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張猛評《記憶記憶》:俄國歷史的記憶拼圖

《記憶記憶》,[俄]瑪麗亞斯捷潘諾娃著,李春雨譯,中信出版集團中信大方2020年11月出版,432頁,78.00元


《記憶記憶》,[俄]瑪麗亞·斯捷潘諾娃著,李春雨譯,中信出版集團·中信大方2020年11月出版,432頁,78.00元

《記憶記憶》,[俄]瑪麗亞·斯捷潘諾娃著,李春雨譯,中信出版集團·中信大方2020年11月出版,432頁,78.00元

在孩提時代,瑪麗亞·斯捷潘諾娃便決定為自己的家族寫一本書。十來歲時,她在小學(xué)的練習本上洋洋灑灑寫了五六頁的家族史。在以后的三十多年,這個計劃一直沒有擱淺,她為此搜集資料,遍訪祖輩們定居過的偏遠小鎮(zhèn),直到這本以記憶為名的書完結(jié)定稿。

斯捷潘諾娃的寫作初衷是私人的:源自個人對整個家族的使命感。不過,在寫作的過程中,她漸漸擴張了自己的野心,用她的話說,這是“一次注解20世紀的嘗試”。從這本《記憶記憶》的呈現(xiàn)狀態(tài)來看,斯捷潘諾娃檢索到的、對過往的記憶是凌亂不堪的,讀起來有一種玻璃炸裂帶來的震驚與慌亂的感受。那些碎片從不同的角度望過去,可以看到被反映物不同的側(cè)面。極度的困惑與極度的震撼奔涌而至,或許這也是一場實驗,用以模仿記憶本身斑駁陸離的面孔。而支撐實驗效果的實驗參數(shù),除了有敘述者眾多經(jīng)歷豐富的祖輩,還有整個俄羅斯20世紀詭譎多變的歷史。

整本書的開頭第一句話相當簡捷—— “姑媽死了”。這幾個字確立了整本書的調(diào)性——作者想要通過追溯“記憶”,對“死亡”進行再闡釋;以回憶為名,還原當時當?shù)氐臅r代氛圍。不過,這些回憶性的文字與死者們真實的經(jīng)歷究竟相差多遠,抑或只是斯捷潘諾娃單方面與死者展開的“對話”?這些自然無從考證。斯捷潘諾娃作為一名詩人,詩歌風格極其獨特,而對于“家族記憶”這同一個主題幾十年鍥而不舍的思考,也使得她寫出的文字層次紛繁復(fù)雜,不少已經(jīng)凝結(jié)成了個人色彩鮮明的思想觀念(這也是這本書讀起來艱深晦澀的原因之一)。讀完這本書會忍不住想,也許家族史就是斯捷潘諾娃的一個幌子,她是要通過“寫家譜”,展示自己縱橫交叉、龐雜深刻的思想。這些五光十色、類別繁多的思想觀點在家族成員和歷史人物中間交織,仿佛構(gòu)成了一條條通往神秘花園的、彼此交叉的小徑。

戀物:日常器具的神圣之光

斯捷潘諾娃為自己的追憶過程羅列了上百種舊物,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為該書封面的、殘缺的瓷娃娃。這些本來只為運輸物料途中減少碰撞而生產(chǎn)的瓷娃娃,在幾十年后成了商店里走俏的擺件,殘缺使得它們成為歷史記憶的一部分,也是這本書的一個核心隱喻。為了節(jié)省成本,這些名為“冰人夏綠蒂”的瓷娃娃在粗糙的加工過程中只有一面上釉,不期然被時間鍍上了一層神圣的光芒,仿佛當年日本的浮世繪風格繪畫,作為瓷器的包裝紙被帶到歐洲,結(jié)果影響了印象主義的繪畫觀念。附著在器物之上的記憶,增加了它的靈韻。文中,斯捷潘諾娃也是從整理加利婭姑媽雜亂的遺物時,觸碰到深居簡出、特立獨行的姑媽的另一面。作為日常器具的舊物,構(gòu)成了整體歷史的一個個細節(jié)。

