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研究院傅光明,計劃用十年時間重新翻譯莎士比亞全集。在2019年翻譯出版了四大悲劇、四大喜劇,以及《羅密歐與朱麗葉》后,近日莎士比亞的四大歷史劇:《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也順利推出了。本文是傅光明為《亨利四世》所寫導讀中的一個章節(jié)。
莎士比亞四大歷史劇
英國編年史家拉斐爾·霍林斯赫德(Raphael Holinshed,1529-1580)所著《英格蘭、蘇格蘭及愛爾蘭編年史》(以下簡稱《編年史》,The Chronicles of England, Scotland, and Ireland),幾乎是莎劇《亨利四世》上、下兩篇唯一的“原型故事”來源。這部著名的《編年史》于1577年初版,首印時為五卷本。十年后的1587年,出第二版時改成三卷本。莎士比亞擺在桌案上不時參閱的是經(jīng)過修訂的第二版。這部《編年史》為莎士比亞編寫歷史劇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除此之外,《麥克白》中一些劇情,以及《李爾王》和《辛白林》中的部分橋段,均由此取材。
然而,莎士比亞編的是史劇,并非寫史,他只拿《編年史》中第498頁至543頁的一段史實描寫,即從“理查二世”之后直到1403年7月21日的什魯斯伯里之戰(zhàn),為其所用,用來移花接木。他對舞臺上演的史劇能否反映史實不感興趣,否則,也寫不出福斯塔夫。
正因為此,許多把莎翁歷史劇當真歷史來看的讀者、觀眾,都上了他“瞎編”歷史的當。多年前,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攝了系列電視片《糟糕的歷史》(Horrible Histories),以喜劇的視角、甚至嬉鬧的方式,通過演員情景再現(xiàn),劇透出歷史上令人發(fā)窘的真實一頁。我看過其中講述“理查三世”的一集,由飾演理查三世的那位演員現(xiàn)身說法,責怪莎翁為討好伊麗莎白一世女王,在歷史劇《理查三世》中,不顧史實,肆意歪曲,使自己成為一個“糟糕”的國王,長期蒙受不白之冤。
《糟糕的歷史》劇照
這是莎翁歷史劇之大幸,他編的是戲,只追求(舞臺)戲劇效果;卻是英國歷史之大不幸,哪段歷史,哪位國王或王公貴族,一旦被他“糟改”,恐只能沉冤九泉,期待未來“糟糕的歷史”昭雪的那一天。
《亨利四世》(上)劇情與《編年史》中的史實,有以下幾處不同:
1.在劇中,繼位一年后的亨利四世剛一出場,便宣布要“誓師遠征”,進行“十字軍東征”,殺向圣城耶路撒冷。在《編年史》里,這事發(fā)生在亨利四世死前一年(1412),準備航海去“圣地”,把耶路撒冷從異教徒手中奪過來。相同點在于,劇中和史中的兩位國王,都因篡了理查二世的王位,心懷負罪感。
莎士比亞無意讓觀眾、讀者重溫理查二世或亨利王朝的史實描寫。因此,他在劇情處理上只是借助人物臺詞,把必要的歷史信息一語帶過。一開場,亨利四世說:“一千四百年前,為了我們的福祉,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碧崾居^眾劇情的“歷史”時間是1400年。此時,英格蘭與威爾士和蘇格蘭的邊境戰(zhàn)事陷入困境,在威爾士,王軍被格蘭道爾打敗;在北部,霍茨波率領(lǐng)的王軍正與蘇格蘭軍隊在霍爾梅敦血戰(zhàn);“下周三”,國王將在溫莎宮召開樞密院會議。
