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近代日本奠基人》,【日】伊藤之雄著,張穎譯,索·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704頁,168.00元
一 未竟的事業(yè)
1909年10月21日,卸任“韓國統(tǒng)監(jiān)”不久的伊藤博文(1841-1909)從旅順出發(fā),乘火車一路北上。在漫長的旅途中,伊藤透過車窗,一路觀望“滿洲”的風景。中國東北平原秋天的蒼茫、寥廓與蕭瑟,或許讓他回憶起了自己超過半個世紀波瀾壯闊的政治人生。觸景生情,他寫下了這樣一首五言絕句:“萬里平原南滿洲,風光闊遠一天秋。當年戰(zhàn)跡留余憤,更使行人牽暗愁?!币撂儆袑憽皾h詩”的愛好,這讓我們多了一個觀察他精神世界的窗口。
詩中所言的戰(zhàn)事,是指爆發(fā)于1904年至1905年間的日俄戰(zhàn)爭;日本在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后,勉強迫使俄國求和,雙方在中國東北形成了新的均勢。他此行去哈爾濱的目的,就是要和俄國財政大臣科科夫佐夫商討朝鮮半島的問題。近代日本一直將俄國視為心腹大患,這應該是伊藤心懷“余憤”與“暗愁”的原因,但還有其他:日本的政治家們一直在盯著東亞大陸日漸動蕩的局勢。伊藤曾對身旁的人說,他打算明年“作為清國顧問去北京”(615頁);此時他已經六十八周歲,在當時的日本已算是少有的高齡,可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其實,這里面也有不得已的因素:歷史事實早已表明,東亞大陸權力結構的每一次變動,都足以在日本感到震動,甚至讓其傷筋動骨。1850年代后江戶幕府體制逐漸瓦解,實際上可視為1840年中英“鴉片戰(zhàn)爭”造成的巨大沖擊的結果。而此時日本已經上升為東亞世界大舞臺的主要角色。他無法不為自己領導的明治建國事業(yè)感到擔憂。
這首詩成了他的絕筆。25日晚7時,他抵達長春;在參加完中國道臺為其準備的晚宴后,深夜,他登上火車繼續(xù)北上,于翌日上午9點抵達哈爾濱站;此時,科科夫佐夫早已在月臺守候。兩人一同走下月臺后,開始檢閱俄國的守備隊,然后與列國領事一一握手寒暄。9時30分,當他走到日本歡迎隊列前時,軍隊側后方沖出一個年輕人。他迅速接近伊藤,連開數(shù)槍。刺客是韓國人安重根,半個小時后,伊藤被宣告死亡。這位在1862年以暗殺國學者塙次郎——傳言他正在奉幕府命令研究廢除天皇一事——登上歷史舞臺的最下級武士,最終倒在了同樣的暗殺當中。
伊藤博文
或許是看多了維新志士和政治對手接二連三殞命的結局,伊藤已經意識到自己可能會有這樣的終局,為此他曾兩度留下遺囑。但與他此前的同志不同,此時倒下的伊藤早已經名滿天下:明治維新的元勛、大日本帝國憲法的創(chuàng)制者、先后四次組閣、主導“日清戰(zhàn)爭”(即中日甲午戰(zhàn)爭)、出任韓國統(tǒng)監(jiān)、獲封貴族最高的“公爵”尊位……本書作者稱他為“近代日本的奠基人”與“政黨內閣和議會政治之父”。如果作者用“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位帝國政治家的誕生”這樣的說法,既接近事實,又更符合一般讀者傳奇故事的預期——伊藤本姓林,出身于當時地位卑下的農民家庭,因成為身份為“足輕”(江戶時代武士級別中的最下級)的伊藤直右衛(wèi)門的養(yǎng)子,他獲得了武士的身份。
伊藤遭暗殺身亡,他領導創(chuàng)建的帝國失去了一位最穩(wěn)健的舵手。首先,以山縣有朋(1838-1922)為首的殖民主義者、帝國主義者進一步得勢。山縣與伊藤雖然同屬于長州派,但晚年二人在政治上多處于對立狀態(tài)。伊藤的離去使得山縣成為對天皇、對日本政壇最有影響力的元老,他圖謀侵略大陸的步伐陡然加速,為此后軍國主義勢力掌控日本政治蓄積了能量。在他的謀劃下,1910年8月29日,日本正式吞并韓國。其次,明治天皇(1852-1912)因他最為倚重的老臣身亡,遭受到巨大的沖擊;據(jù)記載,他聽到消息后,“好像突然間變成了老人”,兩年后就駕崩了?!耙撂?天皇”的這種明治政治體制勉強經受住了“大正時代”的動蕩后,一頭扎進了“暗黑的昭和時代”。這是后話,且不掩如下事實的光輝:以他們君臣二人為核心的政治家,用了僅僅一代人的時光,就將日本從歐亞大陸的邊緣帶到了東亞世界秩序的中心。那么,伊藤如何在個體和國家的兩個層面上完成了“從邊緣到中心”的耀眼事業(yè)?
