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讀《張舜徽壯議軒日記》札記之一:“湖南人之礦,終待湖南人發(fā)掘之”

張舜徽(1911-1992)按語:《壯議軒日記》為張舜徽(1911-1992)早年殘存日記,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湖南圖書館搜集,經(jīng)張先生“參校前后”,定為“講學湖南者三冊,講學蘭州者一冊”。


張舜徽(1911-1992)

張舜徽(1911-1992)

按語:《壯議軒日記》為張舜徽(1911-1992)早年殘存日記,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湖南圖書館搜集,經(jīng)張先生“參校前后”,定為“講學湖南者三冊,講學蘭州者一冊”。日記存稿約二十萬字,分“居湘編”“入隴編”兩部,前者寫于1942年秋至1944年冬,為在藍田國立師范學院、北平民國學院任教及躲避日本侵略軍于寧鄉(xiāng)、湘鄉(xiāng)時的經(jīng)歷;后者寫于1946年9月至1947年元月,為在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學院任教時的經(jīng)歷(關(guān)于日記基本內(nèi)容和價值介紹,參閱周國林《君子之于學也——〈張舜徽壯議軒日記〉讀后》)。

張舜徽先生致函湖南圖書館保管部負責同志信函手跡(1984年8月2日)

張舜徽先生致函湖南圖書館保管部負責同志信函手跡(1984年8月2日)

1942年,年甫三十的張舜徽受錢基博、馬宗霍二前輩之邀,至位于湖南安化縣藍田鎮(zhèn)(今屬漣源市)的國立師范學院執(zhí)教鞭,是為任“大學師”之始。本年11月3日記:

余生于辛亥七月。去秋三十已滿,蓋古人學成之年,而吾碌碌如斯,因取《大戴記》之語,名所居曰“壯議軒”。以期昕夕省惕,庶幾免于無業(yè)之譏。非敢高論以忤俗也,實欲誦先正之法言,無違于正,以免俗耳。(《張舜徽壯議軒日記》,第97頁)

按“壯議”一語,源出《大戴禮記·曾子立事》:“其少不諷誦,其壯不論議,其老不教誨,亦可謂無業(yè)之人矣。”可見張舜徽青年時期志于學問,目標之大,進學之猛。按今人日記分類標準,《壯議軒日記》大概可歸入“學人日記”,每日所記以讀書札記為大宗,抄撮典籍原文外,也有許多“論議”之言;又多記學人交游、問學,事跡有相當生動者,無疑是非常寶貴的現(xiàn)代學術(shù)史研究資料。近年來《壯議軒日記》影印本常置案頭,讀之不倦,時有心會?!秹炎h軒日記》蘊蓄精義不少,惟猶偃鼠飲河,但取滿腹,此處只能擇思之所寄、性之所耽者敷說二三,所謂不賢者識其小也。

《張舜徽壯議軒日記》,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

《張舜徽壯議軒日記》,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

1942 年10月24日,在藍田國師,“閱黎劭西(錦熙——引者注,下皆同)所撰《錢玄同傳》”,張舜徽回憶起“北游時嘗以楊遇夫(樹達)先生之介,而往見之”的情形,從而引發(fā)對于錢氏學術(shù)“平日所以昌言于眾者,不免新奇可喜,其自立及與同道者論議,則否”的一番評議。當日有錢玄同(1887-1939)在場,而湘、浙兩地學人競短爭長、公然較勁的一幕,尤令他印象深刻:

偶又憶及昔在吳檢齋(承仕)先生所,縱論三百年學術(shù)盛衰之由,吳極稱其師小學足以集清儒之成,復譏湘人言經(jīng)者多不明訓詁,于音理尤茫然,且曰葉奐彬(德輝)刻《六書古微》,初成即以質(zhì)之余杭(章太炎),余杭笑謂:“此礦區(qū)耳,猶待吾為開采而后可用也”。吾聞吳言,而中心恧然,即應聲對曰:“湖南人之礦,終待湖南人發(fā)掘之?!睍r錢氏在座,吳顧謂錢曰:“此其志不在小,可畏也?!毕嗯c大笑不已。此十年前事也。言猶在耳,兩公已先后下世,而吾離喪亂,碌碌如斯,追憶往情,不勝惘惘。

