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自然的召喚》:“甲蟲俠先生”的怪書

《自然的召喚:糞便的秘密》,[英]理查德瓊斯著,鄭浩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424頁,108.00元


《自然的召喚:糞便的秘密》,[英]理查德·瓊斯著,鄭浩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424頁,108.00元

《自然的召喚:糞便的秘密》,[英]理查德·瓊斯著,鄭浩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424頁,108.00元

《自然的召喚》是一本怪書。

強調(diào)它是“怪”書,而非“奇”書,是因為奇書之所以為人稱奇,要么是文質(zhì)俊秀,與年齡閱歷反差極大,要么是妙想連篇,用尋常材料作不尋常文章。這本書這兩頭都挨不著。書中涉及人的歷史的部分,作者理查德·瓊斯(Richard Jones)多是回顧些最通俗的考古歷史證據(jù),提及的也無非是廁具技術(shù)史、倫敦大惡臭、污水處理方法的演變、“鳥糞島之戰(zhàn)”,以及生活中以糞為材料的各種用品用藥等,并無太多新意。如果非要說的話,瓊斯已是白發(fā)苒苒的年紀,行文所記之日常,竟是充滿了探險和童趣。這份可愛從頭貫穿至尾,倒是如今市面上少見的真誠,無修無琢,叫人讀著書便如同讀透了他的為人一般。

之所以這一點令我感慨不已,是因為引進版的封面上列了瓊斯的三個抬頭——英國昆蟲學會前主席、英國皇家昆蟲學會會員、林奈學會會員。我打開書頁之前,便預(yù)判他總該是有些學究風范的。讀完之后發(fā)現(xiàn)文風與我所想大有出入,除了譯者竭盡全力想要維持措辭斯文之外,全書并不見學術(shù)意義上的瑰偉氣象,但就生趣而言卻是勝太多人一籌。我便又再做了一番調(diào)查,瓊斯其人方才水落石出。

瓊斯其人與抬頭

要明白瓊斯其人,首先得從他那三個抬頭論起。第一,英國昆蟲學會的全名是英國昆蟲學與自然志學會(British Entomological and Natural History Society),學會位于英格蘭東南歷史名城雷丁市(Reading)一處郊野公園之中。該學會成立于1872年,原名是“南倫敦昆蟲學與自然志學會”,發(fā)行一本名為《英國昆蟲學與自然志期刊》的季刊,其內(nèi)容多與農(nóng)事和昆蟲的野外記錄相關(guān)。這個學會雖然是個“國字號”,但就我的考察而言,它似乎始終未能突破地區(qū)性社團的規(guī)模。瓊斯曾出任其主席,或曰會長,于其科研能力精益與否恐怕無甚關(guān)系。

相比起來,英國皇家昆蟲學會的“出身”要尊貴一些,它成立于1833年5月3日。創(chuàng)立當日,大英博物館賓朋滿座,十九世紀早期的英國自然學家和標本收藏家們來了好些。然而,十九世紀的英國博物學方興未艾,學術(shù)體系尚未穩(wěn)固,圈子里多有糊弄之輩,昆蟲學會的首任會長約翰·喬治·丘群(John George Children)便是一種。他憑著與一位大發(fā)明家的朋友關(guān)系,先是在大英博物館古物部謀得了圖書管理員一職,后又調(diào)去自然志部做管理員。丘群算是對地質(zhì)礦藏和化學實驗還有些研究,但對生物之事基本一竅不通,無法勝任日常工作,更不要說去做英國皇家昆蟲學會的會長。此事本身也是學術(shù)圈內(nèi)斗的產(chǎn)物,因為一位比他更能勝任的青年在林奈學會屢遭排擠而已,在當時也不乏爭議。西方的這類學會大多起源于十九世紀中期前后,都是學者們因志趣相近自動結(jié)社而成,會費和募款是其日常運維的主要資金來源。時至今日這類學會仍然大多保留著寬松的準入門檻,多是繳納會費同行點頭即可。

至于林奈學會,就影響力而言要比英國皇家昆蟲學會更勝一籌。林奈學會成立于1788年,是現(xiàn)在全世界依然存在的學會組織中最古老的。1858年7月1日,查爾斯·達爾文和阿爾弗雷德·華萊士各自撰寫的兩篇關(guān)于自然選擇和進化學說的理論在學會會議上宣讀,見證了林奈學會作為進化論傳播前沿陣地之歷史地位的確立。兩位作者雖都未能到場,但這場活動的主辦者本身來頭就很大:其一是達爾文的密友、植物學家約瑟夫·胡克,其二是地質(zhì)均變論的提出者查爾斯·賴爾。林奈學會的高貴“學統(tǒng)”決定了它的門檻,學會有較為嚴格的提名和投票過程,需要三分之二會員通過。當然如果不愿意走流程去成為正式會員,只是繳納會費也是可以成為會員的,這類會員稱為“聯(lián)席會員”,流程就簡單多了。

