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杰作”將于3月5日在澳大利亞堪培拉國家美術館揭幕。展覽將展出61幅來自英國國家美術館館藏中的大師杰作,包括波提切利、提香、倫勃朗、維米爾、埃爾·格列柯、委拉斯凱茲、戈雅、康斯特布爾、凡·代克、蓋恩斯伯勒、雷諾阿、塞尚、莫奈、高更與梵高,橫跨450年的歷史。這是英國國家美術館近200年歷史中的首次國際巡展,此前兩站分別在日本東京與大阪。
據(jù)《堪培拉時報》報道,這是疫情以來澳大利亞的首個大展,與此同時,展品的拆箱和懸掛首次通過線上直播受到借展方的監(jiān)督。
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立于1824年,彼時英國政府從銀行家約翰·朱利葉斯·安格斯坦(John Julius Angerstein)的遺產(chǎn)中購得38幅油畫,并將其位于蓓爾美爾街(Pall Mall)的房子作為向公眾展示畫作的場館。不同于其他大型歐洲博物館,倫敦國家美術館并非基于皇家收藏,而是從市民收藏積累而來,囊括從13世紀下半葉一直到20世紀之初的藏品。如今,國家美術館坐落于倫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擁有2300余幅藏品。
堪培拉國家美術館工作人員正在懸掛梵高的《向日葵》
展覽根據(jù)西方藝術史上的七個重要時期劃分為七大板塊:“意大利文藝復興繪畫”“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凡·代克與英國肖像畫”“狀游”“西班牙的發(fā)現(xiàn)”“風景畫與如畫美學”以及“法國與現(xiàn)代藝術的崛起”。往常,這樣重量級展覽的展品運輸應該有英國策展人的陪同,但是由于疫情的限制,身在倫敦的策展人們通過朝向展品的相機進行實時監(jiān)督。
《圣吉諾比烏斯早年生活的四個場景》 波提切利
《圣埃米迪烏斯與圣母領報》 卡羅·克里韋利
在第一部分“意大利文藝復興繪畫”中,卡羅·克里韋利(Carlo Crivelli)的《圣埃米迪烏斯與圣母領報》(The Annunciation, with Saint Emidius)展現(xiàn)了國家美術館早期的贊助人與藏家對于意大利繪畫的青睞。在這幅畫中,大天使加百利前來告知瑪利亞,她將受圣神降孕而誕下圣子耶穌。就在加百利準備告知瑪利亞之前,圣埃米迪烏斯打斷了他,這與畫面下方所寫的“宗教自由”相呼應——根據(jù)分析,圣埃米迪烏斯代表了意大利阿斯科城市利皮切諾,這座城市在當時被賦予了宗教上的自由,而加百利可以被打斷的畫面似乎證明了這一點。除了宗教主題以外,畫面在透視與建筑上展現(xiàn)出的精美,以及將宗教主題與城市日常生活并置的巧妙安排,例如,畫中瑪利亞身著的正是15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女性的時髦裙子。此外,克里韋利在繪畫中對于維度的處理同樣令人稱奇:在畫面的前方,蘋果等物品似乎要進入觀眾的維度,使繪畫兼具平面與立體感。
《坐在維金納琴旁的年輕女子》 維米爾
在第二部分“荷蘭黃金時代繪畫”中,維米爾的《坐在維金納琴旁的年輕女子》是一大亮點。這幅油畫典型地表現(xiàn)了維米爾所擅長的題材,即17世紀富裕商人階級的日常生活。然而,細看之下,右上角的“畫中畫”展現(xiàn)了另一條線索:這是一幅真實的繪畫,題為《老鴇》,一位年長的婦女和一名年輕女子正在同一位客戶交談。由此,在對于這幅繪畫的理解中形成了一種張力——畫中的女子究竟是富商的女兒還是妓女?而如果觀察維米爾所作的其他與音樂相關的繪畫,你會發(fā)現(xiàn)音樂常常充當男女關系的前奏。因此,這幅畫提供了開放的解讀。
《自畫像(34歲)》,倫勃朗
《伊麗莎白·西姆貝爾畢女士與安多弗子爵夫人多蘿西》 凡·戴克
在第三部分“凡·戴克與英國肖像畫”中,凡·戴克的《伊麗莎白·西姆貝爾畢女士與安多弗子爵夫人多蘿西》刻畫了妹妹伊麗莎白與姐姐多蘿西的雙人肖像。從畫面上的丘比與他手中的花籃推測,這幅畫應是為慶祝伊麗莎白結婚而作。來自的比利時佛蘭德斯的畫家凡·戴克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時期的英國宮廷首席畫家。他對于英國肖像畫有著重要影響,這不僅體現(xiàn)在他對于貴族服飾的精心雕琢上,還由于在他的筆下,人物的階級、權威表現(xiàn)為一種內在的自然狀態(tài)。從17世紀一直到20世紀,這種繪畫特點在英國得到了長久的延續(xù)。