假如觀眾回想起《理查二世》,他們可由此推斷,這位篡位的國王掌權(quán)已有一年;而且,《理查二世》以他的一條誓言落幕,他發(fā)誓為行刺理查王的過失贖罪,要“航海去圣地”。在《亨利四世》一開場,他準備兌現(xiàn)諾言,“這計劃一年前我已有打算”。這也是《亨利四世》(上)對《理查二世》的劇情銜接。
2.在劇中,放浪不羈、成天跟福斯塔夫混在一起的亨利(哈里)王子,有一個少年老成、智勇雙全、會領(lǐng)兵打仗的弟弟,蘭開斯特的約翰親王。在《編年史》中,這位少親王,作為亨利四世活下來的第三兒子,生于1389年6月20日,而什魯斯伯里之戰(zhàn)發(fā)生在1403年7月21日。單從年齡來看,時年剛滿14歲的小約翰親王,不可能參戰(zhàn)。
3.在劇中,第二幕第三場,霍茨波當晚要“率軍出發(fā)”,向妻子珀西夫人告別,可他并未說明要與國王開戰(zhàn)。珀西夫人心里忐忑不安,因為她頭天夜里聽見丈夫夢里“說的全是一場血腥的廝殺。你心底想著戰(zhàn)爭,睡眠中激動不已,額頭沁出汗珠,猶如一條剛受驚擾的溪流泛起的泡沫;你臉上的神情十分怪異,活像有人突然接到什么重大命令,一下子屏住了呼吸”。接下來,兩人還有一段透出夫妻情濃意切的對話。
第三幕第一場后半段,莫蒂默勛爵向妻子莫蒂默夫人告別。莫蒂默夫人是格蘭道爾的女兒,只會講威爾士語,不會說英語,丈夫完全聽不懂,但他懂妻子的神情:“從你盈盈淚眼的天泉涌出來的動聽話語,我再明白不過,但礙于臉面,我不能與你淚眼相對?!ǚ蛉嗽儆猛柺空Z說話。)我懂你的親吻,你懂我的親吻:這是一種心心相印的情感交流?!?/p>
在《編年史》中,沒有兩位夫人出現(xiàn)??梢?,莎士比亞把女性柔情和大戰(zhàn)前夫妻難舍的話別插入劇情,既從女性視角凸顯了兩位叛軍將領(lǐng)不失兒女情長的豪勇血性,更從人性層面書寫了戰(zhàn)爭的冷酷無情。
4.在劇中,霍爾梅敦之戰(zhàn)(Battle of Holmedon)發(fā)生在莫蒂默勛爵在威爾士與格蘭道爾的叛軍作戰(zhàn)失利之后。在《編年史》中,莫蒂默在威爾士被叛軍打敗發(fā)生在1402年6月22日,而英格蘭和蘇格蘭兩軍之間的霍爾梅敦之戰(zhàn)發(fā)生在1402年9月14日。
劇中出現(xiàn)此誤,可能是莎士比亞把另一場英、蘇兩軍6月22日發(fā)生在特威德河(River Treed)北部邊境的內(nèi)斯比特荒野之戰(zhàn)(Battle of Nisbet Moor),同霍爾梅敦之戰(zhàn)弄混了。
在劇中,第三幕第二場,國王亨利四世與亨利王子(威爾士親王)于倫敦王宮會面,父子倆坦誠相見,父王希望兒子別再放浪形骸,要對得起高貴的王室血統(tǒng),因其“結(jié)交低俗的市井下三濫,已失去王子的尊嚴”。王子信誓旦旦,表示今后說話做事,“一定更符合王子身份”,并決心以打敗霍茨波為自己贏得榮譽,“清洗滿臉血污之時,便是我刷掉恥辱之日”。
在《編年史》中,父子相會的情景比劇中晚好幾年。
5.在劇中,出于劇情需要并凸顯戲劇效果,莎士比亞把《編年史》中關(guān)于亨利(哈里)王子和霍茨波兩個最重要人物的年齡和史實都改了,他把整個劇情時間濃縮在開場的1400到1403年什魯斯伯里之戰(zhàn)三年間。若按真實年齡算,1400年,1386年8月9日出生的王子才14歲。而生于1364年的霍茨波,比生于1367年的亨利王還大三歲。因此,必須大幅降低霍茨波的真實年齡。否則,便不會有什魯斯伯里王子與霍茨波決戰(zhàn)的雙雄會。