我之所以費筆墨追溯這三個機構(gòu),并非要貶低瓊斯的學術(shù)地位,而是要讓讀者在開卷之時先放下一些庸俗的念頭。瓊斯自己是有博客的,寫得還算勤。在他博客上,自我介紹里依次寫的是:皇家昆蟲學會會員,林奈學會會員,英國昆蟲學與自然志學會前會長。專業(yè)愛好最優(yōu)先,學術(shù)地位也是有的,最后才弄了一個小會的會長當當,承擔一些社會職責,可以說是心正且意誠了。然而,到了譯本這里,卻是以區(qū)域性的小學會的“主席”開頭,再用皇家字號蓄于其中,最后才是林奈學會。出版者必是用了心的,往善意里說,可能是擔心中國讀者不知道林奈是誰,生怕珠玉蒙塵,被人錯過;往心機里說,先讀到了“主席”,再讀到皇家和林奈,恐怕也是有以小博大的用意在里頭的,反正我是“上當”了。

請注意,我只是要闡明我的這點俗念而已,并非是說書本身不好。只是如此羅列抬頭,難免讓人對其文風產(chǎn)生想象,體驗與期待不符難免叫人心涼意懶。我特意要厘清這三個抬頭的臺前幕后,就是希望讀者懷著平常心,毋為虛名而去。瓊斯是個極為坦率真誠的人,必是看不上這些小伎倆的,我們也不必在這頭揪著虛名不放了。

糞中生命之秘

瓊斯原著的副標題叫做The Secret Life of Dung,包含了兩重博物學層面的含義——既是指生活在糞便之中的各類生物體,也是指糞便離開人體之后消解殆盡回歸自然的歷程,亦即糞便自己的生命周期。此二者都是鮮為人知的,直接譯為“糞便的秘密”雖無不妥,但也失去了不少妙趣。

糞便其實并不是糞便,因為動物,尤其是植食動物對食物的消化非常不完全,排出的糞便仍然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種子、燕麥這樣具有堅硬外殼的更是囫圇地藏于其中。糞便并非我們所想象的無用之物,恰恰相反,它剛一離開一個生物體內(nèi),就立刻進入了另一套生態(tài)體系之中,成為其他生物覬覦的好資源。

瓊斯描述了自己親歷過的一次實驗。2015年5月的一個暖和的下午,他在一處鐵路調(diào)車場舊址解手,然后立刻觀察各類糞蟲對糞便的熱切程度。對,這人就是這么怪!該地點附近沒有其他牲畜和草地,相當于一座孤島,但即便如此,仍有來自九個不同物種的五十只甲蟲在十五分鐘內(nèi)從天而降。瓊斯在驚喜之余,也要追問這些糞蟲究竟來自何方,又是如何在這么遙遠的距離發(fā)現(xiàn)“資源”的。本書的重點,便是這些蟲了。

全書共分為十三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第三章回顧了人類糞穢處置的演變歷史,第四章到第十章,作者引出了本書真正的主角:蜣螂和它的朋友們。從糞蟲的生態(tài)群落,到糞食方式的進化緣起,從英國典型的糞蟲種類,到糞便被糞蟲瓦解的整個過程,最后以澳洲的“牛糞危機”及抗生藥物之害作為正文結(jié)尾,凸顯了人對自然大規(guī)模改造帶來的潛在威脅。然而,這警世鐘才繃著臉敲了一個章節(jié),最后的十一、十二、十三章里作者再次回歸快樂的主線。先是列舉了野外能遇見的各種動物的糞便形態(tài),并配了插畫,然后是糞蟲的總目,最后是與糞穢相關(guān)的詞語字典。很明顯,瓊斯真正的興趣點在于糞蟲及其工作,對與人相關(guān)的問題并不十分關(guān)心。

蜣螂是本書聚光燈下的明星。它沒有鼻子,而是靠觸角感知空氣中隨風擴散的氣味分子(丁酮、苯酚、吲哚等),待夠近了,蜣螂再用視覺鎖定具體位置。到達資源地之后,蜣螂除了要忙著吃,還要忙著爭搶地盤,這時候甲殼與角就都派上了用場。雖然是糞食動物,但是蜣螂對于糞便的新鮮度卻還十分挑剔。一來變干的糞便無法釋放氣味分子,它們尋覓不到,二而來變干之后的糞便成塊且易碎,不適合鉆入其中擺弄成型。蜣螂會雌雄合作,共同切塑糞球,將其推入巢穴,然后進一步塑形成梨形,然后雌蟲產(chǎn)卵于小頭上。