《威尼斯:大運河上的劃船比賽》 卡納萊托
第四部分以“狀游”為主題。狀游(Grand Tour)是指自文藝復興時期以后,貴族子弟作為完成學業(yè)的最終步驟,前往法國和意大利等地尋求藝術、文化和西方文明的根源的旅行,人們認為狀游能夠讓他們在返程后變得更加見多識廣,能夠更好地扮演自己的社會角色。狀游尤其盛行于18世紀的英國,而羅馬、佛羅倫薩與威尼斯則是最出名的三大目的地城市。富裕的游客希望帶回繪制當?shù)刂坝^、古跡或節(jié)慶場面的繪畫。在威尼斯,由本地畫家卡納萊托繪制的城市景觀畫非常著名,展覽中展出了他的一幅《威尼斯:大運河上的劃船比賽》,畫中,身穿狂歡節(jié)服裝的游客與裝飾華培的貢多拉船讓整個畫面充滿活力。畫面的遠描繪了本應看不見的里亞爾托橋,藝術家在此對真實的地形作了一定的變換,使其更顯宏偉??{萊托在英國的“狀游者”中備受歡迎,以至于后來被邀請到英國,創(chuàng)作了一些類似的繪畫。
《威靈頓公爵》 戈雅
第五部分“西班牙繪畫的發(fā)現(xiàn)”探索了英國對于昔日西班牙繪畫的重新評估。十九世紀初期,英軍參戰(zhàn)的西班牙獨立戰(zhàn)爭促進了兩國之間的人員與物資移動,西班牙藝術也在英國真正變得廣為人知。戈雅是當時西班牙皇室的宮廷畫家,戰(zhàn)爭時留在馬德里,用畫作記錄了戰(zhàn)爭場面。戈雅曾為英國威靈頓公爵繪制肖像,后者是在該戰(zhàn)爭中擊潰拿破侖的英雄,并在回國時帶回了包括委拉斯凱茲(Diego Velázquez)在內的諸多西班牙藝術作品,委拉斯凱茲的作品對惠斯勒、薩金特等英國藝術家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在這幅《威靈頓公爵》肖像畫中,戈雅在公爵的外表上刻畫出了他的心理狀態(tài):和其他一些繪畫的描繪不同,這不是勝利者的形象,而是展現(xiàn)了他見證了太多殘酷的流血場面。
《瑪爾塔與瑪利亞家的基督》,委拉斯開茲,1618年
《嘲弄波呂斐摩斯的奧德修斯》 特納
第六部分“風景畫與如畫美學”從特納等英國風景畫大師出發(fā),探討了風景畫在英國、乃至在荷蘭與法國的發(fā)展。人們通常認為風景畫在英國一直備受推崇,但事實并非如此:在十八世紀的大多數(shù)時間里,像蓋恩斯伯勒這樣的肖像畫家渴望成為風景畫家,卻苦于找不到市場。而在蓋恩斯伯勒死后,這樣的現(xiàn)象發(fā)生了變化,特納接過了風景畫的“大旗”,并使其變得更具國際性。特納的《嘲弄波呂斐摩斯的奧德修斯》描繪了《奧德賽》中的一個場景:主角奧德修斯站在起航船只上,嘲笑畫面左上方巖山影子底下苦悶掙扎的巨人波呂斐摩斯捉不到自己。而在畫面右后方的水平線上,阿波羅馬車拉著的太陽發(fā)出于耀眼光芒。特納從意大利畫家克勞德·洛蘭的“理想風景畫”中汲取靈感,它不局限于現(xiàn)實的自然再現(xiàn),而讓人聯(lián)想到古典世界。特納對于洛蘭的光線表現(xiàn)也十分著迷。在這幅繪畫中,耀眼的日出代表了奧德修斯與他的船員們的嶄新時代。日出和日落是特納作品中的常見題材,它們不只體現(xiàn)了視覺奇觀,也暗示了時代的更迭,受人崇敬的往昔與現(xiàn)在的交織,以及帝國權力的浮沉。
《向日葵》 梵高
梵高的《向日葵》是第七部分“法國與現(xiàn)代藝術的崛起”的亮點,也是整個展覽中最重要的展品。這幅作品作于1888年,當時梵高在法國南部的阿爾勒等待好友高更的到來,他畫了好幾幅向日葵,用來裝飾友人的房間。不幸的是,高更到來后,兩人的關系很快惡化,但是高更認同向日葵這一母題對于梵高和藝術的重要性?!断蛉湛肥怯鴩颐佬g館的一大“鎮(zhèn)館之寶”,于1923年進入館藏,此次巡展讓這件名作離開倫敦長達一年多時間。在此之前,這幅作品只被借展過三次??芭嗬瓏颐佬g館館長尼克·米策維奇(Nick Mitzevich)表示,能夠在自己的美術館空間中親眼看到這幅杰作,令人激動和自豪。
展覽將從2021年3月5日持續(xù)至6月14日。
(本文根據(jù)英國國家美術館策展部主任Jacob Rothschild的線上導覽以及相關報道翻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