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朋友們,今兒個我請您吃飯!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jpH、鹵sA、臘xpS、清蒸rm……有讀者就要納悶兒了,這是后面陌生的一串兒名字都是什么菜?難不成還有西餐?今天的《尼羅河來信》縱覽古埃及飲食文化,來嘗嘗這一席“上下埃及,南北大菜”。
不過在這桌知識盛宴之前,先要了解一下埃及學(xué)家們是如何了解古埃及人的飲食的?,F(xiàn)代社會和古埃及相隔千年,許多古人的生活習(xí)慣都沒有留下痕跡,因此要知曉古埃及飲食就要依據(jù)三種材料。一是文獻和圖像。古埃及人沒有留下像咱們的《食珍錄》或者《茶經(jīng)》這樣能詳述飲食的文獻,也沒有留下兩河流域泥板上的食譜,但是石壁上的銘文與壁畫、紙草間的文學(xué)故事都多少地提及吃喝。二是考古材料。埃及氣候干燥,奉獻給死者和神祇的食物也容易保存下來。這就像在咱們的阿斯塔那墓群里能發(fā)現(xiàn)唐代的小餃子、小餛飩和小月餅,埃及人也留下了風(fēng)干的面包點心、瓜果梨桃。動物骨骼之類的“廚余垃圾”也能幫助我們了解埃及人的飲食結(jié)構(gòu)。三就是民俗學(xué)或者人類學(xué)上的證據(jù)了。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雖然古埃及文化和文字煙消云散,但是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還享用著一樣的五谷家禽,重復(fù)著一些古時候的烹飪方法。有時候看看今天的埃及食物,就可以想象古埃及的菜肴了。
要說這“報菜名”,大家多少都知道順序: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其實您可能不知道,古埃及人也有自己的“報菜名”,而且也有固定的順序:面包、啤酒、牛肉、飛禽。在許多供奉死者的銘文中,這是非常常見和固定的清單。甚至為了省事,這個清單都有了“縮寫本”。寫的時候不必拼出整個詞兒,把面包、酒罐兒寫出來就得了。埃及語里叫pr Hrw,“聲音供品”。 古埃及人認為事物一旦說出來就能成為現(xiàn)實,所以不必動真格兒地擺上供品,照著清單,報個菜名,死者就都能享受到了。
哈特奈弗爾和拉莫斯墓中的“點心匣子”及其中的兩塊面包、兩碗椰棗、一碗葡萄和三塊“面包布丁”(Tomb of Hatnefer and Ramose, Thebes, Sheikh Abd el-Qurn),第18王朝早期(約公元前1492–1473年),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36.3.57a, b)
今天的報菜名也不能含糊。照老理兒,先上四干、四鮮、四蜜餞,四冷葷、三個甜碗、四點心。借這些壓桌碟兒,介紹一下古埃及的水果和甜食。古埃及故事《沉船的水手》中,水手在海難之后九死一生,飄到小島上,卻發(fā)現(xiàn)這里物產(chǎn)豐盈,說道:“gm.n=j dAbw jArrt jm”,“我在這兒找到了無花果和葡萄”。可見這兩種水果對埃及人有多重要。古埃及的無花果和我們今天說的無花果并不是同一種水果。在古王國之前,埃及人吃的是西克莫無花果 (學(xué)名Ficus sycomorus)。它比我們今天吃的無花果(Ficus carica)小很多,而且味道也更澀。薩卡拉第二王朝的墓室中出土過熬無花果??磥磉@種水果不僅能生食,還能煮成“果醬”。葡萄就不是所有人都能消費得起的水果了。目前已知最早的葡萄來自今天開羅以南的奧馬利(El Omari)新石器時代遺址,即便是王朝時期,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生產(chǎn)也集中在下埃及。新王國時哈特謝普蘇特在德爾-巴哈利的享廟有一個祭祀坑,從中出土了一小碗兒葡萄。她的寵臣森穆特的墓里也有一小碗兒??峙乱仓挥羞@樣的富貴人家能在南部的底比斯吃上一小串北方的葡萄吧。葡萄酒從前王朝開始也是奢侈品。從種植、釀造到運輸都有很好的記錄,產(chǎn)地會以陶符的形式標注,甚至還有評級標準。新王國一些葡萄酒罐子上會寫“好”、“特別好”(如帝王谷第26號墓)。新王國時期的貴族們圍坐在一起,開一瓶下埃及第一諾姆、圖特摩斯三世第三年的陳釀,多有牌面!椰棗是埃及人的另一大甜食,今天依然如此。在許多遺址里都發(fā)現(xiàn)過椰棗核。除了直接吃,椰棗還能用來給啤酒和面包調(diào)味,來點甜頭。現(xiàn)代埃及人搟兩個薄面餅,中間夾一層椰棗泥,然后上爐子烤,一份兒埃及風(fēng)味的糖心燒餅就好了。