同樣作為記憶憑證被討論的,是平日里司空見慣的老照片。斯捷潘諾娃使用了一章的篇幅,對手中的二十張老照片進行了工筆畫一般的描述——是文字描述,而不是將照片直接插入書中作為參考。在隨后的一章,她又否定了照片對于保存記憶具有的權(quán)威意義。斯捷潘諾娃對照相術(shù)(包括紀實攝影)所持的態(tài)度是否定的。她不信任鏡頭下的瞬間,認為它們妨礙了抵達生命的本質(zhì)。彼時包法利夫人第一次經(jīng)歷照相術(shù),不禁發(fā)出一聲贊嘆:“這就是我。”而后,她從三十六張照片中,挑選出自己最滿意的一張。但是相比于畫像追求的“相似性”,斯捷潘諾娃認為照片的刻板和如實再現(xiàn)反而令人抗拒,“照片的機制并不意味著對現(xiàn)實之物的保存”。

“照片首先關(guān)注到的是變化,周而復(fù)始的成長、興盛、衰落、消亡……藝術(shù)所從事的是截然相反的東西:任何成功的文本庫都是關(guān)于成長的大事記,并不與第一條皺紋或者黃褐斑的出現(xiàn)完全吻合。照片則一絲不茍:它確定無疑,所有這些很快就將不復(fù)存在,因而盡可能地以自己的方式保存一切?!?/p>

這里斯捷潘諾娃展開了一個悖論性的命題:表面上最為忠誠的影像,最終可能距離真相最遠。這部分的論述,大概會讓癡迷于拍照修圖的當代讀者陷入尷尬的境地——如今太多人執(zhí)著于“理想化攝影”,恨不得出門就戴上一副具有濾過功能的眼鏡。斯捷潘諾娃帶著諷刺,宣稱數(shù)碼技術(shù)制造出來的大量機械復(fù)制的圖片,最終會進入“另一個墓地”,那是一個最終被人拋棄的、龐雜的圖像垃圾場。比較而言,她反倒肯定了攝影師拍照時露出馬腳的疏漏之處,“比如狂歡節(jié)絲綢盛裝下的難看鞋子”,至少它們忠誠于自己的時代。

日記與信件:曖昧多義的記憶存儲庫

除了對當事人曾經(jīng)使用過的器物進行考察,斯捷潘諾娃還把記憶挖掘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他們留下的文字上面。從姑媽留下來的黑色日記本開始,斯捷潘諾娃開始借助家族成員的文字進行知識考古。不過,她并不認為這些文字都是可信的,她判斷的依據(jù)是寫日記的人是否構(gòu)想了一個“潛在作者”。斯捷潘諾娃據(jù)此將日記分成了兩類:具有特定閱讀對象的“表演性日記”,以及為了個人量身打造的私密性日記,外人很難進入。姑媽的信帶給她的是后一種感受,那些事無巨細的清單羅列像寬眼漁網(wǎng)一樣,留下了本人外部生活的可靠證據(jù),而真正的內(nèi)部生命卻完全留給自己。

日記對于訪客或許是封閉的,而信件則盡可能地敞開了語義豐富的大門。這些信件里最使人難以忘懷的,是二戰(zhàn)期間發(fā)自列寧格勒戰(zhàn)場的幾封家書。作家外祖父的姨弟廖吉克由于征兵年齡的變更,十九歲便參加二戰(zhàn),并隨著隊伍四處遷移。像普遍的戰(zhàn)爭文學(xué)那樣,廖吉克在信里向家人傳達愛國的熱情,分享戰(zhàn)場上的喜悅,但他在負傷后也會流露出消極的情緒,向家里人訴說想家的苦悶?;蛟S那些文字背后,還隱藏著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對即將到來的死亡的恐懼。斯捷潘諾娃在文中引用了書寫“列寧格勒大圍困”的作家利季婭·金斯堡的說法,二戰(zhàn)以及“列寧格勒大圍困”使得個性特征消失,個體的人變成了群體的“死者”。而她的這些追溯將廖吉克從萬千死者的隊伍里推了出來,使一段近乎遺失記憶重新被發(fā)現(xiàn),被更多人讀到。