按,張舜徽早歲自學,十七歲其父過世,1928年始“負笈出游,求師覓友”,始至長沙,繼而“北游”,蒙四姑夫余嘉錫(1884-1955)“揄揚紹介之力”,在“人文薈萃,得風氣之先”的北平“博訪通人”(據(jù)其晚年回憶:“時先生任輔仁大學教授,又以目錄學施教于北京大學、師范大學各校。日有名流、學者登廬談敘,舜徽因先生之介,多識通人。其時以專門名家者,經(jīng)學則有吳承仕;文字訓詁則有沈兼士;音韻則有錢玄同;史學則有陳垣、鄧之誠;諸子則有孫人和;金石則有馬衡;文辭則有高步瀛,皆一時顯學,有聲黌序間。舜徽咸從奉手,有所受焉?!币姟稇浲帯は尜t親炙錄》),眼界為之一開,同時“吾湘前輩若楊樹達、黎錦熙、駱鴻凱諸先生,咸任教各大學,舜徽以同鄉(xiāng)后進,時往請教,往來尤密”,自謂在平時期是學問蛻變的階段,“左右采獲,為益無方,一生讀書進展最速,蓋無逾于此時”,“裨廣見聞,愈于在湘遠矣”。

吳承仕(1884-1939)

吳承仕(1884-1939)

當年在章門弟子、北師大國文系教授吳承仕(1884-1939)北平寓所發(fā)生的這一場“清學”論爭中,大有一點“地域黑”的味道。出身皖籍的吳承仕頗不以湖南學人的學問程度為然,專攻其“不明故訓”之陋,而盛稱乃師章太炎(1869-1936)“小學足以集清儒之成”,并舉湘人葉德輝(1864-1927)《六書古微》為例,太炎似有不屑一顧之態(tài),直視此學為“猶待吾為開采而后可用”的專屬礦區(qū)。

有意思的是,葉德輝祖籍江蘇吳縣,生在湖南長沙,自稱“半?yún)前氤恕?,在學術(shù)旨趣上有意接續(xù)三吳漢學之余緒,對當時湘人所宗的王闿運并不佩服,而有“侍講乃六朝文士,不足當經(jīng)學大師”之譏(《郋園學行記》,《近代史資料》1985年第4期,第109頁)。章太炎以為湘人不通小學,嘗謂“大抵湘中經(jīng)學亦雜沓,然有一事則為諸家之病,蓋于江、戴、段、孔古音之學實未得分毫也,偶一舉及,其疵病立見矣”。(支偉成:《章太炎先生論訂書》,《清代樸學大師列傳》)其實對葉德輝還高看一眼,許他為“讀書種子”。但在“通人”匯聚的北平,章門高弟錢玄同、吳承仕等人在座的場合,面對江左學人咄咄逼人、不留情面的傲慢言論,張舜徽年輕氣盛,不甘低頭,終究按捺不住,遂而發(fā)出“湖南人之礦,終待湖南人發(fā)掘之”的豪語。

1932年2月至5月,章太炎北上,講學于北京大學、北平高等師范學校、燕京大學各校,章門弟子執(zhí)禮謹然,各派學人紛紛請益問學,影響所及,相當深遠,“似乎象征著五四以后學術(shù)文化界新舊南北之間的沖突離合,經(jīng)歷長期調(diào)適,重歸以平實而致博大的軌道”。(桑兵:《章太炎晚年北游講學的文化象征》)在此期間,兩位湘籍在平學人,任教于北師的楊樹達(1885-1956)與任教于輔仁大學的余嘉錫多次往謁,請其獎掖,以印證學識。

據(jù)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1933年3月30日,“章太炎先生及黃季剛(侃)已來京”,次日即“偕余季豫、吳檢齋謁章太炎先生”。4月3日復記:“吳檢齋以電話招余至鴻春樓。告余方從章先生寓來,先生謂渠云:‘湖南前輩于小學多麤觕,遇夫獨精審,智殆過其師矣。’”(《積微翁回憶錄》)其時黃侃(1886-1935)亦附和云:“北京治國學諸君,自吳檢齋、錢玄同外,余(季豫)、楊二君皆不愧為教授。其他則不敢知也。遇夫于《漢書》有發(fā)疑正讀之功,文章不及葵園,而學問過之?!稘h書補注》若成于遇夫之手,必當突過葵園也?!保ㄒ姟斗e微翁回憶錄》1932年5月26日條,同日并錄陳寅恪語:“湖南前輩多業(yè)《漢書》,而君所得獨多,過于前輩矣。”楊樹達附記:“余于《漢書》治之頗勤,亦稍有自信。兩君當代學人,其言如出一口,足見真實之業(yè)自有真賞音,益喜吾道之不孤。”)

