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讀書與讀人:讀徐可散文集《三更有夢書當(dāng)枕(之二)》

徐可的散文,是“有我”和“文雅”。徐可對于散文寫作研磨已久,文本形成了很強的識別性,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風(fēng)格。許多人讀散文,是希望從他者真實真切的體驗中獲得確證和教益

讀書與讀人:讀徐可散文集《三更有夢書當(dāng)枕(之二)》

徐可散文集《三更有夢書當(dāng)枕(之二)》

讀書讀到我這個年齡,對“非虛構(gòu)”的興趣會增強。散文就被歸在“非虛構(gòu)”一流。非虛構(gòu)寫作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真實性問題。與小說相比,散文除了在文體上有自己的法度,尤其強調(diào)主體對情感和認知等經(jīng)驗?zāi)懙恼鎸嵍?。在文學(xué)性不存疑的前提下,散文把“真”標舉在第一位,追求“真情實感”和“真知灼見”。

比較而言,真情實感容易有,但不容易寫。這個難,難在“準確”。這個難既源于主觀愿望,也存在技術(shù)問題。人類社會最復(fù)雜的東西莫過于情感,面對外部世界,凡感覺稍靈敏者都能獲得各種情感體驗。從體驗到文本,文字作為媒介和表意符號,怎么寫出情感的微妙和層次是個技術(shù)難題。我們通常說某個作家語感好,言外之意是,他或她能在似是而非的漢字庫存中找出最恰切的“那一個”。這種恰切,要既有陌生感,又熨貼無比。作為讀者和編輯,每次讀到這樣的文字,確有口角生津之美。因此,我傾向于把精準地描寫經(jīng)驗、表情述意,看作散文寫作的一種高級追求。當(dāng)然,“精準”二字,有“情”有“意”,還不僅僅是技術(shù)問題。我們評價一個優(yōu)秀的散文家,往往用“真誠”一詞。既然存在“真誠”,也就存在“不真誠”。生活中的真誠者,未必就能成為文字中的真誠者,因為各種顧慮,或者純粹因為寫作觀念問題,寫作者把“我”移走或者架起來,在文字中看不到“我”或看到的是“非我”,是改裝后的“我”。愿不愿意真實地寫出“我”和那些微妙和確切的經(jīng)驗,是個愿望問題。不過,必須要補充一句,“非我”的文章,未必不是好文章。文如其人是一種境界,超越本我而寫出鴻篇巨制在文學(xué)史上也不是新鮮事,寫作中的客體和主體關(guān)系還真是一言難盡。

但是,真城依舊是美學(xué)范疇的最高評價。在此,我愿意把“真誠”二字奉送給作家徐可,在此基礎(chǔ)上,再附送一個詞:“語感好”。

徐可的散文,是“有我”和“文雅”。徐可對于散文寫作研磨已久,文本形成了很強的識別性,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風(fēng)格。許多人讀散文,是希望從他者真實真切的體驗中獲得確證和教益。文章不可能無我,哪怕是“零度寫作”者,用詞或選材也能隱約折射出“我”的立場。說徐可“有我”,因為徐可的“我”積極主動,像個暖男,宛然眼前,情感充沛,取向清晰,可以聊天,可以對話,可以抒懷。又因為徐可本身成熟和真誠,所以情感取向和價值表達有一致性。

