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1915年5月出生于浙江建德一個封建地主及書香家庭,小時由其父親啟蒙并養(yǎng)成了讀書的嗜好,涉獵了許多儒家倫理、古典文學和歷史著作,打下了較深的文史知識基礎。初、高中分別畢業(yè)于省里著名的嚴州中學和杭州高級中學??即髮W時按理她可以選自己的優(yōu)勢專業(yè),但因高中老師一句“你們山區(qū)來的學生學不好英語”,她毅然放棄了已考取并被允許語文課跳級的金陵女大,選擇了浙江大學外文系。
以前,她只是個聰穎好學的女孩,進入浙大后,開闊了視野,又處于國家遭受日本侵略的危難之際,她逐步地把學習和社會責任聯(lián)系起來,開始了人生道路的轉(zhuǎn)變。她的英文教授陳逵先生從美國留學回來執(zhí)教中,經(jīng)常向?qū)W生宣傳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還介紹好友、美國進步記者史沫特萊與學生交流。在這樣的氛圍中,母親在刻苦學習知識的同時,還投身到“一二·九”等抗日救亡的學生運動中,并成為骨干力量,隨后又加入了“中華民族先鋒隊”,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青年抗日戰(zhàn)士。當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浙大被迫向南方轉(zhuǎn)移的途中,母親放棄了即將到手的畢業(yè)文憑,和一群有志同學一起離開了學校,走上了艱辛的抗戰(zhàn)之路。
陳懷白幼年所讀之書
她離校后,和一群熱血青年先在國民黨一個縣政府下辦學、辦刊物進行抗日宣傳,在抗日實踐中,她進一步明確了前進的方向,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也是在那里,母親和父親相識并結(jié)成伉儷。在縣長背叛抗日后,抗日力量遭受打擊迫害,父母奔赴皖南參加了新四軍。初到新四軍,他們在軍部戰(zhàn)地文化服務處和一群知識分子一起剛接受軍訓,就經(jīng)歷了撤退轉(zhuǎn)移的急行軍和戰(zhàn)斗洗禮,是皖南事變的幸存者。后來,父母在新四軍中主要從事文教、刊物編輯和教材編寫工作,邊戰(zhàn)邊寫,輾轉(zhuǎn)山東和東北,直到隨大軍南下接管解放了的上海。
母親的后半生是在上海的教育和出版領域度過的。新中國剛成立,她先參加了接管私校并進行揚棄改造的工作。從1953年起,組織上調(diào)其轉(zhuǎn)入出版界,1954年她負責將一些小的私人出版社合并組建了新知識出版社,在此基礎上又于1957年組建了上海教育出版社,曾擔任黨組書記和總編。在那里,她嘔心瀝血,一直奉獻至生命的盡頭。
作為內(nèi)行領導,母親在上教社的工作中立意高、學術精、作風實、行事勇,得到同仁們的擁護和響應。上教社是繼人民教育出版社之后第二家面向全國的教育讀物出版社,出版物要求學術上經(jīng)得起推敲,表達上深入淺出,其中許多作品出自名家之手,如陳望道、王力、呂叔湘、張志公、胡玉樹等人都是受邀的作者。母親在工作中能打破常規(guī),勇于創(chuàng)新。比如她創(chuàng)意編寫《江山多嬌》叢書,并親自主持、調(diào)查、組稿,將地理與文史知識融為一體,《長江萬里行》《黃河萬里行》等書廣受歡迎,并陸續(xù)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國外發(fā)行。作為總編,母親對上教社的出版物都嚴守質(zhì)量標準,而對好的選題和作者放手鼓勵,平等地探討,并物色組建強干的編輯隊伍。在知識分子云集的出版社,她愛護、支持和依靠知識分子,積極發(fā)展并親自介紹德才兼?zhèn)涞闹R分子入黨,調(diào)動了知識分子的主觀能動性,保證了出版物的學術質(zhì)量。
陳懷白故居
