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訊

《茶的品格:中國茶詩新解》:那些愛喝茶的文人寫了哪些詩?

中國是茶的國度,也是詩的國家。歷代文人創(chuàng)作的大量茶詩,不僅記載了中國歷代茶葉從生產(chǎn)到品飲的情景,其所呈現(xiàn)的文化品格,也是中華文化品格的側(cè)寫。在茶文化依舊盛行的今天,讀茶詩還有用嗎?怎樣更好地理解茶詩?

中國是茶的國度,也是詩的國家。歷代文人創(chuàng)作的大量茶詩,不僅記載了中國歷代茶葉從生產(chǎn)到品飲的情景,其所呈現(xiàn)的文化品格,也是中華文化品格的側(cè)寫。在茶文化依舊盛行的今天,讀茶詩還有用嗎?怎樣更好地理解茶詩?

近日,茶文化學者楊多杰的新書《茶的品格:中國茶詩新解》出版,與讀者共讀茶詩,說古道今,領(lǐng)略氤氳茶香。

《茶的品格:中國茶詩新解》書影

《茶的品格:中國茶詩新解》書影


“古人愛作詩,也愛喝茶,于是誕生了大量茶詩,而它們也成為文人對于茶史,同時也是對于他們自己人生的動人注腳。在茶詩中,我們得以還原古代文人的真實品茶場景,再現(xiàn)他們的風流雅趣,通過文人間品茗贈茶的佳話感受千年前的情誼與溫度?!睏疃嘟苷J為,茶不僅是有著獨特香氣的“黃金葉子”,它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歷代文人中喝茶寫詩一把抓的好手大有人在,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陸游的《啜茶示兒輩》、高啟的《采茶詞》、文徵明的《煮茶》、袁枚的《試茶》、鄭燮的《紫砂壺》等,白居易寫的茶詩達64首之多,盧仝的名作《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也流傳至今?!恫璧钠犯瘢褐袊柙娦陆狻肥珍浟藲v代茶詩中最具代表性的30首,進行了詳盡的分析。

楊多杰介紹了他選取的標準:“一是要有一定的茶學內(nèi)容,二要有一定的文學價值。每首詩作優(yōu)先從作者原集種甄選,遇到難以尋找原集的情況下,再從歷代總集或選集中搜集?!?/p>

楊多杰說:“茶詩,勾勒出古代文人的輪廓、速寫出了他們的人生軌跡,同時也反映著中國文化歷史中千年來的理智與情感。我認為茶及其所呈現(xiàn)的文化品格,是茶人文化品格的折射,也是中國文化品格的側(cè)寫?!?/p>

楊多杰

楊多杰


茶圣陸羽也寫詩

《歌》

【唐】陸羽

不羨黃金 ,

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

不羨暮入臺。

千羨萬羨西江水,

曾向金陵城下來。

陸羽,因?qū)懢汀恫杞?jīng)》而聞名于世。 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茶圣也寫過詩。

《全唐詩》卷三百八,共收錄陸羽兩首詩。一首為《會稽東小山》,另一首是《歌》。楊多杰將《歌》收錄在新書中。

關(guān)于這首《歌》的來源,《全唐詩》中這樣記載 :“太和中,復(fù)州有一老僧。云是陸弟子。常諷此歌。 ”楊多杰解釋:“‘諷’字,在這里解釋為‘不看著書本誦讀’,可引申為 ‘背誦’。 原來是一名自稱陸羽弟子的老僧,經(jīng)常背誦這首《歌》。最終,老師的詩歌,靠弟子推廣,而最終流傳后世。 ”

《歌》這個詩名,多少有點不走心。楊多杰認為,或是后人添加,至于原來的名字是什么?已經(jīng)無從考證。 “茶詩題目的信息量越豐富,讀者理解起正文就越容易。 像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白居易的《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等,題目里恨不得讓時間、地點、人物樣樣俱全。 相較而言,陸羽的這首《歌》,題目幾乎沒有任何內(nèi)容。 為何而寫? 為誰而作? 都不得而知。 因此,陸羽的這首茶詩,也就成了茶學界千古之謎。 ”

