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午間12點30分,著名思想家梁漱溟長子梁培寬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96歲。2017年,由梁培寬編注的《梁漱溟往來書信集》由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該書輯錄了梁漱溟先生七十余年來的往來書信七百余封,是迄今最為全面的一次梁漱溟書信整理。這些魚雁音書不僅是梁漱溟個人不同時期思想、情感、生活等的記錄,也堪為20世紀中國歷史的縮影。
“那年梁培寬先生已經(jīng)92歲了。他同許多書信作者都相識,并親歷了書信中提到的許多事件。不僅對書信做了分類和整理,還配以注釋說明,為我們揭開了歷史背面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鄙虾H嗣癯霭嫔绫本┦兰o文景公司副總編輯何曉濤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彼時他是這部書信集的策劃編輯和責編。
2015年,梁培寬接受央視新聞采訪,談及父親留下的家教,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自愛愛人”
自2006年起,因為維護、出版梁漱溟著述的關系,何曉濤同梁培寬一家走動頗近,“每年到北大承澤園梁先生府上,至少也要有個七八趟。梁老身體一直不錯,精神健旺。只是從去年開始記憶力明顯衰退,剛給你交代過的事情,沒過兩天又來電話叮囑?!痹诮邮芘炫刃侣剬TL時,何曉濤介紹說之前曾有別家出版社出過《梁漱溟書信集》,“2014年時,我們先是再版了《梁漱溟日記》。近些年來從不同渠道,又收集到梁漱溟先生的不少書信,我們都覺得‘有來有往’會比較好,一起花費了兩三年的時間推出了這套《梁漱溟往來書信集》。”
何曉濤回憶說,改革開放后梁漱溟的不少著述都是由上海出版界推出的?!?984年,梁漱溟‘文革’結束后的第一本書《人心與人生》,便是交由學林出版社出版?!吨袊幕x》、《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印度哲學概論》等主要著述也都曾納入‘世紀文庫’,由世紀出版集團推出。有這層關系,這十幾年來我一直同梁培寬先生一道維護、再版梁漱溟先生的著作?!薄读菏闀偶分惺占似甙俣喾庑牛捌渲凶疃嗟氖橇合壬约簩W生間的通信,這部分保留的最為完整,而且言談間也最為真摯、坦蕩。”
梁培寬編注《梁漱溟往來書信集》
梁漱溟特別重視師友間互助的關系。他曾說過,“如果沒有較高尚的朋友,在社會上自己不會被人看高一點?!痹谒磥?,“朋友就是集團,是很多人在一起;或自己加入集團,或自己創(chuàng)造集團。”何曉濤介紹說,從書信中不難看出梁漱溟的“長情”,“他同很多學生的交往都超過了半個世紀,包括在‘文革’期間也有書信往來。這套書一大特色是除了書信,也收錄了他同學生一起出游,比如在北海、頤和園游船的照片。在廣大讀者心目中,梁漱溟是‘中國的脊梁’,但我們去看他和學生間的書信交流,養(yǎng)生、修身,記錄靜坐方法的筆記,照應生活困難的學生,關心侄輩的婚事無所不包,展現(xiàn)出他非常生活化的一面。人前他是那么硬氣,寧折不彎,面對學生也會感慨人生遲暮,‘腦力體力俱衰矣’。”
“文化大革命”期間,梁漱溟因拒絕參與“批林批孔”運動而遭受批斗,留下一段擲地有聲的名言,“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匹夫’就是獨人一個,無權無勢。他的最后一著只是堅信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奪掉他,但這個‘志’沒法奪掉,就是把他這個人消滅掉,也無法奪掉!”何曉濤回憶說,《梁漱溟書信集》里收錄了他在1975年3月間同學生周植曾的一封書信,“信里他說,‘……我以拒不批孔,政治上受到孤立。但我的態(tài)度是獨立思考和表里如一,無所畏懼,一切聽其自然發(fā)展?!@封信非常有名,當時海外很多他的朋友、學生也都在關心老師的態(tài)度和處境。梁漱溟實際上是用這封信剖白心跡,可見其士林風骨?!?/p>
“精神有所歸,生活有重心,一根脊梁豎立起來,兩腳踏在地上。”1948年,梁漱溟在給兒子的一封家信中如此寫道。短短幾句文字,不僅體現(xiàn)了梁家良好的教育理念,更表現(xiàn)出他為人處世的方式?!吧鲜兰o80年代中期,梁先生從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編輯部主任位置上退休后,便一直從事父親梁漱溟文稿的編輯出版和研究工作。今年三四月份的時候,我最后一次去看老人家,他還在做《勉仁齋讀書錄》的修訂工作?!痹诤螘詽磥?,同父親的狷介孤傲相較,梁培寬更顯溫柔敦厚,“認識他十幾年了,從來沒見他說過一句重話,沒見過他有疾言厲色的時候。有時候聊到他不認可甚至深惡痛絕的事情,也只是一句‘嗯,不大同意?!瘬u搖頭作罷?!?/p>
由于自己的專業(yè)偏在理工(1950年夏,梁培寬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梁培寬在整理父親的著述時秉持的原則便是“有聞必錄,不增不刪”,“他非常低調謙遜,把整理梁漱溟的書稿當作重新理解父親精神世界的進路。原書原稿的書名、標題、結構,他都是盡可能保留原來的樣子?!痹诤螘詽磥?,近幾十年來國內圖書市場上有一種亂象,“很多文化名人的書放在書商那里,一弄就起個‘雞湯’書名,什么‘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什么‘你若淡定,便是從容’……特別等而下之。類似的情況就我所知梁先生也遇到過,書商找來許以重金想做改編,梁先生從來不會答應,客氣兩句禮送出門?!?/p>
“正,非常正,梁先生的家風絕不是一般人家能達到的。他就住在承澤園的老房子里,兩居室里陳設還是80年代的風貌。梁漱溟當年從重慶來北京前,就把收藏的字畫捐贈給了當?shù)氐膱D書館、博物館,而且他覺得書寫就是個工具,不愛附庸風雅。從梁培寬府上也看不到什么書畫作品,唯獨客廳里掛了八個字,“行其所知、守之以道”。那是父親手書,據(jù)說當時寫完不滿意隨手丟棄了,梁培寬先生又撿了回來?!焙螘詽f,梁培寬對世紀文景非常信任,“從來沒提過稿費的事情,合同拿過去,他看一眼也就簽字了。后來我們才知道梁家兄弟(長子梁培寬、次子梁培?。╅g還有個約定,出版、再版父親著述的稿費不得用于后人的家庭生活開銷。稿費用途大概有三個方面:一是同梁漱溟著述出版相關;二是用于修繕故居和墳塋;三是梁漱溟先生有一部分學生,晚年過得并不如意,梁漱溟生前就接濟過這些人,現(xiàn)在這個事情依舊在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