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法國學者洛特蘭熱辭世,日本設計之父傳記出版

近日,知名法國思想家、文學批評和文化理論家西爾維爾洛特蘭熱因病辭世,享年83歲。他曾創(chuàng)辦雜志將流行文化與實驗性思想相結合,重塑美國文藝界。

近日,知名法國思想家、文學批評和文化理論家西爾維爾·洛特蘭熱因病辭世,享年83歲。他曾創(chuàng)辦雜志將流行文化與實驗性思想相結合,重塑美國文藝界。2015年被授予法國藝術和文學勛章。

龜倉雄策是日本現(xiàn)代設計之父,其傳記類書籍《朱紅的記憶:龜倉雄策與昭和時代的設計》中文版日前面世。

在上海,雕塑家林崗、羅小平舉辦了雙個展;篆刻家彭大磬的作品被中共一大紀念館收藏。在新對外開放的百年老建筑WS SPACE無集小白樓展廳,則呈現(xiàn)了當代藝術家王天德近十年來在上海舉辦的首次個展。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道并評析國內(nèi)外的藝術話題人物及熱點事件。

法國 | 思想家、文化理論家西爾維爾·洛特蘭熱

83歲辭世,曾辦雜志重塑美國文藝界

西爾維爾·洛特蘭熱(1938-2021)

西爾維爾·洛特蘭熱(1938-2021)

據(jù)ARTFORUM中文網(wǎng)報道,著名法國思想家、文學批評和文化理論家西爾維爾·洛特蘭熱于11月8日因病去世,享年83歲。20世紀70年代,洛特蘭熱通過他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時創(chuàng)立的《Semiotext(e)》雜志重塑了美國文藝界。該雜志后來發(fā)展為同名獨立出版社,通過英譯文本向美國讀者介紹了鮑德里亞、德勒茲和瓜塔里、??隆⒗麏W塔等法國哲學巨匠。

洛特蘭熱1938年出生于巴黎,父親是1930年逃離華沙的波蘭猶太移民。童年時,他經(jīng)歷了納粹對巴黎的占領,1949年他與家人搬到以色列。第二年,洛特蘭熱返回巴黎,加入社會主義猶太復國主義青年運動“青年衛(wèi)士”(Hashomer-Hatzair),最終成為該組織的領導人。1958年,他進入索邦大學,與妮可·沙代爾(Nicole Chardaire)共同創(chuàng)辦了文學雜志《L'étrave》。為了避免在法國鎮(zhèn)壓阿爾及利亞殖民獨立的斗爭中被征召入伍,他繼續(xù)在巴黎高等師范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羅蘭·巴特和呂西安·戈德曼。在土耳其的法國文化機構短暫任教后,洛特蘭熱移居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斯沃斯莫爾學院任教,1972年開始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兩年后,洛特蘭熱和他當時的伴侶蘇西·弗勒托以及研究生約翰·雷奇曼開始出版《Semiotext(e)》,將當下的流行文化與實驗性思想相結合。他在2009年告訴《The Brooklyn Rail》,“我在尋找一條離開學術界的出路,這本雜志成為了車票?!弊罱K,該出版物通過“分裂-文化”(Schizo-Culture)這一期獲得廣泛關注,在洛特蘭熱于哥倫比亞大學舉辦的同名會議上,約翰·凱奇和威廉·巴勒斯等美國文化人物第一次與法國后結構主義哲學家,如福柯、德勒茲和瓜塔里,以及利奧塔相遇。

隨著雜志越來越受歡迎,洛特蘭熱對藝術界向資本主義模式的轉變感到失望,他把注意力轉移到出版一系列理論書籍上。盡管他宣稱希望離開學術界,但洛特蘭熱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法國文學和哲學長達35年,并于2015年被授予法國藝術和文學勛章。

中國 | 日本現(xiàn)代設計之父龜倉雄策

傳記《朱紅的記憶:龜倉雄策與昭和時代的設計》出版

龜倉雄策

龜倉雄策

龜倉雄策(1915—1997)是日本現(xiàn)代設計之父,他創(chuàng)辦了日本第一個設計協(xié)會、第一家設計公司、第一個平面設計展,第一次將現(xiàn)代設計引入日本,甚至開創(chuàng)了“平面設計”一詞。日本設計界最高獎“龜倉雄策獎”就是以他命名的,獲獎者包括田中一光、永井一正、原研哉、佐藤可士和這些設計巨子。有人將龜倉譽為“日本的史蒂夫·喬布斯”。

