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為中國最有影響、最重要的文學家、思想家之一,不僅創(chuàng)作了諸多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堪稱經(jīng)典的不朽之作,而且用他的哲學思想和追求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作為長期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與魯迅研究的學者,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著名評論家閻晶明從2008年開始就有計劃地撰寫與魯迅相關(guān)的文章,而這一次,他將目光投向了《野草》這一對魯迅、對整個現(xiàn)代文學都有極其重要意義的作品。
近日,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了閻晶明的最新學術(shù)隨筆集《箭正離弦:〈野草〉全景觀》,并舉辦了主題為“走進魯迅的世界”的新書首發(fā)式。嘉賓孫郁、潘凱雄、黃喬生與閻晶明進行了分享。
分享會現(xiàn)場
“全景觀式”解讀《野草》:將魯迅還原為一個活生生的人
在這本書中,閻晶明借用了一個重要的概念——“本事考”。在他看來,長期以來我們把《野草》作為魯迅的詩與哲學的一個結(jié)合體,大家覺得散文詩從藝術(shù)上來說是一種很玄妙的,從思想上來說那就更玄妙了,覺得它就是一個凌空的,完全是出自內(nèi)心的想象或者是一種思考,或者是一種情感的深度的宣泄和表達。
“但事實上我認真閱讀《野草》,我個人覺得它與魯迅所生活的環(huán)境,他個人的人生經(jīng)歷,包括他在當時寫作時候的現(xiàn)實處境、人際關(guān)系,都有很深的淵源關(guān)系。我覺得這里面有比例輕重的問題。我覺得可以在現(xiàn)實因素上多強調(diào)一點?!?閻晶明說道。因此,“北京的風景與環(huán)境”“故鄉(xiāng)紹興的影跡”“現(xiàn)實世相與人物‘原型’”“作為‘贈品’的‘器物’”“文史典籍的散布”等都成為了他研究的對象。他在豐富的細節(jié)和充沛的研究基礎(chǔ)上,首先將魯迅還原為一個活生生的人,進而探討魯迅對“本事”的改造、升華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
“我也斗膽說這是“全景觀”。但這個“全景觀”不是說做百科全書式的總結(jié),而是說《野草》里面的全景,我希望通過我自己的觀察,能夠提出我自己的觀點?!兑安荨酚兴约旱娜?,我不一定都能看見,但是就像看萬花筒一樣,每個人看到的都是我們自己所能看到的一些側(cè)面,而且跟我們內(nèi)心的呼應(yīng)也是有其他復(fù)雜因素,這也是他一直被闡釋的重要原因?!?閻晶明說道。
在孫郁看來,閻晶明以一種反學院派或者反文章的方法,或者說反批評式的方法,進入到對魯迅文本的解讀里面?!棒斞傅奈谋編в忻詫m性,因為他的詞語與詞語之間、意象和意象之間有一種對立的和彼此消解的繁復(fù)、回轉(zhuǎn)不已的特質(zhì),這跟克爾凱郭爾、尼采、卡夫卡的文本相比并不差,我們甚至可以說他在母語里伸展出那種智性的高度和美的極致,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從六朝以來沒有過的,連蘇軾都達不到魯迅這樣的高度。蘇軾已經(jīng)非常偉大,但是魯迅有蘇軾的知識結(jié)構(gòu),就是《莊子》、《史記》、漢譯的佛經(jīng)、儒家的一些東西,而且魯迅翻譯了一百部偏外國的作品,他是東西方文化打通的。蘇軾非常非常偉大,是一座高山,但魯迅制造了漢語的迷宮,而且他和現(xiàn)實的對話、和歷史的對話、和遠去的各種文明對話。這里面所形成的維度,讓今天的教育下受到知識訓練的我們,以目前這種話語方法很難進入到魯迅的文本深處?!?/p>
《箭正離弦:〈野草〉全景觀》書影
魯迅研究再出發(fā):從實物出發(fā)、從本事出發(fā)
《野草》經(jīng)常被稱為“一座詭秘的房子”,被認為是魯迅最私密化的作品,也被稱為是魯迅的心靈史。因此有人評價《野草》雖然很薄,但是是一部在魯迅著述里面最晦澀、最難懂的書。
在潘凱雄看來,當前學術(shù)界對于魯迅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棒斞秆芯恳呀?jīng)成了一個世界性的學問,也有所謂的‘魯學’。稱之為‘學’,至少說明這個研究對象非常重要,而且參與這個研究的人很多,我想這是稱之為叫‘學’的兩個基本條件。但是換一個角度看,一旦成了‘學’之后又有點麻煩,似乎越來越與文本本身脫節(jié)。像《紅樓夢》研究,有些變成民俗的研究、文化的研究,但是在民族、文化的研究當中文本的成分越來越少了。魯迅研究里面多多少少也有這種情況?!?/p>
