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漫畫”原來是一種鳥的名字

其實“漫畫”一詞古代中國早就有了,可以遠遠上溯到宋代,而且正如鈴木煥鄉(xiāng)所說,確實是一種鳥的名字,不過絕非出自日本人的命名。

“漫畫”原來是一種鳥的名字

此圖出自19世紀日本最著名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1760—1849)于1814年首次出版的《北齋漫畫》,題為《幻術》。

在中國,“漫畫”這個稱謂到底是誰最先使用的,說法不一。有的說是1904年上?!毒娙請蟆芬浴皶r事漫畫”為題,陸續(xù)連載漫畫;有的說是1925年上海《文學周報》主編鄭振鐸以“子愷漫畫”為題,陸續(xù)發(fā)表豐子愷的畫。

日本漫畫家片寄貢在《日本近代漫畫史》中則認為“漫畫”一詞是從《漫畫隨筆》一書中得來的。鈴木煥鄉(xiāng)所著《漫畫隨筆》出版于1771年,該書的《撈海一得自敘》中提到一種名為“漫畫”的鳥,片寄貢據(jù)此認為日本的“漫畫”一詞即由此而來。

“漫畫”原來是一種鳥的名字 

此圖出自19世紀日本最著名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1760—1849)于1814年首次出版的《北齋漫畫》,題為《孫悟空》。

其實“漫畫”一詞古代中國早就有了,可以遠遠上溯到宋代,而且正如鈴木煥鄉(xiāng)所說,確實是一種鳥的名字,不過絕非出自日本人的命名。

兩宋間學者朱翌有《信天緣堂記》一文,開頭就寫道:“朱子北游于瀛、莫之境,徘徊于塘濼之上,睹二禽有感焉。一類鵠,色正蒼而喙長,凝立水際不動,魚過其下則取之,終日無魚,終不易地,其名曰信天緣。一類鶩,奔走水上,不問草腐泥沙,唼唼然必盡索乃已,無一息少休,其曰謾畫。信天緣若無能者,乃與謾畫均度一日,無饑色,視謾畫加壯大?!扁從緹ㄠl(xiāng)所引的正是這一記載。

宋代的瀛洲和莫洲都位于今日的河北境內,“信天緣”和“謾畫”這兩種鳥就生活在二洲的“塘濼之上”。“塘濼(pō)”是北宋時期在河北地區(qū)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利用地勢低洼的自然條件,開溝筑堤,引水截流,建成密密麻麻的水網(wǎng)系統(tǒng),目的是為了阻止契丹人的入侵,同時又能發(fā)展種植業(yè)。

“漫畫”原來是一種鳥的名字

此圖出自用戶名為“Cp9asngf”所拍攝的作品,拍攝時間為2011年5月15日,來自“維基百科”。題為《Black faced spoonbill at Niigata(日本新瀉的黑臉琵鷺)》。從圖中可以看出,黑臉琵鷺的嘴巴就像一把琵琶。這種鳥兒的名字就叫“漫畫”。

“信天緣”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叫“信天翁”,信天翁屬于大型海鳥,因此朱翌才說它像“鵠(hú)”,即天鵝。信天翁的覓食活動都在水面上進行,常常安靜地佇立不動,古人因此誤解這種鳥不能捕魚。

“謾”通“漫”,“漫畫”就是今天所說的琵鷺,是朱鷺科的長腳大型水鳥,嘴巴長直、扁闊,極似琵琶;而且在淺水處覓食,張開嘴巴在水中不停地劃動,就像彈琵琶一樣,故稱“琵鷺”。中國境內有白琵鷺和黑臉琵鷺兩種,二者的區(qū)別在于:白琵鷺的體型稍大,而黑臉琵鷺面部的黑色裸露皮膚一直延伸到眼睛后方。朱翌說這種鳥像“鶩(wù)”,即野鴨。為什么叫“漫畫”呢?朱翌說得并不清楚。