近日,日本作家馬場真人撰寫的傳記類書籍《朱紅的記憶:龜倉雄策與昭和時代的設計》中文版由理想國聯(lián)合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蔡青雯翻譯。

《朱紅的記憶:龜倉雄策與昭和時代的設計》理想國|山西教育出版社 ?【日】馬場真人/著?蔡青雯/譯

《朱紅的記憶:龜倉雄策與昭和時代的設計》理想國|山西教育出版社  【日】馬場真人/著 蔡青雯/譯

重回六十年前的設計現(xiàn)場,設計如何結合本國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手段?好的設計是否能鼓舞人心?日本人為何對奧運會如此看重?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設計水平如何?這些問題在本書中都能找到答案。

1964年東京奧運、1970年大阪世博、尼康第一臺單反、日本電信NNT的標志——昭和時代每次重要的文化事件,總有龜倉雄策的影子,他的職業(yè)生涯就是日本現(xiàn)代史的縮影。同時,他也率先促進了東西方設計交流,以日本元素為世界設計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超出了設計師的領域,不斷鼓舞激勵所有日本人。龜倉雄策認為,設計可以傳達溫度,也能鼓舞人心,設計是歷史的記錄者,也是值得信任的事物。

作為日本第一代的設計師,龜倉雄策受西方現(xiàn)代方主義影響,作品中透露極強的現(xiàn)代性,但又不失日本傳統(tǒng)美學的象征性與簡潔性,回顧他的生涯和工作,窺見日本戰(zhàn)后在經(jīng)濟、社會與文化的變遷,見證日本設計的崛起。(文/畹町)

上海 | 藝術家王天德

百年洋房里的“三層樓”與“灰燼火焰”

近日新對外開放的百年上海歷史建筑WS SPACE無集小白樓展廳,呈現(xiàn)了當代藝術家王天德近十年來在上海舉辦的首次個展“王天德:叁層樓”。

WS SPACE無集小白樓主理人是曾獲得英國Andrew Martin安德馬丁國際室內(nèi)設計大獎的知名設計師吳濱,他幼隨張大千弟子伏文彥學習水墨畫,后進入室內(nèi)設計領域。開放后的WS SPACE無集小白樓將成為設計藝術收藏、生活方式前沿的復合型當代藝術美學空間,探索策展型零售空間集合,注解當下新型的生活美學以及當代藝術與傳統(tǒng)、當下,與設計等不同領域的聯(lián)結與重新思考?!巴跆斓拢喝訕恰闭褂[呈現(xiàn)了王天德近十年的不少作品。

王天德

王天德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王天德1960年生于上海。畢業(yè)于浙江美術學院(現(xiàn)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博士?,F(xiàn)任復旦大學教授。早在1990年代,王天德即以一組觀念的水墨裝置引起關注。2000年后,他用香燙的形式將山水與宣紙層層疊加。山水圖式與古代碑拓、墨跡相并置,構成了觀念化的當代水墨語。他曾在今日美術館、蘇州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廣東美術館等重要美術館以及北京、上海、香港、 臺北、紐約、舊金山等城市重要藝術機構舉辦個人藝術展。

展覽的“從灰燼到火焰”部分,灰燼與火焰成為兩個物的表征,不存在實質的意義。筆墨山水通過燃燒過后的山水,變得朦朦朧朧。被蟲蛀過的《清河書畫舫》記錄著明代收藏大家張丑一生所見所藏藏品,與被火焰燃燒后的“西泠印社”出版印本形成了《孤山》;唐代《李思訓碑》行書首次入碑,與3D打印的傳統(tǒng)啟蒙讀物《千字文碑》。到底是從灰燼到火焰,還是火焰到灰燼?展覽現(xiàn)場讓人回味。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一層水墨,一層燙燒,或與碑拓,或與書法拼接。儲存了一年的玉米須宣紙,也顯現(xiàn)出微妙的色調(diào)變化和獨特的紋理。

王天德來WS SPACE無集討論展覽的時候,正是他家院子里柿子熟了的時候。他說,他喜歡雨打在屋檐上的聲音,不忍心趕走來吃柿子的小鳥,好的東西要與自然界分享,人類什么都給自己吃,最美的東西也就留不住了。(文/宗和)

上海 | 雕塑家林崗、羅小平

外灘雙個展,呈現(xiàn)雕塑間的共鳴與互恰

林崗(左)、羅小平(右)

