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漢帝國邊疆的兩道異彩,“滇王與南越王”特展今起呈現(xiàn)

1月25日起“滇王與南越王”展覽在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展出,呈現(xiàn)來自滇粵兩地289件(套)珍貴文物。

1月25日起“滇王與南越王”展覽在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展出,呈現(xiàn)來自滇粵兩地289件(套)珍貴文物。滇國文物以青銅器為大宗,既有氣勢恢宏的大型青銅器,也有制作精巧的小型器物,它們不同于漢中原青銅器的風格,而是自成體系,具有鮮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南越國地處漢帝國最南端,受越秦楚漢文化等多方面影響,又有諸多海外文化因子的輸入。滇王器物和南越國器物的對比呈現(xiàn),讓觀眾看到漢帝國邊疆的兩道異彩。

“滇”是我國西南邊疆古代民族建立的一個古代王國,其領土的范圍以滇池為中心。滇國興起的時間至遲不晚于戰(zhàn)國初期,戰(zhàn)國末至西漢為其全盛時期,西漢晚期走向衰落,逐漸被漢王朝的郡縣制所取代。滇國尚未有自己成熟的文字系統(tǒng),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中有關滇國的記載也是只言片語,其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歷史歲月之中被湮沒了兩千多年,直到1955年云南晉寧石寨山滇王族墓地的發(fā)現(xiàn),才讓滇國的光輝重現(xiàn)。

“滇王與南越王”是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自2016年開始啟動的“漢代諸侯王展系列”的第五部曲,早前四部曲分別是“大漢楚王與南越王”、“中山王與南越王”、“齊魯漢風”、“尋找夜郎”。

“滇王與南越王”展覽海報

“滇王與南越王”展覽海報

據(jù)博物館透露, 這次“滇王與南越王”有四大亮點。

首先,滇國出土文物品類之盛大、技藝之精湛、所展示的文明之高卓,令世人震驚。滇文化以晉寧石寨山滇王及近臣墓地、江川李家山墓地、呈貢天子廟墓地、官渡羊甫頭墓地為代表,經(jīng)過多年考古發(fā)掘,迄今已出土文物上萬件。滇國文物以青銅器為大宗,既有氣勢恢宏的大型青銅器,也有制作精巧的小型器物,它們不同于漢中原青銅器的風格,而是自成體系,具有鮮明的地方民族特色。本次展覽匯聚了這幾個主要墓地的重要文物,一些滇國精品文物更是首次訪穗,十分難得。

紡織場面銅貯貝器

紡織場面銅貯貝器

其次,滇國青銅器以生動細膩的寫實手法著稱,將兩千多年前滇國社會的一幕幕場景鮮活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戰(zhàn)爭、祭祀、宴樂、狩獵、耕作、出行、動物活動等場景,都被滇國工匠們捕捉下來,鑄成永恒的瞬間。這一情況,和漢中原的諸侯王墓有很大的不同,像之前的“楚王展”、“中山王展”、“齊魯漢風”,通過諸侯王墓出土的器物我們更多的是了解王的生活,而在滇王墓葬中,我們除了看到王的尊貴,也能看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簡而言之,從滇國青銅器可以讀出一部鮮活的滇國史。

再次,滇國和南越國族屬不同,文化迥異,但是在器物上卻又有許多驚人的相似,比如滇王的銅盒和南越王的銀盒,滇王的金印與南越王的金印,滇王的玉衣片、珠襦與南越王的絲縷玉衣和珠襦,以及南越國羽人上的羽飾和滇人頭上的羽飾,還有滇國和南越國隨處可見的銅鼓,說明兩地之間是有一定程度的文化交流,這在展覽中會有逐一解讀。

最后,此次展覽還展出了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宮博物館關于一些南越國臣民墓葬與南越國宮署遺址的出土器物,與滇國的器物相呼應,這種直觀的對比展示,讓觀眾可以看到:位于漢帝國最西南的滇國,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滇文化保持著較為獨特的且民族色彩濃郁的文化特色,雖有漢文化的影響,但是文化發(fā)展脈絡相對獨立;而南越國地處漢帝國最南端,深受越文化、秦文化、楚文化、漢文化等多方面影響,又有諸多海外文化因子的輸入,最后呈現(xiàn)出一種與所有漢諸侯國都與眾不同的多元文化,是為南越國特色。在展覽中,滇王器物和南越國器物的對比呈現(xiàn),讓觀眾看到了漢帝國邊疆的兩道異彩。