楊樹達(1885-1956)

楊樹達(1885-1956)

章太炎自信力過人,“湖南前輩”小學功夫全然不在話下,唯獨嘉勉楊樹達之“精審”,所謂“智殆過其師”,此處“師”者,即指葉德輝而言,無怪楊氏受寵若驚,“先生獎籍后生,令人愧悚”(按楊樹達與其兄楊樹榖早年從學于葉德輝,后以“受業(yè)門人”身份為之纂輯《郋園學行記》)。黃侃在章門弟子外,只許可余嘉錫、楊樹達二人有“治國學”的“教授”資格,后一人精研《漢書》之學力已“突過”鄉(xiāng)前輩王先謙(1842-1917)。阿好之辭,自多溢美,當然不能“語語信為誠然”,楊樹達日記屢載學界“獎藉之語”,樂此不疲,除了“姑取以自勵”外,背后大有為“湘學”競勝的心理。

1935年12月7日記:

余季豫來,邀余偕出訪張孟劬(尓田)、東蓀昆仲。孟劬極稱余訓詁之學,且云:“湘中學者自為風氣。魏默深(源)不免蕪雜,王益吾(先謙)未能盡除鄉(xiāng)氣。兩君造詣之美,不類湘學”云。

此處張爾田(1874-1945)所賞“二君”,即余嘉錫、楊樹達。而楊氏意猶未足,尤耿耿于“不類湘學”之說,隨即反駁道:“孟劬,浙人,意蓋謂余二人為浙江人之學也。余不足論,季豫目錄學之精博,江浙士何嘗有之乎?”

1939年5月21日,得知錢玄同病逝消息,遂憶一往事:

記十余年前,玄同任教清華,一日與余及張怡孫(煦)三人同車入城,車中玄同謂余云:“君治學語必有證,不如湖南前輩之所為。而做人則完全湖南風度也。邵西做人脫盡湖南氣,而為文字喜作大言,全是湖南派頭也?!扁鶎O后相見,語及此事,云:“此公與君疏而與黎親,但其胸中何嘗不明白。”余謂此可見玄同為人之矛盾,亦可見玄同為人之天真也。

錢玄同認可楊樹達治學謹嚴不茍,迥異于“湖南前輩之所為”,同時賞其淳厚個性,以為正“湖南風度”所在。此處與之對稱的“邵西”,即黎錦熙(1890-1978),同為湘人,亦治音韻文字之學,在錢玄同眼中“做人盡脫湖南氣”,倒與張舜徽的印象——“先生對客從容和易,有江浙士人風調(diào),殊不類湖南人之簡重伉直也”——如合符節(jié),然而學問疏闊,“文字喜作大言”,卻落了“湖南派頭”的下乘。楊樹達的語學成就得了錢氏贊賞,卻仍被視作“非典型”的湘籍學人,不免意氣難平。然而若與前引張爾田一語并看,這也證明,楊氏的小學造詣“不類湘人”,已成為自章太炎以下江浙學人的某種共識。

1944年6月1日記:

太炎先生嘗云:“三王不通小學?!敝^介甫、船山、湘綺也。三人中湘士居其二。余昔在北京,曾與星笠(曾運乾)談及此,余謂此時吾輩二人皆游于外,他日仍當歸里教授,培植鄉(xiāng)里后進,雪太炎所言之恥。星亦謂然。

按章說見于《國故論衡·小學說略》?!叭酢闭撸醢彩?021-1086)、王夫之(1619-1692)、王闿運(1832-1916),皆有小學著作,而后二人同隸湘籍。章太炎的學問標尺是極嚴苛的,直截判定“此三王者,異世同術(shù),后雖愈前,乃其刻削文字,不求聲音,譬瘖聾者視書,其揆一也”。這一說法給予湖南學人持續(xù)而深刻的刺激。近代以來,不少人欲在“小學”一層自我證明,如李肖聃(1881-1953)便說:“昔荊公《字說》,遺笑通方;船山《說文廣義》,亦多創(chuàng)解;湘綺釋字,見于喻謙《六書存微》,喜標新義。余杭章炳麟枚叔,至譏三王不識字,而吾楚居其二焉。吾之治之,將以彌前修之失,道南士之先。”(《問奇亭記》,見《李肖聃集》,按“問奇亭”,為楊樹達室名)楊樹達精研訓詁,以古文字學家和《漢書》專家名世,在北平激于時風,也立志有朝一日返歸鄉(xiāng)里,教授學問,培植后進,所謂“拔旗要張三戶楚”,以“雪太炎所言之恥”(其時曾運乾[1884-1945]和韻,亦有句云“船山湘綺各孤軍,異世荊舒風議新。折角要張三戶楚,敬鄉(xiāng)合樹百年人”,均見《積微翁回憶錄》)。

