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歷史

第八屆青年史學家論壇:“歷史周期律”與盛衰之變

2021年9月23-24日,主題為“‘歷史周期律’與盛衰之變”的第八屆青年史學家論壇在上海召開。

2021年9月23-24日,主題為“‘歷史周期律’與盛衰之變”的第八屆青年史學家論壇在上海召開。

青年史學家論壇發(fā)起于2014年《歷史研究》雜志創(chuàng)刊60周年之際,旨在搭建青年史學家交流平臺,推動新時代中國史學繁榮發(fā)展,是為數(shù)不多橫跨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與世界歷史領域的史學論壇。

本屆青年史學家論壇由中國歷史研究院、上海大學主辦,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研究雜志社、上海大學文學院承辦,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和中國歷史研究院紀委書記、副院長路育松分別致開幕詞。成旦紅表示,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國歷史研究院選擇在上海大學這所紅色學府舉辦青年史學家論壇具有重要意義。路育松表示,探索治亂興衰的歷史規(guī)律是中國史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青年史學工作者應該繼承和發(fā)揚這種傳統(tǒng),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高度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宏觀視野把握歷史規(guī)律。

在為期一天半的議程中,來自全國各地的50余位青年史學家分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世界歷史三個小組進行學術研討,實現(xiàn)古今中西的思想碰撞。三個小組分別推選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賈連港、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彭劍、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梁志作總結發(fā)言。

與會學者合影

與會學者合影

中國古代史組圍繞中國古代的治亂興衰問題從理論、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各個層面展開討論,賈連港副教授分四個主題對其做了概括:

主題之一為盛衰之變的理論探討。廉敏(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理論研究所)的報告《歷史循環(huán)論的經(jīng)驗與教訓》對中國歷史上的歷史循環(huán)論做了細致梳理,把中國古代、中國近現(xiàn)代、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循環(huán)論分別加以概括,并指出中國歷代循環(huán)觀因各種問題誕生,值得認真總結提煉,并指導社會實踐。徐毅(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和倪玉平(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的文章《在前近代世界探索中國經(jīng)濟奇跡的歷史根源》梳理了近二十年來英語世界在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領域的重要理論,指出其從比較經(jīng)濟史的領域出發(fā),對中國前現(xiàn)代經(jīng)濟發(fā)展道路的獨特性有了更加客觀、清晰的認識,從而摒棄了中國經(jīng)濟長期停滯的觀點。

主題之二系從政治史角度解析中國古代盛衰之變。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有悠久的傳統(tǒng),這一主題下的文章較多,賈連港將其歸納為三類:地方行政區(qū)劃與王朝演進、大一統(tǒng)理論與實踐問題、制度運作與皇權變化。

王安泰(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韓國研究中心)《南朝23州制的沿革與意義》、張達志(廈門大學歷史學系)《誰共戴天:安史之亂期間的改郡為州與改州為郡》和邱靖嘉(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遼上京的城制布局與都城意義》等文章,從南朝到遼金時期、從州郡制度到都城布局,切入角度是傳統(tǒng)的地方行政區(qū)劃等問題,關懷的卻是南朝的州制與正統(tǒng)的關系、州郡改制與玄宗之際地方局勢的重大變動、遼代都城布局所體現(xiàn)的二元政治格局下的制度模式和多元族群的統(tǒng)治,頗具啟發(fā)意義。

大一統(tǒng)是帝制時代的重要特征,鄒芙都、孔德超(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秦之興衰與民族政策關系述論》,賈連港(西北大學宋遼金史研究院暨歷史學院)《“王霸之辨”的新解說與宋朝拓邊運動之展開》以及陳彩云(浙江師范大學歷史系)《異域乃故國:元代南方士人的中原旅行與統(tǒng)一意識的重建》等文章,從秦的民族政策、宋代拓邊運動的思想動因、元代南方士人北游過程中的重建意識等角度,分析了不同王朝時期的大一統(tǒng)理念、實踐方式以及成敗之由。