以作家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三更有夢書當(dāng)枕》(之二)為例。收在這本集子的文章,哪怕是應(yīng)景小文,也經(jīng)過了徐可這個情感和認知主體的消化。我喜歡這種“我注六經(jīng)”,因為創(chuàng)作的價值在此,閱讀的快樂也在此。這本散文集分三輯,寫了兩種經(jīng)驗——讀書的經(jīng)驗和做人的經(jīng)驗。讀書和做人原本也是有因果關(guān)系的,所以第一輯“秉燭談”的第一篇文章《多一點書卷氣》就談這個問題?!坝卸嗌偃藘H僅是為了滿足心靈上的需求,無所為而為地讀書的呢?……究竟有多少人懂得了‘讀書三味’,不去刻意追求某種功用和名利,從而在不知不覺中熏染上‘書卷氣’了呢?”讀書的“用”和“無用”是辯證關(guān)系,有有形之用和無形之用,有長久之用和眼前之用,徐可從“我”出發(fā),談“無用”之用和“無用”之讀,自問自答,推心置腹,推己及人。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愛讀書、能讀書、會讀書,這些都在情理之中,但因讀書本身是個體性活動,愿意把讀書的感受和經(jīng)驗寫出來分享,則不僅需要面向公眾說話的愿望,還需要說得好。徐可屬于會說話者,善于設(shè)置讓人放松的語境,從比較具體的對象入手,一點點地滲透觀點和態(tài)度,讓受眾不由自主地同情和認可。比如,我雖然不喜歡周作人的“作”,但讀完徐可談周作人的兩篇文章《人的發(fā)現(xiàn)與人的解放 ——略論周作人的人道主義思想》《“一說便俗”的背后 ——讀<知堂回想錄>隨想》,我也深表認同,甚至有了新的體諒。這兩篇文章寫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周作人被重新“打撈”之時,徐可在文章里寫了贊賞的理由——周作人對于“人”本體的關(guān)注富有自覺,特別是對婦女兒童有長期的關(guān)注和研究,也寫了不喜歡的理由——在投日附逆一事上周作人欲蓋彌彰不能免俗的俗氣,這些建立在文章和言論分析基礎(chǔ)上的理由寫得很充分,有理不在聲高,語氣又溫和,有對歷史中人的體貼,也有嘆息。把具體的人放在歷史中觀察,這是書寫人物和研究人物的正道。因為歷史的超越性,人顯得高明;因為歷史的局限性,人會犯錯誤。徐可不僅“不合時宜”地表達了對周作人的欣賞,也不“為尊者諱”地寫出一個人的性格局限導(dǎo)致的命運。

不虛美,不飾惡,是真誠。同時,不說過頭話,拿捏分寸,文雅清秀,也是一種好文風(fēng)。徐可說周作人和董橋的散文對他有影響,可能還得加一個汪曾祺。董橋的文字恬靜,文化氣息濃厚,那是老一輩的書卷氣。正當(dāng)盛年的徐可從美學(xué)上傾向和靠近這一脈,與他的知識自覺有關(guān)。但“里下河”的成長背景,包括里下河文學(xué)的代表人物汪曾祺的真摯、清淡對徐可文風(fēng)的形成,是左拉的“自然主義”式原生影響。

“三更有夢書為枕”的下聯(lián),是“千里懷人月在峰”,因此這本書的第二輯是“懷人篇”。在這三輯中,這一組文章是篇篇精彩。徐可善于細節(jié)觀察,記憶力又特別好,有體貼心,加上文字講究,所以徐可的人物書寫堪稱一絕。徐可筆下的人物,啟功也好,任繼愈也好,陳景潤也好,是獨特的具體的,關(guān)鍵是,寫作主體也沒有閑著,充沛的情感投射到這些人物形象上,是“高溫”寫作。

不能不說到啟功。徐可對這位已經(jīng)過世的大書法家啟功執(zhí)弟子禮,這本書的書名“三更有夢書當(dāng)枕”便是啟功為徐可所題。徐可尊重師長,“從善如流”,“懷人篇”里六篇文章與啟功有關(guān),廣為流傳的是《站在啟功先生墓前》一文,但其他幾篇文章也好。好在于,從徐可這個獨特的主體的眼里和心里,我們不僅看到和感受到一個生動的豐富的人格高尚的啟功,也從文字中看到了一個謙恭的勤奮的敏感的徐可,而這正是我們?nèi)粘R姷降男炜?善良,體貼,甚至拘禮。他者眼中的徐可和徐可的自我認知合一,人文也合一。真,是寫作面對的最可怕的敵人,徐可解決得不錯。

小說通常是對生活經(jīng)驗進行虛構(gòu),讀小說或研究小說者要從虛構(gòu)的文本找出線頭并解開圈套,如孟子所言,“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難!不認識作者,從文本進入,起點可能客觀,落點倒未必就能準確。于是,發(fā)明了一個詞“知人論世”,意思是評論者可結(jié)合寫作者的背景經(jīng)驗去辨析和發(fā)掘文本中隱藏的信息。但這個辦法對小說管一定的用,對散文這種文體卻不大靈。其實也不是不靈,是沒有必要。作者已經(jīng)把自己袒露在文字里,還用我們指手畫腳嗎?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