說到蜜餞就要談?wù)劙<叭说氖程?。蔗糖對于埃及人而言是舶來品,要等到羅馬時期才出現(xiàn)。在此之前,要想吃甜口兒,普通人來口水果就好,講究的人家兒就要來點兒蜂蜜了。古埃及人的蜂箱是陶土的,養(yǎng)蜂和取蜂蜜都耗時耗力。因此蜂蜜是來之不易的美味。圖坦卡蒙墓中出土有兩罐蜂蜜,打開之后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就剩下薄薄的一層黏在罐子里。當(dāng)時參與發(fā)掘的化學(xué)家阿爾弗雷德·盧卡斯(Alfred Lucas)刮下一小塊兒化驗。溶于熱水后,這千年的“蜂蜜膏”竟發(fā)出淡淡的焦糖的香味,說明是還有糖分尚存。盧卡斯還提到了一個石罐里有黑乎乎、黏糊糊的物質(zhì),表面還招了一堆甲蟲。這坨“暗黑料理”還夾有棕色晶體,溶于水,甜絲絲。但是這款“黑色經(jīng)典”到底是蜂蜜還是棗泥,由于當(dāng)時的技術(shù)條件有限,已不可考。除了大家熟悉的水果和蜂蜜,埃及人還用長角豆(Ceratonia siliqua)來解饞。圣書體bnr“甜”這個詞就以這種植物來做限定符號。長角豆的種子含糖量高,磨成粉就能當(dāng)糖用了。這款古埃及“甜味劑”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健康食品。一些個講究的商家把長角豆粉壓成巧克力賣給孩子,除了口味可以亂真,還能讓小孩子少攝入點可可堿。
森穆特墓中的葡萄 出土于底比斯,德爾-巴哈利(Thebes, Deir el-Bahri),第18王朝(約公元前1479–1458年),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7.3.506)
說完了水果點心,終于可以正式進入報菜名了。報菜名前面幾道菜都是蒸羊羔這樣的“橫菜”。所以我們也先了解一下埃及人的肉食。和古代中國一樣,“肉食者”都是富貴人家,窮人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牛羊肉。宰牛和家禽供奉死者和神靈是古埃及藝術(shù)中常見的主題。這些圖像里的飛禽和大肉往往堆積成山,看著是過癮,但是又有些粗獷了。其實,埃及人吃肉是很講究部位的。屠宰和切割在古埃及也是個技術(shù)活兒,不是誰都可以做的。古埃及文學(xué)《伊普味預(yù)言》里說古王國之后的埃及,天下大亂,禮崩樂壞,窮人富貴,富人赤貧。其中就有這樣一句:“Xm Hn.t Hr mAA…nb”“不會宰割的人,能看到所有……(部位的肉)”。意思是說本來是不懂屠宰的人,現(xiàn)在突然也懂了怎么割肉了,里脊、肋排、后臀尖人家都拎走了。既然這樣的事能和崩壞的秩序相聯(lián)系,可見埃及人心中是尊敬好屠夫的。
古埃及人覺得最尊貴的肉是牛肉,而牛身上最珍貴的地方是前腿連著牛肩這塊兒,埃及語叫XpS(讀作Khepsh)。埃及人是太愛這個牛前腿兒肉了:葬禮上的“開口儀式”講究用剛砍下來的小牛前腿觸碰木乃伊口鼻;祭祀死者和神靈也優(yōu)選這個部分。甚至天上的北斗七星,古埃及人都認為是個牛前腿!牛的這個部位活動較多,所以纖維大,但是夾帶脂肪。中國人喜歡醬這個部分,吃起來有筋有肉,勁道彈牙。埃及人似乎喜歡花長時間來烤,一口下去汁水多,肉香濃。除了牛肉,羊肉也是肉食大宗。不過對于埃及人來說,羊最有用的是羊尾巴,能煉油。牛羊以外,低賤一些的肉食就是豬肉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現(xiàn)代埃及人的宗教習(xí)俗不允許吃豬肉;希羅多德在《歷史》中也說埃及人忌諱吃豬肉。就連埃及人自己都不太愛在藝術(shù)作品中表現(xiàn)豬肉。在這么多墓室壁畫中,豬肉就出現(xiàn)過9次。實際上從前王朝開始,埃及人就養(yǎng)豬了,許多當(dāng)時的遺址都出土了豬骨。宗教改革時期的國都阿瑪爾那的工匠區(qū)也出土過被加工過的豬骨。豬養(yǎng)起來容易,長得也快,所以老百姓吃得起。但是,豬肉還是缺席了許多埃及宗教儀式。一是因為豬和埃及神話中的混亂之神賽特有聯(lián)系,當(dāng)做祭品不合適。二是因為豬肉可能是平民的食物,上不了臺面。畢竟,祭祖的時候端上來一盆鹵煮火燒就太不合適了。鮮肉如果吃不完,埃及人也掌握了很好的保存技法。畢竟,連人都可以成功地防腐,何況是牛羊肉呢。常見的方法是捶打肉類,撒上鹽,曬成干肉。還有一種是用寬油煎炸肉塊兒,然后直接封上,用凝固的油隔絕空氣。埃及今天還有這種肉,叫??? ?????,字面意義是“切肉”。
瓦赫墓中供奉的牛前腿(Thebes, Asasif, Tomb of Wah),第12王朝(約公元前1981–1975年),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3.258a–d)
埃及是大河文明,所以魚和水鳥自然佳肴。和屠宰牛羊一樣,埃及人打上魚會熟練地把魚展開,去除內(nèi)臟,然后晾成魚干。有時候直接在船的桅桿上就晾上了。早王朝薩卡拉的3477號墓就出土了干魚。水鳥能吃的包括鴨子和鵝,另外還有鵪鶉和山鶉。我們今天常見的雞對古埃及人而言,反而很陌生。雞原產(chǎn)于東南亞的雨林,古埃及人要吃上炸雞,就要等到公元前四世紀從印度“進口”了。禽類最多見的做法是烤,小一點的鳥可以整只烤透。如果想感受一下,可以去埃及旅游的時候,嘗試一下當(dāng)?shù)氐目绝澴印4笠稽c的鳥類如果想烤得透一些就要稍微改改刀兒了。盧浮宮博物館里就有一件來自18王朝工匠村的烤鴨(E14551)。這只鴨子是從兩塊兒胸肌間剖開的,然后壓平的,這樣內(nèi)外就都能烤熟了。我們平常在大超市里看到的烤雞,講究的都是沿著雞的后脊梁骨劃開然后展開的,這樣兩塊雞胸挨著,很漂亮。埃及人反著來,也倒是很奇特。和中國人、法國人這樣講究吃肥鴨的民族一樣,埃及人也有填鴨這個技法,最早的證據(jù)在第6王朝Kagemni的馬斯塔巴墓浮雕中。
