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訊

魯迅的飯局:教育部公宴——公務員的官方應酬

2021年是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近日推出了魯迅微觀研究系列的第二本專著——《魯迅的飯局》,從魯迅日記等史料中挖掘了1912年至1936年的24年間參加的重要飯局。

【編者按】

2021年是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近日推出了魯迅微觀研究系列的第二本專著——《魯迅的飯局》,從魯迅日記等史料中挖掘了1912年至1936年的24年間參加的重要飯局。本文經出版社授權摘自該書。

魯迅

魯迅

魯迅當公務員期間,教育部每年撥一定錢款給各司分頭組織聚餐等活動,以聯(lián)絡同事之間的感情,這就是魯迅日記中所說的“公宴”。

1913至1916年,魯迅參加了社會教育司舉行的五場公宴,分別是:

1913年4月27日,“晚社會教育司同人公宴冀君貢泉于勸業(yè)場小有天飯館,會者十人”。

1914年1月2日,“晚五時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同人公宴于勸業(yè)場小有天,稻孫亦至,共十人,惟許季上、胡子方以事未至”。

1914年12月31日,“晚本部社會教育司同人公宴于西珠市口金谷春,同坐為徐街軒、黃芷澗、許季上、戴蘆舲、常毅箴、齊壽山、祁柏岡、林松堅、吳文瑄、王仲猷,共十一人”。

1916年1月5日,“赴部辦事,午后茶話會并攝景。夜同人公宴王叔鈞于又一村”。

前兩場公宴的地點“小有天”,是典型的閩式菜館。

民國時,北京的好多飯館都是以南式、南菜來號召的。魏元曠《都門懷舊記》說:“舊酒館皆山東人,后則閩、粵、淮、汴皆有之,美味盡東南矣?!边^去北京習慣以江浙為南方,不包括湖廣,南菜一般指淮揚菜,擴而大之,就是揚州菜、蘇州菜,這是所謂南方菜的正宗淮揚幫。比如魯迅日記中的“南味齋”就是標準的揚州菜。

不屬于通常意義上“南味菜”的是賣福建菜的閩式菜館,比如小有天。

“小有天”的店名是借重當時上海名菜館小有天的招牌。上海當時的小有天因清道人李梅庵的妙聯(lián)“道道無常道,天天小有天”而知名,勸業(yè)場的小有天,雖是借重上海聲名,但在勸業(yè)場也算是一家名店了。

勸業(yè)場,北京最早的Shopping mall,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經過翻修,現(xiàn)在已成為一座融合當代文化、先鋒藝術和科技創(chuàng)新展示的復合型文化藝術場館

勸業(yè)場,北京最早的Shopping mall,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經過翻修,現(xiàn)在已成為一座融合當代文化、先鋒藝術和科技創(chuàng)新展示的復合型文化藝術場館

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在北京設立了“京師勸工陳列所”,意在“勸人勉力、振興實業(yè)、提倡國貨”,此即“北京勸業(yè)場”的前身,為官辦的工藝品展銷場,承擔民族工商業(yè)的展示功能?!皠駱I(yè)”二字寄托了一個時代實業(yè)圖強的希望,第一次給老百姓樹立了“國貨”的概念,從北京勸業(yè)場當年的盛景中,可以看出當年人們對于“中國制造”的信心。當時,“國貨”的概念已包括“鼓勵發(fā)明、提倡專利技術”內涵,并具有“中外合資”理念。不少民族產業(yè)紛紛打出了“自信中國造”的旗幟。北京勸業(yè)場在建成不到20年的時間里,先后遭遇三次大火,勸業(yè)場的人氣不降反升,與王府井的東安市場、菜市口的首善第一樓、觀音寺街的青云閣并列為“京城四大商場”。

著名作家肖復興這樣描述勸業(yè)場:“勸業(yè)場前后兩門,正門在廊房頭條,比較寬敞,但我覺得沒有后門漂亮。后門立面是巴洛克式,下有弧形的臺階,上有愛奧尼亞式的希臘圓柱,頂上還有拱形陽臺,歐式花瓶欄桿和雕花裝飾,包子褶似的,都集中在一起,小巧玲瓏,有點兒像舞臺上演莎士比亞古典劇的背景道具,尤其是夜晚燈光一打,迷離閃爍,加上從前門大街傳來的市聲如樂起伏飄蕩,真是如夢如幻。”

勸業(yè)場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北京最時髦的去處,首設箱式電梯、游樂場、開敞式賣場。一樓售賣日用百貨商品,以及《論說精華》《尺牘大全》等應用書籍;二樓售賣文物,還有蘇湘刺繡和幾家畫像館,門口懸掛電影明星胡蝶、袁美云等人的大幅畫像;三樓是幾家照相館、理發(fā)館、鑲牙館、廣告社,還有彈子房、乒乓球社等;四樓則是一個叫“新羅天”的劇場,經常演出評劇,熱鬧如廟會。有竹枝詞曰:“放學歸來正夕陽,青年仕女各情長。殷勤默數(shù)星期日,準備消閑勸業(yè)場。”

