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七夕,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jié)日。古時女性在這一天有“乞巧”的風俗,故又稱“乞巧節(jié)”。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被屢屢提及,唐詩中則有“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钡让洹?/span>
現(xiàn)藏于兩岸故宮的書畫文物中,也凝刻著古人七夕時節(jié)的生活與風俗。澎湃新聞推出的“故宮六百年鑒藏”系列本期特別推出兩岸故宮所藏與“七夕”有關的書畫文物,如故宮博物院藏李嵩《漢宮乞巧圖頁》,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七夕乞巧圖》以及名跡文物里的“拜雙星”等無不表現(xiàn)出古代女子乞求心靈手巧以及對甜美愛情的向往。
宋 李嵩 《漢宮乞巧圖頁》?故宮博物院藏
七夕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之一,但古人何時開始過七夕,確并無十分明確的說法。在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后世多沿用于此。
也有學者提出,西漢初期根本不會有七月初七這個節(jié)日?,F(xiàn)存古書中最早確鑿無疑出現(xiàn)“七月七日”這個日期的,是東漢學者崔寔(約103年—約170年)所撰的《四民月令》,該書以月為序,敘述一年十二個月之行事,可視為東漢鄉(xiāng)村歲時生活與風俗的真實寫照。其“七月”條中就記載了七月七日的諸多事物:“ 七日,遂作麹。是日也,可合藍丸及蜀漆丸;曝經(jīng)書及衣裳,習俗然也。作干糗,采葸耳?!卑凑樟曀祝咴鲁跗哌@天要作酒曲、用蘭草及蜀漆草之作用于除蟲、解毒、治病的藥丸,暴曬經(jīng)書及衣裳,這天還可以作干糧,還可以蒼耳(即葸耳,古人以蒼耳籽榨油燃燈燭)。雖然條中沒有提及七夕乞巧,祭拜織女之事,但在七月七日暴曬書籍、衣裳的習俗表明,在東漢時期七月初七已經(jīng)是一個有著特定風俗的節(jié)日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七夕”的節(jié)日習俗豐富起來,不僅繼承了漢代的穿七孔針和“曝衣”,還以瓜果祭牽牛、織女。南朝宗懔的《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七說:“是夕,婦人結彩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石為針,陳瓜果于庭中乞巧,有喜子網(wǎng)于瓜上,則以符為應?!毕沧邮且环N紅色長腿小蜘蛛,如果它結網(wǎng)在瓜果上,就會被認為得到織女的青睞,必然乞得靈心巧手,萬事如意。南朝顧野王在《輿地志》里還記載南朝齊武帝蕭賾時曾專門修建一座樓,每到七月七日,宮女們都登上這座城樓來穿針,世人稱之為“穿針樓”,可見當時穿針乞巧風俗之盛。
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被屢屢提及,唐朝和凝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jù)《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只是目前沒有畫作傳世。目前所見最早的與“乞巧”有關的畫作是現(xiàn)藏美國大都會美術館的五代佚名《乞巧圖》。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痹谶@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jié)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于最盛大的節(jié)日——春節(jié),說明乞巧節(jié)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jié)日之一。
宋 《七夕乞巧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的李嵩《漢宮乞巧圖頁》畫人物雖小,然姿態(tài)婀娜,神情動人。人物之結體較修長,為南宋典型風格。城門為方形,也是宋代建筑典型的結構形式,斗栱清晰工整,顯示界畫之嚴謹。持平而論,以界畫而言但要法式嚴整,尺度于規(guī)矩之內又要不失刻板,筆墨要靈活而不逞任,因此畫界畫非要有高超之技巧不可。觀此樓臺之結構謹嚴寫實,將屋內陳設,一一描繪出來,更有點出景深之效果,為界畫中之佼佼者。此外,臺北故宮博物院也藏有一幅宋人《七夕乞巧圖》卷。
