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雨季的到來,全國多地出現(xiàn)大到暴雨,各種雨具也都派上了用場。古人遇到雨天時出行都有哪些雨具?從史料和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古人雖無現(xiàn)代工藝的雨具,但防雨用品并不鮮見:身披的有“袯襫”、“油衣”,頭戴的有“斗笠”、“油帽”,腳穿的有“油靴”、“油鞋”……
“袯襫”,先秦時出現(xiàn)的原始雨衣
《證俗文》:“袯襫,農(nóng)家以御雨,即今蓑衣”
中國古人最早使用且使用范圍最廣的原始雨衣叫“袯襫”(音讀bó shì),出現(xiàn)于先秦時期?!秶Z·齊語》“管仲對桓公以霸術”條里已提到這種雨衣:“脫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袯襫,沾體涂足,暴其發(fā)膚, 盡其四肢之敏,以從事于田野。”這是齊國農(nóng)民遇雨天做農(nóng)活時的裝束,從管仲所述來看,袯襫的防雨效果似乎不是太理想,農(nóng)民雖然身著袯襫,但身體還是被雨水打濕了。
明王圻《三才圖繪》中標準制式的蓑與笠
袯襫,就是后來通稱的“蓑衣”。三國時吳國學者韋昭釋之為“蓑襞衣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部》“故蓑衣”說得更具體:“蓑草結衣,御雨之具?!鼻搴萝残小蹲C俗文》亦稱:“案袯襫,農(nóng)家以御雨,即今蓑衣?!毖B襫是什么材料制作的?據(jù)宋羅愿《爾雅翼》:“袯襫以莎草為之,今人作笠,亦多編筍皮及箬葉為之;其臺為衣,編之若甲,毿毿而垂,故雨順注而下。”莎草即苔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為實心,呈三棱形;葉片為線形,表皮寬而光滑,防水性能強。用莎草編的袯襫又稱“莎衣”,有很好的泄水、御雨效果。
除了莎草,蒲葵也是制作袯襫的上好材料。蒲葵是棕櫚科常綠喬木,生長于南方。其葉似棕櫚,掌狀分裂,呈扇面形,在沒有電扇、空調的年代,人們常用的蒲扇就是用蒲葵制作的。蒲葵做的袯襫俗稱“葵衣”,清李調元《南越筆記》稱:“按粵俗,以葵衣御雨?!锻ㄖ尽吩疲盒聲芽?,其本作扇,其末作蓑笠、蕈席。又有一種油葵,出陽江恩平,性柔,止可作蓑笠?!崩闷芽谱饔昃撸谙惹貢r已很流行,《國語》中所謂“首戴茅蒲”,茅蒲就是用蒲葵制作的戴在頭上的防雨帽子。《南越筆記》中所謂“末作蓑笠”一說,則是制作蓑衣的另一種材料,即用棕櫚葉基部的纖維,俗稱“棕衣”的材料來制作蓑衣。
袯襫與傘蓋一類雨具相比,不僅避雨效果好,而且空出的兩只手可以干活。不只是農(nóng)民雨天喜歡穿,漁夫雨雪天垂釣時也常披之。晚唐詩人鄭谷《雪中偶題》寫道:“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唐農(nóng)學家、詩人陸龜蒙《奉和襲美添漁具五篇·蓑衣》詩稱:“山前度微雨,不廢小澗漁。上有青袯襫,下有新腒疏……”不少古畫中,蓑衣都是釣魚愛好者的必置裝備。
明清時,雨季出行人們大多都帶蓑衣。明徐光啟《農(nóng)政全書》中記載了當時一條流行諺語:“上風皇,下風隘,無蓑衣,莫出外?!?/p>
“油衣”,絹絲制作的高級雨衣
《四民月令》:“以竿掛油衣,勿襞藏”
在古代,高級一點的雨衣不用莎草、蒲葵一類來制作,而是用絹絲制作,外涂油脂,所以被稱為“油衣”,后期涂刷桐油,甚至油漆。油衣避水性極好,與現(xiàn)代雨衣功能十分接近。
油衣起源于何時?據(jù)《左傳·哀公二十七年》,當年,陳成子率齊軍途中遇到大雨:“成子衣制,杖戈,立于阪上。”晉人杜預就此條注稱:“制者,雨衣也?!?/p>
油衣也稱“油衫”,用桐油涂絹綢制成,故亦稱“油絹衣”。據(jù)《宋會要輯稿》“后苑造作所”條,北宋皇家設有各種制作器具的作坊,其中就有“油衣作”。宋朝一些富家子弟雨天出行都愛穿油衣?!段骱先朔眲黉洝酚浭瞿纤味汲乔樾危骸坝鲅?,公子王孫賞雪,多乘馬披氈笠,人從油絹衣?!?/p>
油衣何時進入民間的?漢崔寔《四民月令·五月》記載:“以竿掛油衣,勿襞藏。”意思是要用竹竿把油衣掛起了,不要疊起來收藏??梢?,最晚在東漢時,這種高級雨衣已在民間使用,但民間普遍使用油衣應該在唐宋以后。宋孫光憲《北夢瑣言》中有一則“孔拯避雨”的故事,提到孔拯借油衣的事,被借人家,“未嘗置油衣,然已令鋪上取去,可以供借也?!彪m然家里沒有備油衣,但這戶人家很夠意思,派人出去買了。這段話至少透露出兩個信息,一是一般人家里都會備油衣,二是街頭店鋪已有油衣出售。