糞蟲不只是蜣螂,還有其他糞食甲蟲。蠅與蚊也是糞便的???,但是它們的口器只能汲取吮吸,用瓊斯的話說,就是它們只能“喝湯”。讓人總是與花香聯(lián)想在一起的蝴蝶,也會光顧馬糞牛糞狗糞,這雖然敗壞了人類的想象,但對于蝴蝶來說都是一樣的有效營養(yǎng)罷了。除了靠糞便營養(yǎng)存活的,還有以糞便為誘餌的糞蟲,例如黃蜂和蜂形食虻,它們并不食糞,而是以蜣螂和其他糞蟲為食。黃蜂會用尾針蟄刺蜣螂和其他甲蟲,將其拖到自己巢穴,供幼蟲分食,場面不可謂不慘烈。

在第五章里,瓊斯介紹了糞食行為的起源,認為食腐的極端必然是食糞,“胃口”變化不過是進化線上的時間問題,這也是為什么有些蜣螂會以動物尸體為食??铸垥r代有沒有蜣螂同行,瓊斯對此持開放的態(tài)度。古生物化石證據(jù)方面無法證實蜣螂的遠古祖先存在于恐龍糞便之中,但是今天可以觀察到的是,蜣螂對鳥類的排泄物沒有興趣。這是因為鳥類糞尿不分,通過泄殖腔排出的排泄物含氮量極高,環(huán)境酸化,為蜣螂所惡。由于鳥類是恐龍后裔,恐龍的排泄物恐怕也不是蜣螂的首選。此外,蜣螂口器的能將體積較大的食物切成細粒,上顎的臼齒葉起到了研磨面的作用,食用植物時這樣的口器便有優(yōu)勢,如果找到富含植物纖維、微生物和水分含量又高的糞便,那自然是更吸引它們了,也算是隨水推舟,順勢而變。瓊斯在此一章節(jié)的論述,前一半較多依賴他人文獻,后一半有不少基于自己博物學觀察的論斷,頗有靈氣。

行文至第七章,瓊斯再難自抑,直言:“之所以寫這一章,是因為我覺得懂得欣賞或知道如何采集糞甲、糞蠅及其他糞蟲的人還不夠多——太可惜了?!痹诤罄m(xù)的篇章里,瓊斯列出的是一份尋蟲指南:糞蜣螂、糞金龜、金毛熊隱翅蟲、黃糞蠅、擬裸蛛甲等等,這些糞蟲的樣貌、習性、生命周期,瓊斯都一一道來。在第八章,瓊斯進而敘述如何尋得和如何捕獲糞蟲。馬糞內(nèi)部其實層層疊疊,每一層都有自己的生態(tài)。頂層是蠅蛆傳宗接代之地,稀軟的中心區(qū)域可供金龜腐水鬼蟲游泳,糞土交接的區(qū)域則是掘穴形蜣螂的地盤……第九章里所述的糞便的“生命周期”,也來自于瓊斯在雷丁市親自實驗的結(jié)果。在陽光燦爛的英格蘭南部,糞便的新鮮期可持續(xù)幾天到兩周不等,食糞蟲的數(shù)量于第二日就達峰,接踵而至的捕食者們“也可借機大快朵頤”。到第二周時,定居趨于平靜,蠅蛆發(fā)育,甲蟲成蟲漸次離開,內(nèi)部如果細細揭開,生態(tài)面貌仍然豐富,這是糞便隨重力逐漸分層的結(jié)果,各種不同的蟲子便在不同糞層內(nèi)開始發(fā)展。最后,糞便土崩瓦解,真菌在此生長開來,孢子隨風傳播,一個新的生命周期再度展開。