宋 青玉執(zhí)荷童子 故宮博物院藏
宋人七夕節(jié)慶這一天還流行一種吉祥物什——“磨喝樂”,用宋代市井的說法就是“泥孩兒”。司馬光在《和公達過潘樓觀七夕市》中曾提到這種流行物件:“織女雖七襄,不能成報章。無巧可乞汝,世人空自狂。帝城秋色新,滿市翠帟張。偽物逾百種,爛漫侵數(shù)坊。誰家油壁車,金碧照面光。土偶長尺余,買之珠一囊。安知杼軸勞,何物為蠶桑。紛華不足悅,浮侈真可傷?!逼渲小巴僚奸L尺余,買之珠一囊。”的泥塑童子就是這種堪稱宋人國民崇拜的“磨喝樂”。這種來自印度佛典的形象演變成可愛的小童形象與中土七夕節(jié)慶結下了深刻姻緣,并廣泛地運用到這一時期玉雕、玉墜、瓷枕等諸多載體中,從七夕專供逐漸融入到日復一日的尋常生活中。
左:宋 五彩瓷童子像 故宮博物院藏 右:宋 瓷加彩童子坐像 故宮博物院藏
明清時期北京人對七夕非常重視,在這一天也有不少講究。最常見的是“拜銀河”、也叫“拜雙星”。少婦少女們幾個人一伙,事先約好在誰家祭拜,多是推選庭院優(yōu)美或有花園的來擔當主辦者,大家分攤采購祭品。在前一天各自齋戒沐浴,準備停當,屆時大家到主辦者家中輪流焚香禮拜?!皡情T四家”中的唐寅、仇英都有類似描繪此景的乞巧圖傳世。
明?唐寅 《畫乞巧圖》扇面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仇英 《乞巧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朝為了消弭滿漢之間的矛盾,統(tǒng)治者“用漢官,近漢俗”,沿襲了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由此,進入宮廷服務的畫師在這一時期也繪制了許多與七夕有關的繪畫,著名的《雍正十二月行樂圖軸》展現(xiàn)了清帝在圓明園四時節(jié)令活動的場景,其中一幅便是七夕之夜,后妃們在樓臺上設宴的場景。《清朝野史大觀》卷二《清宮遺聞·宮闈歲時紀四》記載“七月七日,祭牛、女,宮殿監(jiān)司其事。西峰秀色,為御園四十景之一,七夕巧筵,曩時常設于此,有彩棚朱盒之勝。乾隆御制詩云:‘西峰秀色靄硝煙,又使新秋乞巧筵’蓋紀實也?!本褪敲枋龃司啊?/p>
清 《雍正十二月行樂圖軸》之七夕之夜 故宮博物院藏
深得乾隆贊賞的陳枚《月曼清游圖冊》,其中一冊描繪的也是七月“桐蔭乞巧”。此圖在技法上所繪人物造型生動準確,筆致工細嚴謹,源于宋代院體畫風。圖中的樓臺房室建筑則采用西洋焦點透視法繪成,根據(jù)圖中透視線斜度的變化,可以準確地推求出滅點的具體位置,從而加強了平面畫幅的立體、縱深效果,在有限的畫面上擴展出無限的空間。畫面中人物創(chuàng)作的審美取向上有別于唐代張萱、周昉筆下體態(tài)豐腴的嬪妃形象,而以明代唐寅、仇英筆下的仕女畫為審美標準,追求秀潤飄逸的情致。畫家以工細流暢的線條和亮麗鮮活的色彩將嬪妃們描繪成身材修長、體態(tài)輕盈、“倚風嬌無力”之貌。
清 陳枚?《月曼清游圖》冊之七月“桐蔭乞巧” ?故宮博物院藏
另一位乾隆時期的宮廷畫家姚文瀚為宮廷服務數(shù)十年,創(chuàng)作了許多重要的紀實繪畫作品,《七夕圖》是畫家筆下少見的一幅充滿浪漫想象的畫作:畫面上方,在一片藍色天際中,牛郎和織女在銀河兩端凝望,喜鵲正忙搭建鵲橋;畫面中段是牛郎織女的男耕女織的生活寫照;下方則以界畫的手法描繪了一棟仙云環(huán)繞的高閣樓宇,宮女們成群結伴正舉行著各種乞巧活動。
清 姚文瀚 ?《七夕圖》 故宮博物院藏
此外,故宮博物院還藏有一幅緙絲《七夕圖》,畫面上描述了天上人間兩個部分,畫面上方,天際廣袤,長空靜謐,牛郎坐騎神牛,織女長裙飄逸,駕乘祥云,二人遙相呼應,相向疾行。
清 緙絲 《七夕圖》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緙絲 《七夕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下方,展示了天際下綠木掩映的庭院,正在進行各種各樣的乞拜活動:庭院前方樓閣上,二女子正在收取白日里暴曬的衣物,這也是“暴衣裳”風俗的縮影;右側月亮門外,一女子端一盆,私準備“投針于水”,女子身后跟一嬉戲的頑皮幼童;院中設一幾案,上置“乞巧果子”之類供奉物品,一女子佇立旁邊,與左側小亭中二女子一起舉臂抬首,正在“對月穿針”,其靜心凝神之態(tài),表現(xiàn)出她們乞求心靈手巧與幸福美滿的前程心情。
(本文部分圖文資料綜合自兩岸故宮,并參考《“水碗”與“竹枝”——中日七夕習俗中的祈福與乞巧》《纖云弄巧話七夕》《七夕的歷史與神話》等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