明清時,油衣已是日雜店常銷貨。如在北京,出名的有“竇氏油衣”。清張子秋《都門竹枝詞》稱:“雨衣油紙家家賣,但看招牌只一家。你也竇家我也竇,女娼男盜盡由他?!币驗楦]氏油衣好賣,出現(xiàn)很多冒牌油衣,當時不少商家都打出竇家招牌。
到清朝時,防雨服裝更為豐富,除雨衣外,還有“雨裳”,從皇帝到百姓都能穿,以顏色區(qū)別等級。《大清會典》規(guī)定:“皇帝雨裳,明黃色,油綢,不加里,左右幅相交……”皇族、一品大員則穿紅色雨裳,二品以下文武官至軍民皆青色。民間還出現(xiàn)了“雨裙”,用油布制作,使用時裹在褲裙外面。清李海觀小說《歧路燈》第五十七回有借雨具情節(jié):“我無事不來,今日特來問譚爺借雨帽、雨衣、雨裙,俺家里要走哩。天晴就送的來?!笨梢姡耆古c雨衣、雨帽是當時完整的雨天出行裝束。
《大清會典》中高級雨衣“雨裳”款式插圖
需要注意的是,在紙張發(fā)明以后,古人制作油衣的材料發(fā)生變化,開始選用成本低、防水效果好的油紙。晚清時,隨著國外塑料雨衣進入中國并成時髦貨,老式油衣漸漸退出了中國人的生活圈。
“笠”,古人使用最廣的遮雨帽
《詩經(jīng)·無羊》:“爾牧來思,何蓑何笠”
與現(xiàn)代雨衣不一樣,古人穿的雨衣不帶帽子,故雨天出行還要戴“笠”一類雨帽。清蒲松齡《日用俗字·莊農(nóng)章》即稱:“蒲笠蓑衣防備雨。”“笠”又稱“笠帽”,形狀有方圓之分。材料與制作蓑衣差不多,用草編織的叫“草笠”,用蒲葵編的叫“蒲笠”,另外還有“竹笠”、“棕笠”、“藤笠”、“氈笠”等,都因制作材料得名。
清徐揚《姑蘇繁華圖》中頭戴斗笠的船民
笠是晴雨兩用帽,遮陽用的叫“涼笠”,蔽雨則稱“雨笠”。中國人雨天戴笠,其年代與穿蓑衣一樣久遠?!对娊?jīng)》中多處提到先秦人穿蓑戴笠的情況,如《良耜》詩:“其饟伊黍,其笠伊糾”;《無羊》詩:“爾牧來思,何蓑何笠”。
在早期,草笠被稱為“黃冠”,老百姓只能扎巾,不能戴笠。而在明朝一度正好相反,有點身份的人不準戴笠,只能扎巾。此即《明史·輿服志三》所記載的:“今農(nóng)夫戴斗笠、蒲笠,出入市井不禁,不親農(nóng)業(yè)者不許?!泵鞒癁楹纬龃艘?guī)定?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部》“敗天公”條道出了真相:“笠,乃賤者御雨之具?!?/p>
戴笠是古代農(nóng)夫、漁夫、樵夫這類下層勞動者的形象,但在唐朝,不少文人逸士也喜歡戴笠,并視其為超塵脫俗的“雅服”。唐詩人陳陶《避世翁》詩稱:“海上一蓑笠,終年垂釣絲?!敝饾u地,蓑衣、斗笠成了古代的“隱士服”,好多人一襲蓑衣一頂斗笠,歸隱江湖,辭絕塵囂。除了笠,唐朝時還出現(xiàn)了新式雨帽——“油帽”。這種帽子也稱“蘇幕遮”、“颯磨遮”,系從西域傳來,原本是回鶻婦女戴的蔽日遮雨帽。傳入中原后,男人也戴起了油帽。
油靴,唐代出現(xiàn)的防雨鞋
《酌中志》:“或雨雪之日,油靴則不禁也”
古人雨天出行除了身上披的、頭上戴的,腳上還要有穿的,稱為“油靴”。油靴在隋唐時已出現(xiàn),宋元時開始流行。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諸行》便提到當年都城臨安街頭有賣油靴的商鋪:“都下市肆,名家馳譽者……彭家油靴、南瓦宣家臺衣、張家圓子、候潮門顧四笛、大瓦子丘家篳篥之類?!?nbsp;
明崇禎年間刻本《金瓶梅詞話》插圖中穿油靴的男子
油靴也稱“油膀靴”,這種靴子一般不直接穿在腳上,功能相當于鞋套,分有筒(靿)和無筒兩種款式,有筒稱為“油靴”,無筒稱“油鞋”:用木片做底,木底釘釘子以防滑。靴面用細絹制作,外面涂上桐油或蠟。據(jù)明劉若愚《酌中志》,明朝宮里也曾允許穿油靴,“或雨雪之日,油靴則不禁也。”
元朝時還流行一種“雨靴”,似與油鞋差不多,用布做幫,外面涂上桐油,鞋底釘上大帽子釘,防滑不怕潮。這種雨靴也是軍需,當年元軍攻打南國緬軍,抓獲不少俘虜,用一雙雨靴就能換回一名俘虜,此即《元史·外夷傳三》中所記載的:“捕虜甚眾,軍中以一帽或一雨靴、一氈衣,易一生口。”
明清時,還出現(xiàn)了專供小腳女性雨雪天出行用的油靴,俗稱“油殼簍”。油殼簍分為夾和棉兩種,皆黑色。棉油殼簍能防雨水,還能御寒,為冬用油靴;夾油殼簍則不同季節(jié)都能穿用。夾油殼簍也叫“油鞋”,鞋底比一般夾鞋厚一倍,鞋幫用多層布鋪襯,密縫細納。做好以后,用桐油反復涂刷,使其堅硬,這樣既防水,鞋又不容易變形。油殼簍有兩種穿法,一是“套穿”,穿鞋后再套進油殼簍;一是“驏穿”,穿襪子后直接穿油殼簍。(文/倪方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