京城百姓喜歡逛勸業(yè)場,魯迅、許壽裳、陳師曾、齊壽山、周作人等文人雅士也經常光顧,“小有天”這家福建菜館,在魯迅日記中就出現(xiàn)過多次。

1912年9月27日,魯迅日記云:“晚飯于勸業(yè)場之小有天……肴皆閩式,不甚適口,有所謂紅糟者亦不美也?!彪m然紅糟不對胃口,但其他名菜比如炒胗肝、高麗蝦仁等還是很不錯的,因而教育部的公宴也選擇在這里舉行。1913年4月27日,“星期休息。晚社會教育司同人公宴冀君貢泉于勸業(yè)場小有天飯館,會者十人”。

冀貢泉

冀貢泉

冀貢泉(1882-1967),字育堂,號醴亭,山西汾陽人,著名法學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清光緒秀才,山西省官費留日生,獲日本明治大學法律學士,回國后與魯迅同為教育部同事。擔任過山西司法廳廳長、國民黨政府山西省高等法院院長、山西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等職。1939年赴美國,任《華僑日報》主編。1949年后歷任中國政法大學第三部主任、中央法制委員會委員、山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等職。著述頗豐,著有《倫理學》《法學通論》《法律哲理》《中外條約述要》等。

1959年11月,時任中央法制委員會委員、山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的冀貢泉在全國政協(xié)的一個晚會上見到了許廣平,冀貢泉回憶他和魯迅在教育部時,是“同司同室”,“同司”是社會教育司,當時由夏曾佑任司長;同室則是兩人在社教司一間大屋內辟出一單間同桌辦公。許廣平見到魯迅當年的老同事,感慨萬端,遂請其寫些回憶錄作紀念。冀貢泉先生“慨然俯允”,回去后夜不能寐,寫成《我對魯迅壯年的幾點印象》一文,發(fā)表在《光明日報·東風》上。這是一篇回憶魯迅北京教育部時期的重要文獻。文中,冀貢泉談到他對“魯迅壯年”深刻的印象:“他整天看書,不把時間浪費在閑談上”,“不茍言,不茍笑”,他愛提“人定勝天”這句話,“他對民主的態(tài)度,是非常熱烈的”,“他的生活勤勞樸素”……在冀貢泉心目中的魯迅,是“直、諒、多聞的益友”,是“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的君子”。

1912年,冀貢泉在教育部擔任了一名部員,從南京到北京,因和魯迅同為留日學生,時相過從,引為知己。魯迅日記有三處提及冀貢泉,冀貢泉很受他的影響,常認為工作開始的時候,遇到這樣的朋友是一生的大幸。冀回憶魯迅當年“根本不喜歡同人們攀談,除非有公事要商量”,但兩人“同桌辦公”,“恰好我們倆人都喜歡讀書,我們每天對面坐下來各讀各的書。記得好像他是經常讀的一本西文書(德文,他在日本學醫(yī),懂德文),津津有味地看,天天如此”。

北京勸業(yè)場內部

北京勸業(yè)場內部

從魯迅日記知,1913年4月27日這一天,魯迅等同人在勸業(yè)場小有天飯店“公宴冀公貢泉”。冀公1912年冬任山西省立政法專門學校教務長,1913年2月又升校長,返京不易,舊同事因有公宴之舉。魯迅和冀貢泉交往的時間也就一年多一些,但因思想一致,相處得非常和睦友好。冀貢泉曾介紹一些同鄉(xiāng)赴京報考知事,魯迅欣然為其作保。冀貢泉做律師也是魯迅出面保結的。同事期間,魯迅、冀貢泉、許壽裳、齊壽山等人經常相邀到酒店喝酒。魯迅雖為紹興人氏,而獨喜喝汾酒,冀貢泉多次贈給魯迅山西名特產杏花村汾酒。

1915年,冀貢泉到了北京,曾在“泰豐樓”招飲魯迅等人。兩日后,魯迅往冀下榻的“高升店”回訪不遇。冀貢泉轉任山西大學法科學長,往北京聘請教員時也總是抓緊時間同魯迅見面。魯迅日記還記載了1916年7月21日與原教育部同人許壽裳、齊壽山等共宴冀貢泉于京城益昌飯莊等,說明當時魯迅記念舊同事之情,互相交往密切。