作為政治家的伊藤博文,他主導制定《大日本帝國憲法》,為近代日本確立“立憲體制”,這無疑是最值得書寫的功業(yè)。本書作者用意也在于此,在涉及這一體制確立的關鍵點上不惜筆墨。不過,我們今天重新閱讀伊藤,顯然不是要再次確認這種與我們平時感覺相去不遠的結論;當然,我們也不會僅僅把本書視為“演義”去閱讀,滿足于歷史劇本給我們帶來的心靈波動。
關鍵的問題依然是:伊藤博文何以取得了成功?假若他未命喪哈爾濱,而是得以成為“清國的顧問”,他會留下什么值得期待的功業(yè)嗎?包括本書在內的歷史敘事并不直接回答這樣的問題,但它們卻是我們訓練自身觀察歷史與現(xiàn)實時的眼光、格局與心靈的必不可少的材料。我們要盯緊幾個關鍵的節(jié)點。
二 現(xiàn)實主義的智慧
1877年,維新元勛西鄉(xiāng)隆盛(1827-1877)領導的叛亂(史稱“西南戰(zhàn)爭”)遭到鎮(zhèn)壓后,明治維新政府消除了舊幕府體制留下的最后的障礙,中央集權的近代政治體制形式上得以完成。但新問題隨之出現(xiàn):在野的力量不滿意以長州、薩摩二藩為主的藩閥政權,要求開設國會,確立立憲政體。時任參議山縣有朋于1879年向天皇上奏了關于立憲政體的意見書,提出了包括制定“國憲”、嚴格執(zhí)行“行政、議政、司法”三權分立等內容在內的構想。當時實力派政治家,諸如右大臣巖倉具視、太政大臣三條實美、參議黑田清隆等都相時而動,紛紛附議。1880年12月,伊藤向天皇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書,主張“政府需要根據(jù)國家所處的發(fā)展階段,講究輕重緩急,不急不躁,逐漸接近‘標準’狀態(tài)”。不過,民間立憲的呼聲日益高漲。1881年3月,參議大隈重信(1838-1922)秘密上奏的意見書,可謂一石驚起千層浪。意見書的主要內容是采用英國模式,即議會多數(shù)黨的領袖負責組織內閣,實現(xiàn)“君民共治”,并于1883年初開設國會。這個以英國為模板的激進立憲論,與當時執(zhí)民間言論之牛耳的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1834-1901)的主張幾乎一致。
伊藤博文輾轉看到這份上奏書后“勃然大怒”,認為大隈背叛了此前與自己達成的共識。本書作者伊藤之雄寫道:“對于大隈來說,如果事態(tài)能像建議書那樣發(fā)展,自己作為政府領導人之一,獲得開設國會的主導權,與民權派進行合作,那么當選首相組閣的可能性非常大。這可以說是大隈對以伊藤為中心的藩閥政府的背叛。”(163頁)這里之所以要引述這段評論,是因為它在本書節(jié)奏舒緩的敘事中有強烈的異色:作者絕大多數(shù)時刻對政治家的內心都不動聲色,更鮮少從這種旨在獲取“權力”的政治現(xiàn)實主義的角度去描述本書登場的十數(shù)位主要政治人物。那他為何要插入這樣一段說法?