制度運作與皇權變化也是古代史研究領域經(jīng)久不衰的命題。楊恩玉(青島大學歷史學院)《魏晉九品官人法的組織結構考辨》、李軍(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牛李黨爭的終結與唐宣宗時代皇權之重振》、曹循(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明代軍制演進與盛衰之變新論》、馬子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走向臺前的皇權——崇禎朝的君臣交流與政務運作》,這些文章從不同角度分析了選官制度、黨爭問題、軍制演變、政務運作問題,討論了制度運作與皇權變化的關系。

主題之三為歷代基層社會治理與盛衰之變問題。朱圣明(廈門大學歷史學系)《跨越邊塞:邊民與 “亡人”、“蠻夷”的演生——基于秦漢東北塞外的考察》、代國璽(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從青島土山屯漢墓木牘看漢代的聚落面積統(tǒng)計》、吳淑敏(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宋金交替之際地方民眾政治認同的轉(zhuǎn)移》、賈國靜(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災害與同治朝社會變遷》等文章,從邊民群體、地方群眾、災害及應對、聚落形態(tài)等方面討論基層社會治理及不同群體的生存狀態(tài),以及如何影響王朝的盛衰變化。

主題之四為宗教尤其是佛教與王朝政治演進的問題。胡寧(上海大學文學院)《“絜齋三月”考》、謝一峰(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樞軸梵音:中古都城政治軸線中佛教因素的進退》,從佛教初傳時期本土傳統(tǒng)對佛教的影響、中古時期佛教與政治空間的曲折互動進行討論,反映出佛教對王朝政治的深刻影響。

賈連港表示,中國古代史組在理論認識、個案研究等方面或直接或間接地觸及中國古代治亂興衰的問題,議題新穎、論證有力、評議犀利、討論熱烈,取得了豐富的成果。

會議現(xiàn)場

會議現(xiàn)場

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小組共有論文20篇,其中有6篇涉及晚清時期,13篇聚焦民國時段。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彭劍在總結發(fā)言中表示,這反映了當前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中晚清史較受冷落而民國史較為熱門的現(xiàn)狀。

在晚清時段的討論中,李欣然(清華大學歷史系)通過對魏源歷史觀念的重訪,觀察近代與前近代思想轉(zhuǎn)折中的連續(xù)性,從清代學術本身的內(nèi)在理路探索近代思想史上新與舊、中與西種種沖突之源頭。周?。ㄈA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對光緒年間江廣三省(湖北、湖南、江西)漕糧的采買海運進行考察,探討輪船招商局的業(yè)務經(jīng)營如何與官僚行政的運作互相嵌合與影響,改變貢賦經(jīng)濟的運作,乃至形成新的政治經(jīng)濟格局。鄭彬彬(上海大學文學院)考察耗時18年的瓊州開埠過程之一波三折,披露英帝國對華擴張的復雜算計。黃運(上海大學文學院)梳理清季嗎啡進口管制政策的形成,特別是其中的中外交涉,凸顯了清政府在列強霸權與中外不對等權力格局下的反抗掙扎。馬斗成(青島大學歷史學院)、張世煜(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追溯德租時期青島自由港的運作模式和變革因由,揭示近代青島自由港的制度特色與殖民底色。彭劍(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的報告圍繞“中國專制君主打破周期率的最后一次嘗試”展開,指出黃炎培所談的“周期率”,就歷史層面而言,本質(zhì)上是以治亂循環(huán)為特征的歷史興衰,而清季制憲是衰弱的清廷試圖擺脫周期率魔咒的一次嘗試。清廷受外國憲政尤其是日本憲法的影響,產(chǎn)生了通過立憲鞏固君權的想法,但這一夢想很快隨著憲政改革的失敗而破碎。清廷被推翻后,中國沒有再建立起一個君主國,也跟一種新的擺脫周期率的方案有關。

