴其中,黑色的海岸線襯著航行的輪船,沉沒的落日是黑色的半圓、升起的透明半圓是初升的太陽。這是克利第一次嘗試大尺寸和新材料的作品,也是剛剛戰(zhàn)勝了病魔的克利對人生的真誠感悟。人生就像這甘苦之島,充滿著各種不同的際遇,但能肯定的是一切都會隱隱之中達到平衡: 如果甜美過多,苦難也就過多,保持生之平衡就是在人生的饋贈中拿取同等程度的甘苦。

《使不可見者可見——保羅·克利藝術研究》蘇夢熙 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使不可見者可見——保羅·克利藝術研究》蘇夢熙 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