在上教社的出版物中,她敢于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反對套話、假話,抵制八股式文風。1979年,上海某報對一篇說真話的中學生習作進行了批評。母親抓住這個典型,在上教社出版的刊物《語文學習》上展開了討論,并親自撰文說理,抵制“左”的思潮,鼓勵學生和教師的獨立思考與實事求是,說出了廣大教師平時想說而不敢說的話。母親精湛的業(yè)務水平和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在同志們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拔母铩焙蟮谝淮蚊裰鬟x舉人民代表時,她在選區(qū)中以最高票數(shù)當選為區(qū)人民代表。
“文革”十年,母親被剝奪了工作權(quán)利,在“牛棚”里被勒令寫檢查時,面對一具滴水的拖把,她寫下“拾棄漫輕賤質(zhì),束腰猶具雄姿。奮身何懼赴清池,到處淋漓盡致”的詩句,表達了不屈不撓的精神。但惡劣的政治環(huán)境下抑郁的精神生活還是損害了她的健康?!拔母铩焙蟛痪茫蚍伟┎坏貌蛔≡菏中g,但不到一年,她就恢復了審稿工作,以更高的積極性彌補十年的損失,直到1983年離休。離休后,她仍為《語文學習》工作,為《簡明文言字典》審稿。在幾位編輯的鼓勵下,她將自己解放前出版的《中國通史講話》修改重寫,并于病重住院前三個月出版。原來還有兩本書的寫作和譯作打算,但因病去世而未竟。
攝于1985年,陳懷白因癌癥骨轉(zhuǎn)移而手臂麻,以寫大字來鍛煉手臂功能
母親讀了四年大學,為參加抗日放棄了文憑;當了幾十年編輯,一直默默地為他人做嫁衣,為了把機會讓給其他知識分子,主動放棄了評職稱;在病重時,她悄悄寫下捐獻遺體供醫(yī)學研究、不開追悼會的遺囑。但她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他們肯定她的才學,敬重她的為人,支持她的工作,在她去世后自發(fā)舉行了追思會。她的名字“懷白”原意是崇尚詩人李白,但她以自己的行動寫出了襟懷坦白的大氣人生,她就是這樣的人。雖然母親連骨灰也沒留下,但她的音容和精神永遠刻在我們心中。
【附】一首英文詩及兩篇譯文
母親陳懷白1934—1938年曾就讀于浙江大學外文系,師從陳逵教授。陳逵教授(1902—1990)早年留學美國時曾在校內(nèi)被封為桂冠詩人,他的英文詩作曾多次刊登在當時美國最有影響的文藝刊物Dial上,是最早在美國一流文學雜志發(fā)表英文詩的中國人?,F(xiàn)選一首分別刊載于1935年上?!冬F(xiàn)代》5月號和1996年北京《英語世界》5月號的陳教授英文原詩及兩位大學生不同文體的譯文,以饗讀者?,F(xiàn)三位文人都已作古,在此表示悼念并讓大家了解上世紀30年代大學教學水平之一斑。
1996年的《英語世界》再度刊發(fā)了此英文詩和兩篇譯文
IF LIFE IS A TREE
If life is a tree,
Joy is but its leaf.
Leaves bud;leaves grow;leaves fall ...
If life is a tree,
Its roots are sorrows ...
Long after the leaves are fallen,
Long after the boughs are bare,
The roots cling fast,
Deep in the Earth-Mother's bosom.
假如生命是棵樹,
歡樂是它的樹葉。
葉兒抽芽,葉兒長大,葉兒落下?!?/p>
假如生命是棵樹,
它的根是憂苦……
當葉兒早已脫了,
當枝兒早已禿了,
根仍牢牢地盤結(jié)著,
深埋在大地母親的懷里。 (胡鼎譯)
浮生若比無知木,
葉賜人歡樂,
乍看新綠上梢頭,
又恨凋零憔悴可憐秋。
浮生若比無知樹,
根是人愁緒,
傷懷葉葉盡辭枝,
根且深埋地下苦相持。 (陳懷白譯)
(文/杭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