王子阿姆尼姆霍特墓中盛有鴨子的鴨形匣子,(Burial of Prince Amenemhat, Thebes, Southern Asasif),第18王朝(約公元前1550–1479年),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3.280)
除了蒸羊羔、燒花鴨,報菜名里也少不了熊掌、鹿尾兒這些個野味珍饈。其實古埃及人也講究吃野味。最常見的要屬羚羊了。羚羊雖然是埃及祭祀活動中常見的犧牲,不過埃及人從來沒有成功馴化羚羊,如果能圈起來喂一喂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因此算是一定意義上的野味了。埃及藝術(shù)中另一個主題就是捕獵河馬,被認為具有征服混亂的意味;捕獵河馬也是很危險的活動,因此凸顯了貴族或者國王的威力。不過從飲食上來看,河馬一定是非常好的肉和脂肪的來源,“全村殺一頭,足夠吃半年”。19世紀末,英國的生物學(xué)家瑪麗·金斯利(Mary Kingsley)來到西非海岸,就在日記里記載,當(dāng)?shù)厝瞬稓⒑玉R,送到蒸汽船上,可以供上整個船乘客的午飯。同樣來之不易的是鴕鳥蛋,從南部努比亞貿(mào)易而來。鴕鳥蛋殼可以完整地保留下來做雕刻,因此里頭的蛋清蛋黃就要經(jīng)過打孔排出來,恐怕能做個挺大的荷包蛋呢。此外,古王國馬斯塔巴墓里還反映了像填鴨一樣地填鬣狗。甚至還有吃耗子和刺蝟的證據(jù)。刺蝟做的時候先用泥把刺蝟糊瓷實了,然后烤。等泥干了,刺蝟的刺兒就連泥一起脫落了。這技法簡直就是“叫花刺蝟”。尼羅大河和兩岸的沙漠為古埃及人帶來了多少珍饈,熱愛生活的古埃及人又怎能放過呢?
參考文獻
Bates, O.,1917. Ancient Egyptian Fishing. Harvard African Studies 1, 199–272;
Darby, W. et al., 1977. Food: The Gift of Osiris. London: Academic Press;
Emery, W., 1962. A Funerary Repast in an Egyptian Tomb of the Archaic Period. Nederlands Instituut voor het Nabije Oosten;
Gardiner, A., The Admonitions of an Egyptian Sage. Hildesheim: Georg Olms Verlag
Harpur, Y., Scremin, P.,2006. The Chapel of Kagemni: Scene Details. Reading: Oxford Expedition to Egypt.
Ikram, S. 2008. In: Selin H. (eds) Encyclopaedia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 Non-Western Cultures. Springer, Dordrecht. https://doi.org/10.1007/978-1-4020-4425-0_8752
Ikram, S.2001.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Ancient Egypt, vol.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390-5;
Ikram, S. 1995. Choice Cuts: Meat Production in Ancient Egypt. Leuven: Peeters;
Kingsley, M., 2007. Travels in West Africa. London: The Folio Society
Lucas, A. Ancient Egyptian Materials and Industries, Third Ed., Rev. ed. London: Arnold;
Sahrhage,D., 2008. Fishing in Ancient Egypt, In: Selin H. (eds) Encyclopaedia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 Non-Western Cultures. Springer, Dordrecht. https://doi.org/10.1007/978-1-4020-4425-0_8591
Simpson, W. K., 2003. The Literature of Ancient Egypt: An Anthology of Stories, Instructions, Stelae, Autobiographies, and Poetry, Third Ed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Wilson, H., 1988. Egyptian Food and Drink. Aylesbury: Sh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