在展覽開幕之際,澎湃新聞帶您一覽部分精彩展品:

一、貯貝器

貯貝器是滇國特有的貯放貝幣的青銅器,是滇國王侯貴族的專用品,象征著財富、地位和權(quán)力,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點。滇國的貯貝器大致可分為五種不同類型,即提筒形貯貝器、束腰圓筒形貯貝器、銅鼓形貯貝器、銅鼓貯貝器和異形貯貝器。貯貝器蓋上往往有圓雕人物和動物裝飾,展示出祭祀、紡織、狩獵等社會生活場景;簡單一些的是用一頭或多頭圓雕立牛裝飾。

籍田祭祀場面銅貯貝器

籍田祭祀場面銅貯貝器


籍田祭祀場面銅貯貝器(局部)

籍田祭祀場面銅貯貝器(局部)


紡織場面銅貯貝器(局部)

紡織場面銅貯貝器(局部)


環(huán)紋貨貝(出于貯貝器中)

環(huán)紋貨貝(出于貯貝器中)

二、扣飾

銅扣飾背后有一“L”齒扣,用于系帶和懸掛。有圓形、長方形和不規(guī)則形幾類。規(guī)則的圓形和長方形扣飾往往鑲嵌玉石、瑪瑙等,用于服飾裝飾和發(fā)型裝飾,不規(guī)則形是動物和人物的浮雕,以高度寫實的方式再現(xiàn)了滇國諸多的社會生活場景??埏椝囆g(shù)是滇人在積極汲取北方草原文化基礎上的一種新創(chuàng)造。

騎士獵鹿銅扣飾

騎士獵鹿銅扣飾


長方形狐圍邊銅扣飾

長方形狐圍邊銅扣飾


鎏金擄掠銅扣飾

鎏金擄掠銅扣飾

三、銅鼓

銅鼓是以青銅鑄造,廣泛流傳于中國南方及東南亞稻作民族中的一種打擊樂器。其基本形制為“通體皆銅,平面曲腰,中空無底,側(cè)有四耳?!?/em>迄今發(fā)現(xiàn)世界上最古老的銅鼓出自楚雄萬家壩古墓群,時代約為春秋中晚期,它是銅鼓中最原始的形態(tài)。除樂器功能外,銅鼓還有禮器的職能,它又是部落首領以及王侯貴族夸示富貴、炫耀權(quán)勢、分別尊卑的工具。銅鼓的形制為適應其功能的需要向“鼓面漸大、腰曲漸減”的趨向演變。銅鼓的紋飾則隨著其占有者的地位上升,沿著從無而有、由少至多、自簡到繁的規(guī)律發(fā)展下去。

萬家壩型銅鼓

萬家壩型銅鼓


蹲于銅鼓之上的執(zhí)傘男銅俑

蹲于銅鼓之上的執(zhí)傘男銅俑

四、仿生式兵器

滇國有一些兵器不見于其他地區(qū),是模仿動物的某一部位制作的,我們暫命名為“仿生式”兵器。如鳥頭形銅啄,整體似一長嘴的鳥頭,其上有兩個對稱的圓圈,很像鳥的兩只眼睛,刃部既長且尖,刃上端有橫出的圓銎,便于穿木柄,柄與刃部呈丁字交叉狀,使用時如長嘴啄木,故名“銅啄”。蛇頭形銅叉,器作蛇頭形,叉體猶如蛇口吐出的蛇信。橢圓筒狀銎,飾鱗紋。此外如銅狼牙棒、蛙形銅矛等,也多是仿照動物的某一部分制成的。構(gòu)思新穎,做工亦精,為滇國青銅器中藝術(shù)品和實用功能高度結(jié)合的典范。

四獸銅斧

四獸銅斧


立獸銅戚

立獸銅戚


雉飾銅斧

雉飾銅斧


蛇形銅叉

蛇形銅叉

此次展覽由云南省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南越王宮博物館、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昆明市晉寧區(qū)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

展覽地點為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廣州市解放北路867號,全年開放),展期至4月18日。

(本文參考: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官網(wǎng)、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