此外,書中還有不少信件,穿插在第一、二部分的章節(jié)之間,構(gòu)成了舉足輕重的“插章”。這些通信大都與貫穿全書的一個重要人物——太姥姥薩拉·金茲堡有關(guān)。薩拉·金茲堡曾遠赴巴黎學(xué)醫(yī),從世界著名的醫(yī)學(xué)院畢業(yè)。少女時代她受到革命思想鼓舞,曾參加1905年下諾夫哥羅德的街壘戰(zhàn),后來由于散發(fā)非法傳單被捕。她與后來的蘇聯(lián)高層領(lǐng)導(dǎo)人曾經(jīng)是同學(xué),也數(shù)次在政治劫難中幸免,像足夠幸運的“瓷娃娃”一樣得以保全。斯捷潘諾娃選取了她與太姥爺“桑丘·潘沙”之間的通信作為“插章”,這些信件沿著兩條線行進:個人層面上的學(xué)業(yè)、生活、男女情感,以及公共層面對社會事件的關(guān)注,對時局的評價。這些進入到記憶存儲庫的信件材料是有趣的,它或許不過是革命年代里的“大眾敘事”,但放在今天的語境里,以我們的“經(jīng)驗”去觸摸革命理想主義的文本,會明顯感受到記憶曖昧多義的一面。

故地重游,尋找記憶花園的坐標

斯捷潘諾娃在書中提到自己華盛頓的一位歷史檔案學(xué)者交談時,稱自己是如今非常流行的、熱衷于尋根之旅的游客之一。事實上,她的尋根之旅比泛泛意義上的游客要全面豐富許多。在籌備這本書的三十五年時間里,她沿著祖先走過的路途去了很多地方:為了更多地獲取沉默的家族的隱秘,她走過波欽基的羊腸小道;為了更近地感受到太姥姥當年的心境,她專程造訪過薩拉一個世紀以前在巴黎住過的旅館;為了尋找記憶更深遠的源頭,她只身前往祖太姥爺?shù)墓枢l(xiāng)敖德薩……事實上,這些地理坐標也都和俄羅斯歷史的不同側(cè)面有隱秘的聯(lián)系,斯捷潘諾娃的尋根之旅帶著一枚俄羅斯歷史的羅盤。

尋訪的過程有些類似于懸疑小說的情節(jié),但很少有“水落石出”的結(jié)局撫慰旅途的勞頓。在赫爾松市的檔案局,她從文件中獲知祖太姥爺曾經(jīng)一手操辦鑄鋼廠、鑄鐵廠、機器制造廠,也從1918年的工廠委員會的一份會議記錄中,讀到古列維奇私人財產(chǎn)移交至工廠工人所有的決議,甚至從普遍的歷史文獻中了解到1917-1920年間赫爾松經(jīng)歷的政權(quán)更迭、社會變動,但關(guān)于祖太姥爺個人的命運,她卻沒能夠得到任何確切的消息。具體的“人”的形象被隱沒了,只有博物館里一臺龐大的、配件完整的犁具還聳立著,機身的大寫基里爾字母“古列維奇卡霍夫卡工廠”,證實祖太姥爺?shù)募易宕_實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

通過故地重游重建歷史形象,這是一種精準的考古,還是個人主觀情感的附會,在斯捷潘諾娃筆下也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命題。在友人的帶領(lǐng)下,她來到位于薩拉托夫的外祖父的舊宅院。院子里的一切令她激動不已,她覺得自己與這個地方心靈相通,“我清晰地回想起了一切,纖維畢現(xiàn)地還原了家族當年在此地的生活:他們?nèi)绾卧诖说鼐幼?,又為何離開這里。院子將我抱在了懷里”。然而,此后不久,朋友卻打電話告訴她,上次搞錯了,他們?nèi)サ牟⒎峭庾娓傅恼?。這段經(jīng)歷對所有試圖找回記憶的人,都構(gòu)成了一次拷問:我們真的是在忠實地保存自己的記憶,還是被一種對自己有利的力量裹挾著“編排記憶”?

“同時代人”:家族記憶的“大歷史”視野

單純寫家族成員的命運不會是斯捷潘諾娃的落腳點。在她包羅萬象的追溯中,家族的記憶從純粹私人的空間跳脫了出來,她將追憶的范圍擴大到與自己的祖輩同時代的世界文化名人身上,大量的歷史史實與家族成員間的命運遭際相互交織纏繞,作為參考的“同時代人”,構(gòu)成了通往二十世紀記憶花園的另一條幽暗的入口。