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張舜徽自幼由父親授業(yè),從未入過學校,后轉(zhuǎn)益多師,走的是自學之路。他在治學、著述過程中,湘籍前輩多予提攜教誨,楊樹達或是影響最力的一位,故謂“平生所識老一輩的學者名流,算來不是太少,而親炙最久、感慕最深、治學著書最勤的,首推楊遇夫先生”(《憶往編·湘賢親炙錄》)。他在治學上十分重視小學根基,儀范許鄭,湛深經(jīng)訓,很早就信服張之洞《書目答問》所講“由小學入經(jīng)學者,其經(jīng)學可信;由經(jīng)學入史學者,其史學可信”的為學次第(《自強不息壯心未已》)。在這方面,受教于楊樹達尤多,嘗憶“北游時,以鄉(xiāng)后進禮謁見先生于舊刑部街寓廬。時先生方治文字、聲韻、訓詁之學,日有定程。知舜徽亦有志從事于此,每有新悟,輒為舜徽言之,津津樂道,不以舜徽年猶未冠而輕易之。老輩遺規(guī),令人感慕。迨舜徽南歸,常通書問,凡有質(zhì)疑,未嘗不答也”。(張舜徽:《憶往編·湘賢親炙錄》,《舊學輯存》下冊,第1146頁)不過,張舜徽的學問規(guī)模未止于此,其自述治學歷程:

余之治學,始慕乾嘉諸儒之所為,潛研于文字、聲韻、訓詁之學者有年。后乃進而治經(jīng),于鄭氏一家之義,深入而不欲出。即以此小學、經(jīng)學為基石,推而廣之,以理群書。由是博治子、史,積二十載。中年以后,各有所述。(《八十自敘》)

先精熟小學,進而治經(jīng)學,再藉此兩大“基石”,推而廣之,開辟“博治子、史”的閎闊路徑。張舜徽以湖南人身份發(fā)掘“湖南人之礦”,抗爭外界對于“湘人不識字”的譏議,目的在為湘學爭地位、張面目,但見諸行事,更體現(xiàn)了別一種進路。1944年10月26日,致函楊樹達,揭出湖湘學術(shù)的“真精神”別有境界:

往在藍田,與江浙諸友論及有清學術(shù),彼輩盛稱考證為吳皖所專,非湖湘所能匹。舜徽則謂楚南諸先正由義理發(fā)為事功,足以潤色天地。儒效乃自此而宏,不言考訂何害?取彼窮老盡氣以考文字、說名物者,廁諸羅、胡、曾、左之班,只堪作談古品藝伎倆耳,何足以知國計民生之大,奚與乎盛衰興廢之數(shù)乎?(《張舜徽壯議軒日記》,第517頁)

此處不再斤斤于細瑣的章句訓詁、名物考據(jù),以“考證”為湘學正名,而著眼于“由義理發(fā)為事功”的特質(zhì),發(fā)掘近代湘學的自身脈絡,要以正正之旗、堂堂之陣,達至天下莫能與之爭之局。由小學入手,深造自得,走博通之路,行致用之實,或可以說,他對學之本原的理解,終歸于義理。函末謙稱“先生一代通儒,登高而呼,有響斯應,倘有意紹湘學之遺風,以洗濯一世之人,舜徽愿黽勉以從其末也”,然究其“光大湘學”的終極途徑,已與乃師有別。