黃喬生也同意這個看法,并提出魯迅研究要有一個“再出發(fā)”,從實物出發(fā)、從本事出發(fā)?!斑@種從本事出發(fā)的一種詩和哲學升華的研究方法,是我們未來魯迅研究不能回避的一個再出發(fā)的必由之路?!兑安荨肥亲铍y理解的,魯迅說過,他一生哲學都在《野草》里。什么叫哲學,什么樣的哲學,又有著什么樣的結(jié)構(gòu)等等,恐怕我們還要進一步探討,這是未來更大的題目。但可以說的是,《野草》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一塊瑰寶,也是理解魯迅的一把鑰匙?!?/p>
潘凱雄認為,《箭正離弦:〈野草〉全景觀》這本書有兩個非常大的價值,第一個是方法論上的,“這本書是回到本事、立足本事,從本事出發(fā),而不是過度闡釋、自我闡釋、自我陶醉。雖然我們說的是魯迅研究、《野草》研究,其實從學術(shù)研究的方法論上,對我們當下都有非常現(xiàn)實的針對性。包括我們的當代文學,其實也很有意義。我曾經(jīng)注意到,我們有一些當代文學的研究,跟文本基本沒關(guān)系,變成研究者的自娛自樂,所以就表現(xiàn)在好多時候我們研究所用的話語是階段性的。比如某個階段出現(xiàn)的作品在研究者筆下都是后現(xiàn)代的,或者都是后殖民的、第三世界的寫作,等等。實際上這些概念與文本沒有關(guān)系,但是說這個話時髦。”
第二個是從學風上來說,“它是一個求證、求實、求真的過程。他這個著作在格式上看不是很周嚴的學術(shù)著作,他也沒有那么多注釋,但是這里面卻滿是功夫、滿是學問。我們從后面的兩個附錄中可見作者的研究功夫。一個附錄是魯迅關(guān)于《野草》的自述集,時間從1924年到1933年,作者將魯迅十年內(nèi)自己關(guān)于《野草》的言論全部提出來,做成一個編年。實際上是將魯迅自己對《野草》有很多的解釋,與他的研究對照。第二個附錄是參考書目,將《野草》的各種版本以及對《野草》的研究羅列。從學術(shù)上來說,是很值得尊重、很值得學習的?!?潘凱雄說道。
年輕人應(yīng)該如何讀《野草》
面對這樣一本晦澀難懂的書,年輕人應(yīng)該用什么樣的更好的方式去接近《野草》?
“閱讀《野草》,如果太小的話閱讀《野草》也沒必要。上周我在南京師大附中,魯迅曾經(jīng)在那里就職,也是錢理群老師的母?!,F(xiàn)場去了很多人,其中有學生提問說,魯迅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因為他為國家、為民族付出了許多,我覺得說得都對,但是我想說,魯迅作品里面黑暗的成分對我們青少年有什么好處呢?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因為魯迅所說的‘希望’,是因為看到了青年之消沉,因此做《希望》。其實我在這本書里也講了這個意思。在《野草》里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這句話,當然是從裴多菲那來的,但這就是他的哲學,這也是他和存在主義之間的關(guān)系,也是他個人的人生觀,是他的青年觀。這很復(fù)雜,但其中有一條,絕望也是虛妄。沒有徹底的絕望,那么希望就永遠在;沒有徹底的虛妄,希望就不能破滅。所以魯迅始終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里,他告誡青年人的也是這個意思,當然我在書里有更詳細的講述。”閻晶明說道。
黃喬生也認為,《野草》中學時候讀根本不知道說的什么,但到了大學讀起來,稍微能有點感悟,能夠體會出這里面的矛盾。中學生讀詩不行就先背下來,你讀《秋興八首》也不一定能理解里面深厚的感情?!兑安荨愤@些以白話寫成的散文詩,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一個新品種,我們年輕讀者應(yīng)該去熟悉它。
“魯迅善于寫短章,也是閻主席這本書里講到的,他做文章的這種風格?!凹x弦”,這其實就是一種文章的發(fā)而未發(fā)、已發(fā)、怎么發(fā),它的目的是什么。魯迅給我們回答了中國文學上的很多問題。我們說魯迅是現(xiàn)代作家,其實他是一個古典作家,他這種短章,這種散文詩,乃至后期的雜文,是我們中華文章的一個延續(xù),我是一直這么看的。好多人講他的雜文不是真正的文學,就是寫寫時政,但實際上你看《偽自由書》等等后期的文章里面,文學性也很高,這說明他哪怕三四百字的東西,他也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我們編《魯迅手稿全集》上面很少有修改,我們認為他是先打了草稿以后,最后又謄的。但好像不是這樣,他是一筆成書。這是他的學識、文采達到非常的高度才能辦到的。所以我們作為讀者應(yīng)該學會他們做文章的方法?!秉S喬生說道。
“魯迅的文章中能體會到很多東西,我們可以從中讀出魯迅做文章的方法,以及他在文章中蘊含的道德的激情以及他對社會的責任感,這些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你說《野草》,我們大家讀出什么?我個人讀了很多遍,真正理解了嗎?也不是完全理解,所以還要不斷的再去讀、再去探索。我們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我們自己也在進步,也在成熟。” 黃喬生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