劇情除了把王子和霍茨波兩人的年齡拉平,還讓他倆名字的昵稱有一種相似對應,一個是哈里·珀西(霍茨波),一個是哈里·蒙茅斯(亨利王子),兩個“哈里”(Harry)。劇情發(fā)展到最后,什魯斯伯里之戰(zhàn),前一個哈里被消滅,后一個哈里成為英格蘭之“星”。恰如霍茨波開戰(zhàn)前所言:“哈里對哈里,烈馬對烈馬,不拼殺到兩人有一具尸首掉下馬來,決不罷休?!?/p>
在《編年史》中,王子雖以17歲之年參加了什魯斯伯里之戰(zhàn),且非常賣力,卻不是主將。
6.在劇中,什魯斯伯里之戰(zhàn)開始前,霍茨波大喊:“啊,若格蘭道爾來就更棒了!”然后,約克大主教透露,格蘭道爾“兵馬未到,他有一支可以倚重的生力軍,卻因受了不祥預測的影響,按兵不動”。
《編年史》中,珀西(霍茨波)在什魯斯伯里之戰(zhàn)中得到了威爾士的“生力軍”支援。很明顯,莎士比亞沒興趣尊重史實,他編劇情只為刻畫人物。透過他的劇情做假設分析,若霍茨波等來格蘭道爾的援軍,什魯斯伯里之戰(zhàn)便可以穩(wěn)操勝券。然而,不論戰(zhàn)斗有無勝算,霍茨波的悲劇感隨即消失。凡劇中的這些地方,都能顯出莎士比亞的編劇才華。
因此,若拿莎劇中的英國史同《編年史》中的描述做對比,難免會冒兩個風險:一個,容易把焦點過分集中于莎士比亞到底湮沒、調(diào)整、變換了《編年史》中的哪些細節(jié);另一個,人們對莎士比亞由《編年史》激發(fā)出來的想象力會消失。所以,觀眾、讀者千萬別在意“莎士比亞的霍林斯赫德”——那些引自《編年史》的段落。
7.盡管此劇名為“亨利四世”,但在劇中,亨利王子(哈爾親王)的角色作用顯然在國王之上,最重彩的一筆當然是第五幕第四場寫他在什魯斯伯里之戰(zhàn)親手殺死霍茨波,奠定勝局。而且,在此之前,王子剛把正同道格拉斯交手、已身處險境的國王救出。
在《編年史》中,王軍什魯斯伯里之戰(zhàn)的勝利完全歸功國王,《編年史》贊揚他在什魯斯伯里一戰(zhàn)親手殺死36個叛軍。這樣豪勇的國王用不著17歲的王子出手相救。顯然,劇情如此編排,只為讓未來的英格蘭之“星”閃耀光芒。
已出版的傅譯莎士比亞全集13本
除了從霍林斯赫德的《編年史》取材,莎士比亞或還看過或受到其他“原型故事”的影響,源于:律師、史學家愛德華·霍爾(Edward Hall,1497-1547)的《蘭開斯特和約克兩個卓越貴族之家的結(jié)盟》(The Union of the two noble and illustre families of Lancastre and Yorke,1548);史學家、古文物學者約翰·斯托(John Stow,1524-1605)收集的《編年史》(Chronicles,1580)及斯托本人的《編年紀事》(Annals,1592);律師、作家托馬斯·弗瑞(Thomas Phaer,1510-1560)《官長的借鏡》(A Mirror for Magistrates,1559)中對“歐文·格蘭道爾”的刻畫;詩人、史學家塞繆爾·丹尼爾的史詩《蘭開斯特和約克兩個家族的內(nèi)戰(zhàn)》(The Civil Wars Between the Two Houses of Lancaster and Yorke,1595)(以下簡稱《內(nèi)戰(zhàn)》)。