這種評論當然得益于歷史學家的后見之明。1872年,在維新政府實施“廢藩置縣”后,出身于肥前藩的大隈重信就與長州藩的木戶孝允(1838-1877)、薩摩藩的西鄉(xiāng)隆盛和土佐藩的板垣退助(1837-1919)共同成為“參議”,是當時大久保利通(1830-1878)體制下的核心人物。這四位參議代表當時的四個強藩,反映、代表了一種力量的均衡(伊藤之雄《元老》)。然而,當木戶孝允病故、大久保利通遇刺身亡后,長州藩的領導權轉到被大隈重信視為后輩的伊藤博文手中。此前大隈追隨木戶孝允,且獲得了薩摩一派的支持,但在權力結構的這次變化中,他的內心可能產生了一種被疏遠的感覺。
意味深長的是,日本的歷史敘事幾乎毫無例外地將大隈重信的這次行動所引發(fā)的一系列后果描述為“明治十四年政變”,本書作者也蹈襲了諸如“政變”“背叛”的說法。這種做法不禁讓人疑竇叢生:大隈只是在天皇的要求和催促下,提出了一份要求保密的意見書而已,何以就被扣上了“政變”的帽子?這里面可能包含著日本歷史敘事者固有的認知——比如對政治權力斗爭的某種厭惡之情等,因為大隈的意見書非常另類,無法不讓人聯(lián)想到他個人的政治“野心”。說政治家沒有任何“權力欲”或“政治野心”,這顯然不符合真理,但在日本特殊的政治傳統(tǒng)中,將它們顯露出來,無疑會讓人側目。歷史敘事的這種褶皺往往意味深長;處于權力中樞的大隈的這次行動,確實蘊含著挑戰(zhàn)既存秩序的政治能量。
事實上,伊藤博文作為政治家的本領由此開始發(fā)揮了出來。首先,他充分利用了當時民間對政府的批判,運用政治手腕,與薩摩派聯(lián)手展開了“驅逐”大隈的運動,最終迫使他離開了中央政府。其次,他反過來吸收了大隈展現(xiàn)的政治能量,將創(chuàng)制立憲政體納入自己最主要的政治議程當中。所以,這里要強調的是,伊藤“驅逐”大隈并不是出于權力政治的考量,而是要將他的建國事業(yè)最重要的任務,即創(chuàng)立立憲政體納入自己設定的軌道上來——在歐洲君主國家憲法的基礎上,“制定適用于日本政治和文化的憲法”。這次事件結束后,日本決定在九年后的1890年開設國會。
1882年3月,伊藤動身去歐洲進行憲法調查,第二年8月返回日本,期間他與德國憲法專家“探討憲法的優(yōu)劣得失,如入廢寢忘食之境”(187頁)。從他書信中的這一說法中,我們可見伊藤是一個“為政治而生”的人。他在書信中尤其強調說,針對那些把“英美法自由過激論者的著述”當作“金科玉條”的人,他已經找到了相應的“理論和方法”,所以“死而無憾”了(191頁)。1882年9月,他在給時任大藏卿松方正義的信中這樣寫道:“青年書生漸啃洋書,苦思書上之理論,將其視作萬古不易之定論,若欲施行之于實地,則為淺薄浮淺之見,卻置自國之國體歷史于度外,無人之境地創(chuàng)立新政府,不過一般之陋見?!焙髞?,他在回顧憲法制定的情境時還不忘說,“民間之政治家未能理解實際政治之責任,徒揚揚得意地心醉于孟德斯鳩、盧梭等法蘭西學者之痛快學說、奇巧言論”;“順利運用憲法需要見識和氣魄,如熱愛言論自由,熱愛議事公開,或如寬容反對自家的意見之精神,更積累幾多經驗后始得之也”(瀧井一博《伊藤博文》,第二、三章)。他當時面臨的來自民間的立憲論的壓力,由此可見一斑。
伊藤的這次憲法調查的努力,最終結晶為1889年2月11日發(fā)布的欽定憲法,即《大日本帝國憲法》;翌年11月29日,日本第一屆帝國議會如約召開,憲法隨之生效。后世的歷史學家對伊藤在這個過程中展現(xiàn)出的“漸進主義”多贊譽有加,他確實顯現(xiàn)了出色的現(xiàn)實主義感覺。作為現(xiàn)代政治制度的后發(fā)國家,一舉實現(xiàn)英國式的議會民主政治,這在言論市場中非常有競爭力。英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自然會引發(fā)學者以及民權活動家的關注。然而,在必然是混濁的政治現(xiàn)實面前,理念的清澈與純粹往往會成為持有者的盲點;政治并不是紙上談兵,而是“戰(zhàn)爭”的一種特定形態(tài),它起因于人們對觀念、利益必然不同的感知,以及基于各自感知的現(xiàn)實行動。
