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Sarah:壹讀君,為什么西方的動物都不發(fā)奮修仙哇?難道它們不想成人成仙。
壹讀君:上帝說,你們要造反嗎?
很久很久以前,西方的動物也是頗有慧根,可以大有作為的。
就拿古羅馬人來說,受原始人“萬物有靈”思想的影響,他們不僅認為自然和自然現(xiàn)象擁有靈魂,甚至連器物也被賦予了自己的意識。
有了如此清奇的根骨,想得道成仙當然不難。無論天生還是人造,羅馬人都會給它安上一個“神”的名稱。例如是光是電是Super Man的部落主神朱庇特,以及花神瑪亞。
但這種“神仙精怪,寧有種乎”的繁榮景象,后來被一個誕生于古羅馬的宗教終結了。
那些真正見過耶穌的人,恐怕都沒預想到,他宣揚的思想有一天會凝結成西方文化的內(nèi)核。
基督教產(chǎn)生于羅馬帝國時期,它的興起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注解。
疆域遼闊的世界帝國,斯多葛學派極力宣揚的“世界大同”以及“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的精神,希臘神秘主義和東方宗教中不死學說的流行,猶太教創(chuàng)造出的人格化的神。
這些,都為基督教的發(fā)揚光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普遍主義”是基督教的重要特征。這種思想源于古希臘,神學形式一般表現(xiàn)為:一神論、救贖論、上帝統(tǒng)治論?;浇坛闪r,社會上最流行的是柏拉圖主義。
新柏拉圖主義的代表普羅提諾將柏拉圖的最高思想稱為上帝,并尊它為為“太一”,是宇宙萬物的中心點,道德的永恒源泉,所有事物之間的堅固紐帶。很明顯,基督教塑造自己的上帝時,致敬了這位“太一”。
而斯多葛學派“世界大同”的夢想,無疑讓基督教徒不滿足于他們的神只能統(tǒng)管一個民族。猶太教時期,耶和華只是猶太人的神,并不否定其他民族的信仰;但基督教在創(chuàng)立時期就拼命否定其他偶像崇拜,竭力宣揚上帝是唯一的神。
《舊約》中耶和華只是對猶太人發(fā)出“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別的神”的命令,到了基督教這里則轉(zhuǎn)變?yōu)榱酸槍λ腥恕7埠髞眇б阑浇痰男磐絺兌急仨毻耆珤仐壴械男叛?,與原來信奉的神割斷聯(lián)系。以柏拉圖主義對上帝絕對性和神圣性的哲學辯論為依據(jù),基督教最終成為了真正的“一神論”宗教。
在其發(fā)展過程中,上帝一度被捧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例如在神學家奧古斯丁那里,上帝不僅是獨立于時空之外的永恒存在,也是宇宙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和命運的主宰者。
奧古斯丁
蕓蕓眾生中,人是最幸運的,獲得了和上帝一樣的形象;因此人是唯一擁有靈魂,能得到拯救的被造物。
《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里宣稱,在上帝創(chuàng)造的所有事物中,人獨獲恩寵,是他管理地球的代理人。用洪水淹沒大地前,上帝曾對諾亞許諾“地球上所有動物都是供你驅(qū)使,為你服務的,我將它們賜予你?!?/p>
不過即使是受到青睞的人類,也絕沒有修煉成神的可能。在西方,凡人的上限是圣人。
人尚且沒有希望,遑論動物。
在萬物有靈論看來,一花一葉皆有神性。大自然不是一種純粹的事物,而是一種精神的載體。非基督教文化圈講究眾生平等,所以過去印第安人砍伐樹木之前才需要虔誠禱告。
可是基督教卻將人之外的自然僅僅看作一個客體,處于上帝的保護之外。人對自然界中的動植物能予取予求。
正因為如此,基督教對東方的輪回說比較排斥。輪回是建立在人與動物都有靈魂的基礎上的,并且兩者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換。將自然非人格化的基督教徒很難接受這一點,他們無法想象一頭熊也有成為人的一天。
這種將人與自然分離的觀點,可以說利弊共存。優(yōu)勢在于它能幫助人類用理智的眼光打量我們生活的世界,也是人自我意識覺醒的前提。缺陷同樣明顯:對自然界缺少敬畏。
隨著技術進步,環(huán)境問題的日益突出,基督教也意識到自己理論中人與自然的部分需要修正。20世紀60年代正式崛起的生態(tài)神學便是基督教對生態(tài)問題的回應。歷史學家懷特將圣弗朗西斯稱為生態(tài)學家的“神圣祖先”。
弗朗西斯對基督教原本的“人類中心論”提出了挑戰(zhàn),認為上帝的所有創(chuàng)造物都是平等的。他將非人類的存在物稱為兄弟姐妹,哪怕是一只弱小的螞蟻,也與上帝存在直接的聯(lián)系。因此人類必須對動物充滿敬畏與愛心。
生態(tài)神學的論點對不對,在此不做評價。但它的出現(xiàn)對基督教的自我完善無疑是有利的。上帝的世界,同樣需要與時俱進。
最后,回歸到壹堆飯的問題。歷史上西方的動物確實沒什么修煉成精的機會,不過未來會不會出現(xiàn)很難說,畢竟它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爭取到了相對平等的地位。
參考文獻
1.《基督教思想中的人與自然》,楊通進,《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上帝與永恒法—論基督教神學中的普遍主義傳統(tǒng)》,馬德普,《天津師范大學學報》。
3.《西方基督教文化寬容與不寬容問題》,王加豐,《世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