誠然,莎士比亞對哈爾親王的性格刻畫,靈感源自神話和流行的戲劇傳統(tǒng)中的細節(jié)描寫,再進行改編。例如,霍爾和霍林斯赫德均提到他在進攻威爾士的軍中服役,而劇中則寫他在倫敦東市街的酒館暢飲。再者,莎士比亞可能注意到約翰·斯托《編年史》采集的幾個關(guān)于“野蠻王子”的傳說。例如,斯托描述王子及其仆人會化裝伏擊款待王子的人,劫走他們的錢財。之后,當他們向王子抱怨遭劫時,王子再把錢財奉還,為給他們壓驚,還額外犒賞。這個特別的故事可能更為可信,因為它取自王子同時代人奧爾蒙蒂伯爵(Earl of Ormonde)的回憶,奧爾蒙蒂伯爵在阿金庫爾戰(zhàn)役之前不久被亨利五世(即以前的哈爾親王)授予騎士爵位。這個故事為劇中哈爾親王和波恩斯化裝成劫匪,劫了福斯塔夫劫來的錢財,提供了現(xiàn)成的素材。
另外,像格蘭道爾的歷史原型,霍林斯赫德寫他在英格蘭學習法律,后為理查二世效命。但1422年去世的年代史編者托馬斯·沃爾辛厄姆(Thomas Walsingham)所記與此相反,說他為亨利·布林布魯克(即后來的亨利四世)效命?;袅炙购盏逻€模糊提到“格蘭道爾出生時的異象”(他可能把格蘭道爾和那個莫蒂默的出生弄混了),并著重強調(diào)引用的是霍爾對威爾士愚蠢先知的描寫。托馬斯·弗瑞在《官長的借鏡》中,則以風趣的筆觸描寫“歐文·格蘭道爾”如何因這次愚蠢的反叛暴尸威爾士荒山。此處不難發(fā)現(xiàn),莎士比亞呼應霍林斯赫德,又把弗瑞的情緒借到劇中,寫國王對莫蒂默的背叛大發(fā)雷霆:“讓他在荒山餓死吧?!辈贿^,莎士比亞把格蘭道爾的戲劇性人生延長了,格蘭道爾的叛軍在《亨利四世》(下)被擊敗。
綜合來看,劇情安排王子與霍茨波對決這一靈感,似應來自塞繆爾·丹尼爾《內(nèi)戰(zhàn)》中的英雄詩體(指英詩中抑揚格五音步詩體):
狂暴的、血氣方剛的霍茨波,
將遇到跟他一樣兇猛的對手。
除此之外,劇中還有幾處情節(jié)或也源自《內(nèi)戰(zhàn)》:亨利王子從道格拉斯手中救出父王;霍茨波與王子年齡相當;什魯斯伯里之戰(zhàn)前,格蘭道爾未派威爾士援軍助戰(zhàn);亨利王把自己陷于一些貴族的圍攻以及王子生活放蕩,視為篡位招致的天譴報應。可是,丹尼爾雖贊頌王子把國王從道格拉斯手中救出,卻沒寫他殺死了霍茨波。另外,丹尼爾責怪霍茨波情緒狂躁、暴烈、不聽人勸,莎士比亞則多少有點可憐霍茨波之死。
還有三點需要指出:第一,在霍林斯赫德和丹尼爾筆下,諾森伯蘭的發(fā)病時間早,在劇中,莎士比亞必須把他稱病變成不出兵馳援的最后一個借口。第二,莎士比亞按霍林斯赫德所寫,強調(diào)了伍斯特的角色作用,他通過歪曲國王最后提出的和平條款,向霍茨波隱瞞實情。換言之,他反對議和,只能激勵霍茨波向國王開戰(zhàn),于是,便有了什魯斯伯里王子與霍茨波的決戰(zhàn)。第三,在丹尼爾筆下,國王在什魯斯伯里之戰(zhàn)勝利后便一病不起,良心發(fā)現(xiàn),對兒子萬般叮囑?!逗嗬氖馈罚ㄏ拢﹦t拉長了從此戰(zhàn)勝利到國王之死的劇情。
最后,非要提及一部著者不詳、名為《亨利五世大獲全勝》(The Famous Victories of Henry the fifth)的舊戲,它于16世紀80年代后期或16世紀90年代早期上演,并于1594年5月在倫敦書業(yè)公會登記。
莎學家們普遍認為,這出舊戲?qū)Α逗嗬氖馈酚绊懖淮?,因為戲中的王子與國王,父子關(guān)系從未因珀西叛亂變復雜,顯然,《亨利四世》(上)第三幕第一場,亨利國王用抱怨促使王子與珀西為敵,應是莎士比亞的發(fā)明。而《亨利四世》(下)國王臨死前父子和解的場景,霍林斯赫德和斯托都有詳細描寫。