在民國時段的討論中,趙妍杰(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同樣關注近代思想史上新舊之間連續(xù)性。她的報告探討辛亥革命以后一些讀書人對道德滑坡的憂慮、對保存家庭倫理的呼吁、對未來家國關系的思考,重新發(fā)現(xiàn)這些新文化運動以來被“趨西崇新”的歷史敘事所淹沒的聲音,指出傳統(tǒng)也曾作為一種思想資源參與了民國初年共和國的建設,而并非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完全是一種負擔。楊雄威(上海大學文學院)提出“北洋政治自我革命論”,圍繞1924年馮玉祥發(fā)動的北京政變探析北洋政治的基本特征,進而指出北京政變是北洋政治的一場自我革命。他指出,北洋政治的一個基本特征是各種政治勢力總是傾向于以政治需要來左右法律問題,由于政治上的猜嫌疑忌而狐埋狐搰,最終致使法律失去威儀;而自我革命,指的是北洋政治中的各方力量在這種政治游戲中埋葬了自身。夏靜(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考察了抗戰(zhàn)爆發(fā)前“人民陣線”這一概念在中國的境遇,指出當時不斷涌現(xiàn)的新名詞、“陣線”口號成為不同政黨力量的角力場域,對輿論與政治的互動做了深入精彩的剖析。賀江楓(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考察兩廣事變前后桂系的政治活動,解析國民黨政權內(nèi)部的利益沖突,通過桂系的和蔣反蔣、聯(lián)日抗日的多重面相,揭示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前國內(nèi)地方政治與社會的復雜性。姜濤(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文章探討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以蔣介石為首的中央軍與地方軍事實力派在兵員招募權上的博弈,指出博弈的背后仍是軍事實力起決定作用,但各方對軍事實力的依賴也滋生了軍權私有的惡果。在中共黨史方面,趙諾(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所)考察中國共產(chǎn)黨外事工作的組織源流,梳理了一部“外交部前史”;李里(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以1927年至1935年中共白區(qū)機關為研究對象,分析中共白區(qū)革命興衰背后的內(nèi)在組織邏輯;孫楊(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圍繞1942-1945年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港九大隊在香港進行的敵后抗戰(zhàn),探索香港抗戰(zhàn)研究的歷史書寫。姚江鴻(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文章探討了抗戰(zhàn)末期國共對峙局面下民盟第三勢力的活動軌跡與政治動因,指出其在政治參與中既有現(xiàn)代性的一面,也有傳統(tǒng)政治的若干特征。嚴海建(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張晶(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報告通過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私立浦東中學的校董會改組與校長更易,折射私立中學在近代中國面臨的外部困境與自身局限。朱虹和陳靜立(上海大學文學院)的文章則梳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上海港內(nèi)的私有浮標收購問題,勾勒英、日、法、美等列強與中國圍繞上海港展開的權力博弈。

彭劍表示,這些文章為理解中華帝國晚期的歷史提供了更多參考,從各個角度深化了我們對民國時期各種勢力、觀念的興衰成敗的認識。此外,黃令坦(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對毛澤東史學思想體系的研究、侯毅(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對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歷史邏輯的研究,兼具歷史視野與現(xiàn)實關懷,理論思辨色彩濃厚。彭劍指出,黃炎培提出“周期率”這一概念時曾明確“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支配”,對于周期率的探討應該包括從個人到國家的各個層面,中國近代史組在這一主題之下做了集中而深入的討論。

會議現(xiàn)場

會議現(xiàn)場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梁志代表第三小組做總結發(fā)言。他表示,世界歷史組共20篇論文,從主題上看,這些會議論文的特點是涉及的國別非常集中,時間跨度非常大,較為充分地反映了當下世界歷史研究關注的焦點??梢詮难芯績?nèi)容和方法兩個角度將20篇文章劃分為五類:

第一,挖掘了新的研究課題。王晗、郭丹彤(上海大學文學院)對古埃及象島猶太教圣殿被毀事件的起因做了詳細的辨析,張新剛(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從空間秩序和觀念秩序兩個角度討論了古希臘城邦疆域秩序的構建,陸啟宏(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則探討了塞爾托(Michel de Certeau)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礎上對 17世紀法國著魔的分析,于京東(南京大學學衡研究院、政府管理學院)從近代西方地圖游戲入手揭示了歐洲如何將歷史傳統(tǒng)、政治象征、國民意識與愛國精神納入到領土國家的敘事框架中。與會學者還將過去看似不相關的文本與人物聯(lián)系在一起。白春曉(安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將林肯《葛底斯堡演說》與《伯里克利的國葬演說》關聯(lián)起來,討論了美國國家意識形態(tài)發(fā)展過程中如何植入了“雅典元素”。張弛(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則致力于挖掘孟德斯鳩在他的主要著作中怎樣隱晦地反思和批評馬基雅維利的主張。