林崗(左)、羅小平(右)

11月12日,“仰止——林崗、羅小平雕塑藝術雙個展”在外灘18號久事藝術空間開幕。此次展覽以“仰止”為主題,共分為三大展區(qū),展出了反映兩位藝術家創(chuàng)作歷程中不同階段的代表作52件。主辦方試圖通過藝術家對話的形式,實現(xiàn)不同雕塑語言之間的共鳴與互恰。

雕塑家林崗現(xiàn)為杭州市雕塑院院長,中國雕塑學會副秘書長兼常務理事。他的代表作是“琴”系列,他將木材、石材、金屬、玻璃、不銹鋼等各類材料結合起來,組成一件件滲透著傳統(tǒng)與自然氣息的當代藝術品。

另一位藝術家羅小平從事雕塑、陶藝多年,既有著傳統(tǒng)功力和多年積累,又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和獨特技術。他擅長對人物特征細致入微的刻畫,并用泥片材質塑造出單純質樸的藝術氣質,再順應泥片的趨向,淡化人體結構,突出人物特征。他的作品中,有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人“高士”形象,有在大都會中生活的男男女女,這些形象既熟悉又陌生。

林崗《琢光》系列一,金屬

林崗《琢光》系列一,金屬


羅小平《竹林七賢之嵇康》 陶、釉下彩 ?2018

羅小平《竹林七賢之嵇康》 陶、釉下彩  2018

展廳中,展出了林崗的“山”系列。藝術家從傳統(tǒng)中國山水畫的東方語境切入,用切割金屬的工具替代了毛筆,用金屬鋼板替代了柔薄的宣紙?;鹧鏄尩纳剿嫞瑩舸﹫杂驳慕饘?,形成鏤空的痕跡,塑造出帶有古意的山體,平面的線表達轉化在了立體空間的雕塑上。而另一組作品中有林崗的“琴”系列,以及以昔日海外流入上海的日用老銀器物為基底,與“琴”和“山水”系列的呼應。另一邊,觀眾能從羅小平的雕塑《問石》《微光·萬相》《惜蓮》等夸張多變的造型中感受作品所傳達出的精神氣質及表現(xiàn)力。

“景仰”先賢的同時,再追求現(xiàn)代的“景行”,林崗與羅小平,兩位雕塑家在傳統(tǒng)造型基礎上各自找尋藝術語言新的突破。(整理/陸林漢)

上海 | 篆刻家彭大磬

“英雄烈士肖像印”被中共一大紀念館收藏

彭大磬(右)?攝影:夏云鵬

彭大磬(右) 攝影:夏云鵬

11月9日,“英雄烈士肖像印”捐贈儀式在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行,總共240方由篆刻家彭大磬多年刻制的英雄烈士印章,成為中共一大紀念館的珍貴館藏。

彭大磬篆刻捐贈的英雄烈士肖像印。攝影:夏云鵬

彭大磬篆刻捐贈的英雄烈士肖像印。攝影:夏云鵬

彭大磬的英烈肖像篆刻作品,選材于由新華社刊發(fā)的“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中所介紹的部分英烈,他們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直至解放前為中國革命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而英勇獻身的英雄烈士。作品中涵蓋了李大釗、瞿秋白、夏明翰、劉志丹、趙世炎、惲代英、蔡和森、向警予、顧正紅、謝子長、陳延年、陳喬年等240余人。

彭大磬師承吳頤人,為英雄烈士刻制肖像印的計劃源于兩年多前,彭大磬和其有著65年黨齡、不久前剛謝世終年92歲的老父親,共同萌生了這個想法。于是,父親幫著剪報,收集資料素材;彭大磬則從形象描繪、印化處理,到刻制成印,并于今年6月9日在上海圖書館舉辦了“紅色印跡——中國共產(chǎn)黨英雄烈士肖像印展”個展。此次中共一大紀念館的收藏,在原有展覽基礎上,根據(jù)“一大”留存史料再增補一批黨的早期領導人及其他具有影響力的民族英烈。

在捐贈儀式及展覽現(xiàn)場,公眾所看到彭大磬的肖像印落刀粗中帶細,陰陽有度;神態(tài)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紅色印面又凝重悲壯、氣貫如虹,仿佛讓人感受到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那艱苦卓絕、硝煙彌漫的生死歲月,對先烈們的敬仰之情也油然而生。(文/黃松)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