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周國平:我的作品不是心靈雞湯

對于有讀者將其作品歸結為心靈雞湯一類,周國平并不認同:“我覺得他們沒有好好讀我的書,沒有真正讀進去。我相信我的作品不是這么回事?!?/p>

曾翻譯過《偶像的黃昏》的學者周國平絕對是位“當紅偶像”,他的講座總是人滿為患,他的書總是長銷不衰,新書《人生之謎令我入迷》近日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推出。

周國平:我的作品不是心靈雞湯

 周國平

在接受媒體微信采訪時,周國平談幸福,談哲學,而對于將他的作品視為“心靈雞湯”,周國平堅決予以否認:“把我的作品歸結為心靈雞湯的人,他們沒有好好讀我的書,沒有真正讀進去?!?/p>

年輕是因為心態(tài)好,心態(tài)好是因為學了哲學

盡管在7月25日剛剛度過71歲生日,可是周國平看著就像50歲的人,他曾說自己年輕的原因是“抽煙喝酒心態(tài)好,而心態(tài)好是因為學了哲學”,“我不威嚴也不穩(wěn)健,不世故也不恬淡,對這個年齡實在當之有愧。我愿意在某種意義上歸隱,遠離喧鬧的人世,可是我決不愿意遠離可愛的人生。我抽煙喝酒,不吃素,不練氣功。我承認我經常跑步和游泳,但那主要不是為了長壽,而是為了當下的身心愉快?!?/p>

周國平所說的“心態(tài)好是因為學了哲學”,并非僅指他的哲學專業(yè):“一個人心態(tài)好很重要,除了讓自己老的慢以外,其實我們每天過日子過的都是一個心態(tài),心態(tài)不好,每天過的都是痛苦的。”

周國平大學學哲學純屬偶然,他高中是在上海中學讀的,學校的特點是重視數(shù)理化,“我數(shù)學特別好,一直是數(shù)學課代表。我自己也特別喜歡數(shù)學,另一方面我的語文也不錯,我的作文在班上一直是范文。又喜歡數(shù)學又喜歡語文,兩樣東西都舍不得放,我就很矛盾了。這個時候,毛主席的一句話給我指明了方向,毛主席的實踐論里面有一句話:哲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總結。我就想,學哲學不就是兩樣都有了嗎?那個時候我對哲學是一無所知的,只了解一些皮毛的東西,更多的東西我并不知道,但是我進入哲學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是歪打正著了,我是真的非常喜歡,哲學這個門沒有進錯”。

新書《人生之謎令我入迷》是一本哲言錄,書名是周國平自己來確定的,因為在他看來,人生有很多的謎。“對人生之謎,首先感覺的是迷茫,因為迷茫才會發(fā)現(xiàn)一些人生謎語,讓你去尋找謎底,但是在猜謎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很有趣,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本身其實是挺愉快的,和你之前沒有想這些問題的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所以我說,從迷茫到迷戀,同樣這個迷字就有不同的含義?!?/p>

幸福是一種良好的狀態(tài)

幸福、快樂,這些詞時時被人提在嘴邊,對此,周國平認為無可厚非,因為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幸福是人生的終極目的。

而何謂幸福,在周國平看來,那是人生的一種良好的狀態(tài),“所以這樣理解的話,良好的狀態(tài)是我們人生的一個終極目的。人生一個比較幸福的狀態(tài)是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幸福是一種能力。人有兩個身份,一是自然之子,二是萬物之靈。要學會享受自己的頭腦和理性,學會享受情感。至于什么是良好的狀態(tài),我覺得哲學在這方面就有用。幫助你怎么樣認識什么是良好的狀態(tài)?!?/p>

身處逆境,恐怕難以形容為幸福,對此周國平表示,一個人如果總是一帆風順的話,也許說明這個人一直在做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如果他給自己的目標比較高的話,他不可能沒有逆境?!傲硗猓瑳]有經歷波折的人在性格方面、精神方面會比較淺薄。我們把幸福定義為是有過有意義的人生的話,從幸福角度看他也是有欠缺的,他的意義是不完整的?!?/p>

幸福之外,周國平還談及了“幸福的哲學”,在于靈魂的覺醒與心靈的豐富?!拔覀兊纳钪?,需要有靈魂在場。幸福的生活中,人們的靈魂應該是醒著的,而不是麻木地為物質,為追求,為攀比而生活。思考和追問人文精神、幸福的哲學,能讓一個人想明白自己該怎么活,不再糊里糊涂地活?!?/p>