日本政治思想史學者丸山真男(1914-1996)在分析戰(zhàn)后日本的言論狀況時曾指出,在日本議論政治和社會問題時,“用抽象的意識形態(tài)和圖式先設框架再來考察現(xiàn)實問題”的做法非常危險;在面對混濁的現(xiàn)實時,僅僅抓住一個理念教條而不知變通,或者僅盯著現(xiàn)實的某個側面而無視其他,實踐中往往會產生荒謬的效果。他嘲諷說,有些人覺得“宛如只要高舉出反共的大旗就是民主主義的象征?。ㄈ羧绱耍L乩铡⒛骼锬?、弗蘭克、東條英機乃至其亞流都是最大的民主主義者。)”丸山還進一步警告說,在日本“政治方向容易僅憑引人注目的‘政治’現(xiàn)象——國會討論啦,街頭演講啦,或游行、學生運動、署名活動等來判斷,在小范圍的知識階層里出現(xiàn)的傾向儼然認定為是主導性的動向,這樣會遭到現(xiàn)實的慘痛的報復”(《現(xiàn)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
伊藤博文在主導日本走向立憲體制時,就是要防止將小范圍、特定階層里出現(xiàn)的傾向“儼然認定為是主導性的動向”,避免遭到現(xiàn)實的“報復”。那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什么是大范圍、非特定階層共有的傾向呢?伊藤在這里展現(xiàn)了他的洞察:日本要成為歐美主導的新世界秩序的一員,成為近代文明的優(yōu)等生;為此,日本必須實行立憲政體,而其要害不僅僅在于約束君主,更在于約束議會即國民代表的權力。這里面有著他對日本傳統(tǒng)權力結構的理解。
三 開設國會與創(chuàng)造“天皇”
伊藤還在憲法制定過程中就已經意識到,如何制定憲法和如何讓國會政治運作起來,它們其實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一部觀念上、結構上再完備的憲法,在實際政治運作中也可能出現(xiàn)意外的問題,甚至引發(fā)“憲法危機”。為克服可能出現(xiàn)的危機,完成他的建國大業(yè),伊藤事先做好了準備。
首先,他圍繞“天皇”做足了功課。在中國傳統(tǒng)的權力政治觀念中,“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任何有權力欲望的人的基本常識,它源于人們對“權威”作用的本能感知:“權威”有著加持或減損“權力”的巨大效果。伊藤博文對此當然了然于胸,而日本封建時代“天皇-將軍”天然的政治結構,為他提供了最為便利的條件——發(fā)動明治維新的各路豪杰以“王政復古”“尊王攘夷”為大義名分,尊重天皇的權威和潛在的權力,這其實構成了隨后創(chuàng)制憲法的共識和底層邏輯。在這種共識面前,前面提到的“明治十四年政變”中的大隈重信,可以說是有勇無謀,在政治感覺上甚至不如日本的普通民眾。
天皇的這種潛在的角色,其實是一把雙刃劍。伊藤目光如炬,他既要讓這把利劍能隨時展現(xiàn)鋒芒,又要將其置于劍鞘當中,避免傷人;他主導制定的德國式立憲君主的憲法,就是這樣的劍鞘。但新的問題是,如何讓這把劍保持它的鋒芒?本書作者描述了伊藤的想法:“伊藤在歐洲進行憲法調查時,學到的不僅是憲法知識,還有如何塑造符合憲法運作的君主(天皇)。符合憲法運作的君主不是專制君主,而是一個平時盡可能不干涉政治、在需要時對藩閥(行政權)內部對立進行調停,并在組成議會的在野勢力日趨成熟之后,能對內閣與議會的對立進行調停的天皇?!保?27頁)
伊藤認為天皇必須接受憲法教育。為此,他先派遣天皇信賴的侍從藤波言忠親自去德國學習憲法課程,時間長達兩年多。1887年11月藤波回到日本,隨即開始為天皇和皇后講授憲法知識。同時,伊藤還邀請德國人莫爾夫婦,“讓他們作為宮內省顧問,以德國等歐洲立憲君主國家為范本,對日本宮中儀式和制度進行改革”。事后看來,這是一種創(chuàng)造“天皇”的過程。
