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的:優(yōu)雅、純粹、精致、審美、葡萄酒
我喜歡的:粗糙、摩擦、不夠從容、敞開、經(jīng)冬而熟的春酒
不喜歡的:詩人、浪漫、精英、貴族、才子
喜歡的:馮至、穆旦、詩、《都柏林人》、香煙、麥?zhǔn)占竟?jié)
不喜歡的:希望、絕望、虛妄、激昂、爭論不休
喜歡的:溫暖、踏實、平淡、強(qiáng)韌、香椿、小米粥和咸菜
……”
10月17日,青年批評家李偉長攜最新閱讀散文集《未被摧毀的生活》與復(fù)旦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張新穎、《上海文化》副主編張定浩、小說家周嘉寧做客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一場深入且真誠的對話便由這樣一首短詩拉開序幕。
這首詩是張新穎寫于2012年的《清單》,最后一句是“喜歡的:未被摧毀的生活”。李偉長很喜歡,特問來用作新書的書名。今年9月,《未被摧毀的生活》由譯林出版社出版,書封則聽了張定浩的建議,用了被轟炸摧毀的荷蘭屋圖書館。
“我一直喜歡‘河水’的意象?!睆埗ê普f,“某種意義上,河水是不可摧毀的,但它之所以不可摧毀,是因為它不會像山峰和巖石那樣一直靜止在某處,而是會不停地向前奔流,直至海洋。張新穎老師在文章里寫過一句話,大意是問‘水在水中是什么樣子的’,而我們這些依舊存在著的生命在這尚未被摧毀的生活中,正如水在水中,河流一直向前,生活也一直在向前,也因為它的一直向前而不可摧毀?!?/p>
張定浩特別提到,在李偉長的這本《未被摧毀的生活》里,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其中很多篇文章的寫法也似乎是在不停地向前奔走,可能他寫的時候都不知道最后會寫到哪里去,只是順著自己心意寫,但就在這樣向前探索未知的過程中,文章本身慢慢成為了好文章。這寫作的過程本身也在象征著某種“未被摧毀”的過程,在某一刻,形式和意義奇妙地合二為一。
青年批評家李偉長攜最新閱讀散文集《未被摧毀的生活》與復(fù)旦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張新穎、《上海文化》副主編張定浩、小說家周嘉寧做客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
本文現(xiàn)場圖片:上生新所蔦屋書店
今年9月,《未被摧毀的生活》由譯林出版社出版。
在具體的文字里,有更重要的東西
張新穎說:“生活是什么?大概就是和可能摧毀你的各種力量搏斗、糾纏?!?/p>
出生入死的桑塔格、亂世里的松本清張、在路上的凱魯亞克、危險的納博科夫、毒舌的奈保爾、特立獨行的溫特森、沉默的格拉斯、孤獨的珀金斯……翻開《未被摧毀的生活》,我們會看到一個個獨一無二的作家,一次次掙扎向上的經(jīng)歷,一段段明暗相間的人生。
書封
“當(dāng)書名和書封確定了,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比較憂傷的事情,就是你寫了一本書,很多篇文章,但你想說的和你能夠說的似乎都在這個書名和封面里了?!崩顐ラL說,有時看這本書的封面和書名,感覺比看這本書獲得的力量都大。
“這個他說得不對?!睆埿路f笑著反駁道,看到《未被摧毀的生活》時他很高興,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和李偉長在閱讀趣味上有很多重合的地方。“比如他有一篇是寫勞倫斯·布洛克,我基本不讀偵探小說,但我讀過的所有布洛克作品都是我自己買的。當(dāng)然我們也有差異,我喜歡的布洛克是探長系列的,他寫的那篇文章是雅賊系列的。再比如他談到的以賽亞·伯林,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作家?!?/p>