楊多杰解詩:“此詩的前四句,兩兩對仗。 黃金罍,對應(yīng)著白玉杯。兩件,都是名貴酒具。朝入省,對應(yīng)著暮入臺。二者,都是宦海生活。常人,求之不得。陸羽,皆不羨慕。 由此可見,茶圣陸羽沒有功利之心,不求榮華富貴?!?/p>

“陸羽的‘四不羨’,其實也不足為奇。 畢竟,他有茶相伴。只有愛茶之人才能理解。 這首《歌》,通篇沒有一個‘茶’字,卻只有愛茶人才能真正讀懂,自然也可算是一首茶詩了。 ”楊多杰說。

讓陸羽“千羨萬羨”的是曾向金陵城下來的西江水。茶圣和金陵城,到底有什么不解之緣? 唐上元二年(761),二十九歲的陸羽到江寧棲霞寺研究茶事。 金陵與江寧一樣,都是南京的古稱之一。 金陵是陸羽訪茶中的一站。雖有交集,但看不出什么特別之處。但熟悉茶圣生平的人都知道,陸羽是竟陵人。 那么,詩中“金陵”二字,有沒有可能是“竟陵”的誤傳呢?

楊多杰認為這種可能性非常大,“古代因為要避達官顯貴諱的名諱,所以地名常常改動,‘竟陵’這個地方,就曾多次因沖撞圣諱而遭改名。 陸羽身世凄慘,是個棄嬰。三歲時,被丟在湖北竟陵龍蓋寺的門前。最終,被寺廟內(nèi)的智積禪師收養(yǎng)。竟陵,是陸羽的重生之地。禪師,是陸羽的救命恩人。 ”

陸羽與智積禪師,名為師徒,情同父子,只是這爺倆也是相愛相殺。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卷七九三《陸文學自傳》中記載 : “公執(zhí)釋典不屈,子執(zhí)儒典不屈?!?老和尚要講佛法,小陸羽要讀儒學。 師徒二人,針尖對麥芒。最后的結(jié)局,以陸羽離家出走而告終。

“雖在治學上有沖突,但陸羽對禪師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陸羽晚年在寫自傳時仍稱這位老師為‘竟陵大師積公’。而幼年時的寺廟生活以及智積禪師的教導(dǎo),都給陸羽帶來深刻的影響。 首先,陸羽與茶結(jié)緣,即是因寺廟生活。自魏晉南北朝以來,茶便與佛教緊密結(jié)合。茶既可提神醒腦,又不會迷亂心性,因此而融入寺院生活。 再者,陸羽在《茶經(jīng)·四之器》中,收錄一種茶器為‘漉水囊’,這件茶器,自陸羽之后再未見人使用。因此,顯得頗為神秘。 其實這是佛門用具,在《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大正藏》等佛教律典中都有專門記述。僧人取水時,先用‘漉水囊’過濾,以免誤殺水中的生物。陸羽在寺廟生活中,就把佛門法器,融入了飲茶生活當中。 ”

楊多杰說:“陸羽雖然最終從佛寺出走,但在他的生活中卻似乎仍按照佛教徒的標準要求自己,智積禪師在陸羽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從茶圣的身世,回到陸羽的茶詩。 陸羽千羨萬羨的只有那西江之水,因為它奔流而下,直奔竟陵而去。一首茶詩,飽含著世間溫情?!?/p>

《茶的品格:中國茶詩新解》內(nèi)頁

《茶的品格:中國茶詩新解》內(nèi)頁


從茶詩觀茶學

《觀采茶作歌》

【清】愛新覺羅·弘歷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jīng)理;

今日采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云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

無事回避出采茶,相將男婦實勞劬。

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谷雨臨明朝;

雨前價貴雨后賤,民艱觸目陳鳴鑣。

由來貴誠不貴偽,嗟哉老幼赴時意;

