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公庭雪霽”,意思是雪止天晴,真相大白。然而現(xiàn)實往往相反,漫天飛雪和銀裝素裹自古以來就是掩蓋真相甚至制造謎團的契機,否則推理小說中就不會有世人皆知的“暴風雪山莊”模式了。今天這則敘詭筆記,說的便是在清代多部筆記中記載的“雪中虎”,看似玄奇無比,其實仔細品味,卻大有深意。
一、車笠之交:每年徒步萬里遙
先來介紹一下故事的主角——方觀承。
方觀承字遐谷,安徽桐城人,他是清代雍乾年間的名臣,此人一生極為傳奇,稍作更改就是一部劇情曲折離奇的電視連續(xù)劇。
人的命運,半由自主,半由天定,但像方觀承這樣,生下來就能領到一把爛到不能再爛的爛牌者,實不多見。對清史稍有了解者,都應該聽說過《南山集》大案??滴跷迨?,因為戴名世在《南山集》中多采用方孝標的《滇黔紀聞》所載南明桂王時事,且用永歷年號,因此被殺,且株連獲遣者數(shù)百人,是康熙朝影響最大的文字獄之一。而方觀承的父親方式濟、祖父方登嶧都因此案謫戍黑龍江,家道猝然中落。方觀承雖然因年幼免于流放,但生計發(fā)生了困難,《熙朝新語》上說,多虧南京清涼山寺的一個僧人認為他“為非常人”,經(jīng)常接濟,他才勉強活下來。清代筆記《鶴征后錄》記載,少年時代的方觀承喜歡讀《楚辭》,自己卻不免感慨:“愛讀《離騷》便不祥?!逼鋵崜Q個角度,大概只有命運坎坷的人,才能讀懂《離騷》中的況味吧。
記載“雪中虎”事件的主要筆記之一《妙香室叢話》上說,方觀承每年都要“至塞外省親,恒只身徒步,往返萬里”,就是說他每年都要徒步到黑龍江探望父親和祖父?!队归e齋筆記》的作者陳其元記載過他的高祖旉南公的一次奇遇,可為佐證:“雍正丁未會試,與仁和沈椒園先生共坐一車。每日恒見一少年步隨車后,異而問之,自言桐城方氏子,將省親塞外,乏資,故徒步耳?!睌昴瞎蜕蚪穲@覺得這是個孝子,就請他上車,但車廂狹窄,容不下三個人,于是商議輪流兩人坐車,一人步行,一共給那少年省了六十里之勞,依依惜別時互道珍重。二十年以后,旉南公和沈椒園都已經(jīng)當上地方官員,一起入京覲見,“途中忽有直隸總督差官來迓,固邀至節(jié)署相見”。直隸總督是封疆大吏之首,位高權重,倆人和他的級別相差甚遠,并不相識,也不知出了什么事,等見面才知道,原來這位總督就是當年邀請同車的那個少年,三個朋友握手相擁,熱淚盈眶,“張筵樂飲十日,稱為車笠之交,一時傳為美談”。
《庸閑齋筆記》
這段辛酸而坎坷的歲月,固然在方觀承的心中留下了很多傷痕,但也磨煉了他的心性?!队归e齋筆記》上援引了方觀承自己的一段口述:有一年年底,寒風凜冽,方觀承的身上衣衫襤褸,想到親戚家討幾個錢,“甫抵門,仆者衣冠甚都,列坐于門之兩楹”。方觀承逡巡欲入,卻被攔住,他說是投奔親戚,那些奴仆說看你這個叫花子樣,別是來投錢的吧,方觀承“遲回久之,終弗入”。他在街巷中游走很久,來到盧家巷,“巷門為南北通衢,有屠門,市者如爭”。而這個屠戶一邊賣肉,一邊記賬,不免手忙腳亂,排隊買肉的人也因為耽誤時間而抱怨不休,于是方觀承就自告奮勇幫他記賬:“借肆中紙筆,置幾旁,屠者手切肉,權輕重,即口誦數(shù)。余奮筆疾書,食頃,已更數(shù)十紙。”那屠戶笑著說你這記賬的速度比我切肉還快。到了晚上,屠戶請他到家中吃飯,自稱姓胡,聽他講述身世,感慨萬千,說現(xiàn)在快到年底,生意日繁,你干脆就在我這里幫忙吧。于是從這一天開始,方觀承一直幫胡屠戶記賬,晚上就把門板拆下來做床,鋪草為褥,覆布為被。除夕那天,胡屠戶夫婦置酒肴羹肉,跟他一起過年,大年初一還贈給他一套新衣服:“一藍布袍,新布絮襖。近身里衣、絮褲,內(nèi)外補綴完整。布襪、履各一。”方觀承感激不已,連連叩謝,正月初五才告辭離去。
