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沙博物館新館開放五周年之際,“龍翔九天——元明清御用瓷器特展”12月28日在長沙博物館開幕。展覽共遴選元明清御用瓷器128件/套,囊括傳世完整器與景德鎮(zhèn)御窯出土器物等,旨在以獨特多變的器型,精美的紋飾展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用龍紋瓷器風范及龍紋的變遷。
展覽現(xiàn)場
本次展覽,兼顧學術(shù)性與藝術(shù)性,2018年在景德鎮(zhèn)出土的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也將在展覽中展出,系這件學術(shù)價值極高的考古學遺物在湖南省內(nèi)首次公開展出。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
此外,展覽特別遴選了兩件明成化斗彩雞缸杯等諸多景德鎮(zhèn)御窯遺址出土龍紋御用瓷器,25件永樂、宣德、空白期、成化、弘治時期的龍紋瓷器標本,呈現(xiàn)景德鎮(zhèn)御窯瓷器之概貌。
展覽現(xiàn)場
明永樂 青花海水刻暗龍紋扁瓶
在傳世完整器部分,明弘治青花龍紋盤、明嘉靖黃地青花龍纏枝花卉壽字紋方碗、清康熙黃地紫綠龍折枝花卉紋折沿大盤、清乾隆礬紅彩龍紋杯等數(shù)件明清龍紋御用之扛鼎器物將與景德鎮(zhèn)御窯出土器物共同梳理明清御用龍紋瓷器的造型變化。
清康熙 黃地紫綠龍折枝花卉紋折沿大盤
清雍正 青花仙人納福尊
展覽共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御用以茲”,在我國歷代藝術(shù)品中,龍是最常見、最獨特、最優(yōu)美的裝飾題材之一,無論是青銅器、陶瓷器、玉器,還是古代建筑、壁畫、織繡,其上的龍之形象都數(shù)不勝數(shù),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氣質(zhì)與審美觀念。論及生產(chǎn)數(shù)量之大,制作工藝之精,藝術(shù)造詣之高,則尤推瓷器上的龍紋。
唐宋以降,瓷器逐漸成為十分重要的生活日用品,人們對其審美需求進一步提高。御用品的督造,使御窯產(chǎn)品成為瓷器審美的至高代表。在御用產(chǎn)品中,龍紋是用來彰顯皇家威嚴最為重要的紋樣主題。
第二單元“江山萬代”,元明清三朝,御用瓷器上的龍紋不斷演繹進化,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元代青花瓷器燒造成功,瓷器上龍紋數(shù)量大增。作為龍紋體態(tài)輕盈、矯健威猛、野而不馴,多為飛天狀,以喻其歡騰四海、廣布甘霖。
元 青花五爪龍紋圍棋罐
有明一代,龍紋在圖案構(gòu)成上更為豐富,除傳統(tǒng)的行龍、云龍外,出現(xiàn)龍團龍、正龍、坐龍、升龍、降龍等紋樣。明初至宣德朝,龍相威武端莊,五爪龍成為御用器之標準;明中期之后,龍相矯健威猛之勢逐漸小時,龍的形體細弱呆滯且少有變化;明晚期之后,龍紋簡化而趨率真自然。
明正德 青花穿花龍紋盤
明永樂 青花海水刻暗龍紋梅瓶
明宣德 青花云龍紋十棱葵瓣式洗
明宣德 礬紅彩云龍紋靶碗
明萬歷 青花龍戲珠紋雙龍耳方爐
明萬歷 青花龍鳳三友紋大蓋盒
明嘉靖 青花九龍紋杯
明弘治 青花龍紋盤
明成化 斗彩應龍紋天字蓋罐
清初龍紋沿襲明制,嚴格限制五爪龍的運用。自康熙朝其,龍的形象恢復雄偉健碩之態(tài),描繪精細、莊重、工整,裝飾、象征意味愈加濃厚,飽含對江山永固、綿延萬代之祈愿。
清雍正 青花釉里紅云蝠玉壺春瓶
清乾隆 礬紅彩龍紋杯
第三單元“賞心無窮”,明清時期吉祥紋樣十分盛行,“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是最大特色。吉祥紋飾構(gòu)思巧妙,寓意吉慶,富有獨特而濃郁的民族情趣和生活氣息。御用瓷器上亦頗多采用,且以絢麗多彩的裝飾手法,巧奪天工的制作工藝,超越前人的設計理念,精品迭現(xiàn)。各種名花、盛世美景、八寶神人等紋飾精心描摹于御用美器之上,與尊貴威猛的龍紋相互呼應,共同表現(xiàn)“物肇其極”的皇家氣象。
明宣德 青花纏枝花卉碗
清雍正 粉彩過枝月季梅花大盤
清康熙 五彩菊花花神杯
清乾隆 粉彩御題詩雞缸杯
清乾隆 茶葉末釉貫耳大尊
本次展覽由長沙市文化旅游廣電局主辦,長沙博物館、景德鎮(zhèn)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鎮(zhèn)御窯博物院、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聯(lián)合承辦。展期持續(xù)至3月28日。
元明清御用龍紋瓷器上的龍紋特點與變化
行龍紋是什么樣子的?
