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人物

金庸與新文學:取西方之“鹽”,溶入故國之“水”

金庸本人,似乎也沒完全看破“雅俗之見”。他知道,他也說過,自己的作品在武俠小說中是最好的。

金庸一直強調自己從大仲馬那里受惠良多,但與池田大作對談時,說的卻是:“《三劍客》并沒有教我寫人物,我寫人物,是從中國的古典小說學習的?!?/p>

我不認為中國古典小說的總體成就有多么高明,但是,那是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有短處,亦有所長。今世的小說家,不該輕視這筆遺產。

“新文化運動”以來,一味“西化”、“洋化”,忽視乃至蔑視傳統(tǒng),近百年來,所謂的“嚴肅文學”中,幾千部長篇小說,寫出了幾個面目生動鮮明的人物,印在讀者心上,而播于眾人之口?

金庸談“新派”與“舊派”武俠小說的區(qū)別:“我們新派受西洋文學的影響比較多一點,還珠樓主他們沒受過外國文學的影響。” 

金庸與“新文學”

 金庸先生

“中國文藝復興”最大的契機,是西洋文明的輸入。金庸受西方文學的影響,可能比大多數(shù)“純文學作家”更深切。但他并不因此而忘了本性,“失其故步”,獨能“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愐∠壬浴巴鈦碇畬W說”,包蘊極廣,小說創(chuàng)作也在其內,不是我的“擴張解釋”。

金庸取西方之“鹽”,溶入故國之“水”,看起來仍是汪洋一派中國氣象。

民國“章回體小說家”(含武俠小說家),與“新文學作家”,各走一“偏”。

前者,偏于保守,天意或沒來得及吸收西方文學的養(yǎng)分。否則,當有更大造就。還珠樓主好像就沒怎么讀過西方文學。王度廬、白羽諸氏,還是受到西方文學影響的,但很淺,很皮毛。

后者,則唯恐“反傳統(tǒng)”不激烈,不徹底。落在人后,多沒面子。魯迅等人甚至一度叫囂要廢止使用漢字。似乎推倒了“舊文化”,一個光明燦爛的“新文化”必能即時出現(xiàn)。卻想象不到,將中國“舊文化”連根拔除,最后的結果更可能是沒有文化,或只能創(chuàng)造出劣質文化。

現(xiàn)代“新文學”的成就,被盲目夸大了。

“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我不認為這是唯一正確的道路。參差多態(tài),眾聲喧嘩。各種嘗試,完全傳統(tǒng)的,極力“西化”的,都可以有。但是,陳寅恪先生所指出的,總該是中國文化發(fā)展的主干道。先有“文藝復興”,才有望見到國族的整體“復興”。這次序,難以顛倒。

激烈何須到碎琴?金庸并不完全認同“新文化運動”之激烈與偏執(zhí),對“新文學”作品所走的路子,也有幾分期期以為不可。但他自幼嗜書如命,眼前最鋪天蓋地、最容易接觸到的,還是“新文學”。金庸閱讀“新文學”作品,數(shù)量并不小?!靶挛膶W”對金庸小說創(chuàng)作的影響,不必高估,卻也不能說是可有可無。

性之所近,“新文學”中,金庸讀最多的,還是小說。小說家中,金庸最喜歡的,是沈從文先生。在他十五部武俠小說中,不能不留下印記。

金庸最喜沈從文小說,這意思他說過多次。一次,金庸說,對沈從文作品“喜歡”就夠了,倒也不必“崇拜”。這話就有些味道了。

自我感覺無論如何努力,總不會達到某人的高度,才自覺不自覺地,對此人有“崇拜”之情。癡迷圍棋而自知“棋力甚低”的金庸,一直說他“崇拜”、“最崇拜”吳清源老先生。

金庸本人,似乎也沒完全看破“雅俗之見”。他知道,他也說過,自己的作品在武俠小說中是最好的。當金庸對武俠小說這一文體有信心時,對自己的文學成就便有足夠自信;當金庸對武俠小說這一文體的價值有所懷疑時,面對“純文學”作家和作品,就很有幾分自卑感了。

說對沈從文不必“崇拜”,應該是金庸心中的“雅俗之見”甚淡的時候。至少那一刻,他不認為自己的文學成就及將來的文學史地位低于沈先生。

沈先生,對那些舉世崇敬的偉大作家,也是只“佩服”而不“崇拜”的。1950年代,沈從文致信汪曾祺:“拿破侖是偉人,可是我們羨慕也學不來。至于雨果、莫里哀、托爾斯泰、契訶夫等等的工作,想效法卻不太難?!?/p>

大丈夫當如此也。

可惜,寫這封信的時候,沈先生已經(jīng)失去寫作的權利。中道擱筆,志業(yè)未遂。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