敝衣糲食曾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

乾隆愛喝龍井,寫過數(shù)首茶詩。楊多杰在《茶的品格》中收錄了乾隆的一首《觀采茶作歌》。

乾隆一生作詩無數(shù),但其詩作水平實在平平。這首《觀采茶作歌》的文學性和詩性也著實普通,楊多杰將其選錄書中是因為這首詩對茶學很重要,它清楚地寫明了清代中期人們是怎么采茶、選茶。

楊多杰說:“乾隆對茶的鐘愛,在清代帝王中絕對要算第一,他六下江南都到了茶都杭州,其中有四次駕臨西湖茶區(qū)。如果不是真愛龍井巖茶,恐怕做不到?!?/p>

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皇帝第一次游覽西湖茶區(qū),并寫下了《觀采茶作歌》。此后,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次到西湖茶區(qū)又作《觀采茶作歌》。乾隆二十七年(1762),他第三次到西湖茶區(qū),作《坐龍井上烹茶偶成》。乾隆三十年(1765),他第四次到西湖茶區(qū),作《再游龍井作》?;氐骄┏呛螅』实蹖埦杈惯€念念不忘。前后又作《雨前茶》《烹龍井茶》《項圣謨松陰焙茶圖即用其韻》等茶詩,可見其對龍井之鐘愛。

乾隆所寫的歌詠龍井的茶詩中,又以初到杭州西湖茶區(qū)所寫的《觀采茶作歌》情感最為真切。楊多杰認為,讀者可以以這首茶詩為切入點,體會龍井茶的別樣文化。

楊多杰解析這首詩作:“開篇兩句,透露的是節(jié)氣。作為地道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名茶的采摘制作最講究順應(yīng)天時。陸羽告訴后人每年采摘茶青的時間為三月至五月之間,雖然這近一百天的范圍之內(nèi)都可以制作春茶,但乾隆皇帝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這里的‘騎火’,指的就是寒食節(jié)。而寒食節(jié)的時間,與清明節(jié)又十分相近。所以茶詩中的‘騎火’,也就引申代指清明了。唐代白居易就有‘綠芽十片火前春’的名句,也是以‘火前’而代‘明前’的用法了?!薄?/p>

“清明節(jié)前的雖嫩,但滋味輕薄、華而不實。清明之后的味厚,但乾隆又嫌棄不夠細膩。乾隆認準了清明時節(jié)采制的龍井茶,認為其品質(zhì)最佳。這種對于龍井的審美取向,時至今日都有影響?!?/p>

“‘村男’兩句,描述的是采摘。我們今天都說采茶女,但乾隆當時看到的卻是采茶男?!畬咏贰山忉尀楦呱剑f的是茶樹的生長環(huán)境。龍井茶區(qū)海拔雖然不高,但山勢陡峭難行卻是事實。‘雀舌’和‘鷹爪’,都和鳥類動物沒什么關(guān)系。它們都是茶葉的雅稱,描述的是采摘的細嫩程度。在山嶺間穿行,采摘剛剛萌發(fā)的鮮葉,其辛苦溢于紙上?!貭t’開頭四局,記錄的是制作,點明了龍井茶精工細作的特征。乾隆算得上是龍井茶的知音?!?/p>

結(jié)尾四句,寫的是乾隆的心得。楊多杰說:“香茗入貢,是歷朝歷代的傳統(tǒng)。乾隆窺一斑見全豹,在杭州茶區(qū)第一次感受了茶事的艱辛。他雖然從未要求進獻優(yōu)質(zhì)貢茶,但又難免地方官小題大做、借機逢迎。從這首詩能看出,深宮中的皇帝算是知曉民間艱苦了?!?/p>

“中國是茶葉大國,我們喝茶的同時不妨讀讀詩,通過文人間品茗贈茶的佳話感受千年前的情誼與溫度,借著這些茶詩去感受他們的人生軌跡。”楊多杰說。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