《壯議軒日記》手跡

《壯議軒日記》手跡

在1940年代,相較于煊赫中天的以胡適、傅斯年為首之北大-史語所一系,或者漸已式微、然典型猶在(俗語“倒驢不倒架”)的章黃學派,偏處楚地一隅的張舜徽無疑屬于邊緣學人,不過并未倚門傍戶,或自甘默默,“不附和時下風氣,卓然有以自立”。日記中多有讀胡適《胡適論學近著》、傅斯年《論學校讀經(jīng)》的記載,針對他們反對“讀經(jīng)”的呼聲,認為“二君之言,似是而實非也”,“此殆鄰于因噎而欲廢食,非通方至論,可以不辨”;對于古史辨派倡導的“疑古之風”,亦反對謂“自疑古之說日昌,學者未開卷,即疑古人無是書,古人不能作是書。閑坐游談而不讀書,滔滔者天下皆是也”。1944年,擬為《匡時十議》以箴砭時風,包括讀經(jīng)議、考史議、尊孔議、教孝議、改字議、崇文議、廣才議、重選議、定制議、責實議,“凡此十端,皆系乎今日政教之大,余必出新思以分論之”。又言“今日大學中以文科為最猖披,其失不在下而在上”(據(jù)我觀察,此一時期張氏觀念頗受章太炎影響,以上問題牽涉較廣,且溢出本文主題,擬另文專論)。此種地域派分、暗中競逐的消息,在張氏發(fā)愿纂輯之《湘賢語錄》《湘賢學案》中多有透露,藉此可窺民國時期學界內(nèi)部主流、非主流各派在糾葛中并進的多元學風。

1944年致楊樹達函中,張舜徽自謂“自丁喪亂,一悔往者所學,率支離不適于世用,發(fā)憤取史乘及他經(jīng)世之書,急讀之七八年于茲矣”。藍田國師時期,他讀得最多的是宋史和清人文集。據(jù)統(tǒng)計,從1942年的9月24日始,至1943年1 月20 日止,在一百多天時間里,閱讀了四十多位清代學者的文集,其中作者為湘人者有《蒼莨初集》二十一卷(孫鼎臣)、《曾文正公文集》四卷(曾國藩)、《養(yǎng)晦堂文集》十卷(劉蓉)、《左文襄文集》五卷(左宗棠)、《養(yǎng)知書屋文集》二十八卷(郭嵩燾)、《天岳山館文鈔》四十卷(李元度)。

郭嵩燾(1818-1891)

郭嵩燾(1818-1891)

1942年12月8日,讀《蒼莨集》,錄孫鼎臣(1819-1859)論學之語,“此種議論不啻與劉霞仙(蓉)、閻季蓉(鎮(zhèn)珩)一鼻孔出氣,即曾、胡、左、郭諸公,莫不早見及此,湖湘正學與江左不同者在此,經(jīng)世之學固不可與徒守章句者同日語”,而“頗有志輯為《湘賢語錄》以張之”。12月17日,讀《養(yǎng)知書屋文集》,“集中敘咸同諸公功烈至詳備,如曾文正公(國藩)墓志,羅忠節(jié)(澤南)、劉霞仙(蓉)墓志銘,胡文忠公(林翼)神道碑銘諸篇,尤為經(jīng)意之作”。郭嵩燾(1818-1891)在晚清回溯前史,“楚南文教”晦暗不顯,猶有“不自慊”的情態(tài)(《江幼陶重修新寧書院記》:“屈子(原)楚詞成于羅汨之交,濂溪(周敦頤)起自舂陵,天下之文開于楚,而后無聞故,自漢諸賢祀于學者六十有二人,濂溪倡有宋道學之先,楚以南無得祀者,徐(乾學)氏集《經(jīng)說》百二十有一人,阮(元)氏集《國朝經(jīng)說》百有二人,楚以南無得敘錄者。前無與承,后無與述,相與沉淪汩沒,終安于卑陋?!保诿駠膹埶椿諈s認為“此則過也”。他推崇湖南人在近代史上有開啟風氣、領袖天下之功,“咸同之時,湖湘先生大抵以儒生奮起武略,勛績爛然,為前古所未有”,從而拈出“湘學”特出之處:

湖湘先正之學,在能宏儒者之效,以潤色天地,非特功烈之美,為章句小儒所不敢望。即其立身小節(jié),亦多可歌可泣,足與日月爭光者。

兩公(胡林翼、羅澤南)好學無斁,不以貧病憂患動其心,艱苦卓絕至于如此,乃天地之至文也。具此真學問、真精神,勝于詁經(jīng)說字者萬萬,雖無經(jīng)說何害?湖湘學者之偉絕處在此,其異于江左者亦在此,此吾何歉乎哉?

