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主題出版物,你會想到什么?嚴肅冷僻?學術性太強?可讀性差?如果有這樣的刻板印象,那就到今年的上海書展看看吧。連環(huán)畫、口述史、檔案解密……一批經典主題出版物以新穎的角度和獨特的呈現(xiàn)方式叫人耳目一新。
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發(fā)布的一場場“四史”精品圖書活動上,大大小小的讀者看得津津有味,大人們追問著革命先輩的故事謎團,小孩們坐在階梯上專心捧著連環(huán)畫,參與過浦東開發(fā)開放歷史的老人們互相回憶著當年的奮斗史,激情澎湃。
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各大出版社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汲取靈感和素材,為讀者奉上一批批題材新穎、內容生動的圖書,讓讀者們跟隨新中國的奮斗者們去追尋初心之源、奮斗之魂。
“四史”書架
檔案解密讓歷史的面貌清晰展露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城市,傳承著紅色基因,承擔著重要使命。近一個世紀以來,紅色文化一直是上海這座城市的底色。今年上海書展上,有不少講述黨史的圖書分量十足又好看,成為了網紅書。
如今的上海市興業(yè)路76號,是兩幢具有20世紀20年代上海民居風格的石庫門樓房。1921年7月23日,來自各地的13名代表以及2名共產國際代表在這里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由于當時會議是秘密召開,而后又長期處于戰(zhàn)爭年代,因此,中共一大會址的尋找、確認工作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后才進行。黨的誕生地是如何被勘察、確定的?建筑的修繕復原工作具體如何展開?背后有怎樣曲折的故事?由上海市檔案館深挖館藏資源、精心編纂的新書《黨在這里誕生——中共一大會址、上海革命遺址調查記錄》給出了答案。
這本書集會址勘察、當事人訪談、回憶錄、珍貴圖片等為一體,著力多側面、多角度展現(xiàn)建黨早期豐富的活動內容。全書匯集15組檔案文獻、27幅珍貴圖片,共12萬余字。
“書里的圖片不得了,很珍貴的?!薄斑@些老故事都能被挖掘調查出來,花了功夫的。”澎湃新聞記者在《黨在這里誕生》新書發(fā)布會上,看到不同年齡層的讀者翻著書在討論其中的內容。
現(xiàn)場一位男性讀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李達、包惠僧這些人的文章不多見的,檔案館能找出來,也是滿足了我這種黨史愛好者的好奇心了?!边@位讀者所說,是《黨在這里誕生》中收錄的中共一大會址原住客李書城的妻子薛文淑,曾來往于此的周佛海妻子楊淑慧、老街坊鄰居等的座談會記錄。書中還收錄了部分當事人的回憶錄。其中有陳潭秋1936年6月撰寫的《中共第一次大會的回憶》,李達、包惠僧等人的回憶文章等。這些文章生動展現(xiàn)了早期中國共產黨在滬活動的狀況。此外,也收錄了陳公博、周佛海等人有關建黨早期活動的文章。
除了《黨在這里誕生》,還有《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新中國70年》《初心之地》等圖書也在書展熱銷。上海書展還推出了“四史教育”七天七講系列,以專題形式集結相關專家資源,系統(tǒng)、生動闡述“四史”故事。比如,在七天七講系列活動現(xiàn)場,學者武力為讀者們講述的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編寫的《新中國70年》,全書以真實準確的史料、嚴謹翔實的數(shù)據(jù),全面記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波瀾壯闊歷史,生動展現(xiàn)了幾代人如何把貧窮落后的農業(yè)國,建設成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奇跡。
《初心之地》一書的主編、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蘇智良則在“四史教育”活動與讀者分享上海一個個弄堂、一條條馬路上的紅色秘密?!吧虾W鳛橹袊伯a黨的初心之地,留下了眾多光輝耀眼的紅色歷史足跡。它們并不顯山露水,也許就在你身邊每一條普通的馬路上。但每個足跡,都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p>
讀者們如果去上海軋馬路,別忘記帶上這些書,去實地感受下革命先輩們留下的足跡。
《黨在這里誕生——中共一大會址、上海革命遺址調查記錄》
口述史追溯往昔奮斗歷程
今年也是上海浦東開發(fā)開放30周年,上海書展上也涌現(xiàn)了一批講述浦東崛起歷程的圖書。30年前,上海的浦東還是一片阡陌農田;30年后,這里已經是一座璀璨的現(xiàn)代化新城。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宣布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浦東因而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征和上海現(xiàn)代化建設的縮影,書寫了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的又一個奇跡。歷史值得銘記,上一代人走過的印記和積累下來的經驗彌足珍貴。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和上海人民出版社攜手推出的《奇跡:浦東早期開發(fā)親歷者說(1990—2000)》收錄了40余位浦東開發(fā)開放最初十年的開拓者的珍貴口述資料,分為四個部分——陸家嘴金融貿易區(qū)、金橋出口加工區(qū)、外高橋保稅區(qū)、張江高科技園區(qū),從多個領域和視角記載了浦東發(fā)展歷程中的重要事件,事關浦東改革開放、建設發(fā)展的重要決策過程,以及見證行業(yè)領域變化的重要細節(jié)。