 “漫畫”原來是一種鳥的名字

此圖是葛飾北齋于天保10年(1839年)的自畫像,原件藏于盧浮宮。葛飾北齋54歲時才首次出版《北齋漫畫》。主要作品有《百物語》、《富岳三十六景》、《諸國名橋奇覽》、《肉筆畫帖》等等。

朱翌的這段話被稍晚的學者洪邁收錄進了著名的《容齋隨筆》的“五筆”之中,并將“謾畫”更名為“漫畫”,因此人們誤以為“漫畫”一詞最早就是出自洪邁的記載。其實“漫畫”一詞最早也不是出自朱翌筆下,而是出自北宋學者晁說之。

晁說之有《嵩山文集》二十卷,卷四的詩題寫道:“黃河多淘河之屬,有曰漫畫者,常以嘴畫水求魚;有曰信天緣者,常開口待魚。感之賦三詩?!逼渲幸皇自娂搭}為《漫畫》,開篇即吟詠道:“漫畫復漫畫?!痹瓉恚奥嫛逼涿且驗檫@種鳥“以嘴畫水求魚”而來?!奥闭撸瑹o拘束,“漫畫”即無拘束地、散漫地畫水。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這種鳥就是“鵜鶘(tí hú)”,古時俗稱“淘河”或“逃河”。北宋高承所著《事物紀原》中說:“《本草》曰:身是水沫,唯胸前兩塊肉如拳。云昔為人竊肉,入河化為此身,今猶有肉,因名逃河?!币灿腥苏f這種鳥捕魚就像在河中淘洗一般。

這才是“漫畫”一詞的最早出處?!皳P州八怪”之一的清代畫家金農在《冬心先生雜畫題記》中兩次使用“漫畫”一詞:“回汀曲渚暖生煙,風柳風蒲緣漲天。我是釣師人識否,白鷗前導在春船。此余二十年前泛蕭家湖之作。今追憶昔游風景,漫畫小幅,并錄前詩。”“予家曲江之濱,五月間,時果以蕭然山下湘湖楊梅為第一。入市數(shù)錢,則連籠得之。甘漿沁齒,飽啖不厭,視洞庭枇杷不堪恣人嚼也。時已至矣,輒思鄉(xiāng)味,漫畫折枝數(shù)顆,何異乎望梅止渴也?!苯疝r所說的“漫畫”乃是漫筆而畫,隨意而畫,雖然不同于今天“漫畫”的含義,但已經非常接近了。

 “漫畫”原來是一種鳥的名字

葛飾北齋自畫像。

魯迅先生1934年在給山本初枝的信中曾有對葛飾北齋的評價:“關于日本的風俗畫師,我年輕時喜歡葛飾北齋,但現(xiàn)在我喜歡安藤廣重,其次是喜多川歌麿的人物……不過,適合于中國一般人眼光的人,據(jù)我看來還是葛飾北齋,很早以前我就想采用大量插圖來介紹?!?/p>

日本人使用“漫畫”一詞,以鈴木煥鄉(xiāng)為最早,但他的記載仍然來自古代中國的漫畫鳥;一般而言,學界認為風俗畫家英一蝶于1769年出版的《漫畫圖考群蝶畫英》一書才是作為繪畫種類的“漫畫”一詞的真正出處。其后,江戶時代后期的小說家、風俗畫家山東京傳(繪畫作品用名北尾政演)在1798年出版的繪本《四時交加》的自序中寫道:“觀貴賤混駁,士女老少綿綿絡繹而交加也,平常在鋪中憑梧偶漫畫?!?/p>

六年之后,1814年,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首次出版《北齋漫畫》,共十五篇,約四千幅圖,為彩色折繪本,“漫畫”之稱遂大行其道。

這就是“漫畫”一詞的來龍去脈。今人但知作為繪畫種類的“漫畫”,卻早已不知道這一稱謂竟然出自古代中國的一種鳥兒!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