張舜徽“平生喜治小學經(jīng)訓”,但未以詁字說經(jīng)自限,“于鄉(xiāng)先正之學頗能窺其深處”,認為以天下為己任而奮起有為的“儒效”精神,才是“真學問、真精神”。他“反復尋繹《郭玉池集》以自遣”,擇其“議論之猶有可取者”一一錄于日記,“凡此諸論,皆有系于政教之大。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錄而存之,以志景慕”(《張舜徽壯議軒日記》,第224頁)。此《先正其言明且清》,即指《湘賢語錄》而言。

浙人李慈銘(1830-1894)的《越縵堂日記》好月旦人物,“論涉并世儒林,輕蔑湘賢至力”,“目王湘綺(闿運)為江湖唇吻之士,又謂何子貞(紹基)久享時名,實無真詣,及讀郭筠仙(嵩燾)《禮記質(zhì)疑》,則總論之曰:“蓋湖南人總不知學問也。” (《清人筆記條辨》,第342頁)此句重話,最觸到張舜徽的痛處。為回護鄉(xiāng)曲,張舜徽不吝直斥“此等輕妄之言,適足見其矜倨自高之氣”,復加曲釋:“蓋李氏一生好輕詆人,吹毛所瘢,睥睨當世,加以年逾五十,而猶困于場屋(李氏于光緒六年始成進士,時年已五十二)。以憤懣發(fā)為言談,無往而非譏斥矣?!贝苏f跡近人身攻擊,殊無學理可言,未免已近“誅心”。末了,仍須說明湖南人“真學問”究竟何在——

考其平生持論,大抵依附乾嘉諸儒,不敢越尺寸,而不知湖湘先正之學,本與江浙異趣,大率以義理植其體,以經(jīng)濟明其用,使以李氏廁諸其間,只合為吟詩品古伎倆耳。

張舜徽高自標樹,立志踵武鄉(xiāng)先正之學,發(fā)揚而光大之。在藍田國師,教學過程中,“時舉此為及門言之,冀以恢宏其志氣,致經(jīng)世之效。后生聞余言,亦多激勵自興起者,光大湘學,正今日事,黽俛圖之,沒身而已?!蓖V?,“共事多江浙士,湘人獨尟”,據(jù)他自記,藍田時期“與余洽比而居者,自錢子泉(基博)先生外,有阮樂真、曾金佛、吳忠匡諸君。阮,浙人。曾,贛人。吳,滬人。曾、吳俱錢翁子弟也”(《張舜徽壯議軒日記》,第4頁),但也常與說法,“時時為道及之,俾能明乎湖湘學術(shù)之大也”。

錢基博(1887-1957)

錢基博(1887-1957)

1943年5月3日記:

朝食后,詣錢子泉先生,談時許,知其近欲撰《百年來湖南之學風》一書,就湘賢事跡敘述之,藉以作厲士氣。所采自羅(澤南)、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江(忠源)、劉(蓉)、王(錱)、李(續(xù)賓)諸公外,益以湯海秋(鵬)、魏默深(源)、王壬秋(闿運)、閻季蓉(鎮(zhèn)珩)及今人章行嚴(士釗),共十五人,但從諸人困心衡慮時論議行事加以闡揚,以為后人處貧賤患難者之鑒,其屬意可謂盛矣。

同事錢基博(1887-1957)透露將撰“百年來湖南之學風”的著述計劃,而早于此前,張舜徽已發(fā)愿纂寫《湘賢學案》,“迄今不就,竟為此翁所先”,就私心言,未免有憾;但錢著敘述湘賢事跡,藉以“作厲士氣”,立意正大,從公心論,又“喜其所見之同”。(《近百年湖南學風·導言》自述旨趣,“內(nèi)圣外王,在湘言湘,豈徒為詔于來學,抑亦自振其衰朽”,表彰湘學立意與張氏契合)從學術(shù)角度,他提示了兩條意見:

惟余以為既以“學風”名書,則王壯武(錱)特于治戎為長,不合入錄,與不得已,附之羅山(羅澤南)傳末可也。章行嚴至今猶存,以著述義例言,不錄見存之人,避標榜也。余舉此二者告之,不知其果能聽取否也?余舊有志纂《湘賢學案》,迄今不就,竟為此翁所先,喜其所見之同,服其著書之勇,如見咨諏,當竭余所知,與共商榷也。