張新穎還注意到,李偉長的后記用了很長的篇幅寫《柳林風(fēng)聲》?!拔蚁胍粋€喜歡《柳林風(fēng)聲》的人,基本可以確定他的品位比較優(yōu)雅,性格比較溫和?!彼f,二十年自己也寫過一篇有關(guān)《柳林風(fēng)聲》的文章,但他覺得沒有李偉長寫得好,“因為李偉長有耐心,他能看到生活里讓人感動的一瞬,他能感受到生活里非常細(xì)微的層面?!?/p>
因此,張新穎建議被書名和書封吸引的讀者們也打開這本書看一看:“在這本書里,在具體的文字里,有更重要的東西?!?/p>
張新穎(右)與李偉長
過去的“水洼”,變成了現(xiàn)在一條流淌的河
和《未被摧毀的生活》相對地,周嘉寧恰有一本短篇小說集《我是如何一步步毀掉我的生活的》。
她坦言,看了《未被摧毀的生活》的后記非常感動,不自覺想起了大家這十幾年來的變化?!拔也惶铱醋约簭那皩懙臇|西,但在這本書里,我覺得李偉長用自己的方式面對了自己的變化?!?/p>
一篇名為《格拉斯的洋蔥》的文章是這樣開篇的:“許多年前,一個自特頗有才華的青年,因為虛榮和稿費的誘惑,開始學(xué)寫書評。沒兩天,就東打聽西打聽,記不清楚是從哪兒,找到了幾個書評編輯的聯(lián)系方式。仿照該報紙的書評風(fēng)格,熬了一夜,攢了兩千字,頗為自信地向一家報紙編輯投稿,編輯叫綠茶。和大部分青年人一樣,他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高估了自己的才華。其次,就是迫不及待?!?/p>
“那個青年的確就是我自己?!崩顐ラL說,回望自己一開始寫作的狀態(tài),那時的問題簡單明了,直指“哪里能發(fā)表”,后來“欲望”不斷生長,漸漸變成“想出一本書”,再后來又變成“這本書有沒有可能加印,被更多人喜歡”?!艾F(xiàn)在,我會想有沒有一種文章能讓我在回望最初寫作時不感到特別的羞愧與惶恐,也不會為自己當(dāng)年的那一點點虛榮心感到后悔。碰到這種情況,只有一種辦法,就是把當(dāng)年寫的東西拿出來,自己重看一遍?!?/p>
也是在這樣的重看中,他把自己早年寫的書評放到另一篇文章里展開、引用、分析,于是有了《格拉斯的洋蔥》?!坝幸淮螐埗ê聘抑v,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特別喜歡重寫以前的文章,他說你這樣的話會失去一個重要的價值——‘版本價值’。我不否認(rèn),我對當(dāng)年的自己不那么自信,這種不自信一直延續(xù)到了現(xiàn)在。這本《未被摧毀的生活》里有不少看似的結(jié)構(gòu)意識,其實是想把當(dāng)年寫過的文章變得更漫長一些,更能耐得住流逝的時間?!?/p>
《未被摧毀的生活》
一個人的自我,很大一部分是由他的過去構(gòu)成的。對于由那些最初的書評文章所構(gòu)成的作為書評人的自我,張定浩想到了一個比喻:那些書評文章就像一個個沿途制造的“水洼”,它們也能夠濺起一時的水花,反映一時的云影,但隨著時間的延續(xù),這些“水洼”很多都會慢慢消失掉。這也是書評寫作者的某種宿命。
“李偉長之前也出了幾本書評集,但這次他開始采用一種新的方法,他回過頭來尋找那些曾經(jīng)的‘水洼’,把過去那些一兩千字的文章慢慢拓展成為一萬字或者更長的文章,他為那些‘水洼’一點點鑿出新的通道,讓十幾年前的‘水洼’變成一條還能夠流淌的河流,通向現(xiàn)在的自我,從而也推動著過去的自我和現(xiàn)在的自我一起,慢慢走向未來?!?/p>
真實的困惑,誠實的自我