譬如,從作品內(nèi)頁的家族人物圖譜可以看到,斯捷潘諾娃的祖先們來自于斯捷潘諾夫、金茲堡、弗里德曼、古列維奇,而這些姓氏中有三個都屬于猶太人。在追溯記憶的過程里,斯捷潘諾娃也曾經(jīng)多次提到猶太人的歷史境遇問題,這個二十世紀人類記憶繩索上的一個死結(jié)。從太姥姥寄往家中的明信片和信中對一切與猶太人有關(guān)的信息諱莫如深,到格奧爾基·伊萬諾夫、庫茲明、勃洛克等人對曼德爾施塔姆猶太身份的揶揄,猶太人的種族問題像一條充滿恥辱的尾巴一樣,被藏在了俄國主流文化的背后。不僅如此,斯捷潘諾娃還在世界各地拜訪屠猶遇難者紀念館、猶太公墓,尋訪那些文化名人的蹤跡,如遭到納粹迫害的夏洛特·薩洛蒙、安妮·弗蘭克等,在一陣虛妄的沖動驅(qū)使下,她甚至希望可以憑借個人的回憶,拯救湖里那些“像煮熟的餃子一樣在沸鍋里翻滾”的頭顱?,F(xiàn)實生活里,那被驅(qū)逐、被迫害的陰影揮之不去,以至于斯捷潘諾娃的父親得知自己當年的家書要被發(fā)表,表示了強烈的反對。祖輩們在歷次政治斗爭中遭遇的無妄之災(zāi),教給了他們韜光養(yǎng)晦的哲學(xué),斯捷潘諾娃卻勇敢地向人暴露傷疤,她試圖重整這些慘烈的記憶,恢復(fù)自己的民族在人類文明史上應(yīng)有的地位。

俄羅斯評論家將這本書稱為“世界之書”,這主要是就它寬廣的寫作視野而論。斯捷潘諾娃擔任了多年文藝網(wǎng)站的主編,平日閱讀面十分龐雜。她身上具有俄羅斯白銀時代知識分子的特質(zhì),對世界文化如數(shù)家珍,這從譯者在正文后附上的兩百多條注釋就可以看出來。斯捷潘諾娃在與故去的家庭成員對話,也在和世界文化名人進行觀點的溝通,賽巴爾德、曼德爾施塔姆、拉斐爾·戈德切恩、弗朗西斯卡·伍德曼、夏洛特·薩洛蒙等等文化符號,被同一根線串了起來:究竟什么是記憶?應(yīng)當怎么去看待人類的記憶。尤其是在那些形成巨大歷史分水嶺的事件之后,應(yīng)該怎樣講述所謂的“后記憶”?

在具有非虛構(gòu)特征的散文集《時代的喧囂》里,詩人曼德爾施塔姆追憶了自己和同時代人的過去。斯捷潘諾娃認為,他的目的是將過去“蓋棺定論”,歸根結(jié)底“排斥記憶”,而這是同時代的大部分作家不能認同的。他的朋友茨維塔耶娃也是堅定的反對者之一。她以丈夫的白衛(wèi)軍形象為傲,曾經(jīng)寫過多首詩歌獻給心目中的“騎士”。她認為曼德爾施塔姆站在布爾什維克的立場詆毀了白衛(wèi)軍,因此在多個場合對他進行批判——她要擁護的“記憶”,完全是另一種模樣。斯捷潘諾娃借此對記憶的客觀性再次提出質(zhì)疑。不同觀點之間的碰撞,讓家族記憶在“大歷史”的背景下模糊了邊界,成了思想史研究的剖面。

作為本書中心人物的太姥姥薩拉·金茲堡,和“瓷娃娃”一樣,是歷次劫難的幸存者之一。過往的經(jīng)歷塑造了她,使得晚年的她顯得極其干練,“山巖一樣”,“仿佛一座消散之力的紀念碑”。在斯捷潘諾娃留存下來關(guān)于她的記憶中,有一個意味深長的細節(jié):薩拉·金茲堡喜愛在鋼琴旁彈琴唱歌,她最后一次天鵝遺曲般的歌唱,選擇的竟然是青春時代低沉而悲壯的《你們在殊死搏斗中犧牲》。當那激動的嗓音從她衰老的軀體里涌出時,“身陷布特爾斯基監(jiān)獄的十五歲的馬雅可夫斯基、手持《愛爾福特綱領(lǐng)》的中學(xué)生曼德爾施塔姆、雅爾塔革命者集會上的十三歲的茨維塔耶娃”——所有太姥姥同時代的年輕人奏響了一曲合唱,宣布要與舊世界決裂。通過種種記憶的拼貼,斯捷潘諾娃再次試圖擴大家族記憶的范圍,所有相互交叉的小徑朝著同一個方向延伸——俄羅斯乃至全世界整個二十世紀詭譎多變的文化與歷史。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