第二,對英美政治和外交史的再探討。這些研究大多涉及廣義上的國家治理,與本次會議的主議題較為契合。初慶東(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以治安法官為切入點討論了近代早期英國的地方社會治理。他認為,英國在16、17 世紀從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轉(zhuǎn)型的過程中,治安法官成為地方政府的權力中樞。另外四位從事美國史研究的青年學者則從不同的角度對美國的國家治理予以深入的觀察。焦姣(上海大學文學院)從人口統(tǒng)計出發(fā)反思了傳統(tǒng)美國史敘事中的“弱國家”假設。王禹(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將19世紀末美國農(nóng)業(yè)部的“入閣”作為個案,展現(xiàn)出美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與政府之間關系的復雜而深刻的轉(zhuǎn)變,以及美國人對于政府和農(nóng)業(yè)觀念的轉(zhuǎn)變。伍斌(東北師范大學美國研究所)闡釋了“美國主義”觀念如何影響了進步時期的美國外來移民,從而展現(xiàn)了這種國家崇高理想與大量美國移民現(xiàn)實遭遇之間的巨大反差。李文碩(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論述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俄亥俄州制造業(yè)的變遷和州政府的經(jīng)濟政策,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美國的“再工業(yè)化”這一更大的主題。梁志(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的研究主題是20世紀大國政治、技術進步與集體安全對中立構成的挑戰(zhàn),從而與既有研究中的“悲觀派”與“樂觀派”展開對話。

第三,全球史、跨國史視角的運用。林麗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從文本流傳史的角度,借鑒版本學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古時期《圣喬治受難記》在中亞與中國的流傳過程。曹寅(清華大學歷史系)討論了中國和緬甸的民族主義者對從未真正建成的滇緬鐵路的想象。朱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的研究主題是中世紀晚期佛羅倫薩的城市變遷,從而揭示出全球性對歐洲地方性的影響。

第四,歷史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研究。劉招靜(上海大學文學院)將歷史學與文學結合起來,探討了中國形象在中世紀歐洲的變化。另外兩篇文章則體現(xiàn)了歷史學與傳播學的融合。張煒(中國歷史研究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了“天主教陰謀”謠言的傳播及其與英國兩黨政治起源的關系,即加速了輝格黨與托利黨兩大政治派別的分割與對立。翟韜(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區(qū)分了對華宣傳與涉華宣傳,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美國在第三世界所做的涉華外文宣傳,進而呈現(xiàn)出美國對非西方世界的政策和觀念。這些跨學科研究提供了歷史學單一學科無法呈現(xiàn)的復雜面相。

第五類,學術動態(tài)研究與評述。王濤(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對德國工業(yè)遺產(chǎn)研究做了詳細的學術史梳理,提煉出研究語境轉(zhuǎn)變背后的三個學理邏輯——自下而上的歷史研究路徑、公眾史學的興起和歷史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呂厚量(中國歷史研究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則對塞姆的名著《塔西佗》及二十世紀中期有關塔西佗的研究做了細致的解析,并借此對拉丁史學研究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梁志教授表示,在世界歷史組的討論中,以不同時段、不同國家為研究對象的學者聚在一起溝通研討。雖研究主題差異明顯,但問題意識、視角選擇乃至于研究方法卻存在某種相通之處,學者們通過此次難得的交流機會完全可以達到彼此啟發(fā)的效果。

閉幕式上,上海大學文學院院長張勇安致辭,介紹上海大學文學院的歷史沿革與研究特色,并向與會者表示感謝。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研究雜志社社長焦兵做大會總結發(fā)言,他從四個方面介紹了《歷史研究》的辦刊理念——首先是從史學角度關注“國之大者”,二是關注基礎性、全局性、思想性、理論性的文章,三是注重推動學科融合,四是歡迎更多論文使用多語種文獻、多邊檔案進行研究。焦兵表示,青年史學家論壇是歷史研究雜志社傾力打造的三大論壇之一,重在關注青年學者,培養(yǎng)史學新人。論壇結束后,編輯部將遴選部分優(yōu)秀論文在雜志社旗下的《歷史研究》《歷史評論》《中國歷史研究院集刊》等刊物上發(fā)表。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