“怪人”及其意義

在倫敦市南華區(qū)艾維戴爾小學,理查德·瓊斯被稱為“甲蟲俠先生”,他總是穿著野外探險的服裝,戴著寬沿的遮陽帽,隨時整裝待發(fā)的模樣。孩子們喜歡他,是因為他總是帶他們?nèi)ヒ巴馓诫U,譬如倫敦南部的尼頭圣人公墓(Nunhead All Saints Cemetery),在那里孩子們能遇見最神奇的生物——各式各樣的甲蟲。瓊斯與艾維戴爾小學結(jié)緣,是因為他標本收藏過多,家理儲藏空間不夠了,便打起了這座維多利亞式建筑的主意。校長麥克布萊德雖然允準了一些儲物空間供瓊斯使用,但相應(yīng)的,她也要求瓊斯為學校和學生們做點什么。于是便有了圣人公墓探險之旅。瓊斯在這座1840年建成的墓地帶著孩子們捕捉各種昆蟲,直到每個孩子手中的小管里都有了蟲子,他再開始一一講解。面對像胡蜂這樣的大個昆蟲,即便是喜歡扮酷的大孩子,也難掩臉上的驚異之色。瓊斯很愛和孩子們相處,他說,孩子們不用教,他們天然就有發(fā)現(xiàn)自然的眼睛。

拋開那些抬頭,瓊斯其實還是那個喜歡撥弄馬糞、在父親書房里沉迷于蜣螂標本的孩子。在書后半某處,瓊斯提到他與一位友人在郊外探險觀察,發(fā)現(xiàn)一處人的糞便,證據(jù)便是糞便旁的紙巾了。瓊斯見這糞便形成不久,正是糞蟲最喜愛的周期階段,內(nèi)部必然熱鬧,便要用樹枝捅開看看。他的友人雖也是昆蟲學家,卻遭不住這氣味情狀,躲得遠遠的,直到瓊斯為糞便內(nèi)部的活躍生態(tài)驚呼起來,那位友人才終于忍不住湊上前來一探究竟。都說人的一生都是由原生家庭所決定,瓊斯的童年里滿是探索的樂趣,這也成就了我們所見的所謂“怪人”,就是眼中看不到邊界的那種人。成人與孩童之間沒有邊界,潔凈與污穢之間沒有邊界,美丑之間營養(yǎng)為重,地位和玩樂相較不值一提,一切規(guī)范不過拘束,在生態(tài)的大局之中,人與自然之物,哪怕是糞便,又分什么彼此呢,本就都是命運一體的。

在書的最后一章,瓊斯講了幾個故事。其一,澳洲因為與新舊大陸隔絕,沒有自己的大型哺乳動物,十八世紀英國人把牛馬羊帶去之后,當?shù)氐尿掾氩恢绾螒?yīng)對濕軟的家畜糞便(因為袋鼠的糞便也就高爾夫球大小,質(zhì)硬量少),導致澳洲牛糞馬糞成災(zāi),不得不于二十世紀中期從歐洲大陸引進蜣螂來解決這一問題。從1968年到1984年,有四十三種共計約一百七十三萬只蜣螂被釋放到澳大利亞的各個草場,形勢到本世紀初方才有所緩和。其二,由于畜牧業(yè)和肉業(yè)的發(fā)達,抗病的藥物研制也必須以企業(yè)級的規(guī)模跟進,這過程對自然世界里的微小成員來說就沒有太多關(guān)照了。例如廣譜性抗寄生蟲制劑伊維菌素,雖然可以有效殺滅害蟲,但也會形成有毒的糞便。藥品配制是以服藥動物的耐受程度來計算毒性的,于處理糞便的蜣螂而言則是滅頂之災(zāi)。處于“亞致死”狀態(tài)的蜣螂行為方式和生命周期都發(fā)生了變化,雌蟲產(chǎn)卵變少,幼蟲生長期變長,種群規(guī)模已經(jīng)受到了肉眼可見的影響,可是又難有兩全之策在保障肉毛蛋奶供應(yīng)之余顧及它們的安危。就這個意義而言,書的標題《自然的召喚》,不只是如廁之需的委婉表述,更寓意這套不為人熟知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警報作用。

然而,這世界上除了瓊斯這樣的甲蟲怪人之外,又有多少人會把蟲豸的命視作宏觀生態(tài)和人類命運的晴雨表呢?恐怕也正是游離于體制外部的散仙大神,才會用如此生動且動情的語言描述這世界上最微不足道、最叫人鄙夷嫌惡之物,讓普通的讀者也為這種真誠心動,從而喚起對環(huán)保問題的關(guān)注。健康的學術(shù)界不應(yīng)只有一種聲音,瓊斯不以體制內(nèi)人士自居的心態(tài)和作為,正是對主流輿論的一種有益補充。這么說來,用抬頭的巧妙組合暗指瓊斯是“體制內(nèi)人士”的做法,就顯得不入流了。蝴蝶能食糞汁,蜣螂能改天地,與自然的機巧相比,人類的美丑之辯何其淺薄。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