二、伏一白虎:伽藍神打來“急救熱線”
《妙香室叢話》上記載,方觀承從胡屠戶家離開后,去了杭州,在西湖邊遇到了一個看相的??聪嗟囊灰娝妥饕镜溃骸百F人至矣!”然后說他將來必定封爵拜相、官運亨通。方觀承笑著說自己是“罪人子”,連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都沒有,怎么可能當官??聪嗟倪B說“不難”,贈給他二十兩銀子讓他上京,并與他約定:“他日節(jié)制陜甘,有總兵遲誤軍機當斬,千萬留意拯之?!狈接^承想自己一個要飯的還能節(jié)制陜甘?啞然失笑,但又不能忤了看相的一片好意,便往京城去。結(jié)果到直隸時,行李——包括那二十兩白銀都被人偷了去。正值嚴冬,方觀承身無分文,饑寒交迫,只好繞道到保定去,想找一位舊友借些盤纏。
“行抵白河,大雪,凍斃古寺旁。”早晨起來,寺中僧人打開寺門,“見虎臥”,嚇了一跳,連忙去告訴住持,住持出來一看,雪中果然臥著一頭老虎,只是動也不動。他想這可能是一只死虎,便上前細看,“見公僵臥雪中”,連忙把他從雪里刨出,扶進寺內(nèi),灌了湯藥,很久才將他救醒。
《妙香室叢話》
吳熾昌在《客窗閑話》里對這段事情的描寫則更富于傳奇色彩(此篇名為《某宮保》,雖未直名人物為方觀承,然所述事跡完全是以他的經(jīng)歷為原型)。說是方觀承已經(jīng)到了保定,只是那位舊友已經(jīng)離開此地,去了南方,他“皇皇失所,訪得同鄉(xiāng)數(shù)人,皆無力貲助”,被推薦到藩署科房抄錄公文,“日得數(shù)十錢,僅敷糊口而已”。幾個月以后,他瘧疾發(fā)作,北方一向認為這病沒得治,干脆將他扔出了藩署科房?!皶r大雪壓公身,熱氣得雪而解,醒知其故,忿忿北行。”到漕河(即白河),雪越來越大,“不辨道路,撲趺入河水,僵不能起?!焙由嫌幸蛔聫R,任住持的老僧正圍爐假寐,夢見伽藍神告訴他說:“貴人有難,速往救之?!崩仙鐾庖豢矗耙姾觾?nèi)伏一白虎”,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是個乞丐。老僧不知道他的死活,不敢貿(mào)然相救,回到屋子里剛剛躺下,又夢見伽藍神怒氣沖沖地說:“出家人以慈悲為本,見死不救,禍且及汝?!崩仙s緊將方觀承從河里撈出來,“去濕衣,溫以棉被,進姜湯而蘇”。
《客窗閑話》
這兩則記載,很明顯《妙香室叢話》的可信度更高,而《客窗閑話》則是演繹的成分居多,衣衫襤褸之人臥于雪中,遠遠望上去確實像一只遍身花紋的老虎,但是說什么伽藍神兩次夢里給老僧撥打120急救熱線,就真的是小說家言了。
方觀承得救后,在寺廟里又住了些時日才進京。史料上記載,他一開始在東華門給人測字謀生,有一次平郡王福彭路過,發(fā)現(xiàn)他招牌上的字寫得很好,便請他入府攀談——這里需要“插播”一段姚鼐在《惜抱軒文后集》中對方觀承困苦時期的記錄與評價:“公益困,然于其間,厲志氣勸學問,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風俗,遂蓄為巨才矣!”而福彭在與方觀承談話后,深為他的才華所傾倒,在出征準噶爾時,任命他為掌文書官,后來又推薦給雍正皇帝?!笆雷诿圆家抡僖姡n中書銜偕往,凱旋以軍功實授內(nèi)閣中書”,從此飛黃騰達。
