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中國建筑,構(gòu)件千變?nèi)f化,門類林林總總,關(guān)乎技術(shù),也關(guān)乎藝術(shù);小到殘磚片瓦,大到城池營構(gòu),處處體現(xiàn)美的用心,更是中國人宇宙時空觀念的展現(xiàn)。復(fù)旦大學(xué)教授王振復(fù)在《建筑中國:半片磚瓦到十里樓臺》一書中分別從建筑門類和構(gòu)件角度,全面觀照中國建筑。本文選自該書《琉璃的輝煌》一節(jié)。
依材料分,瓦頂實際只有青瓦與琉璃瓦兩種。青瓦外觀為青色,又分削割青瓦與普通青瓦兩種。削割青瓦,用一般的黏土加上干子土塑形、燒制而成,這種瓦尺寸較大,比較規(guī)整;普通青瓦只以一般黏土塑形、燒制而成。依據(jù)用瓦的瓦頂部位來分析,前文所說的仰、覆勢瓦列,實際也就是指瓦陣的“陰陽合瓦”。其中下面一層仰置的瓦稱為底瓦(陰瓦)、蓋在兩壟(兩塊)底瓦縫上的,叫蓋瓦(陽瓦)。
所謂琉璃瓦,是中國建筑用來裝飾屋頂?shù)囊环N彩色釉陶。琉璃瓦是琉璃(coloured glaze)的一種,在中國古籍中,琉璃有時寫作流離、陸離。光怪陸離這一成語的意思,大概原指琉璃色彩的怪誕與詭譎。琉璃可以制成瓦,還可以制成其他形狀,有的琉璃可以用來敷貼墻面,北京的九龍壁就是以琉璃這種材料裝飾墻面的。著名的工藝品唐三彩,其材料也是琉璃。
琉璃發(fā)明于西周,是中國制陶技藝的精華。當(dāng)時,人們將琉璃制品比如琉璃珠、琉璃項鏈等作為人體裝飾品,繼而把它們鑲嵌在一些器物、用具上,都是由于琉璃色彩美觀的緣故。
到了漢代,琉璃的制作技術(shù)與藝術(shù)進(jìn)一步發(fā)展,應(yīng)用范圍擴大了。漢代的不少明器是用琉璃制作的??脊懦鐾恋?,有不少漢代陶樓,其材料是一種帶釉的琉璃。
北魏時琉璃開始成為一種建筑用材。大約此時開始有了琉璃瓦。琉璃瓦的品級很高,是一種特級瓦,傳說來自大月氏。據(jù)《北史·西域傳》記載,當(dāng)時琉璃瓦技藝由大月氏國輸入中原地區(qū),并施用琉璃瓦來裝飾殿堂類建筑。
唐代是琉璃及琉璃瓦的發(fā)展期。長安的宮殿上已有較多琉璃的運用。當(dāng)時一些宮殿的屋脊和檐頭都由琉璃包鑲,它有黃、綠、白三色。琉璃瓦開始用于屋頂營構(gòu)。從北宋到元代,琉璃及其瓦作的運用十分廣泛。開封祐國寺塔,通體以琉璃飾面。在北宋寫成與頒行的《營造法式》中,對琉璃瓦的制作工藝已經(jīng)作了文字記載,可見琉璃瓦當(dāng)時已經(jīng)在工匠與朝廷管理宮室官吏的文化視野之內(nèi)。
自元代到明清,是琉璃瓦與其他琉璃制品施用的黃金時期。除了大量施用琉璃制造樓閣欄桿以及桌、凳等家具之外,元大都(明清北京前身)的宮殿,已使用大量琉璃瓦鋪蓋屋頂,或是用琉璃磚砌墻。
明清時期,琉璃瓦發(fā)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現(xiàn)在我們在北京故宮所見到的,是一大片金黃色琉璃瓦陣??梢韵胍姡诋?dāng)時的明清北京,在四周大片灰色的民居等瓦陣的包圍中,紫禁城的琉璃瓦宮殿建筑群是多么醒目輝煌。明清北京的宮殿、壇廟與陵寢建筑,以及山東曲阜的孔廟大成殿的屋頂?shù)?,都?gòu)成了琉璃瓦陣的“海洋”。這時琉璃的色彩也極大地豐富起來,有黃、綠、白、藍(lán)、青、黑、桃紅與醬紫諸色。琉璃的美邀人青眼,它具有強烈的政治倫理色彩。
琉璃瓦的制作工藝有點特別。
按照北京門頭溝琉璃窯傳統(tǒng)工藝,琉璃瓦不是用一般黏土燒制而成的,而是白馬牙石、干子土與白土的混合物。琉璃瓦表面以鉛、銅、鈉、鉀、錳等不同金屬元素按不同配比燒融后掛附、上釉而成。
琉璃瓦是中國瓦作、瓦藝的杰出創(chuàng)造。大片屋面使用琉璃瓦,是把強烈的政治倫理符號以營造的手段,“寫”在東方大地之上;同時,使原來樸實無華甚至灰暗的屋頂形象變得金碧輝煌、燦爛奪目,在審美上,具有絢麗而光輝的美。
《建筑中國:半片磚瓦到十里樓臺》,王振復(fù)著,中華書局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