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特務機關在東北制造柳條湖事件(給侵略東北找借口)不久后,當時尚在南方的蔣介石同一部分國民黨高層便已經對日本在東北的大打出手所傳遞出的信息有所察覺。
于是蔣除一方面施展所謂的“外交攻勢”(企圖借助英美來制衡日本擴張)來對抗日本外,另一方面也在國防建設上傾注了不小的心血。例如為后人所津津樂道的國軍精銳“德械師”即是在九一八事變不久后“開工建設”的,其中較為突出的分別為中央教導總隊與國民革命軍87、88師,以及宋子文私人色彩濃厚的稅警總團。但是這些精銳卻在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便幾乎損失殆盡。這又是為何呢?
德械師成長的“先天不足”
很簡單,“國軍”雖有德械師部隊,但與當時國民政府的“強軍計劃”相比,這些“精銳”的出現只不過是整個計劃的一個開始,其無論在裝備配備還是訓練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漏洞,同時這些部隊雖以“德械”而著稱,但在武器分配和數量上同德國軍隊編制相比都是打了一定的折扣的(重武器等分配缺額、武器“萬國牌”等現象仍未根本扭轉等),而更要命的是,在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不久沿海地區(qū)的大片淪陷也制約了德械師的發(fā)展后勁(武器多依賴外部進口),“國軍”的現代化建設在其起步階段即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德械師在接受檢閱
德械師成長之“缺乏后勁”
另一方面,中國當時剛剛從軍閥割據的狀態(tài)當中緩慢恢復過來,工業(yè)基礎極為薄弱(尤其重工業(yè)),這使得武器裝備多依賴進口而無法達到全面自給,雖然當時的國民政府在仿制輕武器(如中正式步槍)方面有不小的成績,可是面對全國數百萬在武器方面“嗷嗷待哺”的國防軍來說,國產的補給也只是杯水車薪。著名的《游擊隊之歌》中“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雖然講述的是中共的敵后游擊戰(zhàn)爭,但也無形當中,成為了那個時代所有中國軍人的一個縮影。
“公欲利其器,必先善其用”
武器裝備的配備對于當時的中國軍隊來說固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比起武器可以迅速補給來說,如何“有效組織”運用并發(fā)揮“武器”的優(yōu)勢顯然成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在淞滬會戰(zhàn)結束不久后,經歷了大戰(zhàn)洗禮的德械師剩余力量立即轉移至以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為核心的地區(qū)部署防務。
但是就在大戰(zhàn)的當口上,領導層“變幻無常”的命令卻讓部隊的戰(zhàn)斗力大打折扣。原來,蔣雖對外宣稱要在南京痛擊進犯日軍,卻又暗地里指示部隊“不必死守,見機行事云云”。其手下的將領們則更是陽奉陰違,莫衷一是。在日軍逐步逼近南京后,蔣又突然乘坐飛機撤退,在撤退中其匆忙任命唐生智為南京衛(wèi)戍司令。
但唐顯然在實際中并沒有能力指揮調度集結在南京的幾十萬軍隊,而守衛(wèi)部隊成分的混雜與戰(zhàn)和不定的謠言在全軍中的擴散更加劇了局勢的混亂。而國軍精銳“德械師”顯然也沒有避免于混亂的波及。在撤退過程當中,德械師的幾支部隊甚至為爭奪逃脫南京所需的船只而自相殘殺,導致其在撤退至安全地帶后大多喪失了戰(zhàn)斗能力,而不得不取消番號或編入其他部隊來進行作戰(zhàn),國民黨上層的領導指揮失誤在這其中顯然也是“難辭其咎”了。(文/逆北)