一則湘軍人物王錱(1825-1857)武功卓著,不以學顯,宜附錄于羅澤南傳,二則據(jù)“見生之人,不宜作傳”的著述體例,以章士釗(1881-1973)為并世之人,不宜收入。是年冬,錢基博在藍田鎮(zhèn)李園撰成《近百年湖南學風》,同年即交儲安平創(chuàng)辦的袖珍書店,納入“袖珍綜合文庫”印行出版(《〈近百年湖南學風手稿〉序》),前述二條似未見采納。按對待錢基博其人,張舜徽頗佩服“此翁治學之勤,余生平所僅見,自朝至晚,不離幾案,手披口吟,每書皆有提要,信非易易”;但對待其學,又不乏微詞,謂“其病在濫雜而無別擇,又轉(zhuǎn)涉獵唐以下書,未及探尋本原之地,故其學只在集部圈子內(nèi)周旋耳。使能盡其精力博觀群書,以歸宿于經(jīng)史,其成就當不止此。學者擇術(shù)之所以難也”(《張舜徽壯議軒日記》,第250頁)。

《近百年湖南學風》手稿

《近百年湖南學風》手稿

1944年秋,楊樹達已由北平南下,出任湖南大學文學院院長,為延攬人才,邀張舜徽前往執(zhí)教。后者復函“書累六紙,纚纚千六百言”,以“流亡在外,行囊久空,衣物蕩盡,一家數(shù)口處于啼饑號寒之中”不得已推辭,而感念之余,更發(fā)揮湖湘學術(shù)傳統(tǒng),表示“國家之敗,不由于無才,而由于無尚志之才,士必尚志,而后能勝天下之任”,晚近羅、胡、曾、左數(shù)公功業(yè)彪炳,正因“秉其高尚之志以從事學問,學問素成而后發(fā)為事業(yè),其能震爍古今,豈偶然哉?”(《張舜徽壯議軒日記》,第516-517頁)1946年9月,應湘籍前輩、蘭州大學校長辛樹幟(1894-1977)之邀,移硯蘭州,見及左宗棠平回之役后文教所施行,感喟“甘肅人文素不逮乎陜西,自文襄大治書院,敦厲實學,而后英賢蔚起,信有造于斯邦,至今黎庶謳思,相與咨述不衰”,由此再度堅定了自己的學術(shù)判斷——“余往論清代學術(shù),嘗詔湖湘先正由義理發(fā)為事功,足以潤色天地,非江浙諸儒所敢望。及今驗之,良不誣己”(《張舜徽壯議軒日記》,第556頁)。

錢穆嘗論清儒考證之學,“盛起于吳、皖,而流衍于全國,獨湖、湘之間被其風最稀”,而析分近代湘學之兩派,一“以篤信程朱,倡為正學”,一“倡為經(jīng)世致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shù)史·第十二章曾滌生》)。同時代撰有湘學史著述如《近數(shù)十年湘學敘錄》《湘學略》的湖南人李肖聃也承認“吾楚先正文章性道經(jīng)世之學,代有名賢,焜耀史編,惟從事小學訓詁者少”(《〈說文系傳引經(jīng)考證〉序》)。張舜徽“湘學”觀念的形成,或不免緣于地域文化競爭壓力而自我辯護的潛因,也多有湘籍師友前后映照、相互激發(fā)的作用,不過,自辯和自信本是二而一的。積學累功,廣大教化,他的治學成就已為他的觀念做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所以,晚年為羅焌(1874-1932)《諸子學述》重印作序言,他有底氣這樣說:“湘學先正之學,以經(jīng)史根其基,而旁及諸子百家,規(guī)模浩大,與江浙異趣。”(《重印〈諸子學述〉序》)同樣晚年定稿、用白話文撰寫的《清儒學記》,專辟《湖南學記第七》一章,取材與立論與錢基博的《近百年湖南學風》均不盡同,但畢竟已非早期規(guī)劃中的“湘賢學案”的氣象和規(guī)模了?!逗蠈W記》雖仍強調(diào)“封建社會的湖南學者們,在義理、辭章的成就,是源遠流長的”,但于近代部分,主要筆墨卻在彰顯湘籍“樸學家”之后來居上,故謂:“當乾嘉樸學極盛時,湖湘學術(shù)自成風氣。考證之業(yè),不能與吳、皖并驅(qū)爭先。到了晚清,如鄒漢勛、周壽昌、王先謙、曹耀湘、皮錫瑞、葉德輝、閻鎮(zhèn)珩,紛紛競起,于是經(jīng)史考證、諸子箋注以及音韻版本之學,各有專家,有些實超越江浙諸儒之上了。”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