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收藏中有一批北京老照片,如北海公園白塔、頤和園銅牛、頤和園多寶琉璃塔、天壇、碧云寺、雍和宮等。雖然已經(jīng)歷了近百年滄桑,值得慶幸的是從當下同一視角望去,這些地標建筑的風(fēng)貌并未發(fā)生大的改變,讓人有“古今難分”之感。
彩色相片技術(shù)于1904年被發(fā)明,這些攝于20世紀初北京地標的彩色相片顯得珍貴而又前衛(wèi)。 100年前的北京什么模樣?如果非要說多了些什么,似乎只有悄然流逝的時光所帶來的沉靜。
1.北海公園白塔
北海公園白塔?下圖來自北海公園官網(wǎng)
這座白色的佛塔位于北海公園的瓊?cè)A島上。它建于1651年,據(jù)石碑記載,“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陰贊皇猷,請立塔寺,壽國佑民”,是一座藏式喇嘛塔。
北海公園本是紫禁城(故宮建筑群)的一部分,而白塔是屬于島上永安寺的一部分,上圓下方,塔頂設(shè)有寶蓋、寶頂,并裝飾有日、月及火焰花紋,表示“佛法”像日、月那樣光芒四射,永照大地。
2.頤和園銅牛
頤和園銅牛?下圖來自頤和園官方微博
頤和園昆明湖東堤岸邊,有一頭神態(tài)生動的銅牛蹲在河邊,遙望遠處,像一個王者,也像一個詩人。它蹲在那兒已經(jīng)近400年了——銅牛鑄造于清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5年,牛背上刻有乾隆手書《金牛銘》 :“金寫神牛,用鎮(zhèn)悠永……敬茲降祥,乾隆乙亥”,當時的人們信仰??涉?zhèn)洪,保一方平安。
照片中的橋叫做十七孔橋,是園內(nèi)最大的石橋。橋通往南湖島,那是園中三個人工島之一,象征著地上的仙島。
3.頤和園多寶琉璃塔
頤和園多寶琉璃塔?下圖來自頤和園官網(wǎng)
這座多寶琉璃塔建于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乾隆皇帝為慶祝皇太后六十壽辰而造,原先屬于花承閣建筑群的一部分。在1860年遭英法聯(lián)軍焚毀后,花承閣現(xiàn)僅存多寶琉璃塔、石雕和其它建筑基址。
多寶琉璃塔高十六米,八面七級,塔身用黃、綠、青、藍、紫多色琉璃磚瓦鑲砌,下承漢白玉須彌座。塔前立有乾隆的《御制萬壽山多寶塔頌》石碑,更為難得的是用了漢、蒙、滿、藏四種文字鐫刻,無論是審美價值還是歷史文化價值都極其珍貴。
4.頤和園長廊
頤和園長廊?下圖來自頤和園官網(wǎng)
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的頤和園可謂是集各方大成,園內(nèi)的這座長廊全長728米,是我國古建筑和園林中最長的廊,其恢弘與精致令人叫絕。長廊共有273間,內(nèi)有548根柱子,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中間穿過排云門,象征春夏秋冬四季。
這座長廊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畫廊”,共計有一萬余幅色彩鮮艷、筆觸精細的彩畫,題材包括了中國古典小說、民間故事、風(fēng)景畫和各種植物動物的故事,靈動豐富,讓在廊下漫步富有意趣。
5.天壇
天壇?下圖來自天壇公園官網(wǎng)
天壇位于北京城南側(cè),是中國最著名、最重要的祭祀場所之一。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明清兩代皇帝每年會兩次前來祈求蒼天保佑、五谷豐登。
1927年前的天壇
1927年前天壇分為圜丘壇和祈谷壇兩個部分,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分別是“祭天”“祈谷”的場所。壇域北呈圓形,南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照片中的建筑準確來應(yīng)是祈谷壇的祈年殿,初建時原名為“大祀殿”,是正月祈谷的專用建筑。它高38.2米,直徑24.2米,內(nèi)部開間分別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是現(xiàn)今僅存的一例古代明堂式建筑,被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
6.碧云寺
碧云寺?下圖來自香山公園微博
碧云寺位于香山公園北側(cè),始建于元至順二年(1331年),最初名為“碧云庵”,后經(jīng)明、清擴建,如今看到的建筑形制大多是經(jīng)過1748年乾隆年間的大修之后留下的。
這座建筑的造型與印度菩提迦耶的摩訶菩寺看上去很相像,后者是佛祖釋迦牟尼悟道之處,全球佛教徒的朝圣之地?;蛟S在修建碧云寺時曾有所借鑒。
7.雍和宮
雍和宮?下圖來自雍和宮官網(wǎng)
去過雍和宮的人總會被其恢弘氣勢與雍容氣度所折服。這座宮廷始建于康熙年間,被賜給康熙第四子胤禛,作為其貝勒和親王時期的府邸,直到胤禛繼位后才離開此地。這里也是乾隆出生和成長之地,雍和宮也因出了兩位皇帝而成為“龍潛福地”,以黃瓦紅墻裝飾,與紫禁城皇宮規(guī)格一致。
圖片來自雍和宮官網(wǎng)
乾隆年間,這座宮殿改造成了藏傳佛教的寺院,從此雍和宮又被稱為喇嘛宮。雍和宮建筑布局完整,寺院前端矗立牌坊,昭泰門前鋪設(shè)輦道,盡顯皇家風(fēng)范。前部的七座建筑:昭泰門、鐘樓、鼓樓、雍和門、雍和宮、講經(jīng)殿、密宗殿,呈現(xiàn)中國佛教寺院“七堂伽藍”式標準布局。后部各殿逐級升高,象征佛陀世界的莊嚴吉祥。
8.柏林寺
柏林寺?下圖由Krsnarupa拍攝
在雍和宮的東邊不遠處,還有一座歷史更為悠久但可能并不為多數(shù)人所知的漢傳佛教寺院——柏林寺。據(jù)聞原寺前柏樹成林,因此得名柏林寺。
柏林寺始建于1347年,為元朝末代皇帝所建;在清代成為了許多僧侶修行、學(xué)習(xí)的避暑勝地。歷史上對柏林寺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修繕是在康熙年間,胤禛為其父康熙帝慶祝六十大壽時,對該寺進行了大規(guī)模修葺,康熙帝十分高興,賜“萬古柏林”匾額懸掛在正殿內(nèi)。新中國成立后,此處曾被用做北京圖書館分館。如今是“京內(nèi)八剎”之一,但并未對外開放。
(本文轉(zhuǎn)載自舊金山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