1888年4月,日本政府設立“樞密院”,這是專門為審議憲法、皇室典范等重要法律而創(chuàng)設的機構。伊藤為此辭去首相職務,出任樞密院的首任議長。5月8日,天皇蒞臨樞密院,舉行開院儀式。然而,就在前一天,發(fā)生了一件“讓明治天皇感到盛怒的事件”:伊藤直到前一天才向天皇遞交了天皇要朗讀的敕語草稿,“這等于讓35歲的天皇沒有時間思考自己即將頒布的敕語內容,僅僅是朗讀伊藤的敕語草稿而已”。據(jù)說,天皇非常生氣,宣布不出席開院儀式。這其實是明治天皇權力本能的反映。伊藤得知此事后,“誠惶誠恐立即進宮拜見天皇,并對自己未將敕語草稿詳細上奏一事致歉,發(fā)誓今后絕不會出現(xiàn)類似的事情”。結局非常完美:“因為伊藤誠心道歉,天皇也消了氣,并按原定計劃出席了開院儀式”(231頁)。
如上所見,這個“事件”在傳記中得到了異常生動的再現(xiàn),但它在歷史敘事中的作用可不是“實錄”一段插曲,而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象征”——天皇必須出席樞密院的開院儀式,而他要扮演的角色也必須是宣讀一份事先擬定的草稿!問題似乎出在“只是前一天”才拿到草稿的時間問題,這果然如伊藤宣稱,是他自己疏忽嗎?外人實在不得而知;不過,“誠心道歉”這種禮儀形式上最終解決了問題。經此一事,天皇對自己所接受的憲法教育,當獲得了真實的感受。這或許是作為“立憲君主”的天皇的心智結構最終得以成立的瞬間:天皇親政的沖動得到了馴化和轉化。
在樞密院審議憲法草案時,伊藤對憲法草案的主旨進行了清晰的闡述。他說,歐洲的“憲法政治”在千余年前開始形成,人民并不陌生;但更重要的是,歐洲有宗教的存在,“宗教作為‘機軸’,深入人心、團結人心。然而日本的宗教力量相當薄弱,沒有形成國家機軸?!谌毡灸艹蔀椤畽C軸’的唯有‘皇室’”(232頁)。誠然,日本沒有歐洲式的宗教的存在,但天皇的存在足以發(fā)揮類似的功能。政治的智慧在于,為政者要基于既定的條件成就自己的事業(yè),而不是抱怨條件的不足,或者全然不顧現(xiàn)實條件的約束而僅憑理念行動。
憲法生效后,伊藤將他的政治熱情投入到如何讓國會政治健全展開的現(xiàn)實問題上;其中最讓人驚訝的是,面對藩閥政治家們幾乎集體的反對,他毅然組建了自己的政黨:1900年8月25日,他發(fā)表創(chuàng)建新黨宣言;一個月后,他領導的“立憲政友會”宣布成立。伊藤期待為日本國民、為大隈重信和板垣退助等領導的在野黨提供一種政黨表率,讓立憲政治健全地運作起來。伊藤的這一政治行動,得到了天皇的理解和支持;天皇甚至直接下賜巨額資金,供伊藤的新黨使用。在這里,我們再次看到了明治政府的這種“伊藤-天皇”二元權力體制。
其實,從1890年第一屆國會開始,在野黨就充分利用了憲法賦予議會的法案審議權,尤其是對政府預算的審議權,展開了對行政權的監(jiān)督和制約。結果,藩閥政權不得不多次依據(jù)憲法規(guī)定,宣布解散議會,進行重新選舉。但長此以往,國會就將形同虛設,立憲政體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盡管明治憲法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議會被賦予了至關重要的預算審議權,并在政治實踐中成為政治斗爭的場所,在這個意義上明治憲法就是一部名副其實的憲法。政黨方面時常表現(xiàn)出的不合作的態(tài)度,讓藩閥政權的政治家們大為光火,甚至發(fā)出了“停止憲法”的威脅。伊藤在這個過程中展現(xiàn)出了信念的力量:他確信議會政治為文明正道,不會容忍他的建國事業(yè)偏離這個正道。
在伊藤的政府或憲法陷入危機時刻,“伊藤-天皇”這種二元體制的重要性顯現(xiàn)了出來,天皇開始扮演“調停君主”的關鍵角色。比如,1900年10月19日伊藤以政黨的身份第四次組閣后,引發(fā)了山縣有朋一系的政府官員和貴族院的反感。他們聯(lián)合起來,在貴族院一再否定議會通過的增稅法案。伊藤于是向天皇尋求幫助。天皇心領神會,向貴族院下詔,要求貴族院議員“廟謨翼贊”,也就是為政時要考慮幫助天皇。貴族院接到詔書,自然不好違背,順利通過了相關法案(485頁)。天皇的這種角色,可以說完全是按照伊藤的建國劇本展開。
