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學(xué)院將2021年度諾貝爾文學(xué)獎頒給了坦桑尼亞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Abdulrazak Gurnah)。授獎詞為:“鑒于他對殖民主義的影響以及文化與大陸之間的鴻溝中難民的命運的毫不妥協(xié)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span>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
對上海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教授盧敏而言,坦桑尼亞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獲得諾獎可謂“意料之中”。
“古爾納在英國文壇其實是很活躍的,不僅創(chuàng)作,還研究、教書,涉及面很廣,他主編的兩套非洲文學(xué)論文集影響很大,長篇小說又是一部接著一部。坦桑尼亞有自己的斯瓦希里語,懂這個語種的人少,古爾納是用英語創(chuàng)作的,文筆也好,所以比較出挑。他還一直站在非洲的立場講述非洲的故事,讀者會覺得他很可信。他自己也身處一種流散的狀態(tài),所以他很關(guān)注坦桑尼亞人在異國他鄉(xiāng)的遭遇和處境,是很典型的后殖民作家。我一直相信他會得大獎?!?/p>
盧敏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古爾納的作品主要關(guān)于身份認(rèn)同和流離問題,以及殖民主義和奴隸制的遺產(chǎn)形成等問題,“他產(chǎn)量很大,目前已八部長篇小說,我們最近還在組織學(xué)生細讀他的其中五部。之所以對他有研究,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重大項目 ‘非洲英語文史’(19ZDA296),朱振武教授總領(lǐng)銜,我主持東部非洲卷。古爾納正好是我負(fù)責(zé)的這卷,因此做了很多研究?!?/p>
《離別的記憶》(Memory of Departure,1987)
她介紹,古爾納的前三部小說《離別的記憶》(Memory of Departure,1987),《朝圣者之路》(Pilgrim’s Way,1988)和《多蒂》(Dottie,1990)從不同的角度記錄了非洲人在英國的經(jīng)歷,受到的排斥,和他們努力尋找自身身份認(rèn)同。第四部小說《天堂》(Paradise,1994)以東非殖民地時期為背景,講述少年玉素甫(Yusuf)被父親賣給“叔叔”阿齊茲(Aziz)抵債后充滿曲折和傷痛的成長和愛情故事,小說呈現(xiàn)了豐富的斯瓦希里文化以及穆斯林文化,入圍布克小說獎。第五部小說《絕妙的沉默》(Admiring Silence,1996)通過無名的敘述者,講述自己離開桑給巴爾到英格蘭去實現(xiàn)他的夢想,他找到一份教師的職業(yè),愛上了英國女孩愛瑪,與她結(jié)婚生子。但是,他從來沒有告訴非洲的家人他的任何情況,也沒有告訴他的妻子自己的過去。20年后的回國之行讓他意識到自己對故鄉(xiāng)知之甚少,而回到英國后,妻子因從未了解過他而離開了他。
《礫石心》(Gravel Heart,2017)
而自2000年以來,古爾納又發(fā)表了《海邊》(By the Sea,2001)、《遺棄》(Desertion,2005)、《最后的禮物》(The Last Gift,2011)、《礫石心》(Gravel Heart,2017)等作品?!逗_叀啡雵?001年洛杉磯時報圖書獎,后入圍布克獎。《海邊》講述年老的薩利赫·奧馬爾(Saleh Omar)只身從桑給巴爾島到英國平民窟避難,他曾擁有一家家具店,擁有家和妻兒。拉蒂夫 (Latif)是位大學(xué)講師,他經(jīng)東德來到英國已經(jīng)多年,但是他從沒和桑給巴爾島的家人聯(lián)系過。薩利赫和拉蒂夫在英國的一個海邊小鎮(zhèn)相識,兩人交往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們過去的經(jīng)歷有很多驚人的聯(lián)系。《遺棄》獲2006年英聯(lián)邦作家獎(歐亞大陸地區(qū)最佳圖書),同年出版短篇小說《我母親在非洲住過農(nóng)場》(My Mother Lived on a Farm in Africa ),呈現(xiàn)與歐洲作家筆下不同的非洲農(nóng)場。
《遺棄》(Desertion,2005)
盧敏更強調(diào),除了小說創(chuàng)作,古爾納也對非洲文學(xué)推介做出了重大貢獻,他主編的《非洲文學(xué)論文集1》(Essays on African Writing 1,1993)和《非洲文學(xué)論文集2》(Essays on African Writing 2,1995),論及很多非洲當(dāng)代作家,如阿爾及利亞作家阿西婭·杰巴爾(Assia Djebar),摩洛哥作家塔哈爾本杰倫(Tahar Ben Jelloun),加納作家阿伊·克韋·阿爾馬赫(Ayi Kwei Armah)和阿瑪·阿塔·愛多(Ama Ata Aidoo),馬拉維詩人史蒂夫·齊毛姆博(Steve Chimombo)、杰克·瑪潘耶(Jack Mapanje)和弗蘭克·齊帕蘇拉(Frank Chipasula),津巴布韋作家戴姆布佐·馬瑞徹拉(Dambudzo Marechera)等。自1987年以來,他一直是《瓦西非里》(Wasafiri)雜志的特約編輯,現(xiàn)居住于英國,在肯特大學(xué)從事非洲、加勒比海、印度殖民與后殖民文學(xué)教學(xué)研究工作。
此外,古爾納還經(jīng)常在《泰晤士文學(xué)副刊》上對眾多非洲作家的作品做推介,如莫桑比克作家米婭·康拓(Mia Couto,1955—)的《聲音造就黑夜》(Voices Made Night,1986),該作品最初由葡萄牙語寫作,由大衛(wèi)·布魯克肖譯為英語(David Brookshaw);英籍加納作家艾克·艾森(Ekow Eshun,1968—)的《太陽黑金:尋找在英國和非洲的家》(Black Gold of the Sun: Searching for Home in England and Africa,2005);蘇丹作家泰伯·薩利赫(Tayeb Salih,1929—2009)的《班德沙》(Bandarshah,1971),該作品最初由阿拉伯語寫作由丹尼斯·約翰遜戴維斯(Denys Johnson-Davies)譯為英語;南非作家安德烈·布林克(Andre Brink,1935—2015)的《阿達瑪斯托的第一人生》(The First Life of Adamastor,199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