學會獨處,“不反應”是一種智慧

周國平喜歡獨處,不摻和社會上的“熱鬧”,靠“宅”保持思考與寫作的熱情。問及此,他說,那些所謂的誘惑,在他來看真的不是誘惑?!昂芏酂狒[、大家追求的事物,我覺得好像不存在一樣?!?/p>

周國平對自己的狀態(tài)滿意是因為他可以讀書、寫作,擁有親情、友情:“好的東西你已經有了,次好的或者不好的東西,對你來說已經不是那么重要了,構不成誘惑了。”

不摻和“熱鬧”是否意味著周國平“兩耳不聞窗外事”?周國平說自己生活在這個社會,當然關心,但是“我覺得和當下的生活溝通也好,關心這個社會也好,你得有個關心的角度。一個沒有角度的人,什么都去關心,我覺得這是糟糕的,實際上說明你沒有真正的關心,你沒有自己的角度,你沒有你真正看重的東西是什么,你只是在看熱鬧,我覺得這個就沒多大意思。一個人得有自己關心的角度,你得過濾掉對自己沒意義的東西,把那些有意義的東西,第一作為你的養(yǎng)料來豐富自己,第二作為素材來豐富自己。你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F(xiàn)在社會各種各樣的信息、刺激。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一個人,對其成長沒有好處的刺激,要有不反應的能力,不反應是一種智慧,不要對任何刺激都有反應,那樣的話你完全被世界瓜分了,你要知道你要什么。對于你不要的東西你不反應,不去理睬他”。

這種不反應,并非是讓年輕人不要有激情,“年輕人當然要有激情,我是非常認同的。但是我覺得安靜和激情,并不是勢不兩立的,是并存的。實際上,只有具備起碼的安靜,你要有讀書的時間,有自我整理的時間,你的激情才有內涵,才有方向,才會知道把激情往那個方向去發(fā)揮。”

周國平說一個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生活,但是完全可以做到不被社會現(xiàn)狀支配,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獨立人格?!拔覀儚娬{自我,并不意味著和世界隔絕,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應該的,這個自我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必須是在世界這個環(huán)境里才能做到。但是我就想,自我到世界上去的時候,是要帶著靈魂去的,你要比較清醒,知道你要什么,要尋找什么。這種情況下,你就能做到把這個世界上的養(yǎng)料吸收到自我中來,讓自己成長起來。”

開卷并非有益,我的書是橋梁

而如何讓一個人心靈豐富,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獨立人格,周國平的建議就是“多讀書,讀好書,就能支配自己的人生。”

都說開卷有益,但在周國平看來,并非如此,“開卷也可能是有害的,所以選擇是非常重要的。讀書要真正有收獲的話,一定要懂得排除,排除那些比較平庸的書,因為市面上的書太多了,而我們用來讀書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你能讀的書也是非常有限的。那些好書你都讀不完,干嗎要去讀那些平庸的書呢。我覺得你可以參考時間給你的答案,比如那些經典著作?!?/p>

周國平認為“非最好的書不讀”,目前的中國缺乏精神閱讀的風氣,大多數(shù)人的閱讀是實用主義,將閱讀視為自己成功的敲門磚,都是功利性的讀書,而純粹的精神閱讀沒有形成強大的風氣。真正意義上的讀書,是讀書成為生活的必需、精神上的必需,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愛讀書的人真的太少了。所以這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一下子就顯出來了,外國人也有手機,但只有中國人天天低頭玩手機看手機。而在西方,很多普通的平民,他們平時也不看電視,更很少上網(wǎng),他們的愛好依舊是看書,純粹的享受,沒有任何功利色彩。而一個民族不愛讀書,壞處就太多了。

當今大量的公眾號信息每天撲面而來,碎片化的信息擠占了我們很多真正閱讀的時間。對此應如何篩選,周國平的建議是,面對這些海量的信息,首先得明白你要的是什么,要有鑒別的能力,“怎么樣能有這種鑒別的能力呢,首先你需要打好底子,你一定要有大量的時間用來認真讀書,讀那些經典。你讀了那些東西以后,你能知道什么是好東西了,之后你再上網(wǎng)的時候,你就有自己的分辨能力,那些沒有多少內涵的東西,你是根本看不下去的。所以我覺得在時間的安排上面按照自己的計劃、需要來閱讀那些好書”。