但這部舊戲中的這樣一個細節(jié),對莎士比亞的戲劇性改編非同小可,即亨利王子從父王的病榻取試王冠。這是《亨利四世》(下)第四幕第五場的重頭戲,它對戲劇結(jié)構(gòu)的支撐作用非常大。
按霍林斯赫德所寫,亨利四世統(tǒng)治末期,亨利國王擔心王子可能計劃“奪取王冠”,他從仆人嘴里聽到一些“說法”,說王子不僅“計劃邪惡”,追隨者還很多。此后,王子公開發(fā)誓忠于國王,父子和好如初。不過,霍林斯赫德并未提供任何證據(jù),顯示亨利國王對兒子的忠誠起了疑心。
在劇中,莎士比亞把由夢中醒來的病弱的父王,對剛從枕頭上取試王冠的兒子的誤會,以及兒子一通真摯表白,最終父子和解,寫得跌宕起伏。面對父王的質(zhì)疑,兒子坦誠解釋:“上帝為我作證,我剛一進來,見陛下沒了呼吸,我的心一下子冰冷透底!我若弄虛作假,啊,讓我干脆在眼前的放浪中死去,不必再活著……”接著,父王被兒子的忠誠、愛心打動:“我的兒子,上帝給你把它拿走的想法,是為了讓你通過如此機智的巧辯,贏得更多父愛!過來,哈里,坐我床邊,聽我可能是這輩子的最后一次忠告:……這王冠我是怎么弄到手的,啊,上帝,寬恕我;愿它讓你安享真正的和平!”顯而易見,至少這一處史實的戲劇性遠比不上莎劇。
不過,英國作家伯納德·沃德(Bernard M. Ward,1893-1945)認為,這部舊戲?qū)ι勘葋喚帉憽逗嗬氖馈肪哂袑嶋H影響。經(jīng)過精心研究,他寫成論文《〈亨利五世大獲全勝〉在伊麗莎白時代戲劇文學中的地位》(The Famous Victories of Henry Ⅴ: Its Place in Elizabethan Dramatic Literature),刊于1928年《英語研究評論》(Review of English Studies)第4卷,從三方面做出分析:
第一,兩戲均為歷史與喜劇混搭。在莎士比亞全部歷史劇中,只有三部將歷史劇和喜劇混搭一起、且劇情分配均勻,便是《亨利四世》(上、下)兩篇和《亨利五世》,亦可稱之為“三部曲”。這正好是舊戲的結(jié)構(gòu)特點,22場中有1、2、4、5、6、8、12、18、21等9場喜劇,布局相當勻稱。
第二,重疊的劇情發(fā)生時代。舊戲劇情從蓋德山攔路搶劫開始,到亨利五世迎娶法蘭西公主結(jié)束。這也正好是“三部曲”的整個劇情。關(guān)于搶劫,上述各種編年史均未記載,是莎士比亞按照舊戲照貓畫虎。
第三,雷同的劇中人物。舊戲中有四個史無記載的虛構(gòu)人物,莎士比亞對其姓名及角色安排絲毫不改:舊戲主角是“奧爾德卡斯爾”,莎士比亞最初也用此名,后不得已改為“福斯塔夫”;舊戲中的“內(nèi)德”(Ned),莎士比亞照搬過來,即“內(nèi)德·波恩斯”(Ned Poins);舊戲中劫匪綽號“蓋德希爾”(Gadshill),莎士比亞沿用它做盜賊的名字;舊戲中有一名為“羅賓·皮尤特羅”(Robin Pewterer)的匠人(“皮尤特羅”的字義即為錫匠,亦可稱之“錫匠羅賓”),莎士比亞把他轉(zhuǎn)化為挑夫甲,挑夫乙喊他“馬格斯兄弟”或“街坊馬格斯”(Neighbour Mugs)。
第四,王子常去的酒店。舊戲中王子常去倫敦東市街(Eastcheap)一家老字號酒店暢飲,莎士比亞照拿過來,使之成為老板娘桂克麗開的酒店。“第一對開本”并未給酒店起名字,“牛津版”則干脆起了名字,叫“野豬頭”(The Boar’s-Head)。
至此,只剩下一個問題:如何塑造哈爾王子和福斯塔夫?