2020年一過,李偉長已到不惑之年。在他看來,自己的精神生活大概就是想明白了“無能為力”并接受這些的過程,“接受自己不完美的習(xí)性,接受自身的力不足,接受自己的不樂意,都是屬于我個人的寫作意義。倘能引發(fā)別人一些微小的共鳴,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喜悅?!?/p>
在這本《未被摧毀的生活》中,周嘉寧??吹揭粋€詞:“私貨”。
“對我來講,第一個‘私’在于這些文章面對了我的很多困惑和問題?!崩顐ラL回應(yīng)說,比如以賽亞·伯林,他有一個做木材生意的父親,父親唯一想的事就是如何讓自己的家人過上安穩(wěn)的生活,于是從俄國遷到了英國,“這個過程在我看來非常迷人。一個父親用盡了所有力氣來做這一件事,他也不知道把兒子送到倫敦以后會出現(xiàn)一個以賽亞·伯林,這是我讀《伯林傳》時被反復(fù)打動的東西。被打動以后,你會想起很多人和事,你會想起塞尚的父親,不可避免地,還有自己的父親。”
“還有些事,有些經(jīng)歷,你永遠(yuǎn)不可能在文字里說得清楚??匆粋€寫作者的文字,我們只能看到他說出來的部分,如果足夠幸運,我們或許還能順著這些話往里走,觸發(fā)自己更多的想法?!崩顐ラL稱,“我不能說這本書里是我全部的想法,我只能說它的確是我誠實寫的,還有一些東西是我沒有辦法用文字來表達(dá)的。”
張定浩提到,批評家詹姆斯·伍德恰有一篇文章叫做《私貨》,伍德寫他最喜愛的鼓手基斯·穆恩,說穆恩作為一個鼓手,從不滿足做樂隊的節(jié)拍器,而是“將盡可能多的私貨塞進(jìn)每個小節(jié)”?!皩τ谥芗螌庍@樣的小說家而言,文字里有‘私貨’是很正常的,因為小說必然會有小說家自己的生命體驗。但對崇尚公允客觀的評論家而言,‘私貨’似乎還是相對陌生的東西。”
但在他看來,一篇好的評論恰是帶有“私貨”或者說印有強(qiáng)烈個人風(fēng)格的,如果沒有,評論就可能始終只是原作的附庸,而那樣的評論對于讀過原作的讀者而言并無意義。“那些好的評論家,比如詹姆斯·伍德,無論他談的作家對你而言是陌生還是熟悉,都能讓你覺得有收獲,甚至你對原作知道的越多,你反過來就越能從那些好的評論家那里獲得更多啟發(fā)。這啟發(fā)并不是知識,而是一種由比你更為杰出的靈魂所帶來的更為深刻的生命體驗?!?/p>
張定浩
當(dāng)一種渴望接上了另一種渴望
在給《未被摧毀的生活》的序言中,張新穎寫:“閱讀隨筆可以看作一種渴望接上了另一種渴望,更準(zhǔn)確地說,是同一種渴望的不斷延展。根本上的‘動力機(jī)制’和過程中的步步探索,使得這一類型的寫作,比表面看起來要緊張得多,苦惱得多,興奮得多,快樂得多?!?/p>
一般情況下,他不喜歡一種“非要說出書是好與否”的書評人心態(tài)。“因為一本書究竟好不好對你其實并不重要,跟你真正有關(guān)系的是你能從這本書里獲得什么。我們回想一下,閱讀最初的動力是因為自己的匱乏,是想從書中獲得從未有過的知識、經(jīng)驗、想象、感受或者是別的什么東西。所以真正好的閱讀一定是把自己放得很低的閱讀?!睆倪@個意義上講,他認(rèn)為,“偉長的閱讀隨筆里面有偉長”。
張新穎說,在《未被摧毀的生活》里,李偉長沒有把自己放到一個居高臨下的評判家的位置?!跋喾矗憧梢钥吹剿x到哪里比較興奮,比較著迷,比較震動,他把他興奮的、著迷的,振動的、無知的,困惑的東西全部寫了下來。他有一種渴望,這種渴望推著他去閱讀,去尋找一本書能帶給他的東西,同時,他還有另一種渴望,就是忍不住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東西告訴給別人,像一個人有了秘密之后,總想找?guī)讉€朋友說一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