冀貢泉在回顧往事的時候說道,有一次在北京見到魯迅,先生開玩笑地對他說:“你還是辦政法學校,造就公、侯、伯、子、男吧?!奔较壬f:“這正是洪憲在醞釀的時候,他接近蔡孑民先生知道消息,我深深地記住了這兩句帶諷刺的話?!笨谷諔?zhàn)爭時期,他在美國以筆作槍,宣傳國內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業(yè)績,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制造皖南事變的真相,為建立國際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冀貢泉主持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婚姻法》并參與了釋放日本戰(zhàn)俘的工作。

1913年公宴冀貢泉,是社會教育司的第一次公宴。1914年的公宴,仍然安排在小有天。兩次公宴在這里舉行,說明小有天的閩式菜還是很有號召力。

1914年,社會教育司同人使用公款一共聚了兩回,一次是年首,另一次是年尾。

1914年1月2日,“晚五時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同人公宴于勸業(yè)場小有天,稻孫亦至,共十人,惟許季上、胡子方以事未至”。這一天是新年的假期,“稻孫亦至”說明錢稻孫并非社會教育司中人,他當時在教育部編纂處工作,顯然屬于特邀。有趣的是,這頓飯局之后5天,“午同人以去年公宴余資買餅餌共食之”。所謂“去年公宴余資”,即指先一年撥付用于1914年的公款,亦即5天前公宴的余款。這說明社會教育司的賬目管理是很嚴謹?shù)模鴮⒂噘Y買餅餌共食之的行為,亦令人莞爾。

年尾的公宴是1914年12月31日,“晚本部社會教育司同人公宴于西珠市口金谷春,同坐為徐吉軒、黃芷澗、許季上、戴蘆舲、常毅箴、齊壽山、祁柏岡、林松堅、吳文瑄、王仲猷,共十一人。夜黃元生來。張協(xié)和送肴餌,受肴返餌”。把1915年的迎新活動提前到1914年的最后一天來進行,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不必占用部員休息時間,另一方面又可以與部里舉辦的迎新茶話會錯開。魯迅在1914年年末的最后一天,參加了兩場飯局(另一場是當天中午在馬幼漁家里吃飯),還有人送禮物,且對禮物有取有舍,生活真是非常豐富。

座中徐吉軒,湖北人,教育部僉事,研究金石、甲骨文字;黃芷澗,湖北人,歷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僉事、科長;許季上,浙江人,當時任職于社會教育司;戴蘆舲,浙江人,歷任社會教育司主事、僉事;常毅箴,湖南人,時為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事;齊壽山,先后任教育部主事、僉事、視學;祁柏岡、林松堅均為社會教育司僉事,吳文瑄為工作人員,王仲猷為社會教育司第二科主事。此時魯迅在北京教育部任職已三年多,與本司同人關系融洽,歲末年初共坐歡飲,甚是難得。魯迅此時也可以說是人情練達,比如元旦后,1月23日,徐吉軒的兒子滿月,魯迅和同事們湊份子祝賀,每人出資一元。徐吉軒也于一周后專門在便宜坊擺下酒宴招飲同事。

社會教育司的最后一次公宴是1916年1月5日,這天是雨雪天氣,“赴部辦事,午后茶話會并攝景。夜同人公宴王叔鈞于又一村”。

教育部自1913年起在元旦過后舉行茶話會,魯迅對此冷眼旁觀。1913年1月4日的情形是“上午赴部,有集會,設茗酒果食,董次長演說”。1914年1月5日,“上午九時部中開茶話會,有茶無話,餅餌堅如石子,略坐而散”。1915年1月4日,“赴部辦事,十一時茶話會”。1916年教育部的新年聚會共有三項活動:舉行茶話會、集體合影、公宴。此時袁世凱稱帝已有20多天,全國形勢極為混亂,教育總長不忘鼓勁打氣,呼吁“始終不懈謀教育上之革新,以培植國家之元氣”,并借機組織部員商議此后教育應取之方針。由官方組織的節(jié)慶活動在集體攝影后繼續(xù)進行,教育部同事在又一村設宴招待王叔鈞。王叔鈞原是社會教育司第二科科長,調任四川教育廳長后又轉為教育部編審員,同事用公費與之歡聚,其樂融融。

這一年之后,教育部的例行茶話會走向沒落。1917年的元旦,魯迅在故鄉(xiāng)紹興度過。1918年1月4日,魯迅“上午赴部茶話會”,當天,他在寫給許壽裳的信中諷刺時任教育總長的傅增湘向部員集體拜年的情形,稱其為“女官公”,“厭厭無生氣”。1919年后,日記中再無此類記錄,教育部官辦的迎新茶話會就此告終。

《魯迅的飯局》,薛林榮/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年3月版

《魯迅的飯局》,薛林榮/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年3月版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