事實上,莎士比亞并不是第一個把哈爾寫成浪子形象的人。從1422年亨利五世(即“蒙茅斯的哈爾)死后不久,關(guān)于哈爾的故事便開始流傳,以至于15世紀的史學家們幾乎眾口一詞地傳說,哈爾年輕時荒唐放蕩,當上國王以后發(fā)生突變。1512年去世的羅伯特·費邊(Robert Fabyan)在1516年出版的《編年史》(Fabyan’s Chronicle)中,記有如下一段關(guān)于亨利五世的描寫:
此人在其父去世前,積習惡劣,行為不檢,招攬無數(shù)胡鬧之狂徒;繼承王位以后, 突變新人。原先只見其狂暴,而今變得清新、銳敏;以前不斷作惡,而今為人良善。而且,為堅定其美德,不再受昔日伙伴影響,他賞給他們一些銀錢,并告誡他們,不許走近他的住處若干英里,在限定時間內(nèi)如有誰違反,立即處死。
由此來看《亨利四世》(下)落幕前的最后一場戲,加冕典禮之后,已成新王的亨利五世嚴正警告對他充滿期待的福斯塔夫:
我已把從前的自己打發(fā)掉,同樣要將從前陪伴左右的那些人趕走。等你一聽說,我又回到往日,只管來找我,你還可以跟從前一樣,當我放蕩行為的導師和食客。在那之前,我放逐你,像放逐其他把我引入歧途的人一樣,不準你在距我方圓十里的地方出現(xiàn),如有違反,立即處死。至于生活費,我會給足你,不至于逼得你因缺錢而作惡。
顯而易見,亨利五世的浪子形象其來有自。莎士比亞非常清楚,《圣經(jīng)》中“浪子回頭的故事”對于英格蘭的國教信徒們絲毫不陌生,他只要在《亨利四世》中把已是王位繼承人的哈爾王子寫成一個回頭浪子,便足以吸住觀眾的眼球。有了哈爾這個浪子,再搭配一個渾圓肥胖、笑料不斷的約翰·福斯塔夫爵士,這部戲就大功告成了。恰如著名莎學家多佛·威爾遜(John Dover Wilson,1881-1969)在其《福斯塔夫的命運》(The Fortunes of Falstaff)一書中所說:“15世紀和16世紀早期,只是詩歌的寓言時代,也是戲劇的道德時代。人們需要一個浪蕩王子,凡關(guān)切時事的人(任何一位當代政治家無不這樣關(guān)切?。┒枷胝业揭粋€王子如此神奇轉(zhuǎn)變的范例,用來教育青年貴族和王子。對這樣的青年而言,懺悔產(chǎn)生了多么豐碩的好結(jié)果?!有誰能堪比這位阿金庫爾的英雄,百多年來英國王權(quán)的典范,亨利五世的戰(zhàn)功和政績嗎?莎士比亞在其神秘劇《理查二世》中頌揚了一位傳統(tǒng)的國王殉難,在這部《亨利四世》里,便要頌揚一個傳統(tǒng)的浪蕩王子回頭。
“正如音樂家選民間小調(diào)做合奏曲的主題,莎士比亞把傳說改成了自己的故事。他把原先的傳說變得活色生香,復雜細致……哈爾親王是浪蕩王子,對他的懺悔,觀眾不只要嚴肅對待,更要敬佩頌揚。此外,盡管戲中的浪子故事世俗化和現(xiàn)代化了,所采取的戲劇進程卻跟過去一樣,也同樣包括三個主要人物:誘惑者,青年人,以及富有遺產(chǎn)和教誨兒子的父親……莎劇觀眾連續(xù)欣賞了兩聯(lián)劇中哈爾親王的‘白胡子撒旦’,這一人物也許在全世界的舞臺上都不曾有過這樣的欣賞。但觀眾從一開始就知道,這位吸引人的胡鬧爵士終要倒臺,等痛改前非的那一刻來臨,這位浪蕩王子便會將福斯塔夫一腳踢開。”
綜上所述,盡管福斯塔夫并非沒有“原型”,但只要稍微替莎士比亞打個折扣,還是可以把《亨利四世》(上、下)中為“誘惑者”福斯塔夫這個“白胡子撒旦”及其狐朋狗友安排的場景,算作他的原創(chuàng)。至于《亨利四世》(下)中沙洛和沙倫斯這樣的鄉(xiāng)村治安官形象,莎士比亞不必費勁從別處取材,他自己的鄉(xiāng)村體驗足以應付。透過戲劇這面現(xiàn)實的鏡子,讓兩位治安官折射出他那個時代英格蘭鄉(xiāng)村的實景,原本就是他最拿手的。
《亨利四世》(上、下),【英】威廉·莎士比亞/著 傅光明/譯,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