當然,天皇在明治憲法中的這種曖昧的地位,不能無弊:它為軍人干政留下了通道。晚年,伊藤嘗試將軍部置于文官體系的控制之下,但很快以失敗告終。軍人的天職要在戰(zhàn)場上展示出來,而越俎代庖,由他們來當政,難免荒腔走板。伊藤博文用一代人的時光建立了讓世界感到驚艷的立憲政體,但他身后的政治家和軍人們,也只是用了同樣的時間,就將帝國帶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四 政治的真實品性
其實,追問伊藤博文何以成功,我們還間接回答了明治日本何以“成功”的問題。后者雖然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重讀明治時代的歷史,我們多半還是會心生感慨:歷史誠然有其自然運行的軌道,世界各國、各民族都在沿著各自的道路前行,而不可能發(fā)生長久的偏離;在這個意義上,歷史的確會給后世提供經驗和教訓。然而,如同我們在伊藤的傳記中所見一樣,歷史舞臺中的那些個體,往往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心智結構,那是他們的激情、欲望和抱負自我實現(xiàn)的隱秘舞臺。那么,這種歷史人物心智結構的特殊性,是否意味著我們讀史時抱有的獲得普遍啟示和意義的期待不合時宜?其實也并非如此。
伊藤博文得以成功的首要原因,在于他洞察到了日本歷史運行的必然軌道,并能將自己的全部生命熱情投入其中。明治維新以“王政復古”為口號,確立了以天皇為中心的立憲制中央集權制政府,這就是近代國家、近代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明治維新的政治家們高人一籌的地方在于,他們大都把握了這個文明的大勢。但同樣重要的是,維新政府事實上繼承了此前幕府時代權力—權威的分配結構。在幕府時代,武士政治家從天皇那里取得“征夷大將軍”的稱號,代理天皇進行統(tǒng)治;明治政治家能夠迅速完成建國大業(yè),名義上同樣是執(zhí)行天皇的意志。在這個意義上,伊藤博文主導創(chuàng)建的這個明治日本,還可稱為“明治幕府”,而他自身儼然就是這一幕府的“將軍”。因此,伊藤博文的明治建國事業(yè)之所以顯得順風順水,成果斐然,其實深深得益于他所打破的那個日本傳統(tǒng)政治結構。
另外,伊藤自身展現(xiàn)的獨一無二的心智結構,成就了他個人“從邊緣到中心”的躍遷。和他的同儕相比,伊藤展現(xiàn)了一個“為政治而生”的人格的全部屬性。為政治而生,而不是靠政治而生,也就是說不謀求滿足個人的私利私欲——無論是權力欲望還是物質利益,這其實是明治政治家群體的精神底色,但伊藤無疑表現(xiàn)得更勝一籌。如本書作者注意到的一樣,伊藤對自己工作的公共屬性,有著最高的自覺:他自始至終自覺自己是在為“天皇”效忠、為日本國家盡忠。在歷史與政治認識上,反過來說或許更有啟示意義:因為有了這個高度的“忠誠”觀念,他才能獲得超越當時派閥體系的支持,獲得天皇近乎無限的信任,當然同時也獲得了日本國民的認同。
那什么是“忠誠”?宋代新儒學的偉大代表朱子言“盡己之謂忠”,言“誠者實也”,又言“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四書章句集注》)。這可以說是“忠誠”的本義:一個人將個體的生命能量納入作為“天理之本然”的正道與事業(yè)當中;他能時刻把握住自己的內心,不為私利私欲所左右,所謂“存天理,去人欲”是也。如果說我們能在具體的歷史人物身上獲得普遍性的啟發(fā)和認知,那么,儒學文明本義上的這種“忠誠”的觀念、潛能和現(xiàn)實的呈現(xiàn),可能就是讓我們的心靈為之震動的原因。
(本文為《伊藤博文:近代日本奠基人》一書導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