展覽遴選的龍紋瓷器數(shù)量龐大,龍紋類型多樣。根據(jù)構(gòu)圖方式,可將龍紋劃分成三種。即:C形構(gòu)圖(圖1)、縱S形構(gòu)圖(圖2)和橫S形構(gòu)圖(圖3)。行龍紋即橫S形構(gòu)圖的龍紋。
圖1 明成化 青花龍紋盤
圖2 清康熙 青花龍紋瓶
圖3 清康熙 綠地紫龍碗
元明清行龍紋分別是什么樣的?
元
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載:“畫龍者,折出三?!殖删潘啤?,“三停九似”的龍紋特點為元代龍紋起到了范式作用,并影響后世明清兩朝。元代龍紋表現(xiàn)出游龍在天之感。其龍頭較小,龍身較長,四肢及龍爪較細。龍身鱗片內(nèi)填青花并于鱗片邊緣留出空白以突出輪廓或以寫生風格的線條交織打底構(gòu)成網(wǎng)格狀的龍鱗為元代豐富的龍紋裝飾類型中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
元 青花龍紋罐(局部)
元 青花龍紋罐(局部)
元 青花龍紋罐(局部)
元 青花龍紋罐(局部)
元 青花龍紋罐(局部)
元 青花龍紋罐(局部)
元 青花龍紋玉壺春瓶(局部)
元 青花龍紋玉壺春瓶(局部)
明早期
永樂、宣德時期較洪武時期龍紋的種類有所增加,且在洪武所繼承的元代遺風上又有變化。宣德時期保留了元代龍紋強悍兇猛的遺風,龍首變大呈扁圓形,身體及四肢粗壯強健,五爪呈風車狀,龍趾比元代較短,龍尾大多不再夾火珠。
明永樂 釉里紅刻海水云龍紋梅瓶
明中期
成化、弘治、正德時期龍紋在保持永宣時期的主體風格上,龍之氣勢由兇猛之狀轉(zhuǎn)向英俊秀美之態(tài)。最大的特點是龍的眼部描繪突出,猶如“戴”上了一副眼鏡,被后人稱為“眼鏡龍”。
明正德 綠彩刻海水龍紋盤
明晚期
嘉靖、萬歷時期,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龍紋雖然大體延續(xù)了明代龍紋總體面貌,但已變化很大,龍紋開始變得粗放。在造型上,大部分龍首形狀如鳥首或犬首,龍身較前朝略微細弱。
明嘉靖 青花云龍紋大缸
明嘉靖 青花云龍紋大缸 紋飾
明嘉靖 青花云龍紋大缸 紋飾
明嘉靖 青花云龍紋大缸 紋飾
明嘉靖 青花云龍紋大缸 紋飾
清代
清代從順治時期始,龍紋出現(xiàn)了新的形態(tài),龍首較大,龍上顎變短,下顎較長,頭發(fā)呈短豎發(fā),龍角短直,龍爪粗大,龍趾形似雞爪,第一第二趾舒展成一直線。據(jù)考證,清代官式龍紋是受到畫家劉源的藝術(shù)風格影響,龍紋凸顯出威猛的姿態(tài),表現(xiàn)出欲擒先縱,收放自如的動感。之后各朝雖然依樣燒造,樣式相似,但龍紋繪畫風格隨時間變化而逐漸產(chǎn)生差異。
清雍正 青花應龍紋盤
清雍正 青花應龍紋盤 紋飾
行龍紋會與什么紋飾組合使用呢?
此處要引入紋飾的“模件體系”理論。通過整理本次展覽中出現(xiàn)的行龍紋紋飾,可按重要順序?qū)⑵淠<y飾分三級,即一級模件、二級模件及三級模件。
清乾隆 斗彩趕珠綠龍紋蓋罐(一對)
清乾隆 斗彩趕珠綠龍紋蓋罐紋飾
一級模件即為主題紋飾中必須存在的紋飾模件,通過對于一級模件的區(qū)分,可劃分出主題紋飾的主要類型。如,如,行龍紋模件便為一級模件,其構(gòu)成的主題紋飾則為龍紋主題紋樣。
清乾隆 斗彩趕珠綠龍紋蓋罐紋飾
二級模件則為構(gòu)成紋飾主題中重要的模件類型,通過對于二級模件的區(qū)分,可完成將紋飾主題類型細分的工作。本次展覽的展品中,云紋、海水紋、火珠紋、花卉紋等均為二級模件。如,通過裝飾火珠紋,便可將以行龍紋作為一級模件的主題紋樣精細區(qū)分為趕珠龍紋。
清乾隆 斗彩趕珠綠龍紋蓋罐紋飾
三級模件則為主題紋飾中可有可無的紋飾模件,紋飾主題通過三級模件的參與構(gòu)成,可凸顯出主題紋飾的位置或豐富主題紋飾的吉祥寓意。如:用弦紋或海浪紋紋飾帶分隔出器物上的紋飾,并以此突出主題紋飾的位置。或清乾隆斗彩趕珠綠龍紋蓋罐通過肩部的八寶紋,表現(xiàn)出了相對應的吉祥寓意。
清乾隆 斗彩趕珠綠龍紋蓋罐紋飾
(本文綜合整理自長沙博物館、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