這40位口述者都是浦東開發(fā)開放過程中的參與者、推動者、建設者和見證者,他們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飛揚的青春,奉獻給了浦東開發(fā)開放最初十年艱難起步、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
浦東新區(qū)的區(qū)長、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胡煒說自己是浦東開發(fā)的一名老兵,他回憶過去的歲月,懷著感恩、致敬的心。“當初在陸家嘴動遷過程中,立信船廠舉廠搬遷,沒有中斷一天的新船業(yè)務,沒有落下一名普通員工。他們到了新的地方創(chuàng)業(yè),路途遙遠,設施簡陋,但工人們沒有怨言,努力創(chuàng)業(yè)。十年以后,這個廠能夠一年建160艘萬噸船,也體現(xiàn)了工人階級的這種情懷和志向?!?/p>
胡煒回憶:“建設浦東機場,首批簽約的一千戶村民沒有等正式召開動遷會儀式就主動搬家,離開了祖祖輩輩居住的土地和房屋。當時我們采取了征地保障,就地分流,鼓勵創(chuàng)業(yè),提前養(yǎng)老等多種方法,保證了農民的基本生活?!?/p>
從農田遍布、蘆葦搖曳,到高樓林立、企業(yè)云集,上海浦東書寫了中國改革開放史的又一奇跡,創(chuàng)下無數(shù)個“第一”。如果你想了解浦東奇跡,還可以從《中國傳奇:浦東開發(fā)史》《中國傳奇:從特區(qū)到自貿區(qū)》等書中去感受上海浦東的偉大。
《奇跡:浦東早期開發(fā)親歷者說(1990—2000)》
連環(huán)畫將奮斗精神傳遞給后來者
偉大的時代是靠一位位奮斗者共同鑄就的,他們的故事鼓勵著群眾們不斷前行奮進。近日,在上海書展上,一套圖文并茂的“新時代奮斗者系列連環(huán)畫”第一輯吸引了讀者的目光。
“新時代奮斗者系列連環(huán)畫”(第一輯)共10冊,由上海連環(huán)畫名家、油畫名家、實力作家、資深編輯合力創(chuàng)作,聚焦10位獲得國家榮譽的上海杰出奮斗者,講述他們的故事。
書中既有法治“燃燈者”鄒碧華、電影藝術大家謝晉、以“種子精神”踐行初心的植物學家鐘揚,也有精心育人的一代師表于漪、從碼頭工人成長為發(fā)明家的“抓斗大王”包起帆、遠洋運輸體制改革推動者許立榮,還有好干部湯慶福、以生命書寫“藥神”傳說的藥學家王逸平、救死扶傷的“最美醫(yī)生”夏強,以及馳騁籃壇為國爭光的“小巨人”姚明。讀者很熟悉這些名人的照片,但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呈現(xiàn)這還是第一次。這套連環(huán)畫也成為“畫說四史”主題書單的重要讀物。
夏強,擅長成人及兒童終末期肝病與肝臟良惡性腫瘤的外科治療,尤其在成人與兒童肝移植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所帶領的團隊,連續(xù)七年實現(xiàn)肝移植手術量全國第一、兒童肝移植年手術量世界第一,創(chuàng)立了國內首個兒童肝移植病區(qū),創(chuàng)建了國內最早、也是最大的兒童肝移植慈善救助平臺,牽頭制定了我國第一部《中國兒童肝移植臨床診療指南》,組建了我國第一個兒童器官移植學術組織。
在發(fā)布會上,夏強醫(yī)生也到場,對于自己成為畫中人,他感到無比榮幸。“我自己也是受模范影響長大的,小時候就看白求恩的連環(huán)畫,希望我也能把這種影響傳遞給小讀者們。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的醫(yī)學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只是龐大醫(yī)務人員隊伍中的一員,也是這個時代的見證者。”夏強說。
包起帆從平凡的碼頭裝卸工起步,和新中國共同成長。他研發(fā)新型抓斗及工藝系統(tǒng),推進了港口裝卸機械化,被譽為“抓斗大王”。他還參與開辟了上海港首條內貿標準集裝箱航線,參與建設了我國首座集裝箱自動化無人堆場,領銜制定了集裝箱RFID貨運標簽系統(tǒng)國際標準。獲國家發(fā)明獎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3項,獲巴黎、日內瓦等國際發(fā)明展金獎36項。連續(xù)五屆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榮獲“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
包起帆在書展上說:“我自己非常喜歡這套小人書,好看好讀。希望書里的故事能給年輕人啟迪,也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新時代需要勞模精神、工匠精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前輩們走過萬水千山,后來者們傳承他們的意志與精神,繼續(xù)跋山涉水,去描繪更加雄偉壯闊的中國圖景。
“新時代奮斗者系列連環(huán)畫”(第一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