談及自己,周國平說“我的書當然不是經典,這點很明確,但經典也可暢銷,像馬爾克斯的書,多暢銷啊。我對此很清醒,我也不是什么大哲學家,那些大哲學家是改變了世界思想史的人物。我的書應該是長銷書,不是暢銷書,不是大紅大紫的。我定位非常清楚,我不是大師,不是經典,我起的什么作用呢,我是讀者和經典之間的橋梁,我把你們帶到大師面前。我是橋梁,如果你們停在橋上就太可笑了,你們應該走到彼岸去”。

周國平說自己從來沒有抱著“為大眾解除困惑”這個目的去寫作,“我覺得我沒有這樣的使命,也沒有這樣的能力。其實我開始寫作,大量的情況是因為自己有困惑,我自己得想這個問題,自己有些問題想通了,把這樣一個思考的過程、結果寫下來”。

而對于有讀者將其作品歸結為心靈雞湯一類,周國平并不認同:“我覺得他們沒有好好讀我的書,沒有真正讀進去。我相信我的作品不是這么回事。我覺得心靈雞湯是有現(xiàn)成的配方的,然后按照這個配方可以批量生產的。都是大同小異,一個小故事來一點小抒情,歸納出一些小哲理,基本就是這樣一類東西?!敝車奖硎?,他的書與心靈雞湯關鍵的區(qū)別在于他的書是有他的問題的:“這個問題對于我來說是靈魂中的問題,我需要解決它的。所以我不能騙自己,不能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華麗的語言來哄自己。所以我必須要真正解決問題,所以你們看,我的文字是比較樸實的,沒有華麗的東西的,應該還是有內容的,不是那么空洞的、大同小異的?!?/p>

不給孩子壓力,婚姻親密但不能無間

人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平庸,這是周國平的看法,他也以此教育自己的子女。周國平說自己是個很開明的家長,對孩子沒有很具體的要求,“我絕對不讓孩子成為我規(guī)劃的產品,我不對孩子的未來做一個具體的規(guī)劃,但是我有一個抽象的定位,要讓他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要讓他有一個幸福的人生。為了做到這一點,在孩子小的時候,你就要讓他有一個健康的、幸福的童年。童年如果不幸福,充滿壓力和緊張的話,他將來在人生上也不大可能幸福。”

周國平說女兒從小學到中學,從來沒有上過課外班,最多是孩子自己喜歡,上上鋼琴課:“補課性的課外班從來沒上過,我也絕對不會讓她上。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一個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不取決于小學初中成績好不好。我不在乎孩子小時候的應試成績怎么樣。現(xiàn)在我兒子特別不喜歡語文,成績相當差,但是我也不在乎,我唯一擔心的是這會對他的心理產生較大的壓力。我就告訴他,‘我覺得語文能力是什么呢,是一種表達能力。我兒子的口頭表達能力非常好,這就證明你的語文成績很好,考試成績不好,只是因為你有些字不會認不會寫而已。到了一定的時候,你都會寫,到時候你的文章也會寫得非常好’?!?/p>

周國平認為現(xiàn)在家長普遍的一種心態(tài)就是焦慮,“孩子的未來一半是掌握在上帝手上,人世間這些外在的遭遇,是誰都無能為力的,他會遇到什么事,他是無法支配的,還有一半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他的心態(tài),他的能力,我覺得這一點家長是可以有所為的,不能給孩子很多壓力,讓孩子焦慮,他的心態(tài)會不好,他的能力也未必會強,讓他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我覺得這一點特別重要。讓他有真實的能力,這樣的話,他將來就能自己去爭取幸福,或者能夠承受人生一定有的挫折和苦難?!?/p>

至于婚姻,周國平認為婚姻要親密但是不能無間,要有分寸感?!安还軆蓚€人關系多么親密,都要清醒的有個意識: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是一個獨立的靈魂。從這個意識出發(fā),對對方一定要尊重。他不可能什么都跟你一樣,他有他獨特的地方,有他的特點。對于對方和你的差異一定要尊重,尊重個體的差異,尊重對方的獨立性,這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人生覺悟的問題、對人性的一個根本認識的問題。有了這個認識以后,就比較好解決了。”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