《惜抱軒文后集》記載他“乾隆初,入軍機處累遷吏部郎中,出為直隸清河道,直隸布政使,擢浙江巡撫,乾隆十四年,遂授直隸總督”。
三、十三廷寄:跟乾隆帝的“頂?!?/strong>
無論雍正還是乾隆,在中國歷史上大概都能算得上是有為的政治家,而在選人用人上,尤其注重考察實際才能,說句俗話就是“沒兩把刷子根本就玩兒不轉(zhuǎn)”。而方觀承之所以能平步青云,很大程度上,除了不懈地讀書求學外,長時間的流浪生活所增長的見識,也內(nèi)化為經(jīng)時濟世之才。《客窗閑話》上說他“隆冬,收養(yǎng)流民,通省咸置留養(yǎng)局,無饑寒之民;在其境又開水田,通河渠,設橋梁,初北人不習種棉,公聘南方男婦導之;又修復義倉,作《義倉圖》,均貯四鄉(xiāng),以便賑濟。于是上下肅清,閭閶豐足”……樁樁件件,俱涉民生,且能夠看出,青少年時代的坎坷經(jīng)歷對方觀承一生的正向意義。
袁枚在《小倉山房文集》中記錄了方觀承與乾隆皇帝的一次嚴重沖突,也許從一個側(cè)面可以窺見他內(nèi)心深處對窮人的同情?!按胖菽娣藶閬y,公奏誅三人,絞七人,上疑公沽名,有所縱馳,嚴旨督過,一夕間接十三廷寄。”古代謀反作亂是大罪,一經(jīng)剿滅,對謀逆者往往不分良莠,濫殺為上,而方觀承只判處一共十人死刑,這無疑讓乾隆皇帝認為他過于寬縱,沽名釣譽,所以才“嚴旨督過”。而連續(xù)接到十三封廷寄之后,“家人慮圣意不測,盡雨泣”,而方觀承毫不動搖,堅執(zhí)前議,跟乾隆帝頂上牛了。乾隆帝勃然大怒,“申辦愈力”,干脆下旨把被捕的造反者解至闕下,由九卿和軍機大臣會審。說是審叛賊,更是審方觀承。但最終發(fā)現(xiàn),方觀承的審判是嚴格執(zhí)行《大清律》的,既無枉殺,也無枉縱,這讓乾隆帝十分感動,“遂卒如公議,而從此上愈重公”。
《小倉山房文集》
《妙香室叢話》上說,方觀承在任陜甘總督期間,“總兵某違軍機當斬,力為開脫”,而這個總兵正是那個看相者的兒子……這當然是為了“圓”前面的劇情,而特意安排的情節(jié),以使故事圓滿。而真實的“結(jié)尾”則是愴然的,方觀承當上直隸布政司之后,回憶起自己投親無門、衣食無著的那個年底,回憶起那位在最困難的時刻收留自己過了個年的胡姓屠戶,總想著去報答他,便派手下帶了銀兩去尋找,并叮囑手下,胡屠戶要是愿意來,就備輿馬迎至署中。等到手下按照地址找到胡屠戶的家,才得知“胡夫婦身歿已久”,方觀承聽說后,淚如雨下……
“雪中虎”一事的真實性,應屬無疑,畢竟中國古代的名臣中,很多人都有貧困潦倒、凍餒無助的經(jīng)歷。就說康雍乾時期,“落魄羈窮,賣文自給”的高士奇、“臥病不舉火三日”的鄂爾泰、“終日不得一飽”的錢陳群、“家無宿儲,倚十指以給”的陸燿、“日或一食,或終日不食”的汪廷珍……皆有過“臥雪”的經(jīng)歷。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艱苦卓絕、奮發(fā)圖強的精神,真的有如受困雪中卻志逾百獸的猛虎,而古代筆記中卻往往把“雪中